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专用2020版高考语文精准刷题3读+3练第6周周二文言文阅读含解析.docx

上传人:罗志祥3 文档编号:5151034 上传时间:2020-02-0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2.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专用2020版高考语文精准刷题3读+3练第6周周二文言文阅读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浙江专用2020版高考语文精准刷题3读+3练第6周周二文言文阅读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浙江专用2020版高考语文精准刷题3读+3练第6周周二文言文阅读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浙江专用2020版高考语文精准刷题3读+3练第6周周二文言文阅读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浙江专用2020版高考语文精准刷题3读+3练第6周周二文言文阅读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专用2020版高考语文精准刷题3读+3练第6周周二文言文阅读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专用2020版高考语文精准刷题3读+3练第6周周二文言文阅读含解析.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周二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新序目录序曾巩刘向所集次新序三十篇,目录一篇,隋唐之世尚为全书,今可见者十篇而已。臣既考正其文字,因为其序论曰:古之治天下者,一道德,同风俗。盖九州之广,万民之众,千岁之远,其教已明,其习已成之后,所守者一道,所传者一说而已。故诗书之文,历世数十,作者非一,而其言未尝不相为终始,化之如此其至也。当是之时,异行者有诛,异言者有禁,防之又如此其备也。故二帝三王之际,及其中间尝更衰乱、而余泽未熄之时,百家众说未有能出于其间者也。及周之末世,先王之教化法度既废,余泽既熄,世之治方术者,各得其一偏。故人奋其私智,家尚其私学者,蜂起于中国,皆明其所长而昧其短,

2、矜其所得而讳其失。天下之士各自为方而不能相通世之人不复知夫学之有统道之有归也先王之遗文虽在皆绌而不讲况至于秦为世之所大禁哉!汉兴,六艺皆得于断绝残脱之余,世复无明先王之道以一之者。诸儒苟见传记百家之言,皆悦而向之。故先王之道为众说之所蔽,暗而不明,郁而不发。而怪奇可喜之论,各师异见,皆自名家者,诞漫于中国。一切不异于周之末世,其弊至于今尚在也。自斯以来,天下学者知折衷于圣人,而能纯于道德之美者,扬雄氏而止耳。如向之徒,皆不免乎为众说之所蔽,而不知有所折衷者也。孟子曰:“待文王而兴者,凡民也。豪杰之士,虽无文王犹兴。”汉之士岂特无明先王之道以一之者哉?亦其出于是时者,豪杰之士少,故不能特起于流俗

3、之中、绝学之后也。盖向之序此书,于今为最近古,虽不能无失,然远至舜禹,而次及于周秦以来,古人之嘉言善行,亦往往而在也,要在慎取之而已。故臣既惜其不可见者,而校其可见者特详焉,亦足以知臣之攻其失者,岂好辩哉?臣之所不得已也。(选自曾巩集,有删改)注一偏:一个方面。方:方术,学说。断绝残脱:散落佚失,残缺脱漏,指记载经术的竹简破碎残缺。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防之又如此其备也备:完备,齐备B及其中间尝更衰乱更:交替C绝学之后也绝学:学问失传D要在慎取之而已要:关键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B.C.D.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

4、一项是()A作者对早期儒家圣贤之道坚信不疑,他集中地阐发了先王先圣学说的教化之功,“化之如此其至也”,表达了自己的尊奉不渝之情。B作者对百家众说十分不满,在他看来,百家之说兴起,异端邪说纷呈,人们就会牵于俗儒之说,而不能观见道德之要,立身行事就会有悖于理。C作者认为新序中“古人之嘉言善行,亦往往而在”,是完全符合儒家理想的书籍,对于后世读者来说,只要用心品读、慎重择取,一定会受益良多。D作者在文中叙述了儒学的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儒学一开始主导社会的价值观,后来自身衰落,异端邪说兴起,并为后者所遮蔽。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天下之士各自为方而不能相通世之人不复知夫学之有统道之有归

5、也先王之遗文虽在皆绌而不讲况至于秦为世之所大禁哉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自斯以来,天下学者知折衷于圣人,而能纯于道德之美者,扬雄氏而止耳。译文:_(2)故臣既惜其不可见者,而校其可见者特详焉,亦足以知臣之攻其失者,岂好辩哉?译文:_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刘赞,魏州人也。父玭为县令,赞始就学,衣以青布衫襦,每食则玭自肉食,而别以蔬食食赞于床下,谓之曰:“肉食,君之禄也,尔欲之,则勤学问以干禄;吾肉非尔之食也。”由是赞益力学,举进士,为罗绍威判官,去为租庸使赵岩巡官,又为孔谦盐铁判官。明宗时,累迁中书舍人、御史中丞、刑部侍郎。守官以法,权豪不可干以私。是时,秦王从荣握兵而骄

6、,多过失,言事者请置师傅以辅道之。大臣畏王,不敢决其事,因请王得自择,秦王即请赞,乃拜赞秘书监,为秦王傅。赞泣曰:“祸将至矣!”秦王所请王府元帅官属十余人,类多浮薄倾险之徒,日献谀谄以骄王,独赞从容讽谏,率以正道。秦王尝命宾客作文于坐中,赞自以师傅,耻与群小比伍。虽操笔勉强有不悦之色秦王恶之后戒左右赞来不得通赞亦不往月一至府而已退则杜门不交人事。已而,秦王果败死,唐大臣议王属官当坐者,冯道曰:“元帅判官刘赞与秦王非素好,而在职不逾月,詹事王居敏及刘赞皆以正直为王所恶,河南府判官司徒诩病告家居久,皆宜不与其谋。而谘议参军高辇与王最厚,辇法当死,其余可次第原减。”朱弘昭曰:“诸公不知其意尔,使秦王

7、得入光政门,当待赞等如何?吾徒复有家族邪!且法有首从,今秦王夫妇男女皆死,而赞等止其一身幸矣!”道等难之。而冯赟亦争不可,赞等乃免死。于是论高辇死,而任赞等十七人皆长流。初,赞闻秦王败,即白衣驾驴以俟,人有告赞夺官而已,赞曰:“岂有天子冢嗣见杀,而宾僚夺官者乎,不死幸矣!”已而赞长流岚州百姓。清泰二年,诏归田里,行至石会关,病卒。(选自新五代史卷二十八唐臣传第十六)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而别以蔬食食赞于床下别:另外B秦王从荣握兵而骄兵:兵器C率以正道率:引领D唐大臣议王属官当坐者坐:定罪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B.C.D.8下列对原文

8、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刘赞小时候起,父亲就激励他勤学求仕,不要无功享用国家的俸禄,刘赞因此发愤读书,最终考中进士,走上仕途之路。B文章叙写秦王的属下多阿谀奉承之辈,秦王因刘赞刚直进谏、不曲从而讨厌他,不愿与他接近,这些都从侧面衬托了刘赞的品格。C在秦王死后,后唐大臣们对刘赞的处理意见不一,有的主张按从罪处死,有的主张区别对待,最后因冯道、冯赟的坚持,刘赞得以免死。D刘赞在被秦王选为师傅后,哭泣着预感灾祸将临,得知秦王事败身亡,就穿上白衣服骑着驴等待罢官:可见他是个富有远见的人。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虽操笔勉强有不悦之色秦王恶之后戒左右赞来不得通赞亦不往月一至

9、府而已退则杜门不交人事1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尔欲之,则勤学问以干禄;吾肉非尔之食也。译文:_(2)且法有首从,今秦王夫妇男女皆死,而赞等止其一身幸矣!译文:_答案精析1B更:经历。2BB项均为代词,用在动词前,构成名词性词组,指代人或事物。A项代词,指人/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相当于“的”。C项代词,代指“传记百家之言”/代词,我。D项介词,在/介词,到。3C“是完全符合儒家理想的书籍”说法错误,由原文最后一段中“盖向之序此书,于今为最近古,虽不能无失,然远至舜禹,而次及于周秦以来,古人之嘉言善行,亦往往而在也,要在慎取之而已”可知,新序并不是完全符合儒家理想的书籍。4天下之

10、士各自为方而不能相通/世之人不复知夫学之有统/道之有归也/先王之遗文虽在/皆绌而不讲/况至于秦为世之所大禁哉5(1)自从汉兴以来,天下学者知道像圣人那样调和中正,而能够在道德美方面保持纯正的,只有扬雄一人罢了。(2)所以我可惜它散失不可见的篇章,而校订它能够读到的就特别详尽,(这)也充分说明我批评它缺失的地方,哪里是偏好辩驳呢?参考译文刘向汇集编排新序三十篇,目录一篇,隋唐年间还是全书,现在能见到的只有十篇而已。我已经考证了它的文字,因而为它作序论道:古代治理天下的人,总要使道德标准统一,让风俗相同。九州,地域广大,万民,人口众多,千年,时间久远,那么教化已很明白,风习已经形成之后,所遵守的就

11、是一个思想,所传承的就是一个学说而已。所以诗经尚书等经典文字,经历了几十世,写作的不是一个人,但他们的言论未尝不是前后一致,教化到这种境地,也达到了顶点。在那个时代,行为不同的人有人谴责,言论不同的人有人禁止,防范他们又是这样完备。所以二帝三王时代,以及中间曾经经历衰败变乱,但余留的恩泽尚未消亡的时候,百家众派的学说没有能够在此过程中涌现出来的。到了周代末期,古代圣王的教育感化法则已经被废弃,余留的恩泽已经消亡,世上研究学问的人,各自收获某一个方面(的学说)。因而充分发挥个人智慧的人,崇尚私人办学的流派,像群蜂飞舞一样在中原地区兴起,都张扬自家的长处而掩盖自家的短处,自夸他们所了解的而避忌他们

12、所缺失的。天下的读书人各自形成自己的理论而不能互相沟通,世上的人不再知道先王先圣思想学说有一个正规的传继系统。古代圣王遗留的文章虽然还在,都被废弃不讲,何况等到秦朝,先圣学说被统治者大加禁止了!汉代兴立,儒家六经都是从散落佚失、残缺脱漏的遗编中得到的,世上再也没有了解先王的学说并拿来统一思想的了。各位儒者如果见到解释诸子百家的文字,都高兴地趋向它。所以古代圣王学说被百家杂说掩盖,昏暗不明,文采不能焕发光华。而稀奇古怪令人发笑的言论,各个效法异端邪说,都自我标榜一家,在中原大地蔓延传布。这一切与周代末年没有不同,它的弊害到现在还存在啊。自从汉兴以来,天下学者知道像圣人那样调和中正,而能够在道德美

13、方面保持纯正的,只有扬雄一人罢了。像刘向一类人,都免不了为众学说所蒙蔽,而不了解有调和中正的学说。孟子说:“等待文王出世而后奋发的,是一般民众。才能出众的人,纵然没有文王也能奋发。”汉代读书人,难道是偏偏没有了解先王学说并用来统一思想的吗?也不过是生在这个时代的,出色人才太少,所以不能特别地从世俗之中、圣王之学失传之后崛起啊。刘向编排这本书,于今天来说是最接近古代的了,虽说不能没有偏失,然而远到舜禹,其次到周秦以来,古人的精妙言论、美好行为,也往往显现在那里了,关键是要慎重地择取它罢了。所以我可惜它散失不可见的篇章,而校订它能够读到的就特别详尽,(这)也充分说明我批评它缺失的地方,哪里是偏好辩

14、驳呢?我是有不得已的地方啊!6B兵:军队。7DD项均为副词,才。A项介词,用、凭借/连词,表目的。B项连词,于是/介词,依靠。C项介词,在/介词,被。8D“穿上白衣服骑着驴等待罢官”错,从最后一段可知,刘赞穿上白衣骑着驴是等候判刑,而有人告诉他只是免官。9虽操笔勉强/有不悦之色/秦王恶之/后戒左右赞来不得通/赞亦不往/月一至府而已/退则杜门不交人事10(1)你如果想吃,就勤奋学习挣得俸禄;我吃的肉不是你能吃的。(2)况且法律分首犯和从犯,如今秦王夫妇儿女都死了,那么只杀刘赞等人自身一人就算是他们的幸运了!参考译文刘赞,是魏州人。父亲刘玭担任县令,刘赞开始读书时,穿的是青布衣衫,每到吃饭时刘玭自

15、己吃肉,却另外拿素菜淡饭让刘赞在饭桌旁边吃,(刘玭)对刘赞说:“肉,是皇上给我的俸禄,你如果想吃,就勤奋学习挣得俸禄;我吃的肉不是你能吃的。”从此,刘赞更加努力学习,考中进士,担任罗绍威的判官,离开(罗绍威)后担任租庸使赵岩的巡官,又担任孔谦的盐铁判官。明宗时,刘赞升为中书舍人、御史中丞、刑部侍郎。他当官严格按法律办事,权贵豪绅不能凭借私情干预公事。当时,秦王李从荣拥兵自重,有很多过失,有人说应该请一位师傅来帮助引导他。大臣们害怕秦王,不敢决定他的事,于是请秦王自己选择,秦王就请了刘赞,任命他为秘书监,担任秦王的师傅。刘赞流泪说:“祸患就要来了!”秦王所请的王府元帅官属十几人,大都是些轻浮阴险

16、狡诈的人,每天都阿谀奉承,使秦王骄横起来,只有刘赞(完全用正确的道理)不慌不忙地劝谏秦王。秦王曾经让宾客一起入座写文章,刘赞认为自己是秦王的师傅,耻于和这些小人物为伍。(刘赞)虽然勉强写了文章,但露出不高兴的神色。秦王讨厌他,后来告诉身边的侍从刘赞来时不要通报。刘赞也不主动前往,每月只去秦王府一次而已,回到家里就闭门不出,不与人交往。不久,秦王果然兵败而死,后唐大臣们商议秦王属下官员哪些应该判罪受罚,冯道说:“元帅判官刘赞与秦王一向不和,在职不超过一个月,詹事王居敏和刘赞都因为正直被秦王讨厌,河南府判官司徒诩告病在家很久了,(这些人)应该都没有参与秦王的阴谋。而谘议参军高辇和秦王关系最好,按法

17、律应当判处他死刑,其他人可依次按实际情况减刑。”朱弘昭说:“大家不知道秦王的意图,假使秦王进国都当了国君,会怎样对待刘赞这些人呢?我辈还有家室族人吗!况且法律分首犯和从犯,如今秦王夫妇儿女都死了,那么只杀刘赞等人自身一人就算是他们的幸运了!”冯道等人对此提出质问。冯赟也争论说不能杀他们,刘赞等人这才免去一死。于是判处高辇死刑,而刘赞等十七人都被长期流放。最初,刘赞听说秦王兵败,就穿上白衣骑着驴等候判刑,有人告诉他只是免去官职而已,刘赞说:“哪有天子的后代被杀,而官僚仅仅被免官的道理?我不死就算是幸运了啊!”不久,刘赞被削为庶民,长期流放到岚州。清泰二年,皇上下诏让他回故乡,走到石会关,病死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