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文档】红领集团酷特科技智能制造考察调研分析报告.pdf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5301558 上传时间:2020-04-06 格式:PDF 页数:31 大小:1,011.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质文档】红领集团酷特科技智能制造考察调研分析报告.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优质文档】红领集团酷特科技智能制造考察调研分析报告.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优质文档】红领集团酷特科技智能制造考察调研分析报告.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优质文档】红领集团酷特科技智能制造考察调研分析报告.pdf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优质文档】红领集团酷特科技智能制造考察调研分析报告.pdf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优质文档】红领集团酷特科技智能制造考察调研分析报告.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质文档】红领集团酷特科技智能制造考察调研分析报告.pdf(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红领集团(酷特科技)考察 调研分析报告 2018 年 3 月 10 日 株洲国投产业园发展有限公司 目录 一、服饰产业背景分析 1、国内外服饰产业历史及现状 2、国外服饰产业发展情况分析 3、目前市场发展、热点、瓶颈情况分析 4、服饰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二、服饰产业平台切入点思路建议 1、服饰智能制造推进建议分四步走 1.1 顶层设计阶段 1.2 硬件改造阶段 1.3 软件开发阶段 1.4 企业接入阶段 2、政府配套政策建议 3、成立市级推进领导小组 4、搭建智能数据分析平台 6、搭建智能设备人才培训中心 三、预期效果 社会效益:产业聚集时尚之都 经济效益:产业转型带动周边产业 四、目前存在的困

2、难 1. 思想保守,人才缺乏。 2. 基础薄弱,资金缺乏。 3. 产业招商优势不明显 一、服饰产业背景分析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服装生产国、消费国和出口国。 2014 年,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在限额以上服装行业的批发和 零售金额合计约 11,510.7亿元,其中出口部分合计约 2,747.3 亿元。 1、国内外服饰产业历史及现状 在生产领域, 我国服装行业已形成比较完整的产业链,但国 际比较优势更多体现在生产加工环节,而在附加值更高的研发、 设计等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有别于发展初 期的依托贴牌进行简单的加工生产(OEM ) ,我国服装行业已经 逐渐开始向设计生产(ODM )

3、和品牌生产( OBM )转变,纱线、面 料、辅料等原料和中间产品的品牌价值正逐渐得到市场认可,国 内外消费者对我国服装自主品牌认知度也有所提高。换言之, 我 国的服装企业目前正进入转型期,面临从以产量取胜的外延型发 展向以产品质量和创意、 品牌美誉度和经营管理模式取胜的重要 转变。 在销售领域,从上世纪 80 年代至今,我国服装行业经历了 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 1980-2000年,服装批发商时代 20 世纪 90 年代是我国服装行业发展的初级阶段,其竞争 格局尚未形成, 整体呈现供小于求的状况。本阶段的显著特征是 最终产品质量好、 品质优即可满足消费需求,因此产能扩张是企 业发展的核心

4、驱动力, 同时成就了以雅戈尔、杉杉股份等为代表 的一批从纺织制造向品牌服装成功转型的老牌服装企业。 第二阶段, 2000-2010年,服装零售商时代 2000- 2010 年,服装行业进入成长期, 服装消费逐步升级, 大批优秀品牌逐步涌现,但由于行业整体的容量较大,服装企业 可以凭借个性化大规模扩张而不用过多考虑产品销路(快时尚品 牌),企业间的竞争更像是一场“圈地运动”;竞争方式主要 表现在店铺资源上的竞争,渠道扩张是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同时成就了以李宁、美特斯邦威等门店遍及全国的知名品牌。 第三阶段, 2010 年以后,服装品牌商时代 2010年以后,服装行业进入发展的成熟期,转型升级

5、步伐 加快,行业趋势具体表现为高端服装品牌逐步崛起,差异化服 务已成为服装企业未来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与此同时, 服装企业 的渠道布局空间逐步缩减,以往单纯依靠开店扩张即可支持业绩 增长的局面已经难以为继。而行业壁垒相对较低, 国内对手和国 际品牌的双重压力, 直营门店库存累积、 加盟商压货较为严重等 现象,均对我国服装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加速了 其优胜劣汰进程和行业战略转型。服装行业发展至今,服装消 费者除了看重产品本身外,已经越来越重视品牌的象征意义和消 费时获得的购物体验,二者正在越来越深的影响着人们的购物 倾向,能否快速、 有效的响应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已经成为一个企 业成功与否

6、的关键。 因此,对在压力中前行的中国服装企业来说, 已经渐成规模的享有一定品牌美誉度的行业领先者将在行业转 型中占得先机。 鉴于我国服装行业的品牌建设周期较短和目前消费者的品 牌意识稳步提升的现状, 如何加快品牌建设已经成为我国服装行 业的普遍共识和当务之急。自2005 年以来,国务院、发改委、 工信部等先后出台了上述一系列的政策文件,共同强调要给予有 实力的中国服装企业以政策支持,加快品牌建设, 使其增强自主 创新能力, 以便培育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自主知名品牌。在宽 松积极的政策环境之下, 我国服装行业的品牌建设和结构升级迎 来了良好的时机, 部分实力较强的中国服装企业也已经开始通过 加强

7、产品研发和设计,提高产品附加值,国外采购等手段,逐渐 尝试战略转型和产业链地位提升,为未来诞生世界级的中国服装 品牌提供了契机。 目前中国服装企业的经营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贴牌代工模式 贴牌代工模式一般代表了服装发展的最初形态,即处于产业 链附加值较低环节的制造企业在拥有纺织原料和劳动力价格优 势的同时,受制于设计水平、管理水平等因素,只能为国际和国 内服装品牌企业生产加工。根据制造企业对设计的参与程度不同 又可分为 OEM 模式和 ODM 模式:OEM 模式为品牌企业向制造企 业提供完整的设计方案并下订单,由制造企业生产产品或零件 再销售给品牌商, 最终完工后贴上品牌企业的标牌进行销

8、售;而 ODM 模式则为品牌企业负责整体设计,制造企业参与部分设计, 后端则与 OEM 业务相同。这些企业在生产加工过程中积累了产 品生产、 工艺和质量控制等基础经验,并拥有一定的生产管理水 平后,逐渐向自主品牌模式过渡转型。 (2)自主品牌模式 自主品牌模式涉及较多的产业链节点。采用这种经营模式的 服装企业,首先具备一定的市场需求分析能力和产品开发设计能 力, 同时能够全部或部分通过自有生产线和生产设备进行生产, 最后通过自己的营销网络销售自主品牌的产品。这种模式下, 企 业既控制了服装产业链上附加值最高的研发和销售两个节点并 赚取利润,也兼顾了生产过程,更有力的保证产品质量。但这种 市场导

9、向外加品牌核心的全体系经营模式,对企业和管理者都提 出了很高的要求。 自主品牌模式的必要条件之一是服装企业的“全产业链” 经 营模式已较为稳定成熟,在此前提和驱动下, 才能在流通渠道给 消费者以强劲有力的品牌效应感受。 (3)轻资产模式 轻资产运营模式指的是企业保留轻资产运营环节而放弃需 要耗费大量资金而附加值低的重资产经营环节,或者企业通过 某种方式利用轻资产运营环节获取重资产运营环节,其与前两 种运营模式不同之处在于企业已经将产品制造和零售分销业务 完全外包,自身专注于设计开发和市场推广等业务。 上述三种模式是服装企业的三种不同发展阶段所具有的相 应业态模式: 贴牌代工模式侧重于生产,是较

10、为初级的行业发展 模式;服装企业在逐渐成熟后便会进入自主品牌模式,开始涉 足生产的上下游设计和销售,努力建设自己的品牌;轻资产模 式对于高端时装品牌没有普遍适用性。 2、国外服饰产业发展情况分析 中日在国情、发展道路上较多类似,日本服装行业对中国有 较强借鉴意义,因此国外研究主要以日本为例。 1、中日服装市场现状对比消费总量 消费总量比较: 2015年我国人均服装消费为265.70 美元,日本则为 626.60 美元,我国人均消费金额不到日本的1/2 ;日本人均服装消费于 2011 年达到顶峰 921.20 美元,之后有所下滑,若以巅峰值作为 参考,我国人均服装消费不到其1/3 ,与日本这样的

11、发达国际差 距较大。 2015年我国服装消费总量3333 美元,日本则为729 亿美元 (最高达 1083 亿美元),若以日本当今人均消费水平测算,我 国服装消费总量可达7861 亿美元;而若以日本最高峰人均服装 消费水平来计算,我国服装市场空间则可达11557 亿美元。 中日人均服装消费(含家纺、鞋类)对比 2、中日服装市场现状对比消费结构 消费结构比较: 中日两国在主要品类男、女装上占比类似,男装、女装占比 都较高;我国消费结构中配饰、女装、内衣、家居服、家纺占比 高于日本;童装、男装、袜子占比则低于日本;未来随着消费质 量提升、消费细分、新一代男性对着装更加注重等,我国童装、 男装、袜子

12、等市场份额有望提升。 2015年中日人均服装消费结构对比 3、中日服装市场现状对比集中度 集中度比较: 我国所有行业的集中度均低于日本,说明与发达国家相比行 业集中度上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各细分行业龙头公司均有望受益 于未来行业集中度的提升。 从结构来看,我国男装、童装、家纺、内衣集中度较高,日 本则是内衣、家居服集中度较高。 我国与日本在集中度差异最大的品类是家居服、内衣、女装, 日本内衣及家居服等舒适性要求较高的衣物前十市场集中度极 高、达 70% 以上,显示其在细分行业发展上已经比较成熟;未来 我国家居服、 内衣等细分行业公司获益行业集中度提升的空间更 大。 4、中日对比之发展阶段:通过经

13、济发展、产业结构、人口结构、 城镇化率等指标对比,中国目前服装行业发展阶段可类比日本 80 年代。 5、我国目前相当于日本80 年代经济发展阶段、产业结构 经济发展阶段: 日本经济从二战后进入了高速发展期,50-60 年代 GDP 复合 增速达 19% ;1973年第一次世界石油危机冲击之后,日本经济进 入中速发展阶段, 70 年代、 80 年代 GDP 复合增速分别为13% 、 6% ;90 年代日本经济泡沫破裂,经济增长进入停滞期,被人们 称为“逝去的十年”;当前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向中低速增长的 新常态转型,与日本80 年代增速基本相当。 产业结构: 日本经历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型升级的阶段

14、,制造业在国民 经济中的作用在逐步下降,到了80 年代大致维持在30% 左右; 2014 年中国制造业对经济贡献在30% 左右,与日本70 年代末及 80 年代初水平相当。 5、日本 80 年代的消费发展趋势 私人消费在国民经济增长中的作用逐步凸显 消费趋势: 个性化消费兴起: 80 年代以前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等 家用电器普及;到80 年代以后录像机、个人电脑、音响、汽车 等个人消费品开始普及。 追逐高端产品:日本本土消费者追逐名牌、Logo 等,尤其 是 1985 年以后广场协议的签订,日本消费风气开始转向奢 靡,奢侈品受到欢迎。 趋势分析: 不再一味追求低价格,注重产品服务:外卖与品牌

15、店崛起。 6、日本 80 年代品牌服饰行业发展特征 供应链变革:取消订货会,倚靠商品企划 订货会模式时间长、 信息不对称容易产生大量滞销存货;70 年代以后日本品牌服饰开始从订货会模式向直营型过渡,当今日 本服装市场已经没有订货会模式,而是依靠专业的商品企划师参 考公司标准门店负责产品设计、生产、销售。 以日本 mash style lab 旗下的 snidel品牌为例,没有订货 会,只有每年3 月、7 月举办服装秀展示下一季产品,再根据顾 客和市场的反应,推出品牌最新款式。 日本传统订货会模式与新型商品企划模式比较 7、日本 80 年代品牌服饰行业发展特征 性价比品牌得到空前发展 日本 80

16、 年代服装 CPI 低于总体 CPI,显示服装价格涨幅低 于总体; 80 年代日本消费市场主要出现两个痛点:民族品牌的 价格虚高、 渠道自主开发的品牌虽然价格较低但质量较差;在此 背景下,创立于1980 年代、喊出口号“质量不能比民族品牌低, 但价格要低三成”的高性价比品牌无印良品迅速发展;成立于 1984 年的迅销集团(优衣库母公司)也异军突起、成为日本高 性价比服装的代表。 日本服装 CPI 与 CPI 比较 2015 年优衣库、无印良品在日本市占率处领先位置 8、日本 80 年代品牌服饰行业发展特征 设计师品牌崛起 特点:产品具有明显的特色;小批量、高效率的生产体制; 附加值高、单价高;

17、80 年代设计师品牌企业市场份额迅速扩大, 达到了日本成衣零售市场份额近20% ;但到了 90 年代,欧洲成 熟设计师品牌进入日本市场对本土设计师品牌形成了冲击。 分析结论: 服装作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时尚创新要素 的主要体现,目前科技创新在服装产业发展中的作用更加突出, 未来服装产业发展蓝图将深刻受科技创新的影响。 服装作为传统制造行业的代表,一直沿着传统的生产模式轨 道发展,密集型劳动力、高强度作业、生产效率低等因素一直制 约着服装行业的发展。 随着服装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智 能软件与自动服装设备的应用,将解决服装行业的发展难题,不 断助力企业生产效率高效化。新软件、新

18、技术、新服装设备的革 新,为服装行业大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保障。 未来服装生产将走向数字化时代,智能化软件、 自动化机械 服装设备、新型技术、新奇材料应用,诸如3D技术、机器人作 业、自动化技术应用这样的新工艺以及整套流水化、现代化、数 字化解决方案服务, 数字时代生产模式将颠覆传统促进服装行业 大发展。 3、目前市场发展、热点、瓶颈情况分析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不断深入发展 , 网络正在逐渐成为生活 中的一部分 , 网上购物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 , 给人们的日常生 活带来巨大变化 , 也冲击着企业的经营方式。 网上开展业务具 有成本低、效率高、覆盖面广、实时互动性强等优势, 已经在很 多行业的产品

19、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服饰产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 , 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 极其重要的地位 , 其发展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较大的影 响。在信息时代下 , 服饰产业的发展情况受到了高度的关注。近 年来 , 以凡客等为代表的服饰网上直销企业 , 在服饰产业里 掀起了一阵网上开展业务的风潮。 但是其公司开展的业务, 大都 是可以标准化的男士衬衫、裤子等产品。服饰产业里 , 更多的 其他类型服饰产品 , 则还没有较好的网上业务模式出现。 在服饰领域 , 时尚服饰是一个重要的利润点。 但是, 在传统的业务模式下, 供应链拖沓冗长 , 限制了时尚的 快速传播 , 同时消费者要体验时尚就必然承担商品价

20、格中高昂的 供应链成本。参与者重要的快速反应成为行业核心竞争力, 通过 对生产环节的垂直整合, 建设企业一公里半径范围内集群产品供 应链。由于时尚本身具有时效性, 在快速时尚服饰行业里, 最核心 的竞争力表现在供应链体系的敏捷性。通过加强运营管理, 提高 了供应链体系的反应速度, 以此为基础网上开展业务来实现供应 链的扁平化通过建立供应商、产品商、 终端消费者共享的多维信 息互动系统直接面对终端消费者, 在实现从生产到销售的快速反 应的同时 , 将非核心业务外包 , 最大化压缩产品库存, 采取轻资产 运营 , 这一模式的运用己经在很多其他行业里得到了实践和证 明。 服饰行业里 , 要求能够敏锐

21、地捕捉时尚, 表达时尚 , 并不断推 陈出新。而且 , 还应该能够适应变化,(例如环境的变化、突发大 事件对人们观念的影响)在季节轮换时, 要求精准的把握消费者 的需求和市场容量。 同时改变过去粗糙的生产形式,追求品质产 品,真正的实现品质化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树立旗帜,赢得 不败之地。 目前该行业所表现特征 (1) 对市场需求反应不及时, 牛鞭效应及涟波效应长期存在 于行业中。例如, 暖冬一旦发生 , 从供应链到品牌商均形成大量棉 衣 羽绒衣积压。 由于供应链长 , 品牌商在季初必须预备当季投放 量的 80%-90% , 一旦品牌商设计款出现较大偏差 , 品牌即面 临灭顶之灾。 (2) 行

22、业内资金周转期超过100 天, 从而导致行业资金流转 迟缓 , 品牌商、代理商抗风险能力弱。 (3)库存积压严重 , 要保持正常的行业利润, 产品必须保持 高毛率 , 消费者承担更多。时尚品牌服饰的生产成本比终端售价 一般保持在 1:10 (4)品牌(特别是时尚女装)生命周期短, 更迭频率高 , 国 内女装 , 品牌从投放市场到退出市场平均生命周期只有2.13 年, 大型商场里 , 每年的品牌变更率高达27.3%。 (5) 服饰行业品牌商少有长远眼光, 缺乏建立百年品牌的耐 心和毅力 , 为规避风险 , 一旦某个品牌稍有成绩, 品牌商便推出多 个姐妹品牌 , 采取多条腿走路 , 抵抗风险 ,

23、分散了品牌的竞争力, 不利于品牌的成长和发展。 (6)从产品设计到产品面市之间的时间(即, 前导时间) 比较长 , 一般需要 7-12 个月。 结论: 随着社会对服装需求不断变化,服装不再仅仅只是满足于保 暖需求,更多的是为了体现穿着者的时尚品味及身份特征等附加 的社会含义, 同时,崛起的电商行业对服饰产业提出了更高的要 求,原有的传统生产模式工厂生产只适应于大批量的生产, 难以满足电商要求的小批量生产。因此,未来服饰产业将进一步 走向智能化、柔性生产化。 一、服饰产业平台切入点思路建议 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升级,许多行业目前面临着行业发展动 能不足、竞争力偏弱等困境,其中传统行业更是处于颓势,

24、亟待 运用新思维、新技术,突破目前困境,从而转型升级。基于此种 情况,智慧城市的理念应运而生。细化来看,针对工业地产方面 来说,则是智慧园区。 1.实施步骤建议 服饰智能制造落地实施分四步走: 1.1 顶层设计阶段( 2018 年 1 月 2 月) 1.由行业牵头成立纺织服装产业智能制造工作推进领导 小组,统筹安排具体实施计划及步骤。 2.确定整体实施思路及如何运用。 1.2 硬件改造阶段( 2018 年 1 月 5 月) 1. 宣传推广,并推选十家规模企业做试点,精准培育智能 制造标杆企业硬件改造。 2. 确定技术运用的切入点,并进行全程跟踪指导。 1.3 技术研发阶段( 2018 年 3

25、月 7 月) 1. 定制软件,配置硬件。搭建全平台大数据系统。 2. 组织行业专家,反复论证,解决行业痛点及难点。 1.4 应用接入阶段( 2018 年 8 月 12 月) 进行试运行,过程中尽量发现问题,然后反馈问题,重新进 行修正。 2、政府配套政策建议 目前株洲服饰产业主要由成长型中小型服饰企业组成,主要 企业实力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微小企业尚无能力购买智能设备并 进行企业升级, 所以成长型企业是株洲推广智能制造设备的中坚 力量。通过市场调研及企业座谈,针对成长型企业推广智能制造 设备及企业转型中所遇到的一些机会和问题,梳理以下建议: 目前成长型企业在企业转型的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问题是无力

26、承受高昂的新式设备购买及流水线改造费用。 参考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若干 政策实施细则 : (1)对符合我市产业升级方向, 首次入选“世界 500 强” “中国 500强”“山东省 100 强”的制造业企业 , 分别给予 1000 万元、 300 万元、 100 万元奖励。 (2)对年主营业务收入首次超过500 亿元、 100 亿元、 50 亿元、30 亿元的制造业企业 , 分别给予企业经营者100 万元、50 万元、 30 万元、 20 万元奖励。 (3)对年主营业务收入首次超过10 亿元的高技术制造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 给予企业经营者20 万元奖励。 (4)央企、跨

27、国公司、中国500 强、行业排名前十名的领 军企业在我市新设立公司、迁入大型企业并达到总部企业认定 标准的 , 按 “一企一策”原则给予综合支持。奖励资金以企业 为单位申报 , 资金拨付企业 , 由企业自主分配。 (5)对购买使用本地生产工业机器人产品的企业, 按设备 购 置款的 10% 给予最高 200万元补助 ; 对购买使用非本地生产 工业机器人产品的企业, 按设备购置款的5% 给予最高 200 万元 补助。 (6)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培育企业分别给予100 万 元、50 万元奖励。其中已享受政策的培育企业再次认定为“示 范企业”的 , 给予 50 万元奖励。 在青岛市本地政府的大力政

28、策的同时,智能服饰制造企业也 受到国家资金的支持,如参考新闻: “自 2015 年国家实施智能制造专项行动以来,青岛积极推 动工业企业的智能改造, 加快推动智能制造标准化研究和制造新 模式的应用。三年来,青岛共有11 个项目入选并获得国家财政 补贴,引领全市智能制造由起步阶段进入加速发展阶段。2017 年智能制造专项项目补助资金已拨付到位。 青岛的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中车青岛四方 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 青岛酷特智能股份有限公司、青岛特锐德 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的 4个项目获批国家智能制造专项 项目,共计获得4160 万元国家财政资金补助,项目数和补助金 额均居同类城市之首。

29、” 结合企业情况建议株洲市政府出台本地服饰企业智能制造 相关帮扶政策,减轻服饰企业转型负担,竖立标杆示范企业,形 成带头效应,带动株洲服饰产业升级转型。 3、成立株洲市级服饰智能制造工作推进领导小组 为进一步推动相关工作开展,减少上传下达间造成的信息不 对称,提高时效性及时性。建议成立由株洲市政府成立“株洲市 级服饰智能制造工作推进领导小组”,由市领导牵头为组长, 由 各级相关落地单位、园区、商会代表为组员,为株洲智能设备献 策献力。 4、搭建智能数据分析平台 但凡智能制造,顶层设计和技术开发往往是核心之重,只有 掌握了技术开发才有话语权。考虑株洲服饰产业长远规划,建议 在初期与技术合作单位合

30、作之初就着手搭建智能数据分析平台, 为未来的长足发展打下基础。 平台主要承接各类服饰生产设计营销等过程中的各类数据 采集、分析、应用功能。同时还能与智能硬件的结合,为硬件提 供稳定的软件服务支持,对接各类形式渠道。 5、搭建智能设备人才培训中心 智能设备人才也是目前限制智能设备普及的一个主要原因,株 洲是传统服饰加工大市,有着根深蒂固的旧生产基础,却缺乏对 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能力,导致株洲的智能设备人才储备不足。 企业在生产线改造的过程中同时面临着营销、市场、供货等多重 市场压力, 考虑企业能力和精力有限,建议以园区平台为主体成 立智能设备人才培训中心,根据企业转型中的实际问题,定时、 定需求

31、、针对性的提供企业所需要的人才。 6、园区平台及后期扩大规模 为进一步推广株洲智能设备改造及行业转型的案例,建议搭建 市级园区平台, 确定各类服务职能部门及形成标准化样板间,相 关职能部门及平台确定各类服务流程,及时在市场群及加工群中 筛选优质企业进入孵化器平台进行企业储备,以期后续复制成功 的样板形式。 二、预期效果 社会效益:产业聚集时尚之都 “产业集聚地 “或者说 “ 产业集群 “,成为近年来服装行业发展过 程中出现的一个非常鲜明的现象。在有关行业组织的大力推导 下,产业集聚地逐渐被业内人士关注并有了不同程度的认识,各 个产业集聚地对整个服装产业的拉动作用也愈加明显。 近几年,伴随着经济

32、全球化的步伐,制造业的竞争已从单纯 的企业战略逐步向全方位的集聚地战略演变。在市场经济中发展 起来的我国服装产业, 在产业分布上表现的突出特点就是产业集 聚。产品生产区域集聚是市场配置资源,合理运用产业要素的客 观要求。 产品生产区域集聚可以提供产品集聚区内生产所需的原材 料、配套设施与服务,给劳动力、原材料、专业服务和产业技术 以充分的活动空间, 应用企业间的网络关联降低了生产和经营成 本;加之地方政府的各种鼓励政策和引导服务,促进了产品集聚 区内产业链的完善和提升。 产品区域集聚是我国服装主产区发展的推动力,没有产品区 域集聚的发展就没有广东、浙江、福建、江苏、山东等省服装业 辉煌的今天。

33、 服装产业集聚地区的生产发展速度明显高于其他地 区。 我国的服装产业集聚地大致可以分为四种: 一是以服装文化、商贸、时尚为主要特征,以大城市为载体 的产业集聚地。这类集聚地大多是在老的服装工业基地的基础 上,以发展都市型工业为契机,以大都市独特的信息流、人才流、 现代物流、 资金流等社会资源为依托,充分利用各种服装文化资 源。如每年举办的国际、国内服装博览会、设计大奖赛、模特大 奖赛等活动。在服装文化、商贸和设计方面有着极大的优势,特 别是北京、上海、大连、深圳等大城市特色鲜明、优势突出。 这些城市服装业的发展,将逐步从生产型为主转向文化、贸 易型为主,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时尚服装展演的窗口和舞台

34、。 二是以产业配套齐整, 市场信息反应敏锐为主要特征,以生 产中高档品牌服装的企业为主体的产业集聚地。这种产业集聚 地,一般都有着悠久的制衣历史和深厚的服装文化底蕴,依靠得 天独厚的人文地缘优势,在改革开放初期争得发展先机,以着名 服装品牌企业或大型企业为核心,在一定区域内形成了品牌企业 集聚。这些地区以资讯和销售网络发达、产业配套齐整为特征。 如温州、宁波、晋江等地,是中国品牌服装制造中心。 今后品牌服装制造中心的核心企业,应充分利用现有优势, 力求创新设计,进行品牌推介,着力进行销售渠道、物流环节的 建设,把品牌做大做强,适应品牌竞争国际化的需求。通过议价 能力把周围分散的中小企业组织起来

35、,使该地区成为“虚拟大企 业“。 三是以外向型经济为特征,以出口服装生产企业为主体的多 层次服装产业群。 随着我国服装出口加工规模地不断扩大,在从 事出口服装生产的大型企业集团周围,涌现出一批中小型出口加 工企业,形成了多层次的产业群。如浙江“茉织华实业(集团) 有限公司 “所在地平湖市; 江苏“ 晨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常州 金松时装有限公司 “所在地常州市;广东 “名瑞(集团)股份有限 公司 “所在地潮洲市等。这些地区的核心企业工艺技术精湛,在 国际市场上有较高的知名度,是世界名牌服装产品的生产加工基 地。 还有一些以出口为主形成的集聚地,是在原来利用“三来一 补“的方式,引进了国外的资

36、金、设备、管理、技术,或是利用 侨乡的优势, 通过分布在世界各地亲属的关系形成的出口加工基 地。如广东省的服装产业集聚地,就是依靠毗邻港、澳自由贸易 区,在人文、地域、交通方面千丝万缕的联系,使这些地区成为 港、澳地区的服装加工基地。 服装出口基地的政府和行业组织要认真研究营销策略,与国 外客商建立长期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做好协调工作, 形成合力, 共同对国际市场进行深入调研和总体把握。避免竞相压价, 单纯 依赖低价位战略打入国际市场。要充分利用国际服装产业转移的 机遇,研究制定引导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政策及措施。 四是以中小企业为依托,以单一产品或专业服装生产为特 色,以中小城镇为载体的产业集

37、聚地。在农村城市化进程中,一 家做某种服装产品发了财,左邻右舍便模仿跟进, 往往当地政府 也会给予支持引导产业的发展,调动多种经济成分的积极性,围 绕着某一类主打产品形成产业集聚;也有的是围绕专业化市场形 成产业集聚, 市场接纳集聚区内生产的大量产品,自然而然形成 生产某种服装产品的特色城镇,产业发展以后, 产业链也随之形 成了,市场的辐射功能、流通功能、扩散功能十分健全。这样的 地区多以中小企业为主,甚至是一家一户的加工作坊,分布在广 大乡镇和批发市场的周边,这些地区服装业的发展在安排就业和 拉动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增加资金积累,带动第三产 业发展等方面所起到的作用是其他行业无法替代

38、的,已真正成为 广大农村的致富产业。 这种产业集聚地在服装行业量多面广,具 有普遍性和代表型。 这些地区具有低成本和产业链的优势,服装 产品物美价廉为主要特色。 目前,各级行业组织和政府在促进服装产业集聚地发展方面 所做的工作,主要是通过引导和宣传服饰行业的这些产业集聚 地,提升产业,提高了知名度,让世界知晓这些地区的服装产业 实力,做响 “区域品牌 “。我们国家现有近10 万个服装品牌,在 目前的情况下, 单个企业到国际上创品牌有相当难度。即使是国 内消费者认知自创服装品牌,要走出国门成为世界品牌,难度也 相当大。至于大量的中小企业,更是力不从心。如果以一个产业 集聚地的名义打造区域品牌,集

39、聚地的无形资产做大了,中小企 业便可以共享这一荣誉带来的巨大利益,将对我国从服装大国走 向服装强国发挥巨大的推动作用。 现在我国的服装产业集聚地区,大多是生产某种产品的企业 在地理上的集中, 真正意义上的产业集群,需要通过在区域内的 专业分工和群体协同, 强化 “整体出击 “能力,以此显现出竞争的 优势。目前服装行业众多的产品集聚区域内,企业之间基本上是 竞争多于互补,交流与协作不足。在建设现代化服装强国,走新 型工业化道路的进程中,解决这些问题实现产业聚集,最终实现 株洲从服饰加工的小城市,变为时尚之都, 让具有不同特征的服 装产业集聚此处,真正释放出专业化、集中化、网络化与区域化 的集聚效

40、应和竞争的优势,是我们未来的重要的发展方向,同时 也是我们服饰企业转型后实现的愿景。 经济效益:产业转型带动周边产业 近两年有两个很流行而又相互矛盾的词汇:“资本寒冬”和 “资产荒”。这其实说的是一回事,越来越多的资本在避险的同 时,在寻找好的产业,好的项目。在这种趋势下,资本对服装产 业转型优化的推动作用会更加明显。 服饰产业转型作为行业发展的趋势,资本的井喷将倒逼服装 时尚产业加快整合优化进程,同时在市政府及各级单位的共同努 力下服饰产业升级转型将飞速发展。随着资本市场的规模的扩 大,资本市场本身的制度改革也将向前推行,将会改变目前以散 户为主的投资结构, 促使中国资本市场向以机构投资者为

41、主的成 熟资本市场迈进, 从而改变目前资本市场盲目追逐题材的“炒股” 现象,更加注重企业本身的质量。有潜力的服装中小企业将可以 通过直接融资的方式找到有效的输血方式壮大,或者变现, 在智 能转型之后的服饰企业将摇身一变,成为资本市场追逐的方向, 重新引领新的投资方向,带动相关领域周边产业发展。 株洲,这个服饰城市集聚了大量的服饰企业,优秀的环境和 生产形式更容易形成扩散,形成集群效应, 带动周边乃至在国内 形成带头榜样效应。服装企业的转型也是中国产业经济转型发展 的一个缩影。服装产业在转型升级的路上,赶上了一个技术变革、 消费升级、资本井喷的时代。 服装产业,挺住也许不意味着一切,但还需挺住,

42、因为只要 挺住,就将迎来一个大品牌、大资本、大时尚的未来。 三、目前存在的问题 1.思想保守,人才缺乏。 虽然株洲有着三十年的服饰产业基础,48 个专业市场,但 是都是以小规模的服饰加工企业为主,老板的思想保守, 缺乏创 新精神, 同时一直以来以传统加工为主,对于智能制造转型升级 中最大的难点就是, 技术工人的缺乏。 我们必须通过推动产业转 型升级, 引来人才和技术, 培育一批技术人才确保转型升级的顺 利进行,这样的项目才有竞争力。 2.基础薄弱,资金缺乏。 目前株洲都是以服饰加工为主,传统的生产、 营销模式决定 了现有的服饰产业为低附加值的行业,这些规模小, 资金不足的 企业面临转型升级想法强烈,但是对于面临的投资风险及资金压 力是望而却步, 迫切需要政府给予一定的财政支持,缓解企业的 资金压力,并给予强大的信心支持。 3.产业招商优势不明显。 目前我公司开发的服饰园区有近30 万平米的标准厂房,面 临的招商压力巨大。服饰产业升级必定需要引进外来的标杆企 业,以此带动本土服饰企业的发展,目前株洲与其他区域相比产 业招商环境并没有较大优势,还需政府层面包装推介项目,提升 区域品牌影响力,优化产业招商环境。打铁还需自身硬,把打造 优质的营商环境作为招商引资的重要砝码,这才是招商引资的必 由之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