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初中“留守孩子”的调研报告.docx

上传人:randyorton 文档编号:526563 上传时间:2018-11-1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农村初中“留守孩子”的调研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关于农村初中“留守孩子”的调研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农村初中“留守孩子”的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农村初中“留守孩子”的调研报告.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关于农村初中“留守孩子”的调研报告 特征码 KBegGheaTAgyPZCbxanO 关于农村初中“留守孩子”的调研报告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推动下, 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背井离乡进城打工。有些农民工把子女扔给 了老人监护或寄养他人,于是在我国广大农村中出现一个新的 群体留守孩子。有资料显示,目前全国农村“留守孩子” 规模已达 XXX 万人,而且这个数字还将在未来几年成较大规模 的上升趋势。因此,留守孩子问题虽然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 及社会的广泛关注,但是留守孩子问题仍然是当今社会值得关 注的一个重要课题。就留守孩子存在的问题,笔者在本校学生 中进行了走访和

2、调查,并对留守孩子问题谈一些初浅的看法。 一、基本情况 我校共有学生 XXX 人,其中留守孩子 XX 人左右,占学生总数的 XX%左右。据抽样调查显示,这些留守孩子,有 40的只有单 亲在家且绝大部分是母亲在家;有 30的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 起,XX的家庭里没有监护人;其次都寄宿在亲戚家。这些家 庭多则照顾 23 个。过多的孩子使家庭无法照顾周到,没办法 第 2 页 进行教育,带来许多严重问题。 二、严重危害 极其严重 “留守孩子现象”有极大的危害性,给社会带来一系 列问题,长时间的“关爱缺失”将严重影响孩子的成长和成才, 许多问题少年都与之相关。它给家庭、学校、社会都带来不利 的影响,对此必

3、须高度重视。 1、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 孩子留守在家与其父母分离,这是一种典型的“亲子分离”的 现象。这种现象给孩子的生活和心理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尤其 是在孩子青春期发育的关键时期,孩子得不到父母的关爱指导, 进而成为潜在的问题少年。 2、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和全民素质的提高。 有很多留守孩子中考以后就面临失学,有的甚至连九年义务教 育都未完成就中途辍学,即使完成了,也缺少进一步学习深造 的机会,他们走上社会将很难适应社会的需求,势必影响全民 族素质的提高。 三、留守孩子存在的主要问题 1、留守孩子安全难以得到保障。 在调查中发现:在留守孩子中,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缺乏 对孩子的安全监管,加之部

4、分监护人和代养人对留守孩子的安 全教育不够、意识不强、监护不力,导致部分留守孩子的安全 难以得到保障,特别是在双休、寒暑假期间,脱离了学校管理 第 3 页 回到家中,临时监护人和代养人的管理难以到位,存在极大的 安全隐患,甚至出现安全事故。许多留守孩子在周末喜欢骑自 行车,学校的教育对他们苍白无力。一些班主任反应:这些学 生本身年龄较小,自控能力差,爱张扬,车速特别快,车技不 高,所以很容易发生交通事故。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独立能力 差,辨别是非能力弱,喜欢跟风随大流,很容易与社会闲杂人 员混在一起,或成为侵害对象等等。 2、留守孩子生活普遍较差。 由于我镇老百姓普遍文化素质较低,大部分未掌握专

5、长和技术, 外出打工大部分从事的是劳动密集性工种,干的是苦活、累活, 且工资收入微薄,只能基本维持家人和儿女的生活。孩子正是 长身体的时候,由于家庭经济收入少,父母又长期在外,难以 顾及到孩子的生活情况,导致部分留守孩子营养严重不足,身 体健康受到极大损害。据调查显示,XX的留守孩子生活较差, XX%的留守孩子生活一般。 3、留守孩子心理出现偏差。 父母长期在外打工,留守孩子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呵护和照顾。 由于亲情缺失,孩子缺少情感和心理关怀,缺少倾诉和寻求帮 助的对象,与外界不愿意接触或接触太少,导致一些留守孩子 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行为孤僻等个性特征,不同程度 地存在性格缺陷和心理障

6、碍,有的留守孩子情绪消极,有的出 现逆反心理、怨恨情绪。留守孩子大多年龄在 115 岁之间, 第 4 页 正是情感、品德、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有的出生几个 月后,父母就外出务工,长期与父母分离,使他们生理和心理 上的需要得不到满足,缺乏父母的关爱,亲情失落,产生孤独 感,心理失衡。据调查显示,留守孩子想念父母的占 XX%,有 38%的 留守孩子父母每半年回来 1 次,XX%的留守孩子父母每年回来 1 次,8%的留守孩子父母几年回来 1 次,XX%的留守孩子很少与父 母电话联系。有的留守孩子从小父母就长期在外打工,一年难 得回一次,性格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变得孤独、自卑、冷漠、 少语,很少或

7、不愿与教师和同学们进行交流和玩耍,只与个别 人来往。这是典型的留守孩子心理出现了偏差。据调查此类心 理现象的孩子占留守孩子的 XX.3%。 4、留守孩子性格严重扭曲。 由于缺乏亲情的呵护,缺少正确的家庭教育,留守孩子普遍出 现自信不足,都说自己不出色、不优秀。严重缺乏自信,自信 心不足。留守孩子有很多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抚养。这种 “隔代抚养” 又往往容易造成“保护过度” 。对孩子过分溺爱, 他们俨然成为“小皇帝” 、 “小公主” ,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普 遍存在任性、孤僻、内向、骄横、脆弱的心理,从而形成“以 自我为中心”的性格。 5、留守孩子道德行为较差。 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少年,自律

8、能力很弱。由于父母不在 身边,孩子和监护人之间关系特殊,只要不犯大错,监护人对 第 5 页 孩子的行为一般都采取认可态度,由于缺乏及时有效的约束管 教,不少留守孩子纪律散漫、存在行为偏差。不少留守孩子在 家里不听祖辈教导,在学校道德品行较差,不遵守规章制度, 常有迟到、旷课、逃学,说谎打架,欺负同学等行为,有的迷 恋桌球室、网吧和游戏厅,甚至与社会上一些有不良习气的成 人混在一起。父母在外打工,家庭收入水平提高,他们就常用 物质来弥补对孩子关爱的缺失,这种现象固然好,但有时并未 起到好的作用,反而使孩子养成乱花钱的习惯,还互相攀比。 大部分留守孩子用这些钱上网、买零食,更有甚者,邀上几个 哥们

9、儿,到饭馆撮一顿,铺张浪费,节约意识薄弱。 6、留守孩子成绩普遍欠佳。 调查中发现:学校每年升入初中学习的学生中,留守孩子所占 的比例非常大。大部分孩子成绩较差,周末或假期总是不能按 时完成作业。在网吧经常看见他们的身影。在这些留守孩子中, XX%的学生成绩较差,4%的学生成绩很差;留守儿童中有 1%的 人上学经常迟到,有时迟到的高达 XX%,XX%的留守儿童有过逃 学的经历。分析原因,一是打工父母对子女总体期待不高,部 分农民潜意识里认为,农村孩子学业有成的机率不大,对孩子 的学习总体期望值较低。二是监护人对留守孩子学习介入过少。 作为一个特殊的监护群体,这些老人普遍年龄大,身体差,文 盲比

10、例较高,不但在学习上无法给留守孩子切实有效的帮助和 辅导,而且由于隔代监护,存在明显的沟通障碍,教育管理上 第 6 页 弊端较多。加之他们还要承担家务劳动和田间农活,基本没有 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孩子的学习。 四、留守孩子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1、学校对留守学生的教育措施不力。 近年来,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探索出一系列行之有 效,能适应新时期学校教育的方法和措施。但在调查中发现, 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一是留守孩子的父 母长期在外,学校教师与家长的沟通难度真大,有时半年甚至 一年难见留守孩子父母一面,很难反映孩子在学校的真实表现 和存在的问题,难以实现家庭和学校共同教育的目的

11、。二是外 出打工人员对孩子的教育过于依赖学校教育,但学校教育由于 学生多,教学任务重,教师没有精力,心有余而力不足,对留 守孩子的心理关爱难以顾及。三是学校对留守孩子的教育和管 理缺乏有效的措施,很难在学习上、生活上给留守孩子更多的 关心和爱护,并针对性给留守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教育 环境。 2、家庭对留守孩子的教育意识淡薄。 父母是儿童成长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是伴随孩子的终身教 育。因此,家庭教育对孩子行为、心理健康、道德观念与智力 发展将起着决定的因素。但在调查中发现,留守孩子的家庭教 育尤为淡薄。一是父母与留守子女沟通少,缺乏亲情上的交流, 对孩子的成长漠不关心,放任自流,顺其自然

12、发展。二是监护 第 7 页 人和代养人大多数是老年人,文化程度不高,有的是文盲和半 文盲,家庭教育意识模糊,大多偏于溺爱,以生活照顾为主, 且知识、能力上难以承担对孩子的道德培养和学习辅导的任务。 三是父母对留守儿童只是给予物质上的满足,孩子吃得饱、穿 得暖就行了,缺乏对留守儿童精神上的鼓励、鞭策与开导。四 是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方法不对,父母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老 师的事,孩子能否健康成长直接取决于学校和老师,事实上成 为孩子学习、身心发展的旁观者。 3、社会对留守孩子的教育关注不够。 近年来,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现象严重,对缺乏父母关爱, 并在成长中留守孩子的思想上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心理、

13、 生理受到不同程度的扭曲。一是农村社会教育薄弱,教育资源 缺乏,教育观念陈旧,不能有效地弥补缺乏父母关爱的留守孩 子的不足;二是一些娱乐场所缺乏有效管理,在互联网、电视、 书刊等文化传播媒体中,庸俗、低劣、暴力、色情等腐蚀内容 屡禁不止,对缺乏父母关爱、亲情关爱的留守孩子具有腐蚀性 和诱惑力。 五、对策及建议 农村留守儿童的现在,在某种程度上关系到我国未来人口和劳 动力素质,关系到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也关系到城乡社 会稳定,因此值得全社会高度关注。留守孩子问题的解决刻不 容缓。 第 8 页 1、健全制度,完善留守孩子的管理措施。 各级政府和学校都要积极探索对留守孩子管理措施的新途径和 新办

14、法。严格责任追究,校领导为第一责任人,班主任为直接 责任人,切实履行好管理和教育留守孩子的责任。加强对寄宿 制学校的教学、生活、安全方面的管理,对留守孩子采取寄宿 制管理。加强留守孩子在双休和寒暑假期间的安全教育,解决 留守孩子无人照看,学习和安全得不到保障的问题,从而解除 进城务工农民工的后顾之忧。 2、加大投入,改善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环境。 近年来,外出打工人员不断增多,各级政府都在大力发展外向 型经济、民营经济和劳务经济,可见劳务经济在社会进步、社 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各级政府对留守孩子的教育 投入要下大力气,出台有利于外出打工人员子女受教育的优惠 政策,并禁止一切影响和限制家民

15、工子女就近入学的条条框框, 免除一切不合理收费,使打工子女在教育方面享受与城市儿童 同等的待遇,重新唤起他们的自信,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3、创新机制,实现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关注的有机统一。 对于留守孩子,以家庭为主体,加强学校、社会的正面教育和 引导,建立行之有效的家庭、学校和社会联动的运作机制。家 庭要承担起教育孩子的重要责任,给予必要的家庭关爱和亲情 关怀,家长要与学校和老师经常保持联系,随时了解子女的学 第 9 页 习和生长情况,并对他们进行及时的引导教育。学校要肩负起 教育好留守孩子的责任,并有针对性的开展有利于留守孩子身 心健康的教育和活动,大力开发他们的潜力,激活他们的斗志, 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心理承受能力。政府要加大对留守儿童关 爱的宣传力度,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留守孩子的良好氛围,保 证他们与健全家庭一样健康成长。 总之,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大规模转移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 必然趋势,这就决定了留守孩子问题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并 将愈演愈烈。留守孩子的健康成长问题非常复杂,要解决留守 孩子问题,需要社会、家庭、学校与留守孩子自己的共同努力 才能解决。我所写的只是冰山一角、肤浅之谈,希望可以引起 社会广泛的关注和重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事务文书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