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北京市九年级化学上学期寒假作业(8)(含解析) .doc

上传人:流浪地球 文档编号:5245335 上传时间:2020-03-02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4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北京市九年级化学上学期寒假作业(8)(含解析)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最新]北京市九年级化学上学期寒假作业(8)(含解析)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最新]北京市九年级化学上学期寒假作业(8)(含解析)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最新]北京市九年级化学上学期寒假作业(8)(含解析)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最新]北京市九年级化学上学期寒假作业(8)(含解析) .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北京市九年级化学上学期寒假作业(8)(含解析)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北京市九年级化学上学期寒假作业(8)(含解析) .doc(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最新教学资料中考化学九年级(上)化学寒假作业(8)一、选择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9分)1手机中使用的锂(Li)电池是新型的高能电池,某种锂电池的总反应可表示为Li+MnO2LiMnO2此反应中锂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0+1,下列对锰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判断正确的是( )A+4+3B+2+3C0+2D422美国科学杂志每年评选一种在研究上取得突出进展的分子(Molecule of the year),人们称为“明星分子”1992年评出的明星分子在控制人体血压、肠胃、大脑学习方面具有特殊生理功能己知该分子中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8,则它的化学式为( )AN2OBNOCNO2DN2O53已知某氯化

2、钠样品中含有另一种氯化物,经测定该混合物中氯元素的含量为56.2%,则通过计算可推测另一种物质是( )ACaCl2BKClCMgCl2DFeCl3二、解答题(共6小题,满分6分)42004年以来,我国一些地方相继发生因“毒鼠强”(化学式C4H8N4S2O8)中毒造成人员伤亡的事件“毒鼠强”是一种剧毒药物(1)该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含_个原子,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2)该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C:H:N:S:O=_;(3)该物质是由_ 组成5食品保鲜可以防止食品腐坏,保持食品的营养和味道食品保鲜的措施有添加防腐剂、充填气体、放置干燥剂和脱氧保鲜剂等(1)包装熟食制品常加入防腐剂丙酸钠是一种食品防

3、腐剂,化学式为C3H5O2Na,丙酸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2)某脱氧保鲜剂主要成分为活性铁粉,利用铁与氧气、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来吸收包装袋中的氧气,从而延长食品保质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已知该脱氧保鲜剂中活性铁粉的质量为1.4g,计算该脱氧保鲜剂最多能够吸收氧气的质量6合作学习小组的同学看了硝酸铵产品包装袋上的说明(如图),对产品的含氮量产生了疑问,于是运用所学的知识对硝酸铵的含氮量进行了计算,都认为包装袋上标注的含氮量不准确小组中李华同学的计算过程如下:100%=17.5%,而王明同学计算的结果大于34%由于计算结果不同,小组中的同学进行了讨论(1)你认为李华同学的计算是否正确?_(2

4、)计算硝酸铵中的含氮量,你的方法是_(3)请你计算,该袋产品中含纯硝酸铵的质量为_kg7宇宙飞船内,用含氢氧化锂的过滤网除去宇航员呼出的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LiOH+CO2Li2CO3+X则X的化学式为( )AH2BH2OCO2DH2O28氢化钙(CaH2)是一种重要的制氢剂,与水接触时发生如下反应:CaH2+2H2O=Ca(OH)2+2H2若要制得2g氢气,需CaH2的质量为多少?9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代表们所使用的石头纸、环保手提袋和购物袋,主要原料是具有环保意义的碳酸钙为测定某石头纸中碳酸钙的含量,某同学称取10g碎纸样品放入烧杯中,将50g 盐酸分5次加入烧杯实验数据见下表(

5、假设纸张其他成分既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第5次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1010101010充分反应后烧杯及烧杯中物质总质量/g209.12218.24227.36236.48246.48(1)10g样品与足量稀盐酸反应最多生成_g气体(2)计算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三、选择题(共9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7分)10下列关于燃烧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与氧气反应时都会燃烧B只有燃烧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C用木材引燃煤,是为了提高煤的着火点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可使其充分燃烧11消防队员灭火时,常往可燃物中喷大量的水,其作用是( )A使水分解B使水

6、变成水蒸气C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D降低温度、隔绝空气12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燃放鞭炮”的是( )ABCD13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的原理是( )A移走可燃物B隔绝空气C防止酒精挥发D降低酒精着火点14下列安全措施不正确的是( )A加油站内及附近,要严禁烟火B少量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C不慎将燃着的酒精灯碰倒,立即用湿布盖灭D正在使用的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灭15下列关于燃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石油是纯净物B化石燃料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C煤、石油和天然气都不是化石燃料D煤和石油的燃烧会造成对空气的污染16“火立熄”是一种新型的家用灭火用品“火立熄”接触到火焰35秒后炸开,释放的粉

7、末覆盖在可燃物上,同时放出不可燃气体,使火焰熄灭其灭火原理是( )A清除可燃物B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C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D使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17发生火灾时,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B将森林大火蔓延路线前的树木砍掉C室内起火时,立即打开所有门窗通风D火灾中所处烟雾较浓时,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面逃离18如图所示的一组实验可用于研究燃烧条件其中能够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的一组现象是( )图1铜片上白磷燃烧 图1铜片上红磷未燃烧图1水中白磷未燃烧 图2水中白磷燃烧ABCD四、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0分)19能源与环境是目前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问

8、题,请回答:(1)常见的三种化石燃料包括石油、天然气和_(2)空气中少量的二氧化碳对动植物的生命活动有重要的意义,如果二氧化碳排放过多会引起温室效应绿色植物通过_作用吸收CO2,为了减缓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加,以下建议合理的是_(填字母)A开发新能源B缓解用电紧张,大力发展燃煤发电C低碳生活,绿色出行(3)在新能源汽车未普及时,汽油中添加乙醇是一种有效措施写出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乙醇作为汽车燃料的优点是_(4)限制燃放烟花爆竹是保护环境的措施之一烟花爆竹中黑火药的配方一般是:硫磺2g、硝酸钾3g、炭粉4.5g,其反应原理是S+2KNO3+3CK2S+3CO2+N2,则参加反应的S、KNO3

9、、C的质量比为_,由此判断,该配方中过量的物质有_(5)汽油中某分子x(相对分子质量为114)由碳、氢两种原子构成,其中氢的质量分数约为15.8%,则x分子中碳、氢两种原子个数的最简整数比为_20某化学小组同学利用以下三组装置探究燃烧条件(1)如图1所示,能燃烧的物质是_(填字母序号),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A水中的白磷 B铜片上的白磷 C铜片上的红磷(2)如图2所示,将液体a滴入瓶中并与固体b接触,能观察到白磷燃烧,则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如图3所示,在空气中放置时,两团棉花均不燃烧;若将足量二氧化碳倒入烧杯时,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有:_;粘有过氧化钠的棉花燃烧;未粘有过氧化钠的棉

10、花不燃烧通过上述实验的对比分析,写出产生现象的原因_完成三组实验之后,同学成功探究出了燃烧所需要的条件九年级(上)化学寒假作业(8)一、选择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9分)1手机中使用的锂(Li)电池是新型的高能电池,某种锂电池的总反应可表示为Li+MnO2LiMnO2此反应中锂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0+1,下列对锰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判断正确的是( )A+4+3B+2+3C0+2D42【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常见元素与常见原子团的化合价;化合价规律和原则 【专题】化学式的计算【分析】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的原则先计算出两化合物中锰元素的化合价,再比较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设

11、MnO2中锰元素的化合价为xx+(2)2=0x=+4设LiMnO2中锰元素的化合价为y(+1)+y+(2)2=0y=+3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有关化学式的计算,难度稍大2美国科学杂志每年评选一种在研究上取得突出进展的分子(Molecule of the year),人们称为“明星分子”1992年评出的明星分子在控制人体血压、肠胃、大脑学习方面具有特殊生理功能己知该分子中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8,则它的化学式为( )AN2OBNOCNO2DN2O5【考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专题】化学式的计算【分析】先用假设法,假设这种氧化物的化学式为NxOy,然后根据题意列出方程组,就可计算出氮

12、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比,进而得出这种氧化物的化学式【解答】解:设这种物质的化学式为NxOy,该分子中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8,所以,=即化学式为NO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化学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加了学生分析问题的思维跨度,强调了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3已知某氯化钠样品中含有另一种氯化物,经测定该混合物中氯元素的含量为56.2%,则通过计算可推测另一种物质是( )ACaCl2BKClCMgCl2DFeCl3【考点】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 【专题】推断混合物的可能组成【分析】首先计算纯净物氯化钠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然后与样品中氯的质量分数相比,样品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介于氯化

13、钠和另外一种氯化物之间,若样品中的氯元素的质量分数大于氯化钠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则混入的另一种物质中氯的质量分数必定高于样品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解答】解:氯化钠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00%=60.7%,现该样品中氮元素的百分含量为56.2%,则混入物质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应小于56.2%,A、CaCl2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00%=63.956.2%,故A错误;B、KCl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00%=47.7%56.2%,故B正确;C、MgCl2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00%=74.7%56.2%,故C错误;D、FeCl3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00%=65.5%56.2%,故D错误;故选

14、B【点评】本题考查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注重了化学与生活的联系,学生应学会利用平均值的思维方法来进行分析解答二、解答题(共6小题,满分6分)42004年以来,我国一些地方相继发生因“毒鼠强”(化学式C4H8N4S2O8)中毒造成人员伤亡的事件“毒鼠强”是一种剧毒药物(1)该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含26个原子,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04(2)该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C:H:N:S:O=6:1:7:8:16;(3)该物质是由碳、氢、氮、硫、氧五种元素 组成【考点】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元素质量比的计算 【专题】化学式的计算;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分析】(1)

15、根据1个“毒鼠强”分子的构成,相对分子质量为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解答(3)根据“毒鼠强”化学式的含义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1个“毒鼠强”分子是由4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4个氮分子、2个硫原子和8个氧原子构成的,则该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含26个原子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4+18+144+322+168=304(2)该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C:H:N:S:O=(124):(18):(144):(322):(168)=6:1:7:8:16(3)“毒鼠强”是由碳、氢、氮、硫、氧五种元素组成的故

16、答案为:(1)26;304;(2)6:1:7:8:16;(3)碳、氢、氮、硫、氧五种元素【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5食品保鲜可以防止食品腐坏,保持食品的营养和味道食品保鲜的措施有添加防腐剂、充填气体、放置干燥剂和脱氧保鲜剂等(1)包装熟食制品常加入防腐剂丙酸钠是一种食品防腐剂,化学式为C3H5O2Na,丙酸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6;(2)某脱氧保鲜剂主要成分为活性铁粉,利用铁与氧气、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来吸收包装袋中的氧气,从而延长食品保质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Fe+6H2O+3O24Fe(OH)3已知该脱氧保鲜剂中活

17、性铁粉的质量为1.4g,计算该脱氧保鲜剂最多能够吸收氧气的质量【考点】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专题】化学式的计算;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分析】(1)根据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可以求出该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2)根据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及其质量守恒定律可以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铁的质量可以计算需要氧气的质量【解答】解:(1)根据丙酸钠的化学式C3H5O2Na可以知道:丙酸钠是由四种元素组成的,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23+15+162+23=96;(2)铁与氧气、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铁的化学方程式为:4Fe+

18、6H2O+3O24Fe(OH)3故填:4Fe+6H2O+3O24Fe(OH)3设最多能够吸收O2的质量为x,4Fe+6H2O+3O24Fe(OH)3,224 961.4g x,x=0.6g,故答案:(1)96;(2)最多能够吸收O2的质量为0.6【点评】化学来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与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是中考热点之一,在学习过程中要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领会知识,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6合作学习小组的同学看了硝酸铵产品包装袋上的说明(如图),对产品的含氮量产生了疑问,于是运用所学的知识对硝酸铵的含氮量进行了计算,都认为包装袋上标注的含氮量不准确小组中李华同学的计算过程如下:100%=17

19、.5%,而王明同学计算的结果大于34%由于计算结果不同,小组中的同学进行了讨论(1)你认为李华同学的计算是否正确?不正确(2)计算硝酸铵中的含氮量,你的方法是(3)请你计算,该袋产品中含纯硝酸铵的质量为48.6kg【考点】标签上标示的物质成分及其含量;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计算 【专题】标签图示型;压轴实验题【分析】本题考查利用化学式的计算,根据信息可知硝酸铵产品包装袋上的说明中有硝酸铵的化学式(1)李华同学的计算中N原子是1个,而化学式中为2个N原子;(2)根据化学式判断原子个数,用原子个数和原子量来计算,所以要准确判断原子个数,用对原子量;(3)根据含氮量可计算氮元素的质

20、量,进而计算纯硝酸铵的质量【解答】解:(1)根据李华同学的计算过程,N原子的个数判断错误,故答案为:不正确;(2)根据化学式及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来计算,故答案为:根据化学式判断原子个数,用原子个数和原子量来计算,NH4NO3中有2个N原子,可列式来计算得到含氮量,解答为:;故答案为:;(3)50kg的硝酸铵中氮元素的质量为:50kg34%=17kg,所以硝酸铵的质量为:=48.6kg,故答案为:48.6【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信息的判断和使用,认识身边处处有化学知识,要学会用化学知识来解答生活中常见的化学问题7宇宙飞船内,用含氢氧化锂的过滤网除去宇航员呼出的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LiOH

21、+CO2Li2CO3+X则X的化学式为( )AH2BH2OCO2DH2O2【考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化学式的计算【分析】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与原子数目不变; 再结合化学方程式2LiOH+CO2Li2CO3+X,可求的X的化学式【解答】解:由题意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LiOH+CO2Li2CO3+X再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意义,反应前:锂离子2个、氧原子4个、氢原子2个、碳原子1个;反应后:Li2CO3锂离子2个、氧原子3个、碳原子1个;可知1个X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故X的化学式为H2O故选:B【点评】掌握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方法;掌握质量守

22、恒定律的内容、涵义及其实际应用8氢化钙(CaH2)是一种重要的制氢剂,与水接触时发生如下反应:CaH2+2H2O=Ca(OH)2+2H2若要制得2g氢气,需CaH2的质量为多少?【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专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分析】可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写出配平的化学方程式,找出氢气和氢化钙的质量比,列出比例式求解【解答】解:设需要CaH2的质量为xCaH2+2H2O=Ca(OH)2+2H242 4x 2g解之得:x=21g答:需要CaH2的质量为21g【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的能力试题比较简单,关键是要步骤规范,才能保证不失分9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

23、,代表们所使用的石头纸、环保手提袋和购物袋,主要原料是具有环保意义的碳酸钙为测定某石头纸中碳酸钙的含量,某同学称取10g碎纸样品放入烧杯中,将50g 盐酸分5次加入烧杯实验数据见下表(假设纸张其他成分既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第5次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1010101010充分反应后烧杯及烧杯中物质总质量/g209.12218.24227.36236.48246.48(1)10g样品与足量稀盐酸反应最多生成3.52g气体(2)计算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专题】图表分析,寻找有效数据;溶质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相结合的计算

24、【分析】根据实验数据表,利用质量守恒定律,第2、3、4次加入10g稀盐酸均放出0.88g二氧化碳,而第5次加入10g稀盐酸不再放出气体,因此可判断前4次实验中,每次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均为0.88g,反应放出二氧化碳的总质量即前四次反应得到二氧化碳的质量和,且样品中的碳酸钙完全反应;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由放出二氧化碳的质量计算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即可求得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解答】解:(1)根据题意,利用质量守恒定律,可得前四次实验后碳酸钙恰好完全反应,且每次均放出二氧化碳0.88g;则10g样品与足量稀盐酸反应,最多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0.88g4=3.52g;故答案为:3.52;(2)设碳

25、酸钙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CaCO3+2HClCaCl2+H2O+CO2100 44x 3.52g=x=8g 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答: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80%【点评】利用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每次加入稀盐酸后烧杯及烧杯内物质总质量的变化,可以得出每次实验加入稀盐酸所放出二氧化碳的质量,据此对反应情况进行判断三、选择题(共9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7分)10下列关于燃烧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与氧气反应时都会燃烧B只有燃烧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C用木材引燃煤,是为了提高煤的着火点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可使其充分燃烧【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 【专题】化学与能源;化学与生活【分析】根据

26、发生燃烧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1)要有可燃物;(2)要与氧气充分接触;(3)可燃物的温度必需达到其自身的着火点,结合促进燃烧的方法分析【解答】解:A、根据燃烧的条件可知,若温度没有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也不能燃烧,故说法错误;B、中和反应也放出热量,故说法错误;C、着火点是物质的性质,不能提高,提高的是温度,故说法错误;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可使可燃物燃烧的更充分,故说法正确;故选项为: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燃烧的定义及燃烧具备的基本条件,了解促进可燃物燃烧的方法等知识点是解题的关键11消防队员灭火时,常往可燃物中喷大量的水,其作用是( )A使水分解B使水变成水蒸气C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27、D降低温度、隔绝空气【考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水的性质和应用 【专题】化学与社会突发事件【分析】向燃烧物洒水用水带走燃烧物的热量,可以降低燃烧物温度,当温度低于着火点时,可燃物的燃烧就会熄灭,用水灭火的原理为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解答】解:A、往可燃物中喷大量的水的目的不是使水分解,而是降低温度,故错误;B、往可燃物中喷大量的水目的是降低温度、隔绝空气,而不是使水变成水蒸气,故错误;C、可燃物的着火点在相同的条件下,是不可改变的,故错误;D、往可燃物中喷大量的水,用水带走燃烧物的热量,可以降低燃烧物温度,当温度低于着火点时,可燃物的燃烧就会熄灭,或水把燃烧物与空气隔绝了,用水灭火的原理为降低温

28、度至着火点以下或隔绝空气故正确故选D【点评】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而只要破坏燃烧三个条件中的任何一个条件即可达到灭火的目的12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燃放鞭炮”的是( )ABCD【考点】几种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图标 【专题】公共标志型【分析】根据已有的化学图标的意义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A、是爆炸品标志;B是禁止燃放鞭炮标志;C、是腐蚀品标志;D、是禁止烟火标志;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常见化学图标的知识,掌握化学图标的意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3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的原理是( )A移走可燃物B隔绝空气C防止酒精挥发D降低酒精着火点【考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加热器皿-酒精灯 【专题】常见仪器及

29、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灭火的方法有:(1)与空气(或氧气)隔绝(2)降温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3)撤走可燃物【解答】解:盖上灯帽时,酒精灯中的酒精与氧气隔绝,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灭火的方法,解答时要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找出灭火的方法14下列安全措施不正确的是( )A加油站内及附近,要严禁烟火B少量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C不慎将燃着的酒精灯碰倒,立即用湿布盖灭D正在使用的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灭【考点】防范爆炸的措施;常见的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A、根据加油站周围存在大量的油气,极容易发生爆炸

30、判断B、根据天然气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性质判断C、根据灭火的原理判断D、根据自然界的水能导电的性质判断【解答】解:A、加油站周围存在大量的油气,极容易发生爆炸,所以加油站内及附近,要严禁烟火,故A正确B、天然气与空气混合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一者能降低天然气的温度,防止它达到着火点,二者可稀释天然气,防止达到爆炸极限,故B正确C、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引起失火,火势小易控制,可用湿布盖上以隔绝空气或氧气,达到灭火的目的,故C正确D、正在使用的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灭,易连电短路,或造成触电事故,故D错误故选D【点评】生命重于泰山,在生产、生活、科学实验中,有时会

31、出现一些安全事故,如火灾、爆炸、中毒、触电、化学品腐蚀等,了解事故发生的原理,学会预防和防护的措施,是保障人身生命安全的第一要务15下列关于燃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石油是纯净物B化石燃料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C煤、石油和天然气都不是化石燃料D煤和石油的燃烧会造成对空气的污染【考点】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 【专题】化学与能源【分析】A、石油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B、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C、煤、石油、天然气都是化石燃料;D、化石燃料燃烧能生成大量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对空气有影响的物质【解答】解:A、石油的主要成分是一些烷烃,还含有一些

32、其它种类的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A错误;B、化石燃料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故选项B错误;C、煤、石油、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故选项C错误;D、化石燃料燃烧能生成大量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对空气有影响的物质,故选项D正确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要掌握化石燃料的成分和性质,要充分理解节能环保的重要性16“火立熄”是一种新型的家用灭火用品“火立熄”接触到火焰35秒后炸开,释放的粉末覆盖在可燃物上,同时放出不可燃气体,使火焰熄灭其灭火原理是( )A清除可燃物B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C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D使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考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可

33、根据灭火原理清除或隔离可燃物,隔绝氧气或空气,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来解答【解答】解:“火立熄”接触到火焰35秒后炸开,释放的粉末覆盖在燃烧物上,这样就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使火焰熄灭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灭火原理和方法的掌握,有利于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17发生火灾时,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B将森林大火蔓延路线前的树木砍掉C室内起火时,立即打开所有门窗通风D火灾中所处烟雾较浓时,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面逃离【考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灭火的方法有:(1)与空气(或氧气)隔绝(2)降温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3)

34、撤走可燃物发生火灾时温度较高,可燃物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由于温度高,密度比空气小,聚集在较高处【解答】解:A、盖上锅盖可以使油与氧气隔绝,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B、将森林大火蔓延路线前的树木砍掉可以使可燃物与火源隔绝,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C、打开所有门窗通风能够向室内补充氧气,从而促进可燃物的燃烧;D、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可以降低空气的温度,也可以防止烟尘进入呼吸道;贴近地面逃离可以防止与高处浓度较大的二氧化碳接触 故选C【点评】物质燃烧需要三个条件: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因此,只要破坏燃烧的条件,就可以实现灭火18如图所示的一组实验可用于研究燃烧条件其中能够说明“可

35、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的一组现象是( )图1铜片上白磷燃烧 图1铜片上红磷未燃烧图1水中白磷未燃烧 图2水中白磷燃烧ABCD【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 【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分析】根据燃烧的条件可知,图1铜片上白磷燃烧,是因为具备了物质燃烧的三个条件;图1铜片上红磷未燃烧,是因为没有达到着火点;图1水中白磷未燃烧,是因为没有与氧气接触;图2水中白磷燃烧,是因为满足物质燃烧的三个条件【解答】解:,图1铜片上白磷燃烧,是因为具备了物质燃烧的三个条件;图1铜片上红磷未燃烧,是因为没有达到着火点;图1水中白磷未燃烧,是因为没有与氧气接触;图2水中白磷燃烧,是因为满足物质燃烧的三个条件所以可以说

36、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可以说明物质燃烧需要与空气或氧气接触;可以说明物质燃烧需要与空气或氧气接触;不能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故选A【点评】物质燃烧需要三个条件,即物质具有可燃性、与氧气或空气接触、达到着火点,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四、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0分)19能源与环境是目前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问题,请回答:(1)常见的三种化石燃料包括石油、天然气和煤(2)空气中少量的二氧化碳对动植物的生命活动有重要的意义,如果二氧化碳排放过多会引起温室效应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CO2,为了减缓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加,以下建议合理的是AC(填字母)A开发新能源B缓解用电紧张,大力发展燃煤发电C低碳

37、生活,绿色出行(3)在新能源汽车未普及时,汽油中添加乙醇是一种有效措施写出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C2H5OH+3O22CO2+3H2O,乙醇作为汽车燃料的优点是减少汽油消耗和尾气排放(4)限制燃放烟花爆竹是保护环境的措施之一烟花爆竹中黑火药的配方一般是:硫磺2g、硝酸钾3g、炭粉4.5g,其反应原理是S+2KNO3+3CK2S+3CO2+N2,则参加反应的S、KNO3、C的质量比为16:101:18,由此判断,该配方中过量的物质有硫磺、炭粉(5)汽油中某分子x(相对分子质量为114)由碳、氢两种原子构成,其中氢的质量分数约为15.8%,则x分子中碳、氢两种原子个数的最简整数比为4:9【考点】化石

38、燃料及其综合利用;自然界中的碳循环;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计算;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 【专题】化学与能源;元素位置、结构与性质;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1)三种化石燃料包括石油、天然气和煤;(2)CO2的其一作用就是能进行光合作用,为了减缓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加就必须少使用化石燃料,使用无污染能源,像开发新能源,低碳生活(3)乙醇属于烃类,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2H5OH+3O22CO2+3H2O,汽油是不可再生能源,并且燃烧后有污染物产生,乙醇作为汽车燃料的优点减少

39、汽油消耗和尾气排放(3)根据化学方程式可以判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4)根据相对分子质量和元素质量分数可以计算分子中原子个数比【解答】解:(1)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故填:煤;(2)CO2的其一作用就是能进行光合作用,为了减缓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加就必须少使用化石燃料,使用无污染能源,像开发新能源,低碳生活,多植树种草等,故答案为:光合,AC;(3)乙醇燃烧生气水和二氧化碳,汽油是不可再生能源,乙醇是再生资源,且燃烧后无污染物生气,所以乙醇代替汽油能减少汽油消耗和尾气排放故答案为:C2H5OH+3O22CO2+3H2O,减少汽油消耗和尾气排放;(3)由S+2KNO3+3C K2S

40、+3CO2+N2可知,参加反应的S、KNO3、C的质量比为:32:202:36=16:101:18故填:16:101:18由反应物的质量比可知,该配方中过量的物质有硫磺、炭粉故填:硫磺、炭粉(4)氢元素的相对质量为:11415.8%=18,碳元素的相对质量为:11418=96,则x分子中碳、氢两种原子个数的最简整数比为:=4:9故填:4:9【点评】本题考查了化石燃料的使用会增加空气污染,提倡使用清洁能源,如乙醇20某化学小组同学利用以下三组装置探究燃烧条件(1)如图1所示,能燃烧的物质是B(填字母序号),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22P2O5A水中的白磷 B铜片上的白磷 C铜片上的红磷(

41、2)如图2所示,将液体a滴入瓶中并与固体b接触,能观察到白磷燃烧,则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3)如图3所示,在空气中放置时,两团棉花均不燃烧;若将足量二氧化碳倒入烧杯时,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有:蜡烛的火焰熄灭;粘有过氧化钠的棉花燃烧;未粘有过氧化钠的棉花不燃烧通过上述实验的对比分析,写出产生现象的原因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时生成氧气,并放出热量完成三组实验之后,同学成功探究出了燃烧所需要的条件【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科学探究【分析】(1)根据燃烧的条件分析;(2)根据白磷能够燃烧的现象分析药品,然

42、后写出化学反应式;(3)根据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的特点分析;根据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的现象考虑【解答】解:(1)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达到着火点,并与氧气接触,图1中铜片上的红磷不能燃烧,是因为温度不能达到它的着火点(240);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烧,是因为不能与氧气接触;只有铜片上的白磷能够燃烧,因为即到达了着火点(40),又与氧气接触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故答案为:B;4P+5O22P2O5(2)热水中的白磷能够燃烧,说明生成的气体是氧气,那么a是过氧化氢溶液,b是二氧化锰,化学反应式是:2H2O22H2O+O2故答案为:2H2O22H2O+O2;(3)因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所以将足量二氧化碳倒入烧杯时,蜡烛的火焰熄灭;产生现象的原因是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时生成氧气,并放出热量故答案为:蜡烛的火焰熄灭;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时生成氧气,并放出热量【点评】本题考查燃烧的条件、化学反应式的书写、以及二氧化碳的性质,需要同学们在学好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能够灵活运用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