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南方出版社)讲解.pdf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5428497 上传时间:2020-05-07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249.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南方出版社)讲解.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南方出版社)讲解.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南方出版社)讲解.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南方出版社)讲解.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南方出版社)讲解.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南方出版社)讲解.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南方出版社)讲解.pdf(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1 课动感地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学会欣赏动画并了解动画的基本原理。 2认识 Macromedia Flash 8 动画制作软件。 过程与方法1学会在舞台上绘制简单的图形。 2掌握设计简单动画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和观察力。 教学重、难点 掌握动画的基本原理并能用Flash 8 制作简单的动画 教学准备 几段简单的动画,Macromedia Flash 8 软件。 教学过程 学习任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引入播放大闹天宫和车载斗量等经典动画片段,并 向学生提问: 动画片就像是伴随我们长大的伙伴,那些精彩 的动画是怎样做成的呢?我们能否自己制作动画呢?

2、我们 可以用什么软件来制作动画呢? 观看动画, 认真 思考问题。 情境导入, 用动画激发学 生的学习兴趣。 二、课堂学习(一)揭秘动画 动画是由一幅幅静止的画面组成的,人眼的视觉暂留效 应让我们看到了连续的动画效果。 视觉暂留: 当前后两幅画面连续播放,并且播放时间不 超过 0.1 秒时,就会产生两幅画面“ 动作连贯 ” 的视觉效果。 【演示打棒球的动画效果】 (二)我的第一个动画 尝试制作自己的动画。 1启动 Flash 执行 “ 开始 ”“所有程 序”“Macromedia ”“Macromedia Flash 8 ”命令,启动 Macromedia Flash 8。 2认识 Flash

3、的界面 打开 Flash 8 之后,新建一个Flash 文档,就可以看到 Flash 8 的工作界面, Flash 8 的工作界面从上到下主要有时 间轴、工具栏、舞台、浮动面板和属性面板。 3画大熊猫 步骤一:利用椭圆、直线等工具,在舞台上绘制大熊猫 的轮廓。 【提示: 首先使用椭圆工具绘制一个椭圆作为大熊猫的 脑袋; 然后分别绘制两个小圆为耳朵;接下来绘制三个嵌套 的圆为熊猫的左眼,使用选择工具选取熊猫的左眼,右击鼠 标,选择复制,并粘贴到合适的位置为右眼;在两只眼睛的 下面绘制一个扁平的椭圆为鼻子;切换到直线工具, 画两条 短直线, 用选择工具可以将一条直线拖动成圆弧,调整好位 置为嘴巴;

4、 最后在鼻子和嘴巴之间画一条直线。这样就画好 理解 动 画 形 成 的原理,认真观察, 相互印证。 仔细观察, 并结 合 实 际 操 作 熟 悉 Flash 的各种界面。 让学生进 一步了解神秘 的动画,理解动 画形成的原理。 让学生熟 悉 Flash 软件, 为制作动画奠 定基础。 了熊猫脸部的轮廓。】 步骤二:用颜料桶工具给熊猫填充颜色。 【选择颜料桶工具,设定填充颜色为黑色,给熊猫的耳 朵、眼睛、鼻子和嘴巴填充颜色。】 4制作转动眼珠的大熊猫 步骤一: 在时间轴后的第6 帧上右击鼠标, 在弹出的快 捷菜单中选择 “ 插入关键帧 ” 命令。 步骤二:修改第6 帧中的大熊猫。单击第6 帧,用

5、选择 工具选中大熊猫的黑眼珠,然后按右方向键将其向右移动。 步骤三:在第10 帧处右击鼠标,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 选择 “ 插入帧 ” 命令,将所有的画面延长至第10 帧。 5保存并测试动画 执行 “ 文件 ”“保存 ” 命令,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保存 的地址,并将文件命名为“ 大熊猫 ” 。执行 “ 控制 ”“测试影 片” 命令,测试动画,我们看到了一只大熊猫在机灵地转动 着眼珠。 了解 Flash 工具 栏的各种工具, 熟悉 Flash 的基本操作, 能够 在 舞台 上 绘 制 大熊猫。 让学生了 解 Flash 的操 作, 初步掌握工 具栏各种工具 的使用,让学生 能够在舞台上 绘制简单的

6、图 形, 并由此激发 学生的兴趣。 三、课堂活动 1.自由分组,可以个人为单位,也可以小组为单位。 2. 使用椭圆工具和直线工具绘制小熊的轮廓,并使用 颜料桶工具为其填充适当的颜色。 3.代表上台展示各自的活动成果。其他同学和教师进行 补充与评价。 (具体活动计划可参考“ 活动室 ” 中的内容。) 根据活动规划, 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活动任务, 并进行活 动成果的展示与交 流。 进一步加 深对于 Flash相 关工具的了解 和使用,培养 小组之间的团 队合作意识。 四、课外探究通过本次学习,我们进入了动画世界,并了解了Flash 这样一个功能强大的动画制作软件。一起去找找有哪些用 Flash 设

7、计的精彩动画吧! 通过网络、书 籍、报刊、电视等其 他媒体了解Flash 动 画的更多信息。 进一步激 发学生对动画 和 Flash软件的 兴趣。 教学反思 第 1 课美丽海景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图层并学会图层的应用。 2掌握混色器属性面板的使用。 过程与方法1掌握 Flash 绘制图形的方法。 2学会在舞台上使用图层画组合图形。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和自主创新能力。 教学重、难点 理解图层的意义并学会使用图层 教学准备 Macromedia Flash 8 软件。 教学过程 学习任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引入图层是 Flash的重要概念之一,掌握好图层对于 学生制

8、作 Flash 有很重要的作用。 用实例形象解释图层的概念:用一张塑料片表示 一个图层,每张塑料片上绘制不同的图形,按照一定 的顺序叠放就能组合成图画。 仔细观察老师演示,认 真思考问题。 情境导入, 用现实范例引 入图层的概念。 二、课堂学习(一)新建图层单击时间轴区域图层面板左下角 的“ 插入图层 ” 按钮,插入两个新图层, 名字分别是 “ 图 层 3” 、“ 图层 2” 、“ 图层 1” 。 (二)给图层重命名 双击图层名字,给图层重命名。将三个图层按顺 序依次命名为 “ 蓝天 ” 、“ 海水 ” 和“ 山” 。 (三)画蓝天 步骤一: 单击图层 “ 蓝天 ” ,图层列表高亮度显示 之后

9、,表示现在的操作将在图层“ 蓝天 ” 上进行。选择 工具栏中的 “ 矩形工具 ” ,打开浮动面板中的“ 混色器 ” 面板,将颜色设置为由蓝色渐变到白色的填充色,步 骤是选择颜色类型为线性,左边的颜色滑块设置为蓝 色,右边的颜色滑块设置为白色,从下面的窗口中可 以预览设置好的颜色,设置笔触颜色为无色。 步骤二:单击图层“ 蓝天 ” 的第一帧,使用矩形工 具在舞台上画一个长方形表示蓝天。 步骤三:选择任意变形工具,将鼠标指针靠近长 方形的一个角,当鼠标指针形状变成一个旋转的箭头 时,拖动鼠标可以将其旋转90 度。 步骤四:再次使用任意变形工具,调整矩形的大 小和位置,使其覆盖整个舞台。这样蓝天就画

10、好了。 (四)画海水 单击图层 “ 水” 的第一帧,使用矩形工具,设置填 充颜色为蓝色,在舞台下方画一个长方形表示海水。 (五)画小山 单击图层 “ 山” 的第一帧,使用铅笔工具画两座小 山的轮廓,用使用颜料桶工具给小山填充相应的颜色。 (六)保存并测试动画 执行 “ 文件 ”“保存 ” 命令,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 择保存的位置,并将文件命名为“ 美丽海景 ” ,单击保 存按钮即可。 执行 “ 控制 ”“测试影片 ” 命令,就可以看到一幅 掌握插入图层的方法, 并学会如何重命名图层。 通过绘制蓝天, 掌握在 Flash 混色器面板中设置不 同颜色的方法。 学会矩形工具和自由 变形工具的使用。 通

11、 过 具 体 的任务, 让学生 学会 Flash 混色 器面板的使用。 通 过 具 体 的任务, 让学生 掌 握 相 关 工 具 的使用。 漂亮的美丽海景图。掌握铅笔工具的使用 方法。 通 过 具 体 的任务, 让学生 掌 握 相 关 工 具 的使用。 三、课堂活动1.自由分组,可以个人为单位,也可以小组为单 位。 2. 利用图层, 将几种简单的图形组合成一幅月夜 图。 3.代表上台展示各自的活动成果。其他同学和教 师进行补充与评价。 (具体活动计划可参考“ 活动室 ” 中的内容。) 根据活动规划, 在规定 时间内完成活动任务,并进 行活动成果的展示与交流。 通过活动 让学生加深对 图层的理解

12、和 应用能力。 培养 小组之间的团 队合作意识。 四、课外探究在图层名称上单击鼠标的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 单中会找到 “ 引导层 ” 和“ 遮罩层 ” 两个新概念,这是图 层的类型吗?有什么作用呢?试着去了解一下吧。 通过网络等其他途径 了解更多关于图层的知识。 培养学生 信息获取与处 理能力。 教学反思 第 3 课希望之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理解元件的概念及元件的作用。 2了解元件的分类和不同元件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1学会制作简单的影片剪辑元件。 2掌握使用库中元件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和自主创新能力。 教学重、难点 理解元件的意义并学会使用元件 教学准备 Macro

13、media Flash 8 软件。 教学过程 学习任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引入Flash 中的元件就像演员一样,在Flash中扮演不 同的角色并可以重复使用,让我们的动画看起来更加 丰富。 通过类比,理解元件 的含义及作用。 情境导入, 用现实范例引 入元件的概念。 二、课堂学习(一)新建元件 打开作品 “ 美丽海景 ” ,执行 “ 插入 ”“新建元件 ” 命令,打开 “ 创建新元件 ” 对话框,输入新元件名称为 “ 帆船 ” ,并设置元件类型为“ 影片剪辑 ” ,单击确定就 创建好了新元件,并进入编辑状态。 【Flash 中有影片剪辑、按钮和图形三种元件。】 掌握新建元件的方 法,

14、了解元件的分类。 (二)制作元件 插入 2 个新图层,并将3 个图层分别命名为“ 桅 杆” 、“ 帆” 和“ 船体 ” ,用直线工具在相应图层绘制好桅 杆、帆和船体的轮廓,然后用填充工具给帆和船体填 充合适的颜色。单击时间轴上的“ 场景 1” 返回到 “ 美丽 海景 ” 中,此时,就可以在库面板中看到完整的“ 帆船 ” 元件的预览图了。 (三)使用库中元件 选中 “ 蓝天 ” 图层,单击 “ 插入图层 ” 按钮,在 “ 蓝 天” 和“ 水” 图层中间插入一个新图层,并将新图层命名 为“ 船” 。选中图层 “ 船” 的第一帧, 将库中的元件 “ 帆船 ” 拖动至舞台中,并使用自由变形工具调整帆船

15、的位置 和大小。 (四)保存并测试动画 执行 “ 控制 ”“测试影片 ” 命令,就可以看到一艘 小帆船出现在海上。 通过制作 “ 帆船 ” 元 件,掌握 Flash 中创建元 件的方法。 学会使用库中元件 的方法。 通 过 具 体 的任务,让学生 学会在 Flash 中 创 建 元 件 的 方 法。 通 过 具 体 的任务,让学生 掌 握 使 用 库 中 元件的方法。 三、课堂活动1.自由分组,可以个人为单位,也可以小组为单 位。 2. 利用元件,在 “ 月夜 ” 图上添加几颗星星。 3.代表上台展示各自的活动成果。其他同学和教 师进行补充与评价。 (具体活动计划可参考“ 活动室 ” 中的内容

16、。) 根据活动规划, 在规 定时间内完成活动任务, 并进行活动成果的展示 与交流。 通过活动 让学生加深对 元件的理解和 应用能力。 培养小组 之间的团队合 作意识。 四、课外探究前面我们提到了元件的三种类型,除了影片剪辑 之外还有图形元件和按钮元件,这三种元件有什么区 别?分别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呢?在课后通过其他方式 进一步了解吧。 通过网络和其他途 径了解更多关于元件的 知识。 培养学生 信息获取与处 理能力。 教学反思 第 4 课海上归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什么是动作补间动画。 2知道动作补间动画使用的条件。 过程与方法1学会创建帧和将帧转化为关键帧的方法。 2学会在两个关键帧之间

17、创建动作补间动画。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和自主创新能力。 教学重、难点 理解动作补间动画的原理并学会使用动作补间动画 教学准备 Macromedia Flash 8 软件。 教学过程 学习任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引入帆船已经在海面上了,怎样才能让帆船顺 利返航呢?对了,给帆船添加动力系统,让它 能够在海面上动起来,就能让帆船从海上归来 了。其实 Flash中给帆船添加 “ 动力系统 ” ,只要 使用动作补间动画就行了。 仔细观察老师演示, 认真思考问题。 情境导入, 用现实范例引 入动作补间动 画的概念。 二、课堂学习(一)延长动画帧数 打开文件 “ 美丽海景 .fla

18、”,在图层 “ 蓝天 ” 的 第 40 帧处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 “ 插入帧 ” 命令。执行该命令之后, 在“ 蓝天 ” 图层 的第 1 到第 40 帧中,每一帧都延续了第一帧的 图形。 这样就能将图层“ 蓝天 ” 延长至第 40 帧处。 再用同样的方法把图层“ 船” 、“ 水” 和“ 山” 全部延长到第40 帧,这时候舞台上显示的内容 就和第一帧一样了,每个图层的内容都完整地 显示在舞台上。 (二)让帆船动起来 在图层 “ 船” 的第 40 帧处右击鼠标,在弹出 的快捷菜单中选择“ 转化为关键帧 ” 命令。 使用自由变形工具, 改变第 40 帧处帆船的 位置和大小,使之和第一帧处

19、有所区别,这样 就能在两个关键帧使用动作补间动画。 在图层 “ 船” 的第 1 到第 40 帧之间任一帧上 右击鼠标, 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 插入补间 动画 ” 命令,此时,在图层“ 船” 的第 1 到第 40 帧之间就出现了一个箭头,这说明补间动画创 建成功。 (三)保存并测试动画 执行 “ 控制 ”“测试影片 ” 命令,就可以看到 一艘小帆从海上归来了。 了解帧的意义,掌握 插入帧的方法。 通过给帆船元件创 建动作补间动画,了解动 作补间动画的原理。 通 过 具 体 的任务,让学生 了解帧的意义。 通 过 具 体 的任务,让学生 掌 握 动 作 补 间 动画的使用。 三、课堂活动1.自

20、由分组, 可以个人为单位, 也可以小组根据活动规划,在规通过活动 为单位。 2. 通过创建动作补间动画,给“ 月夜 ” 制作 几颗流星。 3.代表上台展示各自的活动成果。其他同学 和教师进行补充与评价。 (具体活动计划可参考“ 活动室 ” 中的内 容。) 定时间内完成活动任务, 并进行活动成果的展示 与交流。 让学生加深对 动作补间动画 的理解和应用 能力。 培养小组 之间的团队合 作意识。 四、课外探究动作补间动画是Flash动画的基础内容, 除 了可以实现直线运动的动画效果外,在Flash 中,我们还可以让对象按照我们设定的路线运 动,这叫做引导层动画,大家一起去探索下吧。 通过网络、书籍

21、等途 径了解更多关于动作补 间动画的知识。 培养学生 信息获取与处 理能力。 教学反思 第 5 课图形总动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掌握绘图工具的使用。 2了解空白关键帧以及形状补间动画相关知识。 过程与方法1学会创建形状补间动画的方法和技巧。 2能够运用形状补间动画制作出相应的作品。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利用Flash 解决生活、学习中实际问题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掌握绘图工具的使用和空白关键帧的应用,学会创建形状补间动画。 难点: 了解空白关键帧与关键帧的区别,理解形状补间与动画补间的异同。 教学准备 知识准备:动画制作基础知识。 硬件准备:多媒体教学工具。 软件准备: Ma

22、cromedia Flash 8。 教学过程 学习任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引入在数学课上, 我们学习了多种几何图形,那我们可不可 以利用 Flash 软件制作一个几何图形之间逐渐渐变的动画 呢? 【操作演示】放映“ 图形总动员 ” 的动画。 这节课,我们一起继续学习Flash,制作动画 “ 图形总动 认真听讲,并观 看动画,思考如何制 作。 与平时的学 习内容相结合, 用具体任务激发 学生的兴趣。 员” 。 二、课堂学习(一)新建Flash 文档 启动 Macromedia Flash 8,新建一个 Flash 文档,并将其 保存为 “ 图形总动员 .fla ”。 【操作演示】略。

23、观看教师操作, 并自己动手操作,掌 握技巧和方法。 培养学生及 时保存文件的习 惯。 (二)制作由正方形渐变成圆形的动画 1利用 “ 矩形工具 ” 在舞台上画一个正方形。 【操作演示】单击图层1 的第 1 帧,选择 “ 矩形工具 ” , 在舞台下方的属性面板或者是在左侧的工具面板中设置其 笔触颜色为无、填充色为红色,再按住Shift 键在舞台的合 适位置画一个正方形。教师讲解按住Shift 键画出来的是正 方形。 2利用 “ 椭圆工具 ” 在舞台上画出一个圆形。 【操作演示】在图层1 的第 10 帧处右击鼠标,在弹出 的快捷菜单中选择“ 插入空白关键帧” ,再选择 “ 椭圆工具 ” , 同样按

24、住 Shift 键在舞台的合适位置画一个圆形。 这里涉及到空白关键帧的知识,教师要注意讲解什么是 空白关键帧以及与关键帧和帧的区别和联系。 3创建形状补间,使舞台中的正方形渐变成圆形。 补间分为动作补间和形状补间,教师可以在制作的同时 进行现场播放, 使学生观察动画效果,讲解动画补间与形状 补间的异同。 【操作演示】单击图层1 的第 1 帧至第 10 帧之间的任 意一帧,在属性面板中设置“ 补间 ” 为“ 形状 ” 。 观看教师操作, 积极思考,并自己动 手操作,掌握技巧和 方法。 通过演示让 学生学会绘制正 方形的方法与技 巧。 通过演示和 解释让学生理解 什么是空白关键 帧以及空白关键 帧

25、、关键帧、普 通帧的应用场 合。 指导学生创 建形状补间动 画,并且让学生 理解形状补间与 动画补间的异 同。 (三)制作由圆形渐变成三角形的动画 1利用 “ 多角星形工具 ” 在舞台上画一个三角形。 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想办法绘制三角形,引起学生的认知 冲突,然后再演示通过改变“ 多角星形工具 ” 的样式和边数可 以绘制出多种多边形和星形。 【操作演示】在图层1 的第 15 帧处右击鼠标,在弹出 的快捷菜单中选择“ 插入关键帧 ” ,再在第 25 帧处插入空白 关键帧。选择 “ 多角星形工具 ” ,单击属性面板中的“ 选项 ” 按 钮,在弹出的 “ 工具设置 ” 对话框中, 选择 “ 样式 ”

26、为“ 多边形 ” , 设置 “ 边数 ” 为 3,单击确定按钮,然后在舞台的合适位置画 一个三角形。 2创建形状补间,使舞台中的圆形渐变成三角形。 【操作演示】 单击图层 1 的第 15 帧至第 25 帧之间的任 意一帧,在属性面板中设置“ 补间 ” 为“ 形状 ” ,然后在第30 帧处插入关键帧。 积极思考,观看教 师操作并自己动手操 作, 掌握技巧和方法。指导学生绘 制三角形,掌握 “ 多角星形工具 ” 的使用。 指导学生创 建形状补间动 画。 (四)保存、测试动画 动画制作好了后, 一定要及时保存文件, 方便以后修改。 执行 “ 控制 ” “测试影片 ” 命令,查看动画效果。 观看教师操

27、作, 积极思考,并自己动 手操作,掌握技巧和 方法。 指导学生养 成及时保存文件 的习惯,学习测 试动画效果。 三、课堂活动1将全班同学随机分成几个活动小组,每个小组推选 一名小组长。 2小组长组织组内同学讨论梯形、平行四边形的画法, 确定制作方法,然后开始进行制作。 3活动结束后,对大家制作出的作品进行综合评比, 推选出最优秀的作品并进行展示。小组长根据制作过程中的 记录,相互之间交流制作经验。 (具体活动计划可参考“ 活动室 ” 中的内容。) 按要求完成活动 任务,并进行活动成 果的展示与交流,讨 论并解决遇到的问 题。 进一步巩 固绘图工具的使 用,加深对形状 补间相关知识的 理解。 四

28、、课外探究网络上有很多有趣的图片,通常我们会收藏起来作为 QQ 表情。同学们,你们可以利用所学知识制作出个性化的 小表情吗? 首先,欣赏网络 上的一些有趣的表 情,然后自己设计出 个性化的表情。 巩固所学知 识,同时激发学 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其动手能力 与创新意识。 教学反思 第 6 课锦上添花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学会 “ 文本工具 ” 的使用。 2进一步掌握图层的应用。 3学会为动画添加简单的背景。 过程与方法1掌握为动画添加文字的方法和技巧。 2掌握为动画添加背景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增强学生的求知探索欲。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学会 “ 文本工具 ” 的使用,

29、进一步理解图层的应用,为动画添加简单的背景。 难点: 学会通过修改 “ 文本工具 ” 属性来调整文本格式,理解图层的排列顺序对图层中内容的叠放次序的影响。 教学准备 知识准备:动画制作基础知识。 硬件准备:多媒体教学工具。 软件准备: Macromedia Flash 8。 教学过程 学习任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引入上节课,我们初步完成了动画“ 图形总动员 ” ,但 是它看起来还有些单调,那我们如何使其看起来更加 美观呢?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为动画“ 图形总动员 ” 添加合 适的文字和一个简单的背景,使其更加美观。 认真阅读教材,思 考本节课的任务。 用具体任务 激发学生兴趣。 二、

30、课堂学习(一)为动画添加文字 1打开文件 “ 图形总动员 .fla ”,将“ 图层 1” 重命名认真听讲,积极思指导学生插 为“ 图形 ” ,并且锁定。然后,插入一个新图层,并将 其重命名为 “ 文字 ” ,作为专门显示文本的图层。 【操作演示】略。 2利用 “ 文本工具 ” 为动画添加合适的文字。 【操作演示】选择“ 文本工具 ” ,在属性面板中设 置好文本的颜色、字号和字体等属性。选中“ 文字 ” 图层的第 1 帧,在舞台的合适位置单击鼠标左键,输 入文字标题 “ 图形总动员 ” 。 然后改变文字字体的大小, 在舞台中输入设计者的名字,锁定“ 文字 ” 图层。 如果你对文字的位置不满意,可

31、以使用“ 选择工 具” 对其进行调整; 若你对文字的格式不满意,可以通 过在属性面板中修改文本的颜色、大小以及字体等加 以调整。 考,并自己动手操作, 掌握技巧和方法。 观看教师操作,积 极思考,并自己动手操 作,掌握技巧和方法。 入新图层。 通过演示使 学生掌握文本工 具的使用。 (二)为动画添加背景 1插入一个图层,并且重命名为“ 背景 ” ,把 “ 背 景” 图层移至图层的最下层。 【操作演示】略。 将“ 背景 ” 图层移至图层的最下层,这样“ 背景 ” 层 中的内容就不会遮盖住“ 图形 ” 层和 “ 文字 ” 层中的内 容。教师讲解图层的叠放次序对动画效果的影响。 2在舞台的合适位置绘

32、制两个长方形。 【操作演示】略。 认真听讲,积极思 考,并自己动手操作, 掌握技巧和方法。 指导学生进 一步的了解图层 的应用和 “ 矩形工 具” 的使用。 (三)保存、测试动画 动画制作好后一定要及时保存文件。保存好了后, 测试动画,查看动画效果。 【操作演示】执行“ 控制 ” “测试影片 ” 命令。 认真听讲,积极思 考,并自己动手操作, 掌握技巧和方法。 指导学生学 习测试动画效果。 三、课堂活动1将全班同学随机分成几个活动小组,每个小组 推选一名小组长。 2为在 “ 帆船 ” 元件中的帆船上添加“ 希望号 ” 三个 字,再为动画添加两朵漂浮的白云,白云可以是自己 绘制也可以是直接导入的

33、白云图片。 3活动结束后, 对大家制作出的作品进行综合评 比,推选出做得最优秀的作品并进行展示。小组长根 据制作过程中的记录,相互之间交流制作经验。 (具体活动计划可参考“ 活动室 ” 中的内容。) 按要求完成活动任 务,并进行活动成果的 展示与交流,讨论并解 决遇到的问题。 进一步巩固 “ 文本工具 ” 和绘 图工具的使用。 四、课外探究在网络上,我们看到有些小表情都带有文字,而 且添加了文字之后会更加生动形象、更加有趣。 那么,让我们在上一节课“ 益智园 ” 的基础上,给 小表情的每个状态添加适当的文字吧! 根据上节课自己完 成的小表情,添加合适 的文字。 巩固所学知 识, 同时激发学生

34、的学习兴趣, 培养 其动手能力与创 新意识。 教学反思 第 7 课伯牙绝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学会素材导入的方法。 2进一步掌握 “ 文本工具 ” 的使用。 3学会在 Flash 中插入音乐。 过程与方法1学会在 Flash 中导入素材的方法。 2学会在 Flash 中插入音乐的方法和技巧。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思考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对Flash 的认识,增强学生的 求知探索欲。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进一步掌握 “ 文本工具 ” 的使用,学会素材导入的方法以及如何为动画添加音乐。 难点: 掌握在 Flash中插入音乐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准备 知识准备:动画制作基础知识。 硬件准

35、备:多媒体教学工具。 软件准备: Macromedia Flash 8。 教学过程 学习任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引入前两节课,我们完成了动画“ 图形总动员 ” 的制作。 那么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继续学习Flash,围绕 “ 伯牙 绝弦 ” 这个故事做一个图、文、声并茂的动画。 认真阅读教材,结 合实际,思考本节课的 任务。 用具体任 务激发学生的 兴趣。 二、课堂学习(一)准备相关素材 可以从网上下载所需的图片、音乐素材,并将其命 名为 “ 伯牙绝弦 ” 、“ 高山流水 ” 。 (二)新建Flash文档 启动 Macromedia Flash 8 ,新建一个Flash 文档, 并将其

36、保存为 “ 伯牙绝弦 .fla ”。 【操作演示】略。 积极思考,并自己 动手操作,掌握技巧和 方法。 培养学生 及时保存文件 的习惯。 (三)为动画插入图片 1利用 “ 矩形工具 ” 在舞台上绘制两个矩形。 【操作演示】略 2插入图片 “ 伯牙绝弦 ” 【操作演示】执行“ 文件 ” “导入 ”“导入到库 ” 命 令,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已经准备好的图片“ 伯牙绝 弦” ,单击打开按钮。 然后将图片拖入到舞台中,并使用 “ 任意变形工具 ” , 调整图片的大小和位置,使其处于舞台的合适位置,然 后锁定图层。 观看教师操作,积 极思考,并自己动手操 作,掌握技巧和方法。 通过演示 使学生掌握在

37、Flash中插入图 片的方法与技 巧。 (四)为动画添加文字 1插入 “ 文字 ” 图层,选择 “ 文本工具 ” ,并设置好属 性。 观看教师操作,积 极思考,并自己动手操 作,掌握技巧和方法。 指 导 学 生 进一步掌握“ 文 本 工 具 ” 的 使 【操作演示】插入新图层,并重命名为“ 文字 ” ,选 择“ 文本工具 ” ,在属性面板中将文本方向设为“ 垂直,从 右向左 ” ,设置好文本的颜色、字号以及字体。 2在舞台的合适位置输入文字,并调整好位置。 【操作演示】略。 我们可以看到文字是从右向左垂直显示的。在 Flash 中通过设置 “ 文本工具 ” 的属性,可以改变文字的格式, 例如可

38、以模仿古人的习惯书写文字。 用。 (五)为动画插入音乐 教师讲解 Flash 8 支持哪几种类型的音频文件格式。 1将 “ 高山流水 ” 音乐文件导入到库中。 【操作演示】执行“ 文件 ” “导入 ” “导入到库 ” 命 令。将已经准备好的音乐文件“ 高山流水 ” 导入到库中。 2为动画添加音乐 【操作演示】 插入图层, 并重命名为 “ 音乐 ” ,选中 “ 音 乐” 图层的第 1 帧,在属性面板中的 “ 音乐 ” 项选择刚刚导 入的 “ 高山流水 ” 音乐文件,然后设置“ 同步 ” 选项为 “ 开 始” ,重复次数为1。 观看教师操作,积 极思考,并自己动手操 作,掌握技巧和方法。 通过演示

39、 和介绍让学生 掌握为动画添 加音乐的方法 与技巧。 (六)保存、测试动画 动画制作好后及时保存文件。测试动画,查看动画 效果。 【操作演示】略。 积极思考,并自己 动手操作,掌握技巧和 方法。 培养学生 及时保存文件 的习惯, 学会测 试动画效果。 三、课堂活动1将全班同学随机分成几个活动小组,每个小组推 选一名小组长。 2通过网络搜集合适的海浪声音素材,然后将声音 插入到 Flash文档中。 3 活动结束后,对大家制作出的作品进行综合评比, 推选出做得最优秀的作品并进行展示。组长根据制作过 程中的记录,相互之间交流制作经验。 (具体活动计划可参考“ 活动室 ” 中的内容。) 按要求完成活动

40、任 务,并进行活动成果的 展示与交流,讨论并解 决遇到的问题。 进一步巩 固学生所学知 识。 四、课外探究上节课,我们为小表情的每个状态添加了适当的文 字。想一想,要是我们给每个状态添加不同音乐,是不 是更加逼真、更加有趣呢? 那么,让我们在上一节课“ 益智园 ” 的基础上,给小 表情的每个状态添加适当的文字吧! 首先根据自己的作 品,搜寻合适的音乐素 材,然后为自己的作品 添加合适的音乐。 巩固所学 知识,同时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 趣,培养其动手 能力与创新意 识。 教学反思 第 8 课走近机器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认识机器人,了解机器人的特点和功能。 2熟悉三代不同的机器人。 过程与方法

41、1体验信息的获取、加工及表达过程。 2学会对机器人进行分类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学生对机器人的认识以及培养学生的协作学习能力。 教学重、难点 掌握机器人的功能特点和应用领域。 教学准备 各种机器人的相关文字、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学习任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引入机器人是人类伟大的发明,它是一种具有高度灵活 性的自动化机器,并且具备一些与人或生物相似的能 力。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位神奇的新朋友吧! 初步了解机器人的 概念。 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 二、课堂学习(一)机器人的诞生 “ 机器人 ” 的概念起源于卡雷尔 卡佩克的科幻剧本 罗萨姆的万能机器人中。 1959 年,美国制

42、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工业机器人 “ 尤尼梅特 ” 。 2000 年,我国研制出了我国第一台仿人型机器人 “ 先行者 ” 。 结合课本及教师的 讲解,了解相关内容。 了解机器 人的起源,以及 我国机器人的 发展状况。 (二)机器人的发展 教师通过图片或相关影像资料展示三代不同的机 器人,向学生介绍其特点及其应用领域。 结合图片、视频等 来熟悉机器人的发展历 程。 相关的图 片、 视频等可增 进学生对抽象 知识的理解。 (三)机器人的分类 简要介绍我国对机器人的分类方法。 工业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 掌握对机器人分类 的方法。 加深学生 对机器人的功 能及应用领域 相关方面的知 识。 三、课堂活动1将

43、全班随机分为几个小组。 2. 从网络上下载有关机器人的图片,按照工业机 器人和特种机器人对其进行分类,并保存在相应的文件 夹中。 3每组选一名代表上台展示各自的活动成果。其他 同学和教师进行补充与评价。 (具体活动计划可参考“ 活动室 ” 中的内容。) 根据活动规划,在 规定时间内完成活动任 务,并进行活动成果的 展示与交流。 进一步加 深对机器人有 关特点及功能 的理解。 培养学 生 的团队合作意 识。 四、课外探究机器人还有很多其他的功能,你对它们的哪些功 能最感兴趣呢?在课后通过其他方式作进一步了解吧。 通过网络、书籍、 报刊、电视等其他媒体 了解机器人的更多信 息。 培养学生 获取与处

44、理信 息的能力。 第 9 课机器人组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机器人的基本组成。 2熟悉机器人各组件的特点及其作用。 过程与方法1体验机器人处理信息的过程。 2在实际的探究过程中熟识机器人各组件的功能。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培养对新事物的观察与探究能力。 2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了解机器人的基本组成。 难点: 熟悉机器人各组件的特点及作用。 教学准备 1机器人相关组件实物或模型。 2多媒体计算机教室。 教学过程 学习任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引入机器人和人类一样,也拥有“ 器官 ” ,正是靠 这些 “ 器官 ” ,机器人才能获取、判断与处理信息。 下面,我们

45、就去熟悉一下机器人的这些神奇的“ 器 官” 吧! 将机器人的组件与人 类的器官联系起来,理解其 组成。 激发学生 对本节课的学 习兴趣,增加学 生对于组件的 理解。 二、课堂学习(一)机器人基本组成 简要介绍机器人的三大组成系统:传感系统、 控制系统和执行系统,并介绍它们各自的作用。 结合教材,理解机器人 三大系统的作用原理。 让学生理 解机器人的运 动原理。 (二)机器人的组件 通过相关图片、实物或模型介绍机器人的基 本组件,主要包括大脑、电力单元、传感器、动 作及反馈设备、机身及装饰物。 观察各组件的相关图 片、实物或模型,了解其各 自的作用。 通过具体 的图片或实物 模型,增强学生 对机

46、器人组件 的认识和理解。 三、课堂活动1全班随机分为四人一组,每组推选一名小 组长,同时每组选定一个机器人。 2找出选定的机器人都使用了哪些组件,并 通过书籍、网络等工具找出这些组件是怎么发挥 作用的。 3每个小组推荐一名代表上台介绍本组所选 定机器人的构成组件及其功能,其他小组成员进 行评价与补充,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 (具体活动计划可参考“ 活动室 ” 中的内容。) 小组合作,仔细研究选 定的机器人,完成相关表 格,并上台展示本组的探究 成果。 在与同伴 的协作学习中 体会机器人各 组件的作用, 从 而理解机器人 的工作原理。 培养学生 的协作学习能 力和探究精神。 四、课外探究如果让同学们来设计一个机器人,你们希望 它具备哪些功能呢?这些功能可以通过什么组件 来实现呢? 结合本课进行联想,并 与同学进行交流。 培养学生 的想象力和创 新精神。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