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吉林省吉林市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 下列加横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 . 预兆(zho) 阴郁(y) 牝马(pn)B . 倏然(yu) 污垢(u) 空旷(kun)C . 焦灼(zhu) 拘泥(j) 迂腐(y)D . 色子(shi) 呼啸(xio) 孤注一掷(zh)2. (2分)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一项是( ) A . 修润 陡峭 颠柿流离B . 拖沓 露宿 如事重负C . 譬如 朦胧 中通外直D . 简陋 生梳 亭亭净植3. (2分)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 伫立海边,我不禁望
2、洋兴叹:“多美的大海啊!浩渺阔大而又幽微蕴藉。”B . 九曲河,雁城人民的母亲河,早已今非昔比。沿河两岸高楼林立 , 绿树成荫,百花争妍。C . 分别十年,今又萍水相逢 , 欣喜感慨溢于言表。D . 面对困难,只要我们意气用事 , 从不同角度去思考,解决的办法就会不一而足。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6分)4. (6分) (2017九上民乐期末) 古诗文默写。 (1) 离情别绪,是古诗词中常见的主题。王维的“_,_”,是对朋友的惜别;王勃的“_,_”,是对朋友的宽慰;苏东坡的“_,_”,是对亲人的美好祝愿。 (2) 桃花源记中描绘桃花林中草美花繁的语句是:_,_。 (3) 出师表中陈述作者临危
3、受命的千古名句是:_,_。 三、 基础知识综合 (共1题;共11分)5. (11分) (2013烟台)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各题。2012年“感动中国”人物之一陈斌强,是浙江磐安县冷水镇中心学校初中语文教师。2007年,他的妈妈得了老年痴呆症,丧失了日常生活能力。为了能每天亲自照顾母亲,他每周一用一根布条把母亲绑在自己身上,骑着电动车行驶30公里去学校上班,将母亲安置在学校宿舍里,a工作有多累,生活有多艰难,他b这样坚持,风雨无阻。照顾母亲的生活异常辛苦,陈斌强一天到晚连轴转:晚上9时,服侍母亲睡下;凌晨1时,准时起床抱母亲上厕所;清晨5时,闹钟响起,他要赶在师生之前起床,将母亲房间打扫干净
4、处理好母亲的大小便;早上7时喂过母亲吃饭后,开始学校一天的工作,几乎通(xio)难以睡个安稳觉。尽管生活上的事儿很多,但陈斌强的教学任务却一点也没落下,他教着两个班语文,负责教初一学生广播体操,总管学校体艺“2+1”活动。他总说:“我是跑着走的。”(1) 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划线字注音。xio_通_落下(2) 请在原文空白处,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a_;b_(3) 根据材料内容,为报道陈斌强事迹的新闻拟一个标题。四、 名著阅读 (共1题;共1分)6. (1分) 名著阅读,回答问题。(1) 突然,一阵响亮的冲锋号声,在耳边响起。他猛然听出胜利的号声,已经来临。这胜利的号角,多么的接近,多么动人!A
5、终于来了,在最危急的时刻赶来了。党来了。胜利的黎明也来了!“啊!解放军!”“A领着解放军来啦!”B听见一阵狂热的欢呼与呐喊。禁不住满脸须眉颤动,无限喜悦地倾听着胜利的枪声指向山下溃散的魔影探照灯骤然熄灭了。可是B仍然双手叉腰,张开两腿挺立在鲜血染遍的红岩上,一动也不动。他的目光,仿佛犹自俯瞰着脚下的魔窟。文段选自红岩这本书,文中的A是B是。请谈谈你对“红岩”二字的理解?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应该如何继承和发扬“红岩”精神?(2) “你以为我贫穷,相貌平平就没有感情吗?我向你起誓,如果上帝赋予我财富和美貌,我会让你难于离开我,就象我现在难于离开你一样。可是上帝没有这样安排。 但我们的精神是平等的。
6、就如你我走过坟墓,平等的站在上帝面前。”这是简爱与罗彻斯特对话中精彩的一部分,从中你能看出简爱怎样的性格和追求?五、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5分)7. (15分) (2017九上房山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邮票是由邮政机关发行,供寄送书信、(mng)信片等邮件时贴用的邮资凭证。邮票同时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主权的象征,方寸之间,可表现该国家或该地区的特色景观、重大事件、风土民情、人文传统等等,所以又被人称作“国家的(mng)片”。世界上最早的邮票是英国的黑便士,中国最早的邮票是清朝的大龙邮票。如今,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f)地的变化,邮票也被赋予了更多新的意义 , 它不再是单纯的邮
7、资凭证,还成为了记录历史的新材料、文化交流的新载体和具有收藏价值的特殊商品。(1) 对文中划线字的注音和画线字笔顺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 供(gng) “义”字的笔顺是: B . 供(gng) “义”字的笔顺是: C . 供(gng) “义”字的笔顺是: D . 供(gng) “义”字的笔顺是: (2) 文中按括号内拼音填写汉字正确的一项是( )A . 名 明 复B . 名 名 复C . 明 名 覆D . 明 明 覆(3) 在以“收藏邮票”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中,你所在小组的三位同学谈到了收藏邮票的意义。请你依据三位同学的发言内容,用“不仅而且还”的句式写一个小组总结发言。(限6
8、0字以内)甲同学:邮票的设计都很精美,收藏邮票让我受到了艺术熏陶,提高了审美情趣。乙同学:我收藏了很多邮票,了解了一些以前不知道的邮票知识,比如邮票可以分为普通邮票、纪念邮票和特种邮票。丙同学:邮票展现了各国文化、艺术、体育、科技等方面的成果,这让我大开眼界,增长了历史文化等多方面的知识。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5分)8. (20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父亲是一条鱼元宵前后和阳春三月,是父亲最忙碌最苦累也最欢快的日子。在这段时日里,母亲帮着父亲煮大锅大锅、鲜鲜嫩嫩的鲤鱼招待那些买鱼苗的客人。酒足饭饱后,父亲才根据买主对鱼的尺寸、数额,心花怒放地开价出售鱼苗。在一阵友好的不太经意的讨
9、价还价后,父亲便依依不舍地将精心喂大的各种鱼苗卖给这些鱼客。此刻,只见父亲满脸的欢悦将往日的辛劳困倦镀得铮亮。待来家里求购的客人逐渐稀少后,父亲只好一个一个地方去赶鱼市,这些小镇集市,最近的也离我家有十余里,远则三四十里。父亲鸡叫头遍就起床放水干池,将鱼捉进鱼盆里,然后打着手电筒,顶着寒雾冷露去赶集。两只比米筛还要大的鱼盆将干瘦细小的父亲夹在中间,仿佛不是父亲挑着它们,而是他们拥着父亲在行进。待到池里的鱼苗卖完,我家屋角落里早就了一大堆已磨成草筋的烂草鞋接下来,父亲又要着手为幼苗培植而忙碌不休。父亲精心修整好鱼池,买回鱼苗后,父亲就开始像喂养婴儿般悉心照料。父亲每天一大早就下到池里,用木耙将宁
10、静的池水搅动,然后泼洒肥水,早中晚三次。这些幼鱼在父亲精细料理与守候中逐渐地长到寸许两寸粗细。待布谷鸟在我的家乡山野不知疲倦的婉转啼鸣时,父亲便浴着三月的阳光和布谷鸟清丽的音韵悠然端坐于屋前的枣园里,用一只精致的小碗将脚盆里的小鱼按照鱼种分门别类地舀进一只只鱼盆里。然后,父亲挑着鱼盆在暖融融的阳光下穿过一个又一个村庄。在父亲拖着悠长的声调沿村叫卖时,布谷鸟的叫声也在春光里此起彼伏。我没有想到,那年秋天,父亲那如同阳春三月布谷鸟鸣唱般的叫卖声,竟然成了他撒在我家乡那些村庄的一曲绝唱。父亲去世的两个月前,我回去看望过我的父母。母亲告诉我,早几天,父亲去给姑奶奶做生日,穿着我的皮鞋,显得特别高兴。我
11、很纳闷,我没有什么皮鞋留在家里啊。母亲就从父亲的床底下拿出一双棕色的皮鞋。看到这双皮鞋,我的眼泪一下子就涌了出来。这是我早已丢弃的一双皱巴巴的皮鞋,父亲竟从屋外捡回来,还喜滋滋地穿着去给姑奶奶做生日,那么炫耀!那么得意!顿时,泪眼中的这双皮鞋,一下子化作了两块大石头,紧紧地压在我的心坎上。这时我才想起,父亲一生赚了那么多的钱,对到我家来买鱼苗的所有人都是那么大方,那么舍得花钱招待,却从没想过要给自己买双皮鞋。离家那天,父亲一直送我,送到他非常热爱的鱼池边还不愿转身。我看见养了大半辈子鱼的父亲倒映在水中的朦胧身影瘦小得就像一条鱼影。我怎么也没有想到,这竟是我最后一次看到父亲的背影。那一次,父亲站
12、在鱼池边,和我说着他已经说了很多遍的话,要我多写信回来,要我好好工作,要我冷了多穿衣可现在我想听父亲那些重复啰嗦的话却再也听不到了。父亲离我而去了,我好想再读读父亲,读读父亲在生命的轮回路上是沧桑依旧还是宁静如莲。父亲走进了另一片水泽,父亲站在那片水泽的边缘或许正凝望着一条向他走近的鱼。我彷佛觉得,父亲一定化作一条水中游动的鱼,只要这世上还有一滴水,父亲就永远活在水里。(1) 题目“父亲是一条鱼”的含义是什么?(2) 分析下列句子所蕴含的思想情感。顿时,泪眼中的这双皮鞋,一下子化作了两块大石头,紧紧地压在我的心坎上。(3) 第三段中写阳春三月的布谷鸟,其作用是什么?(4) 请结合文章的内容,对
13、父亲”这一人物形象作赏析。(5) 读了本文以后,你一定有许多话对你的父亲说。请写出你想说的话。(不少于50字)9. (25分) (2017七上岳池期末) 阅读下文,的哈问题妈妈,点灯我记忆里的第一盏灯,是用一个短粗的墨水瓶做盛器,里面注满柴油(我们称之为“洋油”),一根棉线做成的灯芯穿过白铁皮做的灯柱。这种灯通常是怕风的,为了省油,灯芯拨出来很短,远处看去,真的是“一灯如豆”。后来有了罩子灯,灯体是细腰玻璃的,灯头可以手动调整亮度,灯头上罩一个玻璃罩子,亮度增加不少,也不怕风吹了,但费油,一般人家不舍得用。小时候,家里有一盏用墨水瓶自制的类似古老“陶豆”的油灯。当时燃油奇缺,因此,只做了这么
14、一盏油灯,而这盏灯也就成了一家人活动的中心。在没有月亮的夜晚,这盏灯首先在堂屋的桌子上亮起。做晚饭时,这盏灯放在厨房的锅沿上。吃晚饭时,这盏灯放在餐桌上。晚饭后,这盏灯就回到母亲的床头。简单说,这盏灯最常出现的地方,就是母亲的床头。卧室里两张床,母亲一张,父亲一张。几个孩子分别跟父亲和母亲睡在一起。往往是最小的孩子跟母亲睡,最大的孩子跟父亲挤。晚饭后(通常没有晚饭),母亲从餐桌或厨房把灯端到她的床头桌上,一家人的活动重心也随之转移。那盏灯像灯塔一般,引领孩子们各自归航。等孩子们都睡下,母亲便把油灯吹熄。很少有燃着油灯闲说话的时候,不干活便不点灯,闲说话可以黑灯瞎火地说,不碍事。通常从半夜开始,
15、陆续有孩子被尿憋醒。“妈妈,点灯。”起夜的孩子首先要把母亲叫醒,只有叫醒母亲,灯才会亮。只有灯亮了,才敢起床下地。母亲通常一叫就醒,然后起身,划燃火柴,将油灯点亮。起夜的孩子光屁股下地,在微弱的灯光下匆匆撒完尿,再匆匆钻回被窝里。有时候孩子撒尿的工夫,母亲已经睡着了,燃着的油灯就那么一直亮着。父亲最看不得这种浪费,会大声叫醒母亲,“熄灯!”母亲再起身,将灯吹熄。如此点灯吹灯,每个晚上总要有一两次吧。夏夜还好一些,本来夜就短暂,再加上月亮好的夜晚,母亲点灯的次数会少很多。漫漫冬夜最熬人。孩子们早早睡下,早早被尿憋醒。喊完“妈妈,点灯”,却躲在温暖的被窝里不愿意出来。这时候,母亲就要披衣起来,一个
16、个催促。如此一番折腾,母亲早已清醒了,等孩子们爬回被窝,她独自在昏暗的灯光下发会儿呆,看着孩子们一个个重新睡熟,才将灯吹熄。怎么说呢,小时候从没有体会过母亲的辛苦,只觉得喊一声“妈妈,点灯”,母亲床头的那盏灯就会像被施了咒语的阿拉丁神灯一样,光明瞬间就会到来。至于光明是何时逝去的,从来没费心考虑过,母亲自会安排。在孩子们心目中,母亲是最合格的声控开关 , 何时向母亲发号施令,母亲都不会让你失望。事实上,由于孩子太多,加之白天劳累,母亲也有睡得很沉的时候,怎么喊也喊不醒。不过,这样的时候在记忆中也没有几回。有一次,尿急,做梦找厕所,就在准备畅快之时,突然惊醒。连喊了三声“妈妈,点灯”,母亲睡意蒙
17、眬中应了一声,并没有起身,随后又沉沉睡去。实在憋不住了,独自下床,出去找厕所。打开房门的一刹那,月光如水般倾泻进来,院子里亮堂堂的。站在一颗刺槐下,对着树干激越地喷洒。有月光的夜晚,乡村愈加显得寂静,连虫鸣都那么幽微。越安静便越觉得可怕,仿佛每一处阴影里都隐藏着幽灵。一边撒尿,一边身上就起了鸡皮疙瘩。就在越想越怕、准备收家伙跑路之时,一回头,窗户上映现出灯影,母亲已把灯点亮。(节选自散文2014年第1期)(1) 请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2) 第段的景物描写通过明亮的月色写出了乡村夜晚的_和_,烘托了“我”当时的_心理,突出妈妈点灯带给“我”的安全感。 (3) 第段的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8、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4) 为什么说“在孩子们心目中,母亲是最合格的声控开关”? (5) “妈妈,点灯”在文中出现多次,请分别简述“妈妈,点灯”一句在第段中的表达作用(从内容角度)。 七、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3分)10. (13分)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养生(宋)苏轼【甲】东坡居士自今日以往,不过一爵一肉。有尊客,盛馔则三之 , 可损不可增。有召我者,预以此先之,主人不从而过是者,乃止。一曰安分以养福,二曰宽胃以养气,三曰省费以养财。【乙】吾闻战国中有一方,吾服之有效,故以奉传。其药四味而已:一曰无事以当贵,二曰早寝以当富,三曰安步以当车,四曰晚食以当肉。夫已饥而食,蔬食有过于八珍
19、而既饱之余,虽刍豢满前,惟恐其不持去也。若此可谓善处穷者矣,然而于道则未也。安步自佚 , 晚食为美,安以当车与肉为哉?车与肉犹存于胸中,是以有此言也。(选自东坡志林,中华书局2007年版)【注释】一爵一肉:喝一爵酒,吃一种肉食。爵,古代的酒器。盛馔则三之:丰盛的饮食就增至三倍。奉传:恭敬地传播。刍豢(hun):代指美味的肉食。佚(y):安逸,舒服。(1)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安分以养福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B . 吾闻战国中有一方 不能称前时之闻(伤仲永)C . 夫已饥而食 虽有嘉肴,弗食(虽有嘉肴)D . 晚食为美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
20、谏)(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主人不从而过是者,乃止。若此可谓善处穷者矣,然而于道则未也。(3) 【甲】【乙】两段中作者所提出的养生之道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八、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11. (10分) (2016大冶模拟) 比较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列各题。【甲】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唐韩愈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乙】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
21、神。(1) 【甲】诗中“左迁”的意思是_;【乙】诗中“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两句诗运用了典故,涉及到的两个人物是_和王质。(2) 请你简要分析【甲】【乙】诗在情感方面的异同。九、 作文 (共1题;共1分)12. (1分) (2016九上鞍山期中) 写作:走过年少轻狂的日子,母爱依然;走过风风雨雨的岁月,故乡依然;多少次跌倒与登顶,奋斗依然蓦然回首,山水依然,初心依然。请将下面的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文章。题目: 依然【要求】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字;不得涉及真实的人名、班级名;不得抄袭。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1、2-1、3-1、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6分)4-1、4-2、4-3、三、 基础知识综合 (共1题;共11分)5-1、5-2、5-3、四、 名著阅读 (共1题;共1分)6-1、6-2、五、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5分)7-1、7-2、7-3、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5分)8-1、8-2、8-3、8-4、8-5、9-1、9-2、9-3、9-4、9-5、七、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3分)10-1、10-2、10-3、八、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11-1、11-2、九、 作文 (共1题;共1分)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