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商业银行2019年度流动性管理评估报告我行在流动性管理工作中,严格遵守商业银行流动性 风险管理办法的规定,开展流动性管理工作,加强流动性 风险管理,维护我行安全稳健运行。一、流动性风险管理治理结构制定完善了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风险管理政策、 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流动性风险管理制度与流程、商 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应急预案等制度及完善的流动性风险管 理内部控制体系,明确了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 理层及其专门委员会和相关部门在流动性风险管理中的职 责,并将流动性风险管理纳入内部审计中。董事会承担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最终责任,高级管理层负 责流动性风险的具体管理工作,监事会应对董事会及高级管 理层在流
2、动性风险管理中的履职情况进行监督评价,并按年 向股东大会报告董事会及高级管理层在流动性风险管理中 的履职情况;风险部门组织流动性风险的识别、评估、监测及压力测试;及时向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提供流动性风险分 析报告;监督各部门对流动性风险控制措施执行情况;拟定 流动性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提交高级管理层和董事会审查 批准;监测相关业务经营部门和分支机构对流动性风险限额 的遵守情况,报告超限额情况;制订相应流动性风险控制措 施,提交高级管理层审批;识别、评估新产品、新业务中所 包含的流动性风险,审核相应的操作和合规风险管理程序; 稽核审计部负责对对流动性风险管理进行现场检查;财务部 负责流动性日常管理
3、工作,对各项流动性指标进行计算与分 析,向风险部门提供风险监测数据。市场、信贷等相关部门 负责本部门的有关流动性风险监测数据的提交(资产、负债、 现金流等数据),具体落实流动性风险控制措施,合理调整 和优化资产负债结构,有效缓释流动性风险。各支行负责本 支行业务中客户或交易对手相关流动性风险监测数据的提 交及报告。各支行、各有关部门负责流动性风险控制措施的 执行与结果信息反馈。二、流动性管理现状(一)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政策和程序1、我行流动性风险管理遵循比例管理、资产多元、合 理备付、加强监测的原则。 对全行资产与负债、资产内部、 负债内部在期限、结构和数量之间实行比例控制;实现资产 多元化
4、战略,改善资产单一现状,逐步减少贷款资产占比, 增加债券等容易变现的资产;保持一定的备付金比例,应对 存款的支取;每天要计算资金,包括现金头寸,预测资金增 减变化情况,及时融入融出资金,防止流动性风险。根据商 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我行结合经营 战略、业务特点、财务实力、融资能力、总体风险偏好及市 场影响力等因素确定流动性风险偏好。经资产负债管理委员 审议,决定为“稳健型”,即:我行流动性风险偏好为在正常和 压力情景下愿意并能够承受的流动性风险水平。在业务经营 中,我行强化和提升自身风险管理能力,不断健全全面风险 管理体系,在经营发展过程中严守风险底线。2、流动性风险的识别、计
5、量和监测的管理方式:我行 建立健全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有效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流动性风险。一是日间头寸管理。加强日间流动性风险管 理,确保具有充足的日间流动性头寸和相关融资安排,及时 满足正常和压力情景下的日间支付需求。二是预警指标。根 据我行业务规模、性质、复杂程度及风险状况,监测可能引 发流动性风险的特定情景或事件,采用适当的预警指标,前 瞻性地分析对流动性风险的影响。三是限额管理。我行对流 动性风险实施限额管理,根据业务规模、性质、复杂程度、流动性风险偏好和外部市场发展变化情况,设定流动性风险限额。流动性风险限额包括但不限于现金流缺口限额、负债集中度限额、融资限额等。在确定限额时主要参
6、考以下因素: 资产负债结构、业务发展状况、资产质量、融资策略、管理 经验、市场流动性等。四是指标监控。我行在流动性日常管 理过程中采用指标管理,可以采用但不限于以下指标:存贷比、超额准备金率、中长期贷款比重、核心负债比例、流动 性缺口率、流动性比例、优质流动性资产充足率、大额负债 依存度、净拆借资金比率。其中,流动性风险监控指标主要 包括优质流动性资产充足率和流动性比例。优质流动性资产 充足率=流动性资产/(资金流出-限额内的资金流入) *100% 流动性比例=流动性资产余额/流动性负债余额*100%。我行 的流动性比例确保不低于 25%。3、风险限额制定合规。根据商业银行风险限额管理 办法对
7、新增客户:单户授信总额最高不超过本行资本净额 的 9.5%,个人客户单户保证担保贷款最高不超过 3000 万元 (含),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发展前景好的客户授信需求超 过 1000 万元的,必须经董事会风险管理与关联交易委员会 审议后,在银监分局进行事后报备。集团客户授信总额最高 不超过本行资本净额的 14.5%;房地产开发贷款总额控制在 10%以下,房地产贷款增速须大幅低于全部贷款增速。阳光 信贷授信面不低于 35%;小微企业贷款占比不低于 30%; 涉农贷款占比 30%以上;贷款行业集中度不超过 18%(农 林牧副渔除外);扶贫贷款按国家政策执行;产能过剩行业 贷款不得突破原比例,严控政府融
8、资平台贷款。对存量客户, 存量客户超过上述标准的,通过银团贷款、清收等方式逐步 规范,同时,控制大额贷款的过快增长,单户 5000 万元以 上大额贷款增幅应低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同业业务由金融市场部按照“不含结算性同业存款的同 业融岀资金,扣除风险权重为零的资产后的净额,不超过我 行一级资本的50%”,拟定授信额度,报贷款审查委员会审 批,同业业务严格控制在授信额度内。4、流动性压力测试按季有序开展。 我行按季对流动性 进行压力测试,重度压力测试假设为零售存款的大量流失、 主要交易对手违约或破产岀现导致流动性不足或资不抵债 的情形岀现时,我行的反应和应对能力。5、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成功有
9、效。 针对流动性 风险管理建立明确的内部评价考核机制,将各分支机构或主 要业务条线形成的流动性风险与其收益挂钩,从而有效地防 范因过度追求短期内业务扩张和经营利润而放松对流动性 风险的控制。在引入新产品、新技术手段,建立新机构、新 业务部门前,应在可行性研究中充分评估其对流动性风险产 生的影响,并制定相应风险管理措施,完善内部控制和信息 管理系统。引入并运行后,应加强日常监测,定期评估相应措施的有效性,并根据需要及时进行调整。稽核审计部定期 对本行的流动性风险情况进行审计,审计结果应直接报告董 事会,并根据有关规定及时报告监管部门。董事会根据审计 结果及时调整和完善有关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政策和程
10、序,并 督促高级管理层针对内部审计发现的问题采取及时有效的 整改措施。稽核审计部应适时对整改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后 续审计,并及时向董事会提交审计报告。5、融资和日间流动性风险管理情况。清算中心按日对 资金头寸进行管理,及时关注大额资金的走向;分上、下午 至少两次报送头寸,金融市场部根据清算需求,及时从资金 市场调剂余缺。各网点每日对本单位日常发生的业务进行严 密监视,尤其对非正常的定期、活期取款现象,要仔细了解 真实情况。要保证现金库存量保证存款及时足额兑付,确保 现金不脱节,对一些可能出现的情况,应及时预防,及时上 报,必要时可申请增加库存限额。计划财务部部通过省行开 发的流动性风险管理系统
11、按月、按季上报省行流动性监测指 标,同时可在系统中查询超额备份金率和备份金率等指标;按季开展对流动性压力测试;通过制定流动性风险应急措施, 根据业务发展和管理需要,主动通过各种渠道及时获得所需 数量、期限和利率的资金。确保在市场出现不利变动趋势的 情况下,以合理的价格进行融资和处置资产。通过财务分析, 分析存款增长趋势、存款结构和利率水平变化情况,确定现 有存款结构对我行的影响;我行加强负债结构的多样性,形 成存款客户结构多样、资金交易对手分散、业务品种丰富的 资产负债组合,防止过度集中引发风险;合理评估影响资金 来源稳定性的内外部因素,自主控制资金来源的结构变化, 确保资金来源的稳定。6、应
12、急计划和管理方面。我行在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应急预案明确制定了有效的流动性风险应急计划,明确启动本应急预案的条件,组织体系和职责分工、应急处置原则、风险监测内容、应急处置程序、责任追究及报告明确应 急资金来源,合理估计可能的筹资规模和所需时间,确保应急资金来源的可靠性和充分性。二)流动性风险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1、指标设置情况,我行共设置 17 项流动性监测指标,具体情况如下:序 号指标名称指标定义1流动性比例*流动性资产/流动性负债00%2优质流动性资产充足率优质流动性资产/(资金流岀-限额内的资 金流入)x100%37天流动性缺口率430天流动性缺口率5流动性缺口率(季度)*流动性缺口 /
13、90天内到期表内外资产x100%6一年内流动性缺口比例年累计到期期限缺口 /一年累计到期 资产x100%7核心负债依存度(核心负债比 例)*核心负债/总负债x100%即(距离到期 日三个月以上的定期存款+发行债券+活 期存款的稳定部分)/总负债8存贷款比例各项贷款余额/各项存款余额x100%9最大十家同业拆入余额占负债比最大十家同业拆入(含回购)余额/总负 债 x100%重10最大十家同业融入比例(最大十家同业拆入(含回购)+同业存 放+卖岀回购款项)/总负债00%11同业市场负债依 存度(同业市场 负债比例)(同业存放款项+同业拆入+卖岀回购款 项)/总负债x100%12最大一家同业融岀资金
14、限额最大同业融岀资金余额/一级资本13最大十户存款比例最大十户存款总额/各项存款x100%14存款增长率(存款余额-上年同期存款余额)/上年同期存款余额x100%15活期存款占比活期存款/各项存款x100%16债券投资比例债券投资比例二债券投资余额/资产总额x10017债券融资率卖岀回购资产/债券总额2、现金流量分析。可动用的流动性资产及资产变现可 能性分析。资金来源及资金运用的集中度情况。在各类市场 中的融资能力。可能引起资产负债波动因素的变化趋势。流 动性风险管理法定指标、政策、限额及风险承受能力的执行 情况。压力测试和情景分析情况。其他流动性风险管理中应 予关注的事项。3、各项预警指标的
15、设置及完成情况序 号指标名称预警值目标值2019年度指标1流动性比例*27%30%35.8%2优质流动性资产充足率105%110%160.85%37天流动性缺口率-10%-9%16.54%430天流动性缺口率-10%-9%38.41%5流动性缺口率-5%-4%16.82%6一年内流动性缺口比例-10%-9%40.35%7核心负债依存度(核心负债比例)*65%70%69.57%8存贷款比例72%74%63.89%9最大十家同业拆入余额占负债比重2%1.90%0.00%10最大十家同业融入比例4%4.5%0%11同业市场负债依存度(同业市场负债比例)5%4%0%12最大同业融岀资金限额40%50%
16、25.61%13最大十户存款比例20%19%14.59%14存款增长率5%8%10.7%15活期存款占比35%45%38.13%16债券投资比例10%8%4.49%17债券融资率50%40%0.00%三、系统建设情况至报告日,我行已依托省行建立专门流动性管理系统, 日常检测依赖省行系统以及与银科金典开发的 1104 报表系 统 我行1104报表系统能实现T+1生成G01第V部分:G22 流动性比例监测表、G21流动性期限缺口统计表、G26优质 流动性资产充足率等表,能够及时对流动性比例、优质流动 性资产充足率等流动性指标的监测。目前我行流动性管理中系统建设方面还有欠缺,依赖省 行的流动管理系统程度较高,自身无自主开发的能力。下一 步,我行将依托省行系统,继续挖掘系统功能,提高系统数 据利用率,做到每日监测流动性指标,力争实现实时预警及 对相关指标的充分分析,进一步提高我行的流动性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