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的统治教案.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519301 上传时间:2025-07-2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1.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元朝的统治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元朝的统治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元朝的统治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元朝的统治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元朝的统治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元朝的统治教案一、教学目标L知识与能力目标:学生能了解元朝的疆域范围,知晓行省制度的内容与意义,掌握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措施,提高归纳、分析历史信息的能力。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分析地图、史料研读,培养时空观念与论从史出的方法,小组讨论元朝制度、边疆治理的影响,提升合作探究与思维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识元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发展,增强民族自豪感与民族团结意识。二、教学重难点L重点:行省制度的架构、运行及历史意义;元朝对西藏、台湾等边疆地区管辖的举措与意义。4 .难点:理解行省制度如何有效加强中央集权,以及元朝边疆治理措施对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深层次推动作用,体会制度创新与民

2、族融合的内在联系。三、教学方法讲授法:系统讲解知识要点,搭建知识框架;地图演示法:利用历史地图直观呈现元朝疆域、行省分布,强化时空感知;史料分析法:精选文字、图片史料,引导学生挖掘信息,探究历史真相;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探讨重点问题,激发思维碰撞,培养团队协作。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展示蒙古帝国形势图,提问学生:从图中能看出蒙古势力的扩张范围有多大?联想之前学过的宋朝历史,如此强大的蒙古势力对中原地区乃至更广阔天地带来怎样的冲击?引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2 .新课讲授3 朝的疆域(10分钟)呈现元朝疆域图,引导学生观察地图颜色、边界标识,描述元朝疆域四至。强调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疆域

3、空前辽阔的王朝,“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比以往朝代拓展了诸多区域,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出今天的新疆、西藏、云南、东北等地在元朝疆域内的大致位置,直观感受广袤疆土,培养时空观念。4 省制度(20分钟)讲解:面对庞大疆域,元朝创新行政管理,实行行省制度。介绍中央中书省掌管全国行政,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地方设行中书省,如岭北、辽阳、河南江北等10个行省,由中央委派官员管理。结合教材图表,分析行省职权,如民政、军政、赋税征收等,行省长官受中央节制,且行省内部权力制衡。史料展示:“行省有政令则布于下,郡县有请则为达于省。有边陲军旅之事,则兼都元帅府,其次则止为元帅府。其在远服

4、又有招讨、安抚、宣抚等使。”一一元史百官志提问:从史料看,行省与中央、郡县是什么关系?有哪些职能?引导学生分析得出行省上传下达、统筹地方军政事务又受制于中央的特点,理解其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提高行政效率的意义。5 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20分钟)西藏地区:讲述元朝设宣政院管辖西藏,宣政院直接统辖宗教与世俗事务,使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展示八思巴觐见忽必烈图,介绍国师八思巴在其中推动作用,说明中央与西藏的政治、宗教联系紧密。台湾地区:呈现历史文献记载“琉球(今台湾),在南海之东设澎湖巡检司,以周岁额办盐课中统钱钞一十锭二十五两,别无科差。”引导学生解读,明确元朝在澎湖

5、列岛设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这是中国中央政权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行政机构,标志台湾纳入中国版图进程的关键节点。小组讨论:将学生分组,探讨元朝边疆管辖措施对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意义。每组推选代表发言,教师总结升华,强调这些举措促进民族交流融合、拓展国家认同边界、为后世边疆治理奠基。6 .课堂小结(10分钟)结合板书,回顾元朝疆域、行省制度架构与运行、边疆管辖要点。点明元朝开创性制度与有效边疆治理,铸就我国统一多民族发展的重要阶段,巩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强化知识记忆与体系构建。7 .课堂练习(10分钟)布置5-6道选择题、2-3道简答题,涵盖行省职责、边疆管理机构对应、制度影响等知

6、识点,如“元朝时,管理今天北京地区的行政机构是?”“简述元朝行省制度对后世的启示”,学生作答后即时反馈讲解,巩固学习成果。五、教学资源L历史地图:蒙古帝国形势图元朝疆域图,清晰展示疆域变迁与行省分布,辅助学生构建空间认知。2 .教材与教参:统编版七年级教材提供知识主体,教参拓展深度广度,细化知识讲解、补充背景资料。3 .多媒体课件:整合图片、文字史料、动态演示,如行省制度运作流程动画,将抽象知识形象化,提升课堂趣味性、互动性。六、教学反思优点:运用多元教学法,地图与史料结合,激发学生兴趣,直观呈现知识,培养关键能力;小组讨论活跃课堂,促进学生深度思考。不足:时间把控上,小组讨论环节偶有超时,压缩练习巩固时间;部分学生对史料解读较吃力,史料选取难度梯度过渡欠妥。改进措施:下次讨论前明确时间限制、细化任务,确保流程紧凑;筛选史料时分层设计,由浅入深,课前预习补充史料背景知识,提升学生解读史料、参与课堂的效率,优化教学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