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高考化学最新考点分类解析:【考点7】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含答案解析).doc

上传人:流浪地球 文档编号:5203658 上传时间:2020-02-1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高考化学最新考点分类解析:【考点7】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含答案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精品高考化学最新考点分类解析:【考点7】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含答案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精品高考化学最新考点分类解析:【考点7】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含答案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精品高考化学最新考点分类解析:【考点7】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含答案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精品高考化学最新考点分类解析:【考点7】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含答案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品高考化学最新考点分类解析:【考点7】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含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高考化学最新考点分类解析:【考点7】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含答案解析).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高考化学复习备考精品资料【考点7】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1.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总数的3倍,Y原子最外层只有2个,Z单质可制成半导体材料,W与X属于同一主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元素X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强B.元素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逐渐比Z弱来源:C.化合物YX、ZX2、WX3中化学键类型相同D.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rYrZrWrXAD 解析:该题以“周期表中元素的推断”为载体,考查学生对元素周期表的熟悉程度及其对表中各元素性质和相应原子结构的周期性递变规律的认识和掌握程度。考查了学生对物质结构与性质关系以及运用元素周

2、期律解决具体化学问题的能力。本题考查了金属性、非金属性比较的几个方面:金属的金属性非金属的非金属性金属金属性越强与水反应越容易非金属金属性越强与氢化合越容易金属金属性越强与酸反应越容易非金属金属性越强形成的氢化物越稳定金属金属性越强最高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越强非金属金属性越强最高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越强金属性强的金属可以置换出盐溶液金属性弱的金属非金属性强的金属可以置换出溶液中非金属性弱的非金属以及化学键类型、同周期与不同周期原子半径的大小比较。最后推出的元素为:X:O ;Y: Mg ;Z:Si ;W:S。2.下列有关元素锗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锗的第一电离能高于碳而电负性低于碳B四

3、氯化锗与四氯化碳分子都是四面体构型C二氧化锗与二氧化碳都是非极性的气体化合物D锗和碳都存在具有原子晶体结构的单质【答案】BD【解析】锗是金属而碳是非金属元素,第一电离能要低于碳,故A错;C和Ge都是第A族元素,四氯化锗与四氯化碳都是分子晶体,其分子构型相同,故B正确;锗是金属,金属的氧化物不可能为气体化合物,故C错;锗和碳是同主族元素,晶体结构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故D正确。 R来源:TQW3.短周期元素R、T、Q、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右下图所示,其中T所处的周期序数与族序数相等。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RQ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QQRD含T的盐溶液一定显

4、酸性D 解析:根据元素所处的位置,可猜测T、Q、W为第三周期的元素,其中T所处的周期序数与族序数相等,则T为Al,Q为Si,W为S,R为N元素。用具体元素可判断A,B,C三个选项都正确,D选项中含铝离子的盐溶液是显酸性,但NaAlO2溶液就是显碱性的,学生可用排除法得出答案。这题主要是元素“位、构、性”三者关系的综合考查,比较全面考查学生有关元素推断知识。D选项设问角度新颖独特,有点出人意料。4. 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戊是由其中的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己是由Z元素形成的单质。已知:甲 + 乙 = 丁 +己,甲 + 丙 = 戊 + 己; 0.1

5、 molL-1丁溶液的pH为13(2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WZYXBY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三周期第A族来源:C1 mol甲与足量的乙完全反应共转移了1 mol电子D1.0 L 0.1 molL-1戊溶液中阴离子总的物质的量小于0.1 molC 解析:根据题给的信息: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戊是由其中的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己是由Z元素形成的单质。已知:甲 + 乙 = 丁 + 己,甲 + 丙 = 戊 + 己; 0.1 molL-1丁溶液的pH为13(25)。可以推知甲为Na2O2 、乙为CO2、丙为H2O、丁为NaOH 、戊为Na2

6、CO3 、己为O2 。由此可推出X为H、Y为C、Z为O、W为Na 。5.图7是部分短周期元素化合价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ZYX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RWC.WX3和水反应形成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 D.Y和Z两者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相互反应解析:从图看知:X为O,Y为Na,Z为Al,W为S,R为Cl。A、应该是YZX。C、硫酸为共价化合物。6.下列关于原子结构、元素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只含共价键 BIA族金属元素是同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C同种元素的原子均有相同的质子数和中子数D A族元素的阴离子还原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

7、酸性越强B 【解析】NH4Cl全部由非金属元素组成,但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A项错误;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金属性逐渐减弱,各周期 中A族元素的金属性最强,B项正确;同种元素的原子的质子 数相同,但中子数不同,C项错误;族元素的阴离子还原性越强 ,则元素的金属性越弱,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弱,D项错误。7.已知W、X、Y、Z为短周期元素,W、Z同主族,X、Y、Z同周期,W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大于Z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为金属元素,的阳离子的氧化性小于的阳离子的氧化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与形成的化合物中只含离子键来源:的气态氢化物的沸点一定高于的气态氢化物的沸点若与的原子序

8、数相差,则二者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一定为Y2W3A【解析】本题考查元素的推断与物质的性质。依题推断出W在Z的上一周期,X、Y、Z的原子序数大小为XYZ。其四种原子半径大小为XYZW,A项正确;从四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X为Na或Mg,Y为Mg或Al,X为C、N、O、F中的一种,则形成的化合物中有Na2O2,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B项错误;若W为C,Z为Si,C项错误;若Y为Mg,W为N,则形成的化合物为Mg3N2,D项错误。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乙酸与丙二酸互为同系物B不同元素的原子构成的分子只含极性共价键CU和U是中子数不同质子数相同的同种核素D短周期第A与A族元素的原子间构成

9、的分子,均满足原子最外层8电子结构答案:D该题主要考察同系物、极性共价键、核素基本等概念。A.同系物的官能团的种类和个数必须相同,甲酸属于一元羧酸,丙二酸是二元羧酸,选项错误。B.不同元素原子构成的分子可以既含有非极性共价键又含极性共价键如H2O2,选项错误。C.92235U和92238U是同种元素的两种不同核素,选项错误。D.IVA和VIIA元素的原子构成的分子是C 、Si和卤素原子形成的CX4和SiX4构型的分子,均满足原子最外层8电子结构,选项正确。9.下列关于化学键的叙述 , 正确的一项是A 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B 单质分子中均不存在化学键C 含有极性键的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D 含

10、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A 【解析】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A正确;只有单原子分子单质分子中不含化学键,B错误;CO2分子含有极性键,但CO2是非极性分子;NaOH等离子化合物含有共价键,但是离子化合物,不是共价化合物,D错误。来源:【考点】1.离子键与离子化合物的关系: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而离子化合物中却不一定只含有离子键如NH4NO3、Na2O2是离子化合物,但在NH4NO3、Na2O2中除了含有离子键外,还含有共价键。2.共价键与共价化合物:共价化合物中一定含有共价键,但不一定有共价键的化合物就是共价化合物,即共价键既可以存在于共价化合物中,又可以存在于离子化

11、合物中,如NH4NO3、Na2O2、NaOH是离子化合物,但含有离子键的同时还含有共价键。【点评】:本题把化学键和化合物的类型熔合成一体,考查学生对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化学键、极性分子等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本题基础性较强,重点特出。10.元素X形成的离子与钙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且X的离子半径小于负二级硫的离子半径,X元素为 A Al B P C Ar D K D 【解析】A答案中Al的离子半径和钙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不同,A错误;P形成的简单离子的半径 大于负二级硫的离子半径,B错误;Ar不能形成简单离子,答案D 。【考点】半径大小规律(1)原子半径:同主族从上到下逐渐增大;同周期从左

12、到右逐渐减小(0族除外)。(2)离子半径:同主族同价离子从上到下逐渐增大;同周期阴离子半径大于阳离子半径;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3)同种元素的各种微粒,核外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反之,核外电子数越少,半径越小。【点评】首先以具体元素推断为基础,运用周期表,结合周期规律,考虑位、构、性关系推断,并考察在此基础上应用知识解决题给选项的问题。11.已知33As、35Br位于同一周期,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AsC1P B.热稳定性:HC1AsH3HBrC还原性:As3-S2-C1- D.酸性:H3AsO4H2SO4H3PO4解析:同周期元素,从左向右原子半径依次

13、减小,Cl原子半径小于P,A错误;同周期元素,从左向右,非金属性依次增强,氢化物的稳定性依次增强,AsH3的稳定性小于HBr,B错误;同主族元素,自上而下,非金属性依次减弱,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依次减弱,H3AsO4的酸性弱于H3PO4,D错误。答案:12.短周期元素W、X、Y和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W的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与X、Y、Z原子的核外内层电子数相同。X的一种核素在考古时常用来鉴定一些文物的年代,工业上采用液态空气分馏方法来生产Y的单质,而Z不能形成双原子分子。根据以上叙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以上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大小为WXYZBW、X、Y、Z原子的核外最外层电子数的

14、总和为20CW与Y可形成既含极性共价键又含非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D由W与X组成的化合物的沸点总低于由W与Y组成的化合物的沸点C 【解析】:首先推出W:H、X:C、Y:O、Z:Ne或者Ar。A项,应该X(C)Y(O),故错;B项,四种原子的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总和应该为1 + 4 + 5 + 8 = 18;C项,W(H)与Y(O)既可以生成H2O,也可以生成H2O2;D项,由W(H)与X(C)形成的烃中,随碳原子增多沸点升高,除气态烃分子之外还有很多液态或固态的烃,故说法错误。13金刚石具有优良的耐磨、耐腐蚀特性,应用广泛. (1) 碳与周期元素的单质化合仅能生成两种常见气态化合物,其中一种化合物H为

15、非积极性分子,碳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是 ,的电子式为 .(2) 一定条件下,还原CCl4可制备金刚石,反应结束冷却至室温后,回收中CCl4的实验操作名称为 ,除去粗产品中少量钠的试剂为 .(3)碳还原制,其粗产品中杂志为和.先将20.0g粗产品加入到过量的溶液中充分反应,收集到0.1mol氢气,过滤得固体11.4g,滤液稀释到1L,生成氢气的离子方程式为 ,硅盐酸的物质量浓度为 。来源:(4)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填序号), 还原CCl4的反应、Cl2与的反应均是置换反应水晶、干冰熔化时克服粒子间作用力的类型相同溶液与的反应可用于推断与的非金属性强弱钠、锂分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氧化物中阴

16、阳离子数目比均为1:2 【答案】(1)第二周期第IVA族,氧(或O),(2)过滤,水(或乙醇)中%*&国教育出版网来源:(3)Si+2OH-+H20=SiO32-+2H2,0.17mol/L(4)【考点】硅、碳单质及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解题思路:(1)因C与Q能生成两种气态化合物,一种为非极性分子,故Q为O元素,两种化合物分别为CO和CO2,其中R为CO2,C为6号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第二周期 IVA族; CO2为直线形分子,C与O之间是双键,电子式为。(2)金刚石为固体而CCl4为液体,分离两者的操作为过滤;乙醇与金属钠反应缓慢,故可以用乙醇除去粗产品中的钠。(3)加入NaOH溶液后,Si和Si

17、O2都能溶解,但只有Si能与其反应生成H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i+2OH-+H2O=SiO32-+2H2;根据样品质量、SiC固体质量以及生成的H2的物质的量可求算出SiO2的物质的量为0.12mol,故硅酸钠的物质的量共为0.12mol+0.05mol=0.17mol,故硅酸盐的浓度为0.17molL-1。(4)中Na还原CCl4的反应是置换反应,而Cl2与水生成HCl和HClO,不属于置换反应。中水晶属于原子晶体,熔化时破坏共价键;而干冰是分子晶体,熔化时破坏分子间作用力。Na2SiO3溶液与SO2能反应,说明酸性H2SO3H2SiO3,但H2SO3不是S元素的最高价含氧酸,故不能说明非

18、金属性SSi。Na在空气燃烧生成Na2O2,晶体中含有的阴离子是O22-,其中的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2,而Li在空气中燃烧生成Li2O,阴阳离子个数比也是1:2。故正确的是。 14下列框图中的字母分别代表一种常见的物质或其溶液,相互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产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已知A、B为气态单质,F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的单质;E、H、I为氧化物,E为黑色固体,I为红棕色气体;M为红褐色沉淀。请回答下列问题:(1)B中所含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第 周期, 族。(2)A在B中燃烧的现象是 。(3)D+EB的反应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物质的物质的量比是 。(4)G+GM的离子方程式是 。来源

19、:(5)Y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 。【答案】三 VIIA (各1分,共2分) 产生苍白色火焰(2分)2:1(3分) 3AlO2+Fe3+6H2O=3Al(OH)3+Fe(OH)3(3分)4Fe(NO3)32Fe2O3+12NO2+3O2(3分)【解析】根据转化关系和题中所给的信息可以判断:A为H2、B为Cl2、C为NaOH、D为HCl、E为MnO2、F为Al、G为NaAlO2、H为Fe2O3、I为NO2、J为FeCl3、M为Fe(OH)3、N为HNO3。(1)B中含有的氯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第VIIA族。(2)H2在Cl2中燃烧产生苍白色的火焰。(3)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发生的反应为MnO2

20、4HCl(浓)MnCl2Cl22H2O,反应中被氧化(注意发生反应的HCl只有一半被氧化)与被还原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是2:1。(4)NaAlO2与FeCl3在溶液中发生双水解反应:3AlO2 Fe36H2O3Al(OH)3 Fe(OH)3(5)硝酸铁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铁、二氧化氮和氧气,化学反应方程式为:4Fe(NO3)32Fe2O312NO23O2。15. X、Y、Z、M、G五种元素分属三个短周期,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Z同主族,可形成离子化合物ZX;Y、M同主族,可形成MY2、MY3两种分子。请回答下列问题: Y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 上述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_

21、(写化学式),非金属气态氢化物还原性最强的是_(写化学式)。 Y、G的单质或两元素之间形成的化合物可作水消毒剂的有_(写出其中两种物质的化学式)。 X2M的燃烧热H a kJmol1 ,写出X2M燃烧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 ZX的电子式为_;ZX与水反应放出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 熔融状态下,Z的单质和FeG2能组成可充电电池(装置示意图如下),反应原理为:2Z+FeG2Fe+2ZG放电时,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_:充电时,_(写物质名称)电极接电源的负极;该电池的电解质为_。答案:(1)Y第2周期VIA(2)HClO4 H2S(3)O3、Cl2、ClO2(4)2H2S(g)+3O2(g)=2

22、SO2(g)+2H2O(l), H=-2aKJmol-1(5),NaH+H2O =NaOH +H2(6)Fe2+2e-=Fe 钠电极 -Al2O3命题立意: 考查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热化学方程的书写、电化学等基本理论知识解题思路:由X、Y、Z、M、G五种元素分属三个短周期,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Z同主族,可形成离子化合物ZX可得Z为钠,X为氢;又Y、M同主族,可形成MY2、MY3两种分子,可得Y为硫,M为氧,都为前三周期元素,所以G为氯元素。即可以推断X、Y、Z、M、G元素分别为H、O、Na、S、Cl。(2)中非金属性的强弱顺序为: O Cl S,所以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HCl

23、O4,非金属性越弱,气态氢化物还原性越强,气态氢化物还原性最强的是H2S来源:(3)Y的单质O2、O3,G的单质Cl2,二者形成的化合物ClO2,其中O3、Cl2、ClO2可作消毒剂;(4)根据写出的化学方程式确定H的值,由燃烧热的含义可得1mol硫化氢完全燃烧生成SO2(g)和H2O(l)放出的热量为a kJ,所以2H2S(g)+3O2(g)=2 SO2(g)+2H2O(l), H=-2aKJmol-1;(6)由2Na+FeCl2Fe+NaCl可得放电时还原剂所以电极是负极,所以钠为负极,氧化剂在正极发生还原反应,即Fe2+得电子,电极反应式为,充电时的反应中氯化钠发生还原反应为阴极反应,而

24、氯化钠是放电时的负极生成,即原来的钠电极为充电时的阴极。16.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a、b、c、d和e中,a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其周期数的二倍;b和d的A2B型氢化物均为V形分子,c的+1价离子比e的-1价离子少8个电子。回答下列问题:元素a为_;c为_由这些元素形成的双原子分子为_。由这些元素形成的三原子分子中,分子的空间结构属于直线形的是_,非直线形的是_。(写2种)这些元素的单质或由他们形成的AB型化合物中,其晶体类型属于原子晶体的是_,离子晶体的是_,金属晶体的是_,分子晶体的是_;(每空填一种)元素a和b形成的一种化合物与c和b形成的一种化合物发生的反应常用于防毒面具中,该反应的化

25、学方程式为_。【答案】:(1)C Na(2)CO (3)CO2 H2O H2S (4)金刚石 NaCl Na S 或CO (5)2Na2O2+2CO2=2Na2CO3+O2【解析】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a、b、c、d和e中,a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其周期数的二倍;b和d的A2B型氢化物均为V形分子,c的+1价离子比e的-1价离子少8个电子。可推出元素a为C; b为O; 元素c为钠,d为硫,e为氯。由这些元素形成的双原子分子为CO;由这些元素形成的三原子分子中,分子的空间结构属于直线形的是CO2 ,非直线形的是: H2O H2S。这些元素的单质或由他们形成的AB型化合物中,其晶体类型属于原子晶体的是_金刚石,离子晶体的是NaCl ,金属晶体的是Na ,分子晶体的是 S 或CO ;(每空填一种)元素a和b形成的一种化合物与c和b形成的一种化合物发生的反应常用于防毒面具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考点】主要有分子的构型,元素的推断,晶体的类型和生活中防毒面具的知识的考察。【点评】该题以“周期表中元素的推断”为载体,考查学生对元素周期表的熟悉程度及其对表中各元素性质和相应原子结构的周期性递变规律的认识和掌握程度。考查了学生对物质结构与性质关系以及运用元素周期律解决具体化学问题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