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集体备课—《11—20各数的认识》.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5253715 上传时间:2020-03-03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162.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集体备课—《11—20各数的认识》.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集体备课—《11—20各数的认识》.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集体备课—《11—20各数的认识》.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集体备课—《11—20各数的认识》.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集体备课—《11—20各数的认识》.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集体备课—《11—20各数的认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集体备课—《11—20各数的认识》.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集体备课 1120 各数的认识 一、单元教材分析 : xK b1.Co m 本单元主要是使学生掌握20 以内数的大小和 1120 各数的读法和写法, 为 学习题 20 以内的加法、减法做好准备。本单元的知识结构如下。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注重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注重体现学习过程。在 教学新内容之前, 教材提供了一幅学具图, 供学生使用。 这是因为一年级学生的 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 学生的学习需要大家量的操作活动,使所学的新知识不断 内化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 二、单元教学目标 : 1认识 1120 各数,能够正确、有序地读写各数。 2认识个位和十位,初步认识

2、十进制,初步认识位值制,以及初步体验位值制 的作用。 3了解加法和减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能够计算简单的10 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初步感受 10 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 4能够在解决“之间有几个”的问题中继续体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检验回 顾的解决问题的过程,并能用数数的方法解决简单的“之间有几个”的问题,为 理解“植树模型”积累基本活动经验。 5能够初步了解加法算式与减法算式之间的关系。 三、单元教材编排特点和教学建议: http:/www.xkb 1.co m 11-20各数仍然是从数概念的几个方面:数数、数的顺序、比大小、序数、 读数、写数、数的组成来认识的。教材安排了三个例题,例1 教

3、学 11-20 各数的 认识,从数数、数的组成、读数几个方面来认识;例2 教学数的顺序和比大小; 数数、读数 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 顺 序 和 大写数、个位和十位 10 加几和相应的减法解决问题 例 3 教学写数(具体说明三个例题的是什么) ,序数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熟 悉,没再安排例题,只在练习中巩固。 虽然仍然是从这些方面认识,但由于数的范围不同,数的特点也不同了,因 此侧重点也不同了。如数数,10 以内是 1 个 1 个地数, 11-20不仅要以“个”为 单位数数,还要以“十”为单位数数。11-19 计数的结果就是一个十和几个一, 20 是 2 个十。所以这里数数要从认识计数单位“十”开

4、始,由此了解这些数是 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 使学生熟练会读、会写1120 这些数,并会用这些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 物的顺序和位置。会比较它们的大小。 教学难点是: 使学生熟练地掌握20 以内各数的组成。掌握“数位”和“计数单位”。 五、课时安排: 本单元用 5 课时完成 六、突破方法 : 充分发挥主题图的作用, 加强操作和观察活动。 借助学生对实物、 图画的深 入观察和学具拼摆,根据学习任务突出观察和操作理解1120 各数的概念,引 导学生亲身经历观察、 操作的活动过程, 让他们在活动中建立1120 的数概念。 第六单元第 1 课时 教学内容1120 各

5、数的认识 教学目标 1、会准确地读出和数出1120 各数,掌握 20 以内数的顺序及大小。 2、初步认识计算单位“”和“” ,直观地了解 11- 20各数都是由一个和几 个一组成。 教学重点1120 各数的认识和组成。 教学难点1120各数的认识和组成。 教学准备电脑课件、图片、小棒。 X k B 1 . c o m 课前预习 教学过程 使 用 者 再 创 及 反 思 教 学 环 节 教师活动学 生 活 动 一、 二、 复习 从 1 数到 10,再从 10数到 1。 新授课 我们已经认识了 10 以内的数,今天,我们 来学习比 10 大一些的数。 (出示课题: 1120 各数的认识) 1 电脑

6、出示教科书P73的主题图。 教师:图上哪些物体的数量比10 多? 揭示课题认识 11-20 各数的认识 2 教学例 1。 让学生随着电脑演示,一根一根地数。 问:如果 10 根分一堆,这 20根小棒可以分 几堆?把每一堆捆成一捆,这20 根小棒可以捆 成几捆?每一捆就是一个十,捆成2 捆,就是几 个十?一捆里有几根小棒? 10 根就捆一捆, 说明一捆就是一个十, 一捆 里有 10 根小棒。一个十就是 10 各一,10 个一就 是一个十。 20 里面有几个十? 老师说数( 11 15 20 )学生用小棒表示,同 桌互相说说所摆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 的。 数的组成 手摆小棒。每个学生摆出10

7、 根小棒,再把 10根捆成一捆,最后再摆出1 根。 问:1 捆小棒表示什么 ? 1 根呢?现在桌上 小棒有几个十和几个?你知道桌上一共是多少 根小棒吗? 教师:1 个十和 1 个一合起来是 11,全班齐 读: “11” 。 学生数数。 学生齐数。 学生回答。 学生讨论回答。 学 生讨论研究 11-20各 数 的 组成。 教学过程 使 用 者 再 创 及 反 思 教 学 环 节 教师活动学 生 活 动 三、 11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1 个十和 1 个一 合起来是多少? 13 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 捆小棒表示几个几? 2 个十是多少? 教师: 2 个十是 20,左边的“ 2”表示 2

8、 个 十,右边一个 1 也没有,就写0,这个数读作二十。全班齐 读:20。 3 练习。X|k | B| 1 . c|O |m 你会读这个数吗?学生读教师板书:11 读作 十一 分别出示 12 13 14 15 16 17 18 19的小棒 图。学生看图,并说说组成,再读数。 出示: 14、16、19、20。让全班学生独立摆 小棒后,教师讲评。 提问: 14 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4 教学例 2。 电脑出示直尺图。 问:图上的数字是怎样排列的 10 后面的一个数是多少? 15 前面的一个数 是多少? 13 比 15 大还是小? 14 和 16 中间的一 个数是几?比 10 大又比 15 小

9、的数是哪几个? 巩固练习 1 完成教科书 P74 做一做的第 1 题。全班 齐读,然后再个别读。读完后,再让学生从20 倒数到 7。 2 出示数字卡片,让学生读书(完成教科 书 P74做一做的第 2 题。 3 摆小棒练习。 ( 完成教科书练习十七的第 4 题) 要求学生口头说一说你是怎样摆的? 4 连一连。 (完成教科书练习十七的第5题) 5 找页数。(完成教科书练习十七的第12 题) 作业设计: P76页练习十七第 16题 板书设计:1120 各数的认识 学生回答 11-20各 数 的 读法。 学 习比较数的 大小 学 生练习教师 巡视。 第六单元第 2 课时 教学内容1120 各数的写法

10、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十位”和“个位” ; 认识计数器,并能正确地书写1120 各数。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迁移类推能力。 3、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重点1120各数的认识和组成。 教学难点1120各数的认识和组成。 教学准备小棒若干根、计数器,投影仪(片) ,学生准备自制数位筒、小棒和数字卡片。 课前预习 教学过程 使 用 者 再 创 及 反 思 教 学 环 节 教师活动学 生 活 动 一、 二、 复习准备 1拍手数数。 从 1 数到 20,从 20数到 1。 2数一数下面的小棒有多少根? (1)一根一根数下去。 (2)先把 10 根圈起来,再看有几根。 3下面每

11、堆小棒有几个十?几个一? 4导入。X|k | B| 1 . c|O |m 同学们,我们已学会数1120 各数,并知 道 1 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就是十几,我们不仅要 学会数数,读数而且还要学会写数 板书课题: 1120 各数的写法。 讲授新课 1动手操作,初步感知数位。 学生拿出自制的数位筒, 让学生往右边的筒 里放小棒,边放边数:“1 根、2 根 9 根, 再放 1 根是几根?” 教师:把 10 根小棒捆成一捆,在左边的筒 里放 1 根小棒来表示这10 根。教师:在右边筒 里再放 4 根小棒,谁能告诉老师现在表示一共有 多少根小棒? “右边的 4 根表示什么?”(4 个一。 ) “我们把 4

12、所在的位置叫做个位。 ” “左边的 1 根表示什么?”(1 个十。 ) “我们把 1 所在的位置叫做十位。 ” 在数位筒上写个位、十位。 “那么 14 该怎么写呢?我们可以借助计数 器来写数。” 2利用计数器写数。 学生数数练习。 师 生共同探究 学习数位。 教学过程 使 用 者 再 创 及 反 思 教 学 环 节 教师活动学 生 活 动 三、 出示计数器。 教师:这是计数器,请同学们观察计数器, 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第二位呢? 计数器右起第一档叫个位, 右起第二档叫十 位;十位上有几个珠就表示有几个十,个位上有 几个珠就表示有几个一,合起来就是几十几。在 写数时,有 1 个十就在十位写

13、1;有几个一就在 个位写几。让学生写出14,请一名学生板演。 教师:写数时要注意先写十位上的数,再写 个位上的数,要从高位写起。 3练习。 完成例 3 中后两个数,四个人一组,先摆小 棒再写数。 讨论: “20”个位的 0 该不该写?为什么? (因为个位的 0 着占位的作用, 表示个位一个单 位也没有。) 巩固练习 1用数字卡片摆出下面各数。 十六十一十九十四十七 二十 2看图填数。 3听老师读数,学生写数。 12 11 15 17 16 20 4给小马虎改错误。 十一写成 101 十八写成 81 二十写成 2 5做一做 1-3 题。 作业设计: 练习十七 7-11 题 板书设计: 新-课 -

14、 标 -第-一-网 1120各数的写法 十位个位 11 1 7 2 0 理 解数位的含 义。 掌握数的写法。 第六单元第 3 课时 教学内容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教学目标 1. 通过实际操作巩固1120 各数的认识,并为下一步学习进位加法做准备。 2. 运用 1120 各数的组成,掌握 10 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正确。 地计算 教学重点根据 1120 各数的组成,正确地算10 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教学难点根据 1120 各数的组成,正确地算10 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教学准备小棒,计数器 课前预习 教学过程 使 用 者 再 创 及 反 思 教 学 环 节 教师活动学 生 活 动 一、

15、二、 开门见山,直接引入 一图四式虽然学过, 十加几及相应的减法是 新知识,所以为了保证每一个学生都学会,在这 里仍采用老师引导。 师: (出示卡片 13)这是多少? 师:请你迅速在桌上摆出13 根小棒,能让老 师一眼看出是 13 根。 师:看着你自己摆的小棒图,说一说可以列 出什么算式? 小组讨论学生回答 教师板书: 10+3 师:等于多少?为什么?你是怎么想的? 指导学生看图列出两道减法算式 板书: 13-3= 13-10= 师:怎样算? 教学例 5 教师拿出计数器,先拨出11,再在个位上添 上 2颗珠子, 根据拨出的过程说出一道加法算式。 师:说得真棒,我们一起来看加法。每一个 加法家庭

16、里都有几个成员, 科学家给他们起的都 让 学 生 回 顾 10 以内的一 图四式,学习十 加 几的加法和 相应的减法。 教学过程 使 用 者 再 创 及 反 思 教 学 环 节 教师活动学 生 活 动 三、 有名字,加号前面的数叫做加数,加号后面的数 也叫做加数,等号后面的数叫做和。(边说边板 书)你们认识他们了吗?谁愿意再来介绍一下生 师:小朋友们起的名字都很好听,但如果每 个人都用自己起的名字,方便吗?为了使用方 便,科学家们也给它们统一起了名字,减号前面 的叫被减数,减号后面的叫减数,等号后面的叫 差。 解决计算问题 w W w .x K b 1.c o M 师:今天,加法家庭和减法家庭

17、的成员要向 我们小朋友挑战,你们愿意接受挑战吗? 师:请看。(出示口算卡片) 11+2 13-2 10+7 14-4 11+3 13-2 11+2 8+10 师:小朋友们真棒,不向困难低头,勇敢地 接受挑战,都是小英雄。我们这一节课以胜利告 终。 板书设计 第六单元第 4 课时 教学内容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混合练习 教学目标 通过 10 加几和相应的减法以及从前所学内容的混合练习,为教学20 以内 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做准备。 教学重点熟练 10 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教学难点熟练 10 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教学准备练习纸 课前预习 教学过程 使 用 者 再 创 及 反 思 教 学 环 节 教师活

18、动学 生 活 动 一、 复习 1 数一数,从 1 数到 20,再从倒 20 倒数到 1,2 个 2 地顺数, 5 个 5 个地顺数。 2 出示 1120 各数,要求说出数的组成。 3 填空。 (1)1 个十和 9 个一组成的数是。 ( 2 ) 6个 一 和1个 十 组 成 的 数 是。 (3)13 是由个十和个一组成的。 (4)19 的个位上的数字是,十位上 的数字是。 (5) 个位上一个数也没有, 十位上有 1 个十, 这个数是。 4 口算。 107 13 3 8 2 17 7 143 1 9 15 10 11 6 54 132 16 2 16 3 199 7 35 15 410 1228

19、2 84 学生练习, 教 师巡视并检 查练习情况。 教学过程 使 用 者 再 创 及 反 思 教 学 环 节 教师活动学 生 活 动 二、巩固练习 1指导练习练习十七的第2 题。 看图,回答你是怎么知道辣椒的个数。 2 练习十七的第 3 题。 看图写数, 并要求学生说出这三个数是由几 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3 练习十七的第 3 题。 观察: 9、10、11 懂得了什么?(后一个数 比前一个数多 1。 ) 提问:从 11 到?,?比 11 多几?该怎样列式? 11415 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 在任意一个方 框里打问号,要求学生算出问号里该填几? 4 游戏。 (可采用竞赛的方式进行) 要求学

20、生首先要看清题目的要求,然后很快 地算出每一个算式地得数, 并根据要求涂上适当 地颜色,最后汇报涂出来的是什么?(涂出来的 是一只漂亮的活泼可爱的小猫图案。 ) 新-课 -标 -第-一-网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混合练习 学生练习,教师 巡视。 学生游戏。再涂 颜色。 第六单元第 5 课时 教学内容排队中的学问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解决求两数之间数字个数的问题。 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和优化策略。 教学重点 使学生学会解决求两数之间数字个数的问题。 教学难点 使学生学会解决求两数之间数字个数的问题。 教学准备 课前预习 教学过程 使 用 者 再 创 及 反 思

21、 教 学 环 节 教师活动学 生 活 动 一、 二、 情境,引出课题 动中体验排队问题,看图体验交流信息 认真观察情境图,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小 组交流一下: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小丽排第 十,小雨排第几?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你有办 法解决吗?和同组的同学说一说。 动手操作,合作交流 1独立操作 w W w .x K b 1.c o M 2组交流:怎么排的? 3. 汇报操作结果。 问:用数数的方法时,重点要注意什么? 引导学生明确, 数的时候不能数错, 不能数 10和 15 两个数。 强调:为什么不能数10 和 15? 引导学生说出,题目要求数两人之间的人 数,所以不能数 10 和 15. 4点讲解用列式解决的方法 15-10-1=4 为什么要减 1,减 10又是什么意思? 学 生 排 队, 体验排队中 有关数学信息, 并 掌握解决排 队问题的方法。 掌握解答方法。 教学过程 使 用 者 再 创 及 反 思 教 学 环 节 教师活动学 生 活 动 三、 四、 五、 游戏活动,运用新知 请 15 个同学上台排队,并指定两人说说自 己从左往右的位置,台下同学闭眼睛猜测。再说 出两名同学之间有几人。 反馈练习,巩固新知 做一做及练习十八第5-6 题 课堂小结 作业设计: http:/www.xkb 1.co m 板书设计: 学 生 练 习 巩 固解决排队 问题的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