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声学讲义带习题及答案.pdf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5314001 上传时间:2020-04-13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24.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物理声学讲义带习题及答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初中物理声学讲义带习题及答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初中物理声学讲义带习题及答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初中物理声学讲义带习题及答案.pdf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初中物理声学讲义带习题及答案.pdf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物理声学讲义带习题及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物理声学讲义带习题及答案.pdf(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 声音 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声的产生:声是由;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停止 。 声音的传播:声音是靠传播的,真空不能传声。 固体、液体、气体都 可传声 。 声速:声音的传播快慢。 决定声速快慢的因素: 1、介质种类 。2、介质温度( 空气温度越高,速度越 快) 。 记:声音在 15的空气中速度为: 340m/s。 结论: 同的介质传播声音的速度不相同. 体传播速度体传播速度体传播速度 . 对同种介质而言,温度越高声音传越播快,如空气. 声波在界面的反射 声音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较大的障碍物 时,会被障碍物的界面反射,反射回来的声音叫

2、回声。 特别注意:人耳只能区分相隔0.1s 以上时间的两个声音。 二、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声音的。女高音就是音调高,男低音就是音调低。 音调的高低决定于,声源 1 秒钟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 它反映振动的快慢。物体振动快,频率高,音调高。 空气柱越短,声调越高,反之越低 琴弦越紧,发出的音调越高反之越低 细弦比粗弦发出的音调高反之越低 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 超声:频率高于 20000Hz 次声:频率低于 20Hz 2、响度反映声音的 响度的大小与有关,还与 离声源距离 有关, 越远声音越弱 。 3、音色也叫音品,是的不同而造成的,我们可以根据音色不同, 从而区别不同的声音。 三、噪音 凡

3、是妨碍人们学习、 工作、生活和其它正常活动的声音都属于噪声。物理学 上,凡是发声时振动无规律的声音都是噪声,噪声的计量涉及到声强的单位 - 分贝。减弱噪声可以下方面着手: 1、 在声源处减弱消声; 2、 在传播过程处减弱 -吸声; 3、 在耳朵处减弱 -隔声 四、声音的应用 1. 传递信息。声呐、 B超 2. 传递能量。超声波洗牙、碎石 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将鼓响的鼓面用手一按,响声立即就消失了,下列原因中正确的是() A、声波传到鼓内去了B、鼓面停止了振动 C、 鼓的振动变快了D、以上说法都不对 2、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现象是() A、在岸上的人听见河水流动的声音; B、 枕着牛皮箭

4、筒睡在地上的士兵,能听到夜袭敌人的马蹄声 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 C、 我们能听到波浪拍击礁石的声音D、潜水员能听到岸上的讲话声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在振动,人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只要听到物体在发声,那么物体一定在振动 C只要人听不到声音物体就一定没有振动 D以上说法都正确 4下列各事物中,不属于声源的是() A “声纳”探测敌方潜艇B蝙蝠在黑夜中飞行 C挂在胸前的哨子D手臂振动 5在演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发生的实验中如右图所示,将正在发声的音 叉紧靠悬线下的泡沫料球,球被多次弹开在此实验中,泡沫塑料球的作用 是() 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B.使音叉的振动时间延长 C.将音叉

5、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D.使声波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6 在较长的一段自来水管的一端敲一下,如果另一个人耳朵贴在水管另一 端能听到先后三次敲击声,则传来这三次响声的介质依次是() A. 铁管、水、空气B. 水、空气、铁管C. 空气、水、铁管D. 水、铁管、空气 7雷雨季节,有些小孩害怕雷声,是因为雷声的() A频率很高B.音色很差C.响度很大D.音调很高 8下列操作中,能改变物体发出声音音调的是() A、用劲拨动琴弦B、在二胡的弓毛上涂一些松香 C使劲拉弓D、转动小提琴紧弦的旋钮 9关于扩音机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改变音调B、改变响度C、改变音色D、改变频率 10有一种电子牙刷,

6、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既干净又 舒服。关于电子牙刷,正确的说法是( ) A刷牙时,人听不到超声波,是因为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B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 C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D超声波能传递能量 11常有这种情况 ,人还毫无察觉的时候,狗、猫却已经竖起耳朵警觉地谛听,这是因为 ( ) A狗、猫比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广B人比狗、猫的听觉频率范围广 C狗、猫比人的发声频率范围广D人比狗、猫的发声频率范围广 12.图中,老师用同样的力吹一根吸管,并将它不断剪短,他在研究声音的( ) A.响度与吸管长短的关系。 B.音调与吸管材料的关系。 C.音调与吸管长短的关系

7、。 D.音色与吸管材料的关系。 13.正在拉二胡的一位同学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这样做的目的是() A使二胡发出不同的音调B为了获得更好的音色 C为了获得更大的响度D阻止琴弦振动发音 14. 以下减小噪声的措施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的是() 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 A.建筑工地上噪声大的工作要限时B.市区里种草植树 C.戴上防噪声的耳塞D.市区内汽车喇叭禁鸣 15.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俗话说 “隔墙有耳 “,说明固体也能传声 B.“震耳欲聋 “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D. 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等精密仪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1

8、6.流星落在地球上会产生巨大的声音,但它落在月球上,即使宇航员就在附近也听不到声 音,这是因为() A月球表面受到撞击时不发声;B撞击声太小,人耳无法听到; C月球表面没有空气,声音无法传播;D撞击月球产生的是超声波。 17在图给出的城市道路交通标志中,表示“禁止鸣笛 “的是() 二、填空题 1、目前,国内、国际航线上,已出现了超音速客机,以超过声速的速度运送旅客,则超音 速客机每小时飞行在千米以上。(空气的温度为15) 2、 “震耳欲聋”反映了声音的很大; “声音刺耳”反映了声音的很; 3、人们在选瓷器时,总是要轻轻地敲打瓷器的表面,听听发出的声音,以此来判断瓷器的 好坏,这主要是利用了声音

9、的特性。 4遇到大风的天气,路旁架设的电线嗡嗡地响,这种声音是由于电线而产生的。将 要上钩的鱼儿,会被岸上的说话声或脚步声吓跑,表明能够传声 . 5.用硬塑料片在梳子齿上划动可发出声音,用力划比轻轻划的声音的大,快划 比慢划的声音的高。 6.如图 1 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 象说明;如图 1 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 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 7.如图 2 图所示,图中a、b、c、d 是四种声音的波形图,从图形可知:图是噪声的波 形. 图中 a、b 相比, _的响度大。请提出一种控制噪声的方法_. 图 1 a b c

10、 d 图 1 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 8 向远处呼喊时,为了使声音传播远些,可用两手在嘴边做成“喇叭 “状或用 “土喇叭 “,其目的是 为了减少声音的_,从而使声音的_更大些 . 9.“山间铃响马帮来“这句话中 ,铃响是由于铃受到金属珠子的撞击产生_而发声 ; 在山间小路上人们听到远处传来的铃声,是通过 _传入人耳的 . 10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_(选填 “相同 “,“不同 “)的,在气温度为15时 ,声音 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_m/s,如果看到闪电后,3s 钟才听到雷声,那么闪电处距人约 _km. 11.唐诗枫桥夜泊中的“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诗句中体现出的物理知识有_ _,

11、_ 。(写出两点) 12 小明自己制作了一个哨子,如图下图所示。在筷子上缠一些棉花,做成一个活塞,用 水蘸湿棉花后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声。这哨声是由_ _产生的。上下推拉活塞,可以改变声音的_(选填 “音调 “, “响度 “,或 “音色 “) 。 13 全日制小学三年级的语文课本中有唐朝时期莆田诗人胡令能写的一首诗,如下图所示。 垂钓小儿怕吓跑鱼而不敢答话,此事表明 _和_可以传声。 小 儿 垂 钓 胡 令 能 蓬 头 稚 子 学 垂 纶 , 侧 坐 莓 苔 草 映 身 。 路 人 借 问 遥 招 手 , 怕 得 鱼 惊 不 应 人 14. .男同学说话声音“低沉

12、”,是指男同学声音的低,这是因为男同学说话时,声带 振动比较的缘故。 15.萍萍是位音乐爱好者,钢琴独奏或手风琴独奏她一听便能分辨,她区分的依据是这两种 乐器发出声音的_不同;她用不同的力弹琴时,发出声音的_不同 . 16如图,医生正在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 听诊器运用了声音_(填“具有能 量”或“传递信息” )的道理;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这样 可以提高声音的(填“音调”或“响度”) 。 17.请欣赏下面的一首诗并回答声学问题: 傍晚农村小河旁,姑娘独自洗衣裳.湿衣叠放石板面,棒打衣物响四方. 小弟沿河踏歌来,见景一事费思量.棒打衣服悄无声,棒举空中何其响. 请问在这首诗的

13、哪几句中包含了声学道理,并分别包含了什么声学道理? _ ,_(写出两点 ) 三、实验与设计题 1如右下图所示,将一只通电的小电铃放在连通于抽气机的玻璃罩内,请 回答下列问题: 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 (1)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将会发现 (2)如果把空气又逐渐地通人玻璃罩内,将会发现 (3)此实验说明了 图 3 2.小丽等同学探究声音的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如图3 所示。 ( 1)当小丽同学用小锤敲击音叉的时候,既能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又能观察到 _,通过该实验现象得到的结论是_。 (2)在实验中用乒乓球反映音叉的振动这种思维方法叫做_(选填“等效法” “控制变量法” “转换法

14、”或“类比法”) 。 (3)若实验过程中小丽同学加大敲击音叉的力度。 听到和看到的现象会有什么样的变化?_ 根据实验现象的变化,你又可以总结出什么结论?_ 3.大军和小欣在鱼缸边玩耍,鱼儿被吓跑了(如图所示)。小欣认为是他的动 作吓跑了鱼儿,大军却认为是他们的声音惊走了它们。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 案帮助他们作出判断。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BDBCC 6-10.ACDBD 11-15.ACABB 16-17.CB 二.填空题 11224 ;2.响度;音调;高;3.音调;4.振动;水;5.响度;音调;6.声音是由物体 振动产生的;空气可以传声;7.d; a;在小区周围植树造林; 8.扩散;响

15、度9.振动;空 气; 10. 不同; 340;1.02 ;11.(1) 钟声是由钟振动产生的;(2)人是根据音色判断是钟声的; (3)钟声是通过空气传播到客船上人耳中的;12. 空气柱振动;音调;13. 水;空气; 14.音调; 慢; 15.音色;响度;16.传递信息;响度;17. “棒打衣物响四方” (1)湿棒和湿衣服间的空气 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 振动发声;( 2)声音通过空气传向远方的;“小弟沿河踏歌来”声速比人走路速度快;“棒打 衣服悄无声 ,棒举空中何其响”光速大于声速。 三、实验与设计题 1.(1) 铃声逐渐减小;(2).铃声逐渐增大;(3)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 2.(1) 乒乓球被弹开;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2)转换法; (3) 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变大, 声音变大; 响度与物体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3分别做一次有声音无动作和一次有动作无声音的实验,看那一次把鱼吓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