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文学练习题和试题.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5447877 上传时间:2020-05-12 格式:PDF 页数:26 大小:87.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先秦文学练习题和试题.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先秦文学练习题和试题.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先秦文学练习题和试题.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先秦文学练习题和试题.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先秦文学练习题和试题.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先秦文学练习题和试题.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先秦文学练习题和试题.pdf(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 练习题 一、填空题 1、中国古代文学,指的是从先秦时代直到之前的文学。文学史 著作要在广阔的文化背景上描述演进的历程。 2、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文艺起源于。中国最早的诗歌是和、结 合在一起的。神话通常以为主人公。保留神话资料最多的中国古代典籍 是、等。神话的情节一般表现为:、 和法术。是我国浪漫主义文学最初的源头。 2、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五百多年间的作品。 诗经的体制,可分为、颂。 诗经中的作品最初主要用于、和娱乐。 诗经农事诗中最优秀和风诗中最长的一篇是。全诗以为序, 深刻而逼真地反映了西周农人的生活状况,主要采用了的表现手法,而硕鼠 则主要采用了的表现手法。 从题

2、材上看,东山属于一类题材的诗歌,君子于役 属于一类题材的诗歌。采薇一诗交织着抒发爱国热情和诉说战争生活 劳苦等错综复杂的感情,出自。 诗经开创了我国文学的优秀传统。其章法特点和句法特点 分别为和。 3、 从到战国时期,我国散文由而至成熟。记载历史事件的在 我国散文史上首先成立。 是商周记言资料的汇编,它为后世散文提供了体例,其语言的总 体特点是。 是我国第一部历史散文集。它按记事,具有明确的记事 意识和写作义例。左传、 国语都是具体解说春秋具体事件原委的,两者可以 互为补充,但两者写作体例不同,前者为,后者为。而且两者写作 特点也不同,左传长于, 国语善于。 左传对事件因果关系 的叙述,有和的

3、特点。 战国策是西汉整理成书而定名的 。 突出表现了 家的人生观。国语 召公谏厉王弭谤和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的主题都是劝 2 谏统治者应。 战国策多用寓言来说理,像“” 、 “” 、 “”等寓言均出自该书。 4、先秦说理散文的繁荣与密切相关。论语 是简单的体散文。 孟子是体论辩文。和的 出现,标志着先秦说理散文体制的成熟,论语孟子 庄子分别属于先秦说理散 文不同发展阶段的著作,其文风特点分别是、和。 “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三军可奇帅也,匹夫不可奇志也” 、“其身 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则不复也”、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4、朝闻道,夕死可矣”、“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 凋也” 、“当仁,不让于师”、“后生可畏,焉知来不如今也”、“不义而富且贵,于 我如浮云”等语均出自一书。 在先秦时期,被韩非子称为显学的是儒家学派和。“意显而语质”是 文 心雕龙对的评价。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一语出自一书。“齐人有一妻一妾”、 “揠苗助长”、 “攘鸡”等故事和“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 “得到多 助,失道寡助”等名句均出自该书。 齐桓晋文之事一文论述的中心论点是。 是孟子散文的重要风格特征。 先秦说理散文,最

5、有文学价值的是一书。 逍遥游一文的主题 句是。“寓言”一词最早见于 一书。“浑沌之死”、“蜗角蛮触”、“骷髅论道”、“罔两问影”的寓言,均出自 该书。 是战国时期的儒家大师。他认为: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 桀亡。 ”主张“法王”和“性论,其文章善用比喻说理。同时,他还历来被 认为是的创始者。是他学习民间文学形式而创作的一篇韵文。 是战国时期法家的集大成者。 5、和诗经共同构成中国诗歌史的源头。是中国 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一般认为,屈原的作品比较可信的有离骚、 九歌、 、 、 等 23 篇。 屈原有两次飘荡在外的经历,其地点一次是,一次是。 3 一般认为,离骚写于时。司马迁解释“离骚

6、”为“” ,班 固解释“离骚”为“” ,王逸解释“离骚”为“” 。 离骚是带 有性 质 的一 首长 篇抒 情 诗 ,一 般认 为, 离骚 的主 旨 是 和。 离骚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主要表现在诗人驰骋想象,糅 合、和自然现象编织的境界和夸张手法的使用。 一般认为,屈原借古代乐曲名来作为自己的组诗题名的,主要是南方 文化的产物,共篇诗歌。东君中的东君是, 湘夫人的抒情主人公 是。 屈原在一诗中用“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的诗句来抒发 他至死不忘郢都的爱国深情。一篇运用人神杂糅的手法塑造了一个野性十 足而又美丽多情的女神形象。其中“既含睇兮又宜笑,”一句 最为后人称道。此外, “悲莫悲兮生别离,”

7、 、 “惟草木之零落 兮,” 、 “老冉冉其将至兮,” 、 “世溷 浊而莫余知兮,” 、 “袅袅兮秋风,” 、 “身 既死兮神以灵,” 、“路曼曼其修远兮,” 、“长 太息以掩涕兮,”等均是屈原作品中的名句。用“逸响伟辞, 卓绝一世”评价的作品。 九辩是的代表作。其开头一段对手法有发展与创新,是 中国文学史上较早的之作。 二、选择题 1、最有神话学价值的著作是( ) A、 山海经B、 诗经 C 、 庄子 D 、 周易 2、 诗经不计有目无辞的6 篇笙诗,诗篇共有 ( ) A、305篇B、300 篇C 、350篇D、298 篇 3、 诗经风诗中最长的作品是( ) A、 生民 B、 七月 C 、

8、氓D、 大明 4、表现同仇敌忾,共御外侮的诗是( ) A、 相鼠 B、 巷伯 C 、 荡D、 无衣 5、没用重章叠句的复沓结构的作品是( ) A、 蒹葭 B、 无衣 C 、 相鼠 D、 生民 4 6、把尚书称为书经 ,始于 ( ) A、秦代B、战国C 、汉代D、晋代 7、有“叙事之最”之称的著作是( ) A、 国语 B、 尚书 C 、 左传 D、 战国策 8、 左传叙事最突出的成就是( ) A、刻画人物B、描写景物C、描写战争D、交代过程 9“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语出自( ) A、 庄子 B、 老子 C 、 论语 D、 荀子 10、有“亚圣”之称的是 ( ) A、曾子B、孔子C 、孟子D、老

9、子 11、“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一语出自( ) A、 孟子 B、 孔子 C 、 老子 D、 庄子 12、“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一语出自( ) A、 孟子 B、 孔子 C 、 老子 D、 庄子 13、“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一语出自( ) A、 孟子 B、 孔子 C 、 老子 D、 庄子 14、被鲁迅称之为“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的是( ) A、 孟子 B、 庄子 C 、 韩非子D 、 荀子 15、“任公子钓大鱼”的寓言出自( ) A、 孟子 B、 庄子 C 、 韩非子D 、 荀子 16、“郢书燕说”的寓言故事出自( ) A、 孟子 B、 庄子 C 、 韩非子D 、 荀

10、子 17、在先秦说理散文发展史上,处于集大成地位的是( ) A、 孟子 B、 庄子 C 、 韩非子D 、 荀子 18、“楚辞”一词始见于 ( ) A、 汉书 B、 史记 C 、 后汉书D 、 晋书 19、 楚辞一书的编录者是( ) A、宋玉B、刘向C 、屈原D、王逸 20、南方巫祭文化的产物是 ( ) A、 九歌 B、 天问 C 、 九辩 D、 离骚 5 21、宋玉的代表作是 ( ) A、 九歌 B、 天问 C 、 九辩 D、 离骚 22、下列神话,保留在淮南子中的有( ) A、共工触山B、嫦娥奔月C、开天辟地D、夸父逐日 23、下列神话,保留在山海经中的有( ) A、女娲补天B、精卫填山C、

11、夸父逐日D、鲧禹治水 24、关于诗经作品的来源和编定,历史上有广泛影响的三种说法是( ) A、献诗说B、采诗说C 、删诗说D、选诗说 25、关于文学的起源,主张“劳动说”的有( ) A、普列汉诺夫 B、胡适C、游国思D、王国维 26、 诗经中的作品,最初主要用于( ) A、典礼B、讽刺C 、娱乐D、祭祀 27、下列作品,属于周族史诗的有( ) A、 生民 B、 大明 C 、 公刘 D、 七月 28、属于农事诗的作品有 ( ) A、 七月 B、 未年 C 、 鹿鸣 D、 采薇 29、 殽之战描述的事件有( ) A、蹇叔哭师B、弦高犒师C、王孙满观师 D、文赢请三帅 30、 齐晋鞌之战中晋军将帅有

12、( ) A、郤克B、解张C 、郑丘缓D 、申包胥 31、源于战国策的成语有( ) A、南辕北辙B、画蛇添足C、狐假虎威D、道听途说 32、源于论语的成语有 ( ) A、举一反三B、循循善诱C、温故而知新 D、色厉内荏 33、在先秦时期,被韩非子称为显学的有( ) A、儒家B、法家C 、道家D、墨家 34、出于孟子的成语有 ( ) A、揠苗助长B、五十步笑百步C、专心致志D 、色厉内荏 35、由“海神与河神”对话形成的成语有( ) A、望洋兴叹B、大方之家C、贻笑大方D、北海难穷 6 36、出于韩非子的成语有( ) A、滥竽充数B、自相矛盾C、守株待兔D、买椟还珠 37、魏晋时,被称为“三玄”的

13、著作包括( ) A、 庄子 B、 老子 C 、 列子 D、 周易 38、一般认为,离骚的两大主旨是 ( ) A、忠君B、爱国C 、奋勉D、反抗 39、 离骚中最引人注目的两类意象是( ) A、美人B、香草C 、飞禽D、龙螭 40、属于宋玉作品的有 ( ) A、 风赋 B、 登徒子好色赋 C、 高唐赋D、 神女赋 三、词语解释题 1、三家诗 2 、毛诗 3 、周族史诗 4 、 “六义” (六诗) 5、“风骚”精神 6、赋、比、兴 7 、风、雅、颂 8 、毛诗序 9 、四家诗 10 、春秋笔法 11 春 秋三传 12 、楚辞 13 、屈宋 、14、庄骚精神 四、简答题 1、简述原始诗歌在内容和形式

14、上的特点。 2、中国古代神话蕴涵的民族精神有哪些? 3、举例说明中国神话可分为哪几类? 4、简析女娲补天、 精卫填海、 夸父逐日等。 5、简述诗经是如何编订成书的。 6、从题材内容上看,诗经中的诗可大致分为哪几类,各有哪些代表作品? 7、举例说明诗经中反映婚姻爱情的诗作又可分哪几种? 8、 大雅中被认为是周族史诗的作品有哪些? 9、简析诗经中七月、 蒹葭 、 东山 、 采薇与氓的思想内容和艺术 特点。 10、简述诗经在句式、章法上的特点。 11、简析诗经君子于役中写景的作用。 12、简析楚辞产生的相关要素。 12、简述先秦叙事散文的发展阶段。 13、简述先秦主要诸子散文的文风特点。 7 14、

15、简述庄子中的“三言”及其作用。 15、简析烛之武退秦师中说辞的特点 16、简析邵公谏厉王弭谤中说辞的特点。 17、简析先秦叙事散文对中国古代小说产生的作用。 18、简析苏秦始将连横一文中的苏秦形象。 19、简析先秦说理散文的体制的演进过程。 20、简析荀子说理文的特色。 21、简述天问的艺术特点。 22、简析九歌的表演性。 23、简析离骚的结构。 24、 离骚中所表现的“美政”理想。 25、简述楚辞对中国文学史产生的影响。 五、论述题 1、论述中国古代神话的思维特征。 2、结合诗经中的具体作品,说明赋、比、兴的含义及其艺术表达效果。 3、以蒹葭、 伐檀为例,分析诗经在章法上的特点及其艺术表达效

16、果。 4、试论左传的叙事艺术。 5、试论左传的写人艺术。 6、试论左传的语言艺术。 7、 左传在描写战争有什么特色,试以崤之战说明之。 8、试述战国策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所取得的艺术成就。 9、 苏秦始将连横一文中苏秦游说秦惠王的说辞与烛之武退秦师的说辞在语言表 达技巧方面有什么特点。 10举例论述离骚浪漫主义的巨大成就。 11、试论离骚在比兴象征手法的运用方面所取得的艺术成就。 12、试比较九歌与九章的异同。 13、试比较孟子和庄子在运用比喻上的差异。 14、以逍遥游为例,试说明庄子散文的浪漫主义风格。 15、以齐桓晋文之事为例,论孟子散文艺术成就。 六、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8 1、一之日觱发

17、 ,二之日栗烈 2、穹窒熏鼠,塞向 墐户 3、仓庚于飞,熠耀 其羽 4、戎车既驾,四牡业业 5、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6、四牡翼翼 ,象弭鱼服 7、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8、总角 之宴,言笑晏晏 9、信誓旦旦 ,不思其反 10、高阳之苗裔 兮,朕皇考曰伯庸 11、岂余身之僤殃兮,恐皇舆 之败绩 1、忽奔走以先後兮,及前王之踵武 12、余固知謇謇 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 13、老冉冉 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 14、苟余情其信姱以练要 兮,长顑颔 亦何伤 15、矫菌桂以纫蕙兮,索胡绳之纚纚 16、虽不周於今之人兮,原依彭咸之遗则 17、怨灵修之浩荡 兮,终不察夫民心 18、忳郁邑 余佗傺 兮,吾独穷困

18、乎此时也 20、高余冠之岌岌 兮,长余佩之陆离 21、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22、女嬃之婵媛 兮,申申其詈予 23、曾歔欷 余郁邑兮,哀朕时之不当 24、望瑶台之偃蹇 兮,见有娀之佚女 25、余以兰为可恃兮,羌无实而容长 26、陟升皇之赫戏 兮,忽临睨夫旧乡 27、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 兮愁予。袅袅 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28、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 29、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 30、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 9 31、召公谏厉王弭谤 32、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 而潰,伤人必多。民亦如之。 33、子路率尔 而对曰: 34、吾不忍其觳觫 。 35、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

19、,望洋 向若而叹,曰 七、翻译下列几段文字 1、召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 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 史献书;师箴;瞍赋;蒙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 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国语) 2、 (烛之武)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 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行李之往来, 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许君焦、 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20、。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 阙秦,将焉取之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 之,乃还。( 左传 ) 3、郄克伤于矢,流血及屦,未绝鼓音,曰:“余病矣!”张侯曰:“自始合, 而矢贯余手及肘,余折以御,左轮朱殷,岂敢言病?吾子忍之!”缓曰:“自始合,苟 有险,余必下推车,子岂识之?然子病矣。”张侯曰:“师之耳目,在吾旗鼓,进退从 之。此车一人殿之,可以集事,若之何其以病,败君之大事也?擐甲执兵,固即死也。 病未及死,吾子勉之。”左并辔,右援桴而鼓,马逸不能止,师从之。齐师败绩。逐之, 三周华不注。( 左传 ) 4、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 “郑人

21、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穆 公访诸蹇叔。蹇叔曰: “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 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召孟明、西乞、 白乙,使出师于东门之外。蹇叔哭之,曰: “孟子!无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 ”公使谓 之曰: “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 ” ( 左传 ) 5、 (苏秦)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敝,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 而归。负书担囊,形容枯槁,面目黧黑,状有愧色。归至家,妻不下纴,嫂不为炊,父 母不与言。乃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读 10 书欲睡,引锥自刺其

22、股,血流至足,曰:“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 者乎?期年,揣摩成,乃见说赵王于华屋下。抵掌而谈,赵王大说,封为武安君,受相 印,革车百乘,锦绣千纯,白璧百双,黄金万镒,以随其后。约从散横,以抑强秦,故 苏秦相于赵而关不通。当此之时,天下之大,万民之众,王侯之威,谋臣之权,皆欲决 于苏秦之策。不费斗粮,未烦一兵,未战一士,未绝一弦,未折一矢,诸候相亲贤于兄 弟。夫贤人任而天下服,一人用而天下从。故曰式于政,不式于勇,式于廊庙之内,不 式于四境之外。当(苏)秦之隆,黄金万镒为用,转毂连骑,炫煌于道,山东之国,从 风而服,使赵大重。将说楚王,路过洛阳,父母闻之,清宫除道,张乐设饮,郊迎

23、三十 里;妻侧目而视,侧耳而听;嫂蛇行匍匐,四拜自跪而谢。苏秦曰:“嫂,何前倨而后 卑也。” ( 战国策) 6、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 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 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 哂之。 “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 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论语 ) 7、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24、夫子之谓也。夫我乃行之,反而 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 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 何也?”曰:“有 复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 舆薪,则王许之乎?”曰:“否。”“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 然则一羽之不举, 为不用力焉; 舆薪之不见, 为不用明焉, 百姓之不见保, 为不用恩焉。 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曰:“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曰:“挟太 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 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

25、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诗云:刑于寡妻,至于 兄弟,以御于家邦。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 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 善推其所为而已矣。 今恩足以及禽兽, 而功不至于百姓者, 独何与?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王请度之!( 孟子 ) 8、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 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 11 始旋其面目, 望洋向若而叹曰: “野语有之曰, 闻道百, 以为莫己若者, 我之谓也。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

26、也,吾非至于子之 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 庄子 ) 9、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 而谋曰:我世世为洴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 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 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 庄子 ) 10、宋人有曹商者,为宋王使秦。其往也,得车数乘;王说之,益车百乘。反于宋, 见庄子曰:“夫处穷闾阨巷,困窘织屦,槁项黄馘者,商之所短也;一悟万乘之主而从 车百乘者,商之所长也。 ”庄子曰: “秦王有病,召医,破痈溃痤者得车一乘,舐痔者得 车五乘,所治愈下

27、,得车愈多。子岂治其痔邪?何得车之多也?子行矣!”( 庄子 ) 11、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 直中绳,柔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柔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 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省乎已,则知明而无过矣。( 荀子 ) 12、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汨余若 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 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骐骥 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 离骚 ) 13、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杂申椒与菌桂兮

28、,岂维纫夫蕙茝!彼尧、舜 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何桀纣之昌披兮,夫唯捷径以窘步。惟党人之偷乐兮,路幽 昧以险隘。岂余身之僤殃兮,恐皇舆之败绩!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荃不察 余之中情兮,反信谗以齌怒。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指九天以为正兮, 夫唯灵修之故也。曰黄昏以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 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 ( 离骚 ) 14、驷玉虬以桀鹥兮,溘埃风余上征。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欲少留此 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 而求索。饮余马于咸池兮,总余辔乎扶桑。折若木以拂日兮,聊逍遥

29、以相羊。前望舒使 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鸾皇为余先戒兮,雷师告余以未具。吾令凤鸟飞腾兮,继之以 日夜。飘风屯其相离兮,帅云霓而来御。纷总总其离合兮,斑陆离其上下。吾令帝阍开 关兮,倚阊阖而望予。时暧暧其将罢兮,结幽兰而延儜。世溷浊而不分兮,好蔽美而嫉 12 妒。朝吾将济于白水兮,登阆风而绁马。忽反顾以流涕兮,哀高丘之无女。溘吾游此春 宫兮,折琼枝以继佩。及荣华之未落兮,相下女之可诒。( 离骚 ) 试题选登 (一) 一、选择题(每小题1 分,共 10 分) (在下列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 在这个答案的号码前边打“”) 1“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是属于: 易经中的卦、

30、爻辞;诗经;甲骨卜辞;商代的彝器铭文 2被鲁迅称为“古之巫书”的是 尚书山海经列子淮南子 3 诗经中的诗 主要是各地的民歌,部分为公卿列士所作 主要是周王朝各代王官、乐师所作 主要献自公卿列士,部分为乐师所作 主要献自公卿列士,部分采自民间 4 战国策 分国记载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的史事 经刘向整理汇编,按十二国顺序,分列为三十三篇 分国记载鲁、齐、晋、郑、秦、楚、吴、越八国的史事 按鲁国十二公顺序分年记事 5“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一语出自 荀子劝学孟子滕文公上庄子养生主庄子逍 遥游 6、东汉后期的政论散文作家有 贾谊 王符 仲长统 崔寔。 7关于离骚的题义 司马迁释为“别愁

31、”,班固释为“离忧”,王逸解为“遭忧”; 司马迁释为“离忧”,班固释为“遭忧”,王逸解为“别愁”; 司马迁释为“劳商”,班固释为“别愁”,王逸解为“遭忧”; 司马迁释为“遭忧”,班固释为“劳商”,王逸解为“离忧”。 13 8秦统一后的文学主要是 吕不韦的吕氏春秋和李斯的谏逐客书; 歌功颂德的刻石之文和诏令奏议等应用性文字; 临潼兵马俑等造型艺术和阿房宫等建筑艺术; 李斯的谏逐客书和贾谊的陈政事疏。 9汉赋四大家是指 枚乘、司马相如、扬雄、班固; 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 东方朔、司马相如、扬雄、张衡; 贾谊、枚乘、东方朔、司马相如。 10、最早出现的文人五言诗是 班固的咏史张衡的同声歌蔡邕

32、的翠鸟辛延年的羽 林郎 。 二、填空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1 诗歌起源于人类的 _。 2 神话流为寓言,就是神话_化的主要表现。 3 诗三百,精华在国风 , 国风中又以 _最为精彩。 4 战国策善以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述抽象道理,其主要手法是巧于比喻,善 用_ 和博引史事。 5. 论语是一部记述 _及其弟子言行的典籍。 6 招魂中招魂辞的内容主要是“外陈四方之恶,_。 7._ 是我国第一部记传体通史,全书共130篇,其中本纪、世家、列传是 全书的主体,三部分在写法上的共同特点是“_”。 8._ 是 我 国 第一 部纪 传体 的断 代史 ,其 “ 十 志 ” 是 由 史 记 的 “_”

33、变来的。 9. 汉代的政论散文以西汉初期最为发达,_的过秦论是其中的杰作。 三、词语解释题( 10分)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每词或词语1 分) 1. 有为 神农之言者许行,自楚之滕,踵 门而告文公曰:“远方之人,闻君行仁 政,愿受一廛 而为氓。”文公与之处。其徒数十人,皆衣褐 ,捆屦织席以为食。( 有为 神农之言者许行章) 14 2. 皇览揆 余初度兮,肇 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离骚 ) 3. 日月忽其不淹 兮,春与秋其代序 。 ( 离骚 ) 四、翻译题(每小题 4 分,共 8 分) 1 、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夫人将启之。公闻其期,曰:“可矣!” 命

34、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 郑伯克段于鄢) 2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 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 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劝学 ) 五、解释名词(每小题4 分,共 12 分) 1 “六义” 2. 墨子“十诫” 3 史记 六、简答题(第 1 小题 4 分,第 2 小题 6 分,共 10 分) 1. 先秦文学有何传统特征? 2. 汉乐府民歌的特点。 七、分析题( 10 分) 左传的民本思想表现在哪些方面? 八、论述题(每小题15 分,共

35、 30 分) 1. 试析离骚的思想内容 2. 结合具体作品论述汉赋发展的几个阶段。 一、选择题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二、填空题 1 、集体生产劳动; 2 、文学; 3 、婚恋诗; 4 、寓言; 5 、孔子; 6 、内崇楚 国之美; 7、 史记 ,以人系事; 8 、 汉书 ,八书 (答作“书”亦可 ); 9 、贾谊 三、词语解释 1 、 为:研究 之:往 踵:至,走到 廛:一夫所居的住所衣:穿、 着 褐:用兽毛或粗麻编织的短衣。 2 、揆:测度、揣度肇:始。 3、淹:久留代序:递相更替;或说,代序即代谢。 15 (义同 (字)词异不扣

36、分;古今字、通假字,写出相应的字(词) 即得分。 ) 四、翻译题 1 、大叔整治城郭,积聚粮食,修补装备武器,充实步兵车兵,准备袭击都城, 姜氏则打算作为内应打开城门。庄公听到大叔起兵的日期,说:“可以了。”就命令公 子吕率领二百辆战车攻打京城。京城的人反对大叔。大叔逃到鄢地。庄公又赶到鄢地攻 打他。 2 、君子说:“学习是不可以半途而废的。”靛青是从蓝草中提炼出来的,但比 蓝草的色泽更青。冰是由水凝结而成的,但比水还要寒冷。笔直的木材合乎绳墨,用火 熏使它弯曲成车轮,它的曲度合乎圆规;虽然暴晒干枯,也不再伸直了,这是火熏使它 这样的缘故。所以木材照墨线砍削就直,金属刀剑在磨刀石上磨过后就锋利

37、。君子如果 能广泛地学习,又能每天对自己进行多次地反省,那么就会才智增长,行为上也不会有 过错了。 (得分点: (1) 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夫人,启之,诸; (2)已,中绳,輮, 规,有,挺,受绳,金,砺,参省。 ) 五、解释名词 1 赋、比、兴、风、雅、颂( 3 分) ,六诗(0.5 分) ,出处周礼春官“教 六诗”,或毛诗序“诗有六义”(0.5 分) 2 墨子“十戒”,即墨子十种主张(3 分) ,见于墨子书中尚贤尚同 兼爱 非攻 节用 节葬 天志 明鬼 快乐 非命十篇( 1 分) 。 3 司马迁创作的一部纪传体通史(1 分) 。它由 10表、8 书、12 本纪、30世家、 70 列传组成

38、( 1.5 分) 。它集文学和历史于一身,对后世的文学和历史著作的创作具有 深远的影响( 1.5 分) 。 六、简答题 1 答: (1)发愤著书的传统( 1 分) ; (2)忧国忧民的传统( 1 分) ; (3)放言 无惮的传统( 1 分) ; (4)深于取象的传统( 1 分) 。 2 答:叙事性、故事性强。 (1.5 分)形式自由,篇章句式多样。 (1.5 分)语 言质朴自然, 生动清新,富于生活气息和感情色彩。(1.5 分)具有不同程度的浪漫色彩。 (1.5 分) (各小题的答案均需略作解释或增详即不仅写“纲” ,有例子酌情加分。) 七、分析题 16 (1)清醒地认识到民的地位的提高; (

39、2)非常重视民心的向背;(3)对民意与 舆论的重视。 说明:上述要点答到可给5 分,论述部分酌情处理。 八、论述题 1 、 (1) “存君兴国”的“美政”理想; (2)深沉执著的爱国感情; (3)放言 无惮的批判精神;(4)“独立不迁”的峻洁人格。 说明:上述要点答到可给8 分,论述部分酌情处理。 2 、汉赋的发展可分三个阶段: (1)从汉初到武帝即位是汉赋的形成期。此期以 骚体赋为主,大赋也开始形成。前者的代表是贾谊,作品有吊屈原赋等;后者的代 表是枚乘,作品有七发 。 (2)从武帝到东汉中叶是汉赋的兴盛时期。此时名家辈出, 作品众多,著名的汉赋四大家及其代表作皆在此时。(3)东汉中期以后至

40、汉末,是汉赋 的衰变时期。此时大赋衰落,言志抒情的小赋兴起,张衡、蔡邕、赵壹等为其名家。 说明:上述要点答到可给8 分,论述部分酌情处理。如果按四阶段划分答题也 不为误。分析到位,有例子者酌情加分;论述丰满者酌情加分。 (二) 一、填空题(每题1 分,共 10 分) 1、传说时期的文学,包 括和,它们是中国文学的 源头。 2、 鲧禹治水属于洪水神话; 黄帝擒蚩尤属于战争神话; 后羿发明弓箭属于发 明创造神话。那么盘古开天地属于神话;女娲补天属 于神话。 3、我国最早的记言记事的文章 是和,它们是我国散 文的源头。 4、 诗经中,十五国风是, 雅是周王畿的乐调,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曲。 5、相传左传

41、是左丘明为传述春秋而作。左传按鲁国君在位的顺序编年,记 事起于鲁公元年(),迄于鲁公二十七年( ) 。 17 6、 战国策纪事时代上接春秋,下迄秦并六国,主要记载战国后期纵横家、谋臣策士 的谋略。西汉末,由编校整理成书,定名为战国策 。 7、先秦说理散文经历了一个由萌芽到成熟的过程。孟子主要是式论辩文; 而 、 ,则标志着我国古代说理文体 制的完全成熟。 8、孔子(前前), 名,字,鲁 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孟子(前前)名, 邹(今山东邹县)人。 9、司马迁一生有三个官职,一是郎中,二是,三是中书令。 10、秦代唯一可以称为作家的人物是李斯(?前),他的主要作品是作于秦始 皇十年(前)的 。

42、 二、选择题:(每题 1 分,共 12 分) (把正确答案的题号写在括号里) 1、 弹歌是一首( A、制造工具狞猎的劳动诗 B、优美的爱情婚姻诗 C、神奇的故 事诗)( ) 2、 诗经的“六义”指的是( A、风赋比兴雅颂B、礼乐射御书数C、易书诗礼乐春 秋)( ) 3、 “春秋三传”不包括的著作是(A、 穆天子传 B、 公羊传 C、 左传 D、 谷梁 传) ( ) 4、作为一种新的诗歌体裁,楚辞不具备的特色是(A、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现实精 神 B、具有浓厚的地方气息C、长短不齐以六言为主的句式 D、整齐地使用“兮”字) ( ) 5、屈原一生没有担任的职位是(A令尹 B左徒 C 三闾大夫)

43、( ) 6、对屈原作品,正确表述的一项是(A、九歌 11 篇、九章 9 篇、离骚、天问、招魂各1 篇 B、九歌 11 篇、九章 9 篇、离骚 1 篇、天问 1 篇、招魂 2 篇 C 、九歌 9 篇、九章 11 篇、离骚、天问、招魂各1 篇 D、九歌 9 篇、九章 9 篇、离骚、天问、招魂各1 篇)( ) 7、 离骚中没有以下的情节: (A、怀石自沉汩罗B、向大舜陈词C 、二次上天 D、灵 氛占卜、巫咸降神) ( ) 8、 大风歌的解说,不正确的某项是(A、 大风歌是用楚声演唱的B、 大风歌是 一首描写大风劲吹白云飞扬的山水诗C 、海内指天下,威加海内指取得统一天下的胜利 18 D、 大风歌有种

44、志气慷慨的格调。( ) 9、 古诗十九首最大的特点是其(A、抒情性 B、叙事性 C、反映民生痛苦 D、歌颂 爱情) ( ) 10、在西汉的文化机构中( A、东观 B、乐府 C、鸿都门学),是搜集民歌、组织文人创 作诗歌的音乐机关。 ( ) 11、最早以“赋”作为文体名称的作品是(A、宋玉高唐赋 B、荀子赋篇 C、枚 乘七发 D、贾谊吊屈原赋 ) ( ) 12、最早载录古诗十九首的古代典籍是(A、 玉台新咏 B、 文选 C、 乐府诗集 D、 汉书艺文志 ) ( ) 二、填空题:(每题 1 分,共 10 分) 1、昔我往矣,。 ( 小 雅采薇卒章) 2、蒹葭苍苍,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 秦风蒹葭

45、) 3、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 ( 小雅鹿鸣) 4、,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 豳风七月) 5、防民之口,。 ( 周语上邵公谏厉王 弭谤 ) 6、 子曰: “岁寒,。 ”( 论 语子罕) 7、,穷则独善其身。 ( 孟 子尽心上) 8、民生各有所乐 兮,。( 离骚 ) 9、帝子降兮北 渚,。 ( 湘夫 人 ) 10、相去万余里,。 ( 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 行 ) 四、指明下列诗文句子的出处(人名、篇名或书名、篇名)(每题 1 分,共 10 分) 1、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19 2、擐甲执兵,固即死也。病未及死,吾子勉之。鞍之战 3、弹剑而歌的故事出 自 4、

46、“舍生取义”的成语出 自 5、任公子钓鱼的故事出自 6、“弹五弦之妙指,咏周孔之图书”出 自 7、“杖汉节牧羊”的形象出自 8、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9、闻君有他心,拉杂摧烧之,摧烧之,当风扬其灰。 10、以罗敷貌的惊人写她惊人的美, 是 五、名词解释(每题6 分,共 12 分) 1、赋比兴 2、楚辞 六、简答题(每题10 分,共 20 分) 1、 左传的叙事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 2、从两汉辞赋的代表作家、代表作品谈谈汉赋的发展变化 七、论述题( 2 题只选做 1 题,26 分) (注意,要写成一篇小论文) 1、以庄子逍遥游为例论述庄子文章的艺术特色 2、分析离骚的内容和艺术特征 (三) 中国古代文学史(先秦两汉文学)试题 一, 填空(每空 1 分, 共计 20分) 1. 九歌是一组风格独特 , 词采绚丽的抒情诗 , 共( ) 篇作品 . 2.(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