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练习.pdf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5312024 上传时间:2020-04-12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74.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练习.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五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练习.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五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练习.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五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练习.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五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练习.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练习.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练习.pdf(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阅读练习题 这是发生在童年的一件小事。我的爸爸或许已经把它忘了,然而,这件事,却对我的一 生有着莫大的 。 那年我九岁。一日,我坐在靠门边的桌前写大字。门铃响了,爸爸开门,是邻居。两人 就站在大门外交谈。 那天风很猛,把我的大楷本子吹得“啪啪”作响,我拿着墨汁淋漓的笔去关门,猛地把 门一推,然而, 大门由于碰到障碍物反弹回来;与此同时,我听到父亲尽力压抑而仍然压不 下去的喊叫声。 门外的父亲,眉眼鼻唇,全都痛得扭成一团,好像连头发也痛得一根一根地站了起来, 而他的十根手指呢?怪异地缠来扭去。一看到我伸出门外一探究竟的脸,父亲即刻 地扬起了手,想刮我的耳光,但是,不知怎的,手掌还没有盖到我的脸上

2、来,便颓(tu )然放 下,我的脸颊,仅仅感受到一阵风而已。 邻居以 的口气对我说道: “你太不小心了,你父亲的手刚才扶在门框上,你看也 不看,就把门用力关上”啊!原来我几乎把爸爸的手指夹断! 我偷眼瞅父亲,他铁青着脸搓着手指,没有看我。 十指连心,父亲此刻 的痛楚,我当然知道,但是,当时的我,毕竟只是一个九岁 的儿童,我所关心的,所害怕的是父亲到底会不会再扬手打我。 当天晚上, 父亲五根手指浮浮地肿得很大,母亲在厨房里为他涂抹药油。我无意中听到 父亲对母亲说道: “我实在痛得极惨,原想狠很打他一个耳光,但是,转念一想我是自己把 手放在夹缝处的,错误在我,凭什么打他!” 父亲的几句话,给了我毕

3、生受用的无穷的启示。谢谢您,爸爸! 1 用 “” 选择文中 处填的词语。 (1) 影响暴怒责怪剧烈() (2) 印象暴怒责备猛烈 () (3) 影响暴怒责怪热烈() 2文中划线的句子,让你体会到什么? 3 “我”偷眼瞅父亲的原因是什么?当时,我心里想到的是什么? 4 “父亲即刻 地扬起了手,想刮我的耳光,但是,不知怎的,手掌还没有盖到我的 脸上来,便颓然放下”父亲想打我,但最终没打我,他是怎么想的呢? 5题目“启示”的含义是()做父母的不要随便打自己的孩子。做事要细 心,粗心是要惹祸的。 自己犯了错,要敢于承认。不可迁怒他人,推卸责任。 【007】我代表我的祖国 1919 年到 1927 年,

4、我国著名的画家徐悲鸿在欧洲留学。那时,中国留学生在外国不仅 经济上困难,政治上也很受歧视。有个我国学生向徐悲鸿挑衅说:“中国人愚昧无知,生来 就是当亡国奴的材料, ()把你们送到天堂去深造,()成不了才! ”徐悲鸿 被激怒了,他斩钉截铁地说:“我代表我的祖国,你代表你的国家,等学习结业的时候,再 看到底谁是人才,谁是蠢材!” 从此,徐悲鸿怀着为中华民族争光的满腔激情,刻苦努力,争分夺秒,经常到罗浮宫、 凡尔赛等巴黎各大博物馆,临摹世界名作,一去就是一整天,不到闭馆的时候不出来。 有志者事竟成, 徐悲鸿进入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的第一年,他的画受到法国艺术家的 好评。在几次竞赛考试中,他都取得了第

5、一名。1924 年,他的油画在巴黎展出,轰动了美 术界,那个向他挑战的外国学生,不得不承认自己是个失败者。 1、在文中括号内填上合适的关联词。2、在文中找出能概括下面语意的词填 在括号里。 (1)不平等地看待。 ()(2)借端生事,想要引起冲突。() 3、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然后造句。(1)斩钉截铁(2)不得不造句 4、徐悲鸿是怎样刻苦努力的?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5、选择最合适的中心思想,在括号里面画“”(1)说明了徐悲鸿刻苦学习,画展轰 动了巴黎美术界。 () (2)说明了那个向徐悲鸿挑战的外国学生认输了。()(3)赞扬徐悲鸿刻苦学习,为 国争光的精神。 () 一九五四年,周总理率领中国

6、代表团,参加了在日内瓦召开的一次国际性会议。 那时侯,美国政府与中国人民为(w i w i)敌,采取孤立中国的态度。美国代表团团 长杜勒斯到达以后,出于礼节,和周总理握了手,随后拿了一块手帕擦了又擦,才收起来。 周总理看在眼里,也拿出一块手帕,仔细擦了又擦,然后把手帕丢进身边的废纸篓里。在场 的外交官和记者见此情景,都点头称颂周总理。杜勒斯却当众丢了脸。 杜勒斯不甘心失败,于是又生一计。在一次各国代表团参加的宴会上,他让人做了一只 大蛋糕,中间用奶油制成一个“卐”字。这“卐”字是希特勒的反动标志。杜勒斯想看看周 总理如何处 (ch ch )理,为 (w i w i)难中国代表团。周总理迈着稳健

7、的步子,进入宴会 厅以后,一看这场面,心中全明白了。只见他镇定自如地走到大蛋糕面前,一面举起闪亮的 餐具,一面招呼大家说: “朋友们,让我们联合起来,消灭它!”说完,刀叉一把把落下,把 一个“卐”字划(hu hu )得破碎不堪。周围的人啧啧称赞周总理的才能。杜勒斯又一次当 众丢了脸。 周总理维护国家尊严的精神,受到许多国家代表团的敬重。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孤立()称颂()镇定自如 ()破 碎不堪() 2、给文中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3、 “餐”字用部首查字法应查()部,再查()画;用音序查字法查音序() ,音 节是() , “餐具”的“餐”应解释为() (1.吃; 2饭

8、食) 4、读句子,联系短文内容,写出带点词语的意思:(1)周总理步入宴会厅以后,一看这场 面, 心中全明白了。“全明白了” 指( 2) 周总理招呼大家说: “朋友们,让我们联合起来,消灭它吧!” “消灭它”的含义是 5、写出短文的主要内容(要求写清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在30 字以内) 6、 总 理 维 护 祖 国 尊 严 的 精 神 表 现 在 : ( 1); ()。 7、短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与前面三个自然段是什么关系? 【008】窗影 夜,是多么静啊! 星星在湛蓝色的天幕上(张、 眨、闪)着眼, 弯弯的月儿挂在树梢间, 又是一个月明星稀的冬夜。 灯光(通、穿、射、透)过小窗照在我的被子上。

9、怎么?小屋的灯光还没有熄。我抬起 头看了看那扇窗户,果然,一个影子还在影影绰绰地晃动。啊,是妈妈正在一针一线地为我 织毛衣。今天,她出差刚回来,我怎么能忍心让已经十分疲惫的母亲再为我(织、熬、编) 个通宵呢?想到这儿,我欠起身,轻轻地唤了一声:“妈妈!” “什么事?”随着这亲切的话 语,妈妈进了我的屋子。 “您该睡了! ” “妈妈一会儿就睡,你先睡吧。”说完深情地望了我一 眼,又回转身走出去了。 此时, 我怎么也睡不着,妈妈那张慈祥的面容和那双熬红的眼睛时时(浮、 展、出、呈) 现在我的脑海里。顿时,一股暖流(冲、通、流、涌)遍了全身,记忆的闸门打开了。 童年时, 妈妈就开始教我学拼音、识汉字

10、、 学短句; 上小学了, 妈妈常常帮我复习功课, 帮助我改错题; 在初中毕业前夕,妈妈也常常陪着我熬到半夜,窗户上常常留下我们母女俩 双双攻读的身影。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升学考试中我取得了优异成绩,考上了南开中学。 当!当!时钟响了起来。我再一次注视着小窗上的身影。母亲还在专心致志地织着,一 绺头发从她的额前垂了下来。我不由地想起了母亲教我的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 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啊,母亲,她将自己真 挚的母爱织进了细细的针脚里。她是我的严师!慈母!一个多么伟大的女性。 1、选择括号里最确切的词,在它下面用“”表示。 2、读划“”的句子,说说句中

11、的“她”是指_。文中的她是一位_ 的女性,她既是作者的_,又是作者的 _。 3、写出第4 自然段的段意。 _ 4、用“”划出最能表达文章中心的句子。 【009】人类的老师 科学家研究了蝙蝠飞行的秘密,从中得到启示, 发明了雷达。 可以说, 蝙蝠是人类的 “老 师” 。 其实,自然界可以充当人类“老师”的生物何止蝙蝠一种? 人类自古就想像鸟儿一样飞上蓝天。科学家认真研究了鸟类飞行的原理,终于在1903 年发明了飞机。30 年以后,由于飞机速度的不断提高,经常发生机翼因剧烈抖动而破碎的 现象, 造成机毁人亡的惨祸。过了好久好久,人类才找到了防止这类事故的方法。其实蜻蜓 早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原来,每

12、只蜻蜓的翅膀末端,都有一块比周围略大一些的厚斑点,这 就是防止翅膀颤抖的关键。要是早知道这一点,科学家可以少花多少精力啊!现在,飞机设 计师吸取了这一教训,注意研究苍蝇、蚊子、蜜蜂等的飞行方法,造出了许多具有各种优良 性能的新式飞机。 从前,在大海中航行的轮船,虽然头是尖尖的,但总是开不快。而有圆圆的大头的鲸, 却常常轻而易举地超过海轮。这是什么原因呢?科学家们。仔细研究了鲸, 发现它的外形是 一种极为理想的“流线体”。而“流线体”在水中受到的阻力是最小的。后来工程师模仿鲸 的形体,改进了船体的设计,大大提高了轮船航行的速度。 一个人握住一个鸡蛋使劲地捏,可是无论怎样用力,也不能把鸡蛋捏碎。薄

13、薄的鸡蛋壳 怎么这样坚固呢?科学家怀着极大的兴趣研究了这个问题,终于发现薄薄的蛋壳之所以能够 承受这么大的压力,是因为它能够把受到的压力均匀地分散到蛋壳的各个部分。建筑师根据 这种“薄壳结构”的特点中,设计出许多既轻便又省料的建筑物。人民大会堂和北京火车站 以及其他很多著名建筑,屋顶都是这种“薄壳结构”。 此外,人们模仿袋鼠造出了会跳跃的越野汽车,模仿某些贝壳制成了外壳坚固的坦 克 广大生物界真是人类的好“老师”啊!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后面的括号里打“”,并用另一种读音组一个词。 模仿m ()m() 薄壳b() b o ( )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轻而易举:_ “流线体”

14、 : _ 3、按要求改变句型。 工程师改进了船体的设计。改为“把”字句:_改为“被”字句: _ 自 然 界 可 以 充 当 人 类 “ 老 师 ” 的 生 物 何 止 蝙 蝠 一 种 ? 改 为 陈 述 句 : _ 广大生物 界真是人类的 好“老师”啊!改为反问句 : _ 4、概括第3 自然段的段意。_ 5、科学家从蜻蜓、鲸、鸡蛋的哪一方面得到启示,解决了实际生活中的哪些问题? 6 、 举 两 例 来 说 说 你 知 道 的 本 文 内 容 以 外 的 人 类 的 “ 老 师 ”。 _ 【010】生命的一部分 书,是我生命的一部分。 我每天都离不开书,每天必看书。有时忙得团团转,似乎不可能看书

15、,但再忙总得入厕。 入厕时我总要读一点东西,如果不是书,那就一定是报纸杂志。所以,最忙的时候我也仍然 在看书。 有一回出差,路上竟把手提包丢了,到了下榻的招待所,懊丧得不行。手提包里的钞票 及一些生活用品固然可惜,但最可惜的是一本心爱的书。我每次出差总要带上一本或几本最 提神的书, 同在家一样, 躺在床上后也要读书。我能想象,自己可以上床后不读书便安然入 眠。那一晚真够狼狈,临时去借书又不可能,躺在床上后,百无聊赖,浑身不自在。忽然, 我眼光扫到了桌上的台历,啊,那不也可当做一本书读吗?于是,我兴奋地跳下床,抓过台 历。那是一本儿有关中外历史知识的台历,真棒!于是我津津有味地翻阅起来,那一个夜

16、晚 我没有感到空虚和寂寞,像往常一样读了书。 在旅行途中,在火车上、飞机上,我自然更要读书。 不可一日无书。古人早就倡导过抓紧枕上、厕上、马上的时间读书。仔细想来,马背上 何等颠簸, 古人却仍要抽空读书,我们今天的条件无论如何总要比马背上好,怎能荒废时间, 整天不读一页书呢? 自然,读书要力求读好书,读讲真理的书,传知识的书,陶冶性灵的书,赏心悦目的书。 但世上的书多如繁星,也很难说我们遇到的书都那么有价值,那么美妙。 怎么办呢?我的做 法是:经过几代读者考验,即经过时间老人筛选,成为名著、经典的书,要重点读;时下热 门的书,可以拿出来翻阅,但要有独立思考的精神,如果觉得确实好,则细读,倘若觉

17、得虚 有其名,粗读可矣;有一些偶然遭逢的书,不妨翻翻,发现某本书是“瞎胡弄”、 “骗钱货”, 也不失为一种收获,因为可以悟出一些关于社会人生的道理。 当书构成我们生命中一部分以后,我们的灵魂必将变得充实而丰富,我们的眼睛必将变 得明亮而深邃,我们的行为也必将变得理智而富于创造性。 爱书吧,从你识字开始,书应该是你不可离异的终生伴侣! 1、浏览全文,可以看出“生命的一部分”在文中是指: 2、通读全文,知道作者写这篇文章主要想告诉读者: 3、精读第3 自然段,这段记叙了一件什么事?写这件事的目的是什么? 4、细读第6 自然段,你学到了哪些读书的方法?用“”划出来。 5、再读全文,思考:读书的益处有

18、哪些?用“”划出来。 6、边读边想象,你的眼前肯定出现了一个“津津有味”的读书画面。请用形象、简洁的文 字来描述这个画面,但不要出现“津津有味”这个词。 7、你读过哪些课外书?请至少写出三本书名: 、 、 ;写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中的一部分书的名称: ;你读过 讲民族英雄故事的书吗?、。 【011】一碗 水 我们村后是密密的树林。 阳光透过树阴, 照亮了爬满石壁的过山藤,照亮了石壁上潮湿的苔藓。石壁下有一眼很小的 泉水,叫 “ 一碗水 ” 。 这眼从石缝里浸出的泉水虽然小到只有一碗,可是一年到头都不会干涸。有趣的是, 它总是 满满的一碗,既不浅下去,也不浸出来。你可以一口气把它喝干,它呢,又

19、会不紧不慢的浸 得满满的。 小小的泉水虽然只有一碗,可是我们很喜欢它。我们上山割草或者采蘑菇,一定到这里 歇息、喝水。我们来到树阴下,坐在石墩上,吃着各自带的午饭:粑粑、团饭,或者架起刺 柴烧洋芋 你吃一点我的,我吃一点他的。树叶卷成的“ 杯子 ” 里盛满清清的泉水,像大人 一样举杯高呼:“ 干杯 ” 。 有时候,我们会看见小松鼠来喝水,看见喜鹊来喝水,看见一群竹鸡来喝水 你信不 信,就连蝴蝶、蜜蜂也会来喝水!我们躲的远远的,不惊动这些树林里的小主人。 你看, 小松鼠竖着尾巴, 小眼睛那么亮! 它喝一口水, 很快地用脚爪擦擦嘴,“ 吱吱, 吱吱!” 好像说: “ 好甜,好甜! ” 。 山喜鹊飞

20、来的时候,爱在那棵青松上停一停。有一只先飞下来,“ 鹊,鹊鹊鹊!” 它在招 呼同伴: “ 快,快来呀! ” 大家都给下来, 在泉水边跳着, 潮湿的沙地上, 留下了它们的爪印。 哟,潮湿的沙地上,有很多的爪印,有的像竹叶,有的像梅花 这一碗水, 老人们说它是一眼灵泉。难怪鸟儿们喝了它的水,唱得那么动听;小松鼠喝了它 的水,显得那么机灵;村里的娃娃喝了它的水,一个个是那样聪明。 啊,它是大山的乳汁,它的水真甜! 选择下面各字的正确读音,用“”标出。树阴(y n yn)爪( zho zhu )印苔藓 (xi n xun) 这篇短文围绕着什么来写的? _ 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 一碗水 ” 的样子的?在

21、文中用横线画出有关语句。 文中写道: “ 潮湿的沙地上,有很多的爪印,有的像竹叶,有的像梅花” 想象一下,这 些爪印是哪些动物的? 体会体会,你觉得这篇短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_ 你喜欢这“一碗水”吗?为什么? _ 【012】瓦 雨,哗哗地下着,打在瓦的身上,它默默地忍受着;雪厚厚地压在瓦的身上,它以顽强 的毅力承受着; 风呼呼地刮着,多么残酷而又无情,然而瓦却不发出一声呻吟,多么坚强的 瓦啊 ! 世上有人喜爱美丽的鲜花,有人欣赏壮丽的山水,更有人流连精巧的亭台阁榭,却很少 会有人注意平凡的瓦,因为它默默无闻地生活在世界上。春天,它阻挡了点点雨滴;夏天, 它遮挡了狂风的袭击;冬天它又让我们

22、免受暴风雪的侵袭 一年四季, 瓦用自己的身躯给 人们带来舒适的环境,却从不要求一声赞扬。 我想:那些为人类幸福不求名利,无私奉献的人不就像这一片片不惹人注意的瓦吗?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坚强 ( ) 阻挡 ( ) 舒服 ( )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意。流连:毅力:呻吟:惹人注意: 3、想一想短文赞美了瓦的什么品质? 4、用 “ ”划出一个拟人句,用“” 画出一个排比句。 5、请用“” 画出自己认为感受最深的句子并在句子边上写出自己的感受。 【013】石头 做 汤 许多年以前 ,有三个士兵从战场上归来。他们又累又饿 ,来到了一个村庄。 由于连续的战争, 村民们的收成很不好,他们赶紧把自己仅

23、有的一点食物藏了起来,然后,到广场上去看那三个 士兵。他们哀叹缺衣少食,不能招待士兵们饱餐一顿。 士兵们窃窃私语了一会儿一个士兵说你们没有东西给我们吃不过我们却有让大家 共同分享的东西我们有一个诀窍能用石头做汤 村民们感到非常好奇。不久他们就点起一堆火,架上了一口全村最大的锅。士兵们往锅里 放上了三块光滑的石头。“ 这个 ,一会儿就能煮成美味的汤。” 第二个士兵说, “不过 ,要是放上 点盐 ,再来点芹菜 ,它的味道就会更加鲜美。” 一听这话 ,一位村妇说 : “ 太巧了 !我正好想起来什 么地方还剩下了一点呢。” 村民们一个个想起了什么东西。不一会儿,萝卜、牛肉、奶酪纷纷 添到了大锅里。在大

24、家坐下来准备喝汤的时候,有人推来了一桶酒。 村民欢聚在广场上,他们一边吃一边跳舞、唱歌,直到深夜。第二天早晨,当三个士兵醒来 时,发现村民们全都站在他们周围,还有一背包面包和奶酪。“ 你们给了我们最宝贵的礼物:用 石头做汤的诀窍, ” 一位长者说 , “ 我们会永远牢记在心间的。” 第三个士兵对众人说: “ 其实也没有什么诀窍。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只要人人都拿出一点 东西来 ,就可以办成让大家分享的宴会。” 1、按要求写词语。近义词: 珍贵()诀窍() 反义词: 肯定() 缺衣少食() 2、给短文第二自然段加上适当的标点。3、村民对待三个士兵的态度前后有什么不 同? 4、引起村民态度变化的原因

25、是什么? 5、村民们给三个士兵吃的、喝的, 为什么还要感谢他们? 6、你从短文得到什么启示? 【014】南海明珠 海南岛 在我国南海的万里碧波上,有一颗灿烂的明珠,它就是f r o()美丽的海南岛。/ 海南岛是祖国的第二大岛,那里土壤肥沃,物产丰富。岛上有许许多多的橡胶园椰子园和 热带植物园, 腰果咖啡芒果荔枝在不同的季节里挂满了枝头海参海龟大龙虾等名贵水 产 b j q sh () 铁矿石油和天然气等矿产蕴藏量也非常丰富 海南岛上一年四季气候宜人,风景优美。高高的五指山挺立在海岛中部,山上热带林木郁郁 葱葱,四季ch ng qng () 。由山间小溪汇成的万泉河t o t o()奔流,浇灌着

26、两岸 的农田。地处最南端的天涯海角,海天一色,美丽zhu ng gun() 。旅游胜地牙龙湾 海滩,有七千多米长,一望无际的海滩,沙白如银,各种颜色的贝壳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眺 望大海, 风和海浪好像在海面上嬉戏追逐,溅起千万朵白莲般的浪花,海潮哗哗, 渔帆点点, 景色十分迷人。 海南岛的椰林风光最逗人喜爱。你看海滩上那一片片的椰子林,如同一道道绿色的屏障, 那一棵棵高大挺拔的椰子树,树形奇特,树干没有分枝,树梢上的绿叶像一把撑开的大伞, 伞下果实累累,海风吹过来,绿叶摇摆,仿佛在向人们招手。/ 每当清晨或傍晚,你坐在沙滩的礁石上,面对着大海,听着海浪拍打的声音,望着海上红日 东升或落日西沉的奇

27、景,你一定会高歌一曲,赞美这秀丽的海南风光。/ 1、 根据文中的拼音在括号里写词语。 2、 给文章第二自然段空白处加上标点。 3、写出近义词或反义词。近义词:赞美() 眺望()反义词:喜爱()丰 富() 4、多音字组词。参 cn ()sh n ()藏 z ng()c ng()曲 q () q () 5、查字典,按要求填空。 查带点的字 部首查字音序查字 字典里的解释应选 部首再查几画音序音节 郁郁葱葱 树木丛生 忧愁 有文采形容香气 果实累累 积累疲功 屡次接连成串 一望无际 交界或 * 边的地方彼此之 间 时候当适逢其时 6、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1) 文 章 第 二 自 然 段 中 讲 了

28、 海 南 岛 物 产 丰 富 。 作 者 是 从 三 个 方 面 来 讲 的 : (2)文章第三自然段作者描写了海南岛、的风光, 是围绕第句话写的。这句话与其他几句是关系。 7、文章中第自然段的结构相同,都是围绕中心句写具体的段落。8、读文中划 “” 的 句 子 , 用 带 点 的 词 造 句 。逗 人 面 对 听 着 望 着 【015】父亲留下的书香 我家虽说不是“ 书香书第 ” ,却有缕缕书香弥漫,这可从我全家人喜欢读书看出来。说起 我家的书香,还是我父母传留下来的哩。 我父亲别无嗜(sh )好,就喜欢看书, 三国演义 、 水浒传、 红楼梦以及钢铁是怎 样炼成的等古今中外名著,曾使他每每(

29、t o zu )_于其中。可是后来父母的 手中却换成了本本“ 苦书 ” , 这,说来就话长了。 我母亲生我二弟后一病不起,常年躺在床上, 生活不能自理, 父亲独自挑起了持家的重 担。起先请医生为母亲治病,后来家(景、境 )日趋贫困,再也没钱请医生了。我们为此忧心 忡忡。这时我现父亲床头的三国演义、 水浒传等书不见了,有的是一本本中医和中草 药书, 这些就是 “ 苦书 ” 吧。 持家劳累之余,父亲就研读这些书,可谓是“ 苦” 不释手。父亲还(专、钻)研一本中 国针灸大纲 ,边看边实践:替我母亲望诊搭脉,开方(煎、剪)药,又作针灸治疗。后来 连我们兄弟姐妹也知道在足三里穴位针灸能起到有病治病,无病

30、防病的良好效果。奇迹终于 (ji ng l n)_了,卧床数年的母亲竟然、突然、忽然下床了! 母亲慷慨地叮咛我们要秉承父亲的精神。为了给母亲作针灸治疗,父亲常常在晚上先在 自己身上的穴位进行试针,感觉针刺麻醉的程度和针尖刺透的深度,然后再替我母亲针灸治 疗 母亲的病治好了,他享受到 ( x )_ _之年, 而操劳一生、 挚爱妻子儿女的父亲 却在 65 岁离开了我们! 父亲留给我们的很多很多,其中就有不绝如缕的书香。 1.根据文中拼音,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词语。2.在文中()里选择正确的字,用“” 标出。 3.理 解 下 列 词 语 的 意 思 。 (1) 别 无 嗜 好 : _ (2) 忧 心

31、忡 忡 : _ 4.用 “”选 择 文 中 里 恰 当 的 词 语 。 这 个 词 表 示 _ 的 意 思 , 也 表 现 了 全 家 人 _的心情。 5.读“ 母亲感慨地叮咛我们要秉承父亲的精神” 一句话,填空:“ 秉承 ” 指_ “父亲的精神 ” 指_ _ 6.读“ 持家劳累之余,父亲就研读这些书,可谓是“苦 不释手 ” 。为什么 “ 苦” 字加引号?这个 词意思是什么? 【001】一桶水 我有事到楼上找刘阿姨,正好要小便 ,就在他家上了一次厕所.我发现 ,马桶水箱旁边备有 一桶水 .我猜想 ,这肯定是一桶洗过菜或衣服的水,刘阿姨舍不得倒掉,留下来冲厕所用.她真够 节约的 ,我知道她有两个

32、孩子读大学,需要很多钱 ,自己生活又不富裕,难怪几分钱都不放过.真 可怜 .说实话 ,看了那桶水后,刘阿姨在我心理的形象还真少了许多呢. 又过了一些天,我到楼下林阿姨家去.巧得很 ,我在林阿姨家又要小便,不得不到她家的厕 所去方便一下,我发现 ,林阿姨家的厕所也备有一桶水.林阿姨是一个非常富有的人,她的财产 最少有几百万 ,不可能为节约几分钱特意准备一个水桶. 我百思不得其解地问: “林阿姨,你怎么装一桶水放在厕所里?” 林阿姨说: “ 那是中午或晚上 休息后冲厕所用的。不知为什么,水箱抽水时特别响,跟牛叫似的,我怕影响楼上楼下的邻 居休息。 ” 我正好夹在林阿姨和刘阿姨之间,确实无数次听到过

33、两家的抽水声,但从不在中午和晚 上睡觉后听到过。我自己,却有半夜上厕所的习惯,几乎每天深夜都要上一次厕所,冲一次 马桶。在那静静的夜晚,我多少回惊醒过两家的美梦啊! 1、解释词语方法很多,联系上下文谈谈自己对下面词语的理解,并用词语写一句话或几句 话。 解释:百思不得其解 写话: 2、能根据课文内容提一个有价值的、值得思考的问题,并回答这个问题。 3、“ 说实话,看了那桶水后,刘阿姨在我心里的形象还真小了许多呢。” 这是我开始对刘阿 姨的印象,读了短文后你对刘阿姨有了新的认识,请你描绘一下你心目中刘阿姨的新形 象。 4、一次来到刘阿姨或林阿姨家,你会对她说些什么? 5、根据故事的发展,把文章的

34、结尾补充完整,写在文章后面的横线上。 【002】考 晚上,我们全家在门前场地上乘凉。忽然,爸爸笑着对我说:“ 小玲,我考你几个问题,回 答得 ( )要准确, ( )要迅速, 好吗? ”“好 ! ” 我爽快地答应。心想,自己是高年级的学生了, 能不会回答吗? 爸爸问: “ 一斤棉花和一斤铁哪个重?” 我眼皮一翻, 高声答道: “ 铁重 ! ”“哈哈 ” 一旁的 妈妈、哥哥都笑了起来。我一愣,正在犹豫,爸爸又提醒道:“ 注意,我问的是一斤棉花和 一斤铁哪个重?” 我连忙改口说:“ 一样重? ” 妈妈说: “ 对了,要听清问话。” 爸爸又考了:“ 那么,一立方米的棉花和一立方米的铁哪个重?” 这回我

35、特别听清了“ 一立 方米 ” 几个字, “ 一样重 ” 。 “ 哈哈 ” 大家又笑了。我抓了抓头,想了想,恍然大悟道:“ 哦,这回是铁重。” 接着,哥哥也来考我了:“ 一斤棉花和一斤铁哪个体积大?” 我吸取了前两次的教训,盘 算了一会说: “ 棉花体积大 ! ”“为什么? ” 爸爸追着问。“ 因为一斤铁的体积只有一小块,一斤 棉花的体积比它大多了! ” 大家听了,满意地笑了。 这时,爸爸语气平静地说:“( )遇到什么问题,( )要认真思考;( )是很容易的,( ) 应该好好想一想,否则会闹出笑话。” 我点了点头笑了。 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关联词。2给下面带点词选择合适的解释条。(在括号内写上序

36、 号) 闹:不安静吵、扰乱干、弄 (1) 否则会闹出笑话。( ) (2) 方塔街是我市的闹市区。( ) 乘:坐 在数与数之间进行乘法运算利用 (1) 我们全家在门前场地上乘凉。( ) (2) 我们一起乘车去公园吧。 ( ) 3联系短文回答问题。 (1) “ 我吸取了前两次的教训,盘算了一会说” 句中的 “ 两次教训 ” 是指 (2)最后一节里,爸爸教育我,说了两层意思: 一是 二是 【003】一枚硬币 两个年轻人一同寻找工作,一个是英国人,一个是犹太人。 一枚硬币躺在地上,英国青年看也不看他走了过去,犹太青年却激动地将它捡起。 英国青年对犹太青年的举动露出鄙夷之色:一枚硬币也捡,真没出息。 犹

37、太青年望着远去的英国青年心生感慨:让钱白白地从身边溜走,真没出息。 两个人同时走进一家公司。公司很小,工作很累,工资也低,英国青年不屑一顾地走了,而 犹太青年却高兴地留了下来。 两年后,两人在街上相遇,犹太青年已成了老板,而英国青年还在寻找工作。英国青年 对此不可理解, 说:“ 你这么没出息的人怎么能这么快就 发 了? ” 犹太青年说: “ 因为我没像 你那样绅士般地从一枚硬币上迈过去。你连一枚硬币都不要,怎么会发大财呢?” 英国青年并非不要钱,可他眼睛盯着的是大钱而不是小钱,所以他的钱总在明天。这就是问 题的答案。 1、这样有深刻含义的文章我读得懂:对待一分钱, 英国青年 _, 犹太青年 _

38、。 结果,英国青年_ , 犹太青年 _。 2、我觉得犹太青年成为老板的原因是什么? 3、这篇文章最打动你或值得你学习的是什么? 【004】月亮与地球的对话 有一天,月亮对地球说:“ 地球哥哥,我真羡慕你有庞大的身躯和那哺育动植物的资源。你 身上住满了人类,到处桃红柳绿,莺歌燕舞。可我呢,唉!只有荒芜的山谷和渺无人烟的平 原。有时好不容易来了几个 外地客人 ,可没多久就走了,我又孤独了。” 月亮苦着脸,说 着说着,眼泪就流了下来。 地球见了,连忙安慰说:“ 月亮妹妹,你别难过,我并不像你说的那样十全十美。人类在 我身上做了许多坏事。他们( )了覆盖我的山林,( )了滋润我的河流,( )了保护我

39、的大气层。现在,我已是遍体鳞伤了!唉” 说着说着,地球摇摇头,也难过起来。 月亮听了,大吃一惊,问:“ 真的吗?中国的长江和黄河也如此吗?” 地球叹口气说:“ 别提了。长江和黄河是贯穿中国东西部的大动脉,历来是中国的骄傲。可 是近些年来,由于人类的乱砍乱伐,长江常发洪水。黄河上游,因为缺少防护林,泥沙流失 严重, 黄河下游泥沙沉积太多,河床年年增高, 已经超过了两岸的地面,成了名副其实的 天 河 。” 月亮轻声说:“ 没想到,你也有这么多的烦恼,哎! ” 1.把后面词语恰当地填入文中的括号里。破坏毁坏污染 2.月亮和地球分别为什么而难过?_ 3. “ 长江和黄河是贯穿中国东西部的大动脉,历来是

40、中国的骄傲。” 还有什么也是中国的骄 傲?请再写出两个_、_。 4. “ 桃红柳绿,莺歌燕舞 ” 请依照这两个成语的构词方式再写出两个成语。_、 _。 “ 名副其实 ” 的反义词是 _。用 “ 名副其实 ” 造句 -_ 。 5. 月亮所说的 “ 外地客人 ” 指的是: _ 。 6. 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地球,提两条你认为有价值的意见。_ 【005】 盲孩终于上学了,可是家里的人都没有时间送他到校,于是他要强地决定自己走了。 那天,他起得很早,拎着竹竿出了门,心里念着路线:“ 出门向右拐,过马路” 他向右走 去,忽然,竹竿触到了墙。路呢?他着急起来。怎么办呢? 他听到皮鞋声。“ 叔叔,盲校怎么走?”

41、 求助的口吻。 “ 不知道。 ” 同情而又无可奈何。 他又听到高跟鞋的声音。“ ,盲校怎么走?” 盲孩问, “ 你知道吗? ”“盲校?没听说 过。 ” 声音由近而远。 他又听到一阵细碎的脚步声。“ 你知道盲校怎么走吗?” 声音低得像对自己说。可是, 没有回 答。他只觉得竹竿的另一头被抬起来了,并且轻轻地向前着,他不由自主地跟着走。 “ 你知道盲校吗?” 盲孩兴奋了。没人回答。“ 你要送我去哪儿?” 又是无言。他了, 忙问: “ 你要带我去哪儿?” 还是没有回音。他突然想起盲孩子被骗的故事,下意识地用另一 只手顺着竹竿摸了摸,竹竿的另一头低一些。他想: 竹竿的另一头被放在地下了。他愣了一下,耳边

42、响起了铃声。啊,到学校了。他正想说 声谢谢,细碎的脚步声远去了。 放学了,他的竹竿又被抬起来,还是轻轻地,另一头低一些。还是一句也没回答他的问话。 就这样,他们走过清晨,走过;走过春天,走过。 有一天, 盲孩突然感到那个人的脚步声与平时的不一样,是那么的沉重, 竹竿的另一头也高 了许多,牵竿的力量也大了许多。盲孩急了,大声说:“ 不,你不是,我要跟他!” “ 他不会来了。他到河里去救人 本来,他那么小,应该喊大人, 可他 他喊不出 声” 传来的是一个低沉的父亲的声音。沉默良久,盲孩突然失声地痛哭起来。他扔开竹 竿,发疯似地跑着。他要去寻找那位默默无言的带路人 1、写出下面的声音是谁发出的? (

43、1)皮鞋声:;(2)高跟鞋声: (3)细碎的脚步声:(4)学生的脚步声: 2、根据上下文,在文中的上填上合适的字。 3、仔细阅读上文,把盲孩的想法写在第5 小节的横线上。 4、给盲孩带路的人为什么不说话?在下面几种可能中选择正确的答案打上“”。 带路人为了学雷锋,做好事不留名,所以不说一句话。()带路人与孩子之间没有可 谈的内容。()带路人要仔细看道路的情况,保证两人的安全,说话要分心,容易出危 险。 () 带路人是个沉默寡言的人。()带路人是个哑巴。 () 5、理解下面的句子。他又听到一阵细碎的脚步声。“ 你知道盲校怎么走吗?” 声音低得像 对自己说。 A、“ 细碎的脚步声” 说明他问的是一位。B、“ 声音低得像对自己说” 反映了盲孩的心情。 他要寻找那位默默无闻的带路人。A、请写出句中 “ 默默无言 ” 的含义: 。 B、这句话表达了盲孩的感情。 6、根据文章的内容,选择恰当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括号里。 盲孩的故事带路人盲孩与哑童女朋友上学路上默默无言的带路人 7、根据文中盲孩对这位“ 带路人 ” 的感觉,展开联想,写一段话,描述这位“ 带路人 ” 第一次 见到盲孩, 明白了盲孩需要带路后自告奋勇的情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