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徐州2020中考语文模拟测试卷(解析版含答案).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5389360 上传时间:2020-04-29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388.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徐州2020中考语文模拟测试卷(解析版含答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江苏徐州2020中考语文模拟测试卷(解析版含答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江苏徐州2020中考语文模拟测试卷(解析版含答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江苏徐州2020中考语文模拟测试卷(解析版含答案).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江苏徐州2020中考语文模拟测试卷(解析版含答案).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徐州2020中考语文模拟测试卷(解析版含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徐州2020中考语文模拟测试卷(解析版含答案).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满分: 14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2 分) 1古诗文默写。 ( 10 分) (1)_,风正一帆悬。 (2)大漠孤烟直,_。 (3)浊酒一杯家万里,_。 (4)子曰:“饭疏食饮水,_,乐亦在其中矣。 ” (5) _ _ ,_,_,山间之四时也。 ( 6) 雁门太守行中的“_,_”两句,表现了将士们以死报国的坚定决 心。 【答案】 (1)潮平两岸阔(2)长河落日圆(3)燕然未勒归无计(4)曲肱而枕之( 5)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 6)报君黄金台上意提 携玉龙为君死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

2、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瞥 (pi)见招徕 (l i)拈 (zhn)轻怕重披星戴 ( d i)月 B殉 (X n)职蓦 (m )然不言而喻 (y ) 并行不悖 (b i) C喑 (yn)哑阻遏 (y )名副 (f )其实锋芒必 (b )露 D侧 (c )隐迁徙 (x?)郑重其事 (sh )沧 ( cn)海桑田 【答案】 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要求从读音和字形两个点上判断。拼音,首先要读准汉字,排除方 言的干扰, 不可读错,拼音时注意易混的声母与韵母。错别字,主要是因音同或形似而 错。本题用反选排除法,A 项“拈”读ni n,C 项“遏”读,D 项中“侧”应为“恻” , 答

3、案为 B。 【考点定位】 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识记并正 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 3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6 分) 立春之美,没有桃花肉红、萱草绿肥的艳俗,完全是一种()的静静等待着的含蓄 美。残雪虽然还未消尽,但是早梅已经在山坳中疏影横斜,占尽了风情;_。 水仙花尽情享受着即将被替换的阳光,枝条摇曳,金盏簇拥。 本是素馨之花,竟也会被激发 出、拥挤成甜俗的浓香。这令人想到,梅也好,水仙也好,其实本质都是免不了争春的。真 正唯一不争的是春兰,虽然她依然故我,仍然静静地只甘居墙角架上一隅。与梅或水仙比, 它绝不怒放,漫长地()良久,才

4、偷开半朵,只为自由之赏。 (1)为文中括号处选择恰当的词语。(2 分) 清淡淡雅哺育孕育 (2)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2分) (3)运用“虽然但是”的句式为文中横线处写一句话。(2 分) 【答案】 淡雅孕育 真正唯一不争的是春兰,只有(因为)她依然故我,仍然静静地只甘居墙角架上一隅;或删 去“虽然”。 示例一:春风虽然还是料峭,但是垂柳已经在河畔边绽出新芽,描绘着画意。示例二:阳光 虽然还不够温暖,但是迎春花已经在花园里悄然含苞,充满了生机。示例三:蛰虫们虽 然还未出土,但是一个个细小的孔洞都已钻通,积蓄着力量。 【解析】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试题分析: 病

5、句原因很多, 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 语序不当、 前后矛盾等。 判断病句, 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 毛病, 再用所学知识 (病句类型)作分析。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 断。划线句是“真正唯一不争的是春兰,虽然她依然故我,仍然静静地只甘居墙角架上 一隅” 。从句意上看, “虽然”根本就是多余的,直接删去好了。【考点定位】辨析或修 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试题分析:本题查考的是仿写句子。注意前半句的“虽然”中的“然”是“这样”的意思, 那么“这样”指那样?应该是立春前后景象,“但是”表转折,转到哪里去呢?从文意 来看,

6、应该偏向“争春”了。 【考点定位】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4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简爱是英国著名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 作品成功塑造了主人公简爱 独立自主、敢于反抗、追求平等的女性形象。小说以第一人称叙述,亲切感人。 B 背影老王藤野先生的作者分别是朱自清、杨绛、鲁迅,文体都是散文, 都刻画了特色鲜明的人物形象。 C 海底两万里 是法国作家儒勒 凡尔纳创作的科幻小说,作品中 “遭冰山封路”“陷 缺氧危机”“海底观美景”“征服 星期五 收为奴仆” 等情节极富幻想、引人人胜。 D 三峡选自水经注,作者是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与朱元思书选自艺文

7、 类聚 ,作者是南朝梁文学家吴均;两篇文章都是描写山水的佳作。 【答案】 C 【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二、古诗文阅读(19 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16 分) 【甲】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 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讳、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 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 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8、。 【乙】亮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器,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时人异焉。遭汉末扰乱,随 叔父玄避难荆州,躬耕于野,不求闻达。时左将军刘备以亮有殊量,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 亮深谓备雄姿杰出,遂厚相结纳。及魏武帝南征荆州,刘琮举州委质,而备失势众寡,无立 锥之地。 亮时年二十七,乃建奇策,身使孙权,求援吴会。权既宿服仰备,又睹亮奇雅,甚敬重 之,即遣兵三万人以助备。备得用与武帝交战,大破其军,乘胜克捷,江南悉平。后备又西 取益州。益州既定,以亮为军师。将军备称尊号,拜亮为丞相,录尚书事。 (选自晋陈寿进表 ) 5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是/ 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B是以/ 先帝简拔以

9、遗陛下 C是以先帝/ 简拔以遗陛下D是以先帝简拔以遗/ 陛下 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4 分) (1)志 虑忠纯志 :_ (2)悉以咨 之咨 :_ (3)时人异 焉异 :_ (4)益州既 定既 :_ 7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 分) () A有所广益B 性行 淑均 益 慕圣贤之道大道之行也 C备得 用与武帝交战D江南悉 平 所识贫乏者得我与 悉 如外人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 分) (1)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2)亮时年二十七,乃建奇策,身使孙权,求援吴会。 9 【甲】文表现了诸葛亮的_,而【乙】文则表现了诸葛亮的_。 ( 2 分) 【答案】 5B 6 (

10、 1)志向( 2)询问,咨询( 3) (感到)惊奇, (感到)诧异(4)已经,之后7 D 8 ( 1)奖惩功过、好坏(奖励好的,惩罚坏的),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在府中而不同。(2)诸 葛亮当时才二十七岁,就提出 (建议) 良策, 亲自出使 (到) 孙权那里, 请求吴国助援。 9忠诚,忠心耿耿,深谋远虑,远见卓识;才华出众,有勇有谋。 【解析】 5 【考点定位】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6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 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前 两题是课内字词解释,不再做解释。“时

11、人异焉”的“异”作谓语,且它的后面省略了 “之” (他,指诸葛亮) ,所以解释为“感到惊异”; “益州既定”的“既”常用意义就是 “已经”,如“既然” ,由此可知。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7 试题分析:注意题干中的提示,“ 意义 ” 指字词的含义,“ 用法 ” 词性的变化,哪一点“ 相同 ” 都 可以。根据注释, 理解文章内容, 了解选项各句话的意思,了解文言常用字词多个义项, 根据语境判断,进行比较。D 项中的“悉”都是“全部、全都”的意思。A 项中的“益” 一指“增加” ,一指“更加” ; B 项中的“行”一指“品行”,一指“施行、实行”C 项 中的

12、“得”一指“得以” ,一指“感激恩德” 。其实,仔细一点,看词性也能进行比较判 断。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8 试题分析: 翻译句子,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要找出关键实 词、虚词,查看有无持殊句式,如判断句、倒装句(宾语前罝、状语后罝)、被动句、 反问句等。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义为辅。 本题中关键词“谓”“为”“苛”要理解准确。本题中“陟罚臧否”四个字难理解,要 解释清楚。 【考点定位】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9 【考点定位】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

13、评价D。 (二)古诗词鉴赏。 (3 分)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 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 天狼。 10下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这首词从题材、情感、艺术形象、语言风格来看都是粗狂、豪放的,体现了苏轼豪 放派的诗词风格。 B词的上阕展现出人数众多、装备齐全的壮观的狩猎场面,突出表现了作者的 “狂气”。 C “何日遣冯唐”一句采用冯唐持节赦免魏尚的典故,作者以魏尚自喻,希望朝廷赦 免自己、重用自己,表达了诗人对朝廷的痛恨和愤懑之意。 D最

14、后一句表明了作者希望驰骋沙场为国御敌的壮志,抒发了关怀国家命运、报效国 家的爱国情怀。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所记,理解诗歌内容,抓住各项语句表述的要点,与作品内容比较,判 断正语。 C 错, “表达了诗人对朝廷的痛恨和愤懑之意”是绝对没有的,是苏东坡想都 不不敢想的, 那可是抄家灭族的罪名;除非是对别的王朝。稍微对封建王朝有点了解的 人都不会选错的。 【考点定位】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三、现代文阅读(34 分) (一)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6 分) “你好,小爷子你倒是说话啊,不要生气了!怎么,你怎么啦?” 我很想踢他一脚,可是一动弹就

15、疼。他的须发显得比平时还红,脑袋不安地摇晃着,放 光的眼睛往墙壁搜索着什么。他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山羊形的甜饼、两个糖角、 一个苹果和一 包青色的葡萄干,他把这些东西放在枕头上我的鼻子跟前。“你瞧,我给你带来的礼物!” 他弯下身来吻了吻我的额头,又摸了摸我的头, 他的手不仅冰凉而且焦黄,比鸟嘴还黄, 那是染布染的。他一面轻轻地抚摸着我的头,一面谈起来:“我当时对你太过分了,朋友。 我火得厉害;你咬我,抓我,也把我惹火了!然而,你多挨几下并不算倒霉,你要知道:挨 自己亲人的打,这不算屈辱,是受教训!不要让外人打,自己人打没关系!你以为我没挨过打 吗?我挨的那个打啊,你连做梦都没梦见过。我给人家欺辱成

16、那个样子,大约上帝看见也会 掉泪 !结果怎样呢?我这个孤儿,叫化子母亲的儿子,熬出头了,当上行会的头儿,手下管 很多人。” 他那端正干瘦的身体轻轻靠着我,他开始讲他的童年时代,他的话沉重而且结实,轻巧 流利地一句跟着一句。 11写出“我”的名字并概括选文内容。(2 分) 12从整部作品看, “他”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具体情节进行分析。(4 分) 【答案】 11阿廖沙。外祖父打过“我”之后来安慰“我”。 12外祖父是一个残暴(吝啬、专横、贪婪)而有时也会流露出仁爱之心的人。从对犯错的 孩子和工人,甚至是对相依为命的妻子,他都会狠狠毒打,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残暴、 专横的人。从他教“我”认字,关心

17、“我”的成长,对不幸的女儿越来越宽容,为给女 儿办嫁妆甚至把大房子卖了,可以看出,他有时又是一个关心“我”,有宽容心的人。 【解析】 11 【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名著内容。能力层级为识记A。 12 试题分析: 分析名著中人物形象,要根据文中故事情节及人物的言行描写具体举例,从人物 的性格和思想品质方面分析概括。外祖父这一形象,可以说是童年整部作品中最复 杂的,所以要从多方面来概括。 【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名著内容。能力层级为识记A。 (二)阅读下面一篇议论文。(11 分) 净化网络“雾霾”需要理性精神王晓刚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发帖、跟帖、评论、围观、“吐槽”等已经像我们的呼吸 一样自然而然,

18、 不仅成了广大网民参与讨论社会公共议题的主要渠道,也成了我们自身生活 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 与言论的大解放如影随形的是,各种不文明的网络用语也随着 “潘多拉盒”的打开而成泛滥之势。 互联网无疑为人类的言论自由提供了迄今为止最为强大的技术支撑,同时也使人类言 论自由观念更加深入人心。然而, 对网络世界语言的乱象给予应有的关注也十分必要。进入 网络世界,就会发现各种极端言论、偏激言论处处可见,而且越是“出格”就越容易赢得一 片“点赞”叫好;对事件的争论也往往变得简单粗暴,乃至退化成偏激的人身攻击;各种粗 俗言论将“国骂”从线下转移到了线上,甚至将网络“骂战”发酵成网络“约架”。这难道 是我们

19、期望的结果吗?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很难见到“网络版”的语言生态。在我们最朴素的道德判断中, 也没有多少人希望自己的生活中充斥着诸如此类的低俗语言,无论是对亲人、朋友、同事, 还是对待陌生人,我们都希望保持基本的尊重、礼貌和教养。 几乎没有人希望低俗的网络语 言从“虚拟”变成自己所处的“现实”。然而,现实中的自律意识,一旦上网便消失得无影 无踪。 显然, 人们对洁净的语言有着线下和线上的双重标准,而且到目前为止,网民们还没 有像珍惜清洁的空气那样珍惜自己以及自己的父母、孩子、 朋友共处的网络空间。而要深刻 地改变这种观念,人类还需要一定的时间。但如果回顾大自然的“报复” 和人类“环保意识” 的觉

20、醒、深化和普及过程,我们也会坚信:网络环境污染的严重后果,最终将会把网络环保 意识强制性地灌输到网民的头脑之中但我们不能坐等这种后果发生之后才姗姗来迟地觉 醒,而要从现在起就付出努力,推动网络环境向清爽健康的方向发展。正如德国学者埃利亚 斯在文明的进程一书中所言,每一种文明的表现绝非天然如此,而是一个不断演化的过 程,是历经数百年心理积淀、规范的结果。因此,我们不能等待一种结果,只能付出努力去 推动。 “亡羊补牢,未为迟也。”如果我们从现在就开始付出努力,或许几十年后互联网世 界将回馈给我们一片“蓝天”。要知道,我们在“十面霾伏”面前,可以把责任推卸给“排 污大户”,但在网络世界,我们都是内容

21、的生产者和发布者,都是形成网络语言生态的一分 子。因此,要还网络语言环境的那一片“蓝天”,需要每个网友从自身做起,从管住自己的 “嘴巴”做起。 (选自光明日报2016 年 5 月 14 日,有删改) 13净化网络“雾霾” ,我们需要保持怎样的理性?(2 分) 14网络“雾霾”指什么?在现实生活中有哪些具体表现?(4 分) 15请分析文章第段使用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2 分) 16阅读下面的材料,结合上文回答问题。 新华社北京5 月 16 日电(记者罗宇凡) 由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主办的2015 年度“五 个一百”网络正能量精品评选结果正式揭晓。 据了解, 这是中央网信办成立以来首次开展全网正能

22、量精品评选活动,旨在倡导广大网 民自觉传播和弘扬正能量。本次活动共计610 余家单位及1000 余名网友推荐了正能量榜样 1300 余个,正能量作品和专题活动6000 余项,所有入围作品厚重多元、亮点纷呈、喜闻乐 见,包含了全网2015 年发挥网上正面引导作用的优秀榜样和作品。“五个一百” 刷爆朋友圈, 红遍网络空间,网民参与投票数高达12 亿人次,点击量突破10 亿次。 问题:请你说一说这种网络正能量精品评选活动能够起到哪些作用。( 3 分) 【答案】 13需要每个网友从自身做起,从管住自己的“嘴巴”做起。 14各种不文明的网络用语。进入网络世界,就会发现各种极端言论、偏激言论处处可见, 而

23、且越是 “出格” 就越容易赢得一片“点赞” 叫好;对事件的争论也往往变得简单粗暴, 乃至退化成偏激的人身攻击;各种粗俗言论将“国骂”从线下转移到了线上,甚至将网 络“骂战”发酵成网络“约架”。 15举例论证,论证了“我们不能等待一种结果,只能付出努力去推动(或从现在就付出努 力,推动网络环境向清爽健康的方向发展)”的观点。 16倡导广大网民自觉传播和弘扬正能量,让优秀榜样和作品发挥网上正面引导作用,可以 促进网络“雾霾” (网络不文明用语)的净化。 【解析】 13 试题分析:抓住题中的关键信息“保持理智”,梳理文章内容。结尾处已经很明确了:因此, 要还网络语言环境的那一片“蓝天”,需要每个网友

24、从自身做起,从管住自己的“嘴巴” 做起。结合选文还可以补上“强化网络言论自律意识”和“珍惜共处的网络空间”。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4 试题分析:根据问题,阅读文章内容,找到相关的内容即第二段,可知“雾霾”具体指网络 世界中不文明的网络用语。注意段中的分号,两个分号三个层次,整理概括即可。 【 考 点 定 位 】 归 纳 内 容 要 点 , 概 括 中 心 意 思 。 能 力 层 级 为 分 析 综 合C 。 【考点定位】分析常见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6 试题分析:抓住“网络正能量精品评选的作用”这个答点,理解“正能量”一词的

25、含义,朋 “倡导广大网民自觉传播和弘扬正能量”, “发挥网上正面引导作用的优秀榜样”, “推动 网络环境向清爽健康的方向发展。”这些方面来谈。 【考点定位】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三)阅读下面一篇散文。(17 分) 三角梅 刘成章 那天春天, 我们陆续给小院栽了一些花木,其中包括一棵三角梅。我们知道三角梅可 以开出很繁盛很灿烂的花,所以对它怀着极为美好的憧憬,特意把它栽在房屋山墙边极为显 眼的地方,希图无论是谁来到我家门前,一眼就能看见。 不料遇到了令人非常沮丧的事情。栽的时候, 都一样认真, 一样施足了底肥浇足了水, 栽好之后, 管理也没有偏三向四,天天都给

26、它们浇水,可是别的花木都长得欢欢势势,到抽 条时抽条, 到开花时开花,一年下来,都长得很像个样子了,唯独那棵三角梅老是婴儿似的 趴在那儿,停滞在那儿,好像完全忘了自己应该长长了。 第二年,那棵三角梅仍然毫无变化。 第三年, 满院子的花木都长得青春勃发,高大喜人, 那棵三角梅的叶片却比初栽下时 还少了好多,病恹恹的,一派要死不活的样子。我和老伴对它几平不抱什么希望了,感伤地 想,它总有一天会死去的。 去年是栽下它的第四个年头了。春天,当别的花木都在泛绿、发芽时,那三角梅依然 毫无生机, 一点要拥抱春天的意思都没有,于是我和老伴多次站在它的面前叹喟,皱眉,甚 至责骂。我们说,干脆把它拔了吧,省得它

27、还占着一块地方,还要天天浪费几勺水。我的女 儿和女婿,也暑这样的观点。至此,全家的意见都一致了,欲除之而后快。 然而,就在我们说这话后的不长时间,却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变化。我们惊喜地看见, 三角梅的可怜兮兮的枝叶间,第一次抽出了一枝表皮有着细致纹路的新条,而且长得很快, 不久就长到二尺长了,而且在那新条上旁逸斜出,又生出了好几条侧枝。我们高兴极了。但 为什么会突然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也许是我们关于要挖掉它的议论被它听懂了吧!如果 是,对它来说, 那可是个性命攸关的大事啊,于是它就做出拼命的一搏,终于把生命的力量 给搏出来了。它好像每天太阳一出来,就死盯着周围的花木,与它们比赛着成长。它身上透 露

28、出来的生机和生气,非常生动地展示在蓝天之下,是那么醒目耐看。它像憋屈了好几年的 毛毛虫,终于要开始向着花蝴蝶的方向嬗变了。 又过了一个多月,我出门要干什么去,忽见山墙边露出个妙龄女子的脸,静静地望着 我,她的身子还隐在墙后,恍恍惚惚似真似假, 是邻家的客人吗?我终于从迷惑中清醒过来, 看清那是三角梅开了一嘟噜火红的花。我急忙叫来老伴,让她也高兴高兴。老伴的眼中闪耀 出多年来少见的美丽光彩。又是一个春天来临了,此时的三角梅已长成一棵枝茂花繁的大 树,比房檐都高, 它的红色花瓣就像红金子捶成的薄片,只要轻轻撞击就能发出动人的声音。 太阳照射的时候,它的每朵花都泛溢着红色的光晕;而风儿一吹, 它的每

29、朵花都像一只火红 的蝴蝶张开了翅膀,扇动着,奋争着,仿佛亟欲挣脱枝头,翩翩飞去。 生命,真是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奥秘和潜能的。 17写出作者对三角梅情感态度变化的过程。(4 分) A_ B_ C_ D_ 18本文的节写了什么?在文中起什么作用?(2 分) 19 “老伴的眼中闪耀出多年来少见的美丽光彩”。为什么?(2 分) 20请从描写的角度和修辞手法两方面赏析下面的句子。( 5分) 太阳照射的时候,它的每朵花都泛溢着红色的光晕;而风儿一吹, 它的每朵花都像一只 火红的蝴蝶张开了翅膀,扇动着,奋争着,仿佛亟欲挣脱枝头,翩翩飞去。 21结合全文,说一说你对文尾句中“奥秘和潜能”的理解。(4 分) 【

30、答案】 17憧憬 沮丧 痛恨(憎恶、厌恶、厌弃)惊喜 18写了三角梅在栽下的三年里毫无变化、毫无生机。为下文写三角梅的盛开做铺垫。与下 文写三角梅的盛开形成对比,突出了三角梅盛开的笑丽,欲扬先抑, 收到了出人意料的 表达效果。 19本以为将要死亡的三角梅竟然开放出如此美丽的花朵,出乎意料,让她感到惊喜, 因此 “眼中闪耀出多年来少见的美丽光彩”。 20描写的角度:花的颜色和形态,写出了三角梅花色的美丽和花朵形状的动态之美;用了 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花朵比作张开翅膀扇动、奋争、翩飞的蝴蝶,生动形象地写了三 角梅的花形、动态和生机,表达了作者对三角梅的喜爱之情。 21 “奥秘”指高深神秘不易了解的事

31、理,“潜能”指潜在的还没有发挥出来的能力或能量。 文中三角梅的生长过程告诉我们生命的成长有自身的规律,有时并不被我们察觉,它是 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静静地等待;只有在不断地坚持、不断地积蓄、不断地拼搏,才 能够绽放出生命的美丽。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8 试题分析: 阅读所示文段, 即可了解其所写的是三角梅生长停滞、毫无生机, 甚至似乎要 “死 去”的三年,表达“我们”对三角梅的感情从“沮丧”到“厌弃”的段落。“写了什么” 是内容上的问题, “起什么作用”则应该从内容上和结构上两个方面进行回答,即联系 后文内容,从为后文写三角梅的盛开作铺垫来分析,理

32、解本段欲扬先抑的写法。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语段的作用。能力层级为理解B。 19 试题分析:在文中找到句子的位置,根据具体的情境即“三角梅”的变化从“老伴”的内心 情感来理解句子的表达作用。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 20 【考点定位】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1 试题分析: 综合全文内容, 根据作者所写的 “三角梅” 前后的变化, 来理解作者对 “生命力” 这一意义的表达,即可理解“奥秘和潜能”的含义。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四、作文( 65 分,含书写分5 分) 22题目:以心传递 要

33、求:以“以心传递” 为题目写一篇600 字以上的文章, 文体自选 (诗歌、 戏剧除外)。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透露个人身份的信息。 【答案】例文: 以心传递 生活中总有一些事,一些人总感动着我们,有时候我们虽然不知道他们是谁,但是他们 无价的爱心给予我们永存的光明。有的人自己收入不高,但是他能在30 年以来抚养8 位孤 寡老人;有的人,在受到别人帮助后,尽管不便行走,但他却让他父亲用三轮车带他到每一 个帮助过他的人家去,真诚地说一声谢谢;有的人在得知自己的病无法治疗,做了一个让世 人感动的决定,将别人捐赠给他的医疗费拿去帮助更多的人,自己却欣然面对死亡。 还有许多的人是这样的,

34、他们像微尘一样用自己的能力去帮助他人,以心传递, 温暖世 界。 禅宗说:“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在这个世界上,因为有爱所以世界更加美好,接 受一份帮助,投成一份笑容,然后让这种爱心传递。温暖世界每一个角落。 行走在生命的道路上,我们正拥有着最美好的年华。如何让生命之帆高扬?如何让生命 之路坦荡 ?如何让生命之辉永放? 也许我们只需要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和一份坦诚的爱心。用自己的生命去感谢曾经帮助过 你的人; 用坦诚的爱心去帮助需要你帮助的人。奉献自己微不足道的力量,做自己力所能及 的事。用真爱回报社会,用真心帮助他人。 丛飞没有得到受助者的回报,只能说明那个受助者太过于自私,并不能抹去丛飞内心

35、的 坦然。当丛飞住院治疗不是有很多好心人来帮助丛飞吗?丛飞的义举不是也感动社会唤醒更 多的人去帮助别人吗? 因此,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记住别人的帮助,就是学会帮助别人。 人生是一趟苦旅, 用爱的大伞撑起, 装着我们共同的感动,盛着我们和、 共同的欢笑 爱 需要复制,爱心需要粘贴。 我相信,以心传递,滴水之恩也能得到涌泉相报 我相信,以心传递,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中的关键词“传递”的意思是一方到另一方,其引申义是广泛的,可以是传 播、传承、传送、传达、传告等,只要有“传”和“递”的意思就可以。本文题是“以 心传递”,所以不能写一个具体物体的传递,而应该写抽象的传递(精神、情感、态度、 思想等),有“传”的意思即可。内容上写精神上的传递,如爱心的传递、坚韧精神的 传递等。 当然写人自我精神世界的传递,写人世间美好情操、思想情感等方面的传承即 可以。 “以心传递”是一个状中结构的短语,中心词是“传递”。既然要“传递” ,我们 首先要清楚“传递”的是啥东西,在何种情况下传递,由谁“传递”给谁,因为是考场 【考点定位】按要求写作。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