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实验复习常见气体的制取【精品教案】.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5368422 上传时间:2020-04-24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13.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实验复习常见气体的制取【精品教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九年级化学实验复习常见气体的制取【精品教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九年级化学实验复习常见气体的制取【精品教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九年级化学实验复习常见气体的制取【精品教案】.pdf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九年级化学实验复习常见气体的制取【精品教案】.pdf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实验复习常见气体的制取【精品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实验复习常见气体的制取【精品教案】.pdf(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用心爱心专心1 2010 化学实验复习二气体的制取复习课教学设计 “无处不在的自然现象,蕴涵着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丰富素材。引导学生认识和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 了解化学变化的奥秘,是化学启蒙教育的重要内容。” 化学课程标准 O2和 CO2是学生身边常见的物质,通过对O2和 CO2制取的探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活动, 让学生体验化学美。 在人教版教材中,对O2和 CO2的制取使用了很大的篇幅,而且做为身边的化学物质,认识O2和 CO2, 了解其制取方法,也非常重要。 一、课标要求: 化学课程标准中规定:初步学习在实验室制取O2和 CO2。 二、教材要求: 从教材的设计上看,首先在第二单元详

2、细介绍了O2的制取方法,教材中首先从反应原理的讨论,制 取装置的设计,气体的检验,气体的收集等方面对学生进行了展示,然后设计了一个活动与探究实验,让 学生通过实验来学习O2的制取方法。 教材的第六单元设计了CO2是的制取研究从课题上看与前面的O2的制取有了很大的不同,单 从课题上来理解,制取O2是授人以渔,让学生在学会制取O2的基础上,自主探究CO2的制取方法。在CO2 制取的研究课题中,首先设计了一个探究活动,让学生来归纳气体制取的一般方法。 在课改前,一直关注的三种气体的制法是全册书的重点,而在新教材中,H2只是以一个拓展性课题的 方式出现。这也是有理由的,在学会了O2和 CO2制取的基础

3、上,再来研究H2也是水到渠成。 从这一点设计上看,体现了教材对学生探究能力培养上的引导,因此, 气体的制取首要任务还是培养 学生的自主学习,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复习巩固二氧化碳、氧气、氢气三种气体的实验室制取原理、发生装置、收集方法。 (2)掌握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设计思路。掌握相关装置的使用原则以及正确的装备顺序。 (3)提高分析和解决较复杂的具体实际问题的能力。 (4)掌握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和联想,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探索问题、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2)通过对固固加热装置的改进,提高学生实验设计、仪器选择

4、能力。 (3)通过课堂练习的完成,巩固学生对本课重点知识的掌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实验的设计和改进,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养成勤于动脑的好习惯。 (2)运用科学原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学科态度,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巩固二氧化碳、氧气、氢气三种气体的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方法。 (2)掌握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设计思路。 教学难点: (1)气体制备时仪器选择、设计实验方案. 用心爱心专心2 图 15 (2)并对气体收集方法进行探索. (3)气体制取装置的延伸 . (4)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思维能 四、中考题型: 气体的制取在中

5、考中是一个重要考点,我分析了许多省市的试卷,每年占近10% 的比分。在河北省的 中考中, 2007 年第 36 题占 5 分, 2009 年第 36 题占 5 分。从比分上看,考点的地位基本没有变化,本人 认为从课标的要求上看也不会有变化。 从题目的设计上看,也充分体现了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方法。 2007年河北省中考化学试题 36 ( 5 分)在实验室里常采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混合的方法制取氧气。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用图 15 所给仪器可以组装出多套氧气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请你组装一套氧气的发生装置和 收集装置,写出所选择的仪器编号。 (3)简要说明你组装的气

6、体发生装置的优点。 (4)用你组装的装置收集氧气,如何知道氧气已收集满? 。 (5)这套气体发生装置也可以用来制取二氧化碳。如果选用碳酸钠粉末和稀盐酸来制取二氧化碳, 为了控制反应速率,应对该气体发生装置如何改进?(可另增仪器) 。 2009 年河北省中考化学试题 36(5 分 )请你和小明一起进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探究。 (1)选择药品。小明对三组药品进行了研究,实验记录如下: 组别药品实验现象 块状石灰石和稀盐酸产生气泡速率适中 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产生气泡速率缓慢并逐渐停止 碳酸钠粉末和稀盐酸产生气泡速率很快 从制取和收集的角度分析,一般选择第组药品,该组药品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不选

7、择第组药品的原因 (2) 选择装置。通过对制取氧气装置的分析,他选择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你认为他选择的依 用心爱心专心3 据是 (3) 制取气体。将药品装入所选装置制取气体,并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验满方法是 (4) 气体检验。将生成的气体通入石蕊溶液中,溶液变红,因此他确定该气体是二氧化碳。他的检验方法 是否正确 ?请说明理由 试题分析:这个试题从考察面上给学生留了更多的空间,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得分的机率,但首先也是 从O2、CO2的制取来进进行考察。然后考察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制取探究、装置的变形应用和对物质性 质的推测。 近三年的中考对该内容的考察上都采用了装置的选择这样的呈现方式,

8、这样的方式也是体现课标中创 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景的要求。 五、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为气体的制备和收集,在实验部分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主要分为基础知识部分和拓展延伸部分, 基础知识部分主要为气体发生和制取装置的选择,主要目的是复习巩固并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同时对那 些在学习上“吃不饱的学生”,设计了在实验装置上的延伸,从而达到拓展学生的思维。在教学目标引导 教学的思想规范下,整堂课有一条结构线索就是逐步完善一套流畅、正规的常见气体的制取流程,使学生 在复习基础上对知识进行系统的归纳总结,并逐步完善。同时一条暗线的设计是通过在多个环节上设置障 碍形成思维动势,进行思维训练。尤其是在实验装置的选择上

9、,我认为教材上的实验装置设计都是经典装 置,久而久之交给学生的是一种固定模式,如果不明确器材的结构功能,不懂变化,思维就会产生惰性, 所以本堂课在让学生使用好经典装置的同时,教给他们一种实验创意设计的意识,学会实验器具的迁移、 联想,我的教学设计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重视课堂小结。教学中,不断的引导学生自己反思、自己整理、自己归纳气体的制备装置和收集 装置,并通过习题练习的反馈,强化掌握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二、重视知识的延伸。在本节课中,气体制取装置的延伸是本节课的难点之一,通过对所学的实验的 收索活动,对各实验装置图进行分析对比,使气体制取和收集装置得到延伸,这样可以避免部分学生遇到 难题

10、目,就放弃。 三、重视对学生思维的启发和训练。引导探索是学生从感性阶段上升到理性阶段的关键。在延伸制二 氧化碳的装置中,问:“打开瓶塞什么气体会跑掉?”“在不打开瓶塞的过程中添加盐酸,如何改进装置” “实验过程中,发现气体不够用,怎样在原有的装置上改进装置获得更多的气体?”通过启普发生器,引 出“启普发生器有什么样的好处?”,再延伸到简易制氢装置,这些阶梯式的思考讨论题逐步引导学生, 使学生的能力,思维逐渐得到提高。 四、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给学生以学法的指导。我在本节教学设计中,重视贯彻“教师为主导,学 生为主体” 的原则, 在教学活动中, 利用多媒体教学方式,结合反馈习题的分析和解答,巩固

11、所学的知识。 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自始至终都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寻求优化的学习方法, 掌握知识,突破难点,以期实现教学目标。这样既减轻学生的负担,又提高了教学质量。 五、利用多媒体,既增加容量,又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教学中所施 用的各种教学媒体是否有效,教学目标落实的如何,要及时反馈。我在备课时精心设计了问题,本着起点 宽、要适度、低台阶、小坡度、低难度、促提高的原则,把要复习的知识纵穿成串,横穿成线,编织成知 识的网络,而结成网的中心是结。只要解开结,也就达到了复习的目的。所以在复习时要“源于平时,高 于平时 “ ,也就是说,要推陈出新,要从

12、新的高度,用新的方法提高复习课的效果。 这样设计的一节复习课,课堂的容量大、密度高, 能重点突出, 难点突破, 又切实做到面向全体学生。 全员、全程参与,很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较好地体现了初中建设年“轻负担,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效果。 用心爱心专心4 六、教学设计: 在气体制取和收集的复习课中,我为了能取得“轻负担,高质量”的效果,把握知识梳理和拓展延伸。 复习教学中的设计如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 实 验 室 制 取 气 体 的 一 般 思 路 【展示】 PPT记忆大搜索 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 选择制取气体装置的依据。 选择收集气体装置的依据。 O2 、H2、CO2的实验室制取的原

13、理?(用化学 方程式表示)。 【展示】 PPT正确的化学方程式 搜索相关内容 写出相关的化 学方程式 复习巩固三种气体的制取原理 【提问】 1、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 2、选择气体发生装置的依据 3、初中常见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有几套? 【展示】 PPT正确的固固加热型发生装置 引导学生分析这套装置可制取哪些气体?这 套装置中的仪器经过删减或增加还可以做哪 些实验? 【展示】 PPT各实验正确装置 6、将固固加热型装置如何变动可成为固液不 加热型装置? 【展示】 PPT正确装置 【提问】引导学生分析固液不加热型装置优缺 点并寻找改进方法 【展示】 PPT正确装置 这四套装置的区别在哪? 【归纳、板

14、书】选择气体发生装置的依据 【展示】 PPT规律应用 : 根据反应原理,选择 制取气体的发生装 思考、回答 1. 选择反应原 理 2. 确定实验装 置 3. 验证气体 反应物的状态、 反应的条件 固固加热型 固液不加热型 观察 思考、回答 收索、回答 思考、回答 酒精灯去掉, 试 管竖起 思考、回答 思考、回答 思考、回答 掌握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 知道发生装置的选着与反应物状 态和反应条件的关系。 提高学生辨析装置的能力。 通过对所学的实验的收索活动, 对各实验装置图进行分析对比, 使气体制取装置得到延伸。 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归纳能力。 在延伸固液不加热型装置中,这 些阶梯式的思考讨论题逐步

15、引导 学生,使学生的能力,思维逐渐 得到提高。 培养学生辩证的看得问题 用心爱心专心5 【提问】 1 产生的气体可用哪些方法收集呢? 2 我们收集到的氢气、氧气、二氧化碳分别可 用哪些方法收集呢?请写在导练单上。 3、理由呢? 【归纳、板书】 选择气体收集装置的依据 【练一练】 用所给仪器选择制取硫化氢气体的装置 【展示】 PPT 制取装置 【提问】 1、制取硫化氢气体这个实验装置是否最合理 呢? 2、为什么? 3、那么,针对这个问题,该如何解决呢? 【展示】 PPT 制取装置 【过渡】 多功能瓶很好地解决了在制取过程中可能造 成的气体外泄问题,但是从整个完整的实验来 看还有什么问题没解决呢?

16、 【归纳、板书】处理尾气的一般方法 4、 这两种处理硫化氢尾气的方法哪一种更好 呢?为什么? 引导学生总结多功能瓶的用途 【练一练】 2 、用锌与浓盐酸反应制得的氢气中混有氯化 氢和水蒸气,请选择适合的装置制取干燥、纯 净的气体。 排水法、向上排 空气法、向下排 空气法 学生归纳、 回答 气体的密度、 气 体的溶解性 思考、回答 不合理 硫化氢气体是 一种有毒气体 使用多功能瓶 要长进短出 (密 度比空气大) 尾气没有处理 总结、回答 思考、讨论 讨论混合性气 体净化制备的 实验设计方案 以旧促新, 通过旧知识的回顾,培养 学生总结知识的能力 培养学生归纳方法的能力和严谨的 逻辑思维能力。 对

17、多功能瓶的使用加以熟悉。 调动学生的兴趣,集中学生的精力 【小结】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设计思路 (发生装置 净化装置 收集装置 尾气处理 ) 培养学生归纳制取气体的一般方法 和思路 【创设情境】 工业生产中,用NH3还原 CuO制取单质铜, 请同学们群策群力,设计一套实验室装置收集 一瓶干燥、纯净的氨气以便在实验室中模拟NH3 还原 CuO的工业生产。 氨气的制取原 理 用心爱心专心6 二、 设 计 实 验 【提问】 若要完成这个实验设计,你还需了解哪些信 息? 【提供信息】 1、实验室制取氨气可采用常温下用浓氨水与 固体烧碱混合的方法来制氨,只要将浓氨水滴 入盛有固体烧碱的锥形瓶中,待冒气

18、泡较多 时,即收集氨气。 【提问】 你能提供什么信息吗? 【过渡】 组内每位同学都要能说出本组的设计意图,待 会儿 , 任意一位学生都能说出本组设计意图。 【讨论】 用投影仪展示几组具有代表性的设计方案 (不一定正确的),一起讨论! 练习【展示】 PPT 氨气易溶于水, 密度比空气小, 有刺激性气味 (处理尾气) 练习 通过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 的科学合作精神;发散学生的思维, 进一步提高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并 提高知识的应用能力。 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总 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收获与体会归纳本节课的重、难点 附:课件 七、教学反思 本课旨在通过对气体的制取和收集的专题复习,形成了由点到线

19、、由线到面、 思路清晰、 比较系统、 完整的一节课。让学生掌握了三大气体实验室制法的原理、装置和收集方法,让学生学会用科学的方法去 分析推理、解决实际问题。对有难度或较发散性的问题进行小组讨论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对一 些习题的分析,由学生自行表达,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教学,可以看出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已经有了明显的提高,知识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巩 固,基本完成了教学目标。并通过对简单固液反应装置的运用及延伸,这种问题培养了学生积极动脑的好 习惯。 再者, 通过对固固供热装置的改动,培养了学生实验设计及改动的能力,采用学生讨论分析的形式, 活跃了课堂气

20、氛,使学生获得了成功的喜悦,激发了学习化学的兴趣。 当然,本课也有较多不足之处,有些部分教师讲得过多,不够精炼,应放手让学生自己思考总结,充分培 养学生积极思维的习惯,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此外,有些细节部分还应注意,比如:语言表 达的明确度和清晰度还需加强,语言上过于平和,应更加抑扬顿挫,声音应更加宏亮些,调节课堂气氛, 吸引学生注意力。 | 八、评课 授课教师:任春新 化学实验一直是中考化学的年考查重点,制备氧气和制备二氧化碳两套装置更是初中化学实验的重 点。在任老师2010 化学实验复习这一堂课中,任老师先让学生进行了记忆大收索,即让学生回忆三大 气体的实验室制备原理,将已经学过的知识进行重现。然后,师生共同总结实验室制备气体的一般思路, 再让学生进行比较,为什么制取不同气体或制取同一种气体装置的区别却这么大,先让学生对发生装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