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学期高一期中测试卷试卷.docx.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5140825 上传时间:2020-02-07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47.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学期高一期中测试卷试卷.docx.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学期高一期中测试卷试卷.docx.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学期高一期中测试卷试卷.docx.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学期高一期中测试卷试卷.docx.pdf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学期高一期中测试卷试卷.docx.pdf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学期高一期中测试卷试卷.docx.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学期高一期中测试卷试卷.docx.pdf(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鼎尚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 (鼎尚 *整理制作) 20072008 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期中测试卷 物 理 试 卷 (总分: 100 分时间: 60 分钟 ) 一、选择题 (共计 38 分。说明: 1 至 6 题为单项选择题,63 分=18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 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填写表格中。7 至 11 题为多项选择题54 分 =20 分,选错或多选不 得分,漏选得2分。 ) 1下列几组物理量中,全部为矢量的是 A时间、位移、速度B质量、体积、加速度 C平均速度、平均加速度、位移D速率、路程、时间 2一质点沿x轴运动,在下列所示的各图中,图象表示的运动一定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是 (图中的x表示位置

2、坐标,v表示速度,a表示加速度) 3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为 2 /5sm,对于任意s1 来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某s1 末的速度比该s1 初的速度总是相差sm/5 B某s1 末的速度比该s1 初的速度总是相差5 倍 C某s1 初的速度与前s1 末的速度相差sm/5 D某s1 末的速度比前s1 初的速度总是相差sm/5 4一物体从静止开始沿足够长的光滑的斜面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1s 末、2s 末、 3s 末物体的瞬时速度之比( ) A、1 22232 B、135 C、123 D、不能确定 5在一根轻绳的两端各拴一个小球,一个人用手拿住绳上端的小球站在三层楼的阳台上, 放手让小球

3、自由下落,两球落地时间差为t 1,如果站在四楼阳台上,重复上述实验,则两 球落地时间差为t 2,则 At2=t1Bt2 t1D无法确定 6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下列因素有关的是 A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B物体间接触面积的大小 C物体间正压力的大小D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 7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下列说法中,错误 的是 A速度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B速度变化时,加速度可以不变 t 0 t 0 t 0 v xa ABC t 0 v D 鼎尚 C速度变化越大,则加速度一定越大D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一定为零 8三个质点A、B、C 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三个质点同时从N 点出发, 分别做速率不变的运动,同时到达M 点,下列说

4、法中正确的是 A三质点从N 点到 M 点的位移相同 B到达 M 点的速率一定是A 的比较大 C三个质点从N 点到 M 点的平均速度相同 DB 质点从 N 点到 M 点的平均速度方向与任意时刻的速度方向相同 9某一质点从0t开始由x轴原点出发,其运动的 vt图象如图所示,则 A1ts时刻,离原点的距离最大 B2ts 时刻,运动的方向发生改变 C3ts时刻回到原点 D4ts 时刻回到原点 10为了求出楼房高度,让一石子从楼顶自由下落,空气阻力不计, 测出下列哪个物理量的值能计算出楼房的高度(当地重力加速度g 已知 ) A石子开始下落1s内的位移B石子落地时的速度 C石子最后 1s 内的位移D石子通

5、过最后1m的时间 11关于力的作用效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物体必定受到了力的作用 B物体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物体也可能受到力的作用 C力的作用效果不仅取决于力的大小和方向,还同力的作用点有关 D力作用在物体上,必定同时出现形变和运动状态的改变 二填空题,共30 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 12 (10 分 ) 一个质点在 x轴上运动,其位置坐标x与时刻t的对应关系如下表: t/s 0 1 2 3 4 5 x/m 2 0 -4 -1 -7 6 (1)该质点在前s2 内的位移为_。 (2)该质点在开始运动后_s 内的位移数值最大。 (3)该质点在第_ s内的位移数值

6、最大,大小为_,方向为_ 。 13(10 分)某同学在“练习使用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测纸带速度”的实验中,进行了如下的实 验步骤: A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子上 B把纸带装好 C用手拉动纸带运动一段时间后,启动电源,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计时点,关闭电源 D取下纸带,从能够看清的某个点开始(标为0),往后数出若干个计时点,依次标为1、 2、3、4、5,算出从0 到 5 的时间间隔为0.1s E用刻度尺依次测量出相邻两个计时点间的距离,用从0 到 5 每两个相邻计时点间的距离 相加作为从0 到 5 计时点间的总位移,用它除以0.1s,作为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 就该同学的实验操作,请你指出至少两点错误之

7、处,并给出正确操作: 第_ 步(填序号)操作有错 正确的应该是_。 第_ 步(填序号)操作有错 M N B A C 0 2 2 1234st / 1 /smv 鼎尚 正确的应该是_。 14(10 分)光电计时器是一种研究物体运动情况的常用计时仪器,其结构如图1 所示。 当有 物体从 a、b 间通过时,光电计时器就可以显示物体的挡光时间。利用如图2 所示装置测量 滑块在导轨上滑行的加速度。图中导轨左侧固定有一个处于锁定状态的压缩轻弹簧(弹簧长 度与导轨相比可忽略),弹簧右端与滑块接触,1 和 2 是固定在导轨上适当位置的两个光电 门,与之连接的两个光电计时器没有画出。现使弹簧解除锁定,滑块获得一

8、定的初速度后, 水平向右运动。光电门1、2 各自连接的计时器显示的挡光时间分别为st 2 1100. 2和 st 2 2 100.6。用毫米刻度尺测量小滑块的宽度d ,刻度尺示数如图3 所示。 (1)读出小滑块的宽度dcm。 (2)小滑块通过光电门1 的速度 1 v_m/s; 小滑块通过光电门2 的速度 2 v_m/s。 (3)现测得小滑块由光电门1 到光电门2 的时间间隔为st20. 3,则滑块的加速度大小 为,方向为。(填 “ 与运动方向同 ” 或“ 与运动方向反” ) 四计算题,共32 分。解答要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示意图、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 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15 (1

9、0 分 )一列火车行驶时的速度是126km/h,关闭发动机后,开始做匀减速运动,10s 末 的速度是54km/h求: (1)火车的加速度(2)15s 末的速度 (3)45s 末的速度 16. (10 分)一个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某一距离x=40m 的时间为t1=4s,紧接着通过 2图 1 2 小滑块 1图 3图 小滑块 0 1 2 3 4 5 6 7 8 9 10 cm 鼎尚 下一相等的距离所用的时间为t2=2s,该物体在前后两段距离上的平均速度大小分别是多 少?物体的加速度a 大小是多少? 17. ( 12 分) 某同学在竖直悬挂的轻弹簧下加挂钩码,做实验研究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

10、下表是该同学的实验数据。实验时弹力始终未超过弹性限度。 (1)根据实验数据填写下表空格 钩码质量m/ 10 -3kg 0 30 60 90 120 150 弹力 F/N 弹簧总长度L/ 10 -2m 6.0 7.2 8.3 9.5 10.6 11.8 弹簧伸长量x/ 10-2m 0 (2)在坐标系中作出弹力F 跟弹簧伸长量x 关系的图象 (3)根据图象计算弹簧的劲度系数k.(g 取 10m/s2) 2 / 10xm /FN 1.53.04.56.0 0.3 0.6 0.9 1.2 1.5 0 鼎尚 期中物理试卷答题纸 班级姓名考号得分: 一、选择题 单选题1 2 3 4 5 6 答案 多选题7

11、 8 9 10 11 答案 二、填空题 . 12. (1) ; (2) ; (3) 、 13; ; 14 (1);(2) ; (3); 三本题共3 小题,共10 分+10 分+12 分=22 分。解答要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重 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15、 (1) (2) (3) 16. 鼎尚 17 (1)根据实验数据填写下表空格 钩码质量m/ 10 -3kg 0 30 60 90 120 150 弹力 F/N 弹簧总长度L/ 10-2m 6.0 7.2 8.3 9.5 10.6 11.8 弹簧伸长量x/ 10-2m 0 (2)在坐标系中作出弹力F 跟弹簧伸长量x 关系

12、的图象 (3)根据图象计算弹簧的劲度系数k.(g 取 10m/s 2) 2 / 10xm /FN 1.53.04.56.0 0.3 0.6 0.9 1.2 1.5 0 鼎尚 期中物理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 (共 38 分,单选题每题3 分,多选题每题4 分,多选错选不得分,漏选得2 分) 单选题1 2 3 4 5 6 答案C A A C B C 多选题7 8 9 10 11 答案ACD ACD BC BCD ABC 二、填空题 (共 30 分) .12. (每空 2 分) (1) -6m ;(2) 4 ; (3) 5 、13m 、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同 13 (每小题 5 分)C ;先接通电源,后拉

13、动纸带 E ;用刻度尺直接测出从0 到 5 计时点间的总位移,用它除以 0.1s,作为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 14 (每空 2 分 ) (1) 0.64cm(0.62cm0.64cm) ; (2) 0.31 (0.310.32) ;0.103 (0.1030.107) (3) 0.064m/s 2 (0.064m/s20.067m/s2) ; 与运动方向方向相反 三本题共5 小题,共44 分。解答要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示意图、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 步骤 ,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15、 (4 分+3 分+3 分)(1)-2m/s 2 (2)5m/s 或 18km/h (3) 0 16.(1

14、0 分) 解:前一段s 的平均速度为v1=s/t1=10m/s( 3 分)即t1/2 时刻的瞬时速度,后一 段 s 的平均速度为v2=s/t2=20m/s(3 分)为 t2这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根据加速度的 定义有: a= 2 12 / 4 1020 sm t vv =3.33m/s 2 (4 分) 17( 1)根据实验数据填写下表空格(5分) 钩码质量m/ 10 -3kg 0 30 60 90 120 150 弹簧总长度L/ 10 -2m 6.0 7.2 8.3 9.5 10.6 11.8 弹簧伸长量x/ 10-2m 0 1.2 2.3 3.5 4.6 5.8 (2)(4 分) (3)(3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