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校五十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 .docx

上传人:小小飞 文档编号:542005 上传时间:2018-11-1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2.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建校五十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 .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在建校五十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 .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在建校五十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 .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建校五十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 .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在建校五十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 特征码 HFgzVyWuzhVIYcebEakH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朋友、各位校友、老师们、 同学们: 1952 年 10 月 11 日,迎着新中国经济文化建设的朝阳,* 诞生在诗圣故里杜甫草堂西侧的“光华村” 。历经整整半个世纪, 今天,在欢庆建国 53 周年的日子里,我们怀着自豪和喜悦的心 情,隆重庆祝*五十周年华诞!芙蓉城里欢声笑语、彩旗飞扬, 美丽的光华校园学友团聚、宾朋云集。在此,让我们以最热烈 的掌声欢迎和感谢光临盛典的各位领导、海内外嘉宾!欢迎各 位归来的校友! 今天,我们亲身见证学校的盛世荣光,更加理解半个世纪 成功的艰辛

2、与欢愉。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经济和商科类院校 第 2 页 与综合大学同步发展。新中国建立之初,高教部贯彻国家关于 对“zd、财经各院系采取适当集中、大力整顿,加强和改造师 资,为今后发展创造条件”的方针,将重庆大学、华西大学、 贵州大学等综合大学的经济、管理类系科和成华大学、重庆财 经学院等共 17 所院校、系科,以成华大学为校址,合并组建成 立*,学校开始了第一次创业。各前身院校悠久的历史沿革和丰 富厚重的办学理念,在光华校园融合而成为一种新的大学信念 与力量。 “严谨、勤俭、求实、开拓”的优良校风影响至今。川 财成立伊始,便成为当时师资力量强、办学规模较大的全国 4 所综合性财经院校之一。

3、1961 年,学院更名为成都大学, “文 革”期间被迫停办,1978 年*恢复,步入建校史上的第二次创 业阶段。改革开放,春满神州,高等财经教育获得了空前快速 的大发展,学校迈进发展的黄金时期。1980 年学校交由中国人 民银行为主管理,1985 年更名为*,1995 年起进行国家“211 工程”重点建设,2000 年以独立建制划转教育部管理。进入新 世纪,面对着新的社会经济形势和高等教育的深刻变革,学校 实施了更艰巨、更辉煌的第三次创业。 50 年风雨,50 年沧桑,*与国家经济建设同呼吸、共命运,经 济兴则学校兴,经济衰则学校衰。*半个世纪的历史,就是我 第 3 页 国高等财经教育从起步、

4、坎坷到兴盛的历史缩影,就是我国经 济建设以及经济、管理科学曲折前进与发展的见证史,就是*十 万学子与祖国荣辱与共、无私奉献的爱国史,就是*人承前启后、 不懈奋斗的创业史。 光华校园,名师荟萃,桃李芬芳。建校之初,马克思资本论 最早的中文翻译者和早期传播者陈豹隐,经济学家彭迪先,经 济史学家汤象龙,金融学家梅远谋、温嗣芳,会计学家杨佑之、 李孝同,统计学家刘心铨、高成庄,财政学家许廷星,工商管 理学家吴世经,工业技术专家杨声,农业经济学家王叔云,人 口学家刘洪康等,都曾勤奋耕耘于光华校园,精心培育学生, 关爱激励青年教师,为我国经济管理科学和高等财经教育事业 付出了毕生的心血。他们的学术思想、治

5、学精神、人品情操、 执教经验已经成为*人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50 年学府,师生 代代相继、薪火相传。如今,刘诗白教授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和为*经济发展所做出的杰出贡献,曾康霖教授在金融学说的系 统研究及创立金融经济学的显著成就,何泽荣教授在国际金融 领域及涉外经济专业建设中做出的突出建树,赵国良教授在经 济体制改革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所做出的特殊成效,蒋明新教 授在工商管理学前沿理论及其博士生培养上的优异成绩,等等, 第 4 页 都已经成为*学科建设的可贵财富,显著地提升了学校的名誉 和声望。他们亲自培养和影响的一大批中青年学者,承继传统、 志存高远、团结奋斗、开拓创新、踏实苦干,已经成为今日*

6、 的脊梁。 在此,我代表学校党委和行政,向为学校建设和发展倾注心血, 做出重要贡献的历届党政领导、全体老同志致以崇高的敬意和 亲切的慰问!向辛勤培育人才、潜心科学研究的全体教师,向 勤奋耕耘在管理、后勤岗位上的全体干部和职工表示衷心的感 激和节日的问候!我们永远不会忘记在光华校园这片热土上奋 斗、奉献过的所有人! 50 年来,*为国家培养了 11 万各层次经济管理人才,他们中间 有一批优秀的银行家、工商企业家、专家学者和党政领导,为 国家金融、经济事业及经济管理科学的发展做出了出色的贡献; 更有大批毕业生在全国金融部门、工商企业、党政机关、各类 学校和研究机构辛勤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为现代化

7、建设事 业做出了同样令人赞叹的业绩。校友是*的品牌和声誉的有力 第 5 页 见证人,学校为校友而骄傲和自豪!借此机会,我代表学校, 向为国家经济建设事业奉献青春和才华的全体校友,向海内外 所有*人致以崇高的敬意! 学校始终不渝地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需要加强学科建设,注重经济与管理、经济管理与法学、 现代信息技术及其他人文社会学科之间的交融发展,成绩突出; 注重提高教学工作和人才培养质量,在扩大办学规模的同时, 教学质量和办学声誉不断提高,名声远扬;注重面向国家和地 方经济建设开展科学研究,成就卓著;重视依托国内经济学界、 金融部门和工商企业的支持,先后邀请了几千名专

8、家、学者、 企业家和党政领导到校讲学,聘请了 200 多名学校及学院兼职 教授,成效显著;重视加强国际教育与学术交流,与几十个海 外大学、国外金融和学术机构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几百名国际 知名学者来校讲学,影响不断扩大。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赋予财经院校历史性的机 遇与条件,*紧紧抓住这种机遇和条件,在一个较短的期间实现 第 6 页 了跨越式发展,这根源于*独特的大学精神。 多年来,学校历届领导和广大师生员工熔铸成了一种具有强烈 感召力的奋斗精神深切关怀祖国未来和民族命运,热忱关 爱经济、管理学科的发展,高度关切*和学校自身的进步与振兴, 从而凝聚成了“励精图强、团结拼搏、朝气蓬勃、

9、争创一流” 的炽热而隽永的*信念。经世济民,孜孜以求,是半个世纪锤 炼而成的大学精神。 正是凭着这种独特而可贵的*精神,学校几代师生齐心协力, 历经 50 年的奋斗与探索,经过 2 次艰辛创业的历程,特别是经 过“211 工程” “九五”期间建设,改变了学科类别单一、办学 规模小、办学条件简陋的面貌,将*建设成了一个拥有 2 万名 各层次学生,基本形成以经济学和管理学为主体,以金融为重 点,经、管、法、文、理、工多学科相互交融,部分学科国内 领先,教学、科研水平不断提高,初具现代大学风貌的全国重 点大学,成为我国金融经济人才和西部经济管理人才培养的重 要基地,成为财经各学科领域科学研究与学术交

10、流的重要基地。 第 7 页 *始终立于我国高等财经教育发展的潮头,创造了若干个位居前 列的业绩:西部地区唯一进入国家“211 工程”建设的财经类 院校;金融学科在全国高校重点学科申报评审中名列第一,政 治经济学是全国财经类院校该专业唯一的重点学科,也是西部 地区高校唯一的理论经济学重点学科;西部地区首家拥有应用 经济学一级学科博士、硕士授予权的高校;西部地区首家设立 经济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其后同时拥有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 学和工商管理 3 个博士后流动站的高校;*地区首家试办工商管 理硕士(MBA)教育并获国务院学位办评审正式取得办学资格的 学校;*地区唯一的全国本科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全

11、国财 经院校唯一的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全国首批注册会 计师(CPA)培养基地;高层次金融人才培养规模以及到金融部 门就业的毕业生规模,居全国高校之首;国内首家与外国保险 公司合作培养我国保险硕士生的高校;西部地区首家开展现代 远程教育试点的财经类院校;全国高校金融学科唯一的教育部 重点研究基地中国金融研究中心;1993 年以来承担的国家 社科研究基金经济学类课题总数居全国财经院校和西部高校之 首;中西部地区首次(20XX 年)获“外研社杯”全国英语辩论赛 第 8 页 总决赛冠军的高校;拥有*地区经济、金融类文献资源最丰富的 图书馆;全国首批实现网络光缆连结校内所有教职工家庭和学 生宿舍

12、的高校;学校出版社在西部地区高校中唯一连续 3 届被 评为“全国良好出版社” ;全国首批、*首家以银行贷款新建学 生公寓和食堂的高校;*万人以上规模高校中首家实现学生公寓 “421 标准” ;*省内唯一被授予“全国绿化先进单位”的高校, 等等。学校党委先后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和“全国党的 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等学校”荣誉。这些骄人的业绩, 彰显着*位居前列的整体办学实力,真实地记录了*人“建名 牌大学,创一流业绩”的奋斗与成长的足迹,这是我们的荣耀 与自豪,更是我们乘胜前进,再铸辉煌的基础! 半个世纪的成就与荣光,不但凝聚着所有*人的智慧和心血,更 是党和政府、中国人民银行、教育部的亲

13、切关怀、社会各界与 广大校友热情支持的结果。1996 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朱镕基接 见我校领导,希望学校加快建设与发展,培养更多高层次金融、 经济管理人才;李岚清副总理 1997 年为我校题词,勉励我们 “为培养高素质的金融人才作贡献” 。中国人民银行主管学校 20 年,全面推进了学校的建设与发展,特别对我校“211 工程” “九五”期间建设给予了宝贵的财力支持;教育部全方位地指 第 9 页 导和支持学校办学工作,按照高等教育“国家队”的标准,全 面促进我校面向未来的发展;*省和成都市党政领导热忱关心、 积极支持学校发展,有力地支持了我校“211 工程”基础设施 建设及当前的温江新校区建设。在这

14、举校欢庆的日子,我们要 深切感谢各级领导!现在,我们可以郑重地说,*没有辜负党和 政府的期望,1952 年创立的*如今已成为国家高等教育的一所 重要学府,成为完成西部大开发战略任务,实现我国现代化建 设事业的一支生力军。 相聚今日,是难忘的回忆和自豪的欣喜;今日相聚,更是希望 的播散和力量的聚集。50 年时光,对于一所大学来说实属短暂。 五十周年校庆,恰逢学校新创业的开端。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 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经济 全球化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科教兴国战略和西部大开发战略 的深入实施,新时代和新形势赋予*新的历史使命。中国特色 的经济和管理科学必将在世界上愈益产生

15、独特的影响,中国的 经济管理教育将会有更大的发展。我们面临着从未有过的历史 机遇,也遇到了从未有过的严峻挑战。欣逢盛世,激励进取, 学校党委审时度势,充分发动全校教师酝酿筹划,提出了建设 以经济和管理学科为主体、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具有自身特色 第 10 页 的高水平重点大学,进而跻身于国际知名财经大学的奋斗目标。 为了实现这一奋斗目标,我们一定要认真实践江泽民同志关于 教育创新的思想,以国家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及先进的教育理念, 科学地谋划学校的现在与未来,以国家“211 工程”建设为龙 头,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全面推进学校的改革和发展。要进 一步调整与优化学科结构,努力提高学科整体水平;要更加卓

16、 有成效地实施以人为本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着力培养 大批具有丰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要坚持面向国家和地方 经济建设开展科研的优良传统,为西部大开发和国家现代化建 设,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建设,做出我们的重要贡献; 要以更加开放的胸怀,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拓展与国外大学 合作交流的领域,不断扩大学校在国际上的影响;要加紧中青 年教师队伍建设力度,注重提高教师的国际经济、金融与管理 的知识水平;要进一步强化学校科学管理和校园精神文明建设; 最后,要继续加大教学科研设施投入,抓紧温江新校区建设, 不断提高师生员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条件。 第 11 页 新世纪、新*、新长征。我们深感使命

17、之宏大、肩负之沉重,工 作之艰难。天行健,君当自强不息,*人历来有坚忍不拔、追 求卓越的优良传统。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新 的征程需要我们努力实践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弘扬*精神,奋勇开拓,扎实苦干。有教育部和地方党政的领 导、十余万校友鼎力支持和社会各界的关怀,*必将全面实现新 创业的奋斗目标! 光华日月五十载筑基础,盛世豪情新世纪写华章。我们正在书 写着中国高等财经教育的历史,书写着勇于探索和进取的西部 高校的历史。让我们共同祝愿*在第二个 50 年里,在发展中国 的经济和管理科学,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实现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取得更加骄人的辉煌业绩! 再次衷心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事务文书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