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中考一轮复习全套同步练习(含答案).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5335516 上传时间:2020-04-20 格式:PDF 页数:136 大小:8.6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物理中考一轮复习全套同步练习(含答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6页
人教版物理中考一轮复习全套同步练习(含答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6页
人教版物理中考一轮复习全套同步练习(含答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6页
人教版物理中考一轮复习全套同步练习(含答案).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36页
人教版物理中考一轮复习全套同步练习(含答案).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物理中考一轮复习全套同步练习(含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物理中考一轮复习全套同步练习(含答案).pdf(1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物理中考一轮复习全套同步练习(含答案) 光现象同步练习 (答题时间:45 分钟) 光的传播、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同步练习 1. 下列光现象中,能说明光沿直线传播的是() 2. 如图,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小孔a处,它成像在距小孔b的半透明纸上,且a大于b。 则半透明纸上的像是() A. 倒立、放大的虚像B. 正 立、缩小的虚像 C. 倒立、缩小的实像D. 正立、放大的实像 3. 下列关于“影”的形成,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 在阳光照射下,大树底下出现的“阴影”B. 皮影戏中的“手影” C. 立竿见“影”D. 岸边树木在河水中的“倒影” 4. 夜晚,当汽车灯发出的光照射到自行车尾灯上时,

2、司机看到尾灯的反射光,就能及时 避让,下图中有关自行车尾灯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5. 如图所示 ,进入人眼睛的光线是由() A. 平面镜发出的 B. 像S发出的C. 平面镜反射的 D. 人的眼睛发出的 6. 如图所示,物体AB高 1.6 m ,平面镜CD高 0.6 m ,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为2 m。下列 关于物、像、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通过该平面镜不能成完整的像B. 像高与平面镜的高相同,为0.6 m C. 物体与像 的距离为2 m D. 像高与物体的高相同,为1.6 m 7.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漫反射也遵循反射定律 B. 光线垂直照射在平面镜上,入射角是90 C.

3、平面镜能够成虚像,像和物体大小相等 D. 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的夹角为120,则入射角为60 8. 目前城市的光污染越来越严重,白亮污染是较普遍的一类光污染。 在强烈阳光照射下, 许多建筑的玻璃幕墙、釉面瓷砖、磨光大理石等装饰材料,都能造成白亮污染。形成白亮污 染的主要原因是_。 9. 学校前厅竖立着一块平面镜,当同学们走近镜子时,镜中自己像的大小_(选填 “变大”“变小”或“不变”);两位同学站在镜子前,可以通过镜子互相看到对方的面孔, 表明了光路是_。 10. 如图所示,小聪通过一平面镜看到小猫要偷吃小鱼。图中画出了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 但未标出光的传播方向。请你在图中用箭头标出小聪看到小猫

4、偷鱼吃时的光的传播方向,并 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画出平面镜。 11. 如图所示, 学校楼梯拐角的墙上装有平面镜,既方便同学们整理着装,晚上又能利用 光的反射对楼道进行照明。请在图中准确画出灯S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到达A点的光路 图。 12.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活动中: (1)实验室提供了如下器材:厚为2 mm的茶色玻璃;厚为5 mm的透明玻璃; 直尺;光屏; 两支相同的蜡烛;火柴。 探究活动中应选用的玻璃板是_ (填序号)。 (2)如图所示,点燃A蜡烛,在玻璃板的另一侧慢慢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 _为止,证明像与物的大小相同。 (3)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虚实,先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

5、在原位置上放一光屏,在 玻璃板的另一侧发现在光屏上_,证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13. (1)在“探究光反射的规律”时,小李进行如图甲中所示的实验,让一束光EO贴着 纸板射到平面镜上,在纸板上会看到反射光线OF。将纸板沿ON向后折,此时在NOF面上看 不到反射光线,如图乙所示,此实验现象说明_。在图甲中,如果让光 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看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_。 (2)图丙是小明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装置,在竖立的玻璃板前A处放一支点燃 的蜡烛, 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小明拿一支大小和点燃蜡烛相同的蜡烛在玻璃 板后面移动,当移动到A处时,可以看到它跟像完全重合

6、,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_;经过三次实验后,在白纸上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点的位置如图丁所示,下一步你将 如何处理“白纸”上的信息并得出结论: _ 。 微课程: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及看不见的光同步练习 1. 画中人出现了错误判断,下图的四幅光路图中,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现象原因的是 () 2. 以下现象,反映了光的色散现象的是() A. 雨后天空,弧状光带B. 岸边树木,水中倒立 C. 水中铅笔,水面折断D. 井底之蛙,所见甚小 3. 电视机等家用电器的开启、关闭及频道转换,可以通过遥控器实现,遥控电视机的光 是() A. 红光 B. 红外线 C. 紫光 D. 紫外线 4. 如图所示,对现象或结论的叙述

7、不正确的是() 5. 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6. 下列事例中,属于紫外线应用的是() A. 夜视仪 B. 遥控器 C. 验钞机 D. 全自动感应水龙头 7. 如图所示,一束光斜射到平静的水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 线的夹角为 _度,折射角 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入射角。 8. 如图所示的是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入射光的光路情况,请在图中适当位置画出该 入射光线对应的折射光线。由于光的折射现象, 我们洗脸时, 看盆内的水深比实际水深要_ (选填“深”或“浅”)一些。 9. 星期天,小明约小刚逛公园,在游玩时看见了一些现象,他俩从物理学角

8、度议论起了 下列问题。 (1)阳光下,小明看见自己在地面上留下的影子,可以用光的_来解释。看见公 园中红色 的花朵,是由于花朵_(选填“反射”或“吸收”)红色光的缘故。 (2)来到湖边, 小刚看到湖水中的鱼在蓝天白云中游弋。看见的鱼是光的_形成的, 水中的白云是光的_形成的。 10. 下图是研究光的折射规律的实验原理图;下表中记录了不同的入射角和对应的折射角 的实验测量数据。 入射角i 1020304050607080 折射角r 6.7 13.319.625.230.735.138.640.6 (1)请你结合图,以光从空气进入玻璃中的情况为例,分析实验数据(光从空气进入 其他透明介质中也可得到

9、具有相同规律的实验数据),对光从空气进入其他透明介质中的折 射规律加以总结。 (补充完整) a. 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并且分别位于法线两侧; b. _。 (2)请定量比较实验数据。把你新的发现写在下面: _ 。 11. 钞票的某些位置用荧光物质印上了标记,在紫外线下识别这些标记,是一种有效的防 伪措施。某同学在较暗的环境中做了下列三次实验: (1)如图甲所示,他用紫外线灯照射面值为100 元的钞票,看到“ 100”字样发光。这 表明紫外线能使_发光。 (2)如图乙所示,他用紫外线灯照射一块透明玻璃,调整透明玻璃的位置和角度,看 到钞票上的“ 100”字样再次发光。这表明紫外线

10、能被透明玻璃_。 (3)如图丙所示,他把这块透明玻璃放在紫外线灯和钞票之间,让紫外线灯正对玻璃 照射,在另一侧无论怎样移动钞票,“100”字样都不发光。他做这次实验是为了探究 _ 。 12. 如图所示,小明将一枚硬币放在碗的底部,眼睛在A处恰好看不到它。 (1)小明看不到硬币,这是因为光在均匀介质中沿_传播; (2)将平面镜放到碗边适当的位置,小明在A处通过平面镜看到了硬币的虚像,这是 利用了光的 _现象; (3)沿碗壁缓缓向碗中加水,小明在A处也能看到硬币的虚像,这是利用了光的 _现象。 九年级物理中考一轮复习光现象同步练习参考答案 光的传播、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同步练习参考答案 1. C

11、解析:倒映在湖中的桥是桥通过平静的湖水所成的虚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看 到池水变浅是光的折射的原因,看到的是位置变高了的池底的虚像;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直 线传播形成的;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现象,故选项C正确。 2. C 解析:小孔成像的特点是:倒立的实像,像的大小是由光屏和物体到小孔的距离决 定的,像距大于物距,像是放大的,像距小于物距,像是缩小的,两距离相等时,像与物等 大,由题意可知,像距小于物距,故选项C正确。 3. D 解析:选项A中的“阴影”、选项B中的“手影”及选项C中的“影”都是光的直 线传播形成的;岸边树木在河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正确的选项是D。 4. A

12、 解析:自行车尾灯是由互相垂直的小平面镜组合而成的,通过作图知,平面镜互相 垂 直时,经两次反射后,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平行,所以正确的光路图为A。 5. C 解析: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定律,当发光点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 反射光线进入人眼睛,而人眼睛却总认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人眼睛在反射光线的反 向延长线上看到点S,故选项C正确。 6. D 解析: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与物体大小相等的虚像, 像到镜面的距离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所以物体AB在平面镜中像高应与物体AB高相等, 为 1.6 m ,物体与像的距离应为4 m ,像仍然是一个和物体AB大小相等的完

13、整的像,所以只 有选项 D正确。 7. B 解析:光线垂直照在平面镜上,入射角为0,光线将沿着原路返回,反射角为 0。 8. 镜面反射 解析:当太阳光射到建筑的玻璃幕墙、釉面瓷砖、磨光大理石等装饰材料上时,会发生 镜面反射现象,给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不便和危害。 9. 不变可逆的 解析:平面镜所成的像是一个与物体等大、正立的虚像,当人走近平面镜时,像也靠近 平面镜而大小并不改变,两位同学通过平面镜彼此能看到对方的面孔,说明光路是可逆的。 10. 如图所示: 解析: 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法线是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 的角平分线,所以先作出法线,再过入射点作出法线的垂线,即为

14、镜面,反射面是向着两条 光线一侧。 11. 如图所示: 解析:向上延长镜面,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S点的像点S,然后连接SA,SA 与镜面的交点就是入射点O,连接SO即为入射光线,OA即为反射光线。 12. (1) ( 2)重合(3)不能成像(或看不到像) 解析: (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我们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对玻璃板的要 求是:表面光滑平整,厚度比较薄,最好是半透明(如茶色)的,故应选用的玻璃板是; (2)A、B是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当蜡烛B与蜡烛A完全重合时, 证明像与物的大小相同; (3)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因此在蜡烛B的原位置放一光屏,会发现在光屏上接收不到像, 说明平面

15、镜成的像是虚像。 13. (1)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2)像和物的大小相等用刻度尺量出A和A、B和B、C和C到镜面的距离; 看A和A、B和B、C和C到镜面的距离是否相等 解析: ( 1)对照题图甲和乙的现象,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如 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 会看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 这表明光的反射中光 路是可逆的。( 2)拿一支大小和点燃蜡烛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可以看到它跟像完 全重合,这个现象说明像和物大小相等;实验中,记录好像与物对应点的位置后,应用刻度 尺量出A和A、B和B、C和C到镜面的距离;看A

16、和A、B和B、C和C到镜面 的距离是否相等。 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及看不见的光同步练习参考答案 1. D 解析:水底反射的光线射入空气时在水面处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人逆着 折射光线看去,觉得水变浅了,选项D正确。本题易错选C,误认为人看水中的物体,是人 眼发出的光进入水中。 2. A 解析:井底之蛙是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原理,水中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铅笔在水 面偏折是折射现象,雨后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 3. B 解析:红外线主要用于遥控;紫外线主要用于杀菌;而遥控器显然不是利用红光、 紫光等可见光进行遥控的。 4. D 解析:光射到物体表面上时,发生漫反射,反射光射向各个方向,使各个位置的

17、人 都能看到物体, 故选项 A正确;物体通过平面镜能成一个和物体等大的虚像,故选项 B正确; 人在岸上看到的“鱼”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偏高的虚像,故选项 C正确; 透过眼镜看到的 是虚像,故选项D错误。 5. B 解析:镜中成像和水中倒影都属于光的反射,AC不正确; B中勺柄“断开”,光分 别在水中和空气中传播,在水面处发生折射,B正确;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D不正确。 6. C 解析:夜视仪、遥控器和全自动感应水龙头,都是利用红外线工作的。 7. 120 小于 解析:由题图可知,入射光在水面发生反射,入射角为60,根据反射定律可知,反 射角大小等于入射角,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

18、夹角为120,水是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折 射角小于入射角。 8. 如图所示浅 解析:根据光的折射定律,当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即折射 光线向远离法线一侧偏折,而人的视觉总是认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会看到水下的物体 位置偏上,使人看到的水深比实际要浅。 9. (1)直线传播反射(2)折射反射 解析:影子是由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其反射的色 光决定, 看到红色花朵, 是因为花朵反射的红光进入人的眼睛;人在岸上看到水中的鱼实质 上是由于光的折射, 鱼在水中形成的虚像, 水中的蓝天白云是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虚像(相 当于平面镜成像) 。 10. (1)

19、b. 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增大,但折射角总是小于入射角(2)入射角较小 时,入射角i与折射角r近似成正比关系;当入射角较大时,正比关系不再成立 解析: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但折射角总小于入射角; 并且在入射角不大于30时,折射角与入射角近似成正比关系,当入射角大于30时,正 比关系不再成立。 11. (1)荧光物质(2)反射( 3)紫外线能否透过玻璃(或玻璃对紫外线的吸收能 力;或玻璃对紫外线的反射能力等) 解析: 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即紫外线具有荧光效应;紫外线照射到透明玻璃反射 后,反射光仍能使荧光物质发光,说明透明玻璃能反射紫外线;透过透明玻璃照射紫外线,

20、则钞票不能发光,说明没有紫外线透过玻璃照射到钞票上,或者说被玻璃吸收了紫外线等。 12. (1)直线(2)反射( 3)折射 解析: 小明看不到硬币,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的缘故。小明在A处通过平面镜看到了硬 币的虚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当光线从水中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所以沿碗 壁缓缓向碗中加水,小明在A处能看到硬币的虚像,属于光的折射现象。 解密透镜及其应用同步练习 (答题时间:50 分钟) 透镜、凸透镜成像规律同步练习 1. 下列与光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光发生漫反射时,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B. 光从空气射入水中,传播速度不变 C. 月食是因为光的反射而形成的D. 凸透镜对光有

21、会聚作用 2. 小王同学用光具座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蜡烛的像成在了光屏上侧,为了使蜡烛的像 成在光屏的中央,以下操作可达到目的的是() A. 将凸透镜往上移 B. 将光屏往下移C. 将蜡烛往上移D. 将蜡烛往下移 3. 如图所示,在光屏上恰能看到清晰的像。则像的性质是() A. 倒立、缩小的实像B. 正立、放大的虚像 C. 倒立、放大的实像D. 正立、缩小的虚像 4.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小红把蜡烛放在凸透镜前的某一位置时,在透镜另一侧离 透镜 10 cm 的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清晰的像。当她把蜡烛移到距透镜10 cm 处时, 所成的像是() A. 倒立、缩小的实像B. 倒立、放大的

22、实像 C. 正立、放大的虚像D. 倒立、放大的虚像 5. 如图所示,用焦距为10 cm 的凸透镜,观察一张印有2014 年南京青奥会会徽的图片, 此时图片到凸透镜的距离应() A. 大于 10 cm 小于 20 cm B. 等于 20 cm C. 小于 10 cm D. 大于 20 cm 6. 一天,小聪告诉小亮,放大镜不仅能把物体“放大”,还能把物体“缩小”!有些惊 讶的小亮立刻找来一个放大镜做起了实验。他把放大镜放到花朵前某一位置时,看到了如图 所示的花朵的正立、放大的虚像。 接着他按小聪的提示进行了操作,终于看到了“缩小”的 花朵。关于小亮看到“放大”花朵后的操作及他看到的“缩小”花朵,

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亮向靠近花朵的方向移动放大镜,看到的是花朵的正立、缩小的虚像,像的位置 在放大镜与花朵之间 B. 小亮向靠近花朵的方向移动放大镜,看到的是花朵的倒立、缩小的实像,像的位置 在放大镜与小亮眼睛之间 C. 小亮向远离花朵的方向移动放大镜,看到的是花朵的正立、缩小的虚像,像的位置 在放大镜与花朵之间 D. 小亮向远离花朵的方向移动放大镜,看到的是花朵的倒立、缩小的实像,像的位置 在放大镜与小亮眼睛之间 7. 如图是微型手电筒所用的小灯泡,小灯泡前端的A部分相当于 _, 对光有 _ 作用。 8. 将一物体分别放在甲、乙两凸透镜前相等距离处,通过甲透镜成缩小的像,通过乙透

24、 镜成等大的像,由此可推断:所成的_(选填“都是实像”“都是虚像”或“一个实像、 一个虚像”) ,甲透镜的焦距_(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乙透镜的焦距。 9. 如图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一个最小、 最亮的光斑,如图(a)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 _cm ,现把蜡烛放在距凸透镜35 cm 处, 如图(b) , 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可以得到一个_ (选填“放大”“缩 小”或“等大”)的清晰像。 (a)(b) 10.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蜡烛、焦距等于10 cm的凸透镜、光屏放在 光具座上,如图所示,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

25、在同一高度,把凸透镜固定在50 cm 处。 (1)将蜡烛放在A点,光屏在B位置上,为了找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_(选 填“左”或“右”)移动。 (2)依次改变蜡烛的位置,移动光屏,直到找到清晰的像。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次数123456 物距 /cm403530252015 像距 /cm13.5141516.72030 在 14 次实验中,所成的像为倒立、_的实像。 第 6 次的像比第5 次的像 _(选填“大”或“小”)。 (3)将蜡烛放在C点,观察到烛焰的正立、放大的虚像后,若希望看到更大的虚像, 应将蜡烛向 _(选填“左”或“右”)移动。 微课程:透镜的应用、眼睛和眼镜同步练习 1. 在探究

26、“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透镜及光屏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时, 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下列哪种光学器材的成像原理与其相同() A. 放大镜 B. 近视镜 C. 投影仪 D. 照相机 2. 小明用凸透镜先后两次观察书本上的字,看到如图所示两种情景。以下说法中正确的 是() A. 甲图中成的是实像;乙图中成的是虚像 B. 甲图中书本在凸透镜二倍焦距以外;乙图中书本在凸透镜一倍焦距以内 C. 甲图中凸透镜靠近书本时,所成的像变小;乙图中凸透镜远离书本时,所成的像也 变小 D. 甲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投影仪;乙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照相机 3. 近来,小华为了看清书上的字,眼睛与书的距离和

27、视力正常时相比越来越近了,这说 明小华已() A. 患上近视眼,需要配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 B. 患上近视眼,需要配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 C. 患上远视眼,需要配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 D. 患上远视眼,需要配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 4. 下列关于图中所示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A. 图甲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 B. 图乙中,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 C. 图丙中,白光通过三棱镜要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 D. 图丁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5. 图甲是城市很多路口安装的监控摄像头,它可以拍摄违章行驶或发生交通事故时的现 场照片。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

28、一个凸透镜,它的工作原理与_ 相似。图乙和丙 是一辆汽车经过路口时与一辆自行车相撞后拍摄的两张照片,由图可以看出汽车所成的像变 小,与此对应的像距将_。 6. 如图是投影仪成像示意图。其中凸透镜的作用是成_(选填“等大”“缩小” 或 “ 放 大 ” ) 、 _ ( 选 填 “ 正 立 ” 或 “ 倒 立 ” ) 的 实 像 , 平 面 镜 的 作 用 是 _。如果图中h40 cm,则凸透镜焦距不可能小于_cm 。 7. 如图所示是两束激光分别射向并通过甲、乙两透镜的传播途径,由图可知: _ (选 填“甲透镜”或“乙透镜”)是凹透镜,可用于_(选填“近视”或“远视”)眼的矫 正。 8. 如图所示

29、是人眼球的成像原理图,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则: 当物体在很远的地方时,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当物体靠近人眼时,若晶状体的焦距不变, 则它的像将会落在视网膜_(选填“前”“上”或“后”)而导致看不清物体,但实 际上, 人眼在由远到近的观察物体时,晶状体的焦距会_(选填“变大”“不变”或 “变小”),所以人们还是能清晰地观察到物体。下列哪种光学仪器的成像原理与人眼球成 像原理一样?_(选填序号) 照相机放大镜投影仪潜望镜 9. 小明利用家中电脑上的视频摄像头给自己拍数码登记照。试拍后发现左脸白,右脸黑, 原来是台灯放在左侧,这是由于光的_造成的 ;调整台灯后,小明应 在距离镜头

30、 _处;如果觉得像偏小, 他应该 _ (选填“靠近”或“远 离”)镜头。看着自己的照片,他发现面部光线还是不均匀。请你帮他想出一个解决办法 _ 。 解密透镜及其应用同步练习参考答案 透镜、凸透镜成像规律同步练习参考答案 1. D 解析: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选项A错;光从空气射入水中,传 播速度变小, B错;月食、日食都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C错;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 用,凹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选项D正确。 2. C 解析:凸透镜成实像的特点是上下颠倒,左右反转,原来像在光屏上侧,说明蜡烛 偏低或光屏偏低,还有可能凸透镜偏高,总之,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不在一条直线上, 所

31、以根据上面分析,只有C选项的调节是正确的。 3. C 解析:从题图可以看出,物距小于像距,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当物距大于1 倍焦 距且小于2 倍焦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选项C正确。 4. B 解析: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当在光屏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时,此时 物体应放在2 倍焦距之外,像距为10 cm ,像的位置应该在1 倍焦距和2 倍焦距之间;当把 物体移到距透镜10 cm处时,即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在1 倍焦距和 2 倍焦距之间,此时所成 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故正确的选项是B。 5. C 解析:从题图中可以看出,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当物距小于1

32、倍焦距时, 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由此可以判断图片到凸透镜的距离一 定小于焦距,即小于10 cm。 6. D 解析:放大镜是凸透镜,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当物距小于1 倍焦距时,凸透镜成 正立放大的虚像,当物距大于2 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观察完正立、 放大 的虚像后,需要将凸透镜远离花朵,才能观察到花朵的倒立、缩小的实像,故选项D 正确。 7. 凸透镜会聚解析:小灯泡的前端A部分相当于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在微型 手电筒中节能灯前端相当于凸透镜,代替凹面镜在普通手电筒中的作用,起到聚焦作用。 8. 都是实像小于解析: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凸透镜成缩小和等大的像都是实

33、 像,且都是倒立的,物体成缩小的像时,其物距大于2f,物体成等大的像时,物距等于2f, 由此判断甲透镜的焦距小于乙透镜的焦距。 9. 15.0 缩小解析:平行于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会聚在焦点上,焦点到透镜 中心的距离为焦距,由题图(a)可知,此时焦距为15.0 cm ,当蜡烛距此透镜35 cm 时, 即蜡烛在2f以外,所以在光屏上得到的是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 10. (1)左(2)缩小大(3)左解析:从装置图可知,此时蜡烛在2f以外,所 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像在1f和 2f之间,所以应将光屏向左移动;实验的14 次, 蜡烛均在2f以外,所成的像是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第5 次实验

34、是蜡烛正好在2f处,此 时成一个等大、倒立的实像,而第6 次实验是蜡烛在 1f和 2f之间,此时成一个倒立、放 大的实像;蜡烛在C点时是位于1f以内,此时成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根据凸透镜成像 规律可知,蜡烛越靠近焦点像越大,所以为得到更大的像,应将蜡烛向左移动,靠近焦点。 透镜的应用、眼睛和眼镜同步练习参考答案 1. D 解析:由题图可知,物距大于像距,并且成实像,此时物体应该放在了2 倍焦距之 外,所成像的位置在1 倍焦距和 2 倍焦距之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就是利用这个 原理制成的。 2. C 解析:题图甲中凸透镜所成的像是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所以书本应在凸透镜1 倍焦距以内,

35、这是放大镜的成像原理,而题图乙观察到字是倒立、放大的实像,这是投影仪 的原理,书本应在凸透镜1 倍焦距与2 倍焦距之间;在凸透镜成虚像时,物距越大,像越 大,因此选项C正确。 3. B 解析:由题意可知,小华看书越来越近了,说明他看不清远处的物体,这是患上了 近视,需要配戴凹透镜矫正,故选项B正确。 4. C 解析:甲图中小孔成像成的是倒立的实像,乙图中用凹透镜来矫正近视眼,漫反射 是由于反射面粗糙不平导致了反射光向各个方向传播,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只有选项C 正确。 5. 照相机变小解析:摄像头拍摄的像是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这与照相机的原理 是相同的,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凸透镜成实像时

36、,物体离凸透镜越远,像距越小, 所成的像越小,从图片上看,由乙到丙,汽车所成的像逐渐变小,即像距变小。 6. 放大倒立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20 解析:投影仪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 像的原理, 而平面镜只是改变了光的传播方向,使射向平面镜的光呈现在屏幕上方成像,要 使物体能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距必须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因此凸透镜的焦距f 40 cm2f,20 cmf40 cm,则焦距不可能小于20 cm。 7. 乙透镜近视解析:从光路图可知,激光经过甲透镜后光线变得比原来会聚了,所 以甲透镜是会聚透镜,即凸透镜; 而激光经过乙透镜后光线变得比原来发散了,起到了发散 作用,所以乙透镜为

37、发散透镜,即凹透镜,它可以用来矫正近视眼。 8. 后变小 解析:当物体靠近人眼时,若晶状体的焦距不变,根据凸透镜成像规 律可知,像远离凸透镜,既像成在视网膜后方;要使像仍然成在视网膜上,则需要将光线会 聚一点,使像距变小,所以看近物时晶状体焦距会变小,这是一种变焦系统,而像距并没有 变化,这类似于照相机。 9. 直线传播大于二倍焦距靠近灯光不直接照射面部(用多灯从不同角度照明;让 灯光透过白布照明;让墙面反射灯光照明等) 解析:左脸白,右脸黑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照射到右脸的光线较少引起的。视频摄像 头的原理与照相机相同,是将景物置于凸透镜二倍焦距以外,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根 据凸透镜成像规

38、律,成实像时,物距越小,像越大,所以他应该靠近镜头。拍摄的像面部光 线不均匀, 是由于光源光线太强或不均匀造成的,应改变灯光使之不直接照射面部,或类似 于照相馆中用多灯从不同角度照明,也可以让灯光透过白布使光线柔和一些等。 功和能同步练习 (答题时间:60 分钟) 一、选择题 1. 如图所示,粗略测量小明同学引体向上运动的功率时,下列物理量不需要测量的是 () A. 小明的质量 B. 单杠的高度 C. 每次身体上升的高度 D. 做引体向上的时间 2. 甲升降机比乙升降机的机械效率高,它们分别把相同质量的物体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 两者相比,甲升降机() A. 电动机做的总功较少 B. 电动机做的

39、总功较多 C. 提升重物做的有用功较少 D. 提升重物做的有用功较多 3. 用四只完全相同的滑轮和两根相同的绳子组成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不计绳 子与滑轮的摩擦() A. 甲较省力且机械效率较高 B. 乙较省力且机械效率较高 C. 两个滑轮组省力程度不同,机械效率相同 D. 两个滑轮组省力程度相同,机械效率不同 4. 如图所示,一根不可伸长的细绳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系一小球,O点的正下方固 定有一根钉子P。位置 1 在 O点的正下方, 位置 3 与 A点等高, 位置 5 是 A与 l 之间的某点, 位置 2 是 l 与 3 之间的某点,位置4 是高于 3 的某点。不考虑空气阻力,小球从

40、A点静止 释放() A. 第一次过位置l 后最高能到达位置2 B. 第一次过位置l 后最高能到达位置4 C. 第二次过位置1 后最高能到达位置5 D. 第二次过位置l 后最高能到达位置A 5. 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创造了无数的诗辞歌赋,我们在欣赏这些诗辞歌赋时,不仅要挖 掘其思想内涵, 还可以探究其中所描述的自然现象与物理规律,下面是某位同学对部分诗句 中蕴含的物理知识的理解 “露似珍珠月似弓”露实际是小水珠,是由冰熔化形成的; “人面桃花相映红”桃花是光源,发出的红光映红了人的脸; “飞流直下三千尺”瀑布飞流直下的过程中,水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孤帆一片日边来”“孤帆”是运动的,是以江岸为

41、参照物。 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6. 如图所示, 忽略空气阻力, 由空中 A处释放的小球经过B、 C两位置时具有相同的 () A. 速度 B. 动能 C. 机械能 D. 重力势能 7. 荡秋千是一种常见的娱乐休闲活动,也是我国民族运动会的一个比赛项目。小丽同学 荡秋千时,在从右侧最高点荡到左侧最高点这一过程中,小丽的() A. 动能一直增大,重力势能一直减小 B. 动能一直减小,重力势能一直增大 C. 动能先减小后增大,重力势能先增大后减小 D. 动能先增大后减小,重力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8. 娄底市境内煤炭资源丰富,矿山工作车昼夜繁忙,其中金竹山煤矿的空中索道是连接 山顶矿区和

42、山下火车站的重要通道,当运煤车从山下沿索道匀速上升时() A. 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加 B. 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减小 C. 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加 D. 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减小 二、填空与实验题 9. 2009年 3 月 1 日 16 时 13 分 10 秒,嫦娥一号卫星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科技人员 的精确控制下,准确降落于月球丰富海区域。在嫦娥一号卫星撞向月球的过程中,其动能不 断,势能不断,其机械能的总量(选填 “增加”、 “减小” 或“不 变” ) 。 10. 如图展示的是四川大凉山深处彝寨同学攀登木制云梯上学的情景,在攀登云梯上升的 过程中, 如果以为参照物, 可以判定其中一位同学是

43、运动的;他的重力势能会_ (选填“增大” 、 “不变”或“减小” ) 。 11. 甲、乙两同学进行爬杆比赛,爬到杆顶(杆长相同)时,甲用10s,乙用 9s,若甲、 乙两人的体重之比为5:6,则甲、乙两人爬到杆顶做功之比是_,甲、乙两人平均 功率之比是 _。 12. 青少年 在安静思考问题时,心脏推动血液流动的功率约为1.5W,则你在考试的2 小 时内,心脏做功约为 J,用这些功可以让一个质量为50kg 的物体匀速升高 m。 (g 取 10N/kg) 13. 用滑轮组将一个重为5N 的物体匀速提升10cm,由下图可知,绳端受到的拉力F 为 _N,绳端移动的距离s 为 cm,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44、14. 在某建筑工地上,工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为1200 N 的建筑材料从地面运到高 20 m 的楼上,手竖直向上的拉力是500 N,在这个过程中,工人做了 J的额外功,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_。 15. 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建筑工人用自制的滑轮组把600N 的重物缓慢提 升 2m ,如图所示,绳自由端的拉力F=250N 。拉力做的功是 J,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等 于,若不计一切摩擦和绳重,该滑轮组的动滑轮重 N。 16. 如图所示,把一个金属小球用细线悬挂起来,将小球拉到A点,然后放开,小球在从 A点运动至 B点的过程中, _能转化为 _能。 17. 在“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

45、因素”的实验中,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同一滑轮组分 别做了三次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实验次数钩码重 /N 钩码上升 的距离 /cm 弹簧测力计 的读数 /N 弹簧测力计上 升的距离 /cm 机械效率 1 2 8 0.8 24 83.3% 2 4 5 1.5 15 3 6 10 90.9% (1)在表中的空格处填上适当的数据;(机械效率用百分数表示,保留一位小数) (2)在实验操作中应竖直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 (3)从实验数据分析得出:使用同一滑轮组,可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4)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能还与其他因素有关,请你作出恰当的猜想:滑轮组的机械 效率与有关(写出一种影响因素即可)。

46、三、计算题 18. 5月 12 日,四川汶川发生8 级大地震,震后立即开展了紧急救援。在救援过程中, 常看到救援工作者使用的这种起重机械,利用这种机械吊起坍塌的混凝土结构的吊板。如图 所示是这种起重机吊臂上的滑轮组,它在50s 内将重为2.4 10 4N的吊板匀速提高 10m 。已 知拉力 F为 10 4N。则这个过程中: (1)拉力 F 做了多少功?拉力F的功率多大?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多大? 19. 如图所示,重物A是体积为10dm 3,密度为 7.9 103 kg/m 3 的实心金属块,将它完全 浸没在水中,始终未提出水面。若不计摩擦和动滑轮重,要保持平衡,求: (1)作用于绳端的拉

47、力F 是多少? (2)若缓慢将重物A提升 2m ,拉力做的功是多少? (3)若实际所用拉力为400N,此时该滑轮的效率是多少?(g=10Nkg) 中考一轮复习功和能同步练习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B 解析:本题考查了功率的测量。由公式可知P=W/t,要测量功率,需要测量出做功的多 少和所用时间的多少。 做引体向上时,克服人自身重力做功,所以要测出小明的质量,求得重力,A对;还要 知道他每次上升的高度,求出每次做功的多少,再除以时间,即可得到功率。 2. A 解析:本题考查了机械效率、功的区别。二者没有必然的联系:机械效率反映了有用功 占总功的比值。有用功相同时,机械效率高,做的总功少。 由题意知, 由于甲、 乙均是把相同质量的物体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即都是克服物体的 重力做有用功, 所以二者所做的有用功相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