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3.4.1《基本不等式的证明(1)》教案苏教版必修5.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5157602 上传时间:2020-02-09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26.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数学3.4.1《基本不等式的证明(1)》教案苏教版必修5.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中数学3.4.1《基本不等式的证明(1)》教案苏教版必修5.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中数学3.4.1《基本不等式的证明(1)》教案苏教版必修5.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中数学3.4.1《基本不等式的证明(1)》教案苏教版必修5.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数学3.4.1《基本不等式的证明(1)》教案苏教版必修5.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数学3.4.1《基本不等式的证明(1)》教案苏教版必修5.pdf(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 第 10 课时: 3.4.1 基本不等式的证明( 1)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探索并了解基本不等式的证明过程,体会证明不等式的基本思想方法; 2. 会用基本不等式解决简单的最大(小)值问题; 3. 学会推导并掌握基本不等式,理解这个基本不等式的几何意义,并掌握定理中的不等号“”取等 号的条件是:当且仅当这两个数相等; 4. 理解两个正数的算术平均数不小于它们的几何平均数的证明以及它的几何解释; 二、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实例探究抽象基本不等式; 2.本节学习是学生对不等式认知的一次飞跃。要善于引导学生从数和形两方面深入地探究不等式的证 明,从而进一步突破难点。变式练习的设计

2、可加深学生对定理的理解,并为以后实际问题的研究奠定基础。 两个定理的证明要注重严密性,老师要帮助学生分析每一步的理论依据,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品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本节的学习,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2. 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逻辑推理能力,并通过不等式的几何解释,丰富学生数形结合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应用数形结合的思想理解不等式,并从不同角度探索不等式 2 ab ab的证明过程; 难点:理解基本不等式 2 ab ab等号成立条件及“当且仅当ba时取等号”的数学内涵 【学法与教学用具】 : 1. 学法 :先让学生观察常见的图形,通过面积的直观比较抽象

3、出基本不等式。从生活中实际问题还原 出数学本质,可积极调动地学生的学习热情。定理的证明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让他们自主探究, 通过类比得到答案 2. 教学用具 :直角板、圆规、投影仪(多媒体教室) 【授课类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1 课时 【教学思路】: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1. 提问: 2 ab 与 ab哪个大? 2. 基本不等式 2 ab ab的几何背景: 如图是在北京召开的第24 界国际数学家大会的会标,会标是根据中国古代数学家赵爽的弦图设计的, 颜色的明暗使它看上去象一个风车,代表中国人民热情好客。你能在这个图案中找出一些相等关系或不等 关系吗?(教师引导学生从面积的关系去

4、找相等关系或不等关系)。 二、研探新知 重要不等式:一般地,对于任意实数a、b,我们有 22 2abab,当且仅当ab时,等号成立。 证明 : 22222 2() ,()0,()0,ababababababab当时,当时, 2 所以 22 2abab 注意强调当且仅当ab时, 22 2abab 注意: (1)等号成立的条件,“当且仅当”指充要条件; (2) 公式中的字母和既可以是具体的数字,也可以是比较复杂的变量式,因此应用范围比较广泛。 基本不等式 :对任意正数a、b,有, 2 ab ab当且仅当ab时等号成立。 证 法1 : 可 以 将 基 本 不 等 式2看 作 是 基 本 不 等 式1

5、的 推 论 。由 基 本 不 等 式1 , 得 22 ()()2,abab当且仅当ab时等号成立。即, 2 ab ab当且仅当ab时等号成立。 证法 2: 2 ab ab 22211 ()()2()0 22 ababab当且仅当ab即ab 时,取“”。 证法 3:要证ab 2 ab ,只要证2 abab,只要证02aabb,只要证 2 0()ab 因为最后一个不等式成立,所以ab 2 ab 成立,当且仅当ab即ab时,取“”。 证法 4:对于正数,a b有 2 ()0ab,20abab2, 2 ab ababab 说明:把 2 ab 和ab分别叫做正数,a b的算术平均数 和几何平均数 ,上述

6、不等式可叙述为:两个正 数的算术平均数不小于它们的几何平均数。上述结论可推广至3 个正数。 (1)基本不等式成立的条件是:0,0ab (2)不等式证明的三种方法:比较法(证法1)、分析法(证法2)、综合法(证法3) ( 3)ab ba 2 的几何解释:(如图1)以ba为直径作圆,在直径AB上取一点C,过C作弦 DDAB,则abCBCACD 2 ,从而abCD,而半径abCD ba 2 基本不等式 2 ab ab几何意义是:“半径不小于半弦” (4)当且仅当ab时,取“”的含义:一方面是当ab时取等号,即 ab 2 ab ab;另一方面是仅当ab时取等号,即 2 ab abab。 (5)如果Rb

7、a,,那么abba2 22 (当且仅当ba时取“”) (6)如果把 2 ba 看作是正数a、b的等差中项,ab看作是正数a、b的等比中项,那么该定理可以叙 述为:两个正数的等差中项不小于它们的等比中项. AB D D Cab (图 1) 3 2. 在数学中,我们称 2 ba 为a、b的算术平均数,称ab为a、b的几何平均数. 本节定理还可叙 述为:两个正数的算术平均数不小于它们的几何平均数. 三、质疑答辩,排难解惑,发展思维 例 1 (教材 88 P例 1)设,a b为正数,证明下列不等式成立:(1)2 ba ab ;( 2) 1 2a a 证明: (1),a b为正数,, b a a b 也

8、为正数,由基本不等式得22 bab a aba b 原不等式成立。 (2) 1 ,a a 均为正数,由基本不等式得 11 22aa aa ,原不等式成立。 例 2 已知cba,为两两不相等的实数,求证:cabcabcba 222 证明:cba,为两两不相等的实数,abba2 22 , 22 2bcbc,caac2 22 , 以上三式相加:cabcabcba222)(2 222 ,所以,cabcabcba 222 例 3 已知, , ,a b c d都是正数,求证()()4abcdacbdabcd 证明:由, , ,a b c d都是正数,得:0 2 abcd ab cd,0 2 acbd ac

9、 bd, ()() 4 abcdacbd abcd,即()()4abcdacbdabcd 例 4 已知函数), 1(, 1 1 x x xy,求y的范围 例 5 求证: 2 2 4 2 3 x x 证明: 2 30x, 又 2 31x, 2 2 1 3 3 x x , 22 22 4(3)1 33 xx xx 22 22 11 3232 33 xx xx ,即 2 2 4 2 3 x x 四、巩固深化,反馈矫正 1. 已知,x y都是正数,求证: 223333 ()()()8xyxyxyx y 2. 已知, ,a b c都是正数,求证:()()()8ab bccaabc; 3. 思考题:若0x,求 x x 1 的最大值 4 五、归纳整理,整体认识 1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的概念; 2基本不等式及其应用条件; 3不等式证明的三种常用方法。 小结:正数的算术平均数不小于它们的几何平均数 六、承上启下,留下悬念 七、板书设计 (略) 八、课后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