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集体记忆到个人自述:40年来知青回忆录的演变.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5172042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PDF 页数:35 大小:51.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集体记忆到个人自述:40年来知青回忆录的演变.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从集体记忆到个人自述:40年来知青回忆录的演变.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从集体记忆到个人自述:40年来知青回忆录的演变.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从集体记忆到个人自述:40年来知青回忆录的演变.pdf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从集体记忆到个人自述:40年来知青回忆录的演变.pdf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从集体记忆到个人自述:40年来知青回忆录的演变.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集体记忆到个人自述:40年来知青回忆录的演变.pdf(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从集体记忆到个人自述:40 年来知青回忆录的演变 1968 年 12 月 22 日, 人民日报引述毛泽东指示:“知 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随 即在全国开展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此后到1978 年,有近 2000 万知青上山下乡,接受“很有必要”的“贫 下中农再教育” 。48 年过去,看人们如何回忆和叙述这段历 史。 “知青”这个名词是对具有特殊历史文化内涵的一代人的称 谓,它凝聚了这代人坎坷的人生经历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 神。他们是共和国的长子,他们的人生经历伴随着共和国大 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他们的命运与共和国的命运一同沉 浮。他们是中国社会发展演变的亲历者与

2、见证人。 当年,在国家面临的困境时,他们别无选择响应伟大领袖的 号召;上山下乡,他们充满青春气息的个体生命像蒲公英的 花絮,在时代劲风的吹拂下,漫天飞舞。他们的足迹遍布广 袤的田野,边疆,荒漠、山寨、水乡、林莽。他们将辉煌的 青春梦遗落在黑土地、黄土地、红土地。在日出而作,日落 而息的劳作中,脱胎换骨,摸爬滚打。在社会最底层难以想 象的贫困和落后中,他们了解了中国的农民,国情,从理想 主义和英雄主义的激情中清醒过来,开始反思国家和民族的 前途和命运。 1976 年 10 月,粉碎“四人帮” ,国家发生翻天 覆地的巨变,百废待兴;已到人生而立之年的知青一代人, 满脸沧桑,以无限期待的焦灼目光,手

3、挽手站在时代大拐点 的地平线上;我们往何处去?这时党和国家领导人,面临由 于十年文革浩劫造成的经济与文化的废墟,正在积极考虑, 如何从积重难返中解决文革遗留的一连串的社会问题,统筹 解决涉及千家万户的知青上山下乡,1978 年 1979 年初, 发生的云南知青提出的“我们要回家”的请愿上访,促成中 央高层做出:“让娃娃们都回来”的决断。百万知青大返城, 像雪崩一样冲溃了长达25 年的知青上山下乡长堤。许多返 城知青几乎是一切从零开始,在已经陌生的故土,他们匆匆 忙忙在比较短促的时间里完成人生要分几个阶段完成的事; 成家立业,求学就业,生儿育女。接踵而来的改革开放的时 代大潮裹挟着他们,在新的生

4、活中寻找自己新的位置。在知 青大返城后的第一个十年,知青这代人的话语表达,并没有 频频出现在社会的媒体空间里,绝大多数知青此时正为生存 而努力,他们还没有心情,也没有做好表达倾诉的准备。但 是,这不意味着他们的沉默失声。因为,文革后,异军突起 的知青文学振聋发聩,成为新时期伤痕文学的主要组成部 分。 “群星灿烂”的知青作家们以充满血泪的笔墨控诉了极 左路线对知青一代的迫害,批判了作为文革的伴生物知青上 山下乡运动的非理性。这一时期的知青文学;曾经以蹉跎 岁月奠定中国知青文学基石的上海知青作家叶幸,在90 年代初,从贵州回到故乡上海,在巨大的时空反差前,他收 集了一系列素材并且将它们典型化当年云

5、南知青大返 城,一些知青知青为了返城仓促地与当地配偶离婚,将子女 遗留在南疆。在时隔15 年后,这些孩子结伴来大上海寻找 父母,写成小说孽债 。小说以大上海林立的高楼大夏, 拥挤狭窄的里弄,美丽而蛮荒的西双版纳的坝子,竹楼为不 同的场景,叙述了五个家庭两代人的悲剧;好不容易结痂的 伤口又被捅破,昨天的恶梦又来困扰这一代人已经平静的生 活,而且使两代人心头再度流出脓血。这是非常令人无奈的 现实生活。从而令人反思; “作为权力生命的文革已经死了, 作为社会生命和文化生命的“文革”依旧活着”,形象地说 明知青这代人不仅是时代的债权人,他们中的有些人也参与 灾难的制造,也是债务人。这部小说是对文革的深

6、刻批判, 显示了作家在思想和艺术上的成熟。这一时期的知青文学既 有梁晓声的今夜有暴风雪、 雪城、 年轮等激扬着理 想主义和英雄主义的力作;也有老鬼的血色黄昏,以惊 人的真实,唱了一曲“热血更凉,世界更冷”理想主义的挽 歌。既有史铁生我遥远的清平湾,描绘了知青眼中的陕 北黄土高原忧伤的风俗画;郭小东的中国知青部落三部 曲写出已经站在世纪交接点的知青们在时代转轨点面临的 困惑与选择。还有钟阿城棋王、 树王、 孩子王以平 淡的叙述,将知青的苦难淡化,最终走向参禅悟道,淡泊清 冷。这一时期的知青文学以愤怒的控诉,幻灭的感伤,知青 们的呐喊和抗争,构成这一时期知青文学的共同精神内涵。 知青文学热催生了上

7、个世纪九十年代知青文化热的形成。知 青作家们创作的知青文学作品,他们在作品中反映的知青年 代难忘经历, 塑造的一个个个性不同,血肉饱满的知青形象, 他们在作品中宣泄的对时代与社会的批判,在广大知青中引 起强烈的共鸣, 根据小说改编的电视连续剧蹉跎岁月 、孽 债 、 今夜有暴风雪等在全国各地电视节目的黄金时段上 映,创造了空前的收视率。孽债在上海上映时,晚上八 点开播,万人空巷,家家户户都在看孽债,该剧主题歌 在美丽的西双版纳揪人心肠,撩起多少曾经有知青子女 的千家万户的伤心往事。从1990 年开始,知青文化热在全 国各地引起巨大的连锁反应。首先是北京知青在军事博物馆 举办了“魂系黑土地-北大荒

8、知青回顾展” ,据悉,在半个 月时间里,来自全国各地的20 多万北大荒知青来此参观。 在展厅里有几株从北大荒运来的白桦树,落叶萧萧,象征着 知青们不寻常的青葱岁月。接着在天津、 成都、 重庆、广州、 南京、武汉、西安、昆明的知青们纷纷举办知青岁月回顾展。 各地知青岁月回顾展促成各地先后出版了一大批知青回忆 录,将第一波的知青文化热推向高潮。首先是北京、天津知 青编写了北大荒知青回忆录;北大荒风云录 、 北大荒人 名录 。知青作家梁晓声在北大荒风云录首发式上讲话; “只有穿过历史的思想才能面对现实,在心灵的阳光下任何 艰辛,困难,忧愁,恐惧都可以用宽容的心境包容,而沉淀 下来的,是对祖国。对民族

9、,对人民永远的责任。”他的讲 话表达了广大的知青这一代人已经超越个人命运与时代的 局限性,以深邃的目光去反思知青经历与整个民族的历史。 较早出版的北京知青回忆录有北大荒风云录, 草原启示 录 (内蒙古知青回忆录) 、回首黄土地(陕北知青回忆录) 、 老插话当年 (山西知青回忆录) , 青春方程式;北京55 个女知青的自述 。这几部不同接受地区的知青回忆录以集 体记忆的形式向读者展示他们在哪个特定的时间,不同的地 域的农村底层社会的酸甜苦辣,在绝然不同的文化背景的冲 突中,知青和农民,知青和知青,知青和社会之间错综复杂 的关系,这是后人了解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生存状态和文化冲 突的一手资料。他们不求

10、文学价值,不溢美,不隐恶。重在 写实,抒发真实的感情。把往日生活的原生态和个体的内心 深处爱与恨袒露出来,实际上是一部初为狂热,继为彷徨, 终为觉醒的知青心史。成都知青推出一套知青岁月书系, 其中青春无悔 是集中反映成都去云南的兵团知青的经历; 知青档案和命运列车是反映去各地农村插队的知青 人生经历。重庆知青在1992 年出版了红土热血和热 血冷泪均为重庆去云南生产建设兵团知青的抗争。他们的 集体回忆,记录了当年去云南的42000 多四川知青的的激情, 困惑与幻灭,他们不屈的抗争与呐喊!实际是一代人的青春 档案。武汉知青出版了第一本武汉知青回忆录我们曾经年 轻 ,封面大红色,黑越越的荒原上是一

11、棵不倒的树,树上 上方是一只张开的手掌,掌心有一双眼睛,这是一位武汉知 青画家的前卫的版画作品,手掌和眼睛都是从毛泽东画像上 截取的,隐喻了知青这代人与毛泽东的无法割舍的联系;毛 主席挥手我前进!上海有120 多万知青,此时只出版了三本 知青回忆录;金大陆主编的苦难与风流、 老知青写真 和季永贵主编的东方十日谈。旅居美国的上海女知青周 励写的曼哈顿的中国女人,这是一本引起争议的书;她 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叙述文革期间大上海一月革命的风暴和 去北大荒农场上山下乡,在暴风雪中的小木屋的人生况味和 毫无希望的爱情悲剧,多角度地反映那些从土插队到洋插队 知青们人生抗争的波折。南京知青任毅出版了他的回忆录

12、 生死悲歌,叙述了他在1969 年因为创作了一首抒发知青 们怀念故乡和亲人的歌曲-南京知青之歌 ,这首歌很快 在全国各地知青中传唱而被专政,身陷牢狱十年的苦难经 历,控诉了在那些没有民主与法制的年代,人的尊严被践踏 的黑暗。 同一时期, 南京知青先后出版了嵌入大地的青春 (到江苏各地农村插队知青回忆录)和南京去新疆阿瓦提的 知青回忆录这里曾是胡杨林,南京去内蒙古插队知青回 忆录难忘的鄂尔多斯 。福建的厦门知青谢春池主编了厦 门知青回忆录告诉后代,福州知青出版了回忆录永远 的脚印,文革前去江永插队的湖南长沙知青回忆录我们 一起走过。湖南知青作家韩少功在主编海南纪实时, 为纪念知青上山下乡20 周

13、年参加向全国知青征稿,该刊停 刊后,他从推积如山的来稿中,选编了一本辉煌的青春梦 , 首次向外披露中国知青参加缅甸共产党游击战和发生在 1978 年-1979 年的云南版纳知青大返城的内幕。在90 年代 知青的集体回忆中,最让人落泪的作品是陕西作家白描采访 写成的陕北;北京知青情爱录,他写的是知青中命运最 悲惨的那些和当地农民结婚的,再也不能返城的北京女知 青。她们曾经给贫穷落后的黄土地带来现代文明,但是,特 定的社会与地域环境酿成畸形的婚姻。她们忍受着因文化反 差带来的冲突与歧视,被死死地禁锢在落后的小山村和小生 产农耕樊篱中,吞咽着苦果。但是,她们以母亲般的胸怀接 受了这残酷的现实,并为维

14、护自己的尊严作了不屈的抗争。 这时期最震撼人心的知青群体回忆录是著名作家,成都赴云 南知青邓贤写的纪实体的报告文学中国知青梦 。 他以 1978 年五万云南知青大罢工,大绝食, 北上请愿, 大返城为主线, 讲述了一个又一个沉默在昨天属于整整一代人的往事,发出 一声更迭一声的呐喊!那是一千多万中国知青作过的恶梦。 海内外的老知青们都是流泪读完它,有的读者甚至放声痛 哭!作家以恢弘的历史气度,史诗般的笔墨感动了老作家王 蒙,他评价说; “这里有残酷的真实,青春的魅力和危险, 理性的破灭和执着。 ”这是来自澜沧江畔的悲壮的中国知青 之歌!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国内的出版环境还比较宽松,绝 大多数知青回忆

15、录都是由国内的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在全国 各地的书店和书报摊上都可以买到各种知青文学作品和知 青回忆录等纪实类书刊。其中许多作品成为畅销书,甚至一 版再版。这是一种非常可喜的文化现象。这一时期,各地的 知青回忆录基本是一种集体记忆,很少见到知青个体的回忆 录,也没有多少在海外出版的。体现了知青历史上惯有的集 体主义精神。九十年代的知青回忆录最明显的特点是;它们 的主题基本上是“青春无悔”。它与体制的主旋律保持着高 度的一致。当时还没有多少人提出对文革期间的知青上山下 乡应该彻底否定。 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大多数知青认为 “每 一代人对自己的青春都有自己独特的诠释方式”,知青这个 称谓,今天成了有

16、几份苦涩,几份自豪的名词。发生在20 世纪 60 年代初到70 年代末的中国知青上山下乡运动,它的 产生,发展直至消亡有其极为复杂的政治,经济,文化原因 与历史背景。它波及到城市成千上万个家庭,它延误了一代 人的青春,也磨练造就了一代人,这是一只奇特的“种豆得 瓜”的历史反刍现象。经过20 多年历史与文化的积淀这一 代人,反思这段个人命运伴随共和国命运沉浮的历史,必然 会从心底发出“青春无悔”的深情呼唤,倾述对那个失去的 春天的追怀。虽然时隔仅仅几年,在90 年代末,在广大知 青,特别是老三届知青对“青春无悔”这个命题提出质疑, 甚至予以彻底的否定,因此而产生的是 “青春无悔” 还是“青 春有

17、悔”激烈争论,唇枪舌剑,各执一词,一直到今天,这 种争论仍然没有停止。但是,在九十年代的时代背景下,知 青们提出“青春无悔”的口号,是有它的合理性的;知青大 返城后,各地知青又回到他们的故土,回到青年时代的原点, 在纷至沓来的巨大社会变革面前,怀着强烈失落感和时间错 位的知青们,克服了迷惘与颓唐,在行为方式和心理状态上 作调整,投入改革开放的社会实践,发扬了在农村和社会底 层久经磨练的知青们特别能够吃苦,特别能战斗的拼搏精 神,经过十多年的磨合,他们不仅重新找到在生活的位置, 而且成为各行各业的中坚力量。“青春无悔”,这是一代人走 出苦难,迎接新时代的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以他们崭新的 精神状态

18、和业绩向时代和社会证明“我们是优秀的”。这些 以集体记忆为主流的知青回忆录,展示了他们充满艰辛苦涩 的知青岁月, 绝不仅仅属于这一代人;它所显示的思想光芒, 性格力量,将带着无数青春的挫折和骄傲,构成当代中国奇 异,悲壮的一页,为后世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九十年 代以集体记忆为主流的知青回忆录不能仅仅归纳为是一种 怀旧,其实质反映了知青这代人要求对历史和自身价值重新 认识的文化心态。从昨天的中国知青梦中走出来的这一代 人,不论是社会精英, 还是仍然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草根知青; 在中国社会结构已经发生变化的当下,由于那段共同经历所 经受的洗礼,使他们发出“青春无悔”的呼唤,表达了已经 成熟的一代

19、人强烈要求社会参与的呐喊!跨世纪的交替已经 历史地将他们推到唱主角的时代大舞台前。九十年代的第一 波知青文化热,从1998 年后到 2007 年,从辉煌走向低谷, 无论是知青文学创作还是知青回忆录的出版都出现空前的 冷清。曾经一度活跃在中国文坛的“群星灿烂”的知青作家 们,在 1998 年后,难见到他们有力度的作品的问世,各种 形式的知青出版物包括知青题材的影视剧也少见。这种大起 大落,也是一种值得深思的文化现象。笔者认为造成这十年 知青文化退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与知青这一代人所处 的生存状态有关;与共和国命运同沉浮的知青这一代人,新 世纪对他们来说,困惑与失落远远多于快乐。如果说30 多

20、 年前,他们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今天却成为下午四五点 钟的夕阳了,感受到的是生命的惆怅与沉重。30 多年前,他 们是文革的牺牲品,上山下乡,别无选择,为国分忧。1979 年后知青大返城,他们花了差不多十多年时间的努力奋斗, 重新找到生活的位置。人到中年好不容易安顿下来,恰恰又 遭遇中国社会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他们又一次面临 社会角色的 “分层分流”(其中 70 年代末到 80 年代初是 “隐 形分层”,一部分知青通过接受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改变 身份成为社会的白领阶层。90 年代中期的国企改革,是显性 分流,大批知青作为国企职工下岗失业)经济体制的转型的 各种机制和利益的碰撞,使这一庞

21、大的群体又一次别无选 择,再一次为国分忧, 下岗离岗, 成为社会转型成本的主体, 再一次成为社会发展的牺牲品。新陈代谢是无情的社会发展 的客观规律, 是不可抗拒的。 这是市场经济运作的必然结果, 却不是市场经济的过错。在社会转型的嬗变中,他们在体力, 精力,能力,观念上都呈现明显的不足,很快被挤压到社会 的边缘,心理上陷入被社会抛弃的苍凉。对未来不再有奢望, 当下生活的脚步又不能停下。他们依旧为生存而奋斗。与眼 前的生存问题相比较,对文化的需求毕竟是奢侈的,他们根 本有时间和心绪来回顾往事,这并非是他们对文化的漠然与 拒绝。所以这一时期知青回忆录的出版稀少。第二与中国文 化生态的改变有关。从九

22、十年代开始,处于社会转型嬗变中 的文学,由于受到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全社会浮躁心态的 影响,整个文化事业日趋功利化,具有时代反思色彩的严肃 文学不再是社会的关注中心,而日趋社会的边缘受到冷落。 在这种社会文化生态的大环境中,知青文化的边缘化被冷落 在预料之中。这一时期虽然也有一批知青文学作品与知青回 忆录问世,但是其中的平庸者居多,令人失望。不少作品缺 少历史的反思精神, 仍然沉陷在昨天的苦难与光荣的“自恋” 状态。从而引发了一场关于知青文化价值观的争论。最具有 代表性的是1998 年张抗抗的 无法抚慰的岁月 的观点; “我 们这一代人曾经经历的苦难,已被我们反复地倾述与宣泄, 我们这一代人内

23、心的伤痛和愤懑,已激起世人的广泛关注; 我们这代人对于历史和社会的质问,已一次次公诸于众;然 而临近 20 世纪末,我们是不是能够低头回首,审视我们自 身,也对我们自己说几句真话?”。另一位作家谢永的观点 更为坦诚;“我们已经讲了不少青春无悔的故事,如果每一 个人的过错都可以归罪于时代的话,那我们这个世界就没有 什么罪人了”,他认为知青也是那场灾难的参与者,要是没 有个人的反省,对一个民族的进步是有害的。如何走出“自 恋”情结,使知青文化突围,成为有识之士的关注焦点。中 央戏剧学院杨健教授说; “这一代人的生命实践,思想历程, 被归纳到一个又一个思想主体中,暴露了知青一代人独立意 志的缺失,知

24、青群体的集体主义的光辉掩盖了个人精神的苍 白,在群体实质上已经不存在的的情况下,许多人仍然被束 缚在集体幻想与陈旧的思想方式中”。新世纪的知青文化必 须走出陈旧的思维的束缚,进行深度的理性反思,去寻找现 代价值立场,从这种只有情绪,没有力量的自恋中突围,才 能找到新的发展空间。2008 年是知青上山下乡40 周年,这 时大多数知青已经到了退休的年龄。在九十年代的国企改革 中,许多知青早已经下岗,离岗,沦为社会的弱势群体。虽 然,他们中的许多人仍然在为生存奔波,但是绝大多数人不 再为衣食所忧。 在“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 的人生深秋, 暮然回首,许多往事,无论是风雨载途的知青岁月,还是辛 辛

25、苦苦的后知青时代的年年月月,都挥之不去。他们有了强 烈的表达和倾述的欲望,现在他们有的是闲暇时间。同时, 走过大半个世纪的这一代人,现在他们有平静的心绪来回顾 并评说自己已经走过的路。这是对一代人价值追求的认定, 不仅是告慰已经离去的人,也为后世留下一份可信的档案, 因为这是由一个个体组合成的一代人的历史。当下的社会文 化生态环境的严峻性催生了这个庞大的群体“有话要说”的 强烈愿望;从2002 年后,知青成为一个敏感的话题,知青 题材书籍的出版受到种种限制。2012 年 6 月,在银川举办的 全国第二十二届图书博览会上,知青出版物寥寥无几,参加 博览会的全国近千家出版社,只有青岛出版社的梁晓声

26、的小 说知青和武汉大学出版社推出的“中国知青文库丛书”, 有关部门干预不能用“中国知青”冠名,所有书的封面不能 出现“知青”字样,虽然这些书都是在上个世纪80-90 年 代出版的畅销书。该出版社无奈只能将丛书名称改为“黑土 地之歌”, “黄土地之歌” 、 “红土地之歌” 。许多出版社都婉 拒知青题材的书稿,特别是纪实体的知青回忆录。2000 年元 月在北京建成的人类第三个千禧年的中华世纪坛落成,在空 阔的地面上,用铜条镶嵌着2000 多年来,在中国大地上曾 经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包括在2000 多年前的商代,两个 小国之间发生的一次战争。但是,对文革的表述只有一条, 对发生在 20 世纪 60

27、-70 年代的, 1700 多万知青的上山下 乡运动 - 整整一代人的人口迁徙,一字未提。在当代中国 产生如此重大影响的知青上山下乡的历史被可怕地空白化 了,这绝不是简单的遗忘,而是对严峻的历史的有选择的遗 忘!这是一种赤裸裸的历史虚无主义!这是讳疾忌医的文化 专制的表现!从2008 年至今全国各地问世的知青回忆录的 准确数字是根本无法统计的,只能是一个模糊的估计数;近 万种。这一时期的知青回忆录的总体特征有两点;一是集体 记忆少了,大多数是个人自述;二是其中大多数是非正式出 版物。由于体制对知青题材特别是纪实类出版的严格控制, 几乎成为禁区,所以作者只能设法到港澳台或者欧美国家去 出版,出版

28、后书刊又大多数倒流回国内,因为绝大多数读者 在国内。这类书在各地的新华书店和书摊上是不准出售的, 所以基本上只能送人。更多的作者选择我不要任何书号,也 不需要你审批,我们自己找一个印刷厂印出来,同样图文并 茂,装帧精美,分送给知青和其他关注知青群体的读者。写 作并印刷一本回忆录花费了作者很多精力,也花费了不少 钱,但是作者和其亲友们非常高兴;这一本本散发油墨香味 的书辑录了自己的历史,一代人的历史,还将传给后人,我 完成了一种使命与责任,我心安理得了。国内许多图书馆非 常重视这类来自民间的非正式出版物,纷纷收藏。如国家图 书馆的中文资料室在2008 年发文,告知国家图书馆对这类 非正式出版物收

29、藏的重视,因为它们的史料价值更具有真实 性与可信度。 2008 年后问世的以个人自述为主流的知青回忆 录,在内容和表达形式上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叙事的 宏大背景,深刻的反思精神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刘小萌在 1998 年出版了他与定宜庄合作的中国知青史, 这是一部以详实史料和统计资料来综述中国知青历史的权 威性著作。极具学术价值。从那以后,他一直打算写一部类 似“落潮”的续篇,来反映知青大返城后的曲折经历。知青 大返城后, 知青们实现了社会角色的转换,融入社会各阶层。 进入 90 年代中期,社会转型,国企改革,大批知青作为改 革成本的主体被边缘化。使得“知青”问题重新突出。他决 定

30、采用个人口述的方式来写。在差不多三年时间里,他采访 了各种不同类型的知青近百人,然后从中精选出几个不同的 典型;第一类是当年知青的典型,包括当时被树立为“反潮 流英雄”以后被批判的几位知青。他们都是不同时期媒体宣 传过的的知青样板。尽管他们在起点上有某种天然的联系, 但是,他们以后的经历大相径庭。他们身上当年的光环早已 经褪去,但是作为推动当年上山下乡运动的历史人物,他们 的身世沉浮, 依旧令人关注。 第二类对象是知青中被誉为“民 间英雄”的知青领袖,他们是在文革即将结束时风起云涌的 知青大返城风暴中脱颖而出的人物,如1978 年发起云南版 纳知青大返城的领袖人物,1980 年发起新疆生产建设

31、兵团阿 克苏知青返程请愿的几位上海知青。这些来自民间的知青, 在历史的关键时刻振臂一呼,高举“我们要回家”的旗帜, 以“不回家,毋宁死”的勇气和胆识,掀起雪崩似的知青大 返城狂潮,为终结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画上句号。一旦大潮退 去,他们又回到民间,归于平凡,隐入当代社会的边缘。第 三类对象是一些默默无闻的草根知青,他们的经历与大多数 知青一样;下乡,返城,下岗,再次创业或者再就业。但是, 他们的经历有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在他们的曲折坎坷,奋 起拼搏中,实际上浓缩了整整一代人的人生体验。刘小萌所 采访的这三类完全不同类型的知青,家庭出身,文化背景, 人生遭际,政治观念各不相同,他们对知青上山下乡的感

32、受 和评价都带有鲜明的个人色彩,因此他们的每一个人的口 述都极具个性。刘小萌终于完成了中国知青口述史,他 对这三种不同类型的知青人物的描述,也采取了完全不同的 视角和切入点;对知青典型,一般以围绕上山下乡的介绍讲 述自己的经历,以突出日后他们成为榜样的动因与社会环 境。对来自民间的知青领袖,则以重大的历史事件的发生的 动因以及参与策划与参与的过程着专题性叙述。对那些普通 知青,多半以采访他们从童年时代的家庭遭遇到青年时代的 生活挫折以及现在的生活状况为主线来叙述。刘小萌的中 国知青口述史给知青历史和知青文化的研究开拓了新的视 野和空间。这种非虚构的纪实写作,以宏大的时代背景,从 文革的风云变幻

33、, 上山下乡运动的曲折,大返城的波澜壮阔, 将知青的个体与群体置身于重大历史事件中的沉浮中更具 有浓厚的时代感。这种叙事方式更接近民众,接近现实, 更使读者感受到时代脉搏的跳动。这种口述的叙事方式,使 来自民间的长期被压制的话语权有了一方表达的空间,使普 通民众参与到对历史的表述中,虽然他们“人微言轻”,但 是,他们是历史的参与者,见证者,也是历史的评判者,这 是一中更真实,更富有血性的声音。武汉作家刘晓航在文革 期间曾经在皖南农村插队七年,他参加了文革后恢复的高 考,成为 1977 级大学生。 80 年代初,他第一次读到上海知 青作家叶幸的蹉跎岁月潸然泪下,从此萌生了要为知青 一代人立言。

34、1996 年参与出版第一部武汉知青回忆录我们 曾经年轻。1989 年,他读到海南纪实刊出的张力莆写 的 1978,西双版纳八万知青返城风潮一文,这是第一次 向外界披露1978-1979 年云南知青大返城的真相。紧接着, 九十年代兴起的知青文化热中,各地出版的知青回忆录和知 青题材的小说,报告文学中陆续反映这段终结知青上山下乡 的历史事件。但是,令人感到缺憾的是,没有一部全景式多 视角反映云南版纳知青发起大返城运动的书,给人一种语焉 不详,断章不全的感觉。这也难怪,当年云南生产建设兵团 的十万知青是由北京、上海、四川,昆明四地知青组成的, 需要有人来整合这段历史。于是,他开始去收集云南知青的 历

35、史资料,在几年时间里,他深入到重庆、成都、上海、北 京等地采访了近百位云南知青,他们都是这历史一事件的亲 历者,特别是发起版纳知青返城北上请愿团的群体。作家的 真诚感动了他们,不仅接受了他的采访,还毫无保留地向他 提供了保存20 多年的珍贵资料(三份请愿书的底稿和油印 件、简报,北上日记,工作笔记,500 多张照片及实物) ,他 在 2002 年 6 月还成功地采访到当年作为国务院调查组组长, 国家农林不副部长,农垦总局局长赵凡及调查组其他成员。 对这些亲历者的采访,他们的口述是最有说服力的资料。刘 晓航在获得这么多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后,将自己关在屋子里 奋笔疾书, 在 6 个月时间里, 他沉浸

36、在沉重, 愤怒,悲伤中, 泪水经常模糊了他的双眼,终于在2002 年三伏天火炉城武 汉 39 度的高温中完成我们要回家,这部 53 万字的纪实 作品。这本书的前半部在云南从古到今屯垦历史的大背景 下,文革期间组建的云南生产建设兵团对其接受的10 万知 青的安置教育的基本情况,以及来自北京、上海、四川、昆 明的知青在兵团时期的真实境遇,1974 年兵团撤销, 恢复国 营农场体制后,在时代大环境的影响下,云南垦区知青中发 生的微妙变化。这本书的后半部,从第十一章开始,切入景 洪一团知青为主的版纳知青发起的“我们要回家”返城请愿 运动,基本是以当事人的口述为主,并以当时公开的官方的 资料,披露在19

37、77 年后,党和国家领导层为拨乱反正,妥 善处理知青问题,开启中国改革开放之门的决策与举措。书 稿在 2002 年 6 月就送到北京一家大出版社,由于众所周知 的原因,书稿“胎死腹中”一直迟迟不能出版。最后在万般 无奈,由知青出资在香港出版,该书一问世,立刻成为枪手 书,成为云南知青的珍藏。这本书被国内外的学者评价为是 知青文学的标杆性的优秀作品。这本书出版已经过去多年 了,作者深感当初写作这本书时,由于条件的限制,采访还 不够深入,比如对第一批北上请愿的知青群体和成都知青, 对当时留在版纳坚持罢工的知青的采访不到位,难免出现 “以讹传讹”的不实和错误。近十年来官方披露的知青档案 资料渐多,特

38、别是2014 年中央电视台播放的邓小平在历 史的转折点,第一次披露了中央高层领导对解决云南知青 闹返城的态度,邓小平说出掷地有声的一句话;“让娃娃们 都回来吧”,基本给这一历史事件定性。近几年,云南兵团 知青的集体与个体的回忆录越来越多,他们以亲历者的身份 回顾了更多的事情的真相,为日后国内出版环境的宽松,作 者修订这本书创造了条件。2015 年 6 月,济南知青游济荃主 编的昌马归建纪实出版,这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自述体 的知青回忆。 1969 年,兰州军区为了修建祁连山下的昌马水 库,从农建十一师抽调了一个营的知青1000 多人到甘肃省 水利工程团,由兵团改为地方编制,工资与生活条件有了明

39、显改善,人人高兴。但是不到半年,国内外的局势发生很大 变化,兰州军区决定将这1000 多人归建农十一师,遭到知 青们的强烈反对,认为这是不符合毛主席革命路线的。当时 的兰州军区领导将知青们的反对意见视为违抗军令的反革 命的政治事件来处理。审查关押近百名知青与转业军人,将 14 名知青和转业军人判处5 到 20 年徒刑,然后将 1000 多知 青打散安置在原农建十一师各农场,造成许多知青家破人 亡。这个案子是文革特殊时期一个典型的违反民主与法制的 事件。1976 年文革结束, 这个案子的被判处徒刑的知青开始 纷纷上访。当时正值文革的拨乱反正时期,甘肃省政府和地 方司法部门很快撤销当年的判决,为他

40、们恢复名誉,补发工 资,使这些蒙受冤屈的人回到社会的正常生活。40 多年后, 已经进入花甲之年的当事人们,决定将这段不堪回首的往事 梳理出来,编成一本厚重的知青回忆录,以告诉后世,希望 这类悲剧不要重演。这本书的写法较特别,书的前半部,是 对昌马事件始末的总体回顾,后半部是主要亲历者的自述, 叙述自己当年在事件中的经历和被处分后悲惨的遭遇,以及 文革后上访的艰难历程,他们每一个人对这一事件的深刻反 思,包括一些人,对自己在无奈中投井下石的不光彩行为的 忏悔。全书的结构和叙述语言,有一点像司马迁的史记 的风格;将编年体与纪传体的结合,这与主编是一位历史系 的教授有关。完全不同的叙事与评价立场20

41、08 年以后问世 的知青回忆录,不同作者的叙事角度与对知青上山下乡运动 的评价的立场是完全不同的。当然这与作者们上山下乡的经 历的不同密切相关。这一时期的知青回忆录,无论是集体的 记忆还是个体的自述,对知青运动的评价各执一词,是九十 年代的“青春无悔”还是“青春有悔”争论的继续;很多人 感怀知青岁月磨练造就了自己,为以后的人生道路奠定了基 石。认为这场上山下乡运动是毛泽东革命路线的伟大战略, 是国家发展的既定方针,是人生最美好的回忆。更多的人是 对上山下乡不持是非褒贬的态度,而是以客观的叙述来表达 自己的观点和倾向。文革期间去山西雁北地区山阴县康庄插 队的北京知青赵杰兵自述体回忆录康庄往事是读

42、者评价 较高的知青回忆录,他是1979 年初,作为过国务院调查组 组长,国家农林部副部长赵凡的儿子,他去山阴县插队正是 他父亲作为“黑帮分子“被关押,他成为一名”可以教育好 的子女“,康庄的老百姓没有歧视他,他和农民打成一片, 将自己的文化知识运用到这个盐碱地,缺水的落后乡村的改 天换地的劳作中。乡亲们很快认可他,推选他当大队革委会 副主任,成为贫下中农的主心骨。以后他非常幸运地被推荐 去北京大学上学,毕业后,他选择回到山阴县和康庄,继续 带领贫下中农学大寨,一直到1978 年后,中央落实政策, 他被调到中央纪委工作。但是,他仍然一直和康庄的农民保 持着密切的联系,一直到他退休后还和当年在康庄

43、的几位知 青出资为缺水的康庄设计打了一口深井,终于解决了农民终 于能够喝上甜水的愿望。赵杰兵是中国知青中为数不多的, 一辈子将自己与农民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的知青,他是真正建 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带领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知青。同时 在他的书里不乏对作为小生产者的农民的因袭已久的缺点, 感觉到如何引领农民从精神上的解放与提高。所以他的自述 充满了改造农村与农民的新思维和正能量,是一本不可多得 的知青回忆录。镇江知青回忆录我们的知青生活中,石 耘写的自述我耕耘,我快乐以充满激情的文字自述了1969 年 3 月到黄海边的江苏生产建设兵团三师十七团三十三连插 场,在这里上山下乡整整十年,变换过不同的各种岗位

44、,甚 至在 1971 年 9 月到 1972 年 11 月被作为“ 5.16 分子”的嫌 疑被押回镇江关押一年多,但是她从没有为自己的选择后 悔。读者从她的自述里感受到的是一位不怕苦,不怕累的女 知青的忠诚;对共产党的忠诚,对人民的忠诚,对自己追求 的事业的忠诚,她终结自己十年的知青岁月说;“回首一生, 风雨中没有悲观,顺境中不曾骄逸,逆水行进中没有沉沦。 前行中始终保持一份自励和勤奋。显示一份坚韧自信与包 容。 ”湖州知青许瑞林的自述难以的知青岁月,他以一种 平淡冷静的心态,来叙述自己长达十五年知青生活,与大多 数知青的回忆录不一样的是,他不是将自己作为一个被时代 抛弃在社会底层的流放者来倾

45、述自己的苦难,以及自己如何 与命运抗争。他作为文革前湖州市第一批去农村插队的城镇 青年,他是响应伟大领袖号召高高兴兴地到农村插队落户 的,他没有想到这一去会回来,他是以一种虔诚的的心态去 当社会主义新农民的。他一去就是十五年,他的青葱岁月是 在南埠农村度过的,在那里有他留下的汗水,有他的友谊和 爱情,也有他含着泪水的欢笑!他在南埠成为一个走四方的 木匠,今天是杭嘉湖平原一位成功的企业家。苏州知青顾鉴 明的十五岁的知青下乡后的那些岁月是一本与众不 同的知青回忆录,他到农场当知青还不到十五岁,还是一个 天真的不懂事的孩子,这么小的年纪就开始人生的摸爬滚 打,他几乎是在农场长大的,在知青大哥哥大姐姐

46、的喔护下 长大的,在他的自述里没有多少苦难的倾述,更多的是他在 不同的时间,与一个又一个女知青的爱情故事,有的是朦胧 的,有的是山盟海誓的, 因为他是一个讨人喜欢的阳光少年, 这让我们想起著名作家何其芳的一首诗我为少男少女歌 唱 ,几年后他的知青岁月结束了,在返城的知青队伍里他 已经是一个成熟的男子汉,知青岁月磨练了他。 2013 年 6 月, 湖南长沙文革前去湘南江永的知青出版了他们的回忆录异 乡故乡长沙知青在江永,这部 70 万字的知青回忆录真 实地记录了文革前5000 多长沙知青下放江永的真实生态, 这些知青大部分是出身不好的知青,许多人学习成绩优秀, 由于家庭出身问题,被当时的“阶级路

47、线“拒之高中,大学 门外,他们不甘心做无业的社会青年,为了和反动家庭划清 界限,上山下乡, 去艰苦的湖南与广西交界的江永农村插队, 脱胎换骨,做社会主义的新农民,经历了许多磨难。特别是 在文革期间,在道县和江永等地发生了惨绝人寰的”贫下中 农法庭“杀害黑五类分子及其子女亲属的事件,长沙知青有 多人被活活打死,从而发生3000 长沙知青大逃亡,他们辗 转几百里在解放军的保护下逃回长沙。这本书出版时出版社 坚持要将这些负面内容删除。该书的主编在序言里这样“自 我解嘲“;”对历史的记忆的理解,阐述又必然带有某种思 想立场,难免包含偏见。但是,只要每一个人都有表达历史 记忆的权利并且实现了充分表达,“

48、片面”就会在互补中走 向全面,“偏见“就会在对话中逐渐消解,达成共识。”2009 年 12 月美国海波因特大学历史系教授邓鹏主编的无声的 群落中国文革前老知青回忆录重庆出版社出版。这套 两本的知青回忆录,主要收录了文革前去大巴山插队的重庆 老知青的自述,邓鹏就是一位因为家庭出身不好连高中都考 不上的重庆社会青年。 这是一个无声的群落,因为他们在“千 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的年代里,他们是身上打上”黑五类 “烙印的不可接的“贱民“,大巴山的父老乡亲以广阔的心 怀接纳了他们。但是极左时代的社会环境,使他们的接受再 教育磨难重重,其中包括文革期间的阶级斗争扩大化对他们 的伤害。因此他们对知青岁月的回顾

49、只能是对黑暗和苦难的 控诉,声声血泪,知青的上山下乡对这个群体来说只是一场 灾难。虽然文革后许多人走出大巴山,新时代赋予的机遇和 他们自己的不断努力,他们中一些人成为社会的精英。但是 他们对大巴山区所有的回忆仍然是不寒而栗。邓鹏参加了 2008 年 12 月在上海社科院和复旦大学举行的”2008,上海 知青学术研讨会“,他乘飞机近20 个小时赶到复旦大学的 会场,是最后一个发言的学者,第二天他又辛苦地飞回美国。 他说; “我是代表一个群体来这里发言一个无声的群落 “。他在会上宣读的论文就是;”文革前上山下乡运动与毛 氏乌托邦“。他认为文革前的上山下乡较之文革期间的上山 下乡有更强烈的理想主义色彩,这一时期的城市青年下乡虽 然在很大程度上是革命暴力,尤其是阶级斗争和政治歧视的 牺牲品,却富有一种浪漫主义的蒙昧。实际上它是毛泽东领 导的一场农民革命包含的空想主义的组成部分。对于各种不 同叙事和评价立场的知青回忆录,我们读不要排斥,应该以 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