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任务书示范区项目名称:海升千阳万亩矮砧苹果格架栽培标准化生产示范区 承 担 单 位:千阳县质量技术监督局 千阳县农业局 宝鸡海升现代农业有限公司 保 证 单 位: 宝鸡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起 止 年 月: 2013年5月至 2015年12月 国家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二一三年四月填 写 说 明1、示范区项目名称用:“标准化示范区”表达。2、承担单位是指承担示范区项目的质量技术监督、农业、水利、林业等部门,也可为县级人民政府、龙头企业、经济组织和协会;保证单位是指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或行业管理有关部门;参加单位是指参与项目实施的单位。3、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
2、督局上报的项目填写任务书中第一到第七项;由国务院有关部门上报的项目填写任务书中第一到第八项。4、本任务书一式三份,字迹要工整清晰。一、申请示范项目的内容、目的和意义千阳县位于关中地区西部,地处渭北旱塬丘陵沟壑区,是省列优质苹果生产基地县。全县总面积996.46平方公里,辖8镇、98个行政村,51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3.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1.1万人,耕地面积35万亩,农民人均耕地2.5亩。全县现有苹果面积4.2万亩, 2012年苹果总产1.62万吨,产值6462万元,带动果农人均增收2685元。苹果产业已成为千阳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项目实施区域海拔在7101100米之间,年平均气温10.8
3、0,年日照时数2110小时,年平均降雨量653mm,无霜期197天,资源优越,气候适宜,属渭北旱塬苹果优生区。项目内容:利用五年时间建成国家级矮砧苹果格架栽培标准化生产示范区1万亩。目的和意义:通过标准化示范区建设,一是有效的促进全县矮砧苹果集约化基地建设的科学管理;二是加快品质改良,积极实践和推广矮砧苹果标准化生产技术;三是培养一大批掌握矮砧密植栽培技术的职业农民;四是有效带动特色经济产业,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加。整体推进全县苹果产业的发展,做大做强苹果产业,优化区域布局,调整品种结构,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建立精品示范园区,打造“千阳海升苹果”品牌,实现产业升级和效益突破。从而加大示范的带动作
4、用,加快全县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速农业发展,发挥主导产业作用,提高整体效益,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加速千阳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二、示范目标任务(包括生产水平、预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以及示范辐射作用等方面)(一)、生产水平: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到2015年10月,全县建成按标准化组织生产的矮砧高效苹果面积达到1万亩,辐射带动全县建成矮砧高效苹果生产基地10万亩,总产量达到3.5万吨。矮砧苹果集约化生产技术走在全国前列,形成现代苹果产业发展的示范模式。(二)、经济效益进入丰产期后,每亩可产苹果5吨,果农人均增收1万元以上,实现苹果产业收入20亿元。(三)、社会效益1、示范带动作用
5、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带动全县苹果产业向标准化、规模化方向发展,辐射带动全县果农规模发展矮砧密植苹果园10万亩,以“一条龙”的服务模式,为果农实施苹果矮化密植提供全产业链的技术与服务,最后通过统一收购与销售,协助果农应对市场波动,提高收入稳定性。2、公共服务覆盖范围:项目建成后,可为全县及周边地区的果农提供矮砧苹果标准化生产技术、市场信息咨询、科技动态、技能培训、病虫害监测等公共服务职能。保证示范推广项目配套,协调实施,促进全县现代苹果产业健康持续发展。3、生态效益:项目计划充分利用千阳充足有机肥资源(全省标准化奶牛养殖小区示范县),减少化肥使用量。项目建成后,预计每年可以消化有机肥20万方以上
6、减少千阳奶畜养殖产业的粪便污染。项目采用滴灌节水技术,结合注肥系统可实现水肥一体化精准控制,大幅提高水分和肥料的利用率,用更少的水资源达成更高的经济及社会效益。三、示范区建设的基本条件(从现有规模、基础设施、技术力量、工作基础等几方面简要介绍示范区建设已经具备的条件)工作基础和现有规模: 千阳县总人口13.2万人,农业人口11.1万人。苹果产业是全县的主导产业之一,截止目前苹果面积4.2万亩,产量1.62万吨,产值6462万元,果品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1%,带动果农人均增收2685元。悠久的苹果生产历史、广阔的土地面积、优越的自然条件、充足的有机肥源、良好的群众基础和难得的政策机遇给了千
7、阳现代苹果产业极大的发展空间。近年以来,示范区按照“大企业引领、合作组织带动、能人大户示范、园区化发展”的总体思路,走高起点规划、高技术引领、高标准建园、高品质生产、高效益经营的路子,强力推进大企业引领、大园区承载、大合作推进、大项目支撑、大服务保障,立足资源优势,依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宝鸡千阳苹果试验示范站科技支撑和海升现代苹果国际新技术引领,抢抓机遇,调整优化区域布局,加力推进矮砧苹果基地规模扩张。止2012年末,全县已建成全国最大的矮砧苹果格架集约化示范基地6000亩、M9-T337育苗基地300亩,建设绿色苹果生产基地1万亩;建立三合村省级生态果业示范村1个、三合村苹果是“陕西苹果”标准
8、化生产示范区之一,省级果业一村一品示范村3个、市级苹果标准示范园1处,推广“果、畜、沼、窖、草”五位一体生态果园模式5000亩;发展果品专业合作经济组织6个,入社会员380名,注册“西秦竞秀”苹果商标1个。生产的红富士苹果先后荣获杨凌农高会后稷金像奖、省市优质水果奖,三合村生态果业示范园被市政府命名为宝鸡市果业领先园区。技术力量:与国际苹果领域的顶尖专家长期进行技术合作,同“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宝鸡千阳苹果试验示范站为技术支撑,县园艺站技术人员定期赴项目区进行指导,招募了大量国内一流院校的农业类研究生。韩明玉、李丙智、孙建设等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科学家和
9、国际果树协会会员赫曼教授、荷兰园艺协会主席杰克先生、阿里教授等多次深入园区开展培训和技术指导。四、示范区建设的组织管理(1)、组织方式。由千阳县人民政府牵头,千阳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千阳县农业局和宝鸡海升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具体承担,南寨镇、张家塬2个镇参与实施。成立由县政府主管副县长任组长,县质监局、农业局、海升公司主要领导为副组长,有关镇和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海升千阳万亩矮砧苹果格架栽培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建设项目的组织管理,协调指导工作,确保建设项目的完成。(2)、资金管理。认真执行项目资金有关规定,坚持专款专用原则,确定专人严管项目资金,同时,加强资金使用检查,严防挪用挤占等问题
10、自觉接受上级部门监督,保证资金的合理使用,提高资金效益。五、示范区的实施方案及保障措施(围绕标准体系、监测体系建设、贯彻实施、宣传培训、示范推广、经费支持等方面详细说明):(一)示范区建设技术方案1、进一步完善矮砧密植苹果先进种植技术应用与推广。2、组织技术力量对国内外矮砧苹果新品种进行种植示范,选出适宜于当地栽植的抗性强的品种。3、推广苹果种植领域世界先进的矮砧密植集约化栽培技术、节水灌溉技术、果园机械化作业管理技术、配方施肥技术、有机苹果栽培管理技术和果园种养结合技术等。4、组织标准栽培技术培训。把有关主要标准作为培训重点,县、镇、村、组、户逐级培训。5、组织各方面专家积极开展尚缺标准研
11、究制定,逐步完善生产、采收、分级、包装、加工等标准体系。 (二)监督检查。实施单位在生产销售过程中严格执行“标准”,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每年定期或不定期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并提出整改意见。 (三)人员培训。在做好县、镇、村三级技术培训的基础上,重点对示范区的每个农户进行科普教育,分生产季节开展标准化生产技术培训。“生产标准”每户印发一套。实行重点培训和一般培训相结合。(四)组织领导和实施管理措施。县政府成立以分管副县长为组长、县质监局、农业局、海升公司主要负责人为副组长,相关部门和示范镇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示范区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技术工作组,分别负责示范区建设的组织管理、日常事务和各种标准制
12、定、资料搜集、标准宣贯、技术试验、示范推广、农资监管等技术保障。各示范镇也相应成立示范区领导小组负责各镇的示范区建设领导组织管理指导等工作,使示范区各项内容落实到实处,全面完成计划目标。(五)配套完善服务体系建设。为确保“标准”的实施,依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宝鸡千阳苹果试验示范站为科技支撑,为项目区生产提供服务。示范区成立海升千阳万亩矮砧苹果格架栽培标准化生产示范区产协会,与陕西海升农业公司加强供销联系,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销售模式,强化对示范区建设的全方位服务。(六)项目实施风险分析及应对措施项目实施的主要风险在于自然灾害、市场风险,解决的办法主要是需要政府迅速出台各项优惠扶持政策,
13、在园区建设的初期给予必要的财政支持,同时各有关部门服务要到位。项目建设单位在园区建设时要采用相应的技术措施,提高对自然灾害的防护能力;提前进行渠道铺设,建设和完善销售团队,做好产销对接工作。(七)标准体系建设1、在海升千阳万亩矮砧苹果格架栽培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建设中,积极推广和实施国家现行的产地环境、生产技术、产品质量、包装贮运、有机食品等相关标准,形成一整套完善的标准体系。2、通过实施上述标准体系,结合千阳实际,不断总结实践,形成千阳矮砧苹果的苗木繁育生产技术规程、苹果建园标准化栽植技术标准、苹果低产园改造生产技术标准、苹果采收、分级、加工标准,力争申报省级地方标准的审定和发布。(八)计划进度
14、阶段目标根据项目的总体布置,结合资金计划,并考虑项目间的配套关系,千阳县海升万亩矮砧苹果格架栽培标准化示范园建设规划为5年(2011年-2015年),第一阶段从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完成首期6500亩果园建设。第二阶段从2013年6月至2015年10月,完善园区功能,扩大建设规模至1万亩,并通过示范效应带动周边果园建设。(九)考核验收时间:以月督察、半年检查、年度考核及项目实施结束后考核相结合,2015年10月项目实施结束后申请国家标准化委员会进行验收。六、经费来源及用途 (一)经费来源项目计划总投资3.5亿元,项目建设自筹2亿元,申请银行贷款1.2亿元,申请政府给予3000万元项
15、目建设补贴。(二)主要用途补助经费主要用于:1、立架格网栽培技术2、水肥自动控制技术3、果园信息采集处理和机械化作业4、苗圃繁育基地建设5、标准化推广和技术规范培训;6、尚缺标准的调查、研究、制定补助;7、相关标准资料的查索、购买补助;8、标准的宣传、贯彻补助。七、项目承担单位、参加单位承担单位(盖章): 千阳县质量技术监督局 负责人(签名)年 月 日千阳县农业局 负责人(签名)年 月 日宝鸡海升现代农业有限公司 负责人(签名)年 月 日参加单位(盖章):1、南寨镇人民政府 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2、张家塬人民政府 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八、保证单位(盖章): 年 月 日九、国务院行业管理部门(盖章): 年 月 日十、管理单位(盖章): 年 月 日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