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观课报告.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5165891 上传时间:2020-02-10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87.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观课报告.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观课报告.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观课报告.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观课报告.pdf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观课报告.pdf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观课报告.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观课报告.pdf(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圆的周长教学课堂观察报告 (一)赵凤仙、李海安、陈永秀课堂观察点:教师教学行为,课堂教学 过程中教师的教育机智。 即: 教学中 , 老师能否及时的抓住与本课相关的课堂生成, 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 , 加强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 在教学中,能够及时抓住课堂的生成,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如:在引入 圆周率这一概念的过程中, 当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个别学生说出“周长是半径的 3 倍多一些”时,教师及时的抓住了,并把这个知识点加以强化了,为学生更好 的理解“圆周率”这一概念做了很好的铺垫. 教学中,老师在很多地方都很好的 发挥了自己的教育机智,为本节课的顺利进行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丁维红、刘桂芝

2、、刘晓娜课堂观察点: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即: 在学习过程中看其对老师的提问是否能快速反映?是否理解到位?是否能正确、 较为深刻的表述观点?是否对周长的概念已经理解?如果掌握的好是何原因,不 好又是何原因? 丁维红、刘桂芝、刘晓娜的观察报告: 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研究, 踊跃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这与学生对圆周长计算 有最初的探索到最后的理解是分不开的。课堂上,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 结合老 师的提问、追问,结合自己对圆周长概念的理解,能用比较准确、合理的表述自 己的观点和看法 . 通过学生的表现来看,大多数学生对圆周长计算理解的比较到 位,但有较少一部分学生理解不够,这可能与教师引导学生探索“圆周

3、长计算” 这环节中给学生交流的时间不足很多有关。如果在理解的基础上再在加深理解环 节上下点功夫会更好。 (三)周吉梅、逄锦敏、柳玮课堂观察点:学生学习投入状态。观察学生 学生活动情况?合作学习时, 能否有效合作?对每个环节、 每个问题的反映情况 如何? 周吉梅、逄锦敏、柳玮的观察报告: 教学中,教师通过与生活有关的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比较快的投入到了学 习中,且学习积极性比较高, 在许多需要合作的环节上, 能积极的配合老师的要 求及自己的理解与组内成员积极讨论,共同探索,不断加深对周长着一概念的理 解。在学习中,每个环节学生都能在老师层层深入的问题的引导下,积极回答, 不断加深理解,效果不错!

4、 (四)王桂娟、王芳、杨顺课堂观察点:侧重观察练习层次是否分明?练习 是否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王桂娟、王芳、杨顺的观察报告: 本节课的练习, 结合生活情境和教学实际, 由易到难的设计了不同层次的练 习,分别是:( 1)石碾的周长( 2)钟表分针的长度是12 厘米,你能算出分针 行走一圈针尖走过了多少路程吗?如果从12 时到 12 时 15 分分针的针尖走过了 多少路程?( 3)3. 依墙而建的鸡舍围成半圆形其直径为5 米。需要多长的篱笆 才能把鸡舍全围起来?如果将鸡舍的直径增加2 米, 需要增加多长的篱笆?引导 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五)依艳

5、霞、丁守梅课堂观察点:教师整节课提出的问题有哪些?问题可划分 为哪些类型?各类分别有多少次?哪些问题有助于学生对圆周长计算的理解? 还应设计哪些有效的问题?是否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思维空间? 依艳霞、丁守梅的观察报告: 教师整节课中提出的问题都是围绕理解“圆周长计算” 来设计的。 在课的开 始老师出示了情境图, 天坛的图片, 怎样测量它的周长呢?让学生初步体会测量 很大物体的周长需要一个普遍简单的计算方法,然后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材料分 小组探究,最后在交流的过程中发现规律。这些问题的提出,步步深入,由浅到 深,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思维空间,特别是练习这一环节, 有效的引导学生理解 圆周长计算及圆周

6、长在生活中的应用得到延伸。 表一教师教学行为(一组观察) 观察人:逄锦敏 评价等级评价项目 1 A B C D 有明确的教学活动的指向性 2 A 教学内容无科学性错误 3 A 教学活动符合学生心理年龄特征, 并能考虑学生原 有知识水平,输入内容是可理解的 4 A 教学活动易操作 5 A 教学活动由浅入深,符合语言学习规律 6 A 学生语言操练活动有足够的语言支持 7 A 课堂活动学生参与度高 8 A 教学活动能引起学生深层次的思考 9 A 课堂提问具有层次性 10 A 课堂中有有效的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 11 A 有融学习活动、 愿望、兴趣和需求为一体的体验学 习过程 12 B 有语言结构与语言

7、意义结合的活动 13 A 教学活动具有多样性和指导性 14 A 教学活动之间的过渡与衔接合理自然 15 A 创设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的语用机会 16 A 使用有意义的表扬、 鼓励,令学生保持学习的良好 情绪和学习积极性 17 A 教学目标达成度高 观 察 建 议 在教学中,教师能够及时抓住课堂的生成,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 导,教学活动能引起学生深层次的思考,完成目标较好。 表二 学习过程中的学生参与(二组观察) 观察人:王学珍 评价等级评价项目 A B C D 1对问题情景给以关注,参与活动积极主动 A 2能按要求正确操作 A 3能够倾听、协作、分享 A 4参与学习活动的人数较多 A 5参与学习活

8、动的方式多样 A 6参与学习活动的时间充分 A 7学生能提出有意义的问题或能发表个人见解 观 察 建 议 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研究, 踊跃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能用比较准确、 合理的表述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通过学生的表现来看,大多数学生对周 长这一概念的理解比较到位,但有较少一部分学生理解不够,如果在对 概念有一定理解的基础上再在加深理解环节上下点功夫会更好。 表三 有效教学活动设计观察量表(三组观察) 观察人:李海安 评价内容活动效果 学习 态 度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被激起, 积极地 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精神振奋, 有强烈的求知欲望。 ABCD 积极动脑、动口、动手参与 A 积极思考,敢于提出问题

9、 A 学生是否能够相互交流知识、 交流 体会,交流情感, 在获取丰富知识 的同时形成了一定的学习能力。 A 合 作 与 交 流 出色完成小组分配的任务 A 主动与同学合作、互助 A 认真倾听同学的观点和意见 A 认真、公正地评价他人并积极发表 自己的观点 A 学习效 果 按时独立完成课堂检测、 探究报告 A 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化 学问题A 能提出其它的问题B 观察建议 教师通过与生活有关的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比较快的投 入到了学习中,且学习积极性比较高,在学习中,每个环节学 生都能在老师层层深入的问题的引导下,积极回答,不断加深 理解。 表四 有效活动评价方式观察量表 观察人:刘桂芝

10、视 观察点评价效果 角 环 节 本节课由哪些环节构成?是否围绕教学目 标展开? ABCD 这些环节是否面向全体学生?A 不同环节 / 行为/ 内容的时间是怎么分配 的? A 呈 示 怎样讲解?讲解是否有效 (清晰、结构、契 合主题、简洁、语速、音量、节奏)? A 板书怎样呈现的?是否为学生提供了帮助?A 媒体怎样呈现的?是否适当?是否有效?A 教师在课堂中的行为和动作 (如走动、指导) 是怎样呈现的?是否规范?是否有利教学? A 对 话 提问的学生分布、次数、知识的认知难度、 候答时间怎样?是否有效? B 教师的回答方式和内容如何?是否有效?A 对话围绕哪些话题?话题与学习目标的关 系如何?

11、A 教 学 机 智 教学设计与预设的有哪些调整?为什么?效 果怎样? A 如何处理来自学生或情景的突发事件?效 果怎么样? A 呈现了哪些非言语行为(表情、移动、体态 语)?效果怎样? A 有哪些具有特色的课堂行为(语言、教态、 学识、技能、思想)? B 表五小组合作学习评价量表(五组观察) 观察人:丁维红 评价项目 达成程度 ABCD 1. 合作准备:本组学生能否按照要求,及时做好合作学习 的准备,像材料的准备,座位的排序等。A 2. 学生是否能尽快清楚合作学习目标,知道活动流程。 A 3. 学生的参与是否积极,在参与讨论,参与提问和回答, 参与交流等方面,是否全体学生参与,参与度是多少?A

12、 4. 学生合作是否团结协作。学生合作是为了共同进步,共 同提高,学生应该发挥优势互补,不是各自为战。A 5. 组长是否能尽快组织本组学生参与合作,是否带头开展 活动,是否能帮助他人开展活动。A 6. 组长是否能带领本组学生尽快完成任务,且任务完成质 量高,效果好。A 7. 是否能倾听老师讲课和倾听学生发言,并能够复述同学 的发言。A 8. 学生是否主动完成组长和老师分派的任务。 A 观察建 议 教学中,教师通过与生活有关的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比 较快的投入到了学习中,且学习积极性比较高,在许多需要合作 的环节上,能积极的配合老师的要求及自己的理解与组内成员积 极讨论,共同探索,不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在学习中,每个环 节学生都能在老师层层深入的问题的引导下,积极回答,不断加 深理解,效果很好! 说明:A:全部达到要求, 很好。优。B:大部分学生能参与活动, 且完成质量较好。 良。 C: 部分学生能参与活动,完成质量较好。一般。 D: 很少学生参与活动, 完成质量不高。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