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考试试卷.pdf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5305094 上传时间:2020-04-08 格式:PDF 页数:22 大小:178.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版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考试试卷.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2018版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考试试卷.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2018版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考试试卷.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2018版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考试试卷.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2018版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考试试卷.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版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考试试卷.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版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考试试卷.pdf(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数学课程标准考核试卷参考答案 一、填空(每空 1 分,共 30 分) 1、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 空间形式)的科学。 2、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所必备的 基本素养。 3、数学课程能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 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 面的发展。 4、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 体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 同的发展。) 5、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目标,

2、并从知识技能、(数 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四方面具体阐述。力求通过数学学习,学生能获得 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数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 动经验 ) 。体会数学知识之间、 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 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 运用(数 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 力。 6、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 、 (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数学教学 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应体现(“以人为本”) 的理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7、 数学课程标准中所说的“数学的基本思想”主要指:数学(抽象)的思想、 数学(推理)

3、的思想、数学建模的思想。学生在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通过独立 思考、合作交流,逐步感悟数学思想。 8、创新意识的培养是现代数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应体现在数学教与学的过程之中。 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基础;(独立思考、学会思考)是创新的核心; 归纳概括得到(猜想和规律),并加以验证,是创新的重要方法。 9、统计与概率主要研究现实生活中的(数据)和客观世界中的(随机现象)。 10、数学教学过程中恰当的使用(数学课程资源),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从事 数学活动的水平和教师从事教学活动的质量。 11、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 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

4、学。在实施评价时,可以对部分学生采取(延迟评价)的方式,提 供再次评价的机会,使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第二学段可以采用 (描述性)评价和(等级评价)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12、“ 综合与实践 ” 内容设置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有关的(知识与方法)解 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积累学生的活动经验, 提高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一、填空 1、新课程的“三维”课程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 , ( 过程与方法) 、 ( 情感态 度与价值观) 。 2、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 )的、(有意义 )的、(富有挑战性 )的,这些内容 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

5、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3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学 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 )、(引导者 )与(合作者 )。 4、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 (普及 性)和(发展性)。 5、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 (持续) 、 (和谐) 地发展。 6、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 (自主探索)与 (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7、学生是数学学习的评价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 (引导者)与(合 作者)

6、 。 8、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目标,从(知识与技能)、 (数学思路)、 (解决问题) 和(情感态度)等四个方面作出了阐述。 9、 数学课程标准安排了(数与代数) 、 (空间与图形)、 (统计与概率)、 (实践与 综合应用)等四个学习领域。 10、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 (有意义的)、 (富有挑战的),这些内 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二、填空题。(45%) 1、数学是研究 数量关系 和空间形式 的科学。 2、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教师教 与学生学 的统一,应体现“ 以人为本 ”的理念,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

7、的总体目标,从以下四个方面作出了阐述:知识技能、 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 4、在各学段中,标准安排了四个方面的课程内容: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 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 。 5、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 外,动 手实践、自主探索 与合作交流 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 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 等活动过程。 6、在“图形与几何”的教学中,应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 ,注重培养学生的几何 直观 与推理能力 。 7、在“统计与概率”的教学中,应帮助学生逐渐建立起来数据分析 观念,了解 随 机现象 。 8、 “综合实践”是

8、一类以 问题为载体、 师生共同参与 的学习活动,是帮助学生积累 数学活动经验 、培养学生 应用意识 与创新意识 的重要途径。 9、 标准中所提出的“四基”是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 经验。 10、 标准中所提出的“四能”是指:发现和提出问题 的能力、 分析 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 11、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 认知发展水平 和已有的经验 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 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 。 12、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具有公共基础的地位,要着眼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促进学生 全面、持续、和谐发展。 二、选择题 ( 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教师教学应该面向全体学生,注重

9、(C) ,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的机会。 A、探究式B、自主式 C、启发式D、合作式 2、 数学课程标准安排了数与代数、 ( B)(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等 四个方面的内容。 A、空间图形 B、图形与几何 C、几何与直观 D、图形与直观 3、推理一般包括( C ) 。 A、逻辑推理和类比推理 B、逻辑推理和演绎推理 C、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 D、合情推理和逻辑推理 4、“综合与实践”的教学活动应当保证每学期至少( A )次。 A、一 B、二 C、三 D、四 5、在第一学段计算技能评价要求中,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速度要求(B) A、3-4 题/ 分 B、1-2 题/ 分 C、2-3 题/ 分 D

10、、8-10 题/ 分 6、在第二学段知识技能方面要求体验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万以上 的数;理解分数、小数、百分数的意义;了解(C )的意义。 A、分数 B、小数 C、负数 D、万以上的数 7、在第二学段情感态度目标中要求学生初步养成(D)、勇于质疑、言必有据等良 好品质。 A、克服困难 B、解决问题 C、相信自己 D、乐于思考 8、 (B)的含义是从具体实例中知道或举例说明对象的有关特征;根据对象的特征, 从具体情境中辨认或者举例说明对象。 A、理解 B、了解 C、掌握 D、经历 9、在设计一些新知识的学习活动时,教材可以展现(C )的过程。 A、“问题情境建立模型求解验证” B、

11、“经历收集数据查阅资料独立思考” C 、“知识背景知识形成揭示联系” D 、“合作交流实践检验推理论证” 10、(D)能向学生提供并展示多种类型的资料,包括文字、声音、图像等,并能 灵活选择与呈现。 A、文本资源 B 、社会教育资源 C 、生成性资源 D 、信息技术 二、选择 (1-10 题为单选题, 11-15题为多选题 ) 1、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C ) A. 联系生活学数学B. 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C.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2、 新课程强调在教学中要达到和谐发展的三维目标是( B ) A. 知识与技能B. 过程与方法 C. 教师成长D. 情感、态度、价值观 3、 下列对“教学”的描

12、述正确的是( D ) A. 教学即传道、授业、解惑 B. 教学就是引导学生“试误” C.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独立的过程 D. 教学的本质是交往互动 4、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C)过程。 A. 交往互动B. 共同发展C. 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 5、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学会(B ) 。 A. 教教材B. 用教材教 6、 数学课程标准中使用了“经历(感受) 、体验(体会)、探索”等刻画数学活 动水平的( A)的动词。 A. 过程性目标B. 知识技能目标 7、 各科新教材中最一致、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 C ) A. 强调探究性学习B. 强调

13、合作学习 C. 内容密切联系生活D. 强调 STS 课程设计思想 8、新课程倡导的学生观不包括( B ) A. 学生是发展的人B. 学生是自主的人 C. 学生是独特的人D. 学生是独立的人 9、在学习活动中最稳定、最可靠、最持久的推动力是(A ) A. 认知内驱力B. 学习动机 C. 自我提高内驱力D. 附属内驱力 10、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所以学习后应该( A ) A. 及时复习B. 及时休息 C. 过度复习D. 分数复习 11、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是一个(A,B,C )的过程。 A. 生动活泼的B.主动的C.富于个性D.被动的 12、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A,B )之上。 A. 认知

14、发展水平B. 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 13、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标准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 学面向全体学生,实现(A,B,C) 。 A.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B. 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C.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14、评价的主要目的是( A,B) 。 A. 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 B. 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 15、课程内容的学习,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A,B,C,D,E) 。 A. 数感B. 符号感C. 空间观念D. 统计观念E. 应用意识及推理能力 一、选择题( 1-10单项选择, 11-15多项选择)(30%) 1、数学教学活动是师

15、生积极参与, (C )的过程。 A、交往互动B、共同发展C、交往互动、共同发展 2、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学会(B) 。 A、教教材B、用教材教 3、 “三维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 ( B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数学思考B、过程与方法C、解决问题 4、 数学课程标准中使用了“经历、体验、探索”等表述(A )不同程度。 A、学习过程目标B、学习活动结果目标。 5、评价要关注学习的结果,也要关注学习的(C ) A、成绩B、目的C、过程 6、 “综合与实践”的教学活动应当保证每学期至少(A )次。 A、一B、二C、三D、四 7、在新课程背景下,评价的主要目的是(C)

16、A、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B、形成新的教育评价制度 C、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 8、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C ) 。 A 组织者 合作者B 组织者 引导者C 组织者 引导者 合作者 9、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是一个(A )的过程。 A、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 B、主动和被动的生动活泼的 C、生动活泼的被动的 富于个性 10、推理一般包括(C ) 。 A、逻辑推理和类比推理B、逻辑推理和演绎推理C、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 1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 (BC ) A、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17、B、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 C、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12、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AB )之上。 A、认知发展水平B、 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C、兴趣 13、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体现(ABC) 。 A、基础性B、普及性C、发展性D、创新性 14、在“数与代数”的教学中,应帮助学生(ABCD) 。 A、建立数感B、符号意识C、发展运算能力和推理能力D、初步形成 模型思想 15、课程内容的组织要处理好(ABC)关系。 A、过程与结果B、直观与抽象C、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 三、简答题。(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 1、简述应用意识的含义? 答案要点:有两方面的

18、含义:一方面,有意识利用数学的概念、原理和方法解释现 实世界中的现象,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另一方面,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与 数量和图形有关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抽象成数学问题,用数学的方法予以解决。 2、简述行为动词“探索”的基本含义? 答案要点:独立或与他人合作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理解或提出问题,寻求解决问 题的思路,发现对象的特征及其与相关对象的区别和联系,获得一定的理性认识。 3、简述培养数据分析观念应包括哪些内容? 答案要点:了解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应当先做调查研究,收集数据,通过分析 做出判断,体会数据中蕴涵着信息;了解对于同样的数据可以有多种分析的方法,需要 根据问题的背景

19、选择合适的方法;通过数据分析体验随机性,一方面对于同样的事情每 次收集到的数据可能不同,另一方面只要有足够的数据就可能从中发现规律。可见,在 统计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非常必要。 4、课程内容的组织要重视并处理好哪几个关系? 答案要点:要重视过程,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重视直观,处理好直观与抽象 的关系;重视直接经验,处理好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 5、简述在教与学的活动中,教师的引导作用如何体现? 答案要点:教师的“引导”作用主要体现在:通过恰当的问题,或者准确、清晰、 富有启发性的讲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求知求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通过恰当的归 纳和示范,使学生理解知识、

20、掌握技能、积累经验、感悟思想;能关注学生的差异,用 不同层次的问题或教学手段,引导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提高教学活动的 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简答 1、实施课堂即兴评价应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1) 、立足激励原则;(2) 、关注人性原则;(3) 、评价方式要多样化。 2、数学课程的整体性,将九年的学习时间划分为那几个阶段? (1) 、第一学段( 13 年级) ; (2) 、第二学段( 46年级) ; (3)、第三学段( 79 年级) 。 3、课程内容(即四大领域)的内容是什么? (1) 、数与代数;(2) 、图形与几何;(3) 、统计与概率;(4) 、综合与实践。 4、新课程小学数学

21、教学评价的具体要求是什么? (1) 、注重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2) 、恰当评价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的理解和掌握;(3) 、重视对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 (4) 、重视评价结果的处理和呈现。 5、小学数学教学评价的功能是什么? (1) 、导向功能; (2) 、反馈功能;(3) 、决策改进功能。 6、三个“不要”指的是什么? (1) 、情节不要太多;(2) 、环节不要太细;(3) 、问题不要太碎。 7、从 20 世纪 80 年代初期至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发展先后经历了哪三个阶段? (1) 、20世纪 80 年代初期:以教为主体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 (2) 、20世纪

22、 80 年代后期至 90年代初期,小学数学整体性课堂教学评价; (3) 、20世纪 90 年代后期:以学评教的小学课堂教学评价。 8、新时期下教师应如何进行自我反思? (1) 、在教学实践中反思; (2) 、在与他人交流评价中反思; (3) 、在与学生交流评价中反思。 9、新课程下小学数学作业评价的策略是什么? (1) 、分项评价;(2) 、激励评价;(3) 、跟踪评价; (4) 、延迟评价;(5) 、协商评价。 10、小学数学教师自我反思的一般形式有哪些? ()课后备课;()教学后记;()教学诊断; ()反思日记;()教学案例;()观摩分析。 三、简答题。(25%) 1、简述标准中总体目标四

23、个方面的关系? 答:总体目标的四个方面,不是互相独立和割裂的,而是一个密切联系、相互交融 的有机整体。课程设计和教学活动组织中,应同时兼顾这四个方面的目标。这些目标的 整体实现,是学生受到良好数学教育的标志,它对学生的全面、持续、和谐发展,有着 重要的意义。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的发展离不开知识技能的学习,知识技能 的学习必须有利于其他三个目标的实现。 2、学生的数感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与数量;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 对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 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做出解释。 3、在学生的学

24、习活动中,教师的“组织”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主要体现在: 1、教师应当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数学本质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设计一个好的教学方案。2、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选择适当的 教学方式,因势利导、适时调控、努力营造师生互动、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形成有效 的学习活动。 4、怎样理解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关系,如何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答:好的教学活动,应是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和谐统一。一方面,学生 主体地位的真正落实,依赖于教师主导作用的有效发挥;另一方面,有效发挥教师主导 作用的标志,是学生能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得到全面的发展。 启发式教学是处理好

25、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关系的有效途径。教师富有启发 性的讲授,创设情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组织学生操作实验、 观察现象、提出猜想、推理论证等,都能有效地启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 体。 三、简答题(每题6 分,共 18 分) 1、新课标理念下的数学学习评价应怎样转变? 答:应由单纯的考查学生的学习结果转变为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以全面了解学生的 数学学习状况,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 变化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 度、个性倾向。 2、与现行教材中主要采

26、取的“定义定理(公式)例题习题”的形式不同,标准提 倡以什么样的基本模式呈现知识内容? 首先,答应学生经过一定的过程,随着知识与技能的不断积累而逐步达到“标 准”。每个学生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任何进步,都是学生的一种发展,应予以承认。不能再搞“一刀 切”。对学生发展或提高过程的关注,就是对内容标准的重视。 其次,鼓励学生主动探索,不断创新,不断超越。内容标准绝不是限制学生发展的锁链,而是 促进学生发展的催化剂。 3、谈谈你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交流的体会,并举例说明。 答:在学生小组合作之前,教师要先提出小组合作的要求,否则,学生在合作过程中容易造成混乱, 没有达到合作的目的。例如:

27、学生小组合作统计,学生最喜欢的运动前,先发给每组写有各个运动 的表格,然后要求学生用打“”或涂色的方式表示学生最喜欢每项运动的人数和确定本组学生最 喜欢的运动,并派代表发言,最后提出有关活动的纪律要求,提完要求后,再由学生自行操作,教 师廵视指导。 四、论述题 1、小学考试就应这样, 重点不在于“考”而在于“试” ,不应成为甄别与选拔的 “考 具” ,而应成为激励与进步的“试纸” 。 “考” ,有上对下的压力,学生无选择,更多地是 被动与紧张;“试” ,有下对上的努力,学生有选择,更多是主动和快乐。对这种观点, 你认同吗?谈谈你的想法。 答案:关于“评价” ,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28、中有两段很重要的论述。“改 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 实践的功能。” “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 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从认识自我, 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由此可见,考试评 价的基本功能是促进学生的发展,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为 此,小学数学发展性考试评价应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全面考查学生数学基本知识技能的 掌握情况,思考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数学思维方法和数学交流等方面的 能力,满足学生的需求,

29、发掘学生的潜能,建立自信培养情感,推动师生共同发展。 2、说说你对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总体目标的基本认识。 答案:通过义务教育阶段数学学习,学生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 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 要的应用技能;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和 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 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 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 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新课程标准具体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

30、度四个方面作了进 一步的阐述,这四个方面的目标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对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 的作用,它们是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中实现的。其中,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 态度的发展离不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同时,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以有利于其他目标 的实现为前提。 3、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简要谈谈如何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 答案: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 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 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 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

31、学好数学的愿望。 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 进行再加工,有创造地设计教学过程;要正确认识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 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要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1)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在本学段的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 数学 教学活动,如运用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模拟表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 (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本学段的教学中, 教师

32、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 进行交流。教师应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善于选择学生中有价值的问题或意见,引导 学生开展讨论,以寻找问题的答案。 (3)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在本学段 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初步的估算技能。 (4)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学段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充 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 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四、案例解析(第1 题 2 分,第 2 题 6 分,共

33、8 分) 1、如右图,把三角形绕A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让 学生画出旋转后的图形,并用数对表示出C点旋转后的位置。 从课程内容上看:所考察的上位学习目标是(在方格纸上将简 单图形旋转 90),(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 2、李明和王佳在一起玩算“24 点”的游戏,他们一共算 对 9 次。(1)两位同学算对的次数可能是多少?(请说明可以 采用什么策略并表示出两人可能算对的次数)(策略1 分,表示次数 3 分,共 4 分) 答案要点:可以采用(一一列举)的策略,能有序、不重复、不遗漏地表示出两人 可能算对的次数。(策略1 分,列出完整的可能次数3 分) (2)请你解释为什么王佳不可能恰好比

34、李明多算对2 次?( 2 分) 答案要点:只有当算对次数是偶数的时候,两个人算对的次数可能都是奇数,可能 都是偶数,这时王佳才可能恰好比李明多算对2 次。由于 9 是奇数,它是一个奇数与一 个偶数的和, 因此,王佳不可能恰好比李明多算对2 次。 (只能用表内数字说明得1 分, 会用奇、偶性明确说明得2 分) 五、案例设计(第1、2 题各 6 分,第 3 题 10 分,共 22 分) 1、请举一例来说明是如何利用模型思想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每问2 分,共 6 分) 答:例题:笼中鸡兔共20 只,腿共 50 条,问鸡兔各几只? 分析与解:鸡和兔的只数是两个变化的量,鸡和兔的腿数是固定的量,当总只

35、数和总腿数确定时,可建立如下的数学模型表示它们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 鸡数+兔子数 =20 鸡数 2+兔子数 4=50用 X表示鸡数,用 Y表示兔子数,模型可简化为: X+Y=20 解得: X=15 2X+4Y=50 Y=5 答:笼中有 15只鸡, 5 只兔子。 解答这类问题的模型是: 解答鸡兔同笼这一类问题的数学模型为:X+Y=n (m,n是常数) 2X+4Y=m (提醒:列表法和假设法都是算术方法,只能一个一个解决具体问题,而用代数建 立模型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具有普遍性。) 2、请举一例来说明是如何利用几何直观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每问2 分, 共 6 分) 答:例题:计算 1 2 +

36、 1 4 + 1 8 + 1 16 = 李明算对的次数0 1 2 3 4 5 6 7 8 9 王佳算对的次数9 8 7 6 5 4 3 2 1 0 分析与解:观察数学发现,后面一个数是前面 数的一半,联想到正方形可以象这样来分一分,结果有 意外的发现。如图: 求四个分数的和就是求1 - 1 16 的差,结果为 15 16 。 几何直观的作用是:数形结合是典型的几何直 观思想的应用,化复杂为简明。 (提醒:此题的例子很多,有两个特征:数形结合, 化难为易。) 3、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是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1-2 页的内容(见 附件图,也可以事先准备好相关教材),它的学段目标 有:掌握必

37、要的运算技能;在观 察、实验、猜想、验证等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能力,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比较清 楚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与结果;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尝试解释自己 的思考过程;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常见的数量关系,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每问 5 分,共 10 分) (1)请就第一课时的学习内容(例题和想想做做第1-4 题),分解出具体学习目 标。 答案要点: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发 展合情推理能力;经历同伴交流过程,能比较清楚地表达出自己的算法;掌握三位数乘 两位数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在解决问题中了解数量关系,归纳出总价=单价 数量。(学

38、习目标的叙写可以采用“行为动词+核心概念”的方式,情感态度目标可以 写,也可以不写,关键是制定的目标便于后面的书面检测) (2)请结合本节课学习目标,设计几种习题来检测学生目标达成情况,并简要说 明设计的意图。(要求学生5 分钟内能完成) 答案要点:可以设计这几类题目:再现过程的填空题(对竖式步骤的解析);判断 正误的说理题;有速度要求的对比题(含中间有0 的乘法等);能归纳出新数量关系或 运用已归纳出的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也可以设计其它类的题目,但注意与 学习目标对应。)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模拟试题(一) 一、填空 1、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

39、)的,这些 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 实验) 、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1 2 1 4 1 8 1 16 2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 ) 和( 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 ) 之上。学 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 ) 、( 引导者 ) 与(合作者)。 3第一学段,学生将学习万以内的数、简单的(分数)和(小数)、常见的(量), 体会数和运算的意义,掌握数的(基本运算),探索并理解简单的数量关系。初步建 立数感;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认识(简单几何体)和(平 面图形),感受平移、(旋转)、对称现象,进行简单的测量活动,建

40、立初步的(空 间观念)。对数据统计过程有所体验,学习一些简单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数 据)的方法。通过实践活动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的经验,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 简单应用,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二、选择。 1. 新课程强调在教学中要达到和谐发展的三维目标是( B )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 教师成长情感、态度、价值观 2. 下列对“教学”的描述正确的是( D ) A. 教学即传道、授业、解惑 B. 教学就是引导学生“试误” C.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独立的过程 D. 教学的本质是交往互动 3. 各科新教材中最一致、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 C ) A.

41、强调探究性学习 B. 强调合作学习 C. 内容密切联系生活 D. 强调 STS课程设计思想 4. 新课程倡导的学生观不包括( B) A. 学生是发展的人 B. 学生是自主的人 C. 学生是独特的人 D. 学生是独立的人 5. 在学习活动中最稳定、最可靠、最持久的推动力是(A ) A.认知内驱力 B. 学习动机 C. 自我提高内驱力 D. 附属内驱力 6. 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所以学习后应该( A ) A. 及时复习 B. 及时休息 C. 过度复习 D. 分数复习 7. “稳重而富有毅力,但往往又表现出缓慢与固执”属于哪种气质类型。( C ) A. 胆汁质 B. 多血质 C. 粘液质 D. 抑

42、郁质 8. 下列关于中学教育的高中阶段的性质表述有误的是(D ) A. 普通教育性质 B. 基础教育性质 C. 社会主义性质 D. 义务教育性质 9.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体现了教学的( B ) A. 直观性原则 B. 启发性原则 C. 巩固性原则 D. 循序渐进原则 10. 上好一堂课的基本要求是 ( D ) 有明确的教学目的恰当地组织教材 选择和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和程序 A. B. C. D. 、三、判断 1、内容标准是内容学习的指标。指标是内容标准的全部内涵。() 2、提倡有教育价值的数学,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趣的和富有挑战性 的。() 3、标准

43、提倡让学生经历“数学化”与“再创造”的过程,形成自己对数学概念的 理解。( ) 4、新课标只提倡关注知识获得的过程,不提倡关注获得知识结果。() 5、标准提倡采取开放的原则,为有非凡需要的学生留出发展的时间和空间,满足 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 四、简答 1.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如何评价学生? 答: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 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 中的变化和发展。评价的手段和形式应多样化,应重视过程评价,以定性描述为主,充 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教师要善

44、 于利用评价所提供的大量信息,适时调整和改善教学过程。 ( 一) 注重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 二) 恰当评价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三) 重视评价学生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 ( 四) 评价主体和方式要多样化 ( 五) 评价结果 要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呈现,以定性描述为主 2. 新课程增加“实践与综合应用”这一学习领域的作用是什么? “实践与综合应用”将帮助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经过自主探索和 合作交流,解决与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的、具有一定挑战性的和综合性的问题,以发展他 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对“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内容的理解, 体会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

45、. 3. 如何做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首先,答应学生经过一定的过程,随着知识与技能的不断积累而逐步达到“标准”。 每个学生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任何进步,都是学生的一种发展, 应予以承认。不能再搞“一 刀切”。对学生发展或提高过程的关注,就是对内容标准的重视。 其次,鼓励学生主动探索, 不断创新, 不断超越。内容标准绝不是限制学生发展的锁链, 而是促进学生发展的催化剂。 五、论述题 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简要谈谈如何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 答: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 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

46、等活动,使学生通 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 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进 行再加工,有创造地设计教学过程;要正确认识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 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要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 一)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在本学段的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 数学 教学活动,如运用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模拟表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

47、识数学知识。 二)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本学段的教学中,教 师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 行交流。教师应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善于选择学生中有价值的问题或意见,引导学 生开展讨论,以寻找问题的答案。 (三)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 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在本学段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培养学 生的估 算意识和初步的估算技能。 (四) 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本学段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 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

48、解决身边 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六、案例 阅读下面案例,请你从自我反思的角度谈谈课堂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一节可能性教研课中,有一个老师让学生体验“哪种物体的数量多、摸到的可能性 大,数量少摸到的可能性小”的实践活动中,其中第四小组摸到红球的次数和摸到白球 的次数一样多,并且比摸到黄球的次数还多2 次。 答:预设”和“生成”这两个相互对立的概念融入到了我们的教学实践中。虽然很多教 师总觉得它们是一对矛盾体,犹如一副跷跷板:主观预设多了,动态生成就少了;动态 生成的多了,主观预设的就没用了。而我则认为:学生自发生成的活动与教师的预设活 动是不可分割的,两者

49、是相互交融,有效渗透的。 “生成”需要“预设”来引导,“预设” 是“生成”的前提条件,我们的课堂教学要将“预设”和“生成”结合起来,好的课堂 效果也只有在师生的互动中才能生成。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模拟试题(二) 一、选择题( 1-10单项选择, 11-15多项选择) 1、数学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 (C )的过程。 A、交往互动B、共同发展C、交往互动、共同发展 2、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学会(B ) 。 A、教教材B、用教材教 3、“ 三维目标 ” 是指知识与技能、( B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数学思考B、过程与方法C、解决问题 4、 数学课程标准中使用了“ 经历、体验、探索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