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扶贫攻坚情况调查报告.docx

上传人:randyorton 文档编号:544852 上传时间:2018-11-1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农村扶贫攻坚情况调查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关于农村扶贫攻坚情况调查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农村扶贫攻坚情况调查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农村扶贫攻坚情况调查报告.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关于农村扶贫攻坚情况调查报告 特征码 yjmeiJhpWcAhkOrIMsjT 关于农村扶贫攻坚情况调查报告 前言: 扶贫开发是在改革开放进程中,针对农村发展不平衡的实 际,为缓解和消除贫困、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而采取的重大战略 措施。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率先改革,农业和农村 经济迅速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贫困人口大幅度下降。 但是,由于历史、自然、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原因,一些地区 发展缓慢,贫困现象仍很突出。 进入 21 世纪,我国农村的扶贫 开发面临着新的困难。解决少数贫困人口温饱问题,改善贫困地 区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成为迫切而又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 为了了解 x

2、x 地区新形势下农村扶贫攻坚的结果,我校经济学院 公共管理专业专程来到 xx 县进行了一次社会调查。 一,调查的背景和目的 第 2 页 20XX 年 1 月 12 日,国务院颁布了关于进一步促进 xx 经济社 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即国发20XX2 号文件。 意见 指出,xx 是我国西部多民族聚居的省份,也是贫困问题最突出的 欠发达省份。贫困和落后是 xx 的主要矛盾,加快发展是 xx 的主 要任务。xx 尽快实现富裕,是西部和欠发达地区与全国缩小差 距的一个重要象征,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一个重要标志。进一步促 进 xx 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是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实现全面建 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

3、要求;是发挥 xx 比较优势,推动区域协 调发展的战略需要;是增进各族群众福祉,促进民族团结、社会 和谐的有力支撑。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了解国发 2 号文件对 xx 地区的影响和成果,以便于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 方法,更好更快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校经济学院特地 来到 xx 省 xx 县进行了为期一天的社会调查。 二,调查的对象,地点及方式 我们这次选择的调查对象是目前居住在 xx 县的比较贫困的群体, 主要是农业人口且收入较少的 xx 居民。我们调查的地点主要是 在 xx 县城的城郊结合处。调查的方式是采取问卷的形式,由我 们将问卷发放给我们的受访者,由他们仔细阅读后填上答案,

4、然后我们将问卷回收,分析,总结。这次我一共向我的访问对 第 3 页 象发放了 x 份问卷,实回收 x 份,其中有效问卷 x 份。 三,调查内容及调查结果 第一部分:个人及家庭基本情况 在这次的调查中,受访者的性别结构接近 1:1,其中有 x 个是 汉族居民,x 个是布依族居民,两个是苗族居民。在这 x 个访 问对象中,只有两位是从外地刚刚迁到 xx 居住的,其余 x 位都 是当地居民。这些受访者的年龄构成比例为:16 岁一下有 x 位, 占总人数的 x%,16-44 岁有 x 位,占总数的 50%,45-60 岁有 x 位,占总数的 40%,60 岁以上的有 1 位,占总数的 5%。在这 20

5、 位受访者中,有 x 位来自农村,占总数的 x%,他们绝大多数家 庭的收入靠外出务工和种植业获得,也有一部分人靠经商来获 取收益。所占比例如下:种植业 x%,外出务工 x%,子女或亲戚 援助占 x%,经商 20%,养殖业 15%。而且根据调查结果,这些 农村居民的收入都比较低,有 x%的家庭年人均收入在 x 元以下, x%的家庭年人均收入在 x-x 元,有 10%的家庭年人均收入在 x-x 元,有 5%的家庭年人均收入在 x-x 元,有 x%的家庭年人均收入 在 x 元以上。而导致这些家庭不富裕的主要原因就是除农业以 外没有其他收入(有 x%的家庭这样认为) ,居住的自然条件很 差(x%的家庭

6、这样认为)子女上学负担严重(有 x%的家庭这样 第 4 页 认为) ,也有一部分家庭感觉赡养家里的老人负担重(x%的家庭) 和一部分人感觉家里缺乏劳动力(占 5%) 对于 20XX 年国务院下发的国发 2 号文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 xx 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 ,x%的人都表示不知道 这个文件,而剩下的 x%的居民则表示他们只是听说过,但是不 了解文件的具体类容。 第二部分:个人对扶贫政策的整体评价 根据此次的调查结果,xx 县的居民有 60%以上的居民都认为当 地政府对农村扶贫很重视,但只要 35%的人对目前的扶贫政策 的实施效果感到满意。有一半的人从扶贫政策中享受到了实惠 并对当地

7、农民脱贫致富非常有信心。但是这些居民由于信息不 广,对政府的信息动态不了解,只有 25%的人参加过相关的扶 贫项目,如退耕还林,公路建设,人畜饮水工程等。对于家中 老人每月领取的养老金,居然所有的受访者都感到头疼,都抱 怨金额太低,不能满足日常开销。令人欣慰的是,有 90%的人 表示,对于政府安排的各类扶贫活动,他们都会积极参加。 第三部分:个人对扶贫政策和相关服务的具体评价 第 5 页 国家现在 x 元的新扶贫标准线,本应该是一则重要的消息,但 是在当地却只有 x%的人知道。对于当地政府正在开展的扶贫项 目,绝大多数的人也表示不清楚。在这些受访者中,他们的家 庭所参加的社会保障项目也比较单一

8、,主要集中在最低生活保 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我们欣喜地 发现,在 xx 地区,超过一半的居民都认为我国目前的一些扶贫 政策如:家电下乡,教育扶贫,最低生活保障,新型农村合作医 疗,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粮种补贴政策和土地流转政策等, 是有效的,这些政策大大改善了他们的生活,提高了他们的生 活质量。 三,分析和总结 通过此次的社会调查,我发现,xx 县近年来采取的有力措 施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取得明显成效,据统计数据显示, “十一五” 期间 xx 县共投入财政扶贫资金 x 万元,实施扶贫项目 x 个,完 成整村推进村 x 个;新建和改造村级公路 x 公里,村寨道路硬 化 x

9、万平方米,修建小水池 x 口,水利沟渠 x 公里;推广杂交 玉米种植 x 亩、脱毒马铃薯种植 x 亩;种植板栗、核桃等经果 林 x 亩,饲养育肥猪 x 多头,肉兔 x 多只土杂鸡 x 万多羽,养 殖大鲵 x 多尾。 第 6 页 通过小水池、沟渠修建等水利项目的实施,解决了 x 万亩农田 的灌溉问题和 x 万人饮水难问题。通过公路建设、村寨道路硬 化等交通项目的实施,解决了 x 个村 x 万人口的行路难问题, x 个村的村容村貌得到改善。茶叶、蔬菜、经果林和畜牧水产 养殖等项目的实施,以贫困村为主的茶叶种植基地、蔬菜种植 基地和畜牧养殖基地逐步形成,贫困地区群众的基本增收渠道 进一步拓宽。 通过

10、扶贫攻坚,xx 县贫困人口数量从 20XX 年的 x 万人下降到 20XX 年的 x 万人,减少贫困人口 x 万人,贫困人口发生率由 x% 下降到 x%,农民人均纯收入由 20XX 年的 x 元增长到 20XX 年的 x 元,增长 x%。 但是,在取得重大绩效的同时,我们也不难发现在 xx 农村还存 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1,大多数农村居民收入太低,生活困难,大部分农村家庭的年 均人收入都集中在 1200 元左右。 2,收入少,主要靠外出务工和种植业。 3,信息流通不畅,不了解政府信息,不了解相关国家政策,不 第 7 页 知道政府的相关扶贫项目,使得国家扶贫政策不能得到有效的 实施。 4,

11、市场经济的发展给农村扶贫开发带来了新的挑战 ,在市场 经济中,农村贫困地区与发达地区处于不平等的市场竞争地位, 资金和资源的流失和投资倾斜使贫困地区稀缺的资源大量向发 达地区流动,贫困地区的人才流失问题较为突出。 5,农村脱贫人口的返贫问题显得日益突出,这主要是由于农村 人口文化的缺失,难以在当今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做出正确的决 断你。 四,对于 xx 县存在的问题提出的建议 ( 一)要加快扶贫政策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开发方式 和扶贫思路等方面的创新 。 1,在管理体制上,要强化扶贫工作责任,有专门的组织机构和专 门的经费,有一套相应的法律制度来指导和约束这些机构的活动 和经费的使用,项目的运行

12、要按期完工,发挥效益,项目资金的使 用得到监督。此外,要调整扶贫工作重 第 8 页 心,适应新阶段贫困人口大分散、小集中的特征,由重点扶贫县 转向重点扶镇、扶村、扶户。 2,在运行机制上,要完善扶贫开发模式,进一步完善“政府主导、 社会参与、开发扶贫、市场运作”的扶贫开发模式,着力增强扶 贫能力,培育多元化的扶贫开发主体,实现各种扶贫资源优化组 合,提高扶贫开发效益。与此同时,要完善扶贫资金投入和运营 机制,建立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金配置上的 基础性作用,逐步建立起以扶贫资金投入为导向,以农户自己投 入为主体,以信贷、外资和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渠道、多元化扶 贫投入。 3,在开发

13、方式上,一是以产业为支撑。产业层次低,结构不合理,是 贫困地区的共性。要围绕当地主导产业选择调整的着力点和切 入点,以科技为动力,大力提 高技术装备水平,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杜绝低水平重复建设,以 市场为导向,努力开发潜力产品,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把产 业化经营作为新时期扶贫开发的主攻方向。二是以特色为主攻, 大力发展特色经济。要发挥比较优势,整合优势资源,提高科技 含量,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优化农副产品结构,发展龙头 加工企业,发展绿色无公害优质农产品,完善服务市场体系,推进 第 9 页 农业产业化。三是以项目为载体。改变过去单一抓粮的思维模 式和重点扶持短平快项目等急功近利的做法,突出扎根性基础设 施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支柱产业开发,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增加 农民收入为重点,以提高基层组织领导、指导现代农业的能力和 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为切入点,坚持两手齐抓,多管齐下,综合治 理。 (二)政务要建立完善的信息公开制度,让当地居民时刻了解 政府相关政策的动态,积极参加当地政府开展的扶贫项目,早 日脱贫致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事务文书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