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协调管理.docx

上传人:奥沙丽水 文档编号:514594 上传时间:2025-07-2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0.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项目协调管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工程项目协调管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工程项目协调管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工程项目协调管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工程项目协调管理L管理协调原则项目的利益相关方协调管理是有原则可循的,管理过程中应按以下原则确定利益相关方的管理策略。(1)尊重和积极了解各利益相关方对项目的关注点,并在决策及推进过程中适当考虑其利益。(2)多听取利益相关方的想法,了解他们的贡献,与他们进行开诚的沟通。(3)采用的程序和行为方式应基于对每一利益相关方及其支持者的关注和能力做出深刻理解。(4)认可利益相关方可自主地开展其活动并获得相应的报酬;对他们在项目活动中所担负的责任及利益的分配上,应该努力做到公平;并重视它们各自可能碰到的风险以及可能遭受的损害。(5)与利益相关方个人或群体协同共事,采取得力措施使得所开展的项目活动给他们造

2、成的风险和损害最小化,但当不可避免时,就应该给予适当的补偿。(6)应该与利益相关方一起避免介入或开展可能出现的风险显然不为其他的利益相关方所接受的活动。(7)在两者之间产生冲突时,通过开诚沟通、及时通报、激励措施以及必要时第三方介入解决的方法,处理所发生的此类冲突。2、管理协调总体内容(1)识别利益相关方。(2)分析利益相关方的利益、要求及优先等级。(3)与利益相关方沟通,分析相关方的需求在项目中可以得到满足的程度。(4)制定有效应对利益相关方的策略。(5)将利益相关方期望反映在项目管理计划的需求、目标、范围、交付物、时间进度及费用中。(6)将利益相关方提出来的威胁和机会,作为风险进行管理。(

3、7)在项目团队与利益相关方之间建立自动调整的决策过程。(8)在项目每个阶段中确保利益相关方的满意度。(9)实施利益相关方的管理计划。(10)执行、沟通和管理利益相关方计划的变更。(11)进行利益相关方管理工作总结评价。3、管理协调流程利益相关方管理流程见图1利益相关方管理流程4、利益相关方阶段性诉求与管理协调工作工程项目各利益相关方在项目筹备阶段、实施阶段及完工交付阶段的诉求不尽相同,故管理与协调的工作内容也不尽相同,在各阶段正确认识各相关方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的作用、地位及相互关系,有利于我们明确职责和义务,明确综合协调的任务与对象,便于与相关方的沟通与协调,建立和谐顺畅的合作关系。(1)筹备阶

4、段项目筹备阶段是工程建设和发展的基础,关乎整个项目顺利实施。同时也是对各利益相关方实现利益最大化的基础,在此阶段主要利益相关方为业主、设计单位、分包单位、供应商和金融机构,其权利、期望与协调管理工作见表2o(2)实施阶段项目实施与控制阶段是在项目管理中最复杂也最重要阶段,主要对工程施工的进度、质量、安全、造价等的管理。该阶段也是利益相关方最为集中,利益冲突最明显阶段,做好该阶段各利益相关方的协调管理工作,是项目成败的关键。项目实施与控制阶段的主要利益相关方为业主、设计方、监理单位、分包单位、供应商、政府、移民等相关机构,其权利、期望与协调管理工作见表3o(3)完工交付阶段经过项目筹备和实施阶段

5、工程项目基本完成,在项目完工交付阶段,来验证各利益相关方是否沟通协调畅通、工作开展是否顺利,是否取得相应利益并达到最大利益化。同时该阶段的完成也为整个项目划上句号,为各利益相关方继续合作提供了基础和条件。该阶段主要利益相关方为业主、政府和环保等机构,其权利、期望与协调管理工作见下表协调管理重点是结合工程项目各利益相关方现状,沟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各相关方的特征、认知,进而提出工程项目管理和协调的原则、总体内容与分阶段管理协调措施,从而实现互利共赢,为项目运行提供良好外部环境,以保证高质实施、优质经营、提质增效、树立品牌。(1)提质增效、(2)高质实施、(3)精准分析、(4)换位思考、(5)综合协调、树立品牌是管理与协调的宗旨。优质经营是管理与协调的目标。有效评估是管理与协调的前提。互利共赢是管理与协调的核心。以人为本是管理与协调的抓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 > 管理论文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