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文档】高中地理等值线教案.pdf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5304076 上传时间:2020-04-07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1.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质文档】高中地理等值线教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优质文档】高中地理等值线教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优质文档】高中地理等值线教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优质文档】高中地理等值线教案.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优质文档】高中地理等值线教案.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优质文档】高中地理等值线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质文档】高中地理等值线教案.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等值线图的判读 一 等值线的特征 1、明确等值线概念 同一等值线上地理数值是相等的,同一图上两条相邻的等值线间数值差是相同的; 虽然学生都明白在同一等值线(面)上的地理数值是相同的,但常常也会犯错误,如在 下左的等压面图中(图一),要求将图中点气压排序,学生常错误地认为点气压是 最高的。如果让学生先明确点由于在同一等压面上数值相同,再根据同一垂直方向, 低空气压高于高空气压,不难得出正确的答案应是; 再如在上右等压线分布图中(图二),对 A、B两处的风力大小关系,学生常认为,因为 B处的气压值比A处大,风力也自然比A处大。如果能明确风力大小取决于水平气压梯度力, 而两处等压线

2、疏密一致,气压差一致,气压梯度也一样的,就可知两处的风力也是相同的; 2、等值线的特征共性 就常见的等高线、等温线和等压线分布图,其基本的判读特征可归纳为下表: 等高 线 等压线等温线 闭合中心(高)山顶高气压(反气旋)高温中心 闭合中心(低)盆地低气压(气旋)低温中心 等值线密集处陡坡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温度变化快 等值线稀疏处缓坡气压梯度力小,风力小温度变化慢 向数值较大方向凸出山谷低压槽温度低 向数值较小方向凸出山脊高压脊温度高 对于等值线明显凹凸处的地理特征,学生往往难以弄懂,且易混淆。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通过对比分析,总结共性,可加深其理解。 如右边等值线图中(图三),abc,

3、若该图为等高线,则l 应为山谷; 若为等压线, 则 l 应为低压槽; 若为海洋上因洋流影响引起的等温线, 则 l 应为寒流。就l 作一垂直的辅助线进行分析,将该线上中心点o 与两侧的m ,n 点数值比较,显然,o 点值要比两侧小,以上理解难点 就可迎刃而解了。 二等高线、等温线和等压线相关问题分析 1、等高线地形图的分析 等高线反映地形的起伏状况,众多的问题多可在等高线地形图中得到较为集中的反映, 所以它也是各种等值线图中最为常见的类型之一,它涉及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 1)地形部位:根据等高线分布特征判断山顶、盆地、脊线、谷线、鞍部、陡崖等地形 部位; ( 2)坡度大小:根据等高线疏

4、密判断坡度;根据坡度选择交通线路(创新设计 P3)、 等高面 等压面 500hpa 图一 1000 单位: hpa 图二 1006 1012 A B 图三 a c l b m n o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登山攀岩运动位置( 陡坡或悬崖 );分析农业生产的区域差异、聚落分布等; ( 3)相对高度 和绝对高度 :包括绝对高度判定;测算两地间的相对高差和温差、陡崖高 度范围等;(创新设计 P3) ( 4)水资源和水能利用:根据脊线、谷线分析河流分水岭和河谷发育;根据地形地势判 定河流流向、流速;根据地形判断水库坝址选择(创新设计 P3)的最佳位置;水资源、 水能资源利用等; ( 5)坡向与坡向差异:根

5、据纬度位置和向阳坡、背阴坡分析气温的坡向差异;根据冬夏 季风和迎风坡、 背风坡分析降水量的坡向差异;分析因热量和降水量的差异导致的植被坡向 差异;和区域整治开发等; ( 6)地形剖面图:剖面图的绘制;各地形部位的剖面图特征等; 如:读下左华北某地地形图(图四),回答下列问题:(2000 年浙苏吉高考题) 三 等温线分布图分析 影响等温线的分布的因素较多,纬度高低、海陆分布(距海距离远近)、海陆热力性质 差异、地形起伏、洋流因素对等温线的影响应该是分析的重点。 ( 参照优化设计 P23-P24,重点看等温线的分布,及影响因素) 高考能力要求: (1)判断南、北半球位置:自北向南等温线的度数逐渐减

6、小或自南向北等温线的度数逐渐 增大的是南半球。 自北向南等温线的度数逐渐增大或自南向北等温线的度数逐渐减小的是北 半球。 (2)判断陆地、海洋位置:热容量的差异,导致海洋和陆地升温和降温快慢不同。气温在 夏季(白天)陆地高于海洋,冬季(夜晚)陆地低于海洋。表现为气温比同纬高处,等温线 凸向高纬,比同纬低处凸向低纬(可简记为“高高低低”) , 常据该点判断季节和月份;由 于南半球海洋面积广大,这使得南半球的等温线较北半球要平直;海陆差异还会使沿海地区 和岛屿的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比内陆要小,最冷月和最热月出现均迟些; (3)判断月份 (1 月或 7 月) :判断月份时,要注意南、北半球的冬、夏季节

7、的差异性。 1 月:北半球陆地上的等温线向南弯曲,海洋上的等温线向北弯曲;南半球陆地上的等 温线向南弯曲,海洋上的等温线向北弯曲。( 简单记法:全球陆地等温线向南弯曲) 7 月:北半球陆地上的等温线向北弯曲,海洋上的等温线向南弯曲;南半球陆地上的等 温线向北弯曲,海洋上的等温线向南弯曲。( 简单记法:全球陆地等温线向北弯曲) (4)判断寒、暖流:洋流流向与等温线的凸出方向是一致的。寒流中心比同纬度的其它地 区水温低, 故等温线向低纬弯曲。暖流中心比同纬度的其它地区水温高,故等温线向高纬弯 曲。 (5)判断地形的高、低起伏 :陆地上的等温线向低纬凸出的地方,说明该处地势升高,山脉 走向影响等温线

8、的凹凸方向,一般地,南北走向的高大山脉使等温线向低纬凸出;等温线 向高纬凸出的地方, 说明该处地势降低。(图 P139 我国 7 月等温线图中太行山、 横断山区附近的等温线变化)在闭合等温线图上,越向中心处,山地等温线的数 值越小;盆地等温线的数值越大。(图 P139 我国 7 月等温线图中太行山、横 断山区附近的等温线变化) (6)判断温差的大小:一般情况下,不论时空,等温线密集,温差较大,反之,温差较小。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从世界和我国气温分布特征可知:冬季等温线密,夏季等温线稀。 因为冬季各地温差较夏 季大。 温带等温线密,热带地区等温线稀。因为温带地区的气温差异大于终年高温的热带 地区

9、。陆地等温线密,海洋等温线稀。因为陆地表面形态复杂,海洋的热容量大,所以陆 地的温差大于海面。 (7)分析走向(延伸方向):与纬线平行即东西走向纬度因素或太阳辐射;与海岸线 平行海陆性质或海陆分布;与等高线或山脉走向平行地形因素。 3、等压线分布图分析(创新设计 P31) 气压的分布与气温是密切相关的,一般地, 相对高温处形成低压中心,相对低温处形成 高压中心;同样由于海陆分布的原因,等压线在南半球较为平直,呈带状分布,而在北半球 较为弯曲,呈块状分布;海陆的气压差异,改变了全球的大气环流,所以气压对全球的天气 和气候有明显的影响。与等压线分布图相关的问题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 1)气压中

10、心:北半球海洋上和陆地上的气压中心,及其所处的位置和出现的时间; ( 2)风向和风速 :理解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地面摩擦力与风向风速的关系; 水平气压梯度力由高压指向低压,并同等压线垂直,它是大气水平运动的原动力;地转偏向 力与风向垂直,它使风向发生偏转;地面摩擦力与风向相反,它使风速减小,在高空、或海 面上一般不计摩擦力;在高空不受地面摩擦力作用,风向往往与等压线平行,在近地面风向 与等压线斜交;根据等压线疏密可判断风速大小; ( 3)气旋和反气旋:闭合状分布的等压线,其低压中心形成气旋,高压中心形成反气旋; 气旋和反气控制下的天气特征、气温日较差; 气旋和反气旋不同位置的风向差异;

11、我国典型 的气旋天气如夏秋之交东南沿海的台风,反气旋天气如夏季江淮地区的伏旱等; ( 4)锋面与天气:根据所处半球和风向判断冷锋和暖锋的形成;锋面影响前后的天气变 化情况;锋面降水位置区别,一般冷锋降水在锋后,暖锋降水在锋前;我国典型的锋面天气 如北方夏季暴雨、冬春季的大风沙暴、寒潮、江淮梅雨天气及其影响、出现的时间等; 1、等降水量线 降水量在宏观范围内主要受风带、气压带和海陆位置的影响,一般地西风带、 低压带、沿海地区降水量大,信风带、高压带、内陆地区降水量小;降水在局部地区还受 地形坡向 、季风和洋流等因素影响,降水量出现差异。世界上降雨最多的的乞拉朋 齐和我国降雨最多的火烧寮,都位于夏

12、季风的迎风坡。复习时同时要注意旱涝灾害的分布与 防治问题。 (1)我国由南向北递减。原因是锋面雨带的南北移动,越向北雨季越短,降水量越少。(等 降水量线东西分布) (图 P139最后一图) (2)我国由东向西递减。原因是离海洋越远,水汽越难以到达。(等降水量线与海岸线平行) (图 P139降水图中,福建附近的等降水量线) (3)城市由中心向四周递减。原因是城市气温高,盛行上升气流,城市中心区尘埃多,凝 结核多,降水多( “雨岛效应”) 。 (4)闭合曲线:越向内降水越少,是内陆盆地或山脉的背风坡;越向内降水越多,是山脉 的迎风坡。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2、酸雨等PH值线 酸雨指 PH值小于 5.

13、6 的降水, 中国、北美和西欧是世界三大重酸雨区。酸雨强度主要 受酸性气体(SO2、Nox为主)排放量的影响,有色冶金和重工业发达、交通流量大的地区, 能源消耗多,酸性气体的排放量大,酸雨重;其频度主要受降水频度影响,如西欧多酸雨与 其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常年多雨有关、我国南方比北方酸雨多与南方雨季较长有关;酸雨类型 主要与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有关,欧美多硝酸型酸雨,我国多硫酸型酸雨;另外,地形和风 向也是影响酸雨分布的重要因素。复习时同时要注意酸雨的危害与防治。 3、等盐度线 每 1000 克海水中所含溶解盐类物质的总量称盐度,世界上盐度最大的海洋是红海,盐 度最小的是波罗的海。海洋表层海水盐度的

14、高低受到降水 和蒸发 、河流淡水、洋流、 结冰和融冰等因素的影响,大体上表现为自副热带海区向高低纬递减的规律;各海区盐度 大小的比较, 需要向学生说明的是比较的顺序,先确定大河入海口区盐度最低,红海为盐度 最高,再从纬度方面比较,其次同纬海区再比较洋流的寒暖性质;从时间看,河流处于汛期 时,其入海口盐度更低,有结冰期的海区在冬季时盐度高,夏季时盐度低;各海区的盐度大 小影响到密度流的形成和轮船的吃水深浅。(例:直布罗陀海峡形成的表层海水由大 西洋流向地中海的密度流)思考:海水盐度大,轮船吃水深还是浅? 4、等太阳辐射量线(图 P47) 太阳辐射量主要反映一个地区的太阳能的丰富程度。太阳辐射量主

15、要受太阳高度 影响, 其次受 云量多少 和 大气污染程度 影响,由于世界各地在理论上在一年内白昼长度总和是相同 的,所以与白昼长度纬向变化是无关的;受不同气候类型的影响,不同地区降水频度不同, 降水多的地区,云量也多,削弱了太阳辐射,如在我国南方的太阳辐射量比北方反而弱,青 藏高原由于地势高,空气稀薄云量少,成为太阳辐射最强的地方;另外,盆地状的地形不利 于云雾和大气污染物的扩散,太阳辐射受削弱明显,所以四川盆地成为我国太阳辐射最弱的 地区;相对来说,城区比郊区的云雨量和大气污染物排放量要大,太阳辐射量也要少些;显 然,副热带的沙漠地区太阳能资源是非常丰富的;复习过程要注意结合正午太阳高度角分

16、析 太阳能的利用和楼房的采光问题。与等太阳辐射量线类似的等值线是等日照时数线,当然它 与太阳高度无关。 知识梳理 等值线图是中学地图中较为普遍的一种专题地图,常见的有等高线图、等温线图、 等降水量线图、等压线图等。是历年高考的必考内容。 一、等高线图的判读与应用 用等高线表示的地形一般有: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缓坡、陡坡和洼地, 但容易忽视的是利用等高线数值来判断山地、丘陵、高原等地形类型。 (一)判读规律 1 根据等高线地形图的数值(海拔高度)大致判断地形类型。 海拔在 200 米以下一般为平原。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海拔在 500 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 100 米为丘陵。 海拔在 5

17、00 米以上,相对高度在 100 米以上为山地。 海拔在 500 米以上,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部分十分密集,而顶部稀疏为 高原。 2 当等高线是封闭的曲线时,凡内高外低的为山顶,如图一中 A 处,凡外高内 低的为洼地,如图一 B 处。 3 凡等高线重合,并用锯齿状表示的为陡崖,如图一中的 C 处。悬崖的相对高 度可用公式计算:(n-1 )dHD = 6实际调查发现乙坡植物生长好于甲坡,其原因为乙坡的() A日照较强,辐射收入多B蒸发较高,土壤水分条件较好 C气温较高,且日变化大D降水较多,水源充足 7若乙坡植被受破坏成为荒坡,则对其合理的开发整治措施是() A放牧山羊B种植喜阳的经济林木

18、C修梯田,种植水稻D营造混交林 解题思路:第 5 题,该组题目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紧密结合在一起,考查考生依据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地形图的大小尺度,判读地形及气候状况的能力,同时也检查考生对利用、改造自然的 措施的想法。第72 题是地面坡度的简单判断题。 第六题, 该组题目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紧密结合在一起,考查考生依据地形图的 大小尺度,判读地形及气候状况的能力,同时也检查考生对利用、改造自然的措施的想 法。第 73 题则需要较细密的思考,才能够确实有把握地作出正确的选择。 第七题,该组题目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紧密结合在一起,考查考生依据地形图的 大小尺度,判读地形及气候状况的能力,同时也检

19、查考生对利用、改造自然的措施的想 法。 答案: 5、C 6、B 7、D 能力训练 读等高线图回答12 题。 1图中数字表示的各地坡度最大的是( ) A B C D 2若上述四地均位于我国东南沿海某地区,则() A地气温肯定较地高 B地为分水岭 C地降水较地丰富 D地宜修筑梯田发展种植业 3下图中,能够表示南半球暖流的是()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读等高线示意图,已知ab。读图回答46题 4有关 P、Q两处地形的正确叙述() AP为山坡上的洼地,Q为山坡上的洼地 BQ为山坡上的洼地,P为山坡上的小丘 C P、Q均为山坡上的小丘 D P、Q均为山坡上的洼地 5若 b 的海拔高度为200 米,a 的海拔

20、高度为300 米,则 P、Q处的海拔高度为() A200P300,300P400 B300P400,100Q 200 C 100Q 200,200P300 D200Q 300,300P400 6若图中闭合等高线的高度同为a 或同为 b,则 P、Q处的地形可能() A同为洼地或同为小丘 B只能是洼地 C同为缓坡 D一处为洼地,一处为小丘 7下图为春末夏初东亚近地面天气图,数字注记单位为百帕,读后回答: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1) 根据图中字母所示的位置,填注气压场类型 ( 低气压、低压槽、 高气压、高压脊、 鞍部区 )A , B ,E 。 (2)C 、D两点的风向: C ,D 。 (3)F 、G两地的天气状况及其原因: F 地:,G地:。 能力训练参考答案 1C 2C 3D 4B 5B 6 A 7 、(1)A 为高气压中心 B 为低压中心 E 为高压脊 (2)C :西南风 D:西北风 (3)F地:晴,暖锋后无雨。 G 地:阴雨,冷锋后 多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