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发展我区农村客运的思考.docx

上传人:randyorton 文档编号:523040 上传时间:2018-11-1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0.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发展我区农村客运的思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关于发展我区农村客运的思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发展我区农村客运的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发展我区农村客运的思考.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关于发展我区农村客运的思考 特征码 VFedwcNWbhlbkVedYdhF 发展农村客运是在农村公路大发展的的背景下提出来 的,它是推进路运一体化进程,促进路运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 农村客运是传统意义上的县内班线客运的延伸和拓展,是 指市区至乡镇村、乡镇村至乡镇村的班线客运。它是目前我区 农民出行的重要甚至是唯一的交通方式。 一、基本情况 改革开放以前,确切地说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前,我区 农村客运基本处于国有交通专业运输企业独家经营的局面;八 十年代中期,在“有路大家行车”的政策引导下,农村客运因 其开放成本较低、经济效益相对稳定而吸引了众多的个体经营 者,他们在与交通专业运输

2、企业的竞争中逐渐取得了优势,并 占领了整个农村客运市场,以大蓬车运输为主的个体经营者开 始“领跑”我区农村客运;进入 90 年代,随着我区农村公路路 况的改善和通行能力的提高,特别是实现乡乡通油路后,班车 客运进入市场并占据了通乡客运的大量份额,一些大蓬车开始 调转“车头向下” ,以从事连乡通村客运为主,但仍有部分大蓬 车依然在从事通乡客运;96 年客运附加费调整后,农村客运市 第 2 页 场运力过剩的矛盾凸现,为此,交通部门加大了管理力度,市 场准入受到了严控,农村班车客运进入了相对平稳期;期间, 随着旅客和管理部门对交通安全的重视,大蓬车等农用车载客 也呈渐退之势。 目前,我区农村客运市场

3、拥有运力 1564 辆,其中: 客运班车 298 辆,经营线路 25 条,乡镇通车率达 96%(向 阳、双溪、孙埠未通直达班车) 。 大蓬车等农用运输车辆 1266 辆,其中连乡通村车辆 372 辆。 从总体来看,以班车客运为主,以农用车载客为辅,以市 区为中心,以乡镇为节点,连接城乡、关联乡村的农村客运网 络基本形成。但是,我区农村客运市场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 主要表现为“四多四少”:即经营主体多,规模经营少;通乡 运力多,通村运力少;农用车辆多,客运班车少;停靠地点多, 客运站场少。 当前,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农村客运市 场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 一是农村公路通达深度和通畅程度

4、的不断提高,将为农村 客运提供坚实的发展平台; 二是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施行,农用车载客将被严禁, 为农村客运市场运力结构调整提供了有利的契机; 三是交通部农村客运网络化试点工程的推行,为发展农村 第 3 页 客运指明了方向; 四是交通部的路运一体化发展战略,将为发展农村客运带 来诸多优惠政策。 对此,我们要抓住难得机遇,把握有利时机,加快农村客 运市场的发展。 二、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 精神为指导,坚持“立足需求、合理布局,政策引导、市场运 作,集约经营、规范管理,路运协调、安全经济”的原则,以 贯彻落实道路交通安全法为契机,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不 断提高市

5、场的集中度、班车的通达度、乡村的关联度、站场的 覆盖度,确保我区农村客运市场在稳定中发展。 三、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以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安全、经济、便捷的运 输服务为前提,以满足人民的基本出行需要为出发点,推行农 村客运公司化经营,提高农村客运抗风险能力,最终实现村村 通班车。 近期目标: 针对四多四少,着力提高四度,全面落实四化 客运车辆标准化、客运线路网络化、经营主体公司化、乡 镇站场有形化。 1、客运车辆标准化:严禁货车、农用运输车和拖拉机从事 第 4 页 客运。大力推广适合农村客运实际的新车型,尽量实行“一线 一型” 。 2、客运线路网络化:形成以市区为中心、乡镇为节点,辐 射到村的农

6、村道路客运网络。 3、经营主体公司化:大力推行农村客运公司化经营,要求 经营农村客运必须具有企业法人资格。 (一线一司和一区一司) 4、乡镇站场有形化: 努力实现乡镇有站、集镇有场、大路 有棚、小路有牌。 四、主要措施 1、优化运力结构,实行客运车辆标准化:严禁货车、农用 运输车和拖拉机从事客运。结合运力置换,大力推广适合农村 客运实际的新车型,尽量实行“一线一型” 。 2、合理布局线路,实行客运线路网络化:运力置换后,客 运班车势必增加,通乡线路竞争加剧,新、旧的运力难以完全 融合,统一排班、滚动发班难度加大。因此,要充分调研本地 区农村客源的流量、流向、流时的规律性变化,通过合理布局 线路

7、,分流运力、均衡运量;采取定区域经营模式,鼓励热班 通村,捆绑经营;注重通乡班线和连乡通村班线在班次、时间、 站点上的协调衔接,减少乘客的中转环节和换乘费用;对村村 间、村镇间运营的客车,可不执行定班、定线、定点的“三定” 原则,实行“双日班” 、 “赶集班”等形式,保证了偏远乡村村 民的出行需求,又提高了车辆实载率。 第 5 页 布局原则:加密干线、辐射支线,开通环圩公交线、增辟 连乡通村线,构建“XO”型农村客运网络。 1、加密主干线。主干线是指市区至乡镇的客运班。 (1) 、线路加密:增开宣州-向阳、孙埠,实现真正意义 上的乡乡(镇镇)通车。 (2) 、班次加密:是指加密单位时间内的发车

8、班次。 两个指标:一是实载率控制在 60%以上,发车 10-20 分钟。 2、保障连接线。连接线是指乡镇至乡镇的班线。形成以小 城镇为中心,与主干线相匹配,上下衔接,干支结合、四通八 达、完善优化的公路交通网络。 3、发展旅游线。旅游线是指市区至旅游景点的班线。 4、增开环圩线。金宝圩环圩公交。 5、鼓励通村线。乡镇至村的办线。 3、整合运力资源,推行经营主体公司化:大力推行农村客 运公司化经营,要求经营农村客运必须具有企业法人资格。 (一 线一司和一区一司) ;而原经营者则可以由中标企业进行整体收 购,收购价格主要由车辆残值和经营补偿两部分组成,也可以 对经营者车辆残值及经营收益进行评估,作

9、为股份,进入公司 参股经营,原经营者可作为股东,与企业参股方实行利益共享。 4、完善市场功能,推进乡镇站场有形化: 努力实现乡镇有 第 6 页 站、集镇有场、大路有棚、小路有牌。 原则:依托基层交管站、实行前场后站式;结合通达建设, 推行站场公用型。公用型站场建设要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按 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采取公建公营、公建民营、民 建民营等方式,鼓励各种经济组织和个人投资、合作、入股站 场建设。 (一) 、大力推行公司化经营 整合运力资源,推行公司化经营,提高农村客运经营者的 抗风险能力和经济效益,提高服务水平。在试点过程中,有的 地方整合运力资源,对农村客运经营主体进行公司化改造

10、,实 行统一站点、统一车型、统一结算、统一服务标准,使农村客 运经营者的抗风险能力和经济效益大大提高;有的地方积极引 导骨干运输企业坚持“车头向下” ,鼓励企业兼并收购,组建区 域性或线路股份公司,实现片区集约化经营和冷热线协调运行。 理论上可行、 趋势上必行、操作上难行。 统一站点、统一排班、 公司化管理的三种模式: 1、依托公司。汽运公司。 (紧密型) 2、组建公司。交服公司。 (紧密型) 3、车主自治。一线一司,车主自治。 (松散型) 第 7 页 (二) 、优化运力结构, 运力置换 农村客运运力适应客源集散需求,客运运力均为适合当地 道路和地理条件的、列入国家客车生产名录的客运车辆; 原

11、则:统一指导车型、调控置换比例、确保人畅其流。 1、以市区为起讫点的。 2、连接乡镇村的。 (三) 、线路布局 形成较为严密的农村客运班线网络,大力提高班线辐射范 围和通达深度,最终实现“村村通班车” ; 在运力布局上,要充分调研本地区农村客源的流量、流向、 流时的规律性变化,在此基础上统筹安排,避免弃冷线、争热 线和挤干线的做法; 原则:加密干线、辐射支线,开通环圩公交线、增辟连乡 通村线,构建“XO”型农村客运网络。 加密主干线、保障连接线、发展旅游线、增开环圩线、鼓 励通村线。 通过线路的合理布局,分流运力、平衡运量、提高通达、 形成网络。 1、加密主干线。主干线是指市区至乡镇的客运班。

12、 (1) 、线路加密:增开宣州-向阳、孙埠,实现真正意义 上的乡乡(镇镇)通车。 第 8 页 (2) 、班次加密:是指加密单位时间内的发车班次。 两个指标:一是实载率控制在 60%以上,发车 20 分钟。 2、保障连接线。连接线是指乡镇至乡镇的班线。形成以小 城镇为中心,与主干线相匹配,上下衔接,干支结合、四通八 达、完善优化的公路交通网络。 3、发展旅游线。旅游线是指市区至旅游景点的班线。 4、增开环圩线。金宝圩环圩公交。 5、鼓励通村线。乡镇至村的办线。 (四) 、重视乡镇客运站点建设 客运站场是“路网的接口、市场的门口、形象的窗口。 ”乡 镇客运站点建设是农村公路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推动路

13、运一体 化的重要环节, 在客运站点选择与建设上,应与当地农村集市相结合,形 成以站带市、以市养站、干支相接、长短配套、辐射城乡的农 村客运服务网络。 三是加快农村客运站点建设。通过加大农村公路建设投入, 加快农村公路网建设,加大农村客运站点建设投入,完善农村 客运基础设施,为农村运输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牢固 树立“路、站、运一体化”思想,将农村客运站点设施与农村 公路建设统一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实现统筹兼顾、协 调发展。 八、重视乡镇客运站点建设,推动路运一体化。乡镇客运 第 9 页 站点建设是农村公路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推动路运一体化的重 要环节,各地要重视乡镇客运站点建设,通过试

14、点,研究探索 乡镇客运站点建设标准、资金、组织实施、站点管理等方面的 问题。在制定农村公路建设发展规划时,要统一考虑农村客运 站点的布局,抓好农村公路与乡镇客运站点的同步建设,为实 现“路运一体化”创造条件。 建设一批方便群众、有利管理的客运场站点。 原则:依托基层交管站、实行前场后站式;结合通达建设, 推行站场公用型。努力实现乡镇有站、集镇有场、大路有棚、 小路有牌。 1、农村站场: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按照“谁投资,谁受 益”的原则,采取公建公营、公建民营、民建民营等方式,鼓 励各种经济组织和个人投资、合作、入股站场建设。 2、市区站场 发展农村地区道路客运是一项长期、艰巨而复杂的任务。 初步形成以市区为中心、乡镇为节点,辐射到村的农村道 路客运网络。 进退有序、有效衔接;整合资源,调整结构;整体推进, 平稳过渡。 以严禁货车、农用运输车和拖拉机从事客运为切入点,以 发展农村客运为中心,按照进退有序、有效衔接;整合资源, 调整结构;整体推进,平稳过渡的方法,因此,发展农村客运 第 10 页 事关农民出行需要、事关农村经济发展,同时,要树立“公路 建设是基础、发展运输是目的”的思想,统筹发展农村公路与 农村道路运输。对具有符合技术标准的公路、具备通车条件的 地方,要及时投放运力,保证只要路修到家门口,班车就能通 到家门口,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子就能走出家门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事务文书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