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八单元第三讲通过激素的调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限时检测.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5167251 上传时间:2020-02-10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463.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八单元第三讲通过激素的调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限时检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6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八单元第三讲通过激素的调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限时检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6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八单元第三讲通过激素的调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限时检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6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八单元第三讲通过激素的调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限时检测.pdf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6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八单元第三讲通过激素的调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限时检测.pdf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八单元第三讲通过激素的调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限时检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八单元第三讲通过激素的调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限时检测.pdf(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导学教程】 2016 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八单元第三讲 通过激 素的调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限时检测 限时 45 分钟;满分100 分 一、选择题 ( 每小题 4 分,满分48 分) 1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及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下丘脑与呼吸、体温恒定、水盐平衡等的调节控制有关 B淋巴细胞存在于血浆、淋巴中 C血浆中抗利尿激素水平随内环境渗透压升高而升高 D. 突触间隙的液体中也含有少量蛋白质 解析下丘脑不控制呼吸;淋巴细胞存在于血浆、淋巴中; 内环境渗透压升高可引起血 浆中抗利尿激素水平升高;突触间隙的液体为组织液含有少量蛋白质。 答案A 2下图中 X、Y、Z 分别代表人体的三种

2、内分泌腺,甲、乙、丙分别表示它们分泌的激素, 箭头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切除Y,则 Z的重量不变 BX和 Y之间仅通过体液调节相联系 C甲对 Y 、乙对 Z、丙对 X和 Y都起促进作用 D若 Z 代表甲状腺,则幼年时乙和丙过少会导致身材矮小 解析题图表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则腺体 X可以为下丘脑, Y可以为垂 体,Z 可以为甲状腺等腺体。若切除Y,则促激素分泌减少,从而影响Z 发育,会使其重量改 变,故 A错误; X和 Y之间不仅可以通过体液调节相联系,还可以通过神经调节相联系,故 B 错误;甲对Y、乙对 Z 起促进作用,丙分泌过多时对X和 Y起抑制作用,故C

3、错误;若Z 代 表甲状腺,则幼年时乙(促甲状腺激素) 和丙 ( 甲状腺激素 ) 过少会导致身体矮小,因为促甲状 腺激素能促进Z分泌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能促进幼小动物的发育,故D正确。 答案D 3如图为动物的生理过程示意图,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胰岛素作用机理模式图 A激素 X是促性腺激素,激素Y为雌性激素 B激素 Y到达靶细胞后,其跨膜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 C该生理过程中存在反馈调节 D长期注射激素Y会导致性腺衰退 解析分析图示可知, 激素 X是促性腺激素, 激素 Y为雌性激素; 激素 Y到达靶细胞后, 其跨膜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长期注射激素Y,使其含量长期过高,会通过负反馈调节,使 体内激素

4、X含量减少,从而导致性腺衰退。 答案B 4血糖浓度保持平衡对机体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下图为胰岛素作用机理模式图。下 列说法错误的是 胰岛素作用机理模式图 A胰岛素能够促进靶细胞摄取、贮存和利用葡萄糖 B葡萄糖进入细胞的方式需要转运蛋白,因此是主动转运 C若图中靶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结构改变则可能导致血糖浓度升高 D 转基因大肠杆菌能合成胰岛素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 码 解析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需要转运蛋白,是协助扩散,B 项错误。 答案B 5 (2014揭阳调研) 下图示大鼠皮肤冷觉感受器和温觉感受器在不同温度时的传入神经 放电频率 ( 敏感程度 ) ,下列相关叙述

5、错误的是 A不同的温度感受器有其特定的敏感温度范围 B环境温度为28 时冷觉感受器最敏感 C大鼠的正常体温接近于两个曲线交点对应的温度 D当温度偏离感受器的敏感温度时传入神经放电频率增大 解析A正确,从图中分析可知:皮肤冷觉感受器和温觉感受器的敏感温度范围不同;B 正确,从曲线的峰值看,环境温度为28 时冷觉感受器最敏感,环境温度为40 时温觉感 受器最敏感;C正确,大鼠的正常体温接近于两个曲线交点对应的温度,即37 左右; D错 误,从图中分析可知:当温度在感受器的敏感温度时传入神经放电频率最大,而偏离时传入 神经放电频率减小。 答案D 6下图为鸟类繁殖活动的调节示意图。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6、A鸟类的繁殖是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共同参与下完成的 B机体中既能传导兴奋,又能分泌激素的细胞位于下丘脑 C乙是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可促进性腺分泌性激素 D丙进入血液后,通过反馈调节影响下丘脑和垂体中相关激素的合成与分泌 解析从图示看出,乙是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可促进性腺分泌性激素,C 项错误。 答案C 7下面为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示意图,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饮水过少时,激素d 作用的靶器官主要是肾小管和集合管 B血糖平衡调节过程中的acde属于体液调节 C人的手被针扎时,其调节过程是通过abe来实现的,属于神经调节 D体温调节过程中的内分泌腺c 包括下丘脑、胸腺、肾上腺和甲状腺

7、 解析饮水过少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作用于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使垂体释放 抗利尿激素,此过程中激素d 为抗利尿激素,靶器官主要是肾小管和集合管;血糖平衡调节 过程中, a 是血糖浓度的变化,c 是胰岛, d 是胰岛素或胰高血糖素,此过程属于体液调节; 人的手被针扎时,a 是感受器, b 是神经中枢, e 是效应器,属于神经调节;体温调节过程中 相关的内分泌腺c 包括肾上腺和甲状腺。 答案D 8下列有关生命活动的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量流汗导致失水过多,机体通过减少抗利尿激素的分泌进行调节 B因为胰岛素能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所以二者在血糖调节中是拮抗关系 C虽然某人的下丘脑严重受损,但

8、其仍能维持自身的体温恒定 D水平衡调节和体温调节都是由神经和体液共同调节的 解析大量流汗导致失水过多,机体通过增加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加强对水分的重吸收, 故 A错误;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之间是拮抗作用,原因是这两种激素对血糖调节的作用是相 反的,即胰岛素降低血糖浓度,胰高血糖素升高血糖浓度,故B错误;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 枢,其严重受损后机体会失去体温调节能力,故C错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调节水平 衡和体温的相对恒定,故D正确。 答案D 9下图所示为机体内生命活动调节的途径,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该图示可以说明神经系统可调控内分泌系统的活动 B感受器下丘脑内分泌腺构成一个完整的反射弧 C过程既有

9、电信号的传导又可能有化学信号的传递 D如果内分泌腺为甲状腺,则的增加可引起和的增加 解析下丘脑是内分泌系统活动的调节枢纽,受最高级中枢大脑皮层的调控;一个完整 的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构成;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 信号的形式传导,在神经元之间会有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如果内分泌腺是甲 状腺,则是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会通过反馈调节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 分泌相关激素,故的增加可引起和的减少。 答案D 10下面关于人体稳态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下丘脑对水的平衡、体温的相对恒定、血糖的平衡都有调节作用 B人在发高烧时,失水多于失盐,这时其渴觉中枢受抑制

10、,抗利尿激素分泌量会减少 C正常人在寒冷环境中,机体内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增加 D水分的平衡、无机盐的平衡、体温的相对恒定都与人体皮肤有关 解析下丘脑是水盐、体温和血糖调节的中枢。当人体内失水多于失盐时,细胞外液渗 透压升高,渴觉中枢兴奋;同时下丘脑合成、垂体后叶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促进水分的 重吸收,减少水分的丢失。在寒冷环境中,机体内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增加, 从而促进细胞代谢,增加产热量。人体皮肤与水分和无机盐的散失都有关,同时人体皮肤内 还分布有温度感受器,参与体温调节。 答案B 11下图为人体对体温与水平衡的调节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当受到寒冷刺激时,过

11、程均会加强 B与激素分泌增多,从而促进骨骼肌与内脏代谢活动增加,产热量增加 C由图可知人体对体温与水平衡的调节主要是体液调节的结果 D激素是由下丘脑神经细胞产生的 解析当受到寒冷刺激时,下丘脑产生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使垂体释放促甲状腺 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使甲状腺释放甲状腺激素,同时下丘脑支配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即 过程均会加强,从而促进骨骼肌与内脏代谢活动增加,产热量增加;由此可知人体 对体温的调节为神经体液调节的结果;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神经细胞产生、垂体释 放的。 答案C 12如图为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示意图,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血糖的平衡可以通过ACDF 和 HDF 途径进行调节 B

12、处于炎热环境中,人体可通过AB 途径使散热大于产热 CG过程可表示甲状腺激素对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的影响 DE过程具有使血液中的激素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正常水平的作用 解析在血糖的调节过程中,血糖浓度变化可以直接作用于胰岛,使其分泌相应激素调 节血糖平衡,也可以作用于下丘脑,再通过相应的神经作用于胰岛,促进相应激素的分泌; 处于炎热环境中,人体可通过AB 途径使散热增加,但此时产热量等于散热量;甲状腺激素 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E 过程为反馈调节过程,具有使血液中的激素维持在相对稳定 的正常水平的作用。 答案B 非选择题 (共 52 分,每小题17 分) 13(2014新课标 ) 已知5% 葡

13、萄糖溶液的渗透压与动物血浆渗透压基本相同。现给正 常小鼠静脉输入一定量的该葡萄糖溶液,葡萄糖溶液的输入对小鼠会有一定影响。 回答下列问题: (1) 输入的葡萄糖进入细胞,经过氧化分解, 其终产物中的气体可进入细胞外液,并通过 循环系统运输到_系统被排出体外。若该气体的排出出现障碍,则会引起 细胞外液的pH_。 (2) 血浆中的葡萄糖不断进入细胞被利用,细胞外液渗透压_,尿量 _,从而使渗透压恢复到原来的水平。 (3) 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发生变化时,细胞内液的渗透压_( 填“会”或“不会”) 发生变化。 解析(1) 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参与氧化分解,彻底氧化分解产生的终产物为水和二氧化 碳,二氧化碳

14、通过自由扩散进入内环境,通过循环系统运输到呼吸系统排出到体外,如果该 过程受阻,则细胞外液中二氧化碳积累过多,会造成pH下降。 (2) 血浆葡萄糖大量进入组织细胞,则血浆中溶质微粒减少,血浆渗透压下降,刺激下丘 脑渗透压感受器,使得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减少,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弱,尿 量增多。 (3) 细胞内液与细胞外液处于渗透平衡状态,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发生变化时,会使细胞吸 水或失水,导致细胞内液的渗透压也发生改变。 答案(1) 呼吸下降 (2)降低增加 (3)会 14 (2014益阳模拟) 下图是下丘脑参与调节内环境稳态的模式图,其中 表示相关激素,A、B、 C表示相关结构,据图回

15、答下列问题: (1)当人体缺水时,下丘脑释放量增多的激素是_,其作用是促进 A、B_。 (2) 正常机体血液中的含量变化对_( 填图中标号 ) 的分泌起调节作用, 此种调控机制为_ 调节。 (3) 人在饥饿时遇到寒冷刺激,会表现出面色苍白,全身颤抖。 参与上述调节的组织和器 官 有 大 脑 皮 层 、 _ 以 及 垂 体 、 肾 上 腺 、 胰 岛 、 _ 等。 解析(1) 当人体缺水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促进肾小管、 集 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 (2) 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反作用于下丘脑和垂体,属于反馈调节。 (3) 人在饥饿时遇到寒冷刺激,下丘脑既参与血糖调节又参与体

16、温调节,甲状腺参与体温 调节。 答案(1) 抗利尿激素重吸收水分(2) 反馈(3) 下丘脑甲状腺 15(2014山东卷) 研究者将空腹的大鼠置于冷水中,探究冷水刺激对大鼠生理功能的 影响。 (1) 冷水刺激引起实验大鼠皮肤_产生兴奋,兴奋沿传入神经到达神经 中枢,经神经中枢处理,使传出神经末梢释放_ ,引起皮肤血管 _ ,减少皮肤散热量;同时引起_( 填激素名称 ) 分泌增加,细胞代谢加快,产热量增加,以维持体温稳定。 (2) 冷水刺激产生的兴奋还可以通过神经中枢作用于胰岛,引起_分泌增加, 该激素促进 _ 分解,血糖水平升高,以对抗冷水刺激。 (3) 冷水刺激引起胃黏膜内的HCO 3减少,

17、从而对 H 缓冲作用减弱, 会使胃黏膜组织液的 _降低,可引起胃黏膜损伤。 (4) 胃黏膜可抵御致病微生物对机体的侵害,在机体_( 填“特异性”或“非特 异性” ) 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 解析(1) 位于皮肤的冷觉感受器可感受到寒冷刺激并产生兴奋,兴奋传递到神经中枢经 处理后由传出神经末梢释放神经递质,引起皮肤毛细血管收缩,从而减少皮肤散热量;同时 在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加,使细胞代谢加快,机体产热量增加,以 维持体温相对稳定。 (2) 根据题意, 冷水刺激使血糖水平升高,说明该刺激可引起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促进 肝糖原分解。 (3) 冷水刺激引起胃黏膜内的HCO 3减少,从而对 H +缓冲作用减弱,进而使胃黏膜组织液 内的 H +含量升高, pH降低,引起胃黏膜损伤。 (4) 胃黏膜属于免疫系统第一道防线,在机体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答案(1)( 冷觉 ) 感受器;神经递质;收缩;甲状腺激素 ( 和肾上腺素 ) (2) 胰高血糖素;肝糖原 ( 元) (3)pH( 或酸碱度 ) (4) 非特异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