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农发基金项目开发总结汇报.docx

上传人:yyf 文档编号:538697 上传时间:2018-11-1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农发基金项目开发总结汇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国际农发基金项目开发总结汇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国际农发基金项目开发总结汇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农发基金项目开发总结汇报.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国际农发基金项目开发总结汇报 特征码 MbEBhdhlOmRJfYHSLcJc 我们*县是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省财政补贴县。 农业生产条件恶劣、农村经济发展落后,极大地制约了我县农 民增收致富的步伐。1992 年以来,通过省、市项目办的大力支 持帮助,国际农发基金项目对促进我县的农业、农村经济的快 速发展、农民生活的改善,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从 98 年以来,我们在开发思路上不断创新;在开发措施上推陈出 新;在开发经验上不断进行总结。使我县共实施国际农发基金 项目七大项,二十个子项目,总投资 4,050 万元。实现了我县 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发展。从而确

2、保 我县项目滚动开发的顺利进行。 一、开拓创新,推动农发项目工作向纵深化、宽领域发展 第 2 页 实践证明,任何一项工作要想在原有的基础上实现新的突 破,是难上加难。几年来通榆县的国际农发基金项目工作在省 市的正确领导下,可以说,一年好于一年,滚动发展,取得了 良好的效果,也获得了一定的荣誉。但在实践中我们感到,要 实现农发基金使用效益的最大化,管理的科学化,只局限于固 有的思路,沿用一些已有的经验,推行一些老的作法,是很难 实现国际农发基金项目工作向深层次发展的。因此,我们把思 路创新,措施出新,经验出新作为近年来国际农发基金项目工 作的重中之重,纳入领导班子的重要日程,从而开创了通榆国 际

3、农发基金项目工作的新局面。 一是高起点站位,不断拓展国际农发基金项目工作新思路。 做为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我们深感开发项目来之不易,要实 现农发基金项目工作大的跨越,必须跳出原有的思维方式和空 间,只有把自己放在全市乃至全省的农发基金项目工作中去比 照、去找差距,才能不断地将自己的探索和总结与先进市县的 经验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进一步地丰富我们的思路,开扩我 们的视野,实现通榆国际农发基金项目工作的新发展。为此, 我们在项目建设和管理上,每年都派出局里的业务骨干参加国 家、省、市组织的各类培训班,同时有目的地组织相关工作人 第 3 页 员到省内开发项目搞得较好的兄弟市、县学习经验,保证了人 员

4、业务素质不断提高。在开发项目方向确定上,由局领导亲自 带队外出学习、考察,开会研究选择开发项目,把外地经验与 通榆实际充分结合起来,做到了合理选项,科学开发,从而实 现了国际农发基金项目工作由常规农业向效益农业的转变,由 设施农业向生态农业的转变,由重回收向长效管理的转变。 二是调整方向,不断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国际农发基金 项目开发是最直接、最现实的招商引资手段,也是破解我县农 业资金短缺矛盾,推进农业产业化,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最有 效途径。因此我们把国际农发基金项目开发作为农村经济结构 调整的启动点,通过国际农发基金项目给传统的、常规农业起 到的示范、典型、带动作用,潜移默化地影响农民,改

5、变传统 观点,引导他们向产业化发展方向靠近。几年来,我们在构筑 具有通榆特色的葵花、大豆、绿豆、牧业等优势产业,进行了 积极的探索,发挥了作用。 三是强化责任,认真解决项目工作中的难点问题。在实践 中我们感到,在项目工作中最突出的难点问题是配套资金和贷 款回收问题,为攻克这一难题,我们创新工作方法,在工作中 第 4 页 坚持了领导协调、督办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难题由县包 项目领导负责协调,帮助解决,帮助落实配套资金与各项目单 位签订贷款回收责任书,对完不成回收任务的实行电视曝光等, 使我县开发项目一路绿灯,顺利进行,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开发 环境。 四是以人为本,对项目管理人员高标准、严要求。

6、选好人、 用好人是抓好项目管理的重要环节。我们突出“以人为本”的 思想,强化对项目管理人员的选派、培养。首先明确了用人机 制。根据县、乡、村三级国际农发基金项目领导组织调整要求, 把一批有基层工作经验、业务能力强、懂政策、有事业心、责 任感的精干力量充实到一线,对项目实施具体管理。其次是建 立业务培训机制。每年由局里组织 2-3 次业务培训班,针对项 目开发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共同探讨解决办法,建立起 常年学习、定期培训机制。第三是建立了人员调整机制。2000 年我县羊井乡财政所长由于在项目资金管理方面工作不到位, 项目实施不理想,被撤销了所长职务,局里另选派一名业务能 力强、综合素质高的

7、干部担任,全县建立了人员随时根据工作 合理调整的机制,使国际农发基金项目管理进一步趋于科学化、 合理化、规范化。 第 5 页 二、因地制宜,选好开发项目 几年来的国际农发基金项目实施,使我们深刻地认识到, 开发项目的选择至关重要。开发项目选准了能够达到事半功倍 的效果,选差了势必劳民伤财,所以在选项这个问题上打破原 有的习惯思维和方法,因地、因人制宜,不搞一刀切。在选择 项目上,我们和有关部门以及专业技术人员多次考察论证,最 后通过政府统一确定。在选项内容上,我们坚持以市场为导向, 科技兴农;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财政实力增强为目标,以 调整经济结构为重点,大力培育特色经济,发展生态效益农业,

8、 推进农村经济全面、健康发展。在确立具体项目上我们把握三 个原则:第一,突出特色原则。通榆县土地面积大,土质比较 贫脊,但草原比较好,这里的农民有着多年的养畜经验。所以 从 98 年以后我们重点搞了养殖业项目。从 98 年到现在共实施 了 5 个项目,总投资 1,300 万元。第二,群众自愿的原则。我 们始终认为,农民是项目开发的主体,再好的项目农民不满意, 农民不愿意参与也是行不通的。所以在实际工作中,项目确立 后,农户不愿意的我们不予扶持,农民愿意参与的,我们优中 选优,选择有良好的还款信誉、懂经营、会管理的农户做为参 项农户。这样就为我们的项目滚动开发提供了前提和保证。第 第 6 页 三,优质高效原则。为了把有限的开发资金用在刀刃上,充分 发挥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益,保证国际农发基金项目的开发质量, 我们在立项上始终坚持选择科技含量高、市场销售好、有发展、 有潜力的开发项目。从滚动开发以来,在我们的项目实施过程 中共有参项户 23,000 户。户均年增收 2,000 余元。有相当一部 分贫困户已经通过国际农发基金项目步入了小康之家。像我县 兴隆山镇的冯万库家以前是有名的贫困户,从 95 年起搞养羊项 目,现已盖起 4 间砖瓦房,年收入达 15,000 万元,人均 3000 元,达到了通过国际农发基金项目实现脱贫致富的最终目的。 $Fals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事务文书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