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pdf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5389491 上传时间:2020-04-29 格式:PDF 页数:200 大小:328.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新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00页
最新新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00页
最新新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00页
最新新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00页
最新新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0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新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新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pdf(20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最新新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龙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主题是龙, 包括 3 篇主题课文,龙的传人 、 大人们这样说 、 叶公好龙,还有一个语文天地,通过对龙的形象地描述,说明以及介绍它的 诗歌和古文的介绍, 向学生比较系统地介绍龙, 并激发学生对自由完美的向往和 追求。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正确认识和书写本单元的生字。 背诵古文叶公好龙 以及其他两课优美的段落,积累与读书有关词语、成语、格言、警句,并联系自 己的生活加深理解和体验。联系课文内容,积累描写龙的成语和寓言故事。 2、过程与方法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写摘录笔记、 提纲笔记和

2、批注笔记,能养成记笔记的习惯。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不同的文章,了解龙并激发学生对自由完美 的向往和追求。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深邃。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龙并激发学生对自由完美的向往和追求。 2、教学难点:能养成记笔记的习惯。学习自己出题检查阅读效果。 四、教法学法: 1、教学时重视现代诗与古文的朗读指导。采用多种形式训练学生诵读。教 学时,可采用讨论与探究的方法调动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在书籍及网络上多查 阅资料,多了解有关龙的知识,这样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五、课时安排: 龙的传人2 课时 大人们这样说2 课时 叶公好龙2 课时 语文天地4 课时 龙

3、的传人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会本课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作者首尾呼应的表达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龙所代表的追求自由完美的 民族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1、理解龙的象征意义,体会龙所代表的追求自由完美的民族精神。 2、学习作者首尾呼应的表达方法。 三、授课类型:新授 四、教学课时: 2 课时 五、教学准备:录音机、有关龙的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板书:“龙”字,你能说出带有“龙”字的成语么?龙马精神龙腾虎跃龙 飞凤舞你还知道有关龙的其他故事么?学生交流对龙的了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4、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借助工具书理解不懂的词 语,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检查认读:深渊圣旨龙凤呈祥金龙献瑞 3、指名读课文,纠正读音。 4、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这篇课文从龙与中国人的密切关系,龙到底是什么,以及中国人赋予龙的 丰富含义等几方面,告诉我们中国人为什么自称是龙的传人。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对课文有了初步的了解,下节课接着学习 四、布置作业 继续阅读课文,积累词语。 五、板书设计 龙的传人 深渊 圣旨 龙凤呈祥金龙献瑞 龙到底是什么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中国人为什么要自称是龙的传人呢?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二、精读课文,读中感

5、悟 预设统领全文的问题:为什么中国人自称“龙的传人”? 找出文中的关键句段: 1、龙之所以备受中国人崇敬,是因为在中国人的心目中,龙是出类拔萃、 变幻万千、无所不能的。龙王高居天上,它能唤风呼雨,翻江倒海。天下旱涝, 庄稼丰歉,人间祸福,全凭它的旨意。 2、龙是至高无上的权利的象征,皇帝自认为是“真龙天子”。他的身体称 为“龙体”,他穿的衣服是“龙袍”,他坐的椅子是“龙椅”故宫里单是太 和殿,便装饰有一万三千多条龙。 3、但龙的形象并非帝王所专有,在老百姓的心目中,龙又象征着自由欢腾 和完美。所谓“金龙献瑞”、“龙凤呈祥”、“龙飞凤舞”、“龙腾虎跃”,说 的就是这种祥和幸福、欢腾自由的景象。

6、重点指导朗读 理解“金龙献瑞、龙凤呈祥、龙飞凤舞、龙腾虎跃”等成语的意思。 指导学生感情朗读,想象它们所表现的“祥和幸福、欢腾自由”的景象。 拓展交流:你还知道哪些带“龙”字的成语? 思考:为什么说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无所不能,威力无比 权利的象征 自由、欢腾、完美 4、“中国的龙则是集各种能力于一身,象征着中国人对自由完美的向往和 追求,所以中国人常常自称为龙的传人。”如今当你再读到这一句时,心里 在想些什么? 能不能把你心里所想得读出来呢?先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自己试着读一读。 接着采取小组读、个人读、集体读等方式读课文。 三、讨论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特点?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体会作者 首

7、尾照应的表达方法。 课文中有几次出现 “龙的传人” 分别出现在文章的什么地 方。(开关与结尾) 齐读开头与结尾。 这种写法叫做前后相互照应,讨论这种写法有什么作用?(强调升华主题) 四、阅读欣赏 阅读有关龙的故事、诗歌、词语,体会龙所代表的追求自由完美的民族精 神。 五、课堂小结 我们是炎黄子孙,我们是龙的传人,在当今世界上我们中国的地位又是什 么呢?(列举中国的各方面中的位置。)从一系列的数字及实例中得知:我们中 国虽然是一个人口大国, 许多方面也属于国际领先地位,但总体来说, 我们中国 仍是发展中国家, 与发达国家有很大的差距。 从古至今, 许许多多的中国人向世 界证明了中国人很强,我们作

8、为中国的新一代,自然要有担当,能够撑的起“龙 的传人”的名号,不给他丢脸,那么我们该怎么做呢? 六、布置作业:背诵课文中优美的自然段 七、板书设计: 龙的传人 无所不能 权利的象征 骄傲 自由 欢腾 完美 大人们这样说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掌握本课的 6 个生字及生字组成的新词, 能够联系实 际和上下文理解本课词语和句子。 2、过程与方法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不同形式的读,让学生体会 出当今人们赋予龙的新的含义,感受课文的整体美。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 受到语言美的熏陶。 3、激发学生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和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9、,通过不同形式的读,让学生体会出当今 人们赋予龙的新的含义。 2、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对龙在古代和现代的不同意义的描述,体会作者遣 词造句的妙处,受到语言美的熏陶。 三、授课类型:新授 四、教学课时: 2 课时 五、教学准备:录音机,有关长城、三峡大坝、京九铁路线及西昌基地的 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龙不仅是古代中华民族的图腾,更是我们现代化中国的象征。中 国人对龙的喜爱凝聚在无数的神话、建筑、诗歌、地名中,更把中国视为龙的化 身。下面,我们就一起听听大人们是怎样评价龙的吧! 二、老师感情朗读, 学生放飞自己的想象, 你仿佛能看到什么?想到什么? (老师看到你们刚

10、才听的非常的投入,你们能将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 告诉我们吗?学生可以畅所欲言,教师鼓励学生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你能结合自己课前查找的资料,来谈一谈自己的理解吗? (学生可以结合自己查阅的资料:关于龙的神话、建筑、民俗,我国在工 业、农业、科技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等等。) 三、感悟语言的美。 这是一篇诗歌,听(放课文的范读录音) 同学们一定等不及了,也想读读这优美的诗篇,请你们打开书,利用手中 的字典、结合课后的生字表解决生字新词,将课文读通读顺。 、学生初读课文解决生字新词,教师巡回指导。 、指名学生朗读课文,纠正错误发音,指导个别字的发音。如“搅”的 读音。 四、深入学习课文 出示课

11、件,指读:“长城好像在崇山峻岭中飞舞,它是民族历史的见证。 它是巨龙留下的身影?”你们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吗? (这句话有两层意思:一是说长城蜿蜒于崇山之中,形似聚拢;而更深一 层的含义是说,长城是世界上伟大的建筑,它凝聚着古代劳动人民- 龙的传人 的无穷的智慧和汗水。是对古代劳动人民的歌颂。) 学生有感情的朗读,画出喜欢的句子,在读中悟。找找其中的比喻句。 五、小组交流感悟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上节课所讲的内容: 1、爷爷、奶奶是怎样向我们介绍了中国古代民族的龙文化的? 2、爸爸、妈妈又是怎样向我们介绍了当今人们赋予龙的新的含义的? 3、背诵诗歌。 二、综合练习: 1、多音字: 露:lu ( 露水

12、) 将 jiang (将来) lou ( 露面) jiang (大将) 2、近义词: 真真切切 - (清清楚楚)显露 - (显现)伸展 - (扩大) 3、反义词: 真真切切 - (模模糊糊)显露 - (隐形)伸展 - (缩小) 三、布置作业 1、回家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与春潮进行对比,感受两篇文章的不同 风格。 2、试着找出文章中的比喻句、排比句等句式,体会作者用词造句的妙处。 板书设计 大人们这样说 龙舟龙灯九龙壁 神龙口龙门九龙坡 长城长江京九线 火箭民族腾飞 龙- 中国的象征 叶公好龙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本课生字新词,并能理解其意思。学习叶公好 龙,读懂课文内容,并

13、理解寓意。 2、过程与方法目标: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并展开想象, 复述叶 公好龙。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通过了解故事意思,体 会出课文蕴涵的寓意,从而教育学生要表里如一。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理解古文意思。 2、教学难点:发挥想象,领会课文蕴涵的深刻道理。 三、授课类型:新授 四、教学课时: 2 课时 五、教学准备:录音机,有关龙的故事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曾经一起学习过很多寓言故事,如:掩耳盗铃,还记得 偷铃人的愚蠢吗?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个故事吗? 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全班交流。

14、 师: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新的寓言故事叶公好龙。板书:叶公好龙。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连词划出生字。 2.小组交流自己认为比较难记的生字,并想办法记住。 3.集体检查: (1) 多音字 : 好 h o( ) 发 f( )还 huan ( ) h o( )f()hai ( ) (2)辩字义: 牖:窗户。窥:偷看。凿:凿子,(挖槽或穿孔用的)一种工具。写:古 时候是“画”的意思。 三、再读课文,感悟寓意。 1、师范读。从哪些句中看出叶公非常喜欢龙?板书:非常喜欢 指名读为何这样读指导读师生共同读(总、分) 2、叶公真的喜欢龙吗?见到真龙时的叶公怎么样?板书:害怕极了

15、 齐读找词(表现他害怕的词)说话练习(总起一分述) 3、学生自由朗读。 4、指明读,分角色读。 四、总结。 1、学了寓言后,你觉得叶公是个什么样的人? 2、你还知道那些寓言故事,课下可收录到你的摘录本中。 五、布置作业:把叶公好龙的故事讲给家人听 第二课时 一、成语入手,激趣导入 1、 交流课前搜集情况, 引出课题。同学们,能说出有关龙的成语或诗词吗? 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相机板书:叶公好龙。 2、点出课题,激发兴趣。今天,我们再来学习这篇和龙有关的寓言故事。 “叶公”是谁?“好”是什么意思?应读几声?想不想知道叶公和龙之间了发生 了怎样的故事? 二、读寓言,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6、下面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 注意读准每个字的音。 (让生自由读,这里要给足时间,让学生读熟古文。 2、检查读文情况,及时纠正。 3、读文感知意思。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想怎么读就怎么读;边读边体会 课文的大体意思。 三、回顾学法,合作解疑。 1、前后联系,总结学法。请同学们回想:我们上学期在学习刻舟求剑 一课时,是怎样解决难读、难记、难懂的句子的?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总结出 学习古文的许多好的方法。 2、由难入手,自主提出问题。课文的大概意思差不多读懂了,能大胆地告 诉老师在预习、 读书时遇到的难题吗?学生边说,教师边把重点句、 词或共性的 问题写在黑板一角。 3、运用方法,自主、合作译文。(小黑

17、板出示古文)刚才,我们一起总结 了许多好的学习方法,你认为哪种方法最好用,就用哪种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当然,也可以提出你的问题在小组里解决。下面我们来个小比赛, 看看哪个小组 自学得好自学得快。老师也参与到你们中间。 4、集体讨论,研读探究。刚才同学们提出的问题你都解决了吗?你解决了 哪个问题?(学生可能谈到的词句:“写龙”、“窥头与牖”、“施尾于堂”、 “失其魂魄”、“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 你是怎么理解的?这个词是什么意思?这个句子呢?你能把它读给大家听 听吗? 同学们,还有哪些问题你是通过学习,自己解决了?你也可以提出来考考 大家。 老师这里也有问题,看谁能解决? 、有些字的字义,古代

18、与现代有很大不同,你能找出有哪些字吗? 、“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你怎么理解这句话的?谁 把它读给大家听听? 四、由文明理,拓展延伸 1、回归整体,挖掘寓意。根据你的理解,说说这则寓言写了个什么故事? 你觉得叶公是一个怎样的人?从他身上你想到了什么? 2、联系生活,拓展开去。同学们,你喜欢叶公吗?为什么?你想对叶公说 点什么?想一想生活中有没有叶公这样的人?展开想象:真龙回到天上以后, 会 怎样想?叶公回家之后又会怎样做? 五、演一演,背一背 下面我们请两位同学上台来演一演这则寓言。第一次可以先用现代话演, 然后启发学生: 如果用古文来演效果肯定会更好,怎么样,有信心吗?在此基础

19、 上,促使全班学生都能背诵。 六、布置作业:给叶公写信,告诉他如何做一个表里如一的人。 板书设计: 叶公好龙 叶公喜欢害怕表里不一 真龙 听说拜访叶公 语文天地一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积累有关龙的成语。学唱歌曲龙的传人。了解我 国的民俗文化。学习写有关龙的作文。 2过程与方法目标:整理查阅,搜索的信息,向同学们介绍。初步学习开 场白技巧。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与写作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1、积累有关龙的成语。了解我国的民俗文化。(重点) 2、学习写有关龙的作文。(难点) 三、授课类型:新授 四、课时安排:四课时 五、教学准备 1搜集有关“龙”的成语

20、,故事,搜集“龙”形象工艺品。 2查一查,问一问家乡有哪些带“龙”字的特产或地名。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畅所欲言 1说“龙”的成语。 (1)各小组根据本小组成员搜集的有关成语进行综合。 (2)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搜集到的“龙”的成语。 (3)摘抄积累。 龙马精神,龙潭虎穴,龙蟠虎踞,龙蛇混杂,龙吟虎啸 龙凤呈祥,龙飞凤舞,龙争虎斗,龙眉凤目,龙驹凤雏 龙拿虎跳,龙腾虎跃,龙章凤姿,龙肝凤髓,车水马龙 2说说有关“龙”字的寓言故事。 (1)小组长组织各小组成员说故事,推荐说的最好的同学上台展示。 (2)各小组派代表讲故事,如:叶公好龙画龙点睛等。 3小黑板展示不同的“龙”字。 (1)说说你对这些

21、字的认识。 (2)引导学生欣赏八位著名书法家书写的不同字体的“龙”字,感受“龙” 字的书法艺术魅力。 二、初显身手 1展示搜集的有关龙的工艺品的实物,图片或有关文字资料。 2向同学介绍家乡有关带“龙”的产品或地名,说说它们的有关故事或来 历。 3说说自己在搜集,查阅资料中发生的有趣的故事。 4学唱龙的传人。 5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老师欣喜地发现同学们具有了初步地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以后要经常利用身边的学习资源为自己的学习服务。 6布置作业:抄写成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听写带有“龙”字的成语。 二、拓展阅读乐山龙舟会: 1、激情导入:出示图片,引出课文; 2、自读品味,思考:这篇文章

22、重点写了什么活动? 3、小组交流,并深入学习乐山龙舟会重点写的三项活动“龙舟夺标” “抢鸭子”“放漂灯”,可以用哪些词语概括乐山龙舟会的盛况? 4、师生交流,小结全文; 5、拓展延伸:课后继续了解自己感兴趣的民间风俗节日活动; 三、金钥匙 1自读这部分内容,想想怎样进行开场白? 2说说开场白的内容,要求。 开场白的内容是:开始要讲讲本次活动的意义,对大家的要求,然后鼓励 大家积极参与。要特别注意开场白要简短,精练,有号召力,具有鼓动性。 3模拟开场白。 同学们,我们班要举行讲“龙”的故事比赛,请你想想怎样进行开场白。 (1)自主思考。 (2)小组交流,推荐说得最好的同学代表发言。 (3)全班交

23、流,进一步明确如何进行开场白。 四、小节 1自我评价,可围绕以下内容进行。 通过本单元学习,有哪些收获?自己搜集信息,整理资料的能力怎样?学 会了哪些新的学习方法? 2同学互相评价。 第三课时 一、初显身手 1、学生整理好课前搜集的相关资料。 2、全班展示、交流有龙的形象的工艺品实物或图片资料。(如:风筝、雕 刻、绘画、装饰品) 3、向同学们介绍带有“龙”字的特产或地名。 4、讲述民间与“龙”有关的传说。(如“二月二,龙抬头”“乌龙”“舞 龙”“龙舟”等等) 二、笔下生花 1、学生自由读“笔下生花”的内容。 2、指名说说本次习作的内容。 3、理解题意,明确要求。 (1)用自己的话说说本次习作可

24、以写些什么。 题一:介绍龙形风筝,讲述关于它的故事。 题二:介绍龙井茶或带有“龙”的特产。 (2)从以上两题中任选一题写一写。 4、分题指导。 三、动笔写作 1、学生独立写作。 2、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完成习作,并认真修改。 第四课时 一、讲评习作 1、教师导言:同学们,乐山龙舟会中对活动内容与场面的描写十分具 体生动,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一起来找一找,读一读。 2、学生赏读。 3、找找自己习作中认为写得最精彩的片段在四人小组内交流。 4、小组成员互相交换阅读习作,提出自己的意见。 5、动笔修改自己的习作。 6、小组内推选优秀习作代表,在班级展示交流。 二、

25、小结 这节课,我们用交流并修改了自己的习作,多读,多多借鉴,是提高我们 习作水平的好方法,希望同学们以后一定要多读书。 三、布置作业:认真抄正自己的习作 第二单元 神奇的书 一、教学要求: 1、知识与技能。 (1)朗读诗歌,学会生字新词。 (2)边读边想像,理解诗的意境,体会作者热情讴歌书的神奇、美丽的思 想感情。 2、过程与方法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 体会读书的乐趣, 学习一些读书方法。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诗,仿照前两段的写法再写一段。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作者反复读书的方法,激发学生热爱书籍的 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1、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继续开展读书的综合性学习

26、。 2、结合课文内容提出不懂的问题,多角度地谈自己对课文的感悟。 三、授课类型:新授 四、课时安排: 2 课时。 五、教学准备: 小黑板、录音机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人类的精神粮食”同学们你们爱书吗? 都读过哪些类型?在读书中你获得哪些乐趣? 2、书是多么神奇,今天我们就来读一读神奇的书这首诗歌吧? 3、扣题质疑:书神奇在哪?让我们一起走进书里寻找吧! 二、初读诗句,了解大意。 1、自读诗歌,读准了字音,了解大意。并想想自己读懂了什么? 2、学生自读诗歌,师巡视。 3、指名朗读。 4、指名说说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疑问? 三、指导理解诗

27、意: 1、学习第一小节。 (1)指名读第一节,说说你的理解。 (2)说说这节诗写什么? (3)为什么这样说书能带我们到浩瀚的天地呢? 2、读第二节,说说你的理解。 (1)理解词语。 (2)说说这节诗写什么? (3)想想书为什么能带我们领略人生的真谛? 3、读第三节,想想为什么说“即令你一贫如洗,也没有任何栅栏能阻挡, 你在书的王国遨游的步履”呢? 4、读第四节,说说这节诗告诉我们什么? 引导学生理解“书装载了人类灵魂中全部的美丽”的含义。 四、再读诗歌,说说书为什么是神奇的? 1、指导读,划出能体现书神奇的词、句。 2、汇报交流。 五、布置作业: 1、背诵诗歌。 2、抄写读中的好词。 板书设计

28、: 神奇的书 到浩瀚的天地 神奇的书领略人世的真谛 遨游书海 精神上的富翁 装载美丽 第二课时 一、谈话激趣 高尔基曾经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看书能陶冶人的情操,能为 我们提供大量的精神食粮。 而一首好诗, 则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和美好的情感,我 们从诗中汲取营养,今天,我们学习美国作家狄金森神奇的书这首诗。 二、激趣课文,深入感悟 1画一画书神奇在哪里。 2说一说作者的表达方式。 3谈一谈自己读后的感受。 美国诗人狄金森写的神奇的书这首诗,用比喻的方法把书看成非凡的 战舰,能把我们带到浩瀚的天地, 把书看成神奇的座骑, 能带我们领略人世的真 谛。特别让我感动的是,诗人告诉我们,就算你一贫

29、如洗,也没有任何栅栏能阻 挡你在书的王国遨游的步履。 三、积累运用,升华认识 划出自己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试着背一背,再与伙伴比赛,看谁记 得又快又牢,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合作交流:作者读一本书的方法对自己有什么启示? 书不仅像战舰,像座骑,更像一个太阳,给这个世界带来了光明。感谢诗 人给了我们这样一首好诗, 更让我懂得了书的力量。 尽管我们不能像小鸟一样在 蓝天上自由地飞翔, 可是在书里, 我们就能像一只小鸟, 在知识的天地自由地飞 翔。 四、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1充满感情的接读课文。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同学们,我 们平时也读了很多的书, 你有什么好的读书经验, 或者听了作者的

30、读书体会, 你 有什么启发?和大家谈一谈。 2、学生总结自己的读书心得和经验,或从作者的介绍中总结收获。 我们平时总是更在意读书的数量,大部分书都只是读过一遍而已,泛泛地 涉猎,大都不求甚解。 现在我们再把以前读过的书拿出来读一读,按照作者的读 书方法,看看你有什么新的体会, 及时做好记录, 到本单元的语文实践活动时我 们一起来交流。 五、练习背诵。 六、学习仿写诗歌 七、作业设计: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把你喜欢的句子摘抄下来。 板书设计: 神奇的书 非凡的战舰、神奇的座骑在书的王国遨游 忆读书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会并能正确书写和运用本课的9 个生字。 2、过

31、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理解文中有关 词句的意思,体会“总而言之、统而言之”在文章中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认识到作者少年时代是怎样读书的,并能够向 作者学习,做到“读书好、读好书、多读书”,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练习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理解稳重有关词句的意 思,体会相关词语再文章中的作用。 2、 能够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 并能够真正做到 “读好书,多读书,读书好”。 三、授课类型:新授 四、课时安排: 2 课时 五、教学准备:有关四大名著及课文中出现的书的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谈话,导入新课: 师问,平日

32、里你都喜欢读什么书?丛书中尼有什么收获?指名回答。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这是一篇诗一样的文章,同学们一定等不及了,也想读读这优美的诗篇, 请你们打开书, 利用手中的字典、 结合课后的生字表解决生字新词,将课文读通 读顺。 、学生初读课文解决生字新词,教师巡回指导。 、指名学生朗读课文,纠正错误发音,指导个别字的发音。 三、研读课文,了解内容; 这篇文章表达了自己热爱书的思想感情。因此我认为在教学中还应以读为 主,为的是让学生通过阅读, 能够较为深刻的感受文本所表达的中心思想,也为 学生能够通过自己一遍一遍有效和真情的与文本对话。 四、品读课文,感悟内涵: 在设计品读课文这一环节中以各种不

33、同的阅读方式和有效的指导,让学生 能够自主感悟,自发抒情,自然续情。 、自由阅读课文,解决课前预设的问题:冰心少年时代是怎样读书的? 你是否做到了“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选择几段读给你的同位听听,看看你的同位能否明白作者是怎样读书 的?从书中学到了什么?。根据学生情况,及时指导学生用“心”来说话。用心 来朗读。再指名朗读。 、从课文中找到“总而言之”“同而言之”这两个词语,体会它们的意 思和在文章中的作用。 、读读课文的最后一节,回想文中一句句真情的话语,你能感受到作者 想表达自己怎样的感情吗? 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五、感情朗读,深化主题; 全班同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作者“喜欢

34、读书”的心情。个人,小组 间互读,评议。 六、谈感受: 让学生采用多种形式表达自己读后的感受,你应该怎样读书? 七、作业设计: 搜集读书的名言警句 板书设计: 忆读书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第二课时 一、名言导入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像 和许许多多高尚的人谈话。”别林斯基说:“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命伴侣 和导师。”读书可以让我们了解古今中外的历史、风土人情、文化艺术,品味成 长过程中的烦恼、 困惑,体悟作品中人物的性格及命运我国现代著名女作家、 儿童文学作家冰心又是如何看待读书的呢?我们从冰心的忆读书中去寻找答 案吧! 二、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快速

35、浏览课文后的“思考与练习”,尽快抓住阅读要领,带着问题读课 文。(这一步通常要求学生在预习中完成,主要是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 习惯。) 2、 作者八十多年读书生涯的切身体会是什么?可用文中哪句话概括?“读 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这句话是理解课文的关键。) 3、文章的思路是怎样的? 明确:由“读书好”引到应“多读书”并要“读好书”。 三、提取信息,概括要点 围绕着作者八十多年读书生涯的切身体会,作者回忆了哪些具体事例?请 抓住关键词,从中概括第2 段至第 13 段的思想内容要点。(这一步意在引导学 生深入理解课文,培养快速筛选信息的能力。) 思想内容要点:读书好。这是全文的重点,可从以

36、下四个方面来看:书 中生动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能激起人的各种感情,让人获得多种美的享受; 读 书能扩大知识面; 读书对写作有很大的帮助; 读书有助于提高人的品德修养。 多读书。作者告诉我们,她从七岁开始读三国演义,直至晚年仍在“读万卷 书”。读好书。作者说,她“会挑选、比较”。 四、品味语言,理解句意 1、朗读第 1 段,思考文中关联词“一就”的表达效果。 明确:由这个关联词构成的句子,让人感受到作者那压抑不住的情感,足 见作者对读书有多么浓厚的兴趣、多么深切的体会。 2、讨论课后“思考与练习”三。 五、感受读书,总结归纳 1、作者说:“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结合自己的读书 经

37、历和读书感受, 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和体会。 (学生自由发言, 畅所欲言。) 2、教师总结归纳: 常言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冰心能成为一个作家,与她的多读书 是分不开的。只有“多读书”,“读好书”,你才会体会到“读书好”。希望同 学们多读书。 板书设计 忆读书 冰心 能感染人、陶冶人 读书好 能扩大知识面 有助于写作 读书体会有助于提高人的品德修养 多读书:从七岁开始读书至晚年仍在“读万卷书” 读好书:会挑选、比较 走遍天下书为侣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关键词语和关键句子,背诵并抄写自己喜欢的段落 2、过程与方法:学习说理文章的结构、表达方法。读懂作者想要阐述的观 点:以书为

38、侣;为什么:每一遍都能发现新的东西;怎么样:一遍一遍细读。初 步感受作者为阐明观点使用的推理方法:设问、比喻;并能试着阐明自己的一个 观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阅读的热爱,懂得读书需一遍遍地读。 激发学生读书的热情。 二、教学重难点 1、学习说理文章的结构、表达方法。读懂作者想要阐述的观点,并能试着 阐明自己的一个观点。 2、感受作者对阅读的热爱,懂得读书需一遍遍地读。 三、授课类型:新授 四、课时安排: 2 课时 五、教学准备:录音机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读题,审题,明确:走遍天下什么为侣 1.出示课题:走遍天下书为侣 2.审题:你是怎么理解课题的? “侣”:伴侣; l;

39、同伴。 3.作者是怎么提出并回答这个问题的呢? 1)设问形式,引起读者注意。 2)体会“毫不犹豫”的意思,感情朗读。 二、研读,体会为什么“走遍天下书为侣” 1.自己读 4-6 自然段,思考: 1)作者为什么认为走遍天下书为侣,找出概括性的句子。 2)作者用什么方法来表述的? 2.反馈交流: 1)明确观点:你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东西,不管你看过多少遍。 补充名言: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2)体会打比方的写作方法:以书喻家、以书喻友的妙比。 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 这真像与另一个人同船而行。(第7 自然段)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想去就

40、去的故地。(第 8 自 然段) 3.学生自我创作:你觉得书像什么呢?(课后练习3) 读下面的句子,再根据自己读书的感受填空。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也是。 三、再读课文,细细品味。 四、布置作业:抄写自己喜欢的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上一堂课内容 二、研读,体会走遍天下如何以书为侣 1.自读第 7 自然段,思考: 1)走遍天下怎样以书为侣呢, 作者介绍了哪几点?他用了哪些关联词引出 来的?请你圈出相关的关联词。 2)对你最有启发的是哪一点,请你读读背背,写出体会。 2.交流: 1)哪几点?(一边组织交流,一边组织背诵) 2)再读“然后

41、”部分,了解这里又可以分成几点。 3)理清段落结构(总分总),体会“一遍又一遍”、“”。 三、总结全文,学习运用走遍天下书为侣的写作方法 1.最后赏析,感受说理文章的魅力:想办法说清楚自己的观点,并让别人 也认同。(多种表达方式的运用) 2.朗读背诵:神奇的书 3.小练笔:独自旅行,以何为侣? 四、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1充满感情的接读课文。 2说说自己对书的感受。 五、作业设计 现在,你的小船来到了惊险的漂流谷,要找对途经才可以顺利通过哟,准 备好了吗? 1拿出勇气: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平静心态: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和段落。 3补充能量:根据课文中的读书方法以及同学们交流的读书体会,整理读

42、书卡。 4奋力向前:继续用学到的读书方法读书,注意及时记录。 语文天地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积累有关书的名人名言。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读书计划,安 排好自己的读书活动。在班级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加深学生对读书好处的体会,激发学生读书的兴 趣。 二、教学重难点: 1、积累有关书的名人名言。(重点) 2、引导学生安排好自己的读书活动。(难点) 三、授课类型:新授 四、课时安排:三课时 五、教学准备 1搜集有关读书的名人名言,故事等。 2准备好读书活动的场所。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我的“长生果”) 一、回顾导入 这一单

43、元的主题是“我爱读书”,在前几篇课文中,我们一直在和书进行 着有趣地对话。 窃读记生动、细致地刻画了窃读的心理和乐趣,表达对读书 的热爱与渴望;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通过小女孩和北大著名学者对阅读的交流, 使我们得到读书的有益见解; 走遍天下书为侣则在假定和选择中,告诉我们 要与书为伴,以书为侣,其乐无穷;提出善于读书,要常读常新,百读不厌,必 有所获;今天,我们再来学一篇关于读书的文章, 看看它又告诉了我们什么。 (板 书课题) 齐读课题,你想知道什么问题?(我的“长生果”是什么?为什么把书叫 做我的“长生果”?) 三、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带着问题自读课文,看一看刚才提出的问题找到答案了吗?

44、2、同桌互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相互评价。 3、 参考阅读提示中的问题和方法, 再读课文,把感受最深的地方多读几遍, 再旁边做批注。 4、小组交流读书情况。 四、细读课文,深入理解班级交流 1、作者写了少年时代读书和写作的哪几件事?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2、 看香烟人小画片; 看连环画;重点回忆了两次作文的构思与写作的经历。 得出了一些道理: 作文,首先构思要别出心裁, 落笔也要有点与众不同的 “鲜味” 才好;作文,要写真情实感;作文练习,开始离不开借鉴和模仿,但是真正打动 人心的东西,应该是自己呕心沥血的创造。 3、反复读一读作者例举的两篇作文,你是怎样理解作者悟出的道理的?你 在

45、自己的写作中有过类似的体会吗? 4、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读书写作体验来理解,来谈自己的感受,更重要的 是学习并运用作者的写作方法和读书方法博览群书,入情入境,做读书笔记, 会借鉴运用等。 五、精读课文,体会情感 六、由揭示课题内容引入。通过刚才的交流,你理解为什么把书比作“长 生果”了吗? 七、长生果,指营养极其丰富。将书比喻为“长生果”,意思是书是人类 的精神食粮,是人类文明延续的营养。 作者就是在书的引领下写作越来越成熟的。 将书誉为长生果,作者对书的钟爱可见一斑。文中真实地回顾了作者少时 与书的故事, 使作者酷爱读书的情景再现在我们眼前。读读课文, 你是从哪里感 受到作者对书的特殊情感的?

46、 (通过重点段落和句子的分析,明白作者酷爱读书这种情感贯穿始终:看 叫做“香烟人”的小画片时的津津有味,看连环画时的废寝忘食,读文艺书籍时 的不求甚解,读中外名著时的如醉如痴。 正是不断地在书里如饥似渴地汲取营养, 才不断地成长起来。所以在作者回首少年时光时才感到那样的愉悦。) 看来书真正是全世界的营养品啊!即使多年之后品味读书的味道,还是这 样让人心醉。让我们再读读课文,体会那种读书的乐趣吧。 八、品读语言,学习积累 1、生动的比喻,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2、恰当的词语。 流光溢彩、眼羡、津津有味、天长日久、如醉如痴、浮想联翩、悲欢离合、 牵肠挂肚、 如饥似渴、不言而喻、黯然神伤、 千篇一律、

47、大显身手、心安理得等。 九、联系实际,升华感情 说一说你读书中的故事,你在书中的收获。 板书设计: 我的“长生果” 引出读书生活回忆读书生活抒发感慨 (点题)(经历) 第二课时 一、读话导入 板书: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 安排好自己的读书活动 1、轻声读文中内容,想想安排自己的读书活动要考虑哪些方面问题? (1) 学生自读。 (2) 小组交流后全班讨论交流。 (3) 安排自己的读书活动要考虑内容上和时间上的安排。 内容上: 既要注重博览,又要有所侧重,不能泛泛而读,要做到有详有略,重点突 出。 时间安排上: A、读厚书时要把时间化整为零:读书时要集中时间来读。 B、根据个人特点,爱好,选择

48、最佳时间来读。 C、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地分配读书与学习的时间。 2、安排自己的读书活动。 3、小组内讨论交流。 全班汇报交流,评议,评出最合理的安排。 二、浏览书的大致内容 1、说一说:你快速游览过一本书吗?你觉得快速游览书籍有什么好处吗? 2、议一议:怎样才能做到迅速了解书的内容? (1)说说你平时是怎样浏览一本书的?有哪些好的方式方法? (2)全班讨论交流后师生共同归纳出如下方法。 看目录,看内容提要,可以了解书的大致内容。 读过此书的人询问,也可以了解书的大致内容。 看序言或后记可以了解书的写作目的和价值。 还可以上网查阅相关资料。 三、选择要读的书 1、说一说。 鲁迅先生说:“只

49、读一种书是非常有限的。要像蜜蜂那样,采过许多花, 才能酿出蜜来。”你们平时都读过什么书?是如何选择自己要读的书呢? 2、议一议。 刚才同学们谈了很多自己选择书的方法,现在在小组内议一议谁的选择方 法最合理? (1)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2)全班汇报交流。 四、课堂总结 第三课时 一、师导入,激发学生交流兴趣。 冰心奶奶:“读书是我生命里最大的快乐!”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 界的营养品。”根据自己的实际,谈谈你对书的认识。 学生交流。师对爱读书的学生加以鼓励;对不爱读书的学生加以引导。 二、学生安排读书的时间。 鼓励学生化整为零,让读书成为习惯。 三、交流怎样选择好书。 1、自己感兴趣。 2、看作者,多读名家名篇。 3、多看文字书,少看卡通、图画书。 四、交流读书方法: 1、提醒学生关注书的目录、序言、内容提要。快速抓主要内容、了解作者 写作意图的能力。提高整体把握全书的能力。 2、深入部分读书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