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河北省保定市高三上学期11月摸底考试历史.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5195494 上传时间:2020-02-18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4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届河北省保定市高三上学期11月摸底考试历史.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5届河北省保定市高三上学期11月摸底考试历史.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5届河北省保定市高三上学期11月摸底考试历史.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5届河北省保定市高三上学期11月摸底考试历史.pdf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5届河北省保定市高三上学期11月摸底考试历史.pdf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届河北省保定市高三上学期11月摸底考试历史.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届河北省保定市高三上学期11月摸底考试历史.pdf(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4 年高三摸底考试 历史试题 命题人 :张喜明靳海滨审定人 :要保来刘领兰 注意事项 : (1)本试卷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90 分钟。 (2)本试卷分为第I 卷和第 II 卷,第 I 卷为选择题,共48 分,第 II 卷为材料问答题,共52 分。 第 I 卷 本卷为选择题,共24 小题。每小题2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鲁武公九年,鲁武公带着大儿子姬括、小儿子姬戏到镐京去朝拜周宜王。周宣王很喜欢小儿子姬 戏,就要鲁武公立姬戏为嗣君,做鲁武公的接班人。结果鲁武公按周宣王命令立姬戏为嗣君,即鲁 懿公。材料反映出 A.当时宗法制已很难

2、得到实行 B.姬括会成为当时鲁国的小宗 C.周宣王在诸侯王中的威信将会更高 D.统治者个人好恶是西周时期立嗣君的主要标准 2.有文献记载 :九品中正制之设“ 盖以论官吏优劣, 非为士族高卑 ” ,“ 其始造也, 乡邑清议, 不拘爵位, 褒贬所加,足为劝励,尤有乡论余风” 。这表明九品中正制 A.以官吏实绩对官吏进行优劣评定 B.曾经被世族门阀所控制 C.遭到了当时很多人的反对 D.一度以德才为主要依据,不注重家世门第 3.若名思想家李泽厚说:后代人们,由其现实的利益和要求出发,各取所衡,或夸扬其保守的方面, 或强调其合理的因索,来重新解说、建造和评价它们,以服务于当时的阶级、时代的需要。于是,

3、 有董仲舒的孔子,有朱熹的孔子 。范仲舒和朱熹的思想都 A.使儒学和皇权更加充满宗教色彩 B.得到了当朝统治者推崇 C.提出了一定程度上限制君权的主张 D.进一步稳固了儒学的统治地位 4.宋史 食货志载,哲宗绍圣年间(1094-1097 年) “ 界率赠造(交子) ,以给陕西沿边籴买及募兵之 用,少者数十万缗,多者或至数百万缗,而成都乏用,用请印造,故每岁书放亦无定数。” 材料反映 的主要问题是 A.北宋时交子已成为主要的流通货币 B.交子使用范围主要局限于我国西部 C.交子已丧失信用和流通功能 D.北宋政府缺乏有效管控货币发行量的体制 5.南开大学教授李治安认为:元朝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

4、那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 态,也是两宋否定唐后期藩镇分权的继续,相当于自隋朝始第三个“ 正一反一合 ” 阶段的 “ 合” 。作者 认为 A.行省制实现了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有机结合 B.行省制主要着眼于政治上的统治和军事上的控制 C.行省制巩固了元朝的中央统治和国家的统一 D.行省制充分借鉴了郡县制的优点,基本摈弃了两宋政治制度的缺点 6.下表信息反映出 汉武帝时期实行盐铁官营 唐宋时期 政府不仅不排斥手工业者和商人的经营活动,相反,把手工业者和商人纳入国家 专卖制度中的生产环节和销售环节,国家只在批发环节上控制商品经营 明清时期国家对盐实行专卖,其他商品都可以自由经营 A.政府对民间

5、商业控制越来越紧 B.政府专卖制度已严重影响了我国商业的发展 C.政府对工商业由官营向管理转变 D.政府专卖范围呈扩大趋势 7.黄炎培在我亲自经历的辛亥革命中说,社会风俗人心,从某些部分看来,辛亥以后和以前大 大改变了。所有卑贱、颓废、放荡行为,有些少了,有些完全消灭了。 总之,辛亥革命无数头 颅换得来的,除推翻封建帝制以外,广大民众的体格、品格相当提高了。材料中黄炎培认为辛亥革 命的主要意义是 A.改变了中国的社会制度 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社会生活领域出现重大变化 D. 促使中国教育的近代化 8. 1895-1911年1912-1918年 年投资额 (万元 ) 800 2200

6、年均办厂数 (家) 19 80 上述两个时期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共同点是 A.都与政府的政策和“ 实业救国 ” 思潮有关 B.轻工业、重工业均得到较大发展 C.企业规模呈现不断扩大趋势 D.都为以后革命转型奠定了基础 9.海上竹枝词有这样的说法: “学界开通到女流,金丝眼镜自由头,皮鞋黑袜天然足,笑彼金莲最 可羞。但是服饰改易运动多集中在知识界和上海、广州等发达地区,在守旧和落后的农村,普通民 众对学界的服饰革新多抱抵拒、排斥的态度, 缠足思想也仍然禁锢着众多的女性。” 这反映的实质问 题是 A.近代文明的传播发展不平衡B.普通民众不接受新生事物 C.上海、广州等地最为开放D.近代我国人民对

7、西方文明的接受停留在生活层面 10.近代中国的时势不可能给民主观念人物提供培育某种观念所需要的足够时间与理想的心境。他们 必须与时间赛跑,他们的铁肩不仅要担道义,更要担救亡。从民主观念流变的角度看,风向标式的 人物至少有 :王韬、梁启超、孙中山、李大钊、胡适、毛泽东等。由此可见,近代中国民主思想 A.大都与中国国情不符B.具有强烈的爱国色彩 C.引人的国家来滋相对单一D.受国内经济发展水平影响较大 11.中共领导人张闻天说:张学良这次行动是开始揭破民族妥协派(指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主流派) 的行动,向着全国性的抗日方向发展。对妥协派应尽量争取与分化孤立,我们不采取与南京对立方 针,不组织与南

8、京对立方式。发动群众威逼南京,尽量争取南京政府正统。这表明张闻天 A.实际主张逼蒋抗日B.主张抗日反蒋 C.揭示了西安事变爆发的直接原因D.没能认清当时中国国内形势 12.下图是某个历史时期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国示意图节选(深色部分为建交国,法 国1964年与中国建交 )。从中可以看出 A.欧共体奉行相对独立的外文政策 B.新中国在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已得到恢复 C.中美关系的缓和对中法关系影响很大 D.法国与新中国关系正常化走在西方大国前列 13.亚里士多德说: “不容许所有公民共享的制度是寡头的,容许所有公民共享的制度是民主的。” 下列 为确保实现 “ 所有公民共享 ” 古雅典民主而采取的

9、举措是 A.“ 四百人会议 ”B.“ 陶片放逐法 ” C.十将军委员会D. 为担任公职的公民发放津贴 14.观察下面两幅图片,图1为 15 世纪中期圣母、圣婴和天使,图 2 为 1500 年朝拜圣婴 。从 中可以看出 A.人物表情严肃,画面死气沉沉B.以歌颂神为主要目的 C.虽有宗教色彩,但充满人文气息D.民众已摆脱禁欲主义束缚 15.打个比方,商品经济发展是一个能量巨大的蓄水池,东西方贸易逆差是一块巨石,巨石砸向水池, 激起欧洲货币短缺的阵阵波浪,这种波浪通过地区间各种贸易关系传播,最终在伊比利亚半岛找到 泄洪口。由此可以得出 A.新航路开辟的经济和社会根源 B.新航路开辟引起社会关系的巨大

10、变动 C.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起因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16.自亨利七世 (1485-1509 年在位 )以来,世界上没有任何地方,是由资本主义这样毫无怜惜地处理 各种传统的农业关系。 从这一点看, 英国要算世界上最革命的国家。材料中 “ 处理各种传统的农 业关系 ” 的现象 A.直接源于新航路开辟B.实现了土地的集中经营 C.英国由此逐渐实现工业化D.满足了工业资产阶级的要求 17. 1845 年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的状况中说: “富裕市民的 ,占有阶级 ?,即 ,资产阶级 ?,和依赖 工资的工人的 ,劳动阶级 ?,即,无产阶级 ? ,这两个阶级之间不可避免地要发生斗争和战争。和平解决

11、 问题已经为时过迟。材料中恩格斯 A.强调走城市斗争道路B.主张暴力斗争的必然性 C.未认识到建立工农联盟的意义D.未看到工业革命后阶级关系的变化 18.读三国工业生产的上升情况表(以 1913 年为 100%) 国别1860年1870年1880年1890年1900年1910年1913年 德国14 l8 25 40 6O 89 100 英国34 44 53 62 79 85 100 美国14 1l 17 39 64 89 100 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 19 世纪中期英国工业生产最已稳居世界首位 B.德国的工业发展速度和美国相比长期落后 C.科技极大影响了大国的经济发展速度 D. 美国已取代英

12、国成为世界经济中心 19.近代欧美国家在承接了古代希脂、罗马的公民民主与法制历史传统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了两大政体即 君主立宪制和总统共和制。其基本原则是 A. 自由、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B.平等、天赋人权 C.民主、人民拥有普选权D.分权制衡 20.戈尔巴乔夫在对过去和未来的思考中说: “ 他是改革的先驭者。他第一个推动了改革进程。他留下 的主要东西就是使斯大林主义失掉了声誉 这是改革得以开始的前提和条件之一。” 戈尔巴乔夫评价的 是 A. 列宁B赫鲁晓夫C.勃列日涅夫D.罗斯福 21. 1990年 5月 5日开始,民主德国、联邦德国以及苏美英法四国的代表在莫斯科签署了关于最终解决德 国问题的

13、条约,条约规定:四个占领国放弃占领德国的权利和责任,解散与此规定相关的一切机构。这 一现象 A. 标志着东欧剧变的开始B.是美苏争霸结束的表现 C.说明德国再次正式实现统一D.改变了欧洲政治版图 22.下列关于 20世纪中期以来世界政治格局的表述,最准确的一项是 A. 多极化为总体发展趋势 B.东方从属于西方再度出现 C.两极格局阻碍社会主义运动发展 D. 美国一度成为世界霸主 23. 2014年第六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达成广泛共识,取得重要积极成果。双方支持对世界银行投票权结 构进行定期审议, 美方承诺尽快完成对2010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份额和执行董事会改革方案的国内审批。 这表明世界银行和

14、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A. 为解决二战后世界贸易争端而设立 B.是布雷倾森林体系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 C.长期被欧美垄断的局面将有所改观 D. 有助于推动全球贸易自由化 24.截至 2013年 12月,中国的网民规模达到6.18亿,互联网普及率45.8%,其中手机网民达到5亿,人均一 天看手机的次数是53次,高端用户人均每天看153次,平均每 6分钟看一次手机。腾讯CEO马化腾说 : “ 移 动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体的一个电子器官” 。这揭示了 A. 互联网基本取代了传统的人际关系网 B.互联网对人们的价位观念产生了很大影响 C.互联网满足了人们的个性需求 D.人们对互联网的依赖程度较强 第 II 卷

15、本卷为材料问答题,共52 分。 25. (10 分)历史漫画落含着丰富的信息,观察下面图片,回答问题。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中国古代政治演变的趋势,对图4 中两人对话内容进行阐释。 26.(14 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周礼 地官曰 : “大市,日昃而市,百族为主;朝市朝时而市,商贾为主;夕市夕时 而市;贩夫贩妇为主。凡市入,则胥执鞭度守门,市之群吏,平肆、展成、莫贾,上旌于思次(屋楼 ) 以令市。市师莅焉,而听大治大讼,胥师贾师莅于介次,而听小治小讼。” 材料二东京梦华录卷三州桥夜市记载说: “自州桥南去 直至龙津桥须脑肉止,谓之 杂嚼 ,直至三更。而一些酒楼瓦市, “ 不以风雨

16、寒暑 ,白昼通夜 ” 进行营业 ” 。“ 杭城(临安)大街,买卖 昼夜不绝,夜交三四鼓,游人始稀,五更钟鸣,卖早市者又开店矣。”“最是大街一两处,面食店及 市西坊面食店,通宵买卖,交晓不绝,缘金无不禁,公私营干,夜食于此故也。” 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特征及原因析论 材料三宋哲宗时的殿中侍御史孙升就说:“ 货殖百物, 产于山泽田野,售之于城郭, 而而流通 之以钱。 城郭乡村之民交相生养,城郭财有余则百货有所售,乡村力有余则百货无所乏。 城郭之人,日夜经营不息,流通财货,以售百物,以养乡村。”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94 哲宗元祐二年正月辛巳 “ 俗重凶事, 其奉浮图, 会宾客, 以尽力丰侈为孝

17、,否则深自愧恨, 为乡里羞 来者无限极, 往往至数百千人。至有亲亡, 秘不举哭, 必破产办具而后敢发丧者。有力者乘其急时, 贱买其田宅, 而贫者立券举债,终身困不能偿。” 欧阳文忠公文集 卷 35 (1)据材料一指出其所反映的商业特点。(4 分) (2)据材料一、二及所学,与以前相比,指出宋代的城市商业有何重大发展性变化。(6 分) (3)结合所学概括材料三中北宋商品经济发展对杜会的影响。(4 分) 27. (18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建国前夕, 毛泽东就指出: “ 关于帝国主义对我国的承认问题,不但现在不应急于去解 决,而且就是在全国胜利以后的一个相当时期内也不必急于去解决。

18、” 后来,在1958 年 9 月谈到国 际形势时,毛泽东还认为“ 帝国主义国际不承认我们比较承认我们是要有利一些” 。对待其他则本主 义国家尤其是周边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则把他们作为统一战线的对象。 1978 年起中共改变了只同共产党联系的传统做法,同发展中国家的民族民主政党、西欧的社会 党和工党开始建立联系。80 年代中期以后, 同西方发达国家各种类型的资产阶级政党进行交流与合 作。 试论新中国外交政策演变的特点 材料二在外交部成立大会上周恩来开宗明义地讲:“ 今天开辟外交战线,首先要认清敌友” 。 20 世纪 50 年代后期开始,为了扩展国际空间,对亚非国家长期提供大量无私援助,仅 60

19、年代中国 向越南提供的援助就达200 亿美元之巨。 材料三邓小平指出,现代化建设是解决国际国内各种问题的最主要的条件,我们在国际事务 中起的作用的大小,要看我们自己经济建设的成就的大小。1982 年,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 讲到:在党的各项任务中“ 核心是经济建设,它是解决国际国内问题的基础” 。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始终坚持哪些基本的外交政策和原则。(4 分) (2)结合材料二、三和所学分析,新中国在外交政策革命实现了哪些重大转变。(4 分)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分别影响我国外交政策“ 不变 ” 与“ 变” 的因素。(10 分) 28. (10 分)阅读材

20、料并完成下列问题。 21 世纪,各种类型的区域经济集团在世界各地蓬勃发展,掀起了区域经济集团化的新浪潮。2014 年 11 月第 22 次亚太经合组织领等人非正式会议将在北京举行。 材料一传统的一体化模式呈现出封闭性和强约束性的特点。亚太区域的信仰复杂,包含了佛 教、儒教、伊斯兰教、天主教等不同的宗教和相应的文化理念,这种文化上的差异也造成了许多时 候对同一事物的不同理解和解释。亚太地区既有号称最“ 民主 ” 的国家,也有集权国家,政治体制上 互相认可的程度比较低。这些情况不允许其实行封闭的合作机制。 材料二亚太经合组织现有21 个成员经济体。分别是日本、澳大利亚、文莱、加拿大、智利、 香港、

21、印度尼西亚、新西兰、韩国、中华台北、墨西哥、马来西亚、巴布亚新几内亚、秘鲁、菲律 宾、俄罗斯、新加坡、中国、泰国、美国、越南。其国内生产总值之和超过19 万亿美元,约占世 界的 56 %贸易额约占世界总量的48%。它推行 “ 开放的多边贸易体制” ,决心 “ 不使亚太经合组织朝 着组成一个贸易集团的方向发展,而是要建立一个新型的国际经济组织、开放的经济联合” 。允许以 不同速度来实现目标,采取集体制定目标,各成员依据自身的情况为达到集体目标各自作出努力的 合作方式。亚太经合组织不靠谈判构成的条约规定而是靠成员的协商和领导人的承诺来行事。 伴随亚太经合组织的发展,2000 午文莱会议决定成立了由

22、7 人组成的妇女领导人会议协调组, 负责承担宣传联络、监督、咨询等工作。 2001 年 10 月 21 日,亚太经合组织第9 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中国上海举行。就当前世界经济 形势以及 “911”事件对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和亚太经合组织未来发展方向等问 题深入交换意见,达成了广泛的共识。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亚太经合组织成立的背景.(4 分) (2)结合所学分析材料二所体现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特点。(6 分) 2014 年高三摸底考试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1-5BDCDA 6-10CCAAB 11-15ADDCA 16-20BBCDB 21-24DACD 25.(10 分)

23、 古代中国长期存在相对稳定的宰相制度;宰相职责总领行政,参与决策,有属官,且对皇权有一定 的制约性。(4 分) 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了宰相制度;为解决由此带来的沉重政务负担,明成祖设立内阁,内阁的权力来 自皇帝个人的信任,其职责以侍从咨询为主,无属官,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能制约皇权。(6 分) 26.(14 分) (1)市场交易有固定的地点、时间;设有监督商贩货物等出入城门、解决贸易争端等专职官员。(4 分) (2)变化:宋代的 “ 市 ” 突破了原先空间(即坊市合一)和时间上的限制,出现夜市和早市;商业活 动不再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管。(6 分) (3)城市商业的繁荣就为农产品开辟了销售市场,促

24、进了农业的商品化和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2 分) 容易形成奢侈之风(2 分,答北宋非常重视丧葬礼仪、形成厚葬风俗1 分) 加剧了社会的贫富分化(或促进了市民阶层的壮大)(2 分) (答出以上两点得4 分) 27.(18 分) (1)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伸张正义、反对霸权主义以维护世界和平.(4 分), (2)转变 :以意识形态为主到以国家利益为主;由单纯注重政治利益到开始关注经济利益.(4 分), (3) “不变 ” 的因素 :新中国的国家性质;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努力争取良好的国际环 境.(4 分), “ 变” 的因素 :国际形势的变化;国家政策的调整(或我国进行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工作重心);综合国 力的增强 .(6 分,两点即可 ), 28.(10 分) (1)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北美自由贸易区已显雏形、亚洲地区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明显上升、 澳大利亚等国的积极倡导等.(4 分). (2)成员国既包括主权国家,也包括地区性经济体,各成员在政治制度、经济水平方面差异很大; 议题和组成机构不断发展和丰富;成员的合作方式具有开放性、灵活性、非强制性特点;占世界经济 比重大,对世界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6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