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普陀区青年志愿者行动机制的研究.docx

上传人:爱问知识人 文档编号:527307 上传时间:2018-11-1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3.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普陀区青年志愿者行动机制的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关于普陀区青年志愿者行动机制的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普陀区青年志愿者行动机制的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普陀区青年志愿者行动机制的研究.docx(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关于普陀区青年志愿者行动机制的研究 特征码 rhRFgUUwjNUkIyhBSIpb 关于普陀区青年志愿者行动机制的研究 内容摘要 近年来,青年志愿者工作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普 陀团区委以“城市先锋”青年志愿者服务队为主体,组织开展 了网络化、专业化、项目化、长效化的志愿者服务活动,取得 了一定成效。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通过对普陀青年志愿者工 作开展调研,掌握了目前青年志愿者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 “与时俱进,依靠新兴媒体建立管理网络” 、 “以人为本,建立 健全志愿服务保障机制” 、 “优化配置,发挥青年志愿者更大的 作用”等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 青年志愿者 行动机制

2、网络化 专业化 阵地化 长效化 第 2 页 一、研究的背景与概况 (一)研究背景 志愿服务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城市文明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 的重要指标。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以及上海开放程 度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希望通过志愿服务帮助弱势群体、 弘扬社会新风、实现自身价值,将“志愿者”逐步打造成上海 崭新的城市名片。而其中,青年志愿者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 作用。 近年来,普陀团区委在区委和团市委的领导下,在青年志愿者 工作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探索。20XX 年,团区委在全区青年志愿 者组织不断发展壮大的基础上,成立了普陀“城市先锋”青年 志愿者服务总队;多年来,全区各大口、街道(镇)以及中学

3、 的青年志愿者,服务城区大型活动、开展社区“一助一”和谐 行动,为和谐新普陀的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社会对青年志愿者工作有了更高的期待, 广大青年志愿者对这项工作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 更加全面地掌握社会需求和志愿者心声,为进一步推进青年志 愿者工作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和专业的方法支持。 (二)研究方法 第 3 页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定量的数据 分析与定性的结论分析,以求更加全面地了解和掌握我区青少 年志愿者的基本状况。在问卷调查中,采用定额抽样的方法, 在大口、社区和学校中抽取了 510 名青年志愿者作为样本,回 收有效问卷 489 份,有

4、效率为 95.9%。在访谈中,主要以大口、 社区和学校青年志愿者组织的负责人为访谈对象,共选取 16 名 代表,对基层青年志愿者工作开展的情况、遇到的问题进行了 深入细致的了解。 在 489 份有效样本中,从性别构成看,男性占 42%,女性占 58%;从年龄构成看,在 16 岁和 25 岁前后形成两个小高峰(见 图 1) ;从职业构成看,48.84%在机关或事业单位工作,29.31% 是在校高中生,21.85%是公司或者企业员工;从文化程度看, 大专及以上的占 63.0%,高中生占 30.1%,这与样本选取了部分 高中生志愿者有关,总体上青年志愿者的文化程度较高;从政 治面貌看,21%是党员,

5、70%是团员。 图 1 青年志愿者年龄构成 二、研究的内容与结论 (一)数据分析 1、对于青年志愿者活动的基本认识 调查显示,青年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原因主要是希望“帮助 第 4 页 有需要的人” (27.51%)和“做对社会有意义的事” (24.77%) ; 此外,获选率较高的还有“充实自己的生活” (15.58%) 、 “结交 更多的朋友” (6.19%) ;而选择“为了完成组织派给的任务”和 “得到社会实践认证,有利于就学、就业和晋升”的一共只有 5.38%。可见,青年志愿者主要是因为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而参 加志愿服务的。 对于自己已经参加的志愿服务,28.79%认为达到了“服务社会、

6、回馈社会”的目的,22.88%认为“实现了自己的价值” 、18.64% 认为“发掘了个人潜力、锻炼了自己” ;而选择“占用时间太多, 影响了工作、学习和生活” 、 “流于形式,缺乏实际意义”的分 别只有 0.45%、1.45%。当问及志愿服务给志愿者工作、学习和 生活带来的影响时,有 63.37%表示产生了积极影响。可见在志 愿服务的过程中,青年志愿者既实现了奉献社会的目标,更锻 炼了自身的能力,达到了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和谐统一。 2、参与青年志愿者活动的主要途径 调查显示,八成青年志愿者没有参加固定、长效或者专门的志 愿者组织。在获得志愿服务信息的渠道上,通过“学校、单位 的团组织”和通过

7、“网络”的各有 23.98%,其后依次是“报纸、 电视、电台等媒体” (17.15%) 、 “学校和单位的志愿服务队” (13.20%) 、 “专门志愿服务机构” (10.47%) 、 “同辈群体及其他 志愿者” (7.13%) 、 “自发的志愿者团体” (3.64%)等。在参 加志愿活动的方式上,有 39.59%的志愿者“时间不规律,但一 第 5 页 直坚持参加” ,有 19.54%“只参加过一两次活动,没有长期参 加的打算” ,还有 16.71%是“集中一段时间参加” 。交互分析发 现,参加了专门的志愿服务组织的青年志愿者,一般服务时间 比较规律,并且长期坚持参加;而没有参加专门的志愿服务

8、组 织的青年志愿者,服务时间不固定,长效性比较差。因此,建 立和运作长效化的志愿服务组织对提升青年志愿者的服务稳定 性有着较大的作用。 当问及以何种方式组织志愿者报名更加便捷有效时,有 40%选 择“通过学校、单位的团组织报名” ,同样也有 40%选择“网上 报名” ,还有 19%选择“通过专门的社会运作机构报名” 。对于 快速有效地联系志愿者参加活动的手段,选择电话、短信、电 子邮件、专题网站等现代通讯方式的总数超过九成。分析可知, 以临时的组织动员为主的招募形式对志愿者长期参与志愿服务 造成了影响,使志愿者队伍呈现出不稳定和不可控的特点。这 些问题,可以依靠组织管理模式的完善和现代媒体的运

9、用进行 及时有效的弥补。 3、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的基本情况 按照青年志愿者活动的操作进程,可以分为培训、服务和认证 三个阶段。 调查显示,在开展志愿服务之前,接受过培训的志愿者仅占 31%, 接受培训的内容主要是从事志愿服务所需的基本知识和专业能 力,以及志愿者的责任与相关权利等。在服务的内容上,依次 第 6 页 为“大型会展和大型活动的服务” (22.73%) 、 “帮助低收入阶层、 贫困阶层的生活服务” (17.55%) 、 “环境保护与美化服务” (11.22%) 、 “社会公益宣传” (10.36%) 、 “社会调研服务” (10.22%) 、 “帮助外来务工人员的服务” (6.91%

10、) 、 “献血、捐 献骨髓” (6.76%)等。但是,仅有 36%的志愿者认为通过志愿 服务发挥了自身的优势和特长;与之相对应,86%的志愿者希望 志愿服务与自身专业特长相结合。总体来说,志愿者认为目前 的志愿服务没有很好地发挥志愿者的专业特长和优势,存在一 定的人力资源浪费现象,他们更希望参加一些能够用自身特长 服务社会的志愿服务活动。 调查还显示,获得过志愿服务认证和表彰的志愿者只占 8%,多 数志愿者没有获得任何认证或表彰来证明他们的志愿服务经历 和对社会做出的贡献。调查中,有 72%的志愿者希望自身的志 愿服务活动得到认证,可以通过“发放志愿服务记录册” (43.35%)和“志愿服务证

11、书” (38.92%)等形式来实现。因此, 青年志愿者活动需要建立一套相对完善的认证机制,才能更大 程度地激发志愿者的积极性。 4、青年志愿者活动面临的问题 调查显示,多数志愿者认为目前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没有阻力。 在认为有一定阻力的志愿者中,选择“时间因素,与个人工作、 学习相冲突”的占 63.92%,可见,志愿服务活动时间安排的合 理性和灵活性是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此外,也有志愿者把 第 7 页 “对志愿者权益的保障比较欠缺” (11.34%) 、 “志愿服务中涉及 的法律责任不清晰” (7.73%) 、 “参加志愿服务还要花钱” (6.70%) 作为阻力因素,值得我们重视。 对于目前青年志

12、愿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对志愿服务宣传不够” (19.14%) 、 “对志愿者队伍缺乏长效管理” (18.33%) 、 “政府重 视不够” (13.07%)和“志愿者组织太少” (11.73%)等选项受 到比较多的关注。可见,由于社会对志愿者工作的关注、了解 还不够,一部分志愿者的积极性受到了一定影响。 (二)问题分析 1、青年志愿者工作缺乏长效性 调研中发现,目前青年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主要通过团组 织的组织行为来实现,在整个过程中,既缺乏严格的资格审查 和报名程序,也没有“能进能出”的科学管理机制,而更多的 是以“团员青年”直接替换“青年志愿者”的概念,以项目、 活动牵动的模式代替了长

13、效性、专业化的运行模式,导致了目 前志愿者组织比较涣散的问题。但是调查中也可以看到,经过 长期的运作,青年志愿者对团组织开展的志愿服务活动还是比 较认可。此外,青年志愿者对网络、手机等动员组织方式的青 睐,或许为我们指明一种以团组织为主导、现代动员方式为平 台的新的组织管理模式,将青年志愿者工作推向前进。 2、青年志愿者工作缺乏规范性 调研中发现,在目前以项目、活动为主导的志愿服务活动中, 第 8 页 除了一些大型活动(如特奥会)在培训和认证方面做得比较好 之外,大量基层组织的、青年自发的志愿服务活动缺乏培训和 认证机制,青年志愿者往往到了服务地点才开始学习服务项目 和内容,服务结束以后家人、

14、单位、同事都不清楚他们对社会 做出的贡献,这些问题不仅给接受服务方带来了困扰,也对青 年志愿者本身的积极性产生了负面影响。因此,要树立志愿服 务工作体系的概念,不仅要让青年志愿者“有事做” ,而且要让 他们事先明白“怎么做” 、事后感受到作为志愿者的自豪和社会 对他们的尊重。 3、青年志愿者工作缺乏专业性 调研中发现,目前的志愿服务活动大部分没有和志愿者的专业 特长和优势相结合,法律硕士志愿者去敬老院打扫卫生、会计 行业的志愿者在会场中分发宣传资料,各种形式的人力资源浪 费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经常发生。而在对志愿者组织负责人的 访谈中,大家也普遍反映目前社会上提供专业志愿者服务的平 台和阵地较少

15、,很难找到一个能够发挥专业特长和长期开展服 务的优质平台。因此,提供一些需要专业化服务的平台,尽量 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发挥志愿服务活动更大的作用是我 们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 三、相关的对策和建议 第 9 页 (一)与时俱进,依靠新兴媒体建立管理网络 新形势下,新兴媒体的兴起对青年的沟通方式、信息交换速度 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影响,对共青团工作模式带来了机遇和 挑战。在志愿者工作中,信息的汇总、发送是管理运行中的重 要一环,如果能够依靠网络开展及时、有效、菜单式的信息交 换,就能够建立起畅通的管理机制。20XX 年 3 月,普陀“城市 先锋”青年志愿者专题网页正式开通,志愿者(队)注册管理

16、 系统、志愿者服务信息等板块受到了广大志愿者的关注,为普 陀青年志愿者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网络基础。 第一,建立“能进能出”的报名退出机制。我们可以在现有的 志愿者(队)注册系统的基础上,开通网络报名和退出系统, 以团组织主要操作、社会化报名的形式,开展灵活有效的报名 工作;我们可以为志愿者提供各种类型的专业志愿服务队伍菜 单式选择,鼓励志愿者报名参加各类志愿服务组织,方便团组 织对青年志愿者工作的运作和管理;我们可以建立一套完备的、 信息真实性可供查询的志愿者报名和退出申请系统,帮助每位 申请成功的志愿者建立电子化服务档案,作为志愿服务认证和 评选表彰的主要依据。 第二,建立“有问有答”的

17、信息交换平台。我们可以充分发挥 网络提高信息交换速度的优势,在网络上建立志愿者能够提供 服务的时间和内容的资源库以及社会人士申请青年志愿服务的 系统,通过网络的方式实现信息交换和对接;我们可以为志愿 第 10 页 者和服务需求者之间、志愿者和志愿者之间、志愿者和活动组 织者之间搭建网络对话平台,就志愿服务的需求、工作中遇到 的问题等进行交流和沟通。 第三,建立“能上能下”的运行管理模式。我们可以通过志愿 者信箱、志愿者注册登记系统、志愿者论坛等方式,及时了解 志愿者的工作生活情况、志愿服务经历和对志愿工作的建议和 意见;我们可以通过志愿者队伍这一中间层管理组织,努力实 现对每一位志愿者的关心、

18、帮助和表彰;我们还可以为志愿者 建立电子邮局和短信系统,及时有效地实现对志愿者和志愿者 服务队的信息全覆盖。 (二)以人为本,建立健全志愿服务保障机制 志愿者的服务保障机制是青年志愿者是否能够安心参与志愿服 务的人性化保证。志愿者在奉献爱心、服务他人的同时,同样 需要社会对志愿服务活动的关心和支持。作为青年志愿服务活 动的组织单位,团区委将广泛征集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发生的 感人故事,组织系列的青年志愿者风采巡讲活动,为青年志愿 者服务的开展营造良好的氛围。同时,将通过建立培训机制和 认证体系,进一步建立健全志愿服务的保障机制。 普遍性和项目化相结合,建立各司其职的志愿者培训体系。我 们将依托各

19、种专业的志愿服务队伍,就志愿者的基本知识、志 愿者的权益保障以及志愿者队普遍开展的服务活动等,为每一 位注册报名的志愿者开展志愿者服务基本要素培训,让青年志 第 11 页 愿者第一时间掌握有关志愿者的普遍性信息,为今后顺利开展 服务奠定基础;同时,我们可以依托已经建立的志愿者服务基 地,根据基地需要的志愿者服务内容,为在基地参加志愿服务 的志愿者开展服务内容培训,提高志愿者服务基地的运行质量; 第三,我们还可以根据志愿服务的项目,特别是大型会展活动 的服务工作,开展具有项目特点和专业特色的具体培训工作, 让青年志愿者全面掌握志愿服务的要领和技巧,为更好地服务 大型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记录和表

20、彰机制相结合,建立普遍受益的志愿者认证体系。我 们可以通过志愿者电子档案和书面档案相接合的方式,开展志 愿者服务队、志愿者服务基地和志愿服务接受者对志愿者服务 工作的综合评定和认证,并以电子或者书面的形式在一定时期 内反馈给青年志愿者及其所在单位,对志愿者的奉献精神进行 肯定;我们可以广泛开展各个层面的志愿者表彰评选工作,在 可能的情况下逐步扩展志愿者以及服务队的表彰范围,不断激 发青年志愿者奉献社会的热情;对于特别突出的志愿者,我们 可以在一段时期内评选“普陀区十佳青年志愿者” ,对他们的先 进事迹进行广泛宣传,发挥典型示范效应,带动更多的青年加 入到志愿者这个光荣的行列中来。 (三)优化配

21、置,发挥青年志愿者更大的作用 要更好地发挥青年志愿者的专业优势,一方面要为他们提供更 为广阔的服务平台,另一方面要从服务队和项目出发,提高服 第 12 页 务内容的专业化水平。20XX 年 3 月,普陀团区委与区文明办合 作建立了启星学校等十个第一批普陀青少年志愿者服务基地, 20XX 年还将成立以阳光之家为主体的第二批服务基地,同时正 在逐步通过志愿者服务队网络注册系统,逐步提高青年志愿者 的专业化水平,努力在志愿者工作中实现“人尽其才”的合理 工作格局。 阵地优化,为志愿者发扬奉献精神提供更多的平台。我们可以 通过志愿者服务基地的建立和挂牌,在社会上建立起各种贴近 青年、运作有效的志愿者服

22、务平台,努力为广大青年志愿者提 供更多的服务机会,不断提高志愿服务的社会化和阵地化水平; 我们可以通过志愿者本身或者团组织,实现对服务基地的长效 化管理,逐步打造具有普陀特色的志愿服务的专业化和项目化 品牌;我们还可以通过志愿服务基地的运作,不断丰富服务基 地的服务内容,扩大志愿服务的内涵和外延,提升志愿服务的 能级和服务基地辐射社区的能级,促进社区“一助一”和谐行 动的开展。 项目优化,为志愿者发挥专业优势提供更广的舞台。我们可以 现有的志愿服务项目为抓手,整理出相对专业化、较为成熟的 志愿服务项目,作为专业服务的系列项目;我们可以根据整理 出的项目,匹配现有的专业化志愿服务队伍,集中力量打造优 质的专业服务品牌;我们还可以不断拓展项目的内涵和外延, 同时吸引一些专业化的志愿服务团体,不断扩大志愿服务项目 第 13 页 的影响力和覆盖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事务文书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