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事故应急救援处置手册..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5224300 上传时间:2020-02-26 格式:PDF 页数:60 大小:497.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见事故应急救援处置手册..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常见事故应急救援处置手册..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常见事故应急救援处置手册..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常见事故应急救援处置手册..pdf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常见事故应急救援处置手册..pdf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常见事故应急救援处置手册..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见事故应急救援处置手册..pdf(6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 常见事故应急救援 处置手册 2 目录 目录 2 第一章煤矿事故 3 一、煤与瓦斯事故. 3 (一)瓦斯(煤尘)爆炸. 3 (二)煤与瓦斯突出. 5 (三)瓦斯中毒、窒息. 7 二、煤矿透水事故. 9 三、煤矿火灾事故. 11 四、煤矿顶板事故. 13 (一)冒顶片帮事故. 13 (二)冲击地压事故. 14 第二章危险化学品事故 . 17 一、火灾爆炸事故. 17 二、泄漏事故. 19 三、中毒窒息事故. 21 第三章烟花爆竹事故 . 23 一、烟花爆竹生产、仓储爆炸事故. 23 二、烟花爆竹运输爆炸事故. 24 第四章金属及非金属矿山事故 27 一、井下冒顶片帮事故. 27 二、井下火灾事

2、故. 28 三、井下水灾事故. 30 四、炮烟中毒、窒息事故. 33 五、尾矿库溃坝事故. 34 第五章建筑施工事故 . 37 一、高处坠落事故. 37 二、物体打击事故. 39 三、坍塌事故. 41 四、机械伤害事故. 44 五、起重设备事故. 47 六、触电事故. 55 附件一应急指挥中心赴事故现场编组 . 59 附件二参考文献 60 3 第一章 煤矿事故 一、煤与瓦斯事故 (一)瓦斯(煤尘)爆炸 1 事故知识 (1)瓦斯爆炸是在极短时间内大量瓦斯被氧化,造成热量积聚, 在爆源处形成高温、 高压然后急剧向外扩散, 产生巨大的冲击波和声 响。瓦斯爆炸时,瓦斯浓度在5% l6%之间,氧浓度在1

3、2% 以上,爆 炸的引火温度为 650750。爆炸时自由空间瞬时温度可达1850, 封闭空间可达2650,爆炸所产生的最大压力约为炸前的9 倍,出 现很大的冲击波。 (2)瓦斯爆炸是煤矿事故中破坏力最大的事故之一。瓦斯爆炸 产生的高温高压, 促使爆炸源附近的气体以极大的速度向外冲击,造 成人员伤亡,破坏巷道和器材设施,扬起大量煤尘并使之参与爆炸, 产生更大的破坏力。另外, 爆炸后生成大量的有害气体,造成人员中 毒死亡。 (3)救援物资及装备:瓦斯监测仪,灭火器,消防水带、水管, 风筒,大锤,安全带,担架,救生绳。 (4)救援注意事项:侦察时发现明火或其他可燃物引燃时,应 立即扑灭,以防二次爆炸

4、; 有明火存在时, 行动要轻,以免扬起煤尘, 发生煤尘爆炸;穿过支架破坏地区或冒落、堵塞地区时,应架设临时 4 支护,以保证救援人员安全通过。 2 救援及处置措施 (1)立即撤出灾区和井下所有人员。 (2)切断灾区电源(局部通风机电源视情况而定)。 (3)根据现场情况保证主要通风机和空气压缩机正常运转。 (4)保证升降人员的井筒正常提升。 (5)清点井下人员,控制入井人员。 (6)准备救援物资,维护好事故现场秩序,做好抢险伤员准备 工作。 (7)按照救援方案布置救援队抢救遇险人员,侦察灾情、扑灭 火灾、恢复通风系统,防止再次爆炸。 3 决策建议 (1)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指示精神,

5、在确保救 援人员安全的前提下 , 把救人放在第一位,多措并举,科学施救,最 大限度地营救被困人员,全力救治伤员,严防次生事故发生。 (2)详细掌握爆炸地点 (原因) 及事故波及范围、人员分布及其 伤亡情况、通风情况(风量大小、风流方向、通风设施的损坏情况等) ; 是否发生火灾及火灾范围,主要通风机的工作情况。 (3)在进入灾区侦察时要携带干粉灭火器,发现火源及时扑灭 或按照规程打防火密闭。 在确认灾区没有火源可引起再次爆炸后,对 灾区巷道进行通风。 (4)应视矿井情况尽快恢复原有的通风系统,加大风量,排除 爆炸后产生的烟雾和有毒有害气体,减轻遇险人员的中毒程度, 消除 对井下其他人员的威胁。

6、5 (5)消除巷道堵塞物,以便于开展救援。 (6)做好灾区封闭、灾区侦察、寻找爆炸点等工作,须首先认 真检测气体成分、确认不再有爆炸危险时再进入灾区作业。 (二)煤与瓦斯突出 1 事故知识 (1)瓦斯突出事故是指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增加、瓦斯含量的 增加,在煤层中形成了在地应力作用下,瓦斯释放的引力作用下,使 软弱煤层突破抵抗线, 瞬间释放大量瓦斯和煤而造成的一种地质灾害 所导致的事故。井下发生煤与瓦斯突出时,煤流易埋人,造成人员窒 息死亡;突出时的动力,能摧毁巷道、通风设施、机械设备、破坏通 风系统,造成灾害扩大;遇火源甚至能引起火灾或者瓦斯爆炸。 (2)发生突出事故时,要慎重考虑灾区是否停电

7、及停电范围。 应采用远距离断电切断灾区和受影响区域的电源,防止产生电火花引 起瓦斯爆炸。 当瓦斯影响区域遍及全矿时,要慎重考虑停电会不会造 成全矿被水淹的危险。若不会被水淹,则应在灾区以外切断电源;若 有被水淹的危险,应加强通风,特别是加强电气设备处的通风,做到 运行的设备不停电,停电的设备不送电,防止产生火花,引起爆炸。 (3)救援装备与物资:正压呼吸器,隔离式自救器,局部通风 机,电抽动排风机, 风筒,快速密闭, 移动压风机,钻机, 钢管,砖、 灰、砂、风门、木石等若干。 2 救援及处置措施 (1)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应采取措施尽快恢复灾区通风, 不得停风和反风, 以防风流紊乱扩大灾情;

8、 同时将高浓度瓦斯直接引 6 入总回风巷道,绕过火区和人员集中区。如果通风系统被破坏,应设 风障、临时风门,必要时应安装局部通风机恢复通风。 (2)到进、回风口及其50 米范围内,检查瓦斯,设置警戒,熄 灭警戒区的一切火源。 (3)进入灾区侦察时,应查清遇险人员数量、地点、倒地方向 和姿势,遇险遇难人员伤害类型、部位和程度,为制定救援方案提供 依据。 (4)采掘工作面发生煤(岩)与瓦斯突出事故后,首先到达事 故矿井的救护队, 应派一个小队从回风侧, 另一个从进风侧进入事故 地点救人,仅有一个小队时,如突出事故发生在采煤工作面,应从回 风侧进入救人。 救护队进入灾区前, 应携带足够数量的隔绝式自

9、救器 或全面罩氧气呼吸器,以供遇险人员佩带。 (5)侦察中发现遇险人员应及时抢救,为其佩带隔绝式自救器 或全面罩氧气呼吸器, 引导出灾区。对于被突出煤岩堵在里面的人员, 应利用压风管路、打钻等输送新鲜空气救人, 并组织力量清除阻塞物。 (6)如不易清除,可开掘绕巷,救出人员。 (7)瓦斯突出引起火灾时,应采用综合灭火或惰气灭火技术。 3 决策建议 (1)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指示精神,把救人放 在第一位,多措并举,科学施救,千方百计营救被困人员,全力救治 伤员,严防次生事故发生。 (2)发生煤与瓦斯突出后,同一地点可能发生第二次、第三次 突出,因此在处理事故过程中, 如需突出煤层中掘

10、进巷道用于救人或 恢复通风,必须采取防突措施,并严密监视,注意突出预兆,防止再 7 次突出造成事故扩大。 (3)灾区内不准随意启闭电器开关,不要扭动矿灯开关和灯盖, 严密监视原有的火区, 查清突出后是否有出现新的火源,防止引爆瓦 斯。 (4)发生突出事故时,救援主要任务是抢救遇险人员和对充满 瓦斯的巷道进行通风。 (5)应制定并实施预防再次突出的措施,紧急情况时应撤出救 灾人员。 (6)当突出后破坏范围很大、巷道恢复困难时,应在抢救人员 之后,对灾区进行封闭。 (三)瓦斯中毒、窒息 1 事故知识 (1)瓦斯主要成分是烷烃,其中甲烷占绝大多数,另有少量的 乙烷、丙烷和丁烷,此外一般还含有硫化氢、

11、二氧化碳、氮和水气, 以及微量的惰性气体,如氦和氩等。以甲烷为主要成分的瓦斯,在空 气中浓度过高时氧含量减少, 导致单纯窒息性气体中毒, 当其在空气 中的浓度超过 55% 时,能使人迅速窒息死亡。另外,瓦斯爆炸后产生 大量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也易造成人员中毒伤亡。 (2)根据心跳、呼吸、瞳孔等特征和伤员的神志情况,初步判 断伤情。正常人每分钟心跳60-80 次,呼吸 16-18 次,两眼瞳孔是等 大、等圆的,遇到光线能迅速收缩变小。休克伤员两瞳孔不一样大、 对光线反应迟钝或不收缩。 (3)救援物资及装备:正压呼吸器,自救器,局部通风机,电 8 抽动排风机,风筒,撬棍,担架,绳梯。 2 救援及处

12、置措施 (1)立即将中毒者从灾区运送到新鲜风流(或者避难硐室)中, 并安置在顶板良好、无淋水的地点或地面。 (2)迅速将中毒者口、鼻内的粘液、血块、泥土、碎煤等除去, 并将上衣、腰带解开,将鞋脱掉。 (3)用棉被或毯子将中毒者身体覆盖保暖,有条件时可在中毒 者身旁放热水袋。 (4)在等待运送车辆的过程中,对于昏迷不醒的患者可将其头 部偏向一侧, 以防呕吐物误吸入肺内导致窒息。为促其清醒可用针刺 或指甲掐其人中穴。 (5)对因中毒造成呼吸困难或停止呼吸者,要及时输氧或进行 人工呼吸。 (6)在现场抢救及送医院过程中,都要给中毒者充分吸氧,并 注意呼吸道的畅通。高浓度吸氧,氧浓度愈高,碳氧血红蛋白

13、的解离 越快。吸氧应维持到中毒者神志清醒为止。 (7)伤员局部受二氧化硫、硫化氢、二氧化氮有害气体刺激, 如眼睛,可用1% 的硼酸水或弱明矾溶液冲洗,喉痛者可用苏打液或 硼酸液及盐水漱口。 3 决策建议 (1)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指示精神,把救人放 在第一位,多措并举,科学施救,千方百计营救被困人员,全力救治 伤员,严防次生事故发生。 (2)采取措施往事故地点供风, 实时监测氧气和有毒气体浓度, 9 确保浓度在安全范围内时,才能进入事故地点。 (3)救援人员应在新鲜风流处佩戴自救器、呼吸器后进入事故 地点展开施救。 (4)对昏迷较深的患者,人工呼吸的效果远不如医院高压仓的 治疗。因

14、此对昏迷较深的患者应尽快送往医院急救;如果心跳停止, 应进行心脏复苏。 二、煤矿透水事故 地面或地下水通过各种自然的或人为的导水通道进入矿井后,就 成为矿井水。通常称来自采掘工程层位顶板以上的非正常出水为矿井 透水或溃水,来自采掘工程层位本身含水层的非正常出水为矿井涌 水,来自采掘工程层位地板以下承压含水层的非正常出水为矿井突 水。但是一般而言,并不做严格区分,统称为矿井突水 。当水量大, 来势猛,突发性强,对矿井安全生产造成不利影响甚至灾害性后果时, 就形成了 矿井水害 。 1 事故知识 (1)煤矿矿井在建设和生产过程中,地面水和地下水通过裂隙、 断层、 塌陷区等各种通道涌入矿井, 当矿井涌

15、水超过正常排水能力时, 就造成矿井水灾,通常也称为透水。矿井水的来源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地表水、地下水、老空水、断层水等等。井下发生的水害,有时是一 种水源造成的,有时是几种水源同时造成的。 (2)救援物资及装备:救护车、水泵及附属管道、钻机、皮筏、 潜水服、应急发电、应急通信设备、电缆等、矿用头灯、氧气瓶、备 用呼吸器。 10 (3)当避难地点比外部水位低时,人员生还几率:突水时洪水 能直接涌入位于突水点下部的巷道(如平巷、下山),并把他们淹没, 一般情况下,这些地点不会有空气存在, 通常不具备人员生还可能性。 当突水点下部巷道全断面被水淹没后,与该巷道相通的独头上山等上 部独头巷道,如不漏

16、气,即使低于外部最高水位时也不会全部被淹没, 仍有空气存在。 在这些地点躲避的人员具备生存的条件,如果避难方 法正确(心情平静、适量喝水、躺卧待救)是能生还的。 2 救援及处置措施 (1)迅速判定水灾性质、了解突水点、影响范围,查明事故前 人员分布,统计撤离出井人员,分析被困人员可能躲避地点。 (2)根据突水量大小和矿井排水能力,积极采取排、堵、截水 的技术措施。如果是老窑积水,积水量受老窑井巷空间限制,选择排 水方法处理涌水; 如果是地表水透入井下, 首先采取措施拦截地面补 给水通道,加强井下涌水排放;如果井下突水情况复杂,可根据具体 情况采取某种或几种措施同时并用。 (3)尽快恢复灾区通风

17、,防止瓦斯和其它有害气体积聚和发生 熏人事故。 (4)必要时使用钻机在地面向井下人员被困位置打钻,实现送 风供氧和食物供应。 (5)救援人员配备氧气瓶、食物等物品,按既定路线下井搜救。 3 决策建议 (1)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指示精神,把救人放 在第一位,多措并举,科学施救,千方百计营救被困人员,全力救治 伤员,严防次生事故发生。 11 (2)躲避地点比外部水位高时,遇险人员可能生存,对于这些 地点的人员,应利用一切可能的方法(打钻或掘巷道)向他们输送新 鲜空气、饮料和食物,以延长待救时间。 (3)排水后进行侦察抢险时,注意防止冒顶,掉底和二次突水 事故的发生。 (4)对于那些低于

18、外部水位的避难地点,严禁打钻,防止独头 空气外泄,水位上升,淹没遇险人员。最好的办法是加速排水,尽快 营救。 三、煤矿火灾事故 1 事故知识 (1)发生在矿井内的,或虽发生在井口附近,煤层露头上,但 有可能威胁到井下安全生产的火灾,称之为矿井火灾。 (2)不同位置火灾的风流控制原则如下: 进风井口、井筒、井底车场、主要进风巷道和硐室发生火灾时, 先影响区域的人员全部撤出,然后采取全矿井反风或风流短路措施。 回风井筒发生火灾时, 风流方向不应改变, 在不引起可燃气体浓 度达到爆炸危险为前提的原则下,可酌情减少矿井入风量。 火灾发生在采区时,一般保持正常通风,防止风流逆转,根据爆 炸性混合气体浓度

19、决定增大或减少火区供风量。 机电硐室发生火灾时, 通常关闭防火门或修筑临时挡风墙来隔断 风流。 (3)救援物资及装备:氧气瓶、备用呼吸器、应急通信设备、 矿用头灯、 泡沫灭火器、 干粉灭火器、 清水泵、泥浆泵、砂箱、砂袋、 12 手镐、斧子、水桶、安全带、救生绳。 2 救援及处置措施 (1)迅速探明火区地点、范围和发火原因,并采取措施。 (2)撤出灾区内和可能发生瓦斯、煤尘爆炸区内的人员。 (3)积极抢救遇险人员,采取积极措施,确定井下灾变通风系 统,防止烟雾向人员集中的地方蔓延。 (4)切断火区内的电源,防止在处理火灾的过程中救护人员触 电和引起瓦斯爆炸。若电器火灾电源无法切断, 用绝缘灭火

20、器材灭火。 (5)设专人检查瓦斯和风流,并控制煤尘飞扬,严格注视顶板 变化,防止因燃烧造成顶板垮落伤人和造成风流、风量的变化。 (6)积极组织人力物力控制火源,进行直接灭火;必要时可将 排水管路、压风管路临时改为消防管路。若直接灭火无效时,应采取 隔绝方法灭火,封闭火区,封闭火区时应采取措施防止瓦斯爆炸。 3 决策建议 (1)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指示精神,把救人放 在第一位,多措并举,科学施救,千方百计营救被困人员,全力救治 伤员,严防次生事故发生。 (2)决策人员要情况明、思路清、反应快,正确决策,果断行 动。灭火方案的制定与实施,必须迅速果断,并及时进行完善,要多 措并举,各项

21、方案措施同步进行。 (3)控制风流大多采取维持原风向或风流短路控制方法,对反 风和停风措施则持慎重态度。 无论采取什么方法控制风流, 都必须注 意防止将具有危险浓度的瓦斯送入火区而引起爆炸。 13 四、煤矿顶板事故 (一)冒顶片帮事故 1 事故知识 (1)矿井、隧道、涵洞开挖、衬砌过程中因开挖或支护不当, 顶部或侧壁大面积垮塌造成伤害的事故。矿井作业面、巷道侧壁在矿 山压力作用下变形,破坏而脱落的现象称为片帮, 顶部垮落称为冒顶, 二者常同时发生。两者常同时发生人身伤亡事故,统称为冒顶片帮。 (2) 对影响范围不大、 冒顶区不超过 15 米、垮下来的矸石不大、 采取一定措施以后用人工可以搬动的

22、,可以采取整巷法处理冒顶, 即 采取恢复工作面的方法; 不宜用整巷方法处理时, 可采取开补巷绕过 冒顶区的方法, 也称为部分重掘开切眼和重掘开切限的方法。处理垮 落巷道的方法有木垛法、搭凉棚法、撞楔法、打绕道法四种。 (3)救援装备及物资:氧气呼吸器、自动苏生器、光学瓦斯检 定器、一氧化碳鉴定器、数字氧气鉴定器、多功能气体检测仪、矿用 电子风表、红外线测温仪、 担架、氧气瓶、采气样工具、 液压起重器、 刀具、铜顶斧。 2 救援及处置措施 (1)探明冒顶区范围和被埋、压、堵截的人数及其所在的位置, 并分析抢救处理条件,根据事故现场实际情况采用不同抢救方法。 (2)迅速恢复冒顶区的通风,如时不能恢

23、复,则必须利用压风 管、水管或打钻向被埋、压或堵截人员供给新鲜空气、饮料和食物。 (3)采煤工作面和巷道维修工作发生冒顶时可从两端开始向冒 顶区进行支护处理, 掘进工作面发生冒顶时必须由外向里进行支护处 14 理。处理冒顶时首先清理出抢救人员的通道和退路。 (4)在抢救遇险人员时,必须有专人检查和监视冒顶区及周围 的顶板情况,加强支护,防止发生二次冒顶,确保救援安全,并且注 意检查瓦斯及其他有害气体情况。 3 决策建议 (1)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指示精神,把救人放 在第一位,多措并举,科学施救,千方百计营救被困人员,全力救治 伤员,严防次生事故发生。 (2)对于极难处理的冒顶事故区

24、,必要时可以向遇险人员处开 掘专用小巷道。 (3)重点做好现场防止顶板塌方和冒落措施,防止发生二次伤 亡。一旦发现冒落区仍在活动,应立即停止救援,抢险人员撤至安全 地点。 (4)清理堵塞物时,使用工具要小心,防止伤害遇险人员,遇 到大块矸石、金属网、铁梁等物压人时,可使用千斤顶、液压工具进 行处理,但应尽量避免破坏冒顶岩石的堆积状态。 (二)冲击地压事故 1 事故知识 (1)冲击地压是煤矿开采过程中,井巷和采场周围煤、岩体在 一定高应力条件下释放变形能,而产生的煤岩体突然破坏、 垮落或抛 出现象,并伴有巨大声响和岩体震动, 经常造成支架折损、 片帮冒顶、 巷道堵塞、人员伤亡,通风构筑物破坏,引

25、起矿井通风系统紊乱,卷 扫巷道积尘,一定条件下会引起煤尘爆炸,对安全生产威胁巨大。 15 (2)冲击地压事故一般多发生在采煤工作面和煤巷掘进工作面 等井下作业地点。当遇有褶曲构造和断裂构造、局部地应力异常、煤 层厚度和倾角的突然变化时也易发生冲击地压。 (3)救援物资及装备:除携带个人最低限度的装备外,还应携 带液压起重器、大绳、矿工斧、镐、刀锯、两用锹、担架、瓦斯检测 仪器、苏生器、生命探测仪等。 2 救援及处置措施 (1)清除灾区巷道的堵塞物。冲击地压发生后,巷道发生冒顶、 底鼓、两帮位移变形,或大量的煤(矸)涌出,造成巷道堵塞。若巷 道堵塞严重, 救援人员在短时间内不能清除时,应考虑其他

26、能尽快恢 复通风救人的可行办法, 一旦通路打开,立即进入灾区抢救遇险人员。 (2)迅速恢复灾区通风。采取一切可能采取的措施,迅速恢复 灾区的通风,让新鲜空气不断供给灾区。恢复通风设施时,首先恢复 主要的最容易恢复的通风设施。损坏严重, 一时难以恢复的通风设施 可用临时设施代替。 恢复独头通风时, 除将局部通风机安在新鲜空气 处外,应按照排放瓦斯的要求进行。 (3)事故救援按照由外向里的原则,逐架整理好变形的支架, 清理好畅通的退路,对支架变形严重的地点要采取加强支护的措施, 维护好工作空间。巷道破坏严重、有冒顶危险时,必须采取防止二次 冒顶的措施。 3 决策建议 (1)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国务院

27、领导同志指示精神,把救人放 在第一位,多措并举,科学施救,千方百计营救被困人员,全力救治 伤员,严防次生事故发生。 16 (2)侦察中要探明:一是冲击地压事故发生的地点、波及范围; 二是通风系统破坏及瓦斯涌出情况;三是供水、供电、压风系统破坏 情况;四是灾区坍塌、底鼓及堵埋人员情况;五是有无积水涌出情况 等。 (3)在抢救过程中,要设专人观察顶板及周围支架牢固情况和 检查通风及瓦斯涌出情况,如果发现二次来压征兆或其它异常情况, 要先将人员撤出, 确保施救人员安全, 待顶板稳定或采取防范措施后 再组织抢救工作。 (4)因冲击地压事故造成巷道冒落时,应根据岩层冒落高度、 冒落岩体块度大小、 冒顶位

28、置和范围大小以及围岩破坏等情况,采取 相应的措施进行抢救,如掏小洞、撞楔法、煤层重新开道、另掘巷道 等。 17 第二章 危险化学品事故 一、火灾爆炸事故 (一)处置原则 1、扑灭现场明火应坚持先控制后扑灭的原则。对火灾爆炸现场 周边的装置、设备、设施应持续进行冷却降温,宜在隔离、转输、放 空等控制措施完成、 救援力量准备完毕和灭火条件成熟后实施灭火措 施。 2、化工生产装置及储罐灭火时应首先采取工艺控制措施。采取 关断相关阀门,调整生产方案和相关装置的生产平衡,避免事故扩大。 3、根据危险化学品特性,选用正确的灭火剂。禁止用水、泡沫 等含水灭火剂扑救遇湿易燃易爆物品、自燃物品火灾; 禁用直流水

29、冲 击扑灭粉末状、易沸溅危险化学品火灾; 禁用沙土盖扑灭爆炸品火灾; 宜使用低压水流或雾状水扑灭腐蚀品火灾;禁止对液态轻烃强行灭 火。 4、 加强泄露出的危险化学品及洗消污水的控制,避免环境污染。 5、先救人、后救物的原则。 6统一指挥、进退有序的原则。 7清查隐患、不留死角的原则。 8救火人员穿戴适当的个体防护装备。 (二)处置方法 1、原油火灾爆炸事故。 18 (1)事故类型:池火、喷射火、流淌火,爆炸冲击波、沸溢。 (2)事故特点:先爆炸后燃烧是原油储罐发生火灾时较常见的 燃烧特点。爆炸对于罐体和固定灭火装置有很大的破坏作用,会造成 罐体破裂变形,油品流散,扩大燃烧。在黏度较大、导热性能

30、良好的 重质原油中含有水分, 在火焰高温的作用下会部分气化引起液体翻动 并喷溅,形成喷溅火。 (3)处置方法:首先应筑堤堵截,阻击蔓延。组织人力物力构 筑防火围堤并利用现场防火堤堵截油品流散,阻击火势蔓延; 备足力 量,围歼火灾。备足灭火需要的泡沫液、泡沫灭火设备及供给水源, 选择好灭火阵地,在指挥员下令后同时进攻,扑灭火灾。同时应随时 观察火场情况,当发现现场有发生喷溅、爆炸征兆时,现场指挥员应 及时下达撤离指令。 原油罐区火灾爆炸需要重点关注流淌火、沸溢等 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的风险,以及可能造成的环境风险; (4)人员防护:救援人员应配备防高温放毒气的防护装备,如 正压式空气呼吸器与高温防护

31、服。 救援车辆应尽量停靠在上风或侧风 方向,车头应背向着火储罐以备紧急撤离。 2、液化石油气火灾爆炸事故。 (1)事故特点:液化石油气为典型的液化气体。当储存容器发 生破裂后,液化气体泄漏到大气环境后会迅速气化,与空气混合浓度 达到爆炸极限后遇火源发生爆炸。储罐内的物料受热压力迅速上升, 超过储罐承受极限后会发生爆炸。液化石油气已形成稳定燃烧后,其 发生爆炸或再次爆炸的危险性与泄漏未燃时相比要小的多。 (2)处置方法:对着火容器及邻近容器进行降温冷却保护的同 时,及时关断气源阀门或采取堵漏措施;根据现场气象、地形及可燃 19 气浓度检测情况设立警戒隔离区,设置明显标识, 禁止一切无关车辆 与人

32、员进入;选用水、干粉、二氧化碳等灭火剂扑灭外围火势,切断 火势蔓延途径,控制燃烧范围;在切断气源前,应维持稳定燃烧,避 免气体与空气混合物发生爆炸。 现场遇有火势熄灭后较长时间未能恢 复稳定燃烧或受热辐射的容器火焰变亮、尖叫、晃动等征兆时,指挥 员必须作出准确判断, 及时下达撤退命令。 整个救援过程应特别关注 喷射火和热辐射。 (3)人员防护:救援人员应配备防高温放毒气的防护装备,如 正压式空气呼吸器与高温防护服。 救援车辆应尽量停靠在上风或侧风 方向,车头应背向着火储罐以备紧急撤离。 二、泄漏事故 (一)处置原则 1、设立警戒隔离区域。 根据现场地形、风向及检测数据设立警 戒隔离区域并根据现

33、场情况变化及时调整。 2、切断泄漏途径。 化工装置发生泄漏应及时采取停车、局部打 循环、改走副线或降压堵漏等措施;其它储存、使用及运输等过程中 发生泄漏应采取转料、套装、堵漏等控制措施。 3、气体泄漏物。 可采取喷雾状水、释放惰性气体、加入中和剂 等措施,降低泄漏物的浓度或燃爆危害。喷水稀释时,应筑堤收容产 生的废水或将清净下水系统改入污水系统,防止水体污染。 4、液体泄漏物。 可采取容器盛装、吸附、筑堤、挖坑、泵吸等 措施进行收集、阻挡或转移。若液体具有挥发性及可燃性,应根据其 理化特性有针对性地使用泡沫覆盖。 20 5、应急人员穿戴适当的个体防护装备。 6、火源管制。 7、谨慎用水。 (二

34、)处置方法 1、液氨泄漏事故。 (1)事故特点:液氨具有易燃易爆、腐蚀毒害及极易气化等特 点。液氨泄漏后会迅速气化,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会发 生燃烧爆炸;与氟、氯等氧化剂接触会发生剧烈化学反应;氨能够与 人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 破坏运氧功能造成人体中毒。 浓度过高 时可通过三叉神经末梢的反向作用引起心脏停搏和呼吸停止导致死 亡;液氨快速气化会吸收热量,造成人体冻伤。 (2)处置方法:综合现场地形、风向及泄漏物浓度确定警戒隔 离区域。实时跟踪分析环境中的氨气浓度, 及时调整隔离区域的范围; 救援车辆设置在上风或侧上风区域,车头背离泄漏源; 全程采用喷雾 或开花水流进行稀释冷却;现场

35、禁止一切火源、电源,处置人员不得 穿着化纤类服装及带铁钉的鞋子;现场清除能够与氨反应的氟、 氯等 氧化剂;在喷雾稀释冷却等措施掩护下, 对泄漏容器采取关阀、 堵漏、 转运等措施, 切断泄漏途径; 处置结束后应对所有人员及装备进行洗 消处理;防止洗消污水进入下水道和江河湖泊。 (3)人员防护:所有进入危险区域的人员均应佩戴正压式空气 呼吸器与封闭式防化服; 处置过程中应持续进行大量雾状水喷淋,防 止人员冻伤。 2、氯气泄漏事故。 (1)事故特点:氯气属于有毒气体,易造成人员中毒,具有强 21 刺激性。长时间接触可导致死亡。 与一氧化碳作用可形成毒性更强的 光气;氯气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但能助燃。一

36、定条件下能够与含氨氮 的化合物发生反应生成极不稳定的三氯化氮,受热或受撞击和光照时 极易发生爆炸; 氯气具有腐蚀性, 对衣物及金属和非金属都有腐蚀作 用。氯气溶于水后会生成不稳定的次氯酸,次氯酸会迅速分解生成活 性氧自由基,会加强率的氧化作用和腐蚀作用。 (2)处置方法:综合现场地形、风向及泄漏物浓度确定警戒隔 离区域。实时跟踪分析环境中的氯气浓度, 及时调整隔离区域的范围; 救援车辆设置在上风或侧上风区域,车头背离泄漏源; 全程采用喷雾 或开花水流进行稀释冷却;现场清除能够与氯反应的氨、金属粉末、 有机烃类物资;在喷雾稀释冷却等措施掩护下, 对泄漏容器采取关阀、 堵漏、转运等措施,切断泄漏途

37、径;采取化学中和的方法,在消防水 中加入苏打粉等碱性物资向泄漏源喷射。有条件时可将泄漏容器浸入 过量的石灰乳水池中进行中和反应;处置结束后应对所有人员及装备 进行洗消处理;防止洗消污水进入下水道和江河湖泊。 (3)人员防护:所有进入危险区域的人员均应佩戴正压式空气 呼吸器、防毒面具与封闭式防化服。 三、中毒窒息事故 (一)处置原则 1、设立警戒隔离区域。 根据现场地形、风向及有毒气体浓度设 置警戒隔离区域。 2、中毒窒息人员的现场初期救治。立即将中毒窒息人员移至上 风向或侧上风向空气无污染的区域进行紧急救治。 22 (二)处置方法 硫化氢中毒窒息事故。 (1)事故特点:硫化氢是无色、有恶臭味的

38、窒息性有毒气体, 浓度过高时接触人员不再闻到恶臭味,急性中毒时有呼吸加速后呼吸 麻痹而出现“电击样中毒”而猝死;硫化氢极易燃烧,与空气混合能 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或爆炸。遇强氧化剂剧 烈反应发生爆炸;密度比空气大,易沿地势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 点火源会着火回燃。 (2)处置方法:综合现场地形、风向及泄漏物浓度确定警戒隔 离区域。实时跟踪分析环境中的硫化氢浓度,及时调整隔离区域的范 围;救援车辆设置在上风或侧上风、 地势高的区域,车头背离泄漏源; 组织对泄漏源周围低洼地区及沟渠、水井、下水道、涵洞等有限空间 进行排查,搜救中毒窒息人员。忌用口对口人工呼吸的方法施救,必 要时

39、与中毒人员间隔数层水湿的纱布;全程采用喷雾或开花水流进行 稀释冷却;现场清除火源、强氧化剂;在喷雾稀释冷却等措施掩护下, 对泄漏源采取关阀、堵漏、转运等措施,切断泄漏途径;采取化学中 和的方法,在消防水中加入苏打粉等碱性物资向泄漏源喷射;处置结 束后应对所有人员及装备进行洗消处理;防止洗消污水进入下水道和 江河湖泊。 (3)人员防护:所有进入危险区域的人员均应佩戴正压式空气 呼吸器、防毒面具与封闭式防化服。 23 第三章 烟花爆竹事故 一、烟花爆竹生产、仓储爆炸事故 1 事故知识 (1)烟花爆竹生产储存过程中,具有易燃烧、易爆炸等特点, 若工作疏忽,管理不善就可能发生事故,给企业、国家、人民的

40、生命 财产带来巨大损失。事故发生的险情有三种:一是火情;二是爆炸; 三是中毒。 (2)由于烟花爆竹生产的原材料及产品在燃烧及爆炸过程中会 发生各种化学变化, 释放出各种有害气体, 对现场人员及施救人员极 易造成中毒事故,要做好安全防护,对中毒者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 (3)救援物资及装备:消防车、大吨位吊车、推土机、120 急 救车辆、应急指挥车、氧气呼吸器、过滤式防毒面具、雨衣、雨靴、 防护服、隔离绳、抢险消防工具、担架、照明工具、雨具、急救医疗 标志、检伤分类标志、氧气袋,各类注射器、输液装置、绷带、无菌 敷料、止血带、心电图机等常规器材及一些急救药品。 2 救援及处置措施 (1)首先明确发

41、生烟花爆竹事故的企业危险物质品种、数量、 特性、事故简要情况、人员伤亡情况等。 (2)隔离事故现场,建立警戒区。事故发生后,启动应急预案, 根据火焰辐射热、爆炸所涉及的范围,建立警戒区,严禁一切无关人 员和车辆进入该区域, 同时设立应急救援人员、 车辆及物资进出的安 全通道,保证救护车辆畅通。 24 (3)查明周围区域存在的易燃、易爆物品储存情况及重大危险 源分布情况。 (4)有组织、有秩序地将所有可能受到威胁的人员从危险区域 转移到安全区域,可采取就地保护措施,直到危险解除。 (5)现场指挥员和救援队员在做好自我防护的基础上,根据事 故的特点,快速实施抢险救援,开展现场抢救和安全转移。 3

42、决策建议 (1)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指示精神,把救人放 在第一位,多措并举,科学施救,千方百计营救被困人员,全力救治 伤员,严防次生事故发生。 (2)应急救援指挥人员、医务人员和其他不进入危险区域的应 急人员一般配备过滤式防毒面具、防护手套等。 (3)进入危险区域的工程抢险、消防和侦检等应急人员应配备 密闭型防毒面罩、阻燃防护服和空气呼吸器等。 (4)做好现场毒物和易燃易爆物品(包括人员、设备、设施和 场所等)处置与洗消工作。 (5)及时检测出毒物的种类和浓度,计算出扩散范围等应急救 援所需的各种数据,确定污染区域范围, 密切注意现场各种危险征兆, 确保施救人员安全,预防和避免次生

43、灾害。 二、烟花爆竹运输爆炸事故 1 事故知识 (1)烟花爆竹在运输过程中,由于高温、明火、静电、雷击、 摩擦、自燃等原因发生爆炸,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5 (2)根据险情种类不同采取正确的救援措施,引发火灾时要采 取统一行动, 以快制快, 堵截火势,防止蔓延,重点突破,排除险情, 分割包围,速战速决的灭火战术。发生爆炸事故,根据烟花爆竹事故 发生具有瞬间性、 连环性、不彻底性等特点, 要采取先救人、 再灭火, 堵截爆炸源、防止连环事故,最大限度地排除险情。 (3)救援物资及装备:消防车、大吨位吊车、推土机、120急 救车辆、应急指挥车、氧气呼吸器、过滤式防毒面具、雨衣、雨靴、 防护服、

44、隔离绳、抢险消防工具、担架、照明工具、雨具、急救医疗 标志、检伤分类标志、氧气袋,各类注射器、输液装置、绷带、无菌 敷料、止血带、心电图机等常规器材及一些急救药品。 2 救援及处置措施 (1)根据火焰辐射热、爆炸所涉及的范围,建立警戒区,并在 通往事故现场的主要干道上实行交通管制。 (2)有组织、有秩序地将所有可能受到威胁的人员从危险区域 转移到安全区域,应首先做好个人防护、选择安全路线,并向上风方 向快捷移至安全区域。 (3)查明起火的物质类别、理化性质及其危险特;明确周围区 域存在的易燃、易爆物品储存情况及重大危险源分布情况; (4)现场指挥员和救援队员在做好自我防护的基础上,快速实 施救

45、援,控制事故的发展,并将伤员带出危险区。 3 决策建议 (1)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指示精神,把救人放 在第一位,多措并举,科学施救,千方百计营救被困人员,全力救治 伤员,严防次生事故发生。 26 (2)在救援行动中应随时注意气象和事故发展的变化,一旦发 现所处的区域受到污染或被污染时,应立即向安全区转移。 (3)现场指挥应密切注意现场各种危险征兆,对有可能发生爆 炸、爆裂、喷溅等特别危险的情况,指挥员必须适时准确判断,及时 下达撤退命令,确保施救人员安全,预防和避免次生灾害。 (4)事故地点的上风开阔处设一个急救点,做好自身和伤病员 的个体防护,防止发生继发性损害。 27 第四章

46、金属及非金属矿山事故 一、井下冒顶片帮事故 1 事故知识 (1)冒顶事故是指矿井采掘时,通风道坍塌所产生的事故,在 矿井采掘工作面生产过程中经常发生顶板意外冒顶、片帮、煤炮、冲 击地压、顶板掉矸而造成人员伤亡、设备埋压损坏、生产中止等。按 冒顶片帮的范围和伤亡人数,一般可分为大冒顶、局部冒顶、松石冒 落三种。 (2)冒顶片帮事故有突发性、灾难性和破坏性,在处理过程中 如措施不当还有继发性。 冒顶事故处置主要任务是抢救遇险人员和恢 复通风。 (3)救援物资及装备:液压起重器、圆木、铁锹、铁镐、铁撬、 担架、绳索、千金顶。 2 救援及处置措施 (1)加固冒顶区两端的支架,防止冒顶范围的扩大。 (2

47、)救援时可以呼喊、敲打、使用地音探听器等办法与遇险人 员联络,确定遇险人员的位置和人数。 (3)清理冒落矿石时,要小心地使用工具,在接近被埋压人员 时,只能用手扒,以免伤害遇险人员。 (4)抢救出遇险人员应立即抬到安全地点,根据伤情妥善救护。 (5)顶板冒落范围不大时,如果遇险人员被大块岩石压住,不 28 许用爆破的方法来处理,应尽量搬开;如岩石威胁遇险人员时,则可 采用千斤顶等工具将大块岩石顶起,将人迅速救出。 (6)如较大范围顶板冒落,把人堵在巷道中,也可采用另开巷 道的方法绕过冒落区将人救出。 3 决策建议 (1)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指示精神,把救人放 在第一位,多措并举,科

48、学施救,千方百计营救被困人员,全力救治 伤员,严防次生事故发生。 (2)在抢救处理冒顶事故的过程中,始终要有专人观察顶板变 化,发现顶板出现有再次冒顶预兆时,首先应加强支护,准备好安全 退路。 (3)查明冒顶范围和遇险人员的位置和人数后,应与他们保持 联系,并鼓励他们积极配合抢救。 (4)如遇险人员所在地点通风不好,必须设法加强通风。若因 冒顶遇险人员被堵在里面,应利用压风管、水管及开掘巷道、打钻孔 等方法,向遇险人员输送新鲜空气、饮料及食物。 (5)在抢救处理过程中,应确保救援人员的安全,时刻注意监 测有毒有害气体情况。 (6)在处理冒顶时,应根据岩层冒落高度、冒落块的大小、冒 落位置和范围

49、以及围岩地压等情况,采取不同的救援措施。 二、井下火灾事故 1 事故知识 (1)对非煤矿山来说,井下火灾最大的危害是含有有毒气体的 29 烟气。 (2)救援物资及装备:氧气瓶、备用呼吸器、应急通信设备、 矿用头灯、 泡沫灭火器、 干粉灭火器、 清水泵、泥浆泵、砂箱、砂袋、 手镐、斧子、水桶、安全带、救生绳。 (3)在没有弄清火灾情况、人员分布,遇险人员状况以及灾区 通风、瓦斯、支护与设备等条件时,一般只能采用原有通风方式。在 遇险人员未撤出灾区时,不能减少灾区风量,必要时要增加风量,以 防止出现缺氧氧和有毒气体积聚。对矿井进风井筒、 井底车场或井口 火灾,在不能防止火烟侵入主要进风流时,指挥部必须迅速采取果断 措施,进行周密布置井口站岗放哨,通知井下人员,撤出反风后受威 胁的人员,立即按反风演习掌握的规律进行反风,抢救灾区人员并组 织灭火。 2 救援及处置措施 (1)火灾初期是灭火的有利时机,如火势不大,可采用直接法 灭火。 (2)当直接灭火无效或火势发展很快、温度很高,无法接近火 源时,则可将火区进、回风道封闭,使封闭区内氧气浓度下降,达到 惰化火区、促其自然熄灭的目的。 (3)如火区范围较大,且不易封闭严密,而火区气体又无爆炸 危险时,可采用高位数泡沫远距离喷射灭火。如火区气体有爆炸的危 险,且确认灾区所有人员已撤出,则可向火区送入惰气,以加速火区 惰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