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第16讲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环境保护专题跟踪训练.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5159467 上传时间:2020-02-09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01.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第16讲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环境保护专题跟踪训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年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第16讲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环境保护专题跟踪训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年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第16讲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环境保护专题跟踪训练.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9年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第16讲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环境保护专题跟踪训练.pdf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9年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第16讲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环境保护专题跟踪训练.pdf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第16讲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环境保护专题跟踪训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第16讲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环境保护专题跟踪训练.pdf(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16 讲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环境保护 专题跟踪训练( 十六 ) 一、单选题 1(2018江苏大联考)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中物种丰富度高,其自我调节能力强,恢复力稳定性高 B森林生态系统在防风固沙等方面的作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C调查某湿地中鸟类的种群密度应采用标志重捕法 D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之一是随意增加生物种类,改变其营养结构 解析 生态系统中物种丰富度高,生物种类越多, 营养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我 调节能力就越强,其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而恢复力稳定性越低,A错误;森林生态系统在 防风固沙等方面的作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2、B错误;鸟类属于活动能力强、活动 范围广的动物,因此调查该湿地中某种鸟类的种群密度应采用标志重捕法,C正确;适当增 加生态系统内各营养级生物种类,能增加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但 是不能随意增加生物种类,改变其营养结构,D错误。 答案 C 2(2018押题卷 )2018 年 2 月 16 日四川雅江爆发森林大火,失火面积超过100 公顷。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此地需经过初生演替才能恢复原来的样子 B火灾过后,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减弱 C森林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 D“山上多栽树,等于修水库”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解析 火灾过后的森林,原有

3、的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的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 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在此地发生的演替应属于次生演替,A错误; 火灾过后, 森林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变得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减弱,恢复力稳定性增强,B错误;森林 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C正确;“山上多栽树,等于修水库”体现了 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D错误。 答案 C 3(2018甘肃省诊断)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功能及稳定性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体现了生态系统中行为信息的传递 B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可自我循环,能量需系统外提供 C动物尿液中所含能量不属于该动物的同化量 D建立濒危动物精子库,有利

4、于保护濒危动物的基因多样性 解析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体现了生态系统中物理信息的传递,A错误;农 业生态系统中的物质也是不能自给自足的,必须从系统外补充,B错误;动物尿液中能量( 如 尿素中所含的能量) 是经过动物吸收营养物质并经过细胞转化的,属于其同化的能量,C 错 误;建立濒危动物精子库,有利于保护濒危动物的基因( 遗传 ) 多样性, D正确。 答案 D 4(2018上海市崇明区二模) 植物凋落物的分解是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中必不可少的环 节。研究者采集了4 个物种的乔木以及每一物种的多个家系的叶片,以不同形式混合并检测 分解速率,探索凋落物分解对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研究中涉及的生物多样

5、性包括( ) 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A B C D 解析 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 生态系统, 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它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A、 B、C均不全面, D正确。 答案 D 5(2018河南省适应性考试) 某兴趣小组研究放牧对草场物种丰富度的影响,结果如 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该地区植物物种丰富度呈下降趋势 B调查物种丰富度时,不能对采集到的数据取平均值 C过度放牧会导致群落结构改变,影响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D维持牧草和放牧数量的适宜比例,能保证高寒草甸不发生演

6、替 解析 根据图示分析, 所统计的三个年份中,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该地区植物物种 丰富度均呈下降趋势,A正确;调查物种丰富度时,由于是有一种算一种,不能有漏统漏记 的情况,所以对统计数据不存在取平均值,B正确;过度放牧会导致草场的草被过度采食, 而草原是该生态系统的主要生产者,过度的采食必然导致生态系统中其他消费者的食物来源 欠缺而逐渐减少,进而整个群落结构变得更为简单,最严重的后果是草场逐渐沙漠化,所以 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功能( 即间接价值 ) 逐渐降低, C正确;群落演替的发生不是因为某一因素 的介入而停止, 所以即使维持牧草和放牧数量的适宜比例,在高寒草甸的群落同样也会发生 群落演替,只是

7、演替的速度和方向可能与原来有差别而已,D错误。 答案 D 6(2018河北省保定市模拟) 某农村有大量人员外出务工,导致很多农田弃耕。下图 表示某弃耕农田中,某种草本植物种群密度变化曲线,其中在 A点农田弃耕, C点出现灌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草本植物种群密度的调查可采用样方法,调查时要注意随机取样 BD点之后可能会出现乔木,演替过程中物种的丰富度不断增加 CBC段该植物种群密度不再增加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天敌数量增加、种内斗争加剧等 D地表生满杂草、灌木等植被有利于防风固沙,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解析 植物种群密度的调查可采用样方法,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不能掺入 主观

8、因素, A 正确; D点之后可能会出现乔木,群落自然演替过程中,物种的丰富度可能稳 定或减少, B错误; BC段该植物种群密度不再增加的制约因子可能有天敌数量增加、生活资 源减少导致种内斗争加剧,C正确;植被具有防风固沙、调节气候等作用,体现了生物多样 性的间接价值,D正确。 答案 B 7(2018定州模拟) 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在对待地球家园的问题上,科 学的态度是 ( ) A自然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B人类不能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只能保护自然资源 C先发展经济,后治理环境 D正确处理人与资源和环境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解析 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A错误

9、;人类可以适度开发和 利用自然资源,保护自然资源,B错误;发展经济和治理环境应该同时进行,C错误;要想 解决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必须正确处理人与资源和环境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 路, D正确。 答案 D 8(2018西藏拉萨测试) 某地区曾经是采煤塌陷地,经过处理现已成为湿地公园,下 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在治理过程中,采煤塌陷地发生了次生演替 B在治理后形成的湿地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增强 C采煤塌陷地的成功治理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实例 D湿地能调节气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解析 该塌陷地的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 所以在治理过程中,采煤塌陷

10、地发生了次生演替,A项正确;在治理后形成的湿地生态系统 中,生物的种类增多,其自我调节能力增强,故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增强,B项正确; 采煤塌陷地的成功治理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实例,C项正确;湿地能调节气候体现了生物 多样性的间接价值,D项错误。 答案 D 9(2018浙江省温州市模拟) 下列关于人口与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应控制在低出生率和低死亡率的基础上保持平衡 B地球升温的主要原因是臭氧层使地球的俘获热增加 C温室效应使全球气候变暖,可增大人类的宜居区域 D酸雨是指由碳和硫的氧化物引起pH低于 7 的降水 解析 控制人口的方法是降低出生率,有计划的控制人口,最终使全球人口

11、在低出生 率和低死亡率的基础上保持平衡,A正确。地球升温的主要原因是温室效应,B错误。温室 效应使全球气候变暖,可减小人类的宜居区域,C 错误。酸雨是指pH 低于 5.6的降水, D 错误。 答案 A 10(2018江苏省镇江市模拟) 在生态环境的研究、保护过程中, 下列方法与目的不相 符的是 ( ) A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有害昆虫,可降低有害昆虫的种群密度 B建立盐城丹顶鹤自然保护区,主要是为了防止滩涂被破坏 C建立濒危动物精子库,有利于保护濒危动物的基因多样性 D建立缓冲带,减少人类干扰,使被破坏的湿地依靠自然恢复 解析 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有害昆虫,可降低有害昆虫的出生率进而降低种群密度,

12、属于生物防治, A正确;建立盐城丹顶鹤自然保护区主要是保护丹顶鹤等珍稀野生动物及其 赖以生存的栖息地即滩涂湿地生态系统,B错误;建立濒危动物精子库,有利于保护濒危动 物的基因多样性,C正确;建立缓冲带,减少人类干扰,使被破坏的湿地依靠自我调节能力 逐渐恢复, D正确。 答案 B 11(2018福建省三明市统测)吕氏春秋中说:“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 鱼;焚薮而田, 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这些关于对自然要取之以时、取之有度的思想有 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根据这一思想和生态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草原上放羊的牲畜过多,过多部分会饿死,但牲畜的环境容纳量不变 B“竭泽而渔”会使鱼虾数

13、量下降至K/2 以下,使生态系统发展停滞甚至崩溃 C对于自然资源,我们应反对掠夺式地开发利用,而不是禁止开发利用 D只有正确处理人与资源和环境关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才是人类唯一正确选择 解析 草原上放养的牲畜过多,会因过度食用牧草导致草场逐渐被破坏,进而导致草 原上牲畜的环境容纳量降低,A错误;“竭泽而渔”会使鱼虾幼年个体减少,种群的出生率 小于死亡率,导致种群数量下降至K/2 的水平,使生态系统发展停滞甚至崩溃,B正确;对 于自然资源, 为了让种群生长繁殖速度尽可能达到最大,我们反对掠夺式地开发利用,但绝 不是禁止开发利用,C正确;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正确处理人与资源和环境的关系,是人类 唯

14、一正确选择,D正确。 答案 A 12(2018辽宁省大连市测试) 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明显小于它的直接价值 B生物多样性只包括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C可持续发展只追求经济与社会的持久而协调的发展 D保护生物多样性,关键是要协调好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解析 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大于它的直接价值,A错误;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 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B错误;可持续发展追求的是自然、经济、社会的持久 而协调的发展,C错误;保护生物多样性,关键是要协调好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D正确。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 13(2018河北省衡

15、水中学模拟) 如图为某条小河从高山湖泊汇入大河的示意图,其中 食品工厂、村庄会向小河中排污( 含大量有机物)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该河流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来源有_ _ 。 (2) 食品工厂排污后,河流水体变浑浊,但是下游村庄附近河流又保持清澈见底,这说 明该河流具有 _稳定性。 (3) 有同学调査食品工厂附近土壤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将土样带回实验室后,用诱虫 器采集小动物时, 忘记开装置的电灯,导致统计结果_( 填“偏大”、 “偏小”、 “不 变”) 。 (4) 调查表明,村庄周围被踩踏过的地方,很难见到高大的植被,取代的是低矮的草, 甚至有不长草 、土壤板结的 现象,这说明

16、人类活动往往 会 _ 。 (5) 小河边的芦苇,不仅可以用于造纸,还可以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体现 了生物多样性的_价值。 解析 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物多样性、 群落演替、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等 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相关知识点,能结合题意和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1) 食品工厂、 村庄会向小河中排放大量的有机污染物,由此可推知该河流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来源有太阳能 和工厂、村庄排放污水中有机物的化学能等。(2) 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与 功能保持原状 ( 不受损害 ) 的能力,叫做抵抗力稳定性。(3) 根据土壤中生物的避光性和驱湿 性特点,可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用诱虫器

17、采集小动物时,若忘记打开装置上的电灯,土壤 中的有些小动物则不会进入捕虫器中,会导致统计结果偏小。(4) 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 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5) 小河边的芦苇可以用于造纸,这体现了生物 多样性的直接价值;小河边的芦苇还可以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这属于生物多样 性的生态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答案 (1) 太阳能和工厂、村庄排放污水中有机物的化学能等 (2) 抵抗力 (3) 偏小 (4) 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5) 直接和间接 14(2018东北三省四市模拟) 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世界最大的芦苇湿地,是水禽 等鸟类栖息

18、繁衍的天然乐园。世界上现有鹤类15 种,中国有9 种,扎龙有6 种;全世界丹 顶鹤不足2000 只,扎龙就有400 多只。请回答问题: (1) 湿地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组成成分通过_和_紧密地联系在一 起,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2) 丹 顶 鹤 同 化 的 能 量 不 能100%用 于 生 长 、 发 育 和 繁 殖 等 生 命 活 动 , 原 因 是 _ 。 (3) 湿地生态系统在保护生态环境、保持生物多样性以及发展社会经济中,具有不可替 代的重要作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具有_价值。 (4) 要恢复被破坏的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首先要增加生态系中_( 成分 ) 的 种类和数量,逐渐增强生态系统

19、的_能力。 解析 梳理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过程及其相互关系、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及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等相关知识,据此,从题意中提取有效信息并进行相关问题的解答。(1) 湿地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组成成分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统一 的整体。 (2) 丹顶鹤同化的能量,有一部分通过呼吸作用散失,余下的用于丹顶鹤生长、发 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所以丹顶鹤同化的能量不能100% 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 (3) 湿地生态系统在保护生态环境、保持生物多样性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这体现 了生物多样性具有间接价值;湿地生态系统在发展社会经济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如

20、 食用、 药用等 ) ,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具有直接价值。(4) 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要恢复 被破坏的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首先要增加生态系中生产者的种类和数量,使其营养结构 复杂化,逐渐增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答案 (1) 能量流动物质循环 (2) 呼吸作用散失一部分能量 (3) 直接和间接 (4) 生产者自我调节 15(2018广西桂林、 百色、 崇左三市联考 ) 某湖泊在20 世纪 5060 年代湖水面积很 大, 70 年代末期逐渐缩小趋于干涸。为改善生态环境,当地政府引水入湖,给该湖泊注入 了新的生机。回答下列问题: (1) 在湖泊的早期恢复过程中,要向湖中投放现成的有机物质来

21、防止生态系统崩溃,从 能量流动的能量入出角度分析,原因是 _ 。湖泊 藻类中的碳元素以_的形式传递给分解者。 (2) 恢复后的湖泊受到轻微污染时,能通过物理沉降、化学分解和微生物分解很快消除 污染,说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其大小取决于_。 (3) 湖泊生态环境恢复后,可以提高景观的观赏效果,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 价值,而人为的引水入湖改变了群落演替的_。 (4) 该 生 态 系 统 的 组 成 成 分 中 , 联 系 生 物 群 落 与 无 机 环 境 的 两 大 “ 桥 梁 ” 是 _。 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有:群落的演替、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生物多样性,意 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

22、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的能力,并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对某些生物 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1) 在湖泊的早期恢复过程中,由于生产者数量 较少, 生态系统能量的输入量小于输出量,因此要向湖中投放现成的有机物质,防止该生态 系统崩溃。碳以有机物形式在生物群落间传递。(2) 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大小取决于生态 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这种能力就越强。 (3) 对人类有食用、 药用,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等都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人为的 引水入湖等人类的活动,改变了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4)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非生 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其中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将无机物和太阳能 固定在有机物中, 分解者能将动植物的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分解成无机物,因此生产者和分 解者是联系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的两大“桥梁”。 答案 (1) 该生态系统能量的输入量小于输出量有机物 (2) 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 (3) 直接速度和方向 (4) 生产者和分解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