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随堂练习【第2单元】第二单元综合检测(含答案).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5444609 上传时间:2020-05-12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1,012.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随堂练习【第2单元】第二单元综合检测(含答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随堂练习【第2单元】第二单元综合检测(含答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随堂练习【第2单元】第二单元综合检测(含答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随堂练习【第2单元】第二单元综合检测(含答案).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随堂练习【第2单元】第二单元综合检测(含答案).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随堂练习【第2单元】第二单元综合检测(含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随堂练习【第2单元】第二单元综合检测(含答案).pdf(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二单元综合检测 (时间:60 分钟满分:100 分)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 读我国某河段示意图, 完成 12 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河流总体向北流动 B西岸为侵蚀岸 C东岸河水流速快 D西岸沉积速度大于东岸 2内力作用主要影响河流的() A流向B含沙量 C汛期D流量 12.解析第 1 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河湾处出现凹岸和凸岸,河 流在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所以西岸为侵蚀岸,东岸为堆积岸,故东 岸河流流速慢。再据河流的流向与等高线的弯曲方向相反,可判断河 流自北向南流。第2 题,内力作用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从而影响河 流的流向。 答案1.B2.A 读世界某区

2、域分布图, 完成 35 题。 3图中 A 参与的是 () A海陆间大循环B内陆水循环 C海上内循环D不参与任何水循环 4B 地区的外力作用主要表现为() A冰川作用B海浪作用 C流水作用D风力作用 5冬季控制 C 地的气压带或风带是 () A副热带高气压带B东北信风带 C西风带D赤道低气压带 35.解析根据图中经纬度及海陆轮廓可以判断出A 为里海, B 为中亚地区, C 位于地中海沿岸。第3 题,里海为内陆湖,参与的是 内陆水循环。第4 题,中亚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故外力作用主要 表现为风力作用。第5 题,地中海沿岸冬季受南移的西风带控制。 答案3.B4.D5.C 读图, 完成 67 题。

3、6甲地气候沿海岸线分布几乎达到赤道地区,影响该地气候南北 分布广的因素是 () A地形B气压带、风带 C洋流D植被 7下列四幅图能反映乙山脉形成的是() 67.解析第 6 题,由图中海陆分布及经纬度可以确定图示区域 为南美洲。甲地为热带沙漠气候,其南北分布广的原因是受到秘鲁寒 流影响,降温减湿。第7 题,乙山脉为安第斯山脉,位于南极洲板块 与美洲板块的消亡边界,岩层受挤压隆起形成。 答案6.C7.D 如图示意某区域某月一条海平面等压线,图中 N 地气压高于 P 地。 读图完成 810 题。 8. N 地风向为 () A东北风B东南风 C西北风D西南风 9. M、N、P、Q 四地中,阴雨天气最有

4、可能出现在() A. M 地B. N 地 C. P 地D. Q 地 10. 当 M 地月平均气压为全年最高的月份,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 是() A. 巴西高原处于干季 B. 尼罗河进入丰水期 C. 美国大平原麦收正忙 D. 我国东北地区寒冷干燥 810.解析第 8 题, 本题考查等值线的基础知识及在等压线图上 绘制实际风向的能力。根据题干中的“N 地气压高于 P 地”可在 N 点 垂直于等压线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箭头,再结合图中纬度为北 半球,画出风向。第9 题,四地中, P 地气压低,其他三地气压较高, 因此 P 地气流以上升为主,最可能出现阴雨天气。第10 题,当 M 地 月平均气压为全

5、年最高时,结合M 地所处位置分析,此时蒙古高压势 力最强盛,为北半球冬季,因此D 项正确。 答案8.A9.C10.D 一般情况下,空气的密度与气温、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呈负相关。 如图示意北半球中纬某区域的地形和8 时气温状况剖面。高空自西向 东的气流速度约20 千米/时。据此完成 1112 题。 11此时甲、乙、丙三地的大气垂直状况相比较() A甲地比乙地稳定B乙地对流最旺盛 C乙地比丙地稳定D丙地最稳定 12正午前后 () A甲地气温上升最快 B乙地可能出现强对流天气 C丙地刮起东北风 D甲地出现强劲的偏南风 1112.解析第 11题,由图可知, 丙地垂直温差最小, 以水平气 流运动为主,大气

6、垂直状况最稳定,故D 项正确, C 项错误。甲地附 近近地面空气气温较高,高空气温较低,垂直温差最大,因此甲地对 流最旺盛。乙地垂直温差较小,故A、B 项错误。第 12 题,从上午八 点到正午,高空冷空气不断向东移至乙地上空,加上乙地近地面空气 暖湿,因此乙地暖湿气流不断对流上升,可能形成强对流天气。甲地 地势低,受太阳照射较晚,气温上升不是最快;乙地空气强烈对流上 升,近地面形成低压,故甲地刮西北风,丙地刮东南风。 答案11.D12.B 读图, 完成 1315 题。 13图中对应的两大板块是() A亚欧板块非洲板块 B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 C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 D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 14大峡

7、谷拐弯处最显著的地质构造或地貌是() A断裂构造B流水侵蚀 C冰川侵蚀D火山构造 15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气候湿润,其水汽主要来源于() A太平洋B大西洋 C印度洋D北冰洋 1315.解析第 13 题, 雅鲁藏布江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 消亡边界。第 14 题,在大峡谷拐弯处流水下切侵蚀明显,形成山高谷 深的地貌形态。第 15 题,该峡谷夏季主要能受到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 风的影响,气候湿润。 答案13.B14.B15.C 读沙尘暴的形成与消亡过程示意图,完成 1618 题。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地的植被覆盖率比乙地高 B乙地风速小于丙地 C乙地的海拔高于丙地 D甲地气压高于乙地 1

8、7甲地常见的地貌类型是() 18下列地区地貌的形成与丙相似的是() A华北平原B黄土高原 C青藏高原D长江三峡 1618.解析第 16 题,甲为沙尘暴的源地, 植被状况差; 沙尘暴 经乙地到丙地,说明风总体上由甲地吹向乙、丙,故甲地气压高于乙、 丙两地。沙尘暴在丙地沉积,故丙地风速小。第17 题,沙尘暴源地一 般气候较干燥,外力作用以风力的沉积和侵蚀作用为主,常见地貌如 沙丘、风蚀蘑菇等。 B 图为冰川侵蚀形成的 “ U” 形谷,C 图为流水沉积 形成的三角洲, D 图为流水溶蚀作用形成的喀斯特地貌。第18 题,丙 地为沙尘暴沉积区,多细小的粉尘沉积而成的地貌,如黄土高原;华 北平原是流水沉积

9、作用;青藏高原主要是内力作用形成;长江三峡是 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 答案16.D17.A18.B 读赤道上六大板块的分布示意图,板块主要位于10 W60 E 之间。 读图完成 1921 题。 19板块是 () A亚欧板块B太平洋板块 C南极洲板块D美洲板块 20根据板块构造理论, 两大板块碰撞而形成的山脉是() A喜马拉雅山脉B安第斯山脉 C落基山脉D阿尔卑斯山脉 212010 年 9 月 30 日发生在苏门答腊岛的地震位于() A之间的交界处B之间的交界处 C之间的交界处D之间的交界处 1921.解析由位于 10 W60 E 之间可知,为非洲板块, 再依次确定为印度洋板块,为亚欧板块,为太平

10、洋板块,为 南极洲板块,为美洲板块。 答案19. D20. B21. B 读世界局部洋流图, 完成 2223 题。 22四幅图中数码所代表的渔场名称与图序一致的是() A纽芬兰渔场、北海道渔场、秘鲁渔场、北海渔场 B秘鲁渔场、北海道渔场、北海渔场、纽芬兰渔场 C北海道渔场、北海渔场、秘鲁渔场、纽芬兰渔场 D北海道渔场、纽芬兰渔场、秘鲁渔场、北海渔场 23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面积较广大,与图中哪个洋流有关 () Aa Bb Cc Dd 2223.解析本题考查洋流分布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第22 题, 结合大陆和岛屿的轮廓,可判断四大渔场:北海道渔场,纽芬兰 渔场,秘鲁渔场,北海渔场。第23 题,

11、对欧洲温带海洋性气候起 较大作用的是北大西洋暖流,是图中的d 洋流。 答案22.D23.D 地面辐射与地面吸收的大气逆辐射之差称为有效辐射。读图并结 合所学知识, 完成 2425 题。 24关于甲、乙、丙三地多年平均年有效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由甲地向乙地急剧增加 B由乙地向丙地急剧增加 C由甲地向丙地逐渐减少 D由丙地向乙地逐渐减少 25关于地面辐射和大气逆辐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地面辐射与下垫面性质有关 B. 地面温度越高,地面辐射越弱 C. 空气温度越低,大气逆辐射越弱 D. 空气湿度大、云量多,大气逆辐射强 2425.解析第 24 题,该题考查等值

12、线的判读, 这里的等值线为 “等有效辐射 ”线。由图示内容可以看出,甲、乙两地有效辐射均介 于 2 600 和 2 700 之间,丙地小于2 000。从图示有效辐射的变化看, 由甲地向丙地逐渐减少,从乙地向丙地逐渐减少,从甲地到乙地变化 不大。第 25 题,地面辐射是指近地面被加热,将其热量以长波辐射的 形式向外传播的过程。大气逆辐射是大气将热量还给地面的过程。地 面辐射的强弱除与地面温度有关外,还和下垫面的性质有关。地面温 度越高,地面辐射越强;天空云量越多,湿度越大,大气逆辐射也越 强。 答案24.C25.B 二、综合题 (共 50 分) 26在一间门窗紧闭的房间内,将一支点着的蜡烛靠近一

13、支点着 的香烟。思考可能会发生的现象,并完成下列问题。(8 分) (1)下列现象中可能会发生的是() (2)画出蜡烛周围空气的运动情况。(给图中线段加上箭头 ) (3)下图中能表示蜡烛上空等压面状况的是() (4)利用此原理可以解释城市热岛效应,并指导人类活动。若在图 中甲、乙、丙、丁处布局一化工厂,最合理的选择是_地。 解析点燃的蜡烛加热近地表的空气,使气流从蜡烛周围流向蜡 烛并向上运动,形成对流,类似于热力环流。 答案(1)A (2)图略(由下向上,由两侧向中间) (3)D (4)丙 27读下面两图,完成下列问题。(15 分) (1)分别描述甲、乙两地的气候类型及成因。 (2)分析甲地谷物

14、生产不利的气候条件。 (3)2010 年 12 月,甲地区有冷锋频繁过境,气温较常年偏低,且 出现了大范围的暴雪天气。描述冷锋过境后的天气状况,并绘出冷锋 剖面示意图 (要求:绘出锋面线及冷、暖气团的运动方向)。 (4)说明当 A、B 两洋流流向一致时,我国华北地区的气候特征。 解析根据两图中的经纬网及海陆轮廓可以判断出甲地为西欧地 区,乙地为印度。第 (1)题,甲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乙地为热带季风 气候。第 (2)题,温带海洋性气候夏季多阴雨天气,光热不足,不利于 谷物的生长和成熟。第(3)题,冷锋过境后,受单一冷气团控制,天气 晴朗,气温降低,气压升高。画图时要注意组成要素要全,冷、暖气

15、团的箭头要画准确。第 (4)题,图中 A 洋流为北大西洋暖流,终年都是 自南向北流; B 为季风洋流,当B 自南向北流时,该海域的洋流呈逆 时针方向流动,故为北半球冬季,华北地区此时受冬季风影响,寒冷 干燥。 答案(1)甲: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受西风带控制; 乙:热带季风气候,冬季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吹东北风, 夏季受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影响,吹西南风。 (2)夏季光热不足。 (3)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4)寒冷干燥。 28读冰岛与新西兰国家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5 分) (1)分别说明冰岛和新西兰南北二岛的成因及岛屿类型。 (2)分别说明两岛国主要地形类型。 (3)比较

16、两岛国气温和降水的差异。 解析第(1)题,根据世界板块分布图可知,冰岛位于板块的生长 边界,是火山喷发冷凝形成的。新西兰南北二岛位于板块的消亡边界, 是板块挤压、隆起形成的。第(2)题,地形类型主要包括5 种,即:丘 陵、山地、高原、盆地、平原,结合图中等高线的分布和数值进行判 断即可。第 (3)题,可根据两岛国所处的纬度和受西风带控制时间的长 短比较两国的气温和降水差异。 答案(1)冰岛:位于美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的生长边界,板块张裂, 上涌的岩浆冷凝堆积形成。属于火山岛。 新西兰:位于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由板块碰撞、 挤压、隆起形成。属于大陆岛。 (2)冰岛:以高原为主;新西兰:

17、以山地、丘陵为主。 (3)冰岛纬度高,气温低,降水较少;新西兰纬度低,气温高,降 水较多。 29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2 分) (1)填出下列板块的名称。 B:_,D:_,E:_,F:_。 (2)2010 年 9 月 30 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省发生了强烈地震。 用板块学说解释该地多地震的原因。 (3)板块 E 和板块 D 分别与板块 F挤压形成的褶皱山脉是 _ 和_。 (4)由板块知识判断地中海和红海的面积会如何变化。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六大板块分布及名称,属于识记内容。应学 会用板块构造理论解释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成因。 答案(1)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亚欧板块 (2)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地壳活跃不稳定,多 地震活动。 (3)阿尔卑斯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4)地中海面积缩小,红海面积扩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