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推理题的解题技巧之训练.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5391076 上传时间:2020-04-29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50.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遗传推理题的解题技巧之训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遗传推理题的解题技巧之训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遗传推理题的解题技巧之训练.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遗传推理题的解题技巧之训练.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遗传推理题的解题技巧之训练.pdf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遗传推理题的解题技巧之训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遗传推理题的解题技巧之训练.pdf(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NO.* 1N0.* 遗传推理题的解题技巧之训练 2009 年高考理综生物学专题复习 四川省绵阳第一中学冯永康 认真分析近年各种模式的高考生物学试题,可以发现有关遗传学内容更加注重分析 和综合能力的考查。试题选取材料各别,呈现形式多样;考生解题也有绘制遗传图解和 论述式等不懂同的表达方式。但试题的命制,则始终都是朝着以“基因工程”和“孟德 尔定律”为基础的遗传推理题,在发生着演变。 1 遗传图解的绘制 在近年高考理综生物学考试中,孟德尔遗传定律的考查通常是要求绘制简要的遗传 图解,并作简要的文字说明。遗传图解常有棋盘法、分枝法和直方图等不同的呈现形式 或表达形式。 例 1 (2008 年四川延

2、考区卷-31 )花生是自花传粉植物。已知花生匍匐生长(A) 对直立生长(a)为显性,荚果薄壳(B)对荚果厚壳(b)为显性。基因型纯合、表现 一致的花生才能作为品种使用。请回答: ( 1)请在匍匐薄壳、直立厚壳、匍匐厚壳3 个花生品种中选择亲本进行杂交实验, 以便得到基因型纯合一致表现为直立薄壳的植株群体。要求用遗传图解表示并作简要说 明。 答案 : aaBb 自交后代性状发生分离,该后代全部淘汰。aaBB自交后代不分离,该后代即 为所要的植株。 ( 2)由于种子混杂,种植直立薄壳品种的某块地出现少数匍匐植株,开花前将其 全部拔除,只收获该地块直立植株结的种子用于第二年播种,在不发生新的种子混杂

3、和 基因突变的情况下,第二年田间是否还将出现匍匐植株?为什么? 答案 :不会再出现,因为留下种子的基因型全部为aa。 ( 3)播种薄壳种子的某块地,出现了少数荚果厚壳的植株, 收获时将其全部清除, 只用该地块荚果薄壳的植株结的种子播种, 在无种子混杂和基因突变的情况下,第二年 田间是否还会出现荚果厚壳的植株?为什么? 答案:还会出现,因为留下的薄壳植株是显性性状,其基因型有BB和 Bb,其中 Bb 会发生分离而产生bb 种子。 2 遗传概念的判断 从 2005 年开始,高考生物学试题比较侧重考查了孟德尔定律中一些十分重要的遗 传学概念。这主要包括:基因型和表现型、纯合子和杂合子、显性和隐性、常

4、染色体遗 传和伴 X染色体遗传,以及细胞核遗传和细胞质遗传等。 2.1 纯合子与杂合子的鉴别 在以动物和植物为材料所进行的遗传育种实验研究中,一般常采用测交方法,鉴别 某表现型为显性性状的个体是杂合子还是纯合子。豌豆、水稻、普通小麦等自花传粉的 植物,则最好采用自交方法。此外还有花粉鉴定法 见 2005 年上海 36(A)题 等。 例 2 (2005 年全国卷 -31 )已知水稻抗病(R)对感病( r )为显性,有芒(B) NO.* 2N0.* 对无芒( b)为显性,两对基因自由组合,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4 条。现用单倍体育种方 法选育抗病、有芒水稻新品种。 ( 1)诱导单倍体所用的花药,应取自

5、基因型为RrBb 的植株。 ( 2)为获得上述植株,应采用基因型为RRbb和 rrBB 的两亲本进行杂交。 ( 3)在培养过程中,单倍体有一部分能自然加倍成为二倍体植株,该二倍体植株 花粉表现可育(可育或不育),结实性为结实(结实或不结实),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4 条。 ( 4)在培养过程中,一部分花药壁细胞能发育成为植株,该植株的花粉表现可育 (可育或不育),结实性为结实(结实或不结实)。体细胞染色体数为 24 条。 ( 5)自然加倍植株和花药壁植株中都存在抗病、有芒的表现型。为获得稳定遗传 的抗病有芒新品种,本实验应选以上两种植株中的自然加倍植株,因为自然加倍植株基 因型纯合;花药壁植株基因

6、型杂合。 ( 6)鉴别上述自然加倍植株与花药壁植株的方法是将植株分别自交,子代性状表 现一致的是自然加倍植株,子代性状分离的是花药壁植株。 2.2 性状显、隐关系的确定 例 3( 2005 年全国卷 -31 ) 已知牛的有角与无角为一对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 的等位基因A与 a 控制。在自由放养多年的一群牛中(无角的基因频率与有角的基因频 率相等),随机选出1 头无角公牛和6 头有角母牛,分别交配,每头母牛只产了1 头小 牛。在 6 头小牛中 ,3 头有角, 3 头无角。 ( 1)根据上述结果能否确定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请简要说明推断过程。 答案 :不能确定。假设无角为显性,则公牛的基因

7、型为Aa,6 头母牛的基因型 都为 aa,每个交配组合的后代或为有角或为无角,概率各占1/2 。6 个组合后代合计会 出现 3 头无角小牛, 3 头有角小牛。假设有角为显性,则公牛的基因型为aa,6 头母 牛可能有两种基因型,即AA和 Aa。AA的后代均为有角。Aa的后代或为无角或为有角, 概率各占1/2 ,由于配子的随机结合及后代数量少,实际分离比例可能偏离1/2 。所以, 只要母牛中具有Aa基因型的头数大于或等于3 头, 那么 6 个组合后代合计也会出现3 头 无角小牛 ,3 头有角小牛。 综合上述分析,不能确定有角为显性,还是无角为显性。 ( 2)为了确定有角与无角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

8、系,用上述自由放养的牛群(假 设无突变发生)为实验材料,再进行新的杂交实验,应该怎样进行?(简要写出杂交组 合,预期结果并得出结论) 答案 :从牛群中选择多对有角牛与有角牛杂交(有角牛有角牛)。如果后代出现 无角小牛,则有角为显性,无角为隐性;如果后代全部为有角小牛,则无角为显性,有 角为隐性。 2.3 常染色体遗传与伴X染色体遗传的判断 例 4 (2005 年全国卷-31 )已知果蝇中,灰身与黑身为一对相对性状( 显性基因 用 B表示,隐性基因用b 表示 ) ;直毛与分叉毛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F表示, 隐性基因用f 表示)。两只亲代果蝇杂交得到以下子代类型和比例: 灰身、直毛灰身、分叉

9、毛黑身、直毛黑身、分叉毛 雌蝇3/401/40 雄蝇3/83/81/81/8 请回答: NO.* 3N0.* ( 1)控制灰身与黑身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控制直毛与分叉毛的基因位于X染色 体。 ( 2)亲代果蝇的表现型为雌蝇灰身直毛、雄蝇灰身直毛。 ( 3)亲代果蝇的基因型为BbX FXf 、BbX FY。 ( 4)子代表现型为灰身直毛的雌蝇中, 纯合体与杂合体的比例为1:5 。 ( 5) 子代雄蝇中、 灰身分叉毛的基因型为BBX f Y、 BbX f Y; 黑身直毛的基因型为bbX FY。 2. 4 细胞核遗传与细胞质遗传的鉴别 例 5(2006 年江苏卷 -42-B) 有人发现某种花卉有红花

10、和白花两种表现型。 ( 1)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探究花色的遗传是细胞质遗传还是细胞核遗传。用图解 和简洁语言回答。 答案 : 正交: P 红花 白花反交: P 白花 红花 F1 F1 若正交与反交产生的F1的性状表现都与母本相同,则该花色的遗传为细胞质遗传; 若正交与反交产生的F1的性状表现都与母本无关,表现为红花或白花的一种,则该花色 的遗传为细胞核遗传。 ( 2)如果花色的遗传是细胞核遗传, 请写出 F2的表现型及其比例。 答案 :3 红: 1 白 或 3 白: 1 红 3 走向综合运用的遗传学试题 从 2006 年起,全国6 套高考理综生物学试题对遗传推理题的命制,在注重考查考 生的分析、

11、综合和运用的能力上,有了进一步的增强。 例 6 (2008 年四川非延考区卷-31 )已知某植物的胚乳非糯(H)对糯( h)为显性, 植株抗病( R)对感病( r )为显性。某同学以纯合的非糯感病品种为母本,纯合的糯抗 病品种为父本进行杂交实验,在母本植株上获得的F1种子都表现为非糯。在无相应病原 体的生长环境中,播种所有的F1种子, 长出许多F1植株, 然后严格自交得到F2种子, 以 株为单位保存F2种子,发现绝大多数F1植株所结的F2种子都出现糯与非糯的分离,而只 有一株 F1 植株( A)所结的 F2种子全部表现为非糯, 可见这株F1植株( A)控制非糯的基 因是纯合的。请回答: ( 1

12、)从理论上说,在考虑两对性状的情况下,上述绝大多数F1正常自交得到的F2 植株的基因型有9 种,表现型有4 种。 ( 2)据分析,导致A植株非糯基因纯合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母本自交,二是父本 的一对等位基因中有一个基因发生突变。为了确定是哪一种原因,可以分析F2植株的抗 病性状,因此需要对F2植株进行处理,这种处理是接种相应的病原体。如果是由于母本 自交, F2植株的表现型为全部感病(或非糯感病), 其基因型是HHrr;如果是由于父本 控制糯的一对等位基因中有一个基因发生突变,F2植株表现型为抗病和感病(或非糯抗 病和非糯感病),其基因型为HHRR 、HHRr HHrr。 ( 3)如果该同学以纯

13、合的糯抗病品种为母本,纯合的非糯感病品种为父本,进行 同样的实验,出现同样的结果,即F1中有一株植株所结的F2种子全部表现为非糯,则这 株植株非糯基因纯合的原因是基因突变,其最可能的基因型为HHRr 。 4 关注遗传学中的某些“例外”现象 在近年高考试题中,遗传学中某些 “例外” 现象,如:“显(隐) 性纯合致死” 如, NO.* 4N0.* 2004 年全国卷 - 30(1) 、“不完全显性遗传”、“基因互作”、“表型模拟”等等, 也常常作为(或者可作为)能力考查的命题材料。 例 7 (2008 年广东卷 -33 )玉米植株的性别决定受两对基因(Bb,Tt )的支配, 这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

14、色体上。玉米植株的性别和基因型的对应关系如下表,请回答 下列问题: 基因型 B和 T同时存在 (B T ) T 存在, B不存在 (bbT ) T 不存在 (B tt或 bbtt) 性 别 雌雄同株异花雄株雌株 ( 1)基因型为bbTTt 的雄株与BBtt 的雌株杂交, F1的基因型为BbTt,表现型为雌 雄同株异花;F1自交, F2的性别为雌雄同株异花、雄株、雌株的分离比为9:3:4 。 ( 2)基因型为bbTT的雄株与基因型为bbtt的雌株杂交,后代全为雄株。 ( 3)基因型为bbTt 的雄株与基因型为bbtt 的雌株杂交,后代的性别有雄株和雌 株,且分离比为1:1 。 例 8 果蝇作为遗

15、传学研究中的重要实验材料,先后有美国遗传学家摩尔根(1933 年)、穆勒(1946 年)和刘易斯(1995 年)分别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请回答 下面有关的问题: ( 1)现有 3 管果蝇 , 每管中均有红眼和白眼(相关基因为W 、w),且雌雄各半。管 内雌雄果蝇交配横批的子代如下:A管中雌雄果蝇均为红眼;B管中雌果蝇均为红眼, 雄果蝇均为白眼;C管中雌雄果蝇均为一半红眼,一半白眼。请你根据上述结果作出判 断:控制红眼和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3 支试管中亲代白眼果蝇的性别依次是雄、 雌、雄; C管中亲代果蝇的基因型为X w Y和 X W X w 。 ( 2)果蝇的长翅(A)对残翅(

16、a)为显性。将纯合长翅品系的果蝇幼虫,在35 温度下培养(正常培养温度为25),长成的果蝇表现型却为残翅,这种现象称为“表 型模拟”。试问:这种模拟的表现型能否遗传?为什么? 答案 :不能遗传因为这种残翅性状仅仅是由环境条件的改变引起的,其遗 传物质(基因)并没有发生改变。 ( 3)现有 1 只残翅雌果蝇,你如何通过实验判断它是属于纯合子aa,还是“表型 模拟”?请设计鉴定方案。 答案 : 方法步骤:让这只残翅雌果蝇与正常培养温度下发育的雄性残翅果蝇交配,并让其 子代在正常培养温度下发育。 结果分析:若子代均为残翅果蝇,则这只残翅果蝇为纯合子aa;若子代中有长翅果 蝇出现,则说明这只残翅果蝇为

17、“表型模拟”。 ( 4)假设这只残翅果蝇是由于基因突变引起的,现有一定数量的长翅和残翅果蝇, 请以最简捷的实验设计思路,确定该性状是否为伴性遗传,并对可能出现的结果进行分 析。 答案 : 方法步骤 : 选多只长翅雄蝇和该残翅果蝇杂交,在正常培养温度下培养、观察。 结果分析:若子代果蝇中,雌雄个体均出现长翅和残翅,则不是伴性遗传;若子代 果蝇中,所有雌蝇均表现为长翅,雄蝇表现为残翅,则为伴性遗传。 NO.* 5N0.* 从上面的试题讨论和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不论是哪一类的习题演练,在解题时 都一定要做到:既注重“据题分析、熟悉考点、探求方法”,又要适当 “借题发挥、 节 外生枝”,重在迁移能力的自我培养,重在解题技巧的自我训练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