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雪》一等奖教学设计.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5426340 上传时间:2020-05-06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58.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沁园春雪》一等奖教学设计.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沁园春雪》一等奖教学设计.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沁园春雪》一等奖教学设计.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沁园春雪》一等奖教学设计.pdf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沁园春雪》一等奖教学设计.pdf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沁园春雪》一等奖教学设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沁园春雪》一等奖教学设计.pdf(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引导语:沁园春雪是毛泽东的经典词牌名,称赞祖国的美好壮丽,也抒发了毛泽东的伟大的抱负 及壮志难酬的胸怀。( 学生接触古典诗词不多,对此的兴趣爱好尚未形成,对毛泽东的了解恐怕也只停留在 政治家的层面。所以,要怎么能更好的学习毛泽东的沁园春雪,理解诗人表达的意思,对于老师来 说,一定要有一个优秀的教学设计才能达到想要的教学效果,下面是一则沁园春雪一等奖教学设计, 供老师参考。 九年级沁园春雪教学设计一等奖 教学活动 (一) 、谈雪景,引入新课,揭题: 引导学生描绘雪景,并用一两句话表达自己的情感。( 学生交流 ) 相机引入 1936年2月,抗日战争爆发前, 在陕北的清涧县,毛泽东同志登上海拔千米

2、、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观赏风光。面对苍茫大地,胸中 豪情激荡,写下咏雪的词。词中展现了塬上怎样的雪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呢?( 教师揭示课题) (二) 、出示学习目标,明确学习任务: (目标同上 ) 引导学生明确。 (三) 、诵读诗词,整体感知,感受其音乐美: 1.教师范读全词( 或放朗诵录音) ,学生聆听范读,客观评价优点及不足。 2.学生明确字音及停顿,自由朗读诗词,读出诗词的节奏美、韵律美、情感美 ,并想象诗词所描绘的景 象,初步体会诗词所表达的感情。请学生多次齐读这首词,教师把握学生的理解程度和朗读问题。 教学过程 一、交流预习心得导入 1.结合本地的气候特征,引导学生展开对“雪

3、景”的描绘。学生畅所欲言,想象大地披白、青松傲雪、 堆雪人、打雪仗等雪景。 2.不同的人、不同的心境、不同的时代环境,会赋予雪景不同的特点,1936年2月,抗日战争爆发前,在 陕北的清涧县,毛泽东同志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观赏风光。面对雪原壮景,触景生 情,写下了这首壮词,抒发了无产阶级革命英雄的壮志豪情。1945年发表于重庆新民晚报, 引起极大轰 动。 今天我们有幸来欣赏学习这“伟大的篇章”沁园春雪。 (学生接触古典诗词不多,对此的兴趣爱好尚未形成,对毛泽东的了解恐怕也只停留在政治家的层面。设 计这段导语的目的在于引起同学们对古典诗词的兴趣,了解毛泽东作为古典诗词爱好者和伟大

4、诗人的一 面。) 二、听范读,正读音,感受气势。 1.学生出示生字词,教师选有代表性的用实物投影展示,请学生读准每个字音,教师示范,学生纠正自 己的读音,重点注意下列字的发音。 沁qn莽莽 m ngmng分外妖娆 f nr o数风流人物sh折腰 zh思汗 hn稍逊风骚 xnso还看今朝 zho 2.听第二遍时,请想象一下词所描绘的景象,初步体会词所表达的情怀。 (在扫除文字障碍的同时,让学生对全词有一个初步的整体感知,这样可以一开始就给学生形成感性上的 认识,通过范读给全词定下一个磅礴大气的基调,也为学生即将进行的朗读树立一个较好的模仿的范例。) 三、读课文,理解词意。 (一) 学生自由朗读全

5、词,要求读准确、流畅。 (二) 齐读上阕,感知内容。 1.大家看上阕写了什么内容? 上阕主要描写北国雪景。学生可能用找上阕中心句的方法直接答“北国风光”,教师可从准确性的角度 引导学生明确“风光”可指春、夏、秋、冬四季景象,太宽泛,不准确。 2.哪个字在上阕中起到了引出主要内容的作用? “望”字。在古诗词中,这叫“一字领起”,俗称“领字”。一般上下阕各有一个,读诗词要注意找出 领字。 (“望“字应该好找,但教学不应停留在找出这个领字,教师还是应当适当传授一些有关知识,但应点到 即止,不可深究。) 3.那么,“望”字在文中领起了哪几句话?作者抓住哪些具体的事物来写的? 从“长城内外”到“试比高”

6、。长城、大河、群山、高原。 4.作者当时是站在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看到的这些景象,作者的视野非常开阔。即便是作者视野 开阔,但这些景象已经远远不是作者视野所能达到的范围,这说明,这个“望”字带有很大的什么成分? 想象。 5.想象仅限于这几句吗? 还有后三句。 6.那么,同学们能不能展开想象,最好是闭上眼睛想,把诗人所描绘的雪景由文字变成形象的画面 在“大屏幕”上呈现出来,然后再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著名作家雨果说:“想象是人类思维中最美丽的 花朵。”著名哲学家黑格尔说:“想象是最杰出的艺术本领。”现在看哪位同学的脑海中绽开的想象的花 朵最美丽。 可以让学生先在小组中说,然后再在全班描述。

7、(这是一个很好的在引导学生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训练学生想像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契机,学生在想象和 表达的过程中作者蕴涵其中的情感也能得到感悟。语文学习的三维目标能够在此有机融合。) (三) 齐读下阕,感知内容。 1.祖国的江山正因为如此的多娇,才引得无数英雄竞相为之倾倒,作者对他们又是怎样评价的呢? “惜秦皇汉武射大雕” 2.作者在文中评论的历代帝王中,你都了解他们吗?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 请几位学生简单介绍,其他同学和教师都可作补充。 (相应历史知识的介绍有助于理解词的内容,也应帮学生建立文史哲不分家的概念。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 该发挥平等中的首席的作用,在充分肯定学生历史知识丰富的同时为学生不

8、完善的介绍作补充。) 3.作者在评论这些帝王时又用了哪个领字?管到哪句? 惜。“只识弯弓射大雕”。 4.结合原文与你自己的理解,体会一下这个“惜”字都有那些意味?( 讨论) 5.请部分学生代表小组发言。 学生的发言可能不够全面,教师可通过引导学生体会重点字词的方法全面的看问题。如:从“略输文 采,稍逊风骚”、“只识弯弓射大雕”,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在武功方面还可以,但在“文学才华”( 这里 不仅指个人的文学才华,还指治理国家方面) 方面就差一些。从“略输”、“稍逊”又可看出作者在文中也 肯定了这些古代帝王的丰功伟绩,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他们曾起过一定的作用。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英 雄、大豪杰。学生

9、的发言还可能不够深人,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原因,结合时代背景等方法使思考更 深入。如:这些古代帝王的不足是由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造成的。作者惜前人( 对前人表示惋惜) ,就包含 着后来者必然居上的伟大气概。自信自己必定胜过前人。 6.在下阕中,作者有没有直接抒发这一观点的句子? 有,“俱往矣今朝”。 (当学生的发言或片面或肤浅时,教师不应一概否定或越俎代庖直接说出答案,而应在部分肯定的基础上 指出其不足,同时教给方法,注意引导,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继续主动积极的思维,并在今后的思考中运用 这些方法举一反三。) 7.由这句话,老师不禁想起了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长沙,在青年时代就有“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

10、 水三千里”的鸿鹄大志的毛泽东,在1925年,分析了当时的革命形式,面对生机勃勃的辽阔大地,毛泽东 感慨万千,在沁园春长沙中写下了这样一句话:“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11年后的 1936 年,作者同样面对祖国的大好河山,审时度势,在沁园春雪中写出了自己的心声谁主沉浮呢? 学生可能直接从注释中照搬“指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要引导学生结合时代背景说具体。“无产阶 级及其革命领袖和人民大众”或“当代英雄”。 .作者是怎样将上阕的写景与下阕的议论有机的结合起来的?( 从文中找出) “江山折腰。” 9.这句话在文中其了什么作用? 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江”承接上文的写景,总结上文,“引无”领

11、起下文,正因为有了这句 话,才使这首词的上下阕更加浑然地有机的成为了一个整体。 (过渡句的作用应具体分析,避免学生形成只会说空洞的套话的习惯。) 四、全班齐读全词,读出感情。 【知识扩展】 沁园春雪的历史背景 战斗的诗篇是适应着革命斗争形势而产生的。沁园春词里响彻着20世纪 30年代中国阶级斗争和抗日 民族解放斗争的滚滚风雷。全党全军在毛主席制定的北上抗日的正确路线指引下,摆脱了老蒋几十万大军 的围追堵截,跨越了人迹罕至的雪山草地,战胜了王明机会主义和野心家张国焘的罪恶分裂活动,胜利到 达陕北,完成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建立了以陕甘宁边区为中心的中国人民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前进阵地。 老蒋在推行反革

12、命“围剿”的同时,加紧卖国投降活动,妄图借日本侵略者之手,屠杀中国共产党人和 一切不愿做亡国奴的人们,变整个中国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 在这样一个威胁到全国人民生存的严重问题面前,战胜了内外敌人,征服了万水平山的中国共产党,在 伟大领袖毛主席领导下又担负起抗日救国的历史重任。 1936 年2月,正是中国工农红军完成万里长征后,紧接着又在毛主席率领下,从陕北出发,渡河东征,奔 赴抗日救国第一线的时刻。毛主席写在这时的沁园春词,高度概括了中国革命完成战略大转移、迎来 抗日民族解放战争新时期的政治形势。 十年过去了。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这时,老蒋决心发动反革命内战。为了欺 骗

13、人民,他装出和平姿态,以便突然猛扑过来,把中国推进内战血海之中。 伟大领袖毛主席高瞻远瞩,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为了揭露国某党假和谈、真内战的阴谋,领导人 瓦实现创建新中国的历史目标,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大无畏气魄,不计个人风险,身系天下安危,亲赴重 庆同国某党谈判。就在这时,毛主席写成将近十年之久的沁园春咏雪词书赠于人,在重庆第一次问 世。 沁园春词在此刻问世,有其重大意义。 毛主席在党的七大致开幕词时指出,抗战胜利后,“在中国人民面前摆着两条路,光明的路和黑暗的 路。有两种中国之命运,光明的中国之命运与黑暗的中国之命运”。是推动革命前进,建立一个独立、统 一、富强的新中国; 或者是听任反动

14、派拉着中国倒退,恢复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老路上去,这是一场严重的 斗争。沁园春在此刻问世,好像夺亮的号角,召唤人们朝着解放的路上迅跑,去争取中国新民主主义 革命最后胜利的光明前途。 沁园春词还告诉人们,反对倒退,争取光明,靠的是工农大众,靠的是人民革命。“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只要坚持党的七大制定的正确路线,信任 人民,依靠人民,就一定可以建成无产阶级领导的新中国。 沁园春词是号召中国共产党人为建设新中国冲锋陷阵的动员令。毛主席在七大作政治报告时指 出:“三次革命的经验,尤其是抗日战争的经验,给了我们和中国人民这样一种信心:没有中国共产党的 努力,没有中国共产党人做中国人瓦的中流砥柱,中国的独立和解放是不可能的。”沁国春词激励中 国共产党人,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共产党人的先锋模范作用,带领亿万人民,打垮反动派, 建设新中国。 沁园春词在重庆首次传抄问世,也是对国某党统治区人民政治上的关怀和教育。对于教育广大革命 群众和进步人士认清形势,坚定信心,拥护党所领导的革命事业,决心用战斗迎接新中国的诞生,起了很 大的作用。 毛主席沁园春词宏伟壮观的艺术意境和博大精深的思想内容,在问世之初就备受推崇。人们盛赞这 首词“风调独绝,文情并茂,而气魄之大乃不可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