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配套习题:9 赤壁赋 含解析.docx

上传人:罗志祥3 文档编号:5153040 上传时间:2020-02-0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60.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配套习题:9 赤壁赋 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配套习题:9 赤壁赋 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配套习题:9 赤壁赋 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配套习题:9 赤壁赋 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配套习题:9 赤壁赋 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配套习题:9 赤壁赋 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配套习题:9 赤壁赋 含解析.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9赤壁赋一、语基落实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壬戌(rn)举酒属客(sh)窈窕(yo)旌旗蔽空(jn)B.桂棹(zho)冯虚御风(pn)嫠妇(l)横槊赋诗(shu)C.渺渺(mio)倚歌而和(h)扁舟(bin)用之不竭(ji)D.枕藉(ji)酾酒临江(sh)渔樵(jio)山川相缪(lio)思路解析:A项,“属”应读“zh”;C项,“扁”应读“pin”;D项,“樵”应读“qio”。答案:B2.下列加点词与“舞幽壑之潜蛟”的“舞”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扣舷而歌之B.侣鱼虾而友麋鹿C.泣孤舟之嫠妇D.范增数目项王思路解析:C项的“泣”是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哭泣,和例句“舞”

2、的用法相同。答案:C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古今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A.羡长江之无穷清风徐来,水波不兴B.凌万顷之茫然望美人兮天一方C.哀吾生之须臾正襟危坐而问客曰D.驾一叶之扁舟肴核既尽,杯盘狼籍思路解析:B项,“茫然”,古义,旷远的样子;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失意的样子。“美人”,古义,指他所思慕的人,古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今义,美貌的女子。答案:B4.下列语句中加点的“于”,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B.徘徊于斗牛之间C.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D.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思路解析:除D项外,其余的都是介词,在。D项,“于”,表被动,引出动作的主

3、动者。答案:D5.下列各句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何为其然也B.而今安在哉C.而又何羡乎D.凌万顷之茫然思路解析:A、B、C三项均为宾语前置,D项为定语后置。答案:D二、阅读理解(一)课内阅读阅读文本,完成第610题。赤壁赋苏轼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

4、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

5、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泛:浮,浮行。B.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倚:循、依。C.山川相缪,郁乎苍苍缪:缭、盘绕。D.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曾:曾经。思路解析:D项,“曾”的意思是“竟然,简直”。答案:D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

6、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其声呜呜然方其破荆州B.泣孤舟之嫠妇耳得之而为声C.顺流而东也抱明月而长终D.浩浩乎如冯虚御风相与枕藉乎舟中思路解析:A项,代词,那;代词,他。B项,助词,的;代词,它。C项,都是连词,表修饰。D项,形容词词尾,“的样子”;介词,“在”,表处所。答案:C8.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壬戌之秋”中的“壬戌”是古代纪年法中的干支纪年,文中指宋神宗元丰五年。B.“七月既望”中的“既望”是指农历的每月十五。C.“徘徊于斗牛之间”中的“斗牛”指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D.孟德,即曹操,“孟德”是他的字。思路解析:“既”是“过了”的意思。在古代,“望”指农

7、历十五,“既望”指已经过了望日,即到了农历十六。答案:B9.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段写作者夜游赤壁的情景,天光、水色连成一片,浩瀚的江水与洒脱的胸怀,在作者的笔下腾跃而出。这段文字以景抒情,融情入景,情、景俱佳。B.第二段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一曲洞箫,凄切婉转,隐喻了客人怅惘、失意的胸怀,也使作者的感情骤然变化,由欢乐转入悲凉。C.第三段写客人对人生短促无常的感叹,从客人的回答中,可以看出其中包含着一种消极的人生观,这是苏轼借客人之口流露出自己当时思想的一个方面。D.在第四段中,作者为客人指出了一条通向快乐的出路:到大自然中去寻求精神上的寄托。

8、这段文字采用了反衬的手法,以客人的悲观衬托苏轼的豁达。思路解析:这篇赋采用了主客问答的形式,表达作者对人生的看法,文中的“客人”和作者的话都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意识,故而D项“以客人的悲观衬托苏轼的豁达”错误。答案:D10.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2)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思路解析:第(1)句翻译的重点是“者”字,这是一个定语后置的标志。第(2)句翻译的重点也是“者”字,这里是代词;“卒”,最终。参考答案:(1)有一个同游的吹洞箫的客人,依照歌曲的声调和节拍吹箫相应和。(2)流去的(水)像这样(不断地流去),而并没有流去;时圆时

9、缺的(月亮)像那样(不断地圆缺),却终于没有增减。(二)拓展延伸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114题。后赤壁赋苏轼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

10、。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顾笑,予亦惊悟。开户视之,不见其处。注巉(chn)岩:险峻的山岩。披蒙茸:披,分开;蒙,覆盖;茸,这里指杂草。冯夷:水神名。玄裳缟衣:玄,黑色;缟,白色丝织品;裳,下裙;衣,上衣。畴(chu)昔:往昔,从前。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

11、一项是()A.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从:跟随。B.顾安所得酒乎安:哪里。C.掠予舟而西也西:西方。D.道士顾笑顾:回头。思路解析:C项,“西”,名词用作动词,向西飞去。答案:C1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B.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C.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D.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思路解析:根据句意理解,“过临皋之下”是从临皋亭下面走过的意思,前后应停顿,据此选出答案。答案:C13.对本文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

12、项是()A.第一、二段写泛游之前的活动,交代了泛游时间、行程、同行者以及为泛游所做的准备。B.第三段中的“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既是写实,又多少带有作者对人世沧桑的感慨。C.本文中道士化鹤的描写,反映出作者在出世、入世问题上的矛盾心态;赤壁赋中“苏子”的议论表达了他乐观旷达的思想。D.本文和赤壁赋都表现出一种消沉和虚无的思想,这正是作者的思想局限造成的。思路解析:D项,“消沉和虚无的思想”不准确。答案:D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2)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思路解析:翻译这两句话时,第(1)句要把握“曾”“几何”的意思

13、;第(2)句要结合注释,理解“畴昔”的含义,把“非子也耶”的语气翻译出来。参考答案:(1)才相隔多少日子,上次游览所见的江景山色再也认不出来了。(2)昨天晚上,边飞边叫经过我船上的,不是你吗?参考译文这一年的十月十五日晚上,我从雪堂步行出发,准备回到临皋去。有两位客人跟着我一道去,走过黄泥坂。这时,霜露已经降下,树叶完全脱落了,看见人影映在地上,抬头一望,看到皎洁的月亮。我们互相望望,很喜欢这景色,便一边走一边唱,互相应和。过了一会儿,我不禁叹口气,说:“有客没有酒,有酒没有菜;月色皎洁,清风习习,怎样度过这美好的夜晚呢?”一位客人说:“刚才黄昏时,我撒网捉到了一条鱼,很大的嘴巴,小小的鱼鳞,

14、样子很像松江的鲈鱼。但是,到哪里去弄到酒呢?”我回家去和妻子商量。妻子说:“我有一斗好酒,保存了好久了,为了应付你突然的需要。”就这样,我们携带着酒和鱼,再次到赤壁的下面游览。长江的流水发出声响,陡峭的江岸高峻直耸。山峦很高,月亮显得小了,水位降低,礁石露了出来。才相隔多少日子,上次游览所见的江景山色再也认不出来了。我就撩起衣襟上岸,踏着险峻的山岩,拨开纷乱的野草,蹲在虎豹形状的怪石上,又不时拉住形如虬龙的树枝,攀上猛禽做窝的悬崖,下望水神冯夷的深宫。两位客人都不能跟着我到这个极高处。我高声长啸,草木被震动,高山与我共鸣,深谷响起了回声,大风刮起,波浪汹涌。我也感觉忧伤悲哀,紧张恐惧,感到害怕

15、而不敢停留了。回到船上,把船划到江心,任凭它漂流到哪里就在那里停泊。这时快到半夜了,向周围望去,冷冷清清。恰巧有一只白鹤,横穿大江上空从东飞来,两只翅膀像两个车轮,尾部的黑羽如同黑裙子,身上的白羽如同洁白的衣衫,它戛然长鸣,擦过我们的船向西飞去。过了一会儿,客人离开了,我也回家睡觉。梦见一位道士,穿着羽毛编织成的衣裳,轻快地走来,走过临皋亭的下面,向我拱手作揖说:“赤壁的游览快乐吗?”我问他的姓名,他低头不回答。“哎呀!我知道你了。昨天晚上,边飞边叫经过我船上的,不是你吗?”道士回头笑了起来,我也忽然惊醒。开门一看,却看不到他在什么地方。三、表达交流15.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续写三句话,使之组

16、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个性不是奇装异服,不是夸夸其谈。我们是否可以这样理解:个性就是“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的苏轼那笑对人生的豁达与乐观;?思路解析:从画线的语句的特点看,要采用“个性就是什么”的句式,要引用表现某人某种个性的诗句。答案:示例个性就是“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的陶渊明那与世无争的闲适与淡然个性就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李白那蔑视权贵的不羁与洒脱个性就是“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谭嗣同那蹈死不顾的英勇与豪迈16.下面是明德中学星云文学社社长给该校校长写的一封信,其中有几处表达不妥当,请找出来并改正。尊敬的程校长:您好!我是敝校星云文学社的社长,我社

17、想出版一本名为放飞梦想的书。这本书收录了我社同学的102篇大作,是我们文学社成员智慧的结晶。请您抽出时间拜读,为这本书写一篇序言。您是著名的教育家,能得到您的鼎力相助,我社一定会蓬荜生辉。希望您能同意,在此敬谢不敏!祝您工作顺利!明德中学星云文学社2018年4月5日(1)将改为(2)将改为(3)将改为(4)将改为(5)将改为思路解析:“敝校”是谦辞,不能用于内部;“大作”是敬辞,不能用于自身;“拜读”是敬辞,不能用于别人读自己的文章;“蓬荜生辉”用词不当;“敬谢不敏”表示推辞做某件事的客气话,用在此处不恰当。参考答案:(1)将“敝校”改为“咱们学校”(或“学校”)(2)将“大作”改为“作品”(或“文章”)(3)将“拜读”改为“阅读”(4)将“蓬荜生辉”改为“倍感荣幸”(5)将“敬谢不敏”改为“先表谢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