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整理--四川成都导游词.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5242988 上传时间:2020-03-01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81.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整理--四川成都导游词.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9年整理--四川成都导游词.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9年整理--四川成都导游词.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9年整理--四川成都导游词.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9年整理--四川成都导游词.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整理--四川成都导游词.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整理--四川成都导游词.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四川成都导游词 女士们、先生们,欢迎您们光临成都. 成都是四川省省会、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双拥”模范城。近几年,她又以城市建设和生 态环境方面的成就, 先后荣获联合国颁发的“人居奖”和“最佳范例 奖”两项殊誉。 成都是一座融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于一体的特大城市。她是稀世珍 宝大熊猫的故乡,也是天府之国的中心和“窗口”。她以历史悠久、 文化底蕴厚重,风光绚丽多姿和名胜古迹众多而闻名于世。“锦 城”“蓉城”是成都的别名;芙蓉、银杏是成都的市花和市树。 成都市位于川西北高原山地和川中丘陵之间,西部地势较高,中部 和东南部是广阔的成都平原,平均海拔500米左右。

2、境内兼有山景、 平原和丘陵之美,且气候温和,雨水充沛、年平均气温16上下, 降水量约 1000 毫米,素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之誉,加以土地 肥沃,水利先进,物产十分富饶,历来被称为“水旱从人, 不知饥谨” 的“天府明珠”。 成都市的全市总面积12.39 万平方公里, 总人口超过 1000 万人,辖 区划为 7 区 4 市(县级市) 、8 县。即锦江区、青羊区、成华区、金牛 区、武侯区、青白江区、龙泉驿区; 都江堰市、彭州市、崇州市、邛 崃市; 温江县、新都县、双流县、大邑县、新津县、郫县、金堂县、 蒲江县。此外,还设有国家级四川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成都高新技 术开发区。我们一般说的成都市区

3、则指市中心部位的五个区,简称为 “五城区”。其余的统称“市郊县”。 成都早在一万年前就已成为蜀族先民活动的中心和舞台。在市区和 广汉三星堆的出土文物表明, 至少在四千年以前, 古蜀先民们就用自 己辛勤劳动的双手, 在这里创造了具有鲜明地域特征的古蜀文明。大 约 2500 年前,古蜀国开明王朝把国都从樊乡(今彭州市、新都县交界 处)迁到此处,取周太王迁歧“一年成邑,三年成都”这一典故,定 名“成都”。这时的成都已经成为一个初具规模的城市。公元前316 年,秦国把四川纳入版图,成都是蜀郡的首府。自此以后,成都一直 是四川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历代皆为郡、州、省一级行政区 的治所和军事重镇。其间

4、, 成都曾前后有 7 个割据政权的都城设在此, 它们是,西汉末年的公孙述“大成政权”,公元二世纪时“三国”的 蜀汉王朝,三世纪的“成汉”政权,九世纪前后的“前蜀”和“后 蜀”政权,北宋时期农民起义的“大蜀”政权和明末张献忠建立的 “大西”政权。 成都有着悠久而灿烂的工商发展历史,特别是丝织业的发达,名冠 中华, 远销国外。西汉时期,成都因经济繁荣成为当时中国的“五都” 之一, 织锦业已成为汉朝的重要国库收入来源。成都是蜀锦织造中心, 朝廷在此设置了“锦官城”, 派有“锦官”进行管理。 这也是成都又 称为“锦城”,绕城而过的府南河又称为“锦江”的原因。蜀汉时期, 诸葛亮在四川实行休养生息, 扶持

5、农商的经济政策, 成都作为蜀汉首 都得到了更大的发展,从晋代左思蜀都赋的叙述可见当时盛况。 他说“市廛所会,万商之渊,列隧百里,罗肆万千,堕贿山积,纤丽 星繁”好一幅百货云集、万头攒动的市场交易图! 唐代,成都有 “扬一益二”之誉,说她的繁华仅次于江南的扬州。到北宋时期,成 都已成为仅次于汴京的大都会。这时的成都, 由于在晚唐五代的纷争 中处于相对安定的情况下, 工农商业都有所发展, 商市贸易突破了传 统的坊市格局, 发展了专门的交易市场, 不仅有城内东南西北的综合 市场,也有了专营产品的市场,如草市、糠市、盐市、骡马市等,闹 市区还有了“夜市”。此后的成都历经元、明、清诸朝和民国时期, 其间

6、虽有多次的兴衰起落,但她作为四川省经济中心的地位并无变 化。 成都也是历史上著名的工艺之乡。蜀绣、蜀锦名满天下,列入中华 四大名绣、四大名锦之列; 成都的漆器以制作精美、工艺独特,为历 代传世名品,近代汉墓出土的文物中许多成都漆器可以作证; 唐代成 都出产的“雷琴”,载誉全国,被声乐界视同珍宝; 成都的印刷业在 宋代是全国三大印刷业基地之一,有“宋时蜀刻甲天下”的赞誉,伦 敦博物馆所藏敦煌文书中有五代时期成都的木刻“历书”,为世界最 早的木刻历书印本 ;成都的造纸业也很著名,唐代成都造的“益州麻 纸”是官方规定的诏书、册令用纸; 女诗人薛涛制作的“薛涛笺”被 文人诗客视为上品。成都的金银丝制品

7、、竹编、草编、也都有数百上 千年的历史。 成都是灿烂的蜀汉文化发祥地之一,也是四川文化教育的中心城市, 拥有辉煌的文明历史。 早在公元前 140 多年,蜀郡太守文翁在成都兴 学,开办了中国第一所正规的官办学堂、为四川的文化发展起了巨大 的促进作用。“汉赋四大家”,成都市有司马相如、扬雄两位,晋代 史学家华阳国志作者常璩、唐代女诗人薛涛、音乐家段安节、五 代词人欧阳炯、 绘画大师黄筌、 宋代学者资治通鉴副主编范祖禹、 理学家魏了翁、医学家唐慎微、明代文学家杨长庵、清代著名的“儒 将”岳钟祺,加上现代文学巨子巴金、 艾芜、沙汀等人都是成都人士。 当然,造就成都文明史的还有历史上众多的外来名臣、文士

8、的巨大贡 献,成都是历史上文化名流汇集之地。大诗人李白、杜甫、岑参、高 适、韦庄、陆游、大文豪苏轼等人都曾寓居这里,为后人留下了大批 的文化遗产,使成都的发达文化享誉国内外。 有关成都的历史和发展的史话,我们就说到这里。让我再为大家说 说今日成都的现状。 汉文化 作为第一批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的成都,旅游资源得天独厚, 最突出的是“蜀汉文化”、“熊猫故乡”、“天府风光”三大特色。 下面,请让我分别简述一下: 成都是蜀汉文化的发源地。蜀汉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都江堰芒城、温江县鱼凫城、郫县三道堰、新津龙马古城和附近的广 汉三星堆等遗址说明,蜀汉文化有悠久的历史。 成都作为数代古蜀王

9、朝的都城和四川地区的首府,孕育了历代多少 风流人物,拥有许多的历史遗迹和文化瑰宝,仅以各级政府明令公布 保护的重点文物单位全市就有118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 处。2300 多年前修建的都江堰大型水利工程,构思之巧妙,计算之 精确,手段之高明,工程之宏伟,功能之完善,管理之科学,效益之 长远,无不让到此的中外游客为之倾倒,她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 人”,“沃野千里”的“天府”,给四川带来了富裕和繁荣,被誉为 “独奇千古的天府银河”和“镇川之宝”,是人类文明的不朽杰作。 武侯祠座落在成都市南郊的一片森森翠柏之中,公元五世纪,为纪 念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而建。 这是全国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武

10、侯祠, 是中国众多三国遗迹中唯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的单位。馆藏极其丰 富的成都武侯祠,与周边其他州、市、县丰富的蜀汉文化景观构成的 “三国遗迹寻踪”黄金旅游者的欢迎。 杜甫草堂位于成都西郊浣花溪畔,是在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 的故居上建成的纪念性古典园林。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杜甫的 诗歌,对中国文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被后人誉为“诗史”,他 本人被尊为“诗圣”。草堂现存各种杜诗版本、多种文字译本、杜诗 书法作品及其他有关资料3000余册,文物 2000余件。杜甫草堂不仅 为人们研究杜甫、 杜诗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而且也是中外人士瞻仰杜 甫遗容的胜地。 成都市的宗教文物也很丰富。全市现

11、有佛寺、道观、教堂近百处。 大邑县的鹤鸣山是中国道教的发祥地,并以“青城天下幽”的景观名 列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市区内的青羊宫规模宏大, 是全国重点文物保 护单位。相传为“太上老君” (即老子 )坐台传授道法之处。 成都佛寺 众多,其中最负盛名的有宝光寺、石经寺、大慈寺、昭觉寺、文殊院 等。宝光寺相传建于东汉, 被誉为长江流域四大丛林之一。其他的文 物古迹,诸如望丛祠、望江楼、明僖王陵、永陵、东汉墓、观音寺壁 画、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等,就不再一一列述了。 今日成都 今日成都,可以说是既古老又年青,既安宁又繁荣,在国家实施西 部大开发战略决策的大好形势下,正扬起风帆, 向着现代化的大都市 目标

12、迈进。 新中国成立后,古老的成都焕发了青春。工农业生产都有突飞猛进 的发展。特别是60 年代前期,国家大力进行的“三线”建设,使成 都基本上形成以机械、电子、冶金、化工和轻纺工业为主体的工业体 系,成为四川和中国西部新兴的工业基地。 1978 年以来,成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时期,凭 藉其雄厚的经济基础和地处中西部结合处的区位优势,在短短的二十 多年间,已进一步发展成为中国西南地区重要的科技、商贸、金融中 心和交通、通信枢纽,中国的特大城市之一。 今日的成都,干道纵横、街市宽整、高楼林立、绿树成荫,市容美 丽,商业服务行业网点遍布全市,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日益增强; 绕城 而过的府南

13、河,经过全市人民的五年奋斗,全面整治告捷,如今的府 南河水质变得清亮,两岸的花木、草坪、雕塑、亭榭与栉比鳞次的现 代化民居高楼相映争辉,犹如在城市的脖子上系了一条“翡翠项 链”,它不仅具有防洪、环保和交通运输的功能,还成了市民和游人 最喜爱的休闲观光好去处。 成都作为西南地区的交通通信枢纽,铁路有成渝、宝成、成昆和达 成铁路交汇于此 ; 公路除成渝、成绵、成乐、成雅、成灌高速公路外, 还有 3 条国道通过,形成了以川陕、川藏、川甘和成渝、成阿等23 条省级以上公路为骨干的放射型公路网络,成都市是全国公路最密集 的城市之一 ; 成都是西南地区最大的航空港。双流国际机场是全国四 大空港之一, 现已

14、开通了国际国内航线170 多条。成都又是西南地区 邮电通讯交换中心之一, 并先后与 160 余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通信联 系。便捷的交通,发达的通讯,把成都与全国各地紧密地连接在一起, 架起了成都通向世界各地的桥梁。 熊猫故乡 成都是大熊猫的故乡。 成都近郊有国家森林公园4 处,大熊猫生态自然保护区3 处。全世 界仅存的一千余只大熊猫,80% 左右分布在成都及其邻近地区。 全世界最大的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也建在成都。 成都动物园是世界上大熊猫最多的城市动物园。到成都旅游您不但 可以了解到大熊猫最新的科研成果以及与大熊猫有关的背景和文化。 您还可以去成都鞍子河、大邑黑水河、都江堰市虹口,以及宝兴蜂

15、桶寨、卧龙保护区等大熊猫栖息地和生态自然保护区,领略大自然的 风光,追寻大熊猫的踪迹。 天府风光 天府风光是吸引大量中外游人来成都观光游览的又一大特色资源。 天府乐土,成都宝地,独特的地型地貌,造就了成都多姿多彩,独特 有序的天府风光:田园、丘陵、河渠、湖泊、峡谷、奇峰各具魅力, 而且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浓郁的民俗风情融为一体,秀色美景,汇 成大观。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赞美成都,真是个“九天开 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剑南山水尽清晖,濯锦江边天下 稀”,“繁华盛丽天下无。” 除开刚才已说过的都江堰青城山景区之外,还有以原始森林、 飞瀑流泉、高山天景和雪山草场为特色的大邑西岭雪山;

16、 奇险深幽, 生态原始的彭州九峰山景区;凝幽滴翠,美自天然的崇州九龙沟 ; 湖山 澄碧、曲折幽静的蒲江朝阳湖 ; 丹霞山景、世外仙原般的邛崃天台山, 以及金堂的沱江风光、 龙池的山林奇观等等, 都是爱好游山玩水的旅 游者观光游览, 享受自然的理想之地。 成都平原的农村田园风光富饶 美丽,民俗民风,遗存丰富,别真情趣,是天府风光中令人瞩目的一 大胜景。大邑县的刘氏庄原,郫县的友爱乡,龙泉的书房村,是开展 “农家乐”和田园风光游的好去处。 亲爱的朋友,不管您喜欢什么,在成都您都可以找到满意的去处。 想观花,这里有龙泉驿的桃花节、彭州的牡丹节、新都的桂花节; 想 游湖,这里有风景秀丽的朝阳湖、龙泉湖

17、、桂湖和白塔湖; 要登山, 这里有奇峰怪石的龙门山,险峻雄奇的天台山、花果飘香的龙泉山; 要游园,这里有浓缩世界主要景观的世界乐园, 望江公园和人民公园 ; 想感受成都传流的民居文化的韵味,您可以走进一条条由无数四合院 连接起来的大街小巷 ; 想领略乡间小镇质朴、宁静的自然风光,您可 以到双流黄龙溪古镇、 那里古街、古树、古庙、古水陆码头、 古战场、 古建筑、古文化融为一体,还是“中国火龙之乡”; 想观戏,您可以 步入戏院欣赏川戏、听那委婉动听的高腔, 看那变幻莫测的“变脸”、 “吐火”等川剧绝技表演; 想品茶,您可以到一间间各具风格的茶馆、 茶楼。四川茶馆的特殊氛围,盖碗茶具和高超的掺茶技艺

18、,会使您感 受到浓浓的成都茶文化的气息; 想吃川菜,成都是正宗川菜发祥地, 川菜馆遍布全市,名师荟萃,品味正宗; 想吃小吃,成都小吃“驰名 中外,品种繁多。色鲜味佳,物美价廉,担担面、钟水饺、龙抄手、 赖汤园、韩包子、 夫妻肺片等都是成都“小吃”的传统名品,而近年 崛起的“火锅”正后来居上,风靡一时。总之一句话,“吃在成都、 玩在成都、游在成都”已成为旅游爱好者的共识。 朋友们,近几年来,成都旅游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特别值得一提 的是西部大开发, 使成都旅游业的发展前景更加广阔。成都将以更丰 富的旅游产品,更良好的旅游环境,更优质的旅游服务,迎接祖国和 世界各地的朋友们的到来, 我们相信大家的

19、成都之旅一定能获得圆满 和愉快的感受。 谢谢大家。 各位游客:大家好 ! 设计 现在请大家看一看大佛两侧的岩石。这种岩石叫红砂岩, 是一种质 地疏松,容易风化的岩石,乐山大佛就是在这种岩石上雕刻而成的。 那么大佛为什么能历经1200 年“风雨不动安如山呢” ?首先我们看 一下大佛所处的位置。 大佛位于凌云山西面的阴坡上,加之佛体周围 林木稠密,地质结构稳定,佛身处于江弯地段,隐藏于山体之中,减 少了风雨侵蚀和水流冲刷,因此岩石风化较缓慢。不仅如此,乐山大 佛还有非常巧妙的排水系统。在大佛身后,有左右相通的排水洞穴, 可以避免山泉对佛像的浸蚀;大佛头上发髻的第4 层、9 层、18 层各 有一条排

20、水道与佛体衣服折皱连成排水渠道网,也避免了雨水对佛体 的浸蚀。可见,乐山大佛的设计是非常科学的。除此之外,大佛在竣 工之后,还曾经修造了一个高13 层的楼阁复盖,可惜毁于明末的战 乱。 海师堂 那么,是谁为我们创造了这笔财富?当初修大佛的目的是什么?带着 这些问题,我们一起去参观海师堂。 海师堂里的三尊塑像就是修建乐山大佛的功臣。首先我们看中间这 一位,大佛的始建者海通禅师,他是贵州人氏,当年在凌云山上 结茅为僧。 古代的乐山三江汇流之处, 水势相当的凶猛, 经常发生船毁人亡的 事件。海通和尚大发慈悲之心,准备修建大佛来镇水患。于是四处化 缘,筹得不少的钱财。当时有一位贪官见财眼开,准备敲诈勒

21、索他, 海通法师义正严辞地说“自目可剜,佛财难得”。 意思是说,我自己的眼睛都可以挖下来给你,但你休想得到这笔佛 财。那个贪官居然蛮横无礼地要他试一试,海通禅师大义凛然地一手 捧盘,一手挖出了自己的双眼。贪官吓坏了,从此以后没再为难他。 海通禅师造佛时年事已高, 所以当大佛修到肩部的时候, 他就圆寂了, 大佛的修造工程也因此停了下来。大约过了十年的时间, 剑南西川节 度使章仇兼琼捐赠俸金20 万,继续修造乐山大佛,由于工程浩大, 需要巨大的经费,于是朝廷下令赐麻盐税款,使工程进展迅速。当乐 山大佛修到膝盖的时候,续建者章仇兼琼迁任户部尚书,到京赴任, 工程再次停工。 四十年后,剑南西川节度使韦

22、皋捐赠俸金五十万两继续修建乐山大 佛。在三代人的努力之下,前后历经90 年时间,乐山大佛终于彻底 完工,并且通体施金,华丽的佛衣和宝相庄严的佛体交相辉映。 九曲栈道 现在大家对大佛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接下来我们一起通过九 曲栈道到大佛脚看全景。 我们脚下的九曲栈道是同乐山大佛一起修建 的,共有 173个台阶,最宽的地方是145 米,最窄的地方仅有 o6 米。大家沿途可以欣赏一下崖壁上留下的石刻佛龛。这些佛像神态各 异,工艺精妙, 可与中国四大石窟的佛像相媲美,遗憾的是它们的风 化现象非常严重。 我们已经来到大佛脚下, 请大家抬起头来仰视大佛, 感受一下他的 高大和壮观。各位游客还可以仔细看

23、看最近才发现的位于大佛心脏部 位的小佛头像。 宗教内涵 顺便,我再给大家讲解一下乐山大佛的宗教内涵。乐山大佛是唐代 摩岩造像中的艺术精品之一, 它是一尊弥勒佛。 为什么要造一尊弥勒 佛呢?这和唐代崇拜弥勒佛有密切的关系。按佛教教义,弥勒佛是三 世佛中的未来佛, 他象征着未来世界的光明和幸福,在佛祖释迦牟尼 死后的五十六亿七千万年以后将接替佛祖的地位,于华林园的龙华树 下广传佛法,普渡众生。佛经上说弥勒出世就会“天下太平”,所以 人们自然渴望他能尽快降临人间,全国各地因此盛行塑造弥勒佛像。 到了武周时期,一代女皇武则天曾下令编造了一部大云经疏,证 明她是弥勒转世, 百姓对弥勒的崇拜帮助她在男尊女

24、卑的封建时代登 上帝位。由于武则天的大力提倡,使全国塑凿弥勒之风大行。乐山大 佛的修造距武则天时代仅20 余年,所以当海通修造乐山大佛时,自 然选择了弥勒佛, 而且弥勒佛既是能带来光明和幸福的未来佛,这同 平息水患的镇江之佛要求是一致的,故乐山大佛的弥勒身份也因此决 定了。 金顶高出云表,站在山头,顿感万象排空,视野无 垠,胸襟开阔,惊叹天下竟有如此磅礴之景:若是晴日,头上悠悠蓝 天,身下霭霭白云,俯视是千里田园,岷江、大渡河、青衣江似带萦 绕;远望则众山拱伏,西岭雪山、瓦屋山矗立其间,更有贡嘎山横亘 天际,似乎西方极乐世界就在那里。若遇阴雨天气,则雾气蒸腾,茫 茫空阔,远山近树时隐时现, 佛

25、堂屋宇叵有若无, 恍若身临太虚仙境, 体会到“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的意境。金顶的“四大奇观” 就是日出、云海、佛光、对灯四景。许多游人都没能将四种奇观一次 尽览。在此,我将四种奇观为大家简介一个。日出呢,大家都不 陌生了,但峨眉山日出自有其独特的魅力。在峨眉山金顶,每当朝阳 跳出黄澄澄的天河,千山万岭金色一片。那时,满天的彩霞,殷红的 朝阳,西边白玉般的贡嘎雪山,珊瑚般金顶,构成一幅极为壮丽的画 卷。云海。站在金顶,绵绵的白云从山下冉冉升腾,瞬息间茫茫 一片,云朵汇聚成浩瀚的海洋,一直延展到无穷无尽的天边,时隐时 现的峰峦飘浮在云的海洋之上。最奇妙和还是“佛光”了, 佛教 界称之为“随缘应

26、化”。每不雨雪初霁,红日西照,云朵平铺成毯。 太阳的余辉斜射在射身岩下的云毯之上,你会看到一个红色在外, 紫 色在内,中心部分像一面发亮的乳色玻璃的彩色光环。你的人影映入 光环之中,身影分明,人动影随。而最有趣的是两人交臂而立也互不 相见。佛光的成因是透过较厚的云层时,会受到云层深部水滴或冰晶 的反射,反射光再穿出云雾表面时, 在微小的水滴边缘就会产生衍射 现象。 有一部分光将会偏离原方向, 其偏离的角度与水滴直径成反比, 而与各色光的波长成正比, 于是不同波长的单色扩散开来,人们眼前 就会出现一个彩色光环。 为什么只能看见自己的身影呢?因为只有位 于某个“光锥”面的单色光, 才能为人们所见,

27、 此“光锥”的视夹角 只有 9 度左右,所以人们各自看到的光环, 只是以各自的眼睛为顶点 的那“光锥”面上的水滴作用的结果,也就是说各自有一面镜子, 自 然照见的只是自影了。第四奇观乃圣灯。在没有月光的金顶之夜, 漆黑一片的摄身岩下,忽见一光如豆,冉冉而动,渐渐成了数点,渐 至万各。明明灭灭,忽上忽下,时而腾空像繁星点点,时而附地又像 万家灯火。佛教界人士称之为“万盏圣灯朝普贤”。圣灯实际上是一 种附生在树枝上的“密环菌”形成的。在空气中的湿度含量达100% 以上时,密环菌得到充分的水分,和空气中的氧元素磨擦而发光,干 燥后即消失。“圣灯”光度不高,所以白天很难看见。好了。各位朋 友,今天我讲解到此结束,谢谢大家对我工作的支持。我们峨眉山四 季可游,春可看杜鹃,夏可享清凉,秋可观红叶,冬可赏雪景。峨眉 山眉山的冬季是很有特色的。灌丛如银色珊瑚,松杉尽碧树银花。中 山以上更是一片银白,满目晶莹,在灿烂阳光的照耀下,更有一种闩 得让人炫目的感觉。它同北方的雪景大不相同。不信,各位到时可再 来看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