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教学PPT课件.ppt

上传人:少林足球 文档编号:5285310 上传时间:2020-03-18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878.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曹刿论战】教学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曹刿论战】教学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曹刿论战】教学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曹刿论战】教学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曹刿论战】教学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曹刿论战】教学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曹刿论战】教学PPT课件.ppt(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曹刿论战 左传 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背诵全文。 2、积累词语,理解文义。 3、理解句式,准确翻译。 4、了解背景,评价人物。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 完整的编年体史书。原名左氏春秋 ,又称春秋左氏传,相传为鲁 国史官左丘明所著。具有很高的文学 价值,对后世影响很大,既是史学名 著,又是文学名著。 一 、左传简介 历史背景长勺之战 自公元前770 年周平王东迁洛邑起,我国历史进入了诸侯兼 并、大国争霸的春秋时代。齐国和鲁国都是西周初年分封的 重要诸侯国,又互相毗邻,在当时的动荡局面下,不免发生 各种矛盾,而矛盾冲突的激化,又势必造成两国间兵戎相见 的结果,长勺之战正是这一特殊历史条件下的

2、产物。当时的 鲁国据有今山东西南部地区,都城曲阜(今山东曲阜),它 较多地保留了宗周社会的礼乐传统,在春秋诸国中居于二等 地位,疆域和国力较之齐国,均处于相对的劣势。至于齐国 ,则是姜太公吕望的封地,辖有今山东北部地区的广大地域 ,都城临淄(今山东淄博市东北)。那里土地肥沃,又富渔 盐之利,太公立国后,推行“因其俗,简其礼”、“因地制宜, 发展经济”、“举贤而上功”、“修道法”、礼法并用等一系列正 确政策,因而经济发达,实力雄厚,自西周至春秋,一直成 为东方地区首屈一指的大国。长勺之战就是在这种齐强鲁弱 的背景下爆发的。 战争起因 齐厘公对侄子公孙无知与王子诸儿同等待遇,早已引起诸儿的不 满。

3、后诸儿继位为齐襄公。他以公孙无知待遇过高为由,予以降 低,“绌无知秩服”,引起公孙无知的不满,阴谋乘机生事。大夫 连称、管至父因为出戍葵丘没有得到及时更替,也怀恨在心,于 是勾结公孙无知,密谋欲杀害襄公,拥立无知为齐君,这件事引 起大夫管仲、鲍叔牙等人的不满。他们感到“君使民慢,乱将作 矣”,便分别拥戴公子纠和公子小白出奔鲁国和莒国避难。周庄 王十一年(公元前686年),齐襄公到外地狩猎时受伤,公孙无知得 知齐襄公受伤后,派人杀死了齐襄公。连称、管至父立无知为国 君,引起全国的反对。接着几位大夫杀死公孙无知,宣布迎接在 鲁国避难的公子纠为君,并和鲁庄公会于蔇,商定由鲁出兵护送 公子纠返国。而奔

4、往莒国的公子小白闻悉国内变乱,也在鲍叔牙 和莒兵护送下急忙返国,争夺政权。管仲闻讯后,于途次邀击, 射伤小白,但被鲍叔牙机智营救,抢先赶回国都临淄,就了侯位 ,即为齐桓公。公子纠和管仲见国君位置被小白抢先夺去,只好 仍回鲁国栖身,这使齐、鲁两国关系又趋紧张。 新即位的齐桓公小白,因为鲁国支持公子纠,对鲁非常不 满。鲁庄公却以公子纠没有当上齐国国君,对齐极为仇视 ,便亲自率大军强送公子纠返国,进入齐境干时地区,齐 桓公即与鲍叔牙等商讨对策,决定“以兵拒之”。双方各以 兵车300辆投入战斗。齐军一举击破鲁左右军,继而包围鲁 庄公所统帅的中军。鲁庄公把大旗改插在将领梁子车上, 自己改乘轺车化装突围,

5、才免于被俘。鲁军惨败后,鲁 庄公在齐军压力下,竟改变初衷,杀死公子纠,把管仲押 送给齐国。干时战后,鲁庄公吸取失败的教训,加强军队 训练,赶制各种兵器,疏浚曲阜以北的洙水,以防齐军进 攻。与此同时,政治上也作了些取信于民的工作,所以当 齐军逼近鲁境,鲁国北部形势紧张时,鲁庄公决定动员全 国力量对齐作战。这时一位名不见经传但确有政治远见和 军事素养的人曹刿,怀着拯救祖国的决心,进见鲁庄公, 陈述了自己对战胜齐国的策略,对庄公的战争指挥和鲁军 的胜利起了重大作用。 它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 合称“春秋三传”。 左传的作者,司马迁和班固都证明 是左丘明,这是目前最为可信的史料。 现在有些学者认为是

6、战国初年之人所作 ,但均为质疑,因为左传中某些文 章的叙事风格与其他不符,并无任何史 料佐证,只能归为臆测。 左传对后世的影响首先体现在历史 学方面。它不仅发展了春秋的编年 体,并引录保存了当时流行的一部分应 用文,给后世应用写作的发展提供了借 鉴。仅据宋人陈骙在文则中列举, 就有命、誓、盟、祷、谏、让、书、对 等八种之多,实际还远不止此,后人认 为檄文也源于左传。 二、重点词句 1、十年春,齐师伐我。 2、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3、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4、小惠未徧。 5、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必以信。 伐:攻打 鄙:鄙陋,在文中指 目光短浅。 间:参与 徧通“遍”,遍及,普遍。 牺牲:指

7、猪、牛、 羊等。加:虚报。 信:实情 6、小信未孚,神弗 福也。 7、小大之狱,虽不 能察,必以情。 8、忠之属也。可以 一战。 9、既克,公问其故。 福:赐福,保佑 狱:案件。虽:即使 可以:可以凭借 克:战胜 10、一鼓作气,再 而衰,三而竭。 11、夫大国,难测 也,惧有伏焉。 鼓:击鼓。作:振作。 再:第二次。 测:估计。伏:埋伏 三、问题探究 1、“曹刿请见”的原因是什么? 2、曹刿认为“何以战”的条件是什么?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忠之属也” (取信于民) 3、表现鲁庄公取信于民的句子是哪句?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4、“忠之属也”具体指什么?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8、5、曹刿分析取胜的原因有两条: 一条是选择有利于进攻的时机,即文中 的哪一句?一条是把握有利于追击的时 机,又是哪一句? 彼竭我盈。 辙乱旗靡。 6、本文一个有名成语是什么? 一鼓作气 一鼓作气 ,再而衰,三而竭。 六、成语拓展 据红色字释义写出有相应该字的成语: 齐人三鼓 望其旗靡 惧有伏焉 故克之 三而竭 观其辙 齐人三鼓 望其旗靡 惧有伏焉 故克之 三而竭 观其辙 一鼓作气 所向披靡 危机四伏 克敌制胜、攻无不克 筋疲力尽、殚精竭虑 南辕北辙、重蹈覆辙 四、 结构分析 第一段:写鲁国战前的准备。 第一层写曹刿跟乡人的对话,说明曹刿 请见的原因; 第二层写曹刿跟鲁庄公的对话,说明政 治上的

9、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 第二段:叙述长勺之战的全过程。 第三段:写曹刿论述鲁国取胜的原因。 第一层:以“夫战,勇气也”为根据,提出 要选择“彼竭我盈”的时机发动反攻的观点 ,回答了为什么必待“齐人三鼓”而后“鼓” 的问题。 第二层:以“大国难测,惧有伏焉”为根据, 提出作战中必须时刻注意判断敌方意图、 动向的观点,说明了他“下视其辙,登轼而 望之”之后才认为可以追击的原因。 战前 战中 战后 曹刿请见原因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曹刿问战 小大之狱必以情 衣食所安 弗敢专 牺牲玉帛弗敢加 攻击 勇气 彼竭我盈 追击 惧伏 辙乱旗糜 民弗从 神弗福 忠之属 公将鼓之 公将驰之 未可 齐人三鼓 可矣

10、 下视其辙 齐师败绩 遂逐齐师 临阵从容 胸有成竹 把握战机 谋略过人 五、人物形象 曹刿 “请见”、“何以战”:深谋远 虑,有政治远见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论战 :审慎、有军事才能 军事家 鲁庄公 1、鲁庄公广开言路,使一介草民曹刿 得以参与论战。 2、鲁庄公面对曹刿“肉食者鄙”的批 评和“小惠”、“小信”的刺耳意见, 仍能虚怀若谷,唯才是用。 4、用人不疑,不收回成命,不打退堂鼓, 不干扰能人的作战部署; 5、善于总结经验,“既克”后“问其故” ,向内行请教,学习如何掌握战争的规律 。 3、不高高在上,而是亲临第一线深入实 际,“战于长勺”“与之乘”,甘当配角 ,让能人“掌旗”;

11、曹刿论战的详略是怎样安排的?为什么 这样安排? 解析:曹刿论战一文紧扣“论战”,叙 述了曹刿对战争的有关论述和指挥长勺之战 的史实,材料安排详略得当。如第一段略去 曹刿求见的详细情节,而对鲁庄公与曹刿的 论战作了详写。其中对战前政治准备又作了 重点论述,因为这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前提。 第二段不对战争的场面作细致描写, 只作概述。写曹刿指挥作战,只用了两 个“未可”,两个“可矣”,也不讲原因。 第三段是论战的重点。详细写曹刿论“何 以胜”。曹刿对“击鼓”一事的解释,“追 击”一事的解释充分表现了曹刿卓越的军 事才能。文章所以要这样安排详略,主 要是表现中心意思的需要。文章的题目 是“论战”,意在说

12、明取胜的道理,表现 曹刿的政治远见和军事才能,当然要详 写论战,略写作战。 3.曹刿论战刻画人物手法多样 课文运用对比、衬托的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为了突出 曹刿的形象,文中处处以鲁庄公与曹刿对比。“曹刿请见 ”表明他对战事已成竹在胸。用“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回绝了乡人的劝阻,表明他对统治者的鄙陋已有认识。下 面的文字则具体表现“鄙”与“远谋”二者的对比,衬托 了曹刿的卓越才干。战前,围绕“何以战”与庄公对话, 庄公前两次回答,说明他把取胜的希望寄托在近臣和神的 赐福上,表现了他的“鄙”。曹刿认为“小大之狱” 是“忠之属也”,是取信于民的表现,这样可以得到人民 的拥护和支持,战争才有可靠的保证,这充分表现了曹刿 的“远谋”。战争胜利了,庄公仍糊里糊涂,不知取胜的 原因,曹刿科学而透辟的分析与之又形成鲜明对比。因此 说,全文运用对比衬托的方法塑造了人物的形象。 本文记叙了齐鲁长勺之 战的经过,以曹刿对战争的 论述贯穿全文,阐明了必须 取信于民,运用正确的战略 战术并掌握战机才能取胜的 道理,表现了曹刿的政治卓 见和非凡的军事才能。 中心思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