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企业人民调解工作调研的情况汇报.docx

上传人:椰子壳 文档编号:526075 上传时间:2018-11-1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开展企业人民调解工作调研的情况汇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关于开展企业人民调解工作调研的情况汇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开展企业人民调解工作调研的情况汇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开展企业人民调解工作调研的情况汇报.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关于开展企业人民调解工作调研的情况汇报 特征码 ZbkwfMnCYbNazTlPimeQ 扬州市司法局: 根据扬司基(20XX)6 号文关于开展企业人民调解工作 调研的通知的要求,我市及时进行了布置,并组织相关人员 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我市目前各类型企业,如合资、 股份制、民营及未改制的集体企业进行了走访、座谈和调研, 现将调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 我市企业人民调解基本概况 我市工业基础雄厚,各类企业密集,散布于城乡,其规模和效 第 2 页 益遥遥领先于友邻县市。全市现有 200 人以上大中型企业 55 家, 其中 200300 人的有 7 家,3001000 人的有 41

2、 家, 10002000 人的有 5 家,2000 人以上的有 2 家,职工数与企业 数基本呈正态分布。55 家企业中,建有调委会的有 29 家,约 占 52.7,其余 26 家一方面是新建企业,另一方面企业资产 重组后未建。 二、 当前我市企业矛盾纠纷类型 新的时期,企业的矛盾纠纷的内容和形式呈现集中性与多元化 交错的新特点,新的矛盾纠纷不断产生,矛盾纠纷的对象也在 不断外扩。在计划经济时代,企业矛盾纠纷中家庭、婚姻、邻 里等纠纷占较大比重。进入市场经济时代,人的价值取向发生 改变,社会各阶层利益格局不断被调整,贫富差距逐步加大, 其利益驱动和利益诉求日益尖锐而显复杂化。通过纵横向的比 较、

3、梳理,我们发现,当前企业矛盾纠纷主要有这样几种类型: 一是企业用工形式的转变带来的矛盾,如职工与业主的合同用 工、劳动保险等各类劳资纠纷等;二是企业资产所有权的转变 第 3 页 后,直接遗留下的伤残、下岗、待岗的补偿安置以及集资分红 问题;三是企业为壮大资金实力采取向职工集资入股带来的矛 盾;四是企业生产所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如噪声、废气、污 水排放引发的与周边群众的矛盾;五是在招商引资征用土地过 程中产生的拆迁补偿问题等。上述五类矛盾因其涉及面广、易 激化、社会反响大,容易扩大为群体性、突发性事件,成为社 会治安的重大隐患。 三、 经验与做法 经过两轮的企业所有制结构改革,绝大多数企业由国营

4、、集体 转型为民营或合资企业。改制前,老字号大中型企业均建有调 委会,在计划经济时代及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发挥了 积极的职能作用,维护了企业的生产、生活秩序,调整职工与 企业、职工与职工之间的关系,促进了生产的发展,维护了社 会稳定,在各企业单位民主和法制建设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现代企业制度的 建立和实施,原企业调委会的作用已逐渐弱化,原企业调委会 第 4 页 组织基本萎缩殆尽。目前,我市企业的人民调解工作可以简单 分为三种情况,一是尚存有调委会这一组织形式,并发挥着自 身职能作用的,如化纤股份有限公司(大化纤)和未改制的化 纤纺织厂(小化纤)

5、 。二是大多数企业在产权和经营权改革中, 与之俱来的人事“重组、优化”逐步使调委会“人间蒸发”的, 其职能无从谈起。基层调委会和司法所在调解企业矛盾纠纷中 挑起了大梁,一方面举办各种有针对性的法制讲座,另一方面 以会代训,减少各企业的管理压力。三是个别企业特色做法, 如上汽公司援引上海现代企业管理模式,成立了以党办为牵头, 以信访、工会、宣传、共青团以及纪检等部门负责人为主体, 各车间班组负责人协同合作的矛盾纠纷调解应急组织,采取分 流调处和直接调处的方式,化解企业内部矛盾,从而做到小矛 盾不出班组,中矛盾不出车间,大矛盾不出工厂。同时,应急 组织以其领导有力、运作灵活、效果明显成为我市企业人

6、民调 解工作的独特的风景线。 四、 建议与对策 第 5 页 人民调解作为我国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一直被国外誉为“东 方之花” 。长期以来,它以其简便、快捷的手段,在调解民间纠 纷、防止矛盾激化、维护城乡社会稳定中,发挥了独特的功能。 随着时代的进步,企业发展的不断深入,人民调解的内涵进一 步延伸。如何加强企业的人民调解工作,巩固改革开放的成果, 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成为摆在全党、全社会面前,摆在 我们司法行政工作者面前的一道刻不容缓的重要课题。通过调 研,我们深深地认识到,人民调解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要适应新的形势,解决新的问题,在工作机制、工作方法、工 作方式要有新的突破和创新。针

7、对我市实际,我们认为: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快建设进程。企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 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的稳定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要从践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政治高度,认识到做好这项工作的重 要性和必要性,将民调工作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认识到建立 企业调解组织符合中国国情和优良传统,符合人民群众的愿望, 副作用小,社会效应大,使当事人免除了讼累,节省了大量的 人力物力,于国、于家、于当事人有百利而无一害。要认真贯 彻落实国务院颁布的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条例以及苏司基 (1998)第 022 号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人民调解工作的通知 第 6 页 文件精神,在全市大中型企业中科学、合理、合法地设置人民

8、 调解组织。 (二)强化组织领导,健全组织网络。一是建立以司法行政牵 头,各企业党组、相关部门领导为主体,各车间班组负责人共 同协助的人民调解委员会,形成一张由企业主要领导挂帅,党 组、工会协管,车间调解小组、班组调解员组成的三级调解网 络。二是配齐配强思想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专职调解员,优 先选拔懂法律、熟悉企业情况的人员充实进来,逐步稳定调解 员队伍。三是建立健全信息员、联络员制度,按照职工数 20 的比例配备信息员、联络员队伍,建立通畅、快捷的纠纷信息 反馈网络。 (三)推进机制创新,提高工作实效。在新时期,解决新矛盾、 新问题要求企业人民调解工作在运行质态上求升华,在机制上 求创新,在

9、工作实效上求提高。始终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 不动摇,坚持服务经济发展不动摇,大力推进自身的改革进程。 一是在网络外延上拓展,将企业内部的调解工作延伸到社会, 第 7 页 走联合调解之路,积极开展外向型调解工作。与公司相邻的街 道、村以及兄弟企业单位建立联合调解网络。二是在企业内部 “强强联合” ,密切与工会劳调委的联系,与当前的大调解工作 机制有机结合,与“四五”普法和依法治市相结合,优化整合 调解资源,凝聚调解力量。三是工作范围再扩容,针对本企业 实际,突破固有调解范围的拘囿,尝试和探索新领域的矛盾纠 纷。四是工作方式、方法力求突破,务实创新,逐渐形成自己 的特色。五是以人为本,多渠道、多

10、途径提高全体工作人员的 素质,克服本领恐慌的问题,建设一支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 人民调解队伍。把握主动权,提高发现、控制、化解和处置企 业矛盾纠纷的能力。协调、引导各企业落实工作人员的待遇, 促进企业调解工作科学、健康地发展。 (四)强化制度建设,健全责任体系。要以制度建设为突破口, 按照“七、六、五”的要求强化制度建设,规范企业调委会运 作,放大企业调委会工作实效。一是对照落实“七项制度”: 例会制度、工作责任制度、请示汇报制度、排查制度、登记制 度、学习制度以及奖惩制度。二是做到“六个上墙”:三级调 解人员名单上墙、调委会主任职责上墙、调委会任务和工作责 任上墙、调解工作的原则和纪律上墙、

11、当事人权利和义务上墙 第 8 页 以及调解的纠纷进度上墙。三是建立“五簿台帐”:有纠纷调 解登记簿、有矛盾纠纷定期排查分析登记簿、有法制宣传登记 簿、有信息反馈登记簿、有先进个人事迹登记簿。 当前,我国的改革已经进入攻坚阶段,发展处于关键时期。各 方面的社会矛盾明显增多,大量涌现的人民内部矛盾日益成为 社会矛盾的主流,直接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和改革开放的顺利进 行。在企业建立人民调解组织刻不容缓,当前我们要做到“三 个立足,三个强化”: 立足于防范,强化排查分析工作。严格排查分析制度,及 早发现,及时介入,将矛盾纠纷控制在源头,扼杀在萌芽状态, 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立足于治本,强化法制宣传工作。采

12、取法制宣传与具体事 例相结合,正面教育与反面教育相结合的方法,运用多种形式, 第 9 页 有针对性地对企业干部职工进行了多层次的法律常识教育,先 培训业务骨干,然后由业务骨干下车间进行宣传,提高普及率 和覆盖面;办好法制宣传橱窗、黑板报、广播台等,对职工进 行法制宣传教育;大力开展各类学法普法活动,让法律贴近每 一位基层职工。结合企业治安形势和生产经营者的实际情况, 约请 zd 部门的同志到公司来作法制专题讲座,组织职工收看法 制节目,促使广大职工知法、懂法、守法、护法。 立足于提高,强化服务经济意识。已建的企业调委会要充 分发挥自身职能,真正起到“第一道防线”的作用。不断加强 自身建设,加快规范化调委会的建设步伐。未建调委会的,要 制订创建目标,高起点规划,高标准筹建规范化调委会,全面 推进基层基础工作的规范化,为企业的稳定发展创造良好的法 制环境,成为服务经济的最有力的保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事务文书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