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初中生物复习专题四资料分析.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5363853 上传时间:2020-04-24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776.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初中生物复习专题四资料分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4年初中生物复习专题四资料分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14年初中生物复习专题四资料分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14年初中生物复习专题四资料分析.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14年初中生物复习专题四资料分析.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年初中生物复习专题四资料分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初中生物复习专题四资料分析.pdf(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专题四资料分析能力 【课前必读】 能力要求 来源:Z。 xx 。 k.Com 初 步 的 获 取 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 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 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解题思路】 1.仔细阅读材料,提取信息。 (1)认真阅读,对材料进行深度分析; (2)明确材料反映的中心问题; (3)理清材料与哪些知识、规律和原理发生联系; (4)从众多因素中辨别出对问题的产生和发展起主导作用的关键因素。 2.联系教材,拓展思维,探索解决措施和对策。 (1)找出材料所提供

2、的热点问题情境在教材中的“折射点”; (2)回顾教材相关知识、规律和原理,并据此进一步分析材料; (3)充分利用材料中的“设问”,联系教材中和社会中的的“案例”,发现问题的原因,思 索解决问题的策略。 3.理清思路,认真作答。 (1)认真梳理思路,将思考的结果进行整理归纳; (2)解答问题,尽量做到条理清晰、答案科学完整周密; (3)注意使用专业术语。 【典型例题】 http:/w 1、 2012 年 3 月 19 日,一只狼在袭击了山东滕州两名村民后,被当地警方击毙。几天后, 山东滕州警方又活捉了一只“ 白色母狼 ” 。但有网友见到该动物的新闻照片后,发帖称是他家 丢 失的宠物狗。到底是狼

3、还是狗?一时众说纷纭。狗和狼到底有些什么区别呢?嘉明同学 决定通过上网及查阅资料的方式寻找答案。他检索到以下资料,请你分析: 资料 1:狗(家犬)和狼的分类地位: 中文学名家犬狼 纲哺乳纲哺乳纲 目食肉目食肉目 科犬科犬科 属犬属犬属 种狼狼 亚种家犬 资料2:研究发现,狗和狼的骨骼结构极其近似。现已发现的狼化石最早可追溯到40 万年前。 狗起源于狼。 通过对狗和狼的基因检测发现,中东地区狼和狗的基因组成相似 度最高。 (1) (多项选择题)根据资料1可以推测,狗和狼隶属于同一个() 。 A纲B科C种D亚种 (2)资料 2 中,属于事实的有_,属于观点的是_。 (请填编号) (3)狼的体细胞内

4、有39 对染色体, 如果这只 “ 白色母狼 ” 被确认为家犬, 则它的染色体 数目是() 。 A39 条B78 条 C78 对D无法判断 (4)综合资料1 和资料 2,用 _的方法鉴别山东警方活捉的“ 白色母狼 ” ,可以 得到最可靠的答案。 【答案】(1)ABC ;解析:从表中可以看出,狼和狗在纲、目、科、属、种这五个单位上 都是相同的,选项中出现了纲、科和种。 (2),;解析:事实是指已经发生或存在的一种客观状况。而观点是针对某个问 题表达个人看法、判断、信念、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很明显,都是客观存在的,经过 证明的事实,而是某种判断。 (3)B;解析: 从表格中知, 狼和狗属于同一种,同种

5、生物的染色体数目是一样的,所以“白 色母狼”的染色体也是39 对,即 78 条。 (4)基因检测;解析:资料一显示,二者属于同种生物,通过外形、骨骼等进行区分已很 困难,只能通过基因检测找到微弱差别。 2、自 2011 年 1 月起,我国在所有室内公共场所、室内工作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和其他可能 的室外公共场所完全禁止吸烟。下列关于吸烟危害的叙述,错误的是() A.吸烟者的死亡率比不吸烟者高数十倍 B.吸烟会导致他人被动吸烟,害己害人 C.吸烟是引发心脑血管等疾病的重要因素 D.烟草中的尼古丁能引起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促进新陈代谢 【答案】 D【解析】尼古丁对人类来说是一种有毒物质,容易产生依赖性

6、,危害人体健康, 促进新陈代谢的说法是错误的。 【巩固练习】 类型 1 社会热点材料分析 1、近年来,在我国的台湾出现的“超级细菌”,让包括青霉素在内的许多抗生素对其 失去作用。 由“超级细菌”引发的感染和导致的死亡急剧上升。该类事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抗生素的生产质量急剧下降 B 抗生素引发人体的过敏反应 C“超级细菌”已经变异成为病毒 D 滥用抗生素导致细菌抗药性不断增强 【答案】 D【解析】 利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分析可知应选择D,在滥用抗生素的情况下, 抗药性强的细菌存活下来并将该特性遗传给后代,经过几代之后逐渐稳定下来形成该细菌所 具有的能稳定遗传的新的性状。 2、世界上许多国家成

7、立了蚯蚓养殖厂,并把蚯蚓养殖厂称为“环境净化装置”。蚯蚓能用来 净化环境的主要原因是 A.能在湿润土壤的深层生活B.身体柔软,能在垃圾中钻洞 C.身体分节,运动灵活自如D.能分解枯叶、朽根等中的有机物 【答案】 D【解析】抓住资料中的关键信息“环境净化” ,可以选出 D。 3、今年4 月央视曝光了“ 毒胶囊 ” 事件,某些不良企业利用皮革废料加工制成药用胶囊。但 合格的药用胶囊主要成分是淀粉,不经咀嚼直接吞服,这主要是保护哪个器官免受药物的刺 激 A口腔 B胃 C小肠 D大肠 【答案】 B【解析】淀粉只能在口腔和小肠中被消化,胃对淀粉没有消化能力,所以药用胶 囊不经咀嚼直接吞服的话,在胃里依然

8、是完整的,要下行到小肠中才能被消化掉,吸收药物, 据此可分析出是为了保护胃。 4、在“中学生营养日”活动中,专家提出:大力宣传普及营养科学与食品卫生知识,扫除 “营养盲”在我国城乡已成当务之急。你认为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A.营养保健食品代替食物,获得营养更全面 B.不吃蔬菜,水果可代替;不吃主食,零食可代替 C.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应多摄人高脂肪和高蛋白食品 D.学生早餐也应按照“五谷搭配、粗细搭配、荤素搭配、多样搭配”的原则 【答案】 A【解析】营养保健品也属于药物,是药三分毒,不应取代食物;主食、水果、蔬 菜中都含有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要多吃; 零食中含有很多对人体健康不利的物

9、质,不宜多 吃;青少年应适当多摄入蛋白质,但多摄入高脂肪物质是不对的。一日三餐都应注意营养合 理搭配。 5、 【答案】( 1)胆汁分泌受到影响,从而影响了对脂肪的消化;解析:肝脏是消化腺,能分 泌胆汁,胆汁虽不含消化酶,但是能将脂肪消化成脂肪微粒,是脂肪消化所必需的。 (2)真皮,胃液、肠液、胰液;解析:根据皮肤的结构可知,胶原蛋白主要含于皮肤的真 皮中;蛋白质在胃里由胃液开始初步消化,最终在小肠内被肠液、胰液彻底消化成氨基酸。 (3)基因突变、癌变、染色体变异等;解析:DNA 是人体的遗传物质,受损后会引发与遗 传物质相关的基因突变等。 (4)肾小球,胃、肠肝脏肝静脉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

10、脉肺部毛细血管 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肾动脉肾脏;解析:正常尿液中不含红细胞和蛋白质, 如果尿液中出现则是由于肾小球过滤时出现了问题;书写途径时, 要特别注意铬属有毒物质, 要先到肝脏去进行解毒,然后再随血液流动,经肝静脉回心脏右侧,再经过一个肺循环,然 后随体循环送至肾脏。 6、瘦肉型“健美猪”是某些不法人员在生猪饲养中使用了化学药品瘦肉精形成的,人吃了 含瘦肉精的猪肉会出现恶心、头晕、四肢无力、手颤等中毒症状。请回答: (1)人摄入“健美猪”肉后,残留在猪肉中的瘦肉精主要在消化道的处被 吸收,然后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身体各部分,对人体造成危害。 (2) “健美猪” 的血液通过其肾脏中的肾小

11、球和肾小囊壁的作用及肾小管的作 用形成尿液,部分瘦肉精不能回流至血液,因而其尿液中可检出瘦肉精。 (3)被人体吸收的瘦肉精经过消化系统到达肾脏的血液循环路线要经过心脏的四个腔吗? (4)就上述瘦肉精事件谈谈你对目前食品安全的看法。 【答案】(1)小肠;解析:小肠是人体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2)过滤,重吸收;解析:猪的尿液形成过程与人是一样的,也要经过过滤和重吸收两个 过程。 (3)要。解析:从消化系统到肾脏大致的线路是:消化系统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 肺循环左心房左心室肾脏。 (4)目前食品安全形势比较严峻,对人类健康造成很大危害。应高度重视食品安全!解析: 只要言之有物、合理贴题即可。 7

12、、 “母鸡中的战斗机”据报道:英国某农场,一只母鸡曾孵出了5只小鸭。这些小鸭一 出生就紧紧跟随着母鸡,面对那些与自己长相不同的鸭宝宝,这只鸡妈妈毫不在意,还经常 带着它们外出“散步” 。 (1)鸭卵产下后,还要经过资料中提到的过程,小鸭才能破壳而出。 (2)能够发育成小鸭的结构是鸭卵中的。 (3)这只鸡妈妈和鸭宝宝们的表现都属于行为。 【答案】(1)孵卵;解析:鸟类的体温高于环境温度,需要用身体去孵卵。 (2)胚盘;解析:鸟卵的胚盘中含有细胞核,受精后能发育成胚胎。 (3)先天性;解析:鸟类的孵卵和育雏等行为都是生来就有的,不受环境的影响,是先天 性行为。 8、2011 年 3 月 11 日,

13、日本本州岛附近海域发生里氏9.0 级地震, 随后引发了日本福岛核电 站放射性物质泄漏事件。大批含有放射性物质的液体被排放到海水中,对附近海域的海洋生 物造成严重威胁,海水内浮游植物、小鱼、小虾,以至大型的鲸鱼自下而上都受到了不同程 度的影响。而且,据中新闻3 月 29 日报道,日本福岛核电站泄漏的放射性物质已扩散至全 球,亚洲多国和美国都检测到极微量的放射性物质。 (1)如果排放物中含有某种不易被分解的有害物质,资料中提到的几种生物,最终体内含 量最多的是 _。 (2)小鱼、鲸鱼的体内都有_,因此同属于脊索动物门的脊椎动物门。 (3)鲸鱼属于哺乳动物,而不属于鱼类,是因为鲸鱼用_呼吸,生殖方式

14、为 _。http:/w (4)在生物圈中有着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放射性物质被排放到海水中,会直接对 _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放射性物质已扩散到全球”,人生态系统的角度分析,说 明了 _ 。 (5)海水中的放射性碘和銫等物质会引起海洋生物的遗传物质改变,导致生物性状的变 异,这种变异属于_变异。 (填“可遗传”或“不可遗传”) 【答案】 (1)鲸鱼;解析:有毒物质会沿着食物链不断积累,食物链中最高营养级生物体 内最多。 (2)脊柱;解析:小鱼属于鱼类,鲸鱼属于哺乳类,都属于脊椎动物,体内都有脊柱。 (3)肺,胎生哺乳;解析:哺乳动物的生殖特点是胎生、哺乳,凡是具有此特征的动物都属 于哺乳动物。

15、 (4)海洋,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解析:海洋生态系统是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中的一种;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其中的生物和无机环境都是相互联系的。 (5)可遗传;解析:由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引起的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 类型 2 情境材料分析 9、 【答案】 C【解析】分析题意可知,只要PI 能进入细胞内部,细胞核就会被染上颜色,说 明 PI 具有使细胞核着色的性质,如果活细胞不易着色原因只能是由于细胞膜的控制物质进 出的功能将其挡在了细胞外面。 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之一,可引起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 溃疡,传播快、易流行,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本病主要通过食物、口鼻飞沫

16、及接触 传播。据此资料回答第8、9 小题 10. 下列关于肠道病毒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该病毒个体微小,但肉眼可见B. 该病毒具有细胞结构 C. 该病毒只能生活在活细胞中D. 该病毒的类型属于植物病毒 【答案】 C【解析】肠道病毒是一种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能用电子显微镜观察,且只能 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中,因它寄生在人体内,属于动物病毒。 11. 下列预防手足口病的措施中,属于控制传染源的是 A. 开窗通风B. 注意饮食卫生,喝开水,吃熟食 C. 对患者进行隔离治疗D. 加强体质锻炼 【答案】 C【解析】 患者是该病的传染源,针对患者采取的隔离治疗措施就属于控制传染源。 12、PM2.5

17、 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 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入肺颗粒物,富含大量的 有毒、有害物质,是衡量大气质量的指标之一,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诱发消化系统疾病诱发呼吸系统疾病 诱发神经系统疾病诱发循环系统疾病 【答案】 B【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入肺颗粒物”,即可判断PM2.5 主要危害人类的 呼吸系统。 13、小华和小明是一对同卵双生的兄弟,长得几乎完全一样,除了他们的母亲能分辨外,其 他人经常混淆。以下理解最为合理的是:他们二人 A生活在相同的环境里B 父母亲相同 C细胞内所含基因几乎完全一样D生长发育是同步的 【答案】 C【解析】同 卵双生是指由一个受精卵在进行细胞分裂时分

18、成的两个胚胎发育而成 的双胞胎,所以,其体内含有的遗传物质几乎是一样的,基因决定性状,所以,两人极其相 像,不好区分。 14、解剖发现,脊椎动物的心脏有四类:一心房一心室;二心房二心室;二心房一心 室;二心房一心室,但心室中有不完全间隔。根据生物进化的基本规律推断,脊椎动物心 脏进化的顺序应该是 AB CD 【答案】 C【解析】资料显示是脊椎动物的心脏类型,而且要求按照生物进化的基本规律推 断,人类是脊椎动物中最高等的,心脏分成了四腔,据此可以推断心脏是由少腔到多腔慢慢 进化的。 15、核泄漏造成的核辐射对人类有很大影响,主要症状为:疲劳、头昏、失眠、皮肤发红、 溃疡、出血、脱发、白血病、呕吐

19、、腹泻等;有时还会增加癌症、畸变和遗传性病变的发 生率,影响几代人的健康。以下有关核辐射对人类影响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核辐射引起的变异是不可遗传的变异B.核辐射引起的变异是可遗传的变异 C.核辐射只对人有危害,对动植物没有D.所有遭受核辐射的人都会发生变异 【答案】 B【解析】仔细分析资料,可以知道核辐射可以增加遗传性病变的发生率,遗传病 的特点就是遗传性,可以遗传给后代,所以B 是正确的。核辐射对所有生物都有危害,但 症状多样,并不一定都发生变异。 16、杜鹃被人们称为“ 鸟类的黑手党 ” ,它将自己的卵产到另外一种小鸟的巢中,小鸟辛勤地 为杜鹃孵卵并精心喂食杜鹃的雏鸟。对小鸟这种行

20、为的解释,正确的是() 是先天性行为是学习行为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 ABCD 【答案】 A【解析】小鸟在生殖期间表现出孵卵和育雏行为,而且不会因为环境条件的改变 而消退,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先天性行为。 17、炭疽病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牛、马、羊等食草性牲畜最容易得此病,主要 症状是高热、黏液紫黑、呼吸困难,常常来不及医治而死亡,给农牧业带来严重损失。 (1)与组成牛、马、羊等动物的细胞相比,炭疽杆菌细胞在结构上的主要特点是 。 (2)一般情况下, 炭疽杆菌可通过方式进行繁殖。 用煮沸的方式无 法消灭炭疽杆菌,主要是由于炭疽杆菌会产生。 (3)牛、马、羊都属于哺乳动物,

21、它们的生殖发育特点是,心 脏结构特点是。 (4)与肉食动物相比较,牛、马、羊等动物与其食性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是(至少列举 2 条)、。 【 答案】(1)没有成形的细胞核;解析:炭疽杆菌属于细菌,其细胞结构的典型特征是没 有成形的细胞核。 (2)分裂,芽孢;解析:细菌的生殖方式是分裂生殖;细菌在恶劣环境下能形成芽孢 来度过。 (3)胎生哺乳,二心房二心室;解析:胎生哺乳是哺乳动物的生殖发育特点,且心脏 已进化为四腔。 (4)臼齿发达,盲肠发达;解析:食草性动物多需咀嚼植物的茎叶等,臼齿发达,且 发达的盲肠也有利于对植物性食物的消化。 18、生物体内都有一种与呼吸作用有关的蛋白质细胞色素C,它是由许

22、多氨基酸组 成的,科学家分析发现通过生物的细胞色素C 的氨基酸组成的研究可以确定生物在进化过 程中的亲缘关系。即物质组成越相似,说明他们的亲缘关系越近,下表是 6 种生物的细胞色 素 C 与人的细胞色素C 的组成比较,请回答(2 分) 生称名称黑猩猩猴马鸡金枪鱼酵母菌 与人的细胞色素 C 有差异的氨基 酸数 0 1 12 13 21 44 (1)从上表的数据看,人和的亲缘关系最近,原因是两者。 (2)人和的亲缘关系最远,原因是两者。 【答案】(1)黑猩猩,两者的组成细胞色素C 的氨基酸数差异最少;解析:黑猩猩与人类 相比差异为0,根据题干中所述“物质组成越相似,亲缘关系越近”可作出判断。 (2

23、)酵母菌,两者的组成细胞色素C 的氨基酸数差异最大;解析:根据题干中所述“物质 组成越相似,亲缘关系越近”可知,酵母菌与人相比差异是所有研究生物中最大的,亲缘关 系也最远。 19、仔细阅读以下材料,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随着“江北水城”积极遴选“生态城市”的建设,生态环境获得了进一步的改善, 每到冬季来临之前,东昌湖又见野鸭归来。常有“喜鹊之乡”的东阿县鹊巢星罗密布,鹊声 悦耳动听,已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材料二:蚕农发现,雌雄蛾从茧中钻出来,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爬到一起交配,否则,因寿 命短暂会失去传宗接代的机会。雌雄蛾能在较短的时间内爬到一起,完全是靠它们之间释放 的“气味”和闻到

24、“气味”实现的。 材料三: 随着人类对野生动物保护意识的加强和对动物行为研究工作的深入,人们发现很多 野生动物在人工饲养条件下一些重要行为丢失,如野马只会在水槽中饮水。为了恢复野马在 野生条件下饮水能力,把原先导水入槽的橡胶管的拉向水坑,一步步诱导野马去水坑饮水, 从而恢复野马的野外生存能力。 (1)材料一中列举了两种生物的不同行为,即野鸭的行为和喜鹊的行 为,从动物获得途径看,它们应属于行为, 这种行为是由动物体内的所 决定的。 (2)材料二中的雌雄蛾依靠“气味”爬到一起,这种“气味”在生物学上叫做, 这一实例表明了动物个体间能够进行。 (3) 材料三中人们对野马进行了野外饮水训练,野马所形

25、成的水坑饮水行为属于行为, 这种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获得的行为。 【答案】(1)迁徙,繁殖,先天性,遗传物质;解析:从“野鸭归来”可判断是野鸭的迁徙行 为;从“鹊巢”和“鹊声”可判断是鸟类筑巢和通过鸣叫吸引异性,属繁殖行为;鸟类的迁徙和 繁殖行为都是生来就有的,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先天性行为。 (2)性外激素,信息交流(或通讯);解析:性外激素有挥发性气味,常用于昆虫吸引异 性;这种方式属于动物之间的信息交流。 ( 3)学习,生活经验和学习;解析:野马的水坑饮水需要经过训练和学习,应是学习行 为。 20、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生态旅游农业是以农业生产为依托,开发具

26、有旅游价值的农业资源、农产品、 田园风光, 是一种新型的“农业旅游业”性质的生态农业模式,也是一种新型园林形式-观光农业的形 式。山区因其特殊的地形地貌,发展生态农业有良好的资源基础,可以在荒山上种植各种果 树和茶叶, 培育园林绿化树种、花卉、盆景, 还可以在房前屋后、塑料大棚中种植各种瓜果、 蔬菜。不施用农药和化肥,适当增施有机肥, 可种出无毒无害的农产品。每当春暖花开之时、 或是硕果累累的秋天,游人如织,游玩采摘尽兴之后,还有无公害绿色食品享用,深受都 市人青睐。 (1)步入生态园区,会被塑料大棚中的反季节蔬菜所吸引。请你从有利于种子萌发、植株 生长的角度考虑, 冬天和早春塑料大棚的主要作

27、用是。大棚中施加有机肥, 可适当提高棚内二氧化碳的含量,从而提高了蔬菜作用的效率,提高了 农产品的产量。夜间适当降低大棚内温度,可抑制蔬菜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 耗。 来源:Zxxk.Com (2)想感受清新的空气,请到生态园来。这里有最大的“空气净化器”- 绿色植物,能很 好的维持生物圈中的。 (3)来到盆景花卉区,你会被这里的美景迷住。一位游客忍不住在栀子树下剪下一段带叶 的枝条, 先将其插在稀释的红墨水中,再把装置放在阳光下照晒至叶脉微红,最后将枝条纵 向切开,观察到只有被染红,说明水分和无机盐是通过来运输 的。由此他联想到植物在开花结果期间需水量增大,吸收作用加强, 此时所吸收的水分将主

28、 要用于植物的作用。 (4)据了解,该生态园内的树木、花卉、盆景只能适度出售并及时补种,以防原有生态系 统的被破坏。 【答案】( 1)保温,光合,呼吸;解析:冬天和早春气温较低,塑料大棚能很好地提升温 度。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其量增加使光合作用增强。低温情况下, 呼吸作用会减弱, 从而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2)碳氧平衡;解析: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有利于维持碳氧 平衡。 (3)木质部,导管,蒸腾;解析:红墨水会通过植物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通道即导管向上 运输, 而导管位于木质部,所以木质部被染红。植物的根吸收的水分无论在任何时期都主要 用于蒸腾作用。 (4)稳定性(或

29、生态平衡);解析:生态系统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但是如果人为过度 破坏的话,也会导致平衡被破坏, 故适度出售和及时补种有利于保持该生态系统的生态平衡。 21、冬小麦是我市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栽培历史悠久, 品质优良。请根据研究冬小麦过程 中所遇到的有关问题作答: (1)冬小麦茎的高矮、产量高低、成熟早晚等都是性状,生物性状的遗传一般是由DNA 上的控制的。 (2)冬小麦的高茎(A)和矮茎( a)是一对,将两株高茎冬小麦杂交, 收集全部种子共672 粒种植, 后代出现部分矮茎冬小麦。则子代中高茎冬小麦的基因组成是 ,矮茎冬小麦的基因组成是。假如所有种子均发育成了植株, 则理论上共有矮茎冬小麦株。

30、 (3)去年冬天至今,我市遭受了严重干旱,导致冬小麦大量减产,可见水分对植物具有非 常重要的作用,冬小麦一生中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填生理过程) 。科学 家正试图把燕麦的抗旱基因转移到冬小麦中,培育抗旱的冬小麦,这种技术在生物学上称为 。 【答案】(1)基因;解析:DNA 是遗传物质,其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称为基因,每个基因 决定一个性状。 (2)相对性状,AA、Aa,aa,168;解析: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称为相对性状; 矮茎冬小麦的基因组成是aa ,两个 a 分别来自两个亲本,所以亲本中都含有一个a,即基 因为Aa,这样的两个亲本进行杂交,产生的后代基因型有三种:AA、Aa、 aa,且a

31、a 占 25。 (3)蒸腾作用,转基因技术(或基因工程);解析:植物吸收的水分绝大部分用于蒸腾作 用;将某种生物的基因转入另外一种生物体内称为转基因技术。 22、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研究人员对核电站附近提取的海水样本进行检测后发现,包括铯 137 和碘 131 在内的放射性同位素浓度升高。同时我国一些省市,在菠菜,甘蓝等蔬菜中也检测到微量 的铯 137 和碘 131,随着风向的改变,一些别的国家也发现了放射性物质。 资料二:纽约莱曼学院研究所负责人约瑟夫 拉什林表示,海水中的辐射能够以一系 列方式威胁海洋动物的生存,放射性物质可直接导致海洋动物死亡,后代发生基因变异或者 污染它们的食

32、物链。拉什林表示, 如果海洋动物摄入受到照射的植物和小型猎物,海洋食物 链将受到污染。尤为值得关注的是,海藻等植物能够快速吸入碘。 资料三:科罗拉多州大学的维克勒指出,海洋拥有惊人的能力,可冲淡辐射。他说: “ 此外,海洋同样富有弹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形势的改善以及放射性物质的衰变和驱散, 受影响海域将逐步恢复。 (1)由资料一可以说明:生物圈是 _。 (2)核辐射将导致动物发生基因变异,那么这种变异属于_。核辐射将 导 致 海 洋 动 物 的 死 亡 或 灭 绝 , 海 洋 动 物 的 灭 绝 , 从 根 本 上 是 影 响 生 物 多 样 性 中 的 _。在食物链中, 动物的营养级越高,铯

33、 137 和碘 131 在内的放射性同位 素浓度越高,这叫做_。 (3)由资料三:生态系统具有_能力。 【答案】 (1)统一的整体;解析:资料一显示从一个地方发现放射性同位素后,其他国家和 地区也发现同种物质,充分说明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 (2)可遗传的变异,基因的多样性,生物富集;解析:基因是遗传物质,遗传物质发生变化 引起的变异属可遗传变异;基因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有毒物质沿食物链不断积累 的现象称为生物富集现象。 (3)自我调节;解析:一定限度内,生态系统有自我调节能力。 类型 3 地区材料分析 23、 2012 年初,广东某镇发生了由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丙肝”感染事

34、件。据调查,感染 丙肝的居民都曾到未采用一次性注射器的镇卫生所打过针。由此推断 A 带毒针头是丙肝的传染源 来源 学&科& 网 B 丙肝和肺结核的病原体具有相同的结构 C 丙肝属于血液传染病 D 丙肝与甲型肝炎的传播途径相同 【答案】 C【解析】 传染源只能是人或动物,故 A 可排除; 材料与肺结核无关,B 也可排除; 居民通过静脉注射感染丙肝,说明丙肝是血液传染病,而甲肝是消化道传染病。 24、今年 4 月间,洞庭湖水域发现十多条江豚死亡,据调查现存江豚数量比大熊猫还少,已 濒临灭绝的边缘。一旦江豚灭绝,对人类的损失在于 A经漫长的年代江豚会再进化出现 B整个生态系统将失去平衡 C人类将永远

35、损失一种动物资源 D渔业生产将受到极大损失 【答案】 C【解析】现在生存的动物灭绝后再进化出现的可能性几乎没有;江豚一种生物的 灭绝, 对该水域生态系统有很大影响,但对于整个生态系统不至于造成使其失衡的影响;江 豚并不是人类渔业生产的品种,所以A、B、D 均可排除。 25、 英国医生赛达尼任格在对离体蛙心进行灌注实验时发现:用不含钙和钾的生理盐水灌注, 蛙心收缩不能维持;用少量钙和钾的生理盐水灌注,蛙心可持续跳动数小时。该实验说明钙 盐和钾盐() A. 是心肌组织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 B.为蛙心的持续跳动提供足够的能量 C. 对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D.对维持心肌细胞的形态有着重要作用

36、 【答案】 C【解析】资料中显示加入含钙和钾的生理盐水后蛙心跳动可持续数小时,蛙心脏 的跳动是青蛙的生命活动。钙和钾是无机物,不可能提供能量,且资料中为提到关于心肌细 胞的相关信息。 26、 【答案】( 1)小肠,线粒体;解析: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营养物质的分解利用 发生在细胞的线粒体中。 (2)水;解析: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成分是水,肥胖者也是。 (3)是,新陈代谢;解析:该反射是建立在“听说”即语言信号上的,是人类特有的反射。 (4)4;解析:氨基酸被吸收是在小肠,血液从小肠流出经静脉先回到心脏的右心房,经 右心室射入肺动脉(此为第一次经过心脏),经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流到左心房,经

37、左心 室射入主动脉(此为第二次经过心脏),从主动脉进入头部动脉分支,在脑细胞外毛细血管 氨基酸被交换进入脑细胞,经氧化分解产生了尿素等废物,废物进入脑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 继续沿血液循环前行。 经上腔静脉流回右心房,经右心室射入肺动脉 (此为第三次经过心脏), 经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流到左心房,经左心室射入主动脉(此为第四次经过心脏),再沿 流向腹部的动脉分支经肾动脉进入肾脏,经过过滤和重吸收作为尿液的成分被排出体外。所 以,共四次经过心脏。 27、今年 4 月,某市某中学八年级的一名学生出现高烧、咳嗽、咽喉痛等症状后,陆续有多名 学生出现类似症状。经医生诊断,他们患上了同一种传染病,该病通过

38、空气、飞沫在人群中传 播。 (1)该病的病因是() A缺少某种营养物质B某种病原体入侵 C某激素分泌异常D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2)医务人员通过对患者取样物分析,找到了致病元凶。它没有细胞结构,仅由蛋白 质和遗传物质构成,这种生物属于(填“细菌”或“真菌”或“病毒”) 。 (3)发生这种传染病后,学校立即对所有教室进行消毒,该措施属于() A控制传染源B切断传播途径C保护易感人群 (4)小敏接种过乙肝疫苗,她认为自己体内有抗体,不会患上这种传染病,她的想法 对吗?。为什么?。 【答案】(1)B;解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 (2)病毒;解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

39、 (3)B ;解析:该病通过空气和飞沫传播,对环境消毒,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4)不对,接种疫苗属于特异性免疫或每种抗体都具有特异性;解析:乙肝疫苗只对乙肝 病毒起作用。 28请阅读以下资料,回答问题 镉污染像幽灵一样渗透在湖南省湘潭市马家河镇。近几年来有十几位村民出现不同程度 的腹痛、呕吐、关节疼痛等症状,经化验发现,原因为镉中毒。 2011 年 3 月,国务院批准了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实施方案,计划到“十二五” 末,湘江流域内涉重金属企业的数量和重金属排放量比2008 年减少50% 。今年在湘江流域 开展了“同心系湘江,共护母亲河”活动,旨在关注湘江重金属污染,助力将湘江建设成为 “中国

40、莱茵河” ,带动湘江流域绿色发展、科学发展。 (1) 根据所学知识,你推断资料中的村民所患的是病。 (2)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观察到在马家河镇流域范围内,有许多的工厂直接将工业废水排 到河水中, 河水颜色发黑, 并散发出刺鼻的恶臭味。该小组同学决定探究污染的河水对生物 生长发育的影响。 实验小组准备了生长状况相同的20 只小蝌蚪, 平均分成A、B两组, 分别放在两个水缸 中,其中A组中盛有洁净的、未被污染的河水,B 组中盛有。将 A、B两个 水缸放置在适宜的条件下,用相同的饵料喂食蝌蚪,观察蝌蚪的生长情况。 (3) 请你预测可能的实验结果: 若 A、 B组的蝌蚪都正常生长,说明; 。 (4) 面

41、对环境污染,我们可以做哪些有益的工作? 。 【答案】(1)痛痛;解析:镉中毒易导致“痛痛病” ,也称“骨痛病”。 (2)被污染的河水;解析:根据研究问题可确定变量为镉,A 组为洁净河水的话,B 组必 须是被镉污染的河水。 (3)污染的河水对蝌蚪的生长发育没有影响;解析:不同河水中蝌蚪发育都正常的话说 明镉污染对蝌蚪的发育没有影响。 A 组蝌蚪正常生长,B 组蝌蚪死亡(或畸形、发育迟缓、发育过快);说明污染的河水对 蝌蚪的生长发育有影响;解析: 已经对一种结果做出了预测,根据资料中人患病的报道可 以 做出污染的河水影响蝌蚪发育的预测。 (4)宣传环保、爱护环境、节约用水;解析:有益的工作很多,但

42、是要从中学生力所能及 的角度去解答。 29、黄岩岛是我国南海一座美丽的珊瑚岛礁。岛礁周围生活着多种多样的海洋生物,其中最 为有名的是金枪鱼。它是游动速度最快的海洋动物之一;它的种类包括蓝鳍金枪鱼、黄鳍金 枪鱼、 长鳍金枪鱼等。金枪鱼还是该海域的顶级消费者,它捕食章鱼, 二章鱼所捕食的小鱼 要吃大量的浮游藻类。 (1)黄岩岛水域生活着多种多样的海洋生物,这体现了的多样性。 (2)金枪鱼的呼吸效率高,它的呼吸器官是。 (3)金枪鱼鳍的蓝色和黄色是一对性状,这些性状都是由控制的。 (4)请根据资料内容,写出一条完整的食物链:。 (5)如果该海域被铅污染,体内铅含量最多的生物是。 【答案】(1)物种;

43、解析:不同种类的海洋生物体现的是物种多样性。 来源 学科网 (2)鳃;解析:鱼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 (3)相对,基因;解析: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称为相对性状;基因控制性状。 (4)浮游藻类小鱼章鱼金枪鱼;解析:提取资料中的植物和动物,然后从植物开始, 以单箭头连接,表现它们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 (5)金枪鱼;解析: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的方向不断积累,在食物链最高营养级生物体内最 多。 30、山东省卫生厅近期组织专家对该省夏季重点传染病疫情形势进行分析研判,并发布了卫 生防病信息提示。专家分析预测, 今年山东省手足口病疫情总体发病水平仍比较严重,目前 已进入流行期。 由于病毒型别发生转变

44、,全省病例表现以轻症为主,重症数量相对减少。但 肠道病毒 EV71 型感染病例仍占一定比例,发生重症和死亡的风险依然存在。 很多市民把该病与口蹄疫相混淆,曾一度引起恐慌,其实手足口病是上世纪80 年代就 发现的一种常见的发疹性传染病,患者以婴幼儿多见。该病主要是由肠道病毒引起,传播快, 多在夏秋季节流行,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呼吸道飞沫、接触也可传播。 (1)手足口病患者感染的肠道病毒,从传染病的角度来说,它属于;从免疫的角 度来说,它属于。 (2)肠道病毒EV71 型传染病患者康复后可获得对该病毒的免疫力。原因是 ,这种免疫属于免疫。 (3)科学研究发现,该肠道病毒在繁殖过程中容易发生变异,变

45、异的病毒引起的疾病更 难治疗和预防。那么,这种变异属于的变异。 (4)专家认为,手足口病是一种可防可控可治的常见传染病。为预防手足口病的传播, 请你为此病高发区的居民提出两条预防该传染病的可行性措施:_ 【答案】( 1)病原体,抗原;解析:肠道病毒是引起手足口病的病原体,也是侵入人体能 引起人体免疫反应的抗原。 (2)体内产生抗体,特异性;解析:抗原侵入人体后能刺激免疫系统产生针对该病原体的 抗体,并在该病原体再次侵入人体时发挥作用,所以属于特异性免疫。 (3)有利;解析:这种变异虽对人体不利,但对于肠道病毒来说对其生存有利。 (4)注意饮食卫生;加强体育锻炼;注射疫苗等;解析:预防传染病可以采取控制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的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