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防范-人力资源..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5165911 上传时间:2020-02-10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283.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风险防范-人力资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风险防范-人力资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风险防范-人力资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风险防范-人力资源..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风险防范-人力资源..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风险防范-人力资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风险防范-人力资源..pdf(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人力资险防范表 风险源风险事项小中大低中高 通用 类型 人力资源规划 风险 次重要:人力资源规划 前瞻性、全局性与发展 战略不匹配; 人才结构失衡; 1、人力资源战略规划; 2、人力资源策略取向; 3、人力资源年度计划; 最重要:不相容职位重 叠; 徇私舞弊行为; 次重要:岗位设置与实 际需求和要求不匹配; 工作纠纷; 次重要:招聘机制不健 全; 人员招聘不及时; 次重要:招聘条件设置 与岗位需求不匹配; 人员能力不匹配; 次重要:招聘信息不对 称; 人员诚信问题; 最重要:培训内容与职 责不匹配; 浪费培训资源; 次重要:培训需求调查 失真; 次重要:培训实施不力 一般重要:培训后管理 跟踪

2、不及时; 人员配置风险 次重要:任用和晋升制 度和流程不完善; 人员能力不适应岗位要 求; 1、任用和晋升制度和流 程; 2、试用期(初期)监察机 制; 最重要:薪酬体系设计 缺乏科学性; 影响员工队伍的稳定 性; 招聘风险 1、招聘制度和流程完善 性; 2、招聘成本; 3、职位填补天数; 4、新员工离职率; 5、招聘渠道组合和效率 6、应聘者职业调查制度 岗位设置风险 1、岗位说明书; 2、不相容职位监察机制; 风险描述 1、薪酬制度完善性; 2、薪酬组合科学性; 3、发放方式; 4、薪酬调整(水平、内 部)机制; 培训风险 1、培训管理制度和流程; 2、培训年度、月度计划; 3、培训完成比

3、率; 4、培训成本(总额、平 均); 5、岗位培训内容和计划 培训效果不好; 薪酬风险 风险控制目标序号 范围风险类型评价指标可能性(频率) 风险评估 损失(影响)程度 人力资源风险防范 次重要:薪酬体系设计 与公司战略不匹配; 丧失吸引力,缺少市场 竞争力; 最重要:公司战略变 更; 原有绩效考评体系失 衡; 次重要:考评操作过于 死板,重形式,轻业绩 影响团队凝聚力和积极 性; 一般重要:考评方式和 指标设置及本身体系的 缺陷; 失去积极激励作用; 次重要:用工形式和合 同违规违法; 行政处罚;劳动纠纷; 用工形式 1、各用工形式合同规范 性; 2、合同合法性; 次重要:招聘广告违规 违法

4、; 行政处罚; 一般重要:未告知新员 工公司相关规章制度 劳动纠纷; 一般重要:未及时签订 或续签劳动合同; 劳动纠纷; 劳动合同签订 1、劳动合同签订制度和流 程; 次重要:员工试用期权 责约定不清; 无法与不合格解除劳动 合同的风险;或成本过 高; 员工试用期 1、员工试用期管理制度 2、员工试用期权责约定合 法性和完备性; 次重要:公费培训权责 约定不清; 费用损失; 员工培训管理 1、员工公费培训申请表 ; 2、公费培训服务期的相关 约定; 绩效考评风险 1、绩效考评制度和流程; 2、绩效考评方式; 3、绩效考评指标适应性; 4、绩效考评调整机制; 2、薪酬组合科学性; 3、发放方式;

5、 4、薪酬调整(水平、内 部)机制; 薪酬风险 劳动关系管理 风险 通用 类型 员工招聘 1、广告合法性; 2、公司规章制度培训机制 3、招聘表单完善性和合法 性; 次重要:解除(终止) 劳动关系相关方面的权 责约定不清; 过高解雇成本;劳动纠 纷; 员工离职管理 1、员工离职制度和流程 2、离职证据收集机制; 3、离职协商机制; 次重要:人力资源管理 制度不完善; 管理混乱; 次重要:人力资源管理 制度不合法; 劳动纠纷; 最重要:中高层管理人 员培养和招聘不及时; 次重要:人力资源流动 性预计不足; 一般重要:短期大幅人 员流动; 员工知识退化 风险 次重要:信息管理技术 升级和软件开发技

6、术更 新;会计准则变更;先 进管理工具和理论实践 等; 影响工作效益和进程; 1、财务专业知识培训计 划; 2、信息技术和理论培训计 划; 3、管理理论和实践培训计 划; 4、岗位学习指引; 最重要:高层人员诚信 问题; 公司机密文件和信息外 泄; 次重要:高层人员离职工作停滞;知识流失; 次重要:监管措施不 力; 徇私舞弊等违法行为; 次重要:关键管理人员 离职; 工作停滞、重要机密或 知识流失、或则直接的 利益损失; 次重要:监管措施不力违规违法行为; 1、高层管理人员接替机制 2、高层管理人员法律追究 机制; 3、高层管理人员约束机制 人力资源制度 1、人力资源制度完善性 2、人力资源制

7、度合法性 1、储备中高层干部培养机 制; 2、中高层轮岗机制; 3、中高层管理者缺失应急 机制; 4、中高层管理者变动频 率; 管理队伍断层,严重影 响管理绩效; 管理队伍断层 风险 高层管理人员 风险 关键管理(中 层)人员风险 1、关键管理人员接替机制 2、关键管理人员培养机制 3、关键管理人员约束机制 最重要:激励机制不健 全; 产生抵制情绪,影响经 营效益; 次重要:关键管理人员 离职; 工作停滞、重要机密或 知识流失; 次重要:监管措施不力违规违法行为; 最重要:财务关键人员 个体违规违法行为; 财物损失; 次重要:关键信息管理 人员流失; 信息系统运行不畅; 次重要:关键财务人员

8、缺失; 财务系统运行不畅; 次重要:关键技术人员 操作不当; 信息遗失或泄露; 最重要:激励机制不健 全; 工作效率和积极性不高 次重要:外部竞争环境 吸引力; 管理骨干人员成批流 失; 最重要:外联人员与政 府和相关组织的沟通方 式不合法; 连带法律责任; 次重要:处理公关危机 不及时; 声誉受损; 最重要:驾驶人员操作 不当 交通事故; 次重要:信息技术人员 工作不当行为; 工伤事故; 一般重要:一般员工意 外; 工伤事故; 员工知识退化 风险 次重要:行业和相关市 场政策变动,先进营销 管理工具和理论实践 等,相关人员不能及时 获取和培训; 影响工作开展或造成工 作失误; 1、营销知识培

9、训计划; 2、营销管理工具引进和培 训机制; 3、岗位学习指引; 1、关键技术人员接替机制 2、关键技术人员培养机制 3、关键技术人员约束机制 1、项目公司高管接替机制 2、项目公司高管激励机制 3、项目公司高管培养机制 4、项目公司高管约束机制 1、管理骨干培训计划; 2、管理骨干培育机制; 3、管理骨干职业生涯管理 1、外联制度和原则; 2、公关危机处理机制; 1、工伤意外保险; 2、信息管理操作规范制度 体系; 3、公车驾驶操作规范; 管理骨干人员 风险 工伤风险 管理 板块 关键技术人员 风险 外联人员公关 风险 项目公司高管 风险 最重要:监管措施不力徇私舞弊等违法行为; 次重要:高

10、层管理人员 失职; 市场判断不准及开拓不 利; 次重要:高层管理人员 流失; 工作停滞,机密市场信 息外泄,及知识流失; 最重要:关键职能管理 人员流失; 工作停滞、机密市场信 息或知识流失; 次重要:监管措施不 力; 管理混乱; 最重要:激励机制不健 全; 抵制情绪,影响经营效 益; 次重要:行业公司高管 流失; 工作停滞、重要经营信 息外泄; 次重要;行业公司高管 失职或能力不足; 管理失效,市场开拓不 力; 最重要:用工制度、薪 酬绩效、外部竞争; 大量人员流失; 次重要:激励机制不健 全; 工作积极性差,影响销 售效益; 次重要:监管混乱;徇私舞弊; 一般重要:个体不当营 销行为; 声

11、誉受损; 最重要:对直销政策和 市场判断和应急能力不 足; 销售违规; 最重要:对核心直销运 营人员管理和引导不 利; 行政处罚; 次重要:团队核心成为 离职; 管理缺失; 1、区域公司管理人员外派 外聘管理机制; 2、营销人员薪酬绩效管理 和激励机制; 3、管理人员约束机制; 4、营销人员行为规范; 1、直销高管激励和约束机 制; 2、直销管理人员行为规范 和工作准则; 3、直销关键管理人员接替 机制; 4、直销关键管理人员培养 机制; 5、市场应急处理和监督机 制; 1、高层管理人员接替机制 2、营销战略管理机制; 3、高层管理人员法律追究 机制; 4、高层管理人员机约束机 制; 1、关键

12、职能管理人员接替 机制; 2、关键职能管理人员培养 机制; 3、关键职能管理人员约束 机制; 关键职能管理 人员风险 营销 板块 直销核心管理 团队风险 高层管理人员 风险 区域公司运营 团队风险 行业公司高管 风险 1、行业公司高管接替机制 2、行业公司高管激励机制 3、行业公司高管培养机制 4、行业公司高管约束机制 一般重要:个体不当市 场行为; 市场管理混乱; 最重要:品牌管理和保 护不善; 品牌资产损失; 次重要:采购人员徇私 舞弊; 公司财务损失; 次重要:营销管理人员 对政策及市场信息收集 调研不及时和失真; 市场开拓不利; 一般重要:客服人员不 当行为和语言; 声誉受损; 次重要

13、:激励机制不健 全; 营销骨干成员离职或流 失; 次重要:约束机制不健 全; 市场资源和重要信息流 失; 最重要:招聘机制不健 全; 影响生产和销售; 次重要:培训不及时;工作效率低下; 次重要:生产操作不 当; 生产工伤事故; 次重要;营销人员工作 特性; 财产、人身意外; 罢工风险 一般重要:对一线生产 人员和营销人员用工政 策或管理措施不当; 集体罢工事件; 1、罢工危机应急和公关预 案; 2、罢工善后方案; 产品 板块 员工知识退化 风险 次重要:生产和研发技 术更新快,国家、行业 法律法规频繁变动,相 关人员不能及时获取和 培训学习; 影响工作开展或造成工 作失职; 1、生产技术培训

14、机制; 2、医药、保健专业知识培 训机制; 3、岗位学习指引; 4、法律法规研究和培训机 制; 1、营销骨干人员激励机制 2、营销骨干梯队建设机制 3、营销骨干人员约束机制 4、营销骨干人员职业规划 1、一般人员月度招聘计划 2、上岗培训内容和计划; 3、人性化管理措施和工具 1、工伤意外保险; 2、重大生产事故应急机制 3、生产操作规范和原则; 4、外出工作管理制度和原 则; 4、直销关键管理人员培养 机制; 5、市场应急处理和监督机 制; 1、责任追究机制; 2、品牌管理规划和操作原 则; 3、反舞弊机制; 4、客服人员服务规范和培 训机制; 营销骨干人员 风险 关键职能岗位 人员风险 工

15、伤风险 一般营销和生 产人员风险 最重要:中高层管理人 员流失; 工作停滞,生产、产品 、研发机密信息外泄, 及知识流失; 次重要:监管措施不 力; 徇私舞弊行为; 一般重要:团队技术能 力和市场资讯不足; 产品规划不科学; 次重要:管理制度体系 不健全; 集团管控失效; 次重要:生产管理高管 流失; 工作停滞,生产、产品 机密信息外泄,及知识 流失; 次重要:工作失职;重大生产事故; 次重要:个体徇私舞 弊; 公司资产和资金损失; 最重要:关键生产技术 人员工作不当或工作失 职; 生产事故或资产损失; 因,造成因,造成因, 造成; 最重要:关键研发能力 不足或立项不科学; 研发失败或研发成本

16、过 高; 次重要:过分依赖个别 关键技术人员 管理阻碍和工作效率低 下; 次重要:关键技术人员 离职; 工作停滞,商业秘密、 技术和知识流失; 最重要:证照申请或续 签不及时; 生产停顿或终止; 最重要:知识产权申请 不及时或不当行为; 知识产权申请失败或无 效; 次重要:生产管理标准 体系建设和实施不健 全; 生产整改或事故; 次重要:质量管理体系 建设和实现不善; 质量问题,受到处罚; 1、关键技术人员责任追究 机制; 2、关键技术人员培养机制 3、研发管理制度和流程; 4、关键技术人员约束机制 1、证照管理制度和流程; 2、知识产权申请制度和流 程; 3、标准体系建设规划和实 施计划;

17、4、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和实 施计划; 5、相关体系建设培训规划 和计划; 6、责任追究机制; 7、反舞弊机制; 中高层管理人 员风险 关键岗位人员 风险 关键技术人员 风险 生产管理高管 风险 产品 板块 1、中高层管理人员培养和 接替机制; 2、产品规划管理机制; 3、高层管理人员约束机 制; 4、中高层管理人员法律追 究机制; 1、生产管理高管接替机制 2、生产管理高管约束机制 3、生产管理高管综合能力 培养机制; 4、反舞弊机制; 一般重要:采购人员徇 私舞弊; 经济损失; 次重要:激励机制不健 全,外部竞争因素影 响; 生产和技术骨干成员离 职或流失; 次重要:薪酬绩效考核 机制不健全;

18、 生产骨干人员消极心理 和行为,造成生产作业 停滞; 一般重要:研发骨干工 作能力不足; 工作延误或失职; 最重要:招聘机制不健 全; 人员补充不及时,影响 生产; 次重要:培训不及时或 无培训上岗; 工作效率低下或工作事 故; 最重要:生产操作不 当; 生产工伤事故; 次重要:研发人员工作 不当和设备不完善; 研发意外和事故; 罢工风险 一般重要:对一线生产 人员用工政策或管理措 施不当; 集体罢工事件; 1、罢工危机应急和公关预 案; 2、罢工善后方案; 1、一线生产人员月度招聘 计划; 2、上岗培训内容和计划; 3、人性化管理措施和工具 1、工伤意外保险; 2、重大生产事故应急机制 3、生产操作规范和原则; 4、研发管理制度和工作原 则; 5、相关体系建设培训规划 和计划; 6、责任追究机制; 7、反舞弊机制; 1、生产和技术骨干人员激 励机制; 2、生产和技术骨干人员约 束机制; 3、生产和技术骨干梯队建 设机制; 4、生产和技术骨干人员职 业规划; 一线生产人员 风险 生产和技术骨 干人员风险 工伤风险 规避降低分担承受 应对基本措施预警指标和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