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长沙市师大附中博才2018_2019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期末模拟卷).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5218920 上传时间:2020-02-25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54.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长沙市师大附中博才2018_2019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期末模拟卷).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湖南长沙市师大附中博才2018_2019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期末模拟卷).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湖南长沙市师大附中博才2018_2019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期末模拟卷).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湖南长沙市师大附中博才2018_2019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期末模拟卷).pdf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湖南长沙市师大附中博才2018_2019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期末模拟卷).pdf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长沙市师大附中博才2018_2019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期末模拟卷).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长沙市师大附中博才2018_2019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期末模拟卷).pdf(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湖南长沙市师大附中博才2018-2019 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三次 月考试卷(期末模拟卷,无答案)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27 道小题。 2、本学科考试时量150 分钟,满分150 分。 一、积累与运用(26 分) 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字形和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欺侮 (r )眼眶 ( ku ng ) 闭塞 (s)消 声匿迹( xi o) B. 龟 裂( gu ) 晦 暗( hu )枯躁 ( z o)沥 沥在目( l ) C. 沙砾 ( l )撺 掇( cu n)怅惘 ( w ng )风雪载 途( z i ) D. 缄 默( ji n)追溯 (sh)漩 涡( x n )接踵

2、 而至( zh ng ) 2、下列各项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面对敌人的暴行,革命志士怒不可遏 。 B. 这部电影的场面很壮观,攻击时千军万马 ,一拥而上,真是扣人心弦。 C. 他为官清廉,到任何地方调查都不喜欢前呼后拥 。 D. 自习室非常安静,他不小心把铅笔掉在地上,尽管声音很轻但听得很清楚,震耳欲聋 的。 3、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读经典作品,会拓展我们的人生感受和视野。 B. 浅浅的水面托起无数错落的石山、石壁,又折映出婆娑多姿。 C. 经过昨夜的一场大雨,刚刚遭受沙尘暴袭击的西北地区的空气清新了许多。 D. 高铁的开通意味着从我市到南宁的时间比原来缩短了

3、一倍。 4、将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如果说自然的智慧是大海,那么,人类的智慧就只是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滴。 可是,人们竟然不自量力地宣称要用这滴水来代替大海。 殊不知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永远只是一个天真幼稚的孩童,只是大自然机体上普通的一部 分。 虽然这个水滴也能映照大海,但毕竟不是大海。 人们常常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宣称要征服自然。 A B C D 5、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柳宗元与韩愈并称“韩柳”,他们一起倡导了唐代的古文运动。柳宗元的文集有柳河 东集,其中“永州八记”是山水游记的代表作。 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

4、歌305 篇。这些诗 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民歌。 C. 二十四节气中“立春”之后是“雨水”,“立夏”之后是“小满”,“处暑”之后是“白 露”,“冬至”之后是“小雪”。 D、“弱冠”代称男子二十岁,“而立”代称三十岁,“不惑”代称四十岁,“天命”代称 五十岁,“耳顺”代称60 岁。 6、综合运用(共6 分)。 没有“和”的滋养,就没有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没有“和”的润泽,就没有中华文明的 生生不息。 某班拟开展以 “以和为贵”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 下列任务。 (1)【“和”义竞猜】 “和”的理念源远流长,在其演化过程中有多种含义,其中一种

5、是指:和谐,即矛盾双方对 立中的统一,促成一个多样性的统一体。以下成语不能体现这一含义的是() A、刚柔相济 B 、化干戈为玉帛 C 、路不拾遗 D 、同室操戈 (2)【名言积累】 班委要找一些以“和”为主题的名言,请你写出两句。 (3)【活动续“和”】 班会结束后, 班级还打算通过后续活动加强宣传力度,鼓励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以 和为贵的理念,请你补充。 宣传类:张贴“和”主题海报、标语;等等。 文娱类:举办“和为贵”演讲比赛;排演和谐主题的舞台剧; 等等。 7、古诗文默写填空(共5 分,每空 1 分) (1)有一位哲人说过:“世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由此我们可以联想 到马

6、说中的“、”。 (2)卖炭翁中表现卖炭翁极其扭曲矛盾心理的句子是“, 。” (3)呜呼!,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名著阅读( 5 分) 8、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钢铁是怎样炼成中的谢辽沙是保尔走向革命道路的最初领路人,正是在他的教育下, 保尔懂得了许多关于革命和阶级斗争的道理。 B、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最后,保尔忍受的肉体和精神的巨大痛苦,在母亲和妻子的帮 助下,用生命写成的小说暴风雨所诞生的终于出版了。 C、傅雷家书中,傅雷教导儿子傅聪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遇困境不 气馁。 D、傅雷家书凝聚着傅雷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被称为“苦心孤诣的教子篇”

7、。 9、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作答。(3 分) 众泼皮道: “这几日见师父演力,不曾见师父家生器械,怎得师父教我们看一看也好。” A道:“说的是。”自去房内取出浑铁禅杖,头尾长五尺,重六十二斤。众人看了,尽皆吃 惊,都道:“两臂膊没水牛大小气力,怎使得动!”A接过来,飕飕的使动,浑身上卞,没 半点儿参差。众人看了,一齐喝采。 选段中 A是(人名),起绰号是“”。数日前 A因为 _ (情节名称)令众泼皮一起拜倒在地。 二、阅读( 54 分) (一)古诗文阅读(20 分) 临江仙送钱穆父 一别都门三改火 ,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尊 前

8、不用翠眉 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注释】钱穆:名勰,又称钱四。元佑六年春,钱穆父赴任途中经过杭州,苏轼作此词以 送。 “父” 是对有才德的男子的美称。改火: 古代钻木取火, 四季换用不同木材,称为“改 火”,这里指年度的更替。古井:枯井。比喻内心恬静,情感不为外界事物所动。筠: 竹。尊:通“樽”,酒杯。翠眉:古代妇女的一种眉饰,即画绿眉,也专指女子的眉毛。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 4 分) A、这是一首送别诗,全词一改以往送别诗词缠绵感伤、哀怨愁苦的格调,议论风生,直抒 性情,写得既有情韵又富理趣,充分体现了苏轼旷达洒脱的个性。 B、词的上片主要叙事,写与友人久别重逢,三年

9、来,钱穆四处奔走,浪迹天涯,分别虽久, 可情意弥坚,相见更欢,犹如春日之温暖。 C、词的下片由议论切入正题,写月夜送别友人,营造出一种朦胧幽冷的氛围,渲染了作者 与友人分别时悲伤凄惨的心情。 D、“尊前不用翠眉颦”一句转为旷达豪迈,表面是说离宴中歌舞相伴的歌妓用不着为配合 离愁别恨而故作哀怨,实则劝勉友人不要因为贬谪而忧伤,不要因为分别而惆怅。 E、词的结尾以对友人的慰勉收束,苏轼设身处地:既然你我都是天地间的过客,又何必计 较眼前的聚散呢?词人用友人的处境作衬,将自己命运坎坷漂泊无功的感慨写得深沉细腻, 动人心弦。 11、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两句。(4 分) 阅读下面

10、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潘生 潘生者,富阳人,幼丧父,独与两弟奉母居。大德间,江南大饥。道殣者相望。自 度无所得食, 曰:“吾终无以给母,则母子俱死。 等死, 何若用吾强壮, 少延母旦夕活乎?” 即以母属两弟,自佣回鹘人,乃告母曰:“儿当佣钱塘数月,得钱米活家,母勿忧。” 既而,回鹘人转卖潘生于辽东。不数年,使还乡土。生道遇一女子,丫鬟尾行。问 之,则曰:“淮人也,昔因饥,父母弃我,转徙数家。今主家使我归,君南人,得挟我同归 乎?”生许之,于是日操瓢道乞。 渡淮, 女上堂见父母, 皆涕泣, 起相抱持。 引生相见, 即具酒炙乐。 饮酒半, 执盏跪曰: “吾女幸完骨肉,归见乡里,免罹霜露盗贼,君力也

11、。且君去家久母不知在亡庐舍必墟莽 虽有兄弟亦恐不能自存活。吾家尚薄有园田;吾女,实君箕帚妾也。君必无归。”生则毅 然谢曰: “吾何敢以若女为利哉?吾虽贱,不读书,且义不敢取;况吾母固衰耄,度尚可 活。万一母死,两弟倘或有一存,今遂不归,是吾遽死吾母也,吾又何忍即安此土乎?”遂 告归。 (选自朱国桢涌幢小品,有删改) 【注】殣( j n):饿死。钱塘:地名,今杭州。丫鬟:此处意为像丫鬟那样。罹 (l ):遭受。箕帚妾:持簸箕扫帚的奴婢,此处作为妻的谦称。衰耄(m o):年老 体衰。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自度无所得食/ 食 之不能尽其材 B、丫鬟尾行

12、/ 大道之行 也 C、况吾母固 衰耄 / 子固 非鱼也 D、即具 酒炙乐 /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13、下列选项中加点文言虚词的含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例句:生许之,于是日操瓢道乞。 A、策之 不以其道 B、此其此之 谓乎 C、生物之 以息相吹也 D、子非鱼,安知鱼之 乐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3 分) 儿当佣钱塘数月,得钱米活家,母勿忧。 15、结合文章内容,谈谈潘生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继承发扬的中华美德。(5 分) (二)说明文阅读(8 分) 饮水与健康 一个健康的人, 有足够的水喝, 即使一段时间内不进食,也能维持生命。 如果没有水, 三天就会导致死亡

13、。如果在酷暑的沙漠中,甚至坚持不到两个小时,死神就会降临。 所以本 草纲目把水放在第一章。中国的先人有“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水补”的说法。为什么 水对人如此重要? 人体内三分之二以上是水。水是传送养分至人体各个组织、排泄人体废物、体液(如 血液) 循环的载体, 是消化食物、润滑关节和各内脏器官以及调节体温所必须的物质。水是 含有溶解性矿物质的血液系统的一部分,它同溶解的钙、 镁一样, 对维持身体组织的健康必 不可少。 喝足够的水有利于防病治病。比如可以预防感冒,并使感冒患者早愈。其原因在于, 感冒大多数由病毒引起,身体的皮肤和黏膜是防御病毒和病菌入侵的免疫机制的第一道防 线,足够地饮水,可避

14、免皮肤和黏膜干燥,有利于阻止细菌和病毒进入人体。足够的水可促 使人体排除废物,使患者早愈。 喝足够的水有利于营造好的心情。人如果长期处于心理紧张状态,身体就无法抵御细 菌或病毒的入侵。所以我们在心情烦躁时,应多饮水。水本身对人体有安神镇静作用,有利 于人体健康。老年人睡前喝少量的水,可很快安神入睡。 喝足够的水,可以延缓衰老,有利于长寿。人体衰老的过程,就是人体脱水的过程。 例如老年人皱纹增多,就是皮肤干燥、脱水引起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水占人体体重的比例 会逐渐下降。已知水占人体的比重,大体如下:胎儿90、初生婴儿80、少年75、成 年男子 70、老年男子小于65。所以,老年人尤其要养成喝水的

15、习惯。 那么人一天需要喝多少水呢?正常人体内的水总是处于动态平衡状态,摄入和排出量 相差无几, 变化幅度为1 2。美国科学家测定,一个体重65 千克的中年人, 通过尿液、 皮肤蒸发等多种途径,每日排出水的总量为2569 毫升。为保持人体内水的平衡,每日必须 补充 2560 毫升左右的水。但我们所需的水,不完全来自饮水,粮食、肉类、蔬菜、水果等 食品中也含有水, 所以每日需要从饮水中获取的水,约需 1200 毫升。常用饮水杯容量为200 毫升,即每天约需饮6 8 杯,才能说饮了足够的水。当然,这是指正常状态,在高温天气 和运动、劳动强度大的情况下,还要补充约三分之一的饮水量。 还要注意,喝可乐等

16、饮料不能代替喝水。饮料多为酸性,经常喝酸性的饮料,会使机 体酸性物质增多,容易产生疲劳,导致免疫功能降低。 16、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2 分) A、一个健康的人在酷热的环境中,如果没有水,可能坚持不到两小时,死亡就会降临。 B、水是血液系统的一部分,有助于维持身体组织的健康。 C、喝足够的水,可以避免皮肤和粘膜干燥,阻止细菌和病毒进入人体,预防感冒。 D、为保持人体内水的平衡,我们每日必须饮用2560ml 左右的纯净水。 1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本文主要介绍了饮水对人体健康的好处。 B、第段主要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C、第段“饮料多为酸性,经常

17、喝酸性的饮料,会使机体酸性物质增多”中“经常”删掉 后,原文意思没有变。 D、本文先介绍饮水对人体的好处,然后用精准的数字说明人体每日所需的水量。 18、根据上文的有关知识,结合下面的链接材料回答问题(4 分) 【链接材料】夏天到了,家住长沙的张奶奶,最近因为孙孙儿念书的事情有些心烦,心情烦 躁,身体状况堪忧。 针对张奶奶的情况,为了他的健康着想,你会在饮水方面给他怎样的建议?为什么? (三)议论文阅读(8 分) 孝乃德之本 论语 记载:一天, 孔子的学生子夏问孔子什么是孝,孔子只讲了两个字色难。 意思是说,给父母好脸色是最基本的孝道,也是最难做到的。 父母对于儿女的很多不是,都不会往心里去,

18、唯独最难接受的,就是儿女给脸色看。 有位老太太,中午去儿子房间找报纸,正碰上儿子回来。儿子刚谈砸了一桩业务,心情不太 好,见母亲在他的床上摸索,生硬地说: “妈, 你没事在自己房里好好待着,别到处乱串。 ” 母亲解释说: “我只是找张报纸,顺便在你们床上坐一会儿。”儿子的脸色很难看,出门前 扔下一句:“吃饱没事干。”没想到当天夜里,这位老母亲选择了轻生。 儿女给父母好脸色难在哪里?难就难在对父母的一些衰老行为,如多愁善感, 行动迟 缓,说话絮絮叨叨,做事丢三落四等,要能够始终给予理解、宽容和善待。难就难在对自己 的一些不良行为,如任性、娇气、以自我为中心等,要能够不断进行反省、克服和纠正,特

19、别是在外无论遇到什么不顺心、不如意的事, 都不能把情绪带到家里来。难就难在给父母好 脸色, 要能够持之以久。一时一事给父母好脸色不难做到,难的是处处事事都是如此,尤其 是当老人久病在床的时候。 一个人从母亲十月怀胎到呱呱坠地,从咿呀学语到蹒跚学步,从上学、 择业到结婚生 子,父母究竟付出了多少精力和心血?。常思养育之恩, 孝老爱亲才不会为 难。 除了感恩之心,恭敬之心对于行孝也极为重要。礼记祭义云:“孝子之有深爱 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给父母好脸色,关键是要常思养育 之恩,常怀恭敬之心,常省自身之过,始终对父母怀有深切的爱心和敬意。有了恭敬心,与 父母说话的态度和语

20、气,自会温婉谦和,照顾侍候父母,自会恭谨周到。有了恭敬心,父母 的教诲会认真聆听,父母的责备会虚心悦纳。 国风之本在家风,家风之本在孝道。愿天下儿女, 常以发自内心的微笑去慰藉父母的 心灵。 当我们树起尊老爱老、孝老护老的现代风尚,孝心汇聚成流一定可以滋润出社会的和 谐美好。 19、下面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本文所论之“孝”即给父母好脸色,说话温和,照顾恭谨周到,聆听、悦纳父母的教诲。 B、第段先提出“感恩之心,对于行孝极为重要”的观点,然后引礼记的话作道理论 据分析。 C、给父母好脸色的关键是要常思养育之恩,常怀恭敬之心。 D、第段中加点词“一定”充分表现了作者

21、对孝心能滋润出和谐美好社会的坚定信念。 20、如果要在第段的横线加一句话,下面不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A、山东枣庄“捐肾救母”的田世国说:“母亲生我养我,可我做的连她给我的万分之一都 没有。” B、法国作家莫泊桑曾说过:“人世间最美丽的情景出现在我们怀念到母亲的时候。” C、创建阿里巴巴的马云曾说:“年轻人如果心存对未来的崇敬,对今天的认真踏实,对昨 天的感恩,就会有机会。” D、胡适在我的母亲一文中写道:“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 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21、第段主要运用了 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4 分) (四)记叙文

22、阅读(18 分) 母亲的栀子花 繁花落幕,夏日登场,又到了栀子花开的时节。绵绵不断的梅雨,催育着栀子花蕾, 它们像一个个小轱辘日渐生长,络绎不绝地含露绽放。每当看到那一片片像雪花般铺陈在绿 色灌木丛中的细叶栀子花,我都不禁停下脚步,俯下身子,轻轻掸去花片上晶莹的水珠,闻 一闻那沁人心脾的清香。 对栀子花,我有一种别样的情愫,见到它们就像见到阔别的乡友,既感到亲切,又会 生出一丝惆怅,忍不住想起老家,想起如今只能在梦中见到的母亲。 母亲特别喜欢栀子花,不管家搬到哪里,她都会在房前屋后栽上几蔸。上世纪70 年 代初, 我们家因园田化建设又一次搬家,母亲在房子的西头栽了两株阔叶栀子树。由于母亲 的精

23、心照料,栽下去仅仅两三年工夫,就长得亭亭如伞,枝繁叶茂,高过人头。过往的行人 总不忘夸奖这两棵栀子树,母亲听了乐呵呵的,仿佛是在夸她的孩子。 每到初夏, 大小枝丫挂满了数不清的花蕾。母亲再忙再累, 每天早晚都会在栀子树旁 左看右瞧, 把过厚的叶片剪掉,盯着花蕾细看,似乎在琢磨着每个花蕾绽放的时间。受母亲 影响, 我们也喜欢上了栀子花,时刻留意栀子树的变化,特别是到了花开季节,几乎每天都 要在树旁流连几回。那时乡下农活繁重,生活清贫单调, 栀子花的开放总能给我们带来许多 欢乐。 记得一个闷热的黄昏,空气潮得可以挤出水来,母亲说:“今晚肯定有大雨,明早你 们就等着看栀子花开吧。”我们顿时兴奋起来,

24、拉着母亲的手, 捂着煤油灯就跑去看栀子树。 果然,在向阳的枝丫这边,有不少花蕾已由青泛白,有的还咧开了小嘴。姐姐告诉母亲,明 天开的第一拨花,她想送给她的几个好姐妹,母亲爽快地答应了。 那一夜电闪雷鸣,雨打着树叶哗哗响个不停,我们等着花开,觉也睡得不踏实。天一 亮,一家人就迫不及待地去看栀子花。真如母亲所料,经过一夜暴雨洗礼,栀子树上不少花 蕾已经绽放,有的完全开放露出了花蕊,有的欲开还闭像个小喇叭,在层层绿叶的衬托下, 白嫩欲滴, 清香扑鼻,煞是可爱。我们雀跃着抢摘花朵,母亲一边摘一边帮姐姐把花插在辫 子上、 刘海儿旁,姐姐也在母亲梳得发光的粑粑头后别上两朵。花摘完了,除了留些用水瓶 子养着

25、放在家里,剩下的就准备送人。母亲把花分成三份,一份给姐姐,满足了她昨天提出 的要求,一份让我送给老师,一份送给帮过忙的邻居。母亲说:“我们没什么东西送人,送 几朵花表明我们心里记得人家的好。”那时父亲在外乡供销社工作,很少顾得上回家,母亲 是“半边户”,一个人拖着五个孩子,日子过得十分艰难,没有好心邻居的帮衬,有些坎还 真不好迈过去。 最让我们记忆犹新的,是母亲用栀子花作彩礼定亲的事。我的二哥经人介绍,认识了 邻村一个条件还不错的姑娘,对方提出要“看人家”,一看儿郎,二看男方的家庭条件,一 旦看不上,亲事也就吹了。那个年代定亲时兴的是送自行车、手表、缝纫机“三大件”,我 们家穷得叮当响,根本拿

26、不出钱来买这些东西,一家人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最后,母亲对 我二哥说: “我的儿郎优秀,不愁她看不上。她要是图钱财,这样的媳妇给我也不要,就送 她栀子花吧。”果然如母亲所料,没有送上贵重的彩礼,我嫂子娘家虽有几分不悦,也还是 同意了这门婚事。母亲虽然目不识丁,但她对自己的孩子充满信心,相信只要努力,日子会 一天天好起来。 栀子花开, 就意味着端午节快到了。五六月间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母亲常为三顿饭 犯愁, 包粽子的糯米更是稀缺货,但她不能让孩子们眼巴巴地看着别人吃粽子,为了籴到糯 米,花多大代价也值得。包粽子的时候,我们围坐在母亲身边,跟着母亲学。母亲包得又快 又好,我们包出来的样子却总不好看

27、。当香喷喷的粽子出锅,一家人欢天喜地围坐在一起, 吃着说着笑着,屋内粽子香,门前栀子香,其情其景,让人永生难忘。 母亲离开我们后,老屋前的那两棵栀子树寂寞无主,日渐枯萎,全无生机, 最后姐姐 和姐夫只好将它们挖掉。每次回到老家,不见昔日的栀子树,心里觉着空落落的,只能站在 家门前,静静地想,想母亲和她的栀子花。许多时候,我也会问自己,像母亲这样一位在苦 水中泡大、 没有文化、毕生清贫而平凡的妇女,她是以怎样的一种情感去热爱、呵护那些栀 子花的?而那些栀子树、栀子花又赋予了母亲怎样一种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我只知道,在那 么困难的时代, 在与母亲相守的日子里,我始终能感受到一种力量自强的力量,感恩的

28、 力量, 这份力量伴我坚定前行,我还能体会到一种爱对生命的热爱,对儿女的深爱,这 种爱,单纯且执着,细腻而温暖,一如那株在我人生的路上,在我的心中,静静而持久绽放 的母亲的栀子花。 22、依据文章内容填写下表(4 分) 时间情节我们的心理 每到初夏母亲精心照料栀子花 那一夜电闪雷鸣感恩 有一年母亲用栀子花做彩礼定亲 端午节欢乐难忘 23、请从描写的角度赏析第段划线句的表达效果(4 分) 母亲说:“我们没什么东西送人,送几朵花表明我们心里记得人家的好。” 24、下列对小说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4 分) A、文中的母亲是一个热爱生活、懂得感恩、关爱子女、自立自强自信的人。 B、对

29、栀子花,我既感到亲切,又会生出一丝惆怅,是因为我们家门前种过栀子树,我因而 感到亲切; 又因为我的母亲已经去世了,看到栀子花,我就想到已经去世的母亲,因而感到 惆怅。 C、第自然段画线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对栀子树照料得非常精 细。 D、文章第段插叙母亲用栀子花做彩礼定亲的事情,主要是为了交代我们家穷得叮当响的 背景。 E、本文在刻画母亲的人物形象时,主要运用了动作、语言和神态描写。全文饱含一个孩子 对母亲的赞赏和怀念之情。 25、文章标题名为“母亲的栀子花”有何作用?结合原文和链接材料,说说对言传身教的看 法和感悟( 6 分) 【链接材料】 正在桂花树小学读六年级的李扬在

30、接受采访的时候表示,父母总是念叨他,在 学校要好好学习, 听老师的话, 在家里面要求他一刻不停地学习,哪怕开一下电视都要被骂。 但是父母每天下了班之后,要么躺在沙发上玩手机,要么就是出去和别的宿舍阿姨一起打麻 将,有时深更半夜才回来。李扬认为这是不对的,但是一旦说了这一点,父母就说他是小孩 子,即将升学,所以必须全心全意学习。 三、语言表述(10 分) 26、请根据下面的对话,结合情节,按老师的要求拟写一则招领启事,以初三(6)班的名 义去校广播室播报。 小 A:老师,今天我无意中捡到了一个钱包。 老师:你啥时候捡的?在哪里捡的啊? 小 A:中午吃完饭后在果园边的水泥路上捡的。 老师:钱包有什

31、么特征? 小 A :钱包是红色的双层拉链,里面有公交IC 卡一张,仟吉面包的十元抵用券两张,45 元 零钱,还有一个蓝色的16G的优盘。 老师:好的,别急,告诉班长,去广播室播一条招领启事。 要求:格式正确,信息不遗漏,正文不超过100 字。 四、写作( 60 分) 27、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中国气象视频网“中国气象”发了一个微博,用气象学解读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也是一个气象圈,有晴有阴,有风有雨,有暖流也有寒流,而每个人的气象又是相 互影响, 相互塑造的, 你把自己变成南极冰川,别人回报你严寒,你把自己变成副热带高压, 别人回报你炎热。所以多给人家温湿气流,人家也会回报你充沛的降雨、暖和的天气。 请根据上述材料的含义,写一篇不少于600 字的文章。 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不得抄袭、套作。文中不 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老师、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