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十五五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第一章总则1.1指导思想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统筹环境保护与畜牧业发展,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以种养结合为抓手,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完善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机制,强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监管,持续提升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水平,保护和改善环境,促进畜牧业绿色循环发展,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力支撑。1.2规划背景1.2.1编制背景我国畜牧业持续稳定发展,规模化养殖水平显著提高,保障了肉蛋奶供给,但大量养殖废弃物没有得到有效处理和利用,成为农村环境治理的一大难题。抓好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关系畜产品有效供给,关系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环境改善,是重大的民生工程。
2、开展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与种养结合,是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及人居环境改善的重点和难点所在,对于提升乡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建设美丽宜居乡村、转变农村居民生活方式、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14次会议上强调,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关系6亿多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环境,关系农村能源革命,关系能不能不断改善土壤地力、治理好农业面源污染,是一件利国利民利长远的大好事。“十三五”时期,现代农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乡村振兴实现良好开局。粮食年产量连续保持在L3万亿斤以上,农民人均收入较2010年翻一番多。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完成,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
3、全部摘帽,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全面完成,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农村改革向纵深推进,农村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农村即将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十四五”时期,是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2020年,农业农村部办公厅、生态环境部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明确畜禽粪污还田利用要求强化养殖污染监管的通知明确畜禽粪污还田利用标准,要求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完善粪肥管
4、理制度,加快构建种养结合、农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新格局。指出,进一步明确畜禽粪污还田利用有关标准和要求,全面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加大环境监管力度,加快构建种养结合、农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新格局。国家支持畜禽养殖场户建设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设施,鼓励采取粪肥还田、制取沼气、生产有机肥等方式进行资源化利用。2021年,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与监督指导实施方案(试行)(环办土壤20218号)中指出,以省为单位加强畜禽散养密集区污染治理,明确规模以下畜禽养殖场户污染治理要求和责任,鼓励对畜禽粪污进行无害化处理,达到肥料化利用有关要求后,进行还田利用。以促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为导向,健全畜禽养
5、殖污染治理标准体系,加强养殖场户环境监督管理。2021年,“十四五”土壤、地下水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指出,按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要求,强化源头减量、循环利用、污染治理、生态保护,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着力推进养殖业污染防治,加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健全畜禽养殖场(户)粪污收集贮存配套设施,建立粪污资源化利用计划和台账。加快建设田间粪肥施用设施,鼓励采用覆土施肥、沟施及注射式深施等精细化施肥方式。促进粪肥科学适量施用,推动开展粪肥还田安全检测。培育壮大一批粪肥收运和田间施用社会化服务主体。畜牧大县编制实施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到2025年,全国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加强畜禽养殖污
6、染环境监管,落实畜禽规模养殖场环境影响评价及排污许可制度,依法规范畜禽养殖禁养区管理。推动畜禽规模养殖场配备视频监控设施,防止粪污偷运偷排。推动设有排污口的畜禽规模养殖场定期开展自行监测。依法严查环境违法行为。推进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型规模化养殖场开展大气氨排放控制试点。到2025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型规模化养殖场氨排放总量削减5%o2022年,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20212025年)指出,到2025年,农村环境整治水平显著提升,农业面源污染得到初步管控,农村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新增完成8万个行政村环境整治,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40%,基本消除较大面积农村黑臭水体;化肥农药使用量持
7、续减少,主要农作物化肥、农药利用率均达到43%,农膜回收率达到85%;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2022年,省“十四五”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到2025年,全省畜禽规模养殖比重达到88%以上,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维持100%,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0%以上,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资源化利用台账建设率达100%,养殖废水采用达标排放模式的畜禽规模养殖场自行监测覆盖率达100%;完成国家下达的大型规模养殖场氨排放总量削减任务。1.2.2编制过程为落实国家、省、市关于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文件精神,指导辖区镇街、养殖企业做好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市生态环境局分局委托益源环保
8、科技有限公司编制市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编制过程如下:(1)成立规划编制工作小组,制定编制方案。(2)开展实地调研和专题研究,综合研判推进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和种养结合的重大问题,明确规划任务与措施、重点工程等,形成规划研究报告;凝练规划内容,绘制规划图件,形成规划文本和图集。(3)广泛征求政府部门、社会公众意见,并根据反馈意见进行修改完善。(4)形成征求意见稿,组织专家评审。(5)依法定程序颁布实施,并报送上级生态环境和农业农村部门。1.3编制依据1.3.1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年4月24日修订);(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17年6月27日第二次修正);(
9、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8年10月26日第二次修正);(4)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2018年8月31日通过);(5)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20年4月29日第二次修订);(6)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2022年10月30日修订);(7)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2014年1月1日施行);(8)省畜禽养殖管理办法(2021年2月7日第二次修订)。1.3.2标准规范(1)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21);(2)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15618-2018);(3)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4
10、)有机无机复混肥料(GB/T18877-2020);(5)畜禽粪便监测技术规范(GB/T25169-2010);(6)畜禽粪便还田技术规范(GB/T25246-2010);(7)畜禽养殖污水贮存设施设计要求(GB/T26624-2011);(8)畜禽养殖污水采样技术规范(GB/T27522-2011);(9)畜禽粪便贮存设施设计要求(GB/T27622-2011);(10)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GB/T36195-2018);(11)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497-2009);(12)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畜禽养殖行业(HJ1029-2019);(13)畜禽养殖业污染防
11、治技术规范(HJ/T81-2001);(14)有机肥料(NY/T525-2021);(15)畜禽场环境污染控制技术规范(NY/T1169-2006);(16)沼肥施用技术规范(NY/T2065-2011);(17)畜禽粪便堆肥技术规范(NY/T3442-2019)o(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意见(国办发2017)48号);(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20)31号);(3)畜禽粪污土地承载力测算技术指南(农办牧(2018)1号);(4)关于做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跟踪监测工作的通知(农办牧(2018)28号);(5)关于促进畜禽粪污还
12、田利用依法加强养殖污染治理的指导意见(农办牧2019)84号);(6)关于进一步明确畜禽粪污还田利用要求强化养殖污染监管的通知(农办牧(2020)23号);(7)关于进一步规范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和管理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的通知(环办土壤201955号);(8)关于进一步规范畜禽养殖禁养区管理的通知(环办土壤函2020)33号);(9)关于开展水环境承载力评价工作的通知(环办水体函2020)538号);(10)关于印发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与监督指导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环办土壤(2021)8号);(11)关于印发“十四五”土壤、地下水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通知(环土壤2021120号);(12)关于
13、印发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编制指南(试行)的通知(环办土壤函2021465号);(13)关于印发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环土壤20228号);(14)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编制的通知(环办土壤函2022)82号);(15)关于加快两湖一河流域畜禽规模养殖污染治理的意见(鲁政办发20076号);(16)关于印发省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实施方案的通知(鲁政办发2017)68号);(17)关于印发省畜禽养殖粪污处理利用实施方案的通知(鲁政办字201632号);(18)关于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意见(鲁政字2020269号);(1
14、9)省畜禽养殖场(户)粪污处理设施建设技术指南(鲁牧畜发202212号);(20)省“十四五”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行动方案(鲁环字(2022)16号);(21)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鲁环字2022)17号);(22)关于印发市畜禽养殖布局规划的通知(枣政办字201688号);(23)关于印发市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实施方案的通知(枣政办发201775号)。1.4编制原则(1)统筹兼顾,强化监督综合考虑畜禽养殖污染现状、畜牧业发展需求、种养结合基础和经济发展状况等因素,明确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目标任务。加大环境监管执法力度,发挥监督执法倒逼作用。(2)因地制宜,
15、分区施策统筹考虑自然环境、畜禽养殖类型、结构和空间布局,种植类型与规模、耕地质量、环境承载力、人居环境影响等因素,因地制宜、分区分类探索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路径。(3)种养结合,协同减排以畜禽粪肥就近就地利用为重点,协同推进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与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结合种植规模和结构,科学测算畜禽粪肥养分供需情况,系统评估畜禽粪肥还田利用的经济性和可行性,合理选择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模式。(4)政府主导,多方联动完善多方协调联动机制,强化地方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体系。拓宽投融资渠道,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动第三方服务等社会化运营模式健康发展。1.5规
16、划期限1. 5.1规划期限规划基准年为2021年,规划时限为20222025年。1.5. 2规划范围区所辖区域,具体包括陶庄镇、邹坞镇、临城街道、常庄街道、沙沟镇、周营镇、新城街道。-1-第二章区域概况2.1 自然气候条件位于省南部,微山湖东畔,北纬3437,35,东经1179,2,东与市中、峰城两区相邻,西南与微山县毗连,北与滕州市、山亭区接壤。南北最长35.3公里,东西最宽29.8公里,面积422.71平方公里。2. 1.1地形地貌区地处鲁南丘陵和江淮平原街接地带。东高西低,北凸南洼。地形分为平原、丘陵、洼地三类。平原主要分布在蟠龙河两侧及至周营公路两翼地区,占总面积的50%,海拔3860
17、米;涝洼地主要分布在沿湖带,占15.9%,海拔3844米。最低点为潘家渡口,海拔36.2米;丘陵占34.1%,海拔100350米。区境内山丘主要分布在陶地南北两侧,大致走向东西,北侧从千山头起向东有梁山、墓山、大红山,南侧从匡山头起向南连接凤凰山、临山转向东连黄楼山、圣土山。共115个山头,圣土山为制高点,海拔374.3米。西部有柏山,黄龙山、弹山、姚山等。山体多为石灰岩。2.1.2气候特征区属暖温带季风大陆性气候,有显著的大陆性气候特征。年日照时数2532.1小时,日照百分率58%。太阳年幅射量118.288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气温13.9。2.1.3河流水系本区水系属淮河流域京杭大运河水
18、系。河流多发源于本区东部山区,河流流向由东向西或由北向南,分别注入微山湖和大运河。全区主要河流有17条,共长215.8公里。本区河流类型主要有山洪河道、坡水河道、排涝河道三种。山洪河道主要有蟠龙河、新薛河、珏子大沙河等;坡水河道多为泉、沟汇流而成,主要有小沙河、杨庄河、随河、邵楼河等;排水河道即人工开挖的防洪除涝河道,主要有万章河东支、西支等。河网密度0.4公里/平方公里,年平均径流量13722立方米。其中蟠龙河最长,境内流长30.5公里,流域面积260平方公里,次为支流和新薛河。有水库、塘坝144座,总容量924万立方米。2.L4土地资源根据区第三次国土调查主要数据公报,辖区内土地资源情况如
19、下:耕地21885.42公顷(328281.3亩)。其中:水浇地3608.1公顷(54121.5亩),占比16.49%;旱地18277.32公顷(274159.8亩),占比83.51%。各镇街农作物种植方式以冬小麦夏玉米为主,熟制为一年两熟。园地2571公顷(38565亩)。其中:果园2389.95公顷(35849.25亩),占比92.96%;茶园8.04公顷(120.6亩),占比0.31%;其他园地173.01公顷(2595.15亩),占比6.73%o林地7270.66公顷(109059.9亩)。其中:乔木林地4036.51公顷(60547.65亩),占比55.52%;灌木林地0.4公顷(6
20、亩),占比0.01%;其他林地3233.75公顷(48506.25亩),占比44.47%o草地324.4公顷(4866亩)。湿地17.26公顷(258.9亩)。城镇村及工矿用地13317.38公顷(199760.7亩)。交通运输用地2089.06公顷(31335.9亩)。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2427.39公顷(36410.85亩)。农用地以耕地为主,占比68.3%,其次是林地,占比22.7%o表2.1-1区农用土地利用结构表农用土地类型面积/公顷占比/%耕地21885.4268.3园地25718.0林地7270.6622.7草地324.41.0合计32051.48100薛城区农用地结构图3244
21、1%耕地园地林地草地图2.广1区农用土地利用结构图2.2社会经济状况2.2.1行政区和人口分布根据区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区下辖3个街道(临城街道、新城街道、常庄街道)、4个镇(沙沟镇、周营镇、邹坞镇、陶庄镇),418个村居,年末全区公安户籍总人口50.61万人,其中男性26.08万人,女性24.53万人。按年龄构成分,18岁以下12.54万人,18-60岁28.78万人,60岁以上9.29万人。出生率9.22%。,死亡率1.88%o,自然增长率7.34%。2.2.2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2021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GDP)286.7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8.l%o其中,第
22、一产业17.03亿元,同比增长7.7%;第二产业98.68亿元,同比增长4.4%;第三产业171亿元,同比增长10.3%o三次产业比为5.9:34.4:59.7。2.3生态环境概况2.3.1空气环境质量2021年区细颗粒物年均值为46微克/立方米,可吸入颗粒物年均值为85微克/立方米,二氧化硫浓度年均值为16微克/立方米,二氧化氮年均值为28微克/立方米,臭氧浓度年均值为181微克/立方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年均值均达标,可吸入颗粒物、细颗粒物和臭氧年均值均超标。2.3.2水环境质量(1)地表水根据2021年环境质量报告,区域内国控断面十字河大桥和彭口闸年均值达到III类水质标准。十字河大桥个
23、别月份出现高镒酸盐指数超标,彭口闸多月份出现高镒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和总磷超标。(2)水源地区域内金河水源地39项监测指标均能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中的限值要求,水质达标。2.3.3土壤环境质量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基本保障,土壤环境污染风险得到基本管控。2.4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现状纳入本次规划的是畜禽规模养殖场和畜禽养殖专业户,散养户不纳入本次调查及规划范围。畜禽规模养殖场按照生态环境部、农业农村部关于印发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编制指南(试行)的通知(环办土壤函2021465号)要求
24、养殖规模标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同时依据省畜禽养殖管理办法(2021年2月7日第二次修订),本规划规模养殖场标准为:生猪年出栏500头以上、肉鸡年出栏40000只以上、肉鸭年出栏50000只以上、蛋鸡/蛋鸭存栏100OO只以上、奶牛存栏100头以上、肉牛年出栏100头以上、肉羊年出栏500只以上、兔存栏3000只以上。畜禽养殖专业户按照生态环境部、农业农村部关于印发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编制指南(试行)的通知(环办土壤函2021465号)要求:畜禽养殖专业户为未达到规模养殖场的养殖户,根据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编制指南,本规划指生猪设计出栏三50头,
25、奶牛设计存栏三5头,肉牛设计出栏210头,蛋鸡/鸭/鹅设计存栏2500羽,肉鸡/鸭/鹅设计出栏22000羽的养殖户。根据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编制指南(试行),按存栏量折算:100头猪相当于15头奶牛、30头肉牛、250只羊、2500只家禽,可以计算出区畜禽养殖规模。2.4.1畜禽养殖现状2.4.1.1畜禽养殖情况(1)规模养殖场根据2021年畜禽养殖统计数据,区共有畜禽规模养殖场70家,其中沙沟镇22家,临城街道3家,邹坞镇10家,陶庄镇9家,常庄街道13家,周营镇13家;在70家畜禽规模养殖场中,生猪31家,肉牛6家,羊2家,蛋鸡20家,肉鸡8家,兔3家。表2.4-1区畜禽规模养殖场养殖类型
26、统计表(单位:家)镇街住猪牛羊蛋鸡肉鸡兔合计沙沟镇92O44322临城街道21OOOO3邹坞镇4OO42O1O陶庄镇11O7OO9常庄街道1O1O2OO13周营镇51232O13新城街道OOOOOOO总计31622O837O表2.4-2、表2.4-3为区畜禽规模养殖场总体情况统计表,从表2.4-3可以看出,区规模养殖场畜禽养殖总量为52763头(以猪当量计);从畜禽养殖的区域分布来看(以猪当量计),周营镇规模养殖场畜禽养殖量最大,为19579头,常庄街道次之,11323头,沙沟镇位居第三,10317头;从规模养殖场的养殖类型看(以猪当量计),蛋鸡养殖总量最多,为20560头,肉鸡次之,为148
27、00头,生猪位居第三,为14520头。2S02OO15081005011323常中街道10317沙沟布由ft周营/ 常庄街道 沙沟锹 邹Wi . 曲城街道5800邹丹M4710阳立俄幡城街道图2.4-1规模养殖场区域分布情况图2.4-2规模养殖场养殖类型13表2.4-2区规模养殖场存栏量统计表镇街生猪/头肉牛/头羊/只蛋鸡/羽肉鸡/羽兔/只沙沟镇574027508700004500临城街道7001000000邹22007002000坞镇OO0000陶庄镇6075011000000常庄街道2590100021000000周营镇3230220340370003500000新城街道000000总计1
28、45207703405140003700004500表2.4-3区规模养殖场养殖规模以猪当量计(单位:头)镇街生猪肉牛羊蛋鸡肉鸡兔合计沙沟镇574091703480018010317临城街道70033300001033邹22002880058坞镇0000000陶庄镇6025004400004710常庄街道2590333084000011323周营镇3230733136148014000019579新城街道0000000总计145202567136205601480018052763(2)畜禽养殖专业户表2.4-4区各街道畜禽养殖专业户养殖类型统计表。从表2.4-4可以看出,区畜禽养殖专业户共有
29、IOl家,其中,周营镇27家,常庄街道25家,邹坞镇17家;在畜禽规模以下养殖户中,生猪84家,蛋鸡14家,肉牛2家,羊1家。表2.4-5、表2.4-6为区畜禽养殖专业户总体情况统计表,从表2.4-6可以看出,区畜禽养殖专业户畜禽养殖总量为10452头(以猪当量计);从图2.4-3畜禽养殖专业户的区域分布来看(以猪当量计),常庄街道养殖量最多,为2904头,占比28%;陶庄镇次之,为2673,占比26%;邹坞镇位居第三,为2440头,占比23%o从图2.4-4畜禽养殖专业户的养殖类型来看(以猪当量计),生猪养殖量最多,为6164头,占比59%;蛋鸡次之,为3560头,占比34%,肉牛位居第三,
30、为700头,占比7%。表2.4-4区畜禽养殖专业户养殖类型统计表(单位:家)镇街生猪肉牛羊蛋鸡合计新城街道10001沙沟镇1110315临城街道30003邹坞镇600713陶庄镇1310317常庄街道2400125周营镇2601027总计842114101350030002500XM)100WDO500O图2.4-3畜禽养殖专业户区域分布情况表2.4-5区畜禽养殖专业户存栏量统计表镇街生猪/头肉牛/头羊/只蛋鸡/羽新城街道100000沙沟镇4642009000临城街道190000邹坞镇2400055000陶庄镇1120190023000常庄街道2824002000周营镇12260700总计61
31、642107089000表2.4-6区畜禽养殖专业户养殖规模以猪当量计(单位:头)镇街生猪肉牛羊蛋鸡合计新城街道100000100沙沟464670360891临城街道190000190邹坞2400022002440陶庄112063309202673镇街生猪肉牛羊蛋鸡合计常庄街道282400802904周一122602801254总计616470028356010452(3)养殖业总体情况表2.4-7、表2.4-8区畜禽养殖业总体情况统计表。从表2.4-8可以看出,区畜禽养殖总量为63215头(以猪当量计);从图2.4-5畜禽养殖的区域分布来看(以猪当量计),周营镇畜禽养殖总量最大,为20833
32、头,占比33%;常庄街道畜禽养殖总量第二,为14227头,占比22%;沙沟镇位居第三,11207头,占比18%o从图2.4-6养殖类型看(以猪当量计),蛋鸡养殖总量最多,为24120头,占比38%;生猪次之,为20684头,占比33%;肉鸡位居第三,为14800头,占比24%。250002-0*图2.4-5区畜禽养殖总体分布情况图2.4-6区畜禽养殖总体养殖类型13表2.4-7区规模养殖场和畜禽养殖专业户存栏量统计镇街生猪/头肉牛/头羊/只蛋鸡/羽肉鸡/羽兔/只新城街道10000000沙沟镇620429509600004500临城街道8901000000邹坞镇24400012500020000
33、0陶庄镇1180265013300000常庄街道5414100021200000周营镇4456220410370003500000总计209416033704568480000000000表2.4-8区规模养殖场和养殖专业户养殖规模以猪当量计(单位:头)镇街生猪牛-蛋鸡肉鸡4合计新城街道1000C00(100沙沟镇6204983C3840018011207临城街道890333C00(1223邹坞镇24400C5000800(8240陶庄镇1180883C53200(7383常庄街道5414333C84800(14227周营镇4456733164148014000(20833总计20684326
34、71642412014800180632152.4.2污染防治现状根据农业农村部办公厅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畜禽养殖场(户)粪污处理设施建设技术指南的通知(农办牧202219号)和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编制指南(试行)(环办土壤函2021465号),项目组对区规模养殖场、畜禽养殖专业户进行现场调研。调研内容包括主要清粪方式、粪污处理设施配备情况、粪污产生量、粪污处理主要模式、是否存在污染隐患等问题。区养殖场户粪污处理相关设施包括堆粪场、污水池、雨污分流设施等,根据养殖污染防治要求和环境承载力,畜禽养殖场户应配备与设计生产能力、粪污处理利用方式相匹配的畜禽粪污处理设施设备,满足防雨、防渗、防溢流
35、和安全防护要求。根据现场调研和粪污处理设施综合利用情况,对区污染防治现状进行综合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清粪方式现状区辖区内规模化养殖场共70家,清粪方式包括干清粪、水泡粪和发酵床/垫料,从源头减少污染物产生量。其中有66家干清粪、1家发酵床、1家水泡粪、2家垫料。畜禽养殖专业户共101家,清粪方式均为干清粪。(2)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现状畜禽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区内规模养殖场均配套建设雨污分流、堆粪场、污水池,畜禽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100%,畜禽养殖专业户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100%O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区辖区内规模养殖场粪污委托第三方拉运处置,经堆肥无害化处理后还田,畜禽粪污综
36、合利用率为86.85%。臭气治理养殖场的空气污染最直接的表现就是臭气,主要是来自畜禽的粪尿、污水、垫料、饲料残渣、畜禽的呼吸气体、畜禽皮肤分泌物、死禽死畜等,并与养殖舍的通风状况和空气中的悬浮物密切相关。目前规模化养殖场管理相对规范,定期喷洒除臭剂于养殖场内外,迅速净化处理养殖场的气体,快速去除恶臭味,能有效地消除和控制圈舍内的臭味气体。规模养殖场基本闻不到臭味。尤其是采取发酵床和垫料工艺的养殖户,养殖场内基本闻不到臭味。但规模以下养殖专业户臭气治理力度有待加强,养殖户周边存在一定气味,特别是夏季,臭气对周边居民带来一定影响。病死动物尸体处置情况病死动物尸体是重要的传染病污染源。对环境和人体健
37、康以及动物饲养场本身的正常生产经营有严重的危害,决不允许随地抛弃。对于病死动物,则应立即从饲养场用专用运输车辆运出,进行无害化处理。目前我市病死动物全部由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中心采取高温化制方式进行无害化处理。在滕州市、市中区各建设1个病死畜禽专业无害化处理厂,集中处理全市范围内养殖场(户)和其他环节产生的病死畜禽。滕州市境内病死畜禽专业无害化处理厂辐射山亭区。市中区境内病死畜禽专业无害化处理厂辐射区、峰城区、台儿庄区和高新区,实现了全市病死动物集中处理全覆盖。2.4.2.1禁养区划定及综合整治划定畜禽养殖禁养区是促进全市畜禽养殖业可持续发展、优化畜禽养殖产业布局、解决农业面源污染、改善农村生态
38、环境质量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稳定生猪生产、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举措。区禁养区面积总计为71878811.38平方米,包括水源地、城镇居民区和风景名胜区等。根据禁养区划定方案,各街道进行了禁养区专项整治工作,目前全部完成禁养区内综合整治工作,禁养区综合整治率达到100%o2.4.2.2畜禽养殖粪污产生量畜禽粪污的排泄量因畜种、饲养管理水平、气候、季节等情况会有很大差异,畜禽养殖粪污产生量可分为固体粪污、液体粪污,需分别进行计算。其中,固体粪污包括固体粪便,液体粪污包括畜禽尿液,因此本规划中针对畜禽养殖粪污的计算划分为粪便、尿液两类。根据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497-2009)明确了牛
39、猪、鸡、鸭4个畜禽种类的畜禽粪便及尿液日排泄量和饲养周期。结合调查区域畜禽养殖量,可计算出区畜禽粪污产生量。区畜禽粪年产生量为39905.83吨、尿年产生量为17160.18吨,粪污合计年产生量为57066.01吨。区规模养殖场粪污产生量为46022.54吨,占比81%,养殖专业户粪污产生量为11043.47吨,占比19%o2.4.2.3畜禽养殖污染物产生量根据生态环境部2021年6月发布的排放源统计调查产排污核算方法和系数手册一农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手册(省),计算区畜禽养殖粪污中CODNH3-NTN、TP等主要污染物产生量。畜禽粪污产污系数:是指在典型的正常生产和管理条件下,一定时间内,单
40、个畜禽所排泄的粪便和尿液中所含的各种污染物量。由于不同动物在不同饲养阶段的粪尿产生量与污染物特性存在较大差异,为便于各地直接应用,手册按照生长期给出其污染物产生量,其中生猪和肉鸡饲养小于1年,按照不同饲养期特性乘以饲养天数进行累积求和获得;对于奶牛、肉牛和蛋鸡的饲养期超过365天的畜种,以年为单位给出单个动物的污染物产生系数。区畜禽粪污主要污染物包括化学需氧量、总氮、氨氮、总磷,根据测算,全年化学需氧量产生量为17601.48吨,总氮838.10吨,氨氮171.99吨,总磷214.98吨。2.4.3种养结合现状2.4.3.1区域种植情况根据2021市统计年鉴,区粮食种植面积56.98万亩,粮食
41、产量22.89万吨,粮食作物主要包括小麦、玉米、豆类、薯类。经济作物主要包括油料、蔬菜及食用菌、瓜果。区粮食作物种植面积为569654亩,经济作物种植面积110299亩,粮食作物种植面积为经济作物的5.16倍。区粮食作物以小麦和玉米为主,占比97%,经济作物以蔬菜及食用菌、油料为主,占比96%o综上所述,区农作物总种植面积679953亩,主要种植作物为小麦和玉米。2.4.3.2粪污还田种养结合现状根据畜禽养殖配套土地面积测算方法(农办牧2018)1号),畜禽养殖规模养殖场配套土地面积等于粪肥养分实际供给量(对外销售部分不计算在内)除以单位土地植物粪肥养分需求量。区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根据测算
42、原则,畜禽养殖配套土地面积测算以粪肥氮养分供给进行核算。区畜禽养殖配套土地总面积为1294.85hm2,合19422.74亩。根据统计数据,区农作物总种植面积679953亩。畜禽养殖所需配套土地面积占农作物总种植面积的2.88%,因此区现有粪肥配套消纳土地充足,全区所产生的畜禽粪污均可被现有耕地完全消纳。2. 4.4畜禽养殖业存在的问题(1)畜禽规模化养殖程度有待提高根据省“十四五”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行动方案:到2025年,全省畜禽规模养殖比重达到88%以上,目前区规模化比重为81.96%,因此区规模化比重有待提高。(2)畜禽粪污还田模式有待完善畜禽粪污处理主要模式为粪污全量收集还田利用。养殖场户配建堆粪场和污水池,对养殖场产生的粪便、尿和污水集中收集,堆泅或发酵处理后还田。从粪污堆肥发酵来看,传统堆泅模式,粪肥发酵周期较长,粪肥腐熟程度不高,未经充分腐熟的粪污还田对土壤和作物产生不良影响。从粪肥施用方面来看,固体粪肥以撒施为主,集中在种植初期,以底肥的方式施用到农田中,存在劳动强度大、粪肥还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