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挑战中考数学压轴题_1.6因动点产生的面积问题.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5195235 上传时间:2020-02-18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3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挑战中考数学压轴题_1.6因动点产生的面积问题.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14挑战中考数学压轴题_1.6因动点产生的面积问题.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14挑战中考数学压轴题_1.6因动点产生的面积问题.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14挑战中考数学压轴题_1.6因动点产生的面积问题.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14挑战中考数学压轴题_1.6因动点产生的面积问题.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挑战中考数学压轴题_1.6因动点产生的面积问题.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挑战中考数学压轴题_1.6因动点产生的面积问题.pdf(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6 因动点产生的面积问题 例 1 2013 年苏州市中考第29 题 如图 1,已知抛物线 21 2 yxbxc(b、c 是常数,且 c0)与 x 轴交于A、B 两点 (点 A 在点 B 的左侧),与 y 轴的负半轴交于点C,点 A 的坐标为 (1,0) (1)b_,点 B 的横坐标为 _(上述结果均用含c 的代数式表示) ; (2)连结 BC,过点 A 作直线 AE/BC,与抛物线交于点E点 D 是 x 轴上一点,坐标 为(2,0) ,当 C、D、E 三点在同一直线上时,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3)在(2)的条件下, 点 P 是 x 轴下方的抛物线上的一动点,连结 PB、PC设 PBC 的面

2、积为S 求 S的取值范围; 若 PBC 的面积 S为正整数,则这样的PBC 共有 _个 图 1 动感体验 请打开几何画板文件名“13 苏州 29” ,拖动点C 在 y 轴负半轴上运动,可以体验到, EHA 与 COB 保持相似点击按钮“C、D、E 三点共线”,此时 EHD COD拖动 点 P 从 A 经过 C 到达 B,数一数面积的正整数值共有11 个 请打开超级画板文件名“13 苏州 29” ,拖动点C 在 y 轴负半轴上运动,可以体验到, EHA 与 COB 保持相似点击按钮“C、D、E 三点共线”,此时 EHD COD拖动 点 P 从 A 经过 C 到达 B,数一数面积的正整数值共有11

3、 个 思路点拨 1用 c 表示 b 以后,把抛物线的一般式改写为两点式,会发现OB2OC 2当 C、D、 E 三点共线时,EHA COB, EHD COD 3求 PBC 面积的取值范围,要分两种情况计算,P 在 BC 上方或下方 4 求得了 S的取值范围, 然后罗列P 从 A 经过 C 运动到 B 的过程中, 面积的正整数值, 再数一数个数注意排除点A、C、B 三个时刻的值 满分解答 (1)b 1 2 c,点 B 的横坐标为2c (2)由 2 111 ()(1)(2 ) 222 yxcxcxxc,设 E 1 ( ,(1)(2 ) 2 xxxc 过点 E 作 EHx 轴于 H 由于 OB2OC,

4、当 AE/BC 时, AH2EH 所以 1(1)(2 )xxxc 因此 1 2xc所以(12 ,1)Ecc 当 C、D、E 三点在同一直线上时, EHCO DHDO 所以 1 212 cc c 整理,得 2c 23c20解得 c 2 或1 2 c(舍去) 所以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213 2 22 yxx (3)当 P 在 BC 下方时,过点P 作 x 轴的垂线交BC 于 F 直线 BC 的解析式为 1 2 2 yx 设 213 (,2) 22 P mmm,那么 1 (,2) 2 F mm, 21 2 2 FPmm 所以 SPBCSPBF SPCF 221 ()24(2)4 2 BC FP xxF

5、Pmmm 因此当 P 在 BC 下方时, PBC 的最大值为4 当 P 在 BC 上方时,因为SABC5,所以 SPBC5 综上所述, 0S5 若 PBC 的面积 S为正整数,则这样的PBC 共有 11 个 考点伸展 点 P 沿抛物线从A 经过 C 到达 B 的过程中, PBC 的面积为整数,依次为(5) ,4,3, 2,1, (0) , 1,2,3,4, 3,2,1, (0) 当 P 在 BC 下方, S4 时,点 P 在 BC 的中点的正下方,F 是 BC 的中点 例 2 2012年菏泽市中考第21 题 如图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放置一直角三角板,其顶点为A(0, 1)、B(2, 0)、

6、O(0, 0), 将此三角板绕原点O 逆时针旋转90,得到三角形ABO (1)一抛物线经过点A、B、B,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 (2)设点 P 是第一象限内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是否存在点P,使四边形PBAB 的面 积是 A B O 面积的 4倍?若存在,请求出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在( 2)的条件下,试指出四边形PBAB 是哪种形状的四边形?并写出它的两条 性质 图 1 动感体验 请打开几何画板文件名“12 菏泽 21” ,拖动点P 在第一象限内的抛物线上运动,可以 体验到,当四边形PBAB 是等腰梯形时,四边形PBA B 的面积是 A BO 面积的 4 倍 请打开超级画板

7、文件名“12 菏泽 21” ,拖动点P 在第一象限内的抛物线上运动,可以 体验到,当四边形PBAB 是等腰梯形时,四边形PBA B 的面积是 A BO 面积的 4 倍 思路点拨 1四边形PB A B 的面积是 ABO 面积的 4 倍,可以转化为四边形PB OB 的面积是 ABO 面积的 3 倍 2联结 PO,四边形PBOB 可以分割为两个三角形 3过点向x 轴作垂线,四边形PBOB 也可以分割为一个直角梯形和一个直角三角形 满分解答 (1) AOB 绕着原点O 逆时针旋转90,点 A 、B的坐标分别为(1, 0) 、(0, 2) 因为抛物线与x 轴交于 A (1, 0)、B(2, 0),设解析

8、式为ya(x1)(x2), 代入 B(0, 2),得 a1 所以该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 (x1)(x2) x 2x2 (2)SA BO 1 如果 S四边形 PBAB4 SAB O4,那么 S 四边形 PBOB3 SABO3 如图 2,作 PDOB,垂足为 D 设点 P 的坐标为(x, x2 x2) 232 1111 ()(22)2 2222 PB OD SDO B OPDxxxxxx 梯形 232 1113 (2)(2)2 2222 PDB SDBPDxxxxx 所以 2 2 +2 PDB PB A DPB OD SSSxx 四边形梯形 解方程 x22x23,得 x1x21 所以点 P 的坐标为

9、 (1,2) 图 2 图 3 图 4 (3)如图 3,四边形 PBAB 是等腰梯形,它的性质有:等腰梯形的对角线相等;等腰 梯形同以底上的两个内角相等;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经过两底中点的直线 考点伸展 第(2)题求四边形PBOB 的面积, 也可以如图4 那样分割图形, 这样运算过程更简单 11 2 22 PB OP SB O xxx 22 11 2(2)2 22 PBOP SBO yxxxx 所以 2 2 +2 PB OPBOPB A D SSSxx 四边形 甚至我们可以更大胆地根据抛物线的对称性直接得到点P: 作 AOB 关于抛物线的对称轴对称的BOE,那么点E 的坐标为 (1,2

10、) 而矩形 EBOD 与 AOB 、BOP 是等底等高的,所以四边形EB A B 的面积是 ABO 面积的 4 倍因此点E 就是要探求的点P 例 3 2012年河南省中考第23 题 如图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 1 1 2 yx 与抛物线yax 2 bx3 交于 A、B 两点, 点 A 在 x 轴上,点B 的纵坐标为3点 P 是直线 AB 下方的抛物线上的一动点(不与点A、 B 重合),过点 P 作 x 轴的垂线交直线AB 于点 C,作 PDAB 于点 D (1)求 a、 b 及 sinACP 的值; (2)设点 P 的横坐标为m 用含 m 的代数式表示线段PD 的长,并求出线段PD 长

11、的最大值; 连结 PB,线段 PC 把 PDB 分成两个三角形,是否存在适合的m 的值,使这两个三 角形的面积比为910?若存在,直接写出m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图 1 动感体验 请打开几何画板文件名“12 河南 23” ,拖动点 P 在直线 AB 下方的抛物线上运动,可以 体验到, PD 随点 P 运动的图象是开口向下的抛物线的一部分,当C 是 AB 的中点时, PD 达到最大值观察面积比的度量值,可以体验到,左右两个三角形的面积比可以是9 10, 也可以是109 思路点拨 1第( 1)题由于CP/y 轴,把 ACP 转化为它的同位角 2第( 2)题中, PDPCsinACP,第(

12、1)题已经做好了铺垫 3 PCD 与 PCB 是同底边PC 的两个三角形,面积比等于对应高DN 与 BM 的比 4两个三角形的面积比为910,要分两种情况讨论 满分解答 (1)设直线 1 1 2 yx 与 y 轴交于点E,那么 A(2,0),B(4,3),E(0,1) 在 RtAEO 中, OA2,OE1,所以 5AE 所以 2 5 sin 5 AEO 因为 PC/EO,所以 ACP AEO因此 2 5 sin 5 ACP 将 A(2,0)、B(4,3)分别代入yax2bx3,得 4230, 16433. ab ab 解得 1 2 a , 1 2 b (2)由 211 ( ,3) 22 P m

13、mm , 1 ( ,1) 2 C mm , 得 221111 (1)(3)4 2222 PCmmmmm 所以 22 2 52 5159 5 sin(4)(1) 55255 PDPCACPPCmmm 所以 PD 的最大值为 9 5 5 (3)当 SPCDSPCB 910 时, 5 2 m ; 当 SPCDSPCB 109 时, 32 9 m 图 2 考点伸展 第( 3)题的思路是:PCD 与 PCB 是同底边PC 的两个三角形,面积比等于对应高 DN 与 BM 的比 而 2 52 511 coscos(4)(2)(4) 5525 DNPDPDNPDACPmmmm , BM4m 当 SPCDSPC

14、B9 10 时, 19 (2)(4)(4) 510 mmm 解得 5 2 m 当 SPCDSPCB109 时, 110 (2)(4)(4) 59 mmm 解得 32 9 m 例 4 2011年南通市中考第28 题 如图 1, 直线 l 经过点 A(1, 0), 且与双曲线 m y x (x0)交于点 B(2, 1) 过点( ,1)P p p(p 1)作 x 轴的平行线分别交曲线 m y x (x0)和 m y x (x 0)于 M、N 两点 (1)求 m 的值及直线l 的解析式; (2)若点 P 在直线 y2 上,求证:PMB PNA; (3)是否存在实数p,使得 SAMN4SAMP?若存在,

15、请求出所有满足条件的p 的值; 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图 1 动感体验 请打开几何画板文件名“11 南通 28” ,拖动点 P 在射线 AB 上运动,可以体验到,当直 线 MN 经过( 0,2)点时,图形中的三角形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MN 和 AMP 是两 个同高的三角形,MN4MP 存在两种情况 思路点拨 1第( 2)题准确画图,点的位置关系尽在图形中 2第( 3)题把 S AMN4SAMP转化为 MN4MP,按照点M 与线段 NP 的位置关系分 两种情况讨论 满分解答 (1)因为点B(2,1)在双曲线 m y x 上,所以m2设直线l 的解析式为ykx b , 代入点 A(1,0)和点

16、B(2,1),得 0, 21. kb kb 解得 1, 1. k b 所以直线l 的解析式为1yx (2)由点( ,1)P p p(p1)的坐标可知,点P 在直线1yx上 x 轴的上方如图2, 当 y2 时,点 P 的坐标为 (3,2)此时点M 的坐标为 (1,2),点 N 的坐标为 (1,2) 由 P(3,2)、M(1,2)、B(2,1)三点的位置关系,可知PMB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由 P(3,2)、N(1,2)、A(1,0)三点的位置关系,可知PNA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所以 PMB PNA 图 2 图 3 图 4 (3) AMN 和 AMP 是两个同高的三角形,底边MN 和 MP 在同一条

17、直线上 当 SAMN4SAMP时, MN 4MP 如图 3,当 M 在 NP 上时, xMxN4(xPxM)因此 222 ()4 (1)x xxx 解 得 113 2 x 或 113 2 x (此时点P 在 x 轴下方,舍去) 此时 113 2 p 如 图4 , 当M在NP的 延 长 线 上 时 , xM xN 4(xM xP) 因 此 222 ()4(1 )x xxx 解得 15 2 x 或 15 2 x (此时点P 在 x 轴下方, 舍去)此 时 15 2 p 考点伸展 在本题情景下,AMN 能否成为直角三角形? 情形一,如图5, AMN90,此时点M 的坐标为( 1,2) ,点 P 的坐

18、标为( 3,2) 情形二,如图6, MAN90,此时斜边MN 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不存在 ANM90的情况 图 5 图 6 例 5 2010年广州市中考第25题 如图 1,四边形OABC 是矩形,点A、C 的坐标分别为 (3,0),(0,1)点 D 是线段 BC 上 的动点(与端点B、C 不重合),过点 D 作直线 1 2 yxb交折线 OAB 于点 E (1)记 ODE 的面积为S,求 S与 b 的函数关系式; (2) 当点 E 在线段 OA 上时,若矩形 OABC 关于直线 DE 的对称图形为四边形O1A1B1C1, 试探究四边形O1A1B1C1与矩形 OABC 的重叠部分的面积是否发

19、生变化?若不变,求出重叠 部分的面积;若改变,请说明理由 图 1 动感体验 请打开几何画板文件名“10 广州 25” ,拖动点D 由 C 向 B 运动,观察S随 b 变化的函 数图象,可以体验到,E 在 OA 上时, S随 b 的增大而增大;E 在 AB 上时, S随 b 的增大而 减小双击按钮“第(3)题” ,拖动点D 由 C 向 B 运动,可以观察到,E 在 OA 上时,重 叠部分的形状是菱形,面积不变双击按钮“第(2)题”可以切换 思路点拨 1数形结合,用b 表示线段OE、CD、AE、BE 的长 2求 ODE 的面积,要分两种情况当E 在 OA 上时, OE 边对应的高等于OC;当 E

20、在 AB 边上时,要利用割补法求ODE 的面积 3第( 3)题中的重叠部分是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 4图形翻着、旋转等运动中,计算菱形的边长一般用勾股定理 满分解答 (1)如图 2,当 E 在 OA 上时,由 1 2 yxb可知,点 E 的坐标为 (2b,0),OE2b此 时 SSODE 11 21 22 OE OCbb 如图 3,当 E 在 AB 上时,把 y1 代入 1 2 yxb可知,点D 的坐标为 (2b2,1), CD2b2,BD52b把 x3 代入 1 2 yxb可知,点E 的坐标为 3 (3,) 2 b,AE 3 2 b, BE 5 2 b此时 SS矩形 OABCSOAE SBDE

21、 SOCD 131 51 33()()(52 )1 (22) 222 22 bbbb 2 5 2 bb (2)如图 4,因为四边形O1A1B1C1与矩形 OABC 关于直线 DE 对称,因此DMDN,那 么重叠部分是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即四边形DMEN 是菱形 作 DH OA,垂足为H由于 CD 2b2, OE2b,所以 EH2 设菱形 DMEN 的边长为m在 RtDEH 中, DH 1,NH 2m,DNm,所以 12 (2m) 2m2解得 5 4 m所以重叠部分菱形DMEN 的面积为 5 4 图 2 图 3 图 4 考点伸展 把本题中的矩形OABC 绕着它的对称中心旋转,如果重叠部分的形状

22、是菱形(如图 5) , 那么这个菱形的最小面积为1,如图 6 所示;最大面积为 5 3 ,如图 7所示 图 5 图 6 图 7 例 6 2010年扬州市中考第28 题 如图 1,在 ABC 中, C90, AC3,BC4,CD 是斜边 AB 上的高,点E 在斜 边 AB 上,过点 E 作直线与 ABC 的直角边相交于点F,设 AEx, AEF 的面积为y (1)求线段AD 的长; (2)若 EFAB,当点 E 在斜边 AB 上移动时, 求 y 与 x 的函数关系式(写出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 ; 当 x 取何值时, y 有最大值?并求出最大值 (3)若点 F 在直角边AC 上(点 F 与 A、

23、C 不重合),点 E 在斜边 AB 上移动,试问, 是否存在直线EF 将 ABC 的周长和面积同时平分?若存在直线EF,求出 x 的值;若不存 在直线 EF,请说明理由 图 1 备用图 动感体验 请打开几何画板文件名“10 扬州 28” ,拖动点 E 在 AB 上运动,从y 随 x 变化的图象可 以体验到,当F 在 AC 上时, y 随 x 的增大而增大;当F 在 BC 上时, y 随 x 变化的图象是 开口向下的抛物线的一部分,y 的最大值对应抛物线的顶点双击按钮“第(3)题” ,我们 已经设定好了EF 平分 ABC 的周长,拖动点E,观察图象,可以体验到,“面积 AEF”的 值可以等于3,

24、也就是说, 存在直线EF 将 ABC 的周长和面积同时平分双击按钮 “第( 2) 题”可以切换。 思路点拨 1第( 1)题求得的AD 的长,就是第(2)题分类讨论x 的临界点 2第( 2)题要按照点F 的位置分两种情况讨论 3第( 3)题的一般策略是:先假定平分周长,再列关于面积的方程,根据方程的解的 情况作出判断 满分解答 (1) 在Rt ABC中 ,AC 3 , BC 4 , 所 以AB 5 在Rt ACD中 , 39 cos3 55 ADACA (2) 如图 2,当 F 在 AC 上时, 9 0 5 x 在 RtAEF 中, 4 tan 3 EFAEAx所 以 2 12 23 yAE E

25、Fx 如图 3,当 F 在 BC 上时, 9 5 5 x在 RtBEF 中, 3 tan(5) 4 EFBEBx所 以 2 1315 288 yAE EFxx 当 9 0 5 x时, 22 3 yx的最大值为 54 25 ; 当 9 5 5 x时, 2 315 88 yxx 2 3575 ) 8232 x(的最大值为 75 32 因此,当 5 2 x时, y 的最大值为 75 32 图 2 图 3 图 4 (3)ABC 的周长等于12,面积等于6 先假设 EF 平分 ABC 的周长,那么AEx,AF6x,x 的变化范围为3x5因 此 1142 sin(6)(6) 2255 AEF SAE AF

26、Axxx x解方程 2 (6)3 5 x x,得 1 36 2 x 因为 1 36 2 x在 3x5 范围内 (如图 4) ,因此存在直线EF 将 ABC 的周长和面 积同时平分 考点伸展 如果把第( 3)题的条件“点F 在直角边AC 上”改为“点F 在直角边BC 上” ,那么就 不存在直线EF 将 ABC 的周长和面积同时平分 先假设 EF 平分 ABC 的周长,那么AE x,BE5 x,BFx1 因此 2 1133 sin(5)(1)(45) 22510 BEF SBE BFBxxxx 解方程 2 3 (45)3 10 xx整理,得 2 450xx此方程无实数根 例 7 2009年兰州市中

27、考第29题 如图 1,正方形ABCD 中,点 A、B 的坐标分别为 ( 0, 10) ,(8, 4) , 点 C 在第一象限 动 点 P 在正方形ABCD 的边上,从点A 出发沿 A BCD 匀速运动,同时动点Q 以相同速 度在 x 轴上运动,当P 点到 D 点时,两点同时停止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t 秒 (1)当 P点在边 AB 上运动时,点Q 的横坐标 x (长度单位)关于运动时间t(秒)的 函数图象如图2 所示,请写出点Q 开始运动时的坐标及点P运动速度; (2)求正方形边长及顶点C 的坐标; (3)在( 1)中当 t 为何值时,OPQ 的面积最大,并求此时P 点的坐标 (4)如果点P、Q

28、 保持原速度速度不变,当点P 沿 AB CD 匀速运动时, OP 与 PQ 能否相等,若能,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t 的值;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图 1 图 2 动感体验 请打开几何画板文件名“09 兰州 29” ,拖动点Q 在 x 轴上运动,可以体验到,点Q 运 动的起点为( 1,0) ;当 P在 AB 上时, OPQ 的面积随x 变化的图象是开口向下的抛物线 的一部分; 观察点 P 与 OQ 的垂直平分线的位置关系,可以体验到, 有两个时刻, PO=PQ 双 击按钮“ POPQ,P 在 AB 上”和“ POPQ,P 在 CD 上” ,可以准确显示POPQ 思路点拨 1过点 B、C、P 向 x 轴

29、、 y 轴作垂线段,就会构造出全等的、相似的直角三角形,出 现相等、成比例的线段,用含有t 的式子表示这些线段是解题的基础 2求点 C 的坐标,为求直线BC、CD 的解析式作铺垫,进而为附加题用两点间的距离 公式作准备 3不论点P 在 AB、BC 还是 CD 上,点 P 所在的直角三角形的三边比总是345, 灵活运用方便解题 4根据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求函数的最值时,要注意定义域与对称轴的位置关系 满分解答 (1) Q (1,0),点 P 每秒钟运动1 个单位长度 (2)过点 B 作 BEy 轴于点 E,过点 C 作 x 轴的垂线交直线BE 于 F,交 x 轴于 H 在 RtABE 中,BE8,A

30、E 104 6,所以 AB10由 ABE BCF,知 BFAE 4,CFBE6所以 EF86 14,CH8412因此点 C 的坐标为( 14,12) (3)过点 P 作 PMy 轴于 M,PN x轴于 N因为 PM/BE,所以 APAMMP ABAFBF , 即 1068 tAMMP 因此 34 , 55 AMtPMt 于是 34 10, 55 PNOMtONPMt 设 OPQ 的面积为 S(平方单位 ), 那么 2113347 (1)(10)5 2251010 SOQ PNtttt, 定义域为0 t 10 因为抛物线开口向下,对称轴为直线 47 6 t,所以当 47 6 t时, OPQ 的面

31、积最大此 时 P 的坐标为 ( 94 15 , 53 10 ) (4)当 5 3 t或 295 13 t时,OP 与 PQ 相等 图 3 图 4 考点伸展 附加题的一般思路是:点Q 的横坐标是点P 的横坐标的2 倍先求直线AB、BC、CD 的解析式,根据直线的解析式设点P 的坐标,再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列方程POPQ 附加题也可以这样解: 如图 4,在 RtAMP 中,设 AM3m,MP 4 m,AP5m,那么 OQ8m根据 AP、 OQ 的长列方程组 5, 81, mt mt 解得 5 3 t 如图 5,在 RtGMP 中,设 GM3m,MP4 m,GP 5m,那么 OQ8m在 Rt GAD中, GD 7.5根据 GP、OQ 的长列方程组 537.5, 81, mt mt 解得 295 13 t 如图 6,设 MP4m,那么 OQ8m根据 BP、OQ 的长列方程组 51010, 81, mt mt 解得 5 3 t,但这时点P 不在 BC 上 图 5 图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