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4-3《美苏争霸》精品教案.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5167424 上传时间:2020-02-11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83.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4-3《美苏争霸》精品教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4-3《美苏争霸》精品教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4-3《美苏争霸》精品教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4-3《美苏争霸》精品教案.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4-3《美苏争霸》精品教案.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4-3《美苏争霸》精品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4-3《美苏争霸》精品教案.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2014年高中历史 4-3 美苏争霸同步精品教案新人 教版选修 3 课程标准:美苏争霸的过程。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目标: 1、识记: 5060 年代美苏的争霸战略;赫鲁晓夫访美;U2飞机事件;柏林墙事件;古巴导 弹危机;美国陷入越战泥潭;苏联战略武器的迅速发展;美国的战略收缩;苏联的扩张;美苏限制 和裁减核武器协议;中欧裁军会议和欧洲安全会议;美苏之间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 2、理解: 5060 年代的美苏争霸中美国占有优势地位和6070 年代的美苏争霸态势为苏攻 美守。 3、运用:美苏争霸既有尖锐对抗又有相对缓和,构成对世界和平的威胁。 (二)过程与方法: 1、问题探究

2、:通过美苏争霸前两个阶段争霸态势,探究美苏在争霸中角色不同的原因,尤其 是美苏争霸第二阶段美守苏攻的原因,从中探究出美苏与中国的关系演变。 2、情景再现:教师收集一些有关古巴导弹危机的图片或视频,使学生对古巴导弹危机有一个 直观的了解,从中认识到核讹诈和核威胁对世界的影响。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古巴导弹危机是美苏两国争霸中矛盾最为尖锐激化的事件,曾将世界拖到核战边缘,严重 威胁了世界和平与安全。 2、苏联的对外扩张是霸权主义表现,大大影响其社会主义国家的国际现象。 3、通过本课讲述,使学生认识霸权主义政策对和平的威胁和破坏,培养热爱和平、反对霸权 主义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

3、重点: 美苏对峙中最为紧张、激烈的表现古巴导弹危机。 难点: 美苏对抗与缓和给世界和平带来的影响。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 本课教材主要从两个方面叙述了美苏两极格局形成后,双方争霸对峙的情况。在美苏争霸的过 程中,始终表现为紧张与缓和并存的情况,但总体趋势是走向缓和。 本节课主要采用谈话讲述法进行,同时配合提问、史料阅读、课堂讨论等方法,以调动学生的 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由于本课内容理论性较强,教师课堂上可多采用问 题比较法、 问题探究法, 引导学生思考、 讨论, 进行教学。 使学生从感知历史中不断积累历史知识, 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 同时鼓励学生主动参与、

4、学会学习的过程。 注重探究学习, 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及要点: 新课导入 利用多媒体进行谈话法导入: 师:请同学阅读下面这段材料,看看都能获取哪些信息? 我们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如果我们为和平联合起来,那么就不会有战争。那时,如果有 某个疯子想挑起战争,我们只要用手指吓唬他一下,就足以使他安静下来。赫鲁晓夫对美国 记者语( 1961 年 9 月 10 日苏联真理报) 生 1:体现了苏联大国沙文主义。 生 2: 苏联想同美国平起平坐的意图。, 师:苏联最高领导人赫鲁晓夫怎样看待苏美两国的世界地位? 生:两国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5、。 师:他对苏美两国关系有什么样的展望? 生:希望苏美联合。 师:赫鲁晓夫认为苏美两国对世界局势会起到怎样的作用? 生:两国之间应该和平相处,这样世界局势就会安定。 师:在赫鲁晓夫看来,只要苏美两国不兵戎相见,那么世界将不会有战争。那么,他又如何看 待发动战争的人呢? 生:他认为这些人是自不量力的,是疯子。只要苏美两国动用很小的力量就能制止他。 师:我们从赫鲁晓夫这段并非长篇大论的语言中已经发现了非常多的值得关注的信息,他所 表达的想法正是我们今天课上要来学习的一些问题。在这里还要特别提请大家注意,赫鲁晓夫发表 这些看法的时间是在1961 年 9 月。接下来,我们再来看另外一些材料: 1962

6、 年 10 月 22 日晚上,美国总统肯尼迪首次告诉美国人民,苏联在古巴部署攻击性核弹, 美国绝不容忍这种挑衅。他下令封锁古巴,海军船舰对所有开往古巴的轮船实施“隔离检查”。 肯尼迪的广播震撼全美,美国人民万万没想到核战如此迫在眉睫,舒适的家园与宝贵的生命即 将毁于核辐射,举国上下顿觉世界末日来临。 师:同学们看了这两段文字会产生什么疑问吗? 生:美苏争霸的冲突。 师:的确, 1961 年 9 月赫鲁晓夫还在与美国记者大谈两国的和平和制止战争的能力,但一年 之后美国却突然间大难临头。什么事件能够引发如此紧张的美苏关系,而这一事态又将如何发展下 去呢?这些问题都将在我们今天这堂课上找到答案。 由

7、此导入新课学习。 一、美苏的对峙: 1、争霸局面的形成:肯尼迪对苏的“和平战略”赫鲁晓夫的“平起平坐” 战后斯大林时期,苏联面临的首要任务是迅速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国民经济,在对外战略上, 基本目标之一是揭露美国的霸权政策,抵制美国的扩张行动。这一时期是美苏关系处于全面对抗的 “冷战” 时期。 1953 年斯大林逝世。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主张通过对话谈判逐步“软化苏联。 1961 年肯尼迪成为总统后采取对苏联的和平战略。赫鲁晓夫认为,苏美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如果 为了和平联合起来,那么就不会有战争。于是,赫鲁晓夫提出了一套争取同美国平起平坐,实现苏 美合作,共同主宰世界的基本战略。 【合作探究

8、】 美苏争霸的原因 根本原因:美苏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矛盾加剧 重要原因:苏联实力的增强 历史原因:沙俄的大国沙文主义传统 直接原因:赫鲁晓夫对外扩张战略与美国霸权政策相冲突 2、 50 年代中期 60 年代初争霸态势:缓和与紧张并存。 (1)缓和: 戴维营精神( 1959 年 9 月) :美苏合作外交,表示在国际争端中不诉诸武力。 1959 年 9 月 15 日至 28 日,赫鲁晓夫访问美国,同美国总统德怀特d艾森豪威尔在 离华盛顿100 公里的美国总统别墅戴维营举行了三天会谈,并发表了会谈公报。这是赫鲁晓 夫上台以后,苏美两国首脑的第一次会晤。 赫鲁晓夫在戴维营会谈中同德怀特d艾森豪威尔就德

9、国、柏林、裁军、美苏关系等 问题进行了一系列讨论。戴维营会谈是苏联推行苏美合作外交战略的重大行动,美国实际上承认 了苏美同是超级大国的事实。苏联此后大肆宣扬“戴维营精神”,鼓吹苏美两国领导人坐在一 起,人类历史就进入了新的转折点。但会后仅七个月,就发生美国U-2 飞机入侵苏联的事件。 苏联宣布取消对德怀特d艾森豪威尔访苏的邀请,苏美关系趋于紧张,两国展开了新的 争夺。 (2)紧张: 苏联击落美国U-2 间谍飞机( 1960 年 5 月) : 美国的 U-2 高空侦察机是历史上鼎鼎大名的间谍飞机,在20 世纪 50 年代末 60 年代初, U-2 飞机曾经肆无忌惮地飞行在前苏联的领空上,进行各种

10、侦察活动。尽管前苏联当局十分恼怒,但在 初期却拿 U-2 飞机没有办法,因为U-2 在当时来说飞得实在太高了(2 万多米 ) ,高射炮打不着,战 斗机又跟不上。 1960 年 5 月 1 日,在斯维尔德洛夫市上空,一架U-2 飞机被前苏联空军用萨姆导弹击落,飞 行员弗朗西斯 . 鲍尔斯被生俘,飞机上所有的侦察设备基本上完好无损地保存了下来,被作为了间 谍活动的罪证。这件在当时轰动一时的大事使美国颜面扫地,也使前苏联和美国的关系更加紧张。 U-2 间谍飞机事件给刚刚开始的缓和过程投下阴影,加重了苏美两国首脑之间的相互猜疑,对新的 一轮冷战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使原定在巴黎举行的最高级会晤胎死腹中。

11、 “柏林墙”的修筑(1961 年) : 1961 年 5 月民主德国中央政治局召开紧急会议,讨论日益严重的本国居民逃往西德的问题。 几年来大批东德居民越过边境跑到西德,仅 1961 年 6 月就有近10 万人西逃, 其中大部分是年轻人。 最初柏林市民是能在各区之间自由活动的,但随著冷战紧张气氛的提升,1952年东西柏林 的边界开始关闭。1949 年到1961 年大约有250 万东德人逃入西柏林。这严重地威胁着民主德 国的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最后政治局秘密做出决定,要建立一座柏林墙来阻止外逃的浪潮。 1961 年 8 月 13 日凌晨,与西柏林接壤的东柏林街道上所有灯光突然熄灭,无数辆军车的大灯

12、 照亮了东西柏林的边界线,2 万多名东德士兵只用了6 个小时,就在东西柏林间43 公里的边界上 筑成一道由铁网和水泥板构成的临时屏障。8 月 18 日开始了柏林墙的全面建设。柏林墙全长166 公里,它的外围是一道3.5 米高的通电铁丝网,铁丝网与柏林墙之间有50 米宽的空地, 在这长 160 多公里、宽50 米的无人地带设有300 个观察炮楼、 22 个暗堡,数千个电子眼和250 只警犬。柏林 墙高 4 米,宽 50 公分,墙的上端还焊接着光滑的圆形铁筒,使人无法攀登。柏林墙的建成封死了 192 条街道,其中97 条连接东西柏林,95 条连接东西德其他地区。1961 年 8 月 22 日,民主

13、德国 政治局做出决定,边防兵对越墙逃跑者可以强行禁止,包括开枪。两天后第一个越墙者被打死。据 统计,在那些年里大约5000 人试图越跑,其中3200 人被抓获, 100 多人在越墙时被打死,200 多 人受伤。 古巴导弹危机(1962 年) : 1959 年 1 月 1 日,古巴人民在32 岁的卡斯特罗领导下取得革命的胜利,推翻了巴蒂斯 塔独裁政权并宣布成立了古巴共和国。1961 年 1 月 5 日,美国竟然宣布同古巴断绝外交关系。 同时,从经济上开始对古巴进行制裁。1961 年 4 月美国雇佣兵入侵古巴的“猪湾事件”,随后进 攻被击退。 在受到美国的强大压力时,卡斯特罗不得不向苏联寻求援助。

14、苏联正是出于同美国争夺 霸权的需要,想在拉丁美洲找一个立足点。古巴的求援,正中赫鲁晓夫下怀。鉴于当时美国 已经用轰炸机基地和导弹包围了苏联,美国在土耳其、意大利和西德的导弹都对准了苏联, 苏联重要的工业中心都处于核弹、战略轰炸机的直接威胁之下,因此应尽快秘密地把导弹运 进古巴,而且要在美国发现之前装好,可供发射。(据美国前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提供的数字, 美国当时拥有5000 个核弹头,苏联仅有300 个。而且,美国在意大利、西德、土耳其都部署着针 对苏联的导弹。) 1962 年,苏联决定在古巴部署中程导弹,提供伊尔-28 喷气轰炸机,于7 月开始实施。 苏联把运往古巴的货物改由苏联船只运送,将

15、几十枚导弹和几十架飞机拆开装到集装箱里运 往古巴。同时,3500 名军事技术人员也陆续乘船前往。每一枚导弹都携带一个威力比在广岛 的原子弹大 20 或 30 倍的核弹头。经过伪装的第一批武器是在7 月下旬用商船运抵古巴的。 直到 9 月 2 日,苏联才公开宣布,根据苏古两国达成的协议,苏联将向古巴供应武器和提供 技术专家。此时,苏联的武器和专家的运输计划已基本完成,部署工作已近尾声。 1962 年 8 月,美国发现了苏联设在古巴的导弹发射场。10 月 14 日是星期天,两架美国 U2飞机从南向北飞过了古巴西部上空。他们拍摄了大量照片。10 月 15 日,经美国专家辩认 出一座发射台、许多发射弹

16、道导弹的建筑物,一枚中程弹道导弹。在修建射程为2000 英里 的中远程弹道导弹使用的坚固的永久基地。 10 月 16 日,约翰肯尼迪总统才得到上述情况的汇报后,非常恼怒。22 日晚上7 点, 肯尼迪向美国和全世界发表广播讲话,通告了苏联在古巴部署核导弹的事实,宣布武装封锁 古巴,要求苏联在联合国的监督下撤走已经部署在古巴的进攻性武器。封锁命令一下达,美 国地面、空中和两栖作战部队即开始集中。美国总统下令,载有核弹头的美国轰炸机进入古 巴周围的上空。在肯尼迪发表广播讲话以后的5 天中,即从10 月 23 日至 27 日,局势紧张 到几乎“难以忍受的程度”,核战争的阴影笼罩着整个加勒比海上空,整个

17、世界危在旦夕。 10 月 23 日,星期二。苏联政府发表声明,表示仍要按苏古协议继续使用武器“援助” 古巴,“坚决拒绝”美国的拦截,对美国的威胁“将进行最激烈的回击”。 美国对古巴实施的海上“隔离”,于10 月 24 日上午10 时起正式开始。在68 个空军中 队和8 艘航空母舰护卫下,由90 艘军舰组成的美国庞大舰队出动了。美舰从佛罗里达到波 多黎各布成了一个弧形,封锁了古巴海域。在离古巴东部海岸约300 公里的大特克岛上,设 有巨大的美军导弹跟踪站,密切监视往古巴去的船只的一举一动。与此同时,美国导弹部队 全部奉命处于“高度戒备”状态,导弹在发射台上听候指令。不仅在佛罗里达和邻近各州, 美

18、国集结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庞大的登陆部队准备参战,而且世界各地的美军基地也进入 戒备状态,剑拔弩张地准备打一场全球性的核战争。 在世界舆论的压力下,1962 年 10 月 26 日,赫鲁晓夫建议:如果肯尼迪总统愿意公开宣布不 入侵古巴, 那么他准备在联合国的监督下把导弹撤出。从而使危机出现了一丝缓解希望。但仅隔一 天, 10 月 27 日,赫鲁晓夫第二封信则语气强硬,要求美国撤除在土耳其的导弹来换取苏联从古巴 撤走导弹,几乎在同时,一架美国U2 侦察机在古巴被击落,机毁人亡,整个危机达到了高潮。 美国军方态度强硬起来,要求在28 日早晨摧毁古巴的导弹基地。但肯尼迪仔细审查了所有可能采 取的方针

19、, 决定再延迟一天。 在这一天, 美国一方面表示同意赫鲁晓夫第一封信和第二封信的要求, 同时威胁:赫鲁晓夫必须在24 小时内回答,否则, “后果不堪设想” 。最终,赫鲁晓夫接受了拆除 导弹的要求。 11 月 11 日,苏联部署在古巴的42 枚导弹全部撤走。11 月 20 日,肯尼迪宣布赫鲁晓夫 答应在30 天内从古巴撤走全部伊尔28 型轰炸机。 肯尼迪同时宣布取消对古巴的海上封锁。 与此同时,苏联政府命令苏联武装力量解除最高战备状态。 古巴导弹危机,对美国而言: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来自苏联的核威胁,使其在争霸中处于相对 有利的地位;这个结局说明战略优势仍然在美国,美国显示了力量,巩固了与北约盟国的

20、关系,一 定程度上限制了苏联对美洲渗透,维护了美国在美洲的特殊利益。 对苏联而言:使苏联与古巴的关系更加密切;由于美国撤除了在土耳其的导弹,一定程度上减 轻了对苏联的直接的核威胁。同时,苏联的扩张势头,特别是对美洲的扩张势头受到了一定程度遏 制,在国际舞台上形象和威信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另外,由于在危机中所显示出战略劣势,苏 联更加注重发展军事工业,特别是尖端军事工业,长期扩大积累,压缩消费,影响了国内人民生活 水平的提高,造成并积累了社会矛盾。 二、从对峙走向缓和(20 世纪 60 年代中后期至70 年代末): 总体态势 美守苏攻 1、美国对外收缩战略:尼克松提出“伙伴关系、实力和谈判”外

21、交方针 (1)原因: 陷入侵越战争的泥潭: 1945 年日本投降以后,胡志明宣布越南独立。法国不甘心失去昔日的殖民地越南、老挝和柬 埔寨,就卷土重来。1954 年,中、美、英、法和印度支那三国达成日内瓦协议,在法国承认印度 支那三国民族权利的基础上,恢复印度支那和平。法国撤走后,美国乘机插手,在越南南方扶植了 它的傀儡政府吴庭艳政权,并向南越提供军事援助,派遗顾问,为南越建立起拥有三十万人的 军队。 1961 年 5 月,美国破坏了“日内瓦协议”,发动了反对越南人民的“特种战争”。 “特种战争” 是美帝国主义适应新殖民主义政策的新型侵略战争的一种形式。它在经济上利用傀儡政府去剥削人 民,而更主

22、要的是帝国主义用提供武器和金钱,派遗“顾问”,指挥傀儡政府的军队去屠杀和镇压 革命人民, 并在一定程度上投入帝国主义自己的军队参加战斗,以达到殖民掠夺的目的。在越南南 方人民的顽强反击下,美国的“特种战争”惨遭失败。美国于1964 年 8 月又制造了北部湾事件, 把侵略战火扩大到北方。1965 年 3 月美国在岘港登陆,从而把侵略战争升级为以美军为主的“局 部战争”。越南人民奋起抵抗,使“局部战争”遭到破产。1969 年起,美国开始推行“战争越南化” 政策。结果,美伪集团在战场上遭到更加惨重的失败,被迫于1973 年 1月 27 日在巴黎签订关于 越南结束战争、恢复和平的协定(简称巴黎协定 )

23、 。美国撤出越南南方以后,阮文绍政权破坏 巴黎协定 ,拒绝实现民族和睦,蚕食越南南方解放区。1975 年春,越南军民发动春季攻势,4 月 30 日解放西贡, 5 月 1 日,解放整个越南南方,彻底摧毁南越伪政权。至此,越南人民坚持十 四年之久的抗美救国战争胜利结束。 在这场战争中,美军有5.6 万人死亡, 10 多万人受伤,损失各种飞机5000 多架,战争支出达 1000 亿美元。越南人民为抗击美国的侵略,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共有165 万人伤亡,几百万人 流离失所。 1973 年中东产油国大幅提高油价引发石油危机,导致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 系解体。 1973 年 10 月中东战争

24、中,阿拉伯石油生产国为了打击以色列及其支持者,把石油作为捍卫国 家主权,采取减产、提价、禁运以及国有化等措施开展了一场震憾世界的石油斗争。 10 月 6 日爆发战争当天,叙利亚首先切断了一条输油管,黎巴嫩也关闭了输送石油的南部重 要港口西顿。 10 月 7 月,伊拉克宣布将伊拉克石油公司所属巴士拉石油公司中美国埃克森和莫比 尔两家联合拥有的股份收归国有。接着,阿拉伯各产油国在短短几天内连续采取了三个重要步骤: 10 月 16 日,海湾地区的科威特、伊拉克、沙特阿拉伯、卡塔尔、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五个阿拉伯国 家和伊朗决定, 将海湾地区的原油市场价格提高17% 。10 月 17 日,阿尔及利亚等10

25、 国参加的阿拉 伯石油输出国组织部长级会议宣布,立即减少石油产量,决定以 9 月份各成员国的产量为基础,每 月递减 5% ;对于美国等支持以色列侵略的国家的石油供应,逐月减少5% 。10 月 18 日,阿拉伯联 合酋长国中的阿布扎比酋长国决定完全停止向美国输出石油。接着利比亚、卡塔尔、沙特阿拉伯、 阿尔及利亚、科威特、巴林等阿拉伯主要石油生产国也都先后宣布中断向美国出口石油。 阿拉伯国家的石油斗争,突破了美国石油垄断资本对国际石油产销的控制,沉重打击了美国在 世界石油领域的霸权地位。美国每天的石油进口减少了两百万桶,许多工厂因而关闭停工,正在受 到能源危机困扰的美国政府不得不宣布全国处于“紧急

26、状态”,并采取了一系列节省石油和电力的 紧急措施,其中包括:减少班机航次,限制车速,对取暖用油实行配给,星期天关闭全国加油站, 禁止和限制户外灯光广告等。甚至连白宫顶上和联合国大厦周围的电灯也限时关掉,尼克松还下令 减低他的座机飞行的正常速度,取消了他周末旅行的护航飞机。美国国会通过法案,授权总统对所 有石油产品实行全国配给。美国国防部正常石油供应几乎有一半中断,美国在欧洲的驻军和地中海 的第六舰队不得不动用它们的战时石油储备。美国为了对抗阿拉伯产油国的石油斗争,威胁要使用 武力占领这些国家的油田,美国的恫吓遭到阿拉伯国家的迎头痛击。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和利比亚 发出严正警告, 如果美国胆敢武装

27、入侵,就立即炸毁油田和有关设施,彻底摧毁美国在中东的全部 石油利益。阿拉伯国家的坚决态度,迫使美国不敢贸然动手。 这场石油斗争,不仅在经济上对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产生巨大影响,而且在政治上分化了西欧、 日本与美国的关系,孤立和打击了美国和以色列。许多西欧国家为了获得中东的石油供应,都对美 国支持以色列犹太复国主义的政策,采取拒绝合作的态度。例如,英国不许美国利用它的国内和海 外领地的运输设施为以色列转运补给,西德禁止美国供应以色列的军火从西德港口起运,西班牙、 希腊和意大利等国都不允许美国飞机在其领土着陆或飞越其领空,欧洲经济共同体九国外长会议发 表的联合声明进一步提出:以色列必须结束从1965

28、年冲突以来所保持的领土占领,必须考虑巴勒 斯坦人的合法权利。日本起初采取所谓“中立”立场,阿拉伯国家限制了对它的石油供应。11 月 22 日,日本政府发表四点声明,表示以色列军队应从“六五”战争所占领的土地撤出,应当承 认和尊重巴勒斯坦人民的合法权利,并敦促以色列遵守联合国宪章原则,否则“将重新考虑对以色 列的政策”。美国国务院对此十分懊恼地说:“我们的一些盟国实际上作出了很大的努力,把它们自 己同我们公开分开。 ” 石油斗争大大加强了阿拉伯国家的经济实力。仅提价一项使阿拉伯国家的石油收入由1973 年 的 300 亿美元, 猛增到 1974 年的 1100 亿美元, 极大地鼓舞了第三世界人民

29、捍卫国家主权和保护民 族经济权益的斗争,它为第三世界国家的反帝反殖反霸斗争开创了一个新的局面。 (2)表现: 从越战中脱身: 越战期间, 美国向越南投下了800 万吨炸药, 远超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各战场投弹量的总和,造 成越南 160 多万人死亡和整个印度支那1000 多万难民流离失所;美国自己也损失惨重,5.6 万余 人丧生, 30 多万人受伤,耗资4000 多亿美元。美国在越南的军事卷入规模大(1973 年美国在越南 作战人数约54 万) ,时间拖延长(前后12 年,是美国历史上最长的国外战争),造成了无法估量的 心灵创伤。尼克松哀叹:“美国已丧失了它在工业自由世界中很大一部分占压倒优势的经

30、济力量”。 詹姆期富布赖特1972 年在跛足巨人一书中说:“我们已经付出的代价是:5.5 万多人死亡, 30 多万人残废,和远远超过1,500 亿美元”,这是一场“徒劳无功,莫明其妙的十字军战争”。 “一 场为了无人相信的目标而进行的泥足深陷、劳而无功的十字军战争。” 1969 年 6 月 8 日,尼克松总统在中途岛宣布:在当年8 月底以前,从越南撤出美军2.5 万人。 这是尼克松政府从越南的第一次撤军。1973 年 1 月 27 日,美国经过长期谈判,与越南民主共和国 在关于越南问题的巴黎协定上签字,宣告美国在越南军事行动的失败。美军撤出后,在南越留 下了 2 万多名军事顾问,并保留相当规模

31、的海空部队,支援110 万南越军队作战。1975 年春,越 南北方军队和南方人民武装发动了著名的春季攻势,经过西原、顺化岘港、西贡三大战役,击溃 了南越军队。 1976 年 7 月越南完成南北统一。 主动谋求同中国对话:1969 年 2 月,尼克松就任总统后第12 天,就 指示基辛格“探索同中 国人和解的可能性” 。1970 年 1 月,中美恢复在华沙的大使级会谈;次年基辛格秘密访华。尼克松 于 1972 年 2 月访华,是美国总统第一次访问一个同美国没有正式外交关系的国家,对中国 的 7 天访问被称为“改变世界的一周” 。访华期间中美两国政府发表了著名的上海公报。 尼克松为打开中美关系大门并

32、为改善和发展中美两国关系作出了重要贡献。 对苏联采取“缓和”外交:1972 年连任美国总统的尼克松曾对出访北京和莫斯科,有过这 样的评价,他说: “为世界各国建立一种新颖的、更加持久的关系模式奠定了基础”, “1972 年将作 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在走向世界持久和平的坦道上取得最巨大的进展的年头,而为人民永志 铭记” 。同时他也强调美国为维护和平而发挥作用的“局限性”,他明确承认“各国政府体制存在这 巨大差异,但世界人民却可以成为朋友”。这句话貌似平常,实际上代表了他一个重大决定:实现 战略收缩,不再到处干涉,并愿意接受不同制度和平共处。从1972 年至 1974 年,苏美首脑频频互 访,

33、签订了有关限制战略武器、促进两国经济技术合作等几十个文件,还签订了四国西柏林协定, 召开 35 国参加的欧安会和合作会谈。70 年代,东西方关系进入了所谓的缓和时期。 以“伙伴关系”为核心,以实力为后盾,以谈判为手段。 核心:“伙伴关系”用于调整与欧、日的关系,通过与欧、日建立“伙伴关系”,维系西方 战略同盟, 分担安全责任。 1972 年将冲绳行政权归还日本,1973 年定为美国外交的 “欧洲年”。1974 年 6 月,与西欧签署大西洋关系宣言,建立新的、相对更为平等的美欧关系。 后盾:“实力”政策是维持美国世界第一军事强国的地位,推行“现实威慑战略”,将“两个 半战争”改为“一个半战争”,

34、即放弃在亚洲打一场大规模常规战争的战略部署,从亚洲收缩,确 保欧洲这一战略重点。1973 年 1 月 27 日,与越南签署关于越南问题的巴黎协定,结束了越南 战争 , 手段:“谈判”则是中美苏大三角关系和美国与其他国际力量之间关系的调节手段。70 年代 美苏关系缓和,尼克松与苏联领导人先后举行3 次首脑会晤,就限制战略核武器、双边关系、经济 与科技合作等问题,签署了34 个协议。 1972 年,尼克松访华,与中国发表“上海公报”,承认“一 个中国”的原则,打开了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大门。 2、苏联对外扩张战略:“缓和”与霸权扩张并存 (1)原因:勃列日列夫上台后,大力发展军事工业,着力提高综合国力

35、,使苏联在战略武器 方面与美国达到大致平衡。(请参考必修第21 课之“勃列日列夫改革”) 美苏战略核力量情况对比 时间 洲际导弹 (枚) 潜射导弹 (枚) 苏美苏美 1963 年100 424 100 224 1972 年1050 1054 160 656 1974 年1575 1054 720 656 1975 年1618 1054 787 656 1979 年1618 1054 787 656 (2)苏联的“缓和”战略: 表现:与西方国家加强交往 勃列日列夫比赫鲁晓夫更重视推行“缓和政策”。1969 年 3 月,勃氏在华沙条约组织布达佩斯 会议上,提出了一整套实现欧洲缓和的主张,建议东西方

36、尽快对话,谋求建立起包括华约和北约在 内的“欧洲集体安全体系”。1971 年,在苏共第24 大上,正式提出以“缓和”为核心的六点“和 平纲领”,宣称要在70 年代把“缓和”放在苏联外交政策的首位。他促成欧安会和中欧裁军会议的 召开,实现了“政治缓和”;后来,苏联又提出“缓和物质化”口号,主张以“军事缓和”与经济 合作来补充“政治缓和”。利用“缓和政策”发展东西方贸易、经济关系,争取从西方得到资金和 先进技术,以便加紧在经济上和军事上赶超美国;同时利用“缓和”口号,麻痹西方,分化西欧、 日本与美国的同盟关系,同“南下战略”相配合,对西欧和美国实行战略迂回包围,最后实现其夺 取世界霸权的战略目标。

37、 实质:赢得时间、积蓄实力,以便进行大规模的对外扩张。 (3)苏联的霸权扩张: 向中东、南亚次大陆和非洲投入大量财力和物力; 在亚非拉取得20 多个海空军基地的使用权; 出兵占领阿富汗(1979 年,霸权主义的顶峰) 阿富汗是一个中亚内陆国家,是苏联和中国的邻国。具有极重要的战略地理位置。从1973 年 至 1979 年 9 月,苏联在阿富汗先后发动了3 次政变,扶植傀儡政权。但是1979 年第 3 次政变后上 台的阿明政府仍是一个风雨飘摇的政权。阿明政府为巩固自己的统治,清洗了人民民主党内更为亲 苏的旗帜派人士。苏联统治集团因此认为自己对阿富汗的控制受到了严重威胁。9月底,勃列日涅 夫决定对

38、阿富汗进行武装干涉。 苏联先是派人到阿富汗搞掉了阿富汗保安部队的负责人、军队的总参谋长和阿明的侄儿、堂弟, 12 月下旬又以欺骗手段解除了喀布尔军队的武装。27 日晚,苏联撕毁 1978 年 12 月与阿富汗签订 的苏阿友好睦邻合作条约,出动近10 万大军入侵阿富汗,侵占喀布尔,并发动了第4 次政变, 推翻阿明政权,处死阿明全家,扶植亲苏的旗帜派领导人、当时在国外当大使的卡尔迈勒上台,出 任人民民主党党中央总书记兼政府总理。 苏联的武装入侵,给阿富汗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并严重威胁亚洲和世界和平。阿富汗人民建 立了许多抵抗组织,武装抗击入侵者。到1980 年,全国抗苏武装力量已达10 万人以上,

39、控制了全 国 75% 的农村和地区。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强烈谴责苏联侵占阿富汗。1980 年 1 月 14 日联合国第6 届紧急特别会议通过决议,要求苏联军队立即无条件地和全部地撤出阿富汗。苏军在阿富汗伤亡达 3 万多人。 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决定从阿富汗撤军。1988 年 4 月 14 日日内瓦协议签字,规定苏自当年5 月 15 日开始撤军,9 个月内撤完。 1989 年苏联军队全部撤出了阿富汗。 3、美苏争夺中的缓和表现: (1)1963 年 8 月,苏美英签署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 苏联、美国和英国为巩固其核垄断地位而缔结的条约。全称禁止在大气层、外层空间和水下 进行核武器试验条约 。 1963

40、年 8月 5 日由苏美英三国外长在莫斯科签署,同年10 月 10 日生效, 无限期有效。该条约向所有国家开放签署。至1990 年底,共有123 个国家批准或加入。 条约主要内容是:缔约国保证在其管辖或控制下的大气层范围内外(包括外层空间)、水下 (包括领海或公海) ,禁止、防止和不进行任何核武器试验爆炸或其他任何核爆炸;如一国在任何 其他环境中进行的核爆炸所引起的放射性尘埃出现于其管辖或控制的领土范围以外时,则这种核爆 炸亦应禁止。缔约国保证不在上述任何环境内或可能产生上述影响的任何地方,引起、鼓励或以 任何方式参与任何核武器试验爆炸或任何其他核爆炸。对条约所提出的任何修正案必须由所有缔 约国

41、的多数,包括所有原3 个缔约国表决通过;在上述国家交存批准书后,修正案对所有缔约国开 始生效。各缔约国如断定条约危及本国最高利益时,有权退出条约。 1945 年 7 月 16 日,美国进行了人类历史上首次核试验。苏联和英国也先后于1949 年 8 月 29 日和 1952 年 10 月 3 日进行了核爆炸试验。为争夺核优势,美苏核试验次数不断增加,核爆炸当量 不断增大。由于美、苏、英在这一时期进行的多为大气层核试验,由此产生的大量放射性尘埃对全 球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美苏核军备竞赛对世界和平与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引起各国人民的关切。 1954 年 4 月 8 日,印度总理J 尼赫鲁首次提出停止

42、核试验的建议。1958 年 1 月 13 日, 43 个国家 的 9000 位科学家向联合国递交一份集体签名的呼吁书,要求立即签订一项停止核武器试验的国际 协定。联合国大会也多次通过决议,敦促美、英、苏三国尽快举行停止核试验的谈判。在国际舆论 的推动下, 1958 年 10 月 31 日,上述三国终于在日内瓦开始谈判,但由于美苏在全面禁止核试验 还是部分禁止核试验等问题上争论不休,致使谈判时断时续。直至1963 年法国核试验成功后,美 苏立场逐渐接近,于同年7 月在莫斯科恢复谈判并草签本条约。 条约不提全面禁止和销毁核武器,也未规定禁止地下核试验及有关核查和监督措施,使美苏得 以继续进行各种当

43、量的地下核试验。条约签署后, 美苏虽未再进行大气层核试验,但双方进行的地 下核试验次数均超过缔约前在各种环境下进行核试验的总数。为此,1963 年 7 月 31 日,中国政府 发表声明,指出美、苏、英三国企图通过条约巩固自己的核垄断地位,并建议全世界所有国家庄严 宣布:全面、彻底、干净、坚决地禁止和销毁核武器。 (2)1968 年 1 月,苏美英等国签署防止核扩散条约: 1968 年 1 月 7 日由英国、美国、苏联和其他59 个国家分别在伦敦、华盛顿和莫斯科缔 结签署的一项国际条约,又称“不扩散核武器条约”。1960 年和 1964 年,法国和中国先后成 功地爆炸了核装置,美苏极为担心将会有

44、更多的国家拥有核武器。美国于1965 年 8 月向日 内瓦18 国裁军委员会提出一项防止核武器扩散条约草案。同年9 月,苏联也向联大提出一 项条约草案。 1966 年秋天, 苏美两国开始秘密谈判并于1967 年 8 月 24 日向 18 国裁军委员会 提出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联合草案,1968 年 3 月 11 日美苏又提出联合修正案。1968 年 6 月 12 日,联大核准该条约草案。1970 年 3 月 5 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正式生效。 条约规定:核国家不得以任何方式转让核武器或核武器爆炸装置;非核国家保证不制造 核武器,不接受其他国家核武装的转让;无核缔约国的一切和平核装置应遵守国

45、际原子能机 构的规约和保障制度,国际原子能机构有权对其进行核查等。中国于1991 年加入该条约。 年月已有个缔约国。尽管该条约具有明显的缺陷,但它在防止核武器扩散、推动裁 军、促进和平利用核能等国际合作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3)1972 年 5 月,美苏签署第一阶段限制战略武器协议和苏美相互关系准则等文件: 1972 年 5 月 22 日 30 日,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苏联,同苏共中央总书记、最高苏维埃主席团 主席勃列日涅夫举行会谈。会谈发表了苏美联合公报和苏美相互关系原则,签署了关于限 制反弹道导弹系统、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的某些措施、防止海上事件、科学技术合作、空间合作、 卫生合作、 保护和

46、改善人类环境等问题共7 项协定,并决定成立苏美贸易委员会。限制战略核武器 是会谈的主要问题之一。经过激烈斗争, 双方虽然在协议中规定,在战略核力量方面在数量上大体 保持均衡, 但并没有对导弹质量的发展和核弹头的数量加以限制;对于潜艇导弹所规定的上限还大 大超过了双方当时的实际拥有量。因此,苏美双方完全可以在冻结导弹数量的幌子下加速提高导弹 的质量,继续进行核竞赛。尼克松的这一次访问,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总统首次访问苏联。会 谈的结果被认为是东西方关系缓和达到高潮的标志。 (4)1973 年参与召开“中欧裁军会议”: 全称“关于在中欧共同减少部队和军备以及有关措施的谈判”。1973 年 10

47、月起在维也纳举行, 至 1987 年底,已进行460 次会议,但未减裁一兵一卒。参加谈判的有北约7 国,即美,加,英, 联邦德国,荷,比和卢森堡,华约集团的苏,波,捷和民主德国4 国,另有北约和华约的8 国作为 观察员国参加,一共19 国。 东西方国家在以下问题发生分歧:北约认为,华约驻中欧陆空军是114 万,北约为94 万;而华约声称,其在中欧军队仅为99.6万人,双方兵力大致相等。裁减原则:华约提 出“对称”原则,即双方按同等数量或同等的百分比裁减;而北约则坚持“均衡”原则,即 通过非对称的裁减,将双方的武装力量降至同等水平。核查问题:北约要求实行长期的实 地监督;华约只同意使用各自的技术

48、手段,建立和实施临时性核查。 由于该谈判历15 年无进展,及美苏关系缓和,美苏关于核导弹谈判有所前进,1986 年底华约 和北约集团商定就全欧洲的常规裁军问题进行谈判,1987 年 2 月起已进行预备会议。1988 年苏联 及华约国家率先单方面宣布裁军,这一行动受到国际舆论的欢迎。1989 年 3 月 6 日北约和华约23 国在维也纳举行全欧裁军会议从而取代了长达16 年的中欧裁军谈判。 (5)1975 年参加欧安会: 1975 年 7 月 30 日至 8 月 1 日,欧安会首届首脑会议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举行,与会国家有33 个欧洲国家及美国和加拿大。当时阿尔巴尼亚宣布不参加会议(1991 年

49、 6月 19 日,阿尔巴尼亚被 接纳为第 35 个成员国)。会议签署的最后文件 (又称赫尔辛基最后文件)共分四个部分,也 称四个“篮子” :欧洲安全问题;经济、科学、技术、和环境方面的合作;人员、思想和文化交流; 续会问题。 苏联最关心欧洲安全问题,希望能通过欧安会固定欧洲边界现状。最后文件在指导与会国 关系的原则的宣言中提出了处理与会国互相关系的10 项原则,其中特别提到 “边界的不可侵犯性” , “禁止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 关于建立信任的措施和安全与裁军的文件还规定,与会国同 其他与会国在距离共有的边界2 50 公里以内举行2 万 5 千人以上的军队参加的军事演刁时,应在 2 1 天以前通知与会国家,并邀请它派观察员观看演习。在讨论经济、科学技术和其它方面的合 作问题上,苏联希望通过这方面的合作,引进西方的技术和资金。西方国家既想对苏联、东欧进 行经济渗透,又想以此作为施加压力的手段。 1994 年 12 月,欧安会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举行的欧安会首脑会议上,决定从 1995 年 1 月 1 日起,将该组织更名为“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 欧安组织现有成员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