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关东才子王尔烈观后感.doc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5327923 上传时间:2020-04-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关东才子王尔烈观后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关于关东才子王尔烈观后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关于关东才子王尔烈观后感.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关于关东才子王尔烈观后感.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关于关东才子王尔烈观后感.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关东才子王尔烈观后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关东才子王尔烈观后感.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关于关东才子王尔烈观后感 王尔烈是乾隆年间进士,最高官职也只做到大理寺少卿,他既不是身居宰辅的重臣,也不是权重一方的封疆大吏,清史稿也没有他的传记。但是,王尔烈在东北却受到传奇式的尊敬。他被视为东北文人的典型代表,被誉为“关东第一才子”,与全国一流才俊比肩。王尔烈能获此殊荣,原因多多,择其要者有三。第一,在科举考试中,他创造了东北的第一与唯一。在乾隆三十六年恩科殿试中,王尔烈拿到二甲第一名。一甲只有三名,分别称为状元、榜眼、探花,二甲第一名也有名目,叫传胪,这四位,再加上殿试之前全国会试的第一名会元,统称为“科举首选”。从顺治初到光绪末,每三年一次的“正科”,加上不定期的“恩科”,清朝共开科1

2、12场,产生状元、榜眼、探花、传胪和会元各112名,总计“首选”560名。而整个东北地区,王尔烈是进入“首选”名单的第一人,也是唯一一位。第二,王尔烈确实才华横溢。王尔烈曾被朝廷任命为“纂修官”,参与编纂四库全书。编纂四库全书是乾隆钦定的“国家工程”,“总纂修官”是大名鼎鼎的纪晓岚,几十位纂修官皆为“鸿才硕学”之士。纂修官也叫“分纂官”,负责校阅一定范围内的图书,对图书文字、内容进行校正、增删,决定弃取,还要“撮举大凡,条举得失,评骘精审”,写出“提要”。这是编纂工程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环节。此外,王尔烈还“工诗文,善书法”。他的诗文集有瑶峰集两卷。王尔烈的诗文不乏江南名士的华丽与新巧,更多几分

3、北方才子的奔放与宏阔。他的书法作品超凡飘逸,落拓不羁,为时人所重。第三,为官一世,两袖清风。王尔烈从走上仕途到古稀致仕,岗位屡更。但不管在中央还是在地方,不管职掌司法还是管理茶汤,他都秉持祖辈家训,“尽忠于上,尽诚于事”,“抱诚守真,廉而不刿”,严格自律,不贪渎,不谄媚,不慕荣利,生前连一部诗稿都没刻过。为官数十载,回乡时还是“几亩薄田,一望春风一望雨;数间草房,半仓农器半仓书”。王尔烈的渊博学识和为官操守赢得一片赞誉。【2016关于关东才子王尔烈观后感 关东才子王尔烈观后感【1】王尔烈以诗文书法闻名于乾隆、嘉庆年间,但其作品大多散佚。著名学者金毓黻苦心搜集,编瑶峰集,并收入辽海丛书之中,使得

4、王尔烈的诗文作品得以传世。瑶峰集二卷,载录诗七十四首,文九篇,绝大部分都是在故乡之作,尤其是诗作都是游千山时所写。王尔烈,字君武,一字仲方,号瑶峰,清代奉天府辽阳州人。乾隆三十六年进士,中殿试二甲一名,授翰林院编修,后历任陕西道监察御史、通政使司参议、鸿胪寺少卿、吏科给事中、光禄寺少卿、顺天府府丞、大理寺少卿、太仆寺少卿等职。乾隆三十八年出任四库全书纂修官并三通馆纂修官,参与编纂四库全书。王尔烈工诗文,善书法,以词翰书法闻名于乾隆嘉庆年间,被誉为“关东第一才子”。王尔烈纪念馆王尔烈纪念馆坐落在辽阳老城西门里翰林府胡同,是在王尔烈故居-原翰林府旧址上修建的,占地面积3250平方米,建筑面积160

5、0平方米,清代平房建筑32间。目前,纪念馆有三个展区对外开放,其一是王尔烈生平事迹展。这部分通过王尔烈家族世袭表、王尔烈履历木雕版、“王尔烈母亲刘氏九十寿屏”、“王尔烈七十寿屏”等陈列,介绍关东才子王尔烈的家世出身、求学科考以及入仕为官等生平事迹;其二为“王尔烈诗书艺术展”,通过王尔烈不同时期的书法、诗文、匾额等展现他的卓越文采和超群翰墨,让观者领略到“芙蕖出水,祥云捧日”的境界;其三为王尔烈故居陈列,这部分通过书屋、卧室、客厅等陈列,体现王尔烈通晓“琴棋书画”,并力求再现清代中期官宦家庭住宅和起居习俗。王尔烈家训王尔烈家族家规严谨、家风朴厚、家教严正,世代一直秉承着“谨言慎行、宽厚忍让、抱诚

6、守真、廉而不刿”的门风。先后有30多人考取了进士功名,多人入仕为官。 2】他小儿惊慌不已,不敢直接告知王尔烈,于是向母亲求情。他母亲哭求王尔烈,恳请免去此子责罚,王尔烈听后大怒,训其妻子说:吾儿放荡不羁,身犯律条,理应惩处,吾妻若再袒护,惯儿如杀儿,宠儿如诛之。王尔烈妻子深感惶恐,将王尔烈之意转告幼子,幼子惭愧不已,主动到官府请责,可见王家家教、家风甚严。1771年,在乾隆亲策的殿试中,王尔烈凭借学道篇,考取了二甲头名进士。学道者譬如游山,必上绝顶。坐使天下高峰远岫,卷阿大泽,悉献其状,岂不伟与?静观万物之理,得吾心之悦也易;动处万物之分,得吾心之乐也难。是故智仁合一,然后君子之学成。学问之道

7、,但默坐澄心,体认天理,则私欲还释矣!后来,这篇89字的短文也被王尔烈用来教育子孙勤勉学习。他认为做学问就像游山一样,要有“必上绝顶”的决心,既要体察万事万物道理又要修养身心,达到“智仁合一”,才能算学有所成。王尔烈不仅为官清廉、治家严谨,而且才华横溢,性情纯静、为人坦诚、笃于孝友,被誉为“文压三江”的关东第一才子。乾隆年间,正值清代的鼎盛时期,翰林院堪称“贤俊蔚兴,人文郁茂,鸿才硕学,肩比踵接”。王尔烈参与四库全书编著,历时十余载,青灯黄卷,焚膏继晷,终成煌煌巨作、灿然大观。王尔烈一向洁身自好,从不收受他人钱财。在他七十寿辰之际,同僚好友刘墉、纪晓岚等125位京华名流为其题赠书画作品126幅

8、,制成九条屏,以为寿礼。“真草隶篆书,汉满蒙藏文,山水花鸟画,荟萃百家,异彩纷呈。”如此盛大阵容为其题诗作画,堪称罕有,足见王尔烈在京城文化界的地位和影响力。“王尔烈寿屏”既是对他人品的肯定,也是对其才学的认可。廉归故里王尔烈耄耋之年,嘉庆念其为官清廉,敕建翰林府,致仕归籍。翰林府分前后两进宅院,各有十楹,又有东西两厢配房,外加门楼偏厦,甚是宏阔。王尔烈看到这样的深宅大院,感到自家住也太浪费了,心想我居官多年,也未给家乡争得多少福份。如今我回来了,应当给老家后代留下一点接续,最好的接续就是办个义学,希望家乡士子也能像自己一样读上好书。于是他将御赐翰林府的前院十间正厅及两厢配房改作了义学馆。自己

9、家人只住后院。【2016关于关东才子王尔烈观后感3】王尔烈家族家规严谨、家风朴厚、家教严正,世代一直秉承着“谨言慎行、宽厚忍让、抱诚守真、廉而不刿”的门风。先后有30多人考取了进士功名,多人入仕为官。 王尔烈从小就受到深厚的传统文化滋养和严格的家庭伦理教育。他的祖父王天禄精通儒史与医道,不仅以妙手仁心悬壶济世、治病救人,更以儒家文化传统教育子孙后代。父亲王缙学识渊博,酷爱读书,历来遵循“训士有道,虑事有方”,讲求“尽孝于家,尽敬于师,尽忠于上,尽诚于事”。良好的家风使王尔烈养成了淳朴笃静的禀赋,铸就了纯正廉明的品格,为其清正的一生打下了深刻的思想烙印。王尔烈同样重视家教,他为治学之道所作的学道篇也用来教育子孙勤勉学习。“学道者譬如游山,必上绝顶是故智仁合一,然后君子之学成”,告诫后代不仅要重视学识,还要注重道德,要求“智”和“仁”二者合一并进,这样才算学有所成。王尔烈临终前还给儿孙留下了这样的家训:“耕田为本,读书为上;居官莫狂,为民莫惘;本事吃粮,筋力求裳;豆腐家长,不可奸商。”要求后人,无论耕田、读书、居官、为民,都不能气馁,也不能张狂,要凭本事吃饭,靠筋力所得,不可巧取豪夺,毋占他人便宜。处事者以亏己为尚,交友者以憨重为先,教子者以严厉为本,度日者以勤俭为宗。时至今日,这些名言仍在关东土地上广为传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