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历史必修三:专题1(第3课)《宋明理学》示范学案.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5443364 上传时间:2020-05-12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51.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专题1(第3课)《宋明理学》示范学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专题1(第3课)《宋明理学》示范学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专题1(第3课)《宋明理学》示范学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专题1(第3课)《宋明理学》示范学案.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专题1(第3课)《宋明理学》示范学案.pdf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专题1(第3课)《宋明理学》示范学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民版】历史必修三:专题1(第3课)《宋明理学》示范学案.pdf(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专题一第 3 课:宋明理学设计教师:潇潇夜雨课时: 2 课时 【学习目标】 1概括程颢、程颐、朱熹、陆九渊和王阳明等理学家的思想主张,提高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 力; 2能从时代背景、代表人物、思想主张及影响等方面掌握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状况; 3运用比较的方法来区分理学和心学探究“理”的方法,体会古人的严谨治学态度。 【学习重点】辨别理学和心学的主要观点以及求“理”方法。 【学习难点】理学概念的理解。 【学法指导】依据导学案通读教材,完成学案内容,进行知识梳理;带的题目有一定难度。 【知识梳理】 (阅读课文1316 页,完成以下内容)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和道教的广泛传播,儒学面临危机,形成“三教

2、并立”局 面; 背景隋唐时期,“三教合一” ,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和道教的理论; 北宋相对宽松的文化环境,士大夫掀起复兴儒学运动。 含义:把儒家忠孝节义提升到“天理”的高度,形成一整套囊括天人关系的严密思想体系。 创立周敦、邵雍开辟理学建立的道路; 北宋五子过程张载开创了“气学”一派,准确表达理学的基本宗旨和精神; 程颢、程颐确立理学的最高范畴是“天理 ” ,其核心是“仁” 。 本体论: 理比气更根本,理先于气,理离不开气; 成熟修养论:(方法论: 格物致知 ) ;强调“仁”和“仁者”,强调社会责任感; 朱熹社会政治理论:三纲五常 (存天理灭人欲) ;儒家具有天然干政的权利。 学说经典著

3、作: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集为四书成为理学经典。 影响:朱熹的思想作为官方正统儒学,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对后世影响巨大。 标志:心学的出现标志着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已经完成。 南宋,心学开创者 陆九渊 发展主张 心即理也;本心体悟;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发明本心。 陆王明朝,(王阳明)建立了系统的心学理论,心学集大成者。 心学王守仁 主张 致良知;知行合一;心外无物;心外物事,心外无理;注重内心 反省 。 【概念释疑】 1、致良知 中国明代王守仁的心学主旨。语出孟子 尽心上:“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 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 大学有 “ 致知在格物 ” 语。王守仁认为,

4、“ 致知 ” 就是致吾心内 在的良知。这里所说的“ 良知 ” ,既是道德意识,也指最高本体。他认为,良知人人具有,个个 自足,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 致良知 ” 就是将良知推广扩充到事事物物。“ 致” 本身即是 兼知兼行的过程, 因而也就是自觉之知与推致知行合一的过程,“ 致良知 ” 也就是知行合一。 “ 良 知” 是 “ 知是知非 ” 的“ 知” ,“ 致” 是在事上磨炼, 见诸客观实际。 “ 致良知 ” 即是在实际行动中实现 良知,知行合一。“ 致良知 ” 是王守仁心学的本体论与修养论直接统一的表现。 “ 良知是虚的,功夫是实的。知行合一,就是要将知识与实践、功夫与本体融为一体。良

5、知前冠一 “ 致” 字,恰如其分、恰到好处地点出了要害。这个“ 一了百了 ” 的功夫又正是活一天有 一天新问题的需日新日日新的功夫。 把握住良知这个根本,然后加以所向无敌的推导,便是他(王阳明)教学生的简易直接 的方法。如有人用“ 知之匪艰,行之惟艰” 这句圣训来怀疑知行合一的命题,阳明说,“ 良知自 知,原是容易的。只是不能致那良知,便是,知之匪艰,行之惟艰?。” 还是看你心诚志坚否 人是可以成圣的,就看想不想成了。要真想成就很斗私心一闪念,时时刻刻致良知,用阳 明的话说叫 “ 随物而格 ” 。” 2、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科学知识,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 不

6、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是明朝思想家王 阳明提出来的。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是指中国 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中国古代哲学 家认为,不仅要认识(“ 知” ) ,尤其应当实践(“ 行” ) ,只有把 “ 知” 和“ 行” 统一起来,才能称得 上“ 善 ” 。 3、格物致知 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乃儒家专门研究物理的学科,已失佚, 源于礼记 ? 大学八目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所 论述的 “ 欲诚其意者, 先致其知; 致知在格物。

7、 物格而后知至, 知至而后意诚 ” 此段。 但大学 文中只有此段提及“ 格物致知 ” ,却未在其后作出任何解释,也未有任何先秦古籍使用过“ 格物 ” 与“ 致知 ” 这两个词汇而可供参照意涵,遂使“ 格物致知 ” 的真正意义成为儒学思想的难解之谜。 现代汉语词典2005 年发行的第五版将“ 格物致知 ” 解释为: “ 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 理性知识。 ” 【合作探究】 一、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比较 程朱理学陆王心学 不同 点 本体 论 “理”是世界本原“心即理也” 求 理 方 法 通过“格物致知”求“天理”通过“致良知” “知行合一”明白“天理” 哲 学 思 想 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

8、 相同 点 代 表 都是宋明理学的突出代表。 内 容 都是儒学表现形式,都继承孔孟“仁”“礼”的思想,都认为世界本原是 “理” 实 质 以儒家纲常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遏制人的欲求 (“存天理、灭人欲”) 影 响 积极: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和 历史使命感,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积极作用。 消极 : 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制、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 【例题 1】 材料 1:程颐:“天下只是一个理” “万物皆是理” 。 朱熹:“存天理,去人欲” 。 材料 2:朱熹:“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 材料 3:王守仁:“心即理”“知行合

9、一” ; “致良知为圣人教人第一义”。 材料 4:朱熹:“人之异于禽兽,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材料 5:程颐:“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材料 6: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断绝学,为万事开太平”。 1、材料 1 中的“理”指什么?他们认为“天理”与“人欲”是什么关系? “理”指儒家伦理道德;是对立关系。 2、材料 2 和材料 3 关于朱、王关于贯通明理的途径有何差异? 程、朱主张“格物致知” ,既通过实践、学习明事理;陆王主张“致良知”,即通过自我反思, 回复良知,天理就在心中。 3、根据以上材料说明宋明理学的主张有哪些可取和不可取的地方?我们今天

10、对宋明理学应采 取什么态度? (1)可取的一面:宋明理学具有和谐意识,强调人与自然、与家庭、与国家的和谐的意识。 宋明理学具有忧患意识,鼓舞历代仁人志士胸怀天下,奋发进取,为理想不懈追求。 宋明理学崇尚道德,重义轻利,强调自我约束,可以促进文明的进步。 宋明理学强调身体力行,强调自主自强的精神,对中国文化起了推动和促进作用。 (2)不可取的一面:尊卑等级观念;重男轻女的观念;轻视自然科学的观念;轻视 个体自由的观念;重礼轻法的观念等。 (3)对宋明理学应采取的态度:批判、继承、改造;去粗存精,去伪存真。 二、先秦至宋明时期儒学地位的变化 1、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主张: 春秋时期孔子开创了儒家学派

11、,提出“仁”和“礼” ; 战国时期孟子(孟轲),他发展了孔子学说,主张仁政。 秦朝时期实行“焚书坑儒” ,儒学大受打击 西汉儒学的代表人物为董仲舒。他对儒学加以发挥,他倡导的儒学核心是“天人感应”、“君 权神授”。 南宋儒学的代表人物为朱熹。他以儒学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新儒学理 学,认为“理”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材料,提出“存天理,灭人欲”。 2、地位的变化 先秦儒学只是众多思想流派(“百家争鸣”)中的重要一家,从西汉武帝时开始儒学居于统 治地位,南宋、明清理学成为官方哲学。 【学以致用】 1 “人心本自乐,自将私欲缚。私欲一萌时,良知还自觉。一觉便消除,人心依

12、旧乐。”这首 古诗反映了 A孟子的仁政思想B董仲舒的“独尊儒术”思想 C朱熹的理学思想D王阳明的心学思想 2朱熹在理学发展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他是宋明理学的开创者B他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 C他将理学发展到“ 心学 ” 阶段D他反对君主专制倡导言论自由 3北宋的程颢程颐和南宋的朱熹进一步发展了儒学,他们创立的学说被称为 A佛学 B理学C墨学D心学 4 “ 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有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若无此理,便亦无天地 有理 便有气,流行发育万物。” 说这段话的应该是 A朱熹B孟子C董仲舒D荀子 5有人将 “ 心” 与“ 物 ” 比喻为 “ 理” 的两个儿子, 一个在家,

13、 一个在外。 “ 心” 是 “ 理” 在家里的儿子, “ 物” 是在外的儿子,“ 物 ” 虽在外,也不能说不是“ 理” 的儿子。与这一思想一致的是 A心外无物B理是世界本原C无为而治D仁者爱人 6有位古代思想家认为:通过读书等外在手段来明理自然是好,但“不识一个字,亦须还 我堂堂地做个人” ,重要的是先确立仁义这一根本。这位思想家可能是() A孔子B董仲舒C朱熹D陆九渊 7自汉至唐,儒学被奉为“周(公)孔之道”,宋代以后儒学多被称作“孔孟之道”,促成 这一变化的是() A宗法血缘制度逐渐瓦解B仁政理念深入人心 C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D陆王心学日益兴起 8 “ 虎溪三笑 ” 讲的是儒者陶渊明、道

14、士陆修静、 僧人慧远一起品茗畅谈、乐而忘返的故事。 故事本身是虚构的,却在唐宋诗歌、绘画作品中时有出现。据此可以得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当时() A儒道佛出现融合的趋势B佛教开始传入中国 C诗歌创作呈现繁荣局面D绘画风格以写实为主 9理学家王守仁提出“ 致良知 ” 说。这里的 “ 良知 ” 是指() A人心固有的是非善恶标准B圣人独有的是非道德标准 C通过学习获得的良好知识D存在于外部世界的规律 10 “ 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 这首诗反 映了() A孟子的 “ 仁政 ”B董仲舒的 “ 独尊儒术 ” C王阳明的 “ 心学 ”D顾炎武的 “ 经世致用

15、” 11中国古代学术史上曾发生过一次著名的理学家辩论,甲方批评乙方做学问“ 支离 ” ,乙方 批评甲方做学问“ 太简 ” 。下列各项中,属于当时甲方代表人物主要观点的是() A格物致知B发明本心C知行合一D万物皆只是一个 天理 12宋代,儒学家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间的伦理纲常。这个新的角度是() A从矛盾对立转换出发B从天人感应出发C从万物本源出发D 从人的本性 出发 13孔子、孟子、程颐、朱熹、王阳明等人思想的共同点是() A“ 仁”B“ 心外无物 ”C“ 理”D“ 格物致知 ” 14清风吹动旗幡,一人说是风动,一人说是幡动。禅宗六祖慧能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 而是两位心动。在世界的

16、本原问题上,与慧能的观点有相似之处的思想家是() A孔子B程颢C朱熹D王阳明 15宋代理学的形成是由于() A道教思想融入儒学B佛教思想融入儒学 C儒家的伦理观出现本质变化D吸收佛道的思辨哲学阐释儒学的新发展 (选择题答案) 题号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16西方学者常常将中国称为“ 孔子的中国 ” 。其实,在中国历史上,孔子的形象历经嬗变,他 所开创的儒家思想也在传承中被不断的改造和重塑,从而呈现出不同的形态。 问题:(9 分) (1)孔子思想的基本内容是什么?(2 分) (2)儒家思想在汉、宋两代发生了哪些变化?(7 分) (选择题答案) 题号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D B B A B D C A A C B C A D D (1)以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准则,以礼来规范人们的言行 (2)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大一统、三纲五常,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成为官 方哲学;儒学吸收佛教、道教思想;朱熹提出“ 明天理、灭人欲” ,建立理学体系,把儒学推向 新高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