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中蜂产业助推精准扶贫现场会上的讲话.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54927 上传时间:2025-07-0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9.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全市中蜂产业助推精准扶贫现场会上的讲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在全市中蜂产业助推精准扶贫现场会上的讲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在全市中蜂产业助推精准扶贫现场会上的讲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在全市中蜂产业助推精准扶贫现场会上的讲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在全市中蜂产业助推精准扶贫现场会上的讲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在全市中蜂产业助推精准扶贫现场会上的讲话这次会议是在全市脱贫攻坚进入决战决胜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全市精准扶贫现场推进会议精神,总结交流近几年来中蜂产业发展情况,分析中蜂产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安排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中蜂产业发展工作。上午,大家观摩了宕昌县的4个养蜂示范点,宕昌县、徽县政府分管领导介绍了他们发展中蜂产业的经验,行业协会、合作联社、养蜂合作社、加工企业的4个代表分别做了很好的交流发言,讲地都很实很细,很有学习借鉴意义。宕昌县在短短的三年多时间里,通过全面加强组织领导,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及时出台奖补激励政策,广泛培训提升水平,

2、综合施策助推营销,部门协作聚集合力,将中蜂养殖培育成了全县除中药材和旅游之外的第三大产业,跻身全省五大养蜂重点县之一,在全县精准脱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的做法和经验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借鉴,希望大家通过这次现场观摩和相互交流,把这些好的经验带回去,结合实际研究消化,运用到今后的工作中去。刚才,市农业农村局赵亚军局长对三年来全市中蜂产业发展作了总结,并安排了下一阶段工作,我完全同意,请大家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再强调两点意见,供大家在今后的工作中参考。一、找准定位、再接再厉,切实增强中蜂产业发展信心通过近年来的努力,全市中蜂产业得到快速发展,生产基地不断扩大、带贫合作社不断增加、蜂产品加工企业竞相

3、发展、产业化经营势头日趋良好,初步建成了较为完善的全产业链,中蜂产业助推精准扶贫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市县区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得益于农业农村部门的全力推进,更得益于广大养殖户、合作社和企业的为民情怀和辛勤付出。但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全市中蜂产业发展正面临新的发展要求,今后的工作迎来了新的挑战:从产业规模来看,全市中蜂养殖规模分别占全省的70%、全国的10%,已经成为全国中蜂养殖大市,但“多而不精”“大而不强”的问题十分明显,“重数量、轻质量”“重规模、轻效益”的思维普遍存在,做好中蜂产业的加减法势在必行,以提质增效的手段为产业“减肥瘦身”、推进产业高质量

4、发展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中蜂产业的主要任务;从消费市场来看,国际蜂联在今年2月份对伪劣蜂蜜发出声明,非成熟蜜被列为伪劣蜂蜜,这份声明表明,传统养蜂生产中没有自然成熟的蜂蜜经过浓缩机提纯的生产方式将会逐渐被时代和市场所淘汰,这一养蜂生产方式的变革,对我市一年只取1-2次蜂蜜的中蜂养殖产业来说无疑是个利好消息;在国内蜂蜜销售市场上,即使假蜂蜜、惨假蜂蜜大行其道,但纯天然、无污染、全封盖土蜂蜜广阔的消费市场没有变,特别是近年来党参蜜、黄芪蜜等具有陇南特色的深色蜜前景看好,我们组织蜂产品加工企业参加青岛、北京、兰州等地农产品节会,蜂蜜经常被一抢而空。这充分表明,好的产品从来不缺乏市场、从来不缺乏

5、销路。从发展优势来看,中蜂产业不与传统农业争水、争地、争肥,老人、妇女甚至残疾人都能养,同时又可实现精准到户,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优选项目。当前,我市中蜂产业无论从规模、技术,还是各级党政部门的重视程度,都具备了加快发展、做大做强的条件。陇南蜜源面积大、种类多,特色明显,资源条件在全省最优。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小康社会最吃劲的关键时期,再接再厉发展中蜂养殖是符合陇南资源禀赋、符合贫困村扶贫产业发展、符合市场需求的“短平快”特色优势产业。各县区政府、市直有关部门、广大养殖业主一定要进一步坚定发展中蜂产业的信心,紧紧围绕产业提质增效、农民增产增收和脱贫攻坚的政治任务,持之一恒,全力推进中蜂产

6、业高质量发展。二、咬定目标、强化措施,做大做强脱贫攻坚甜蜜产业市政府考虑,今后全市中蜂产业要按照“全力做大中蜂产业规模、尽力做长中蜂产业链条、着力做优区域性优势品牌”的发展思路,统筹各方力量,细化发展目标,强化工作措施,力争到2021年全市养蜂规模达到60万群,其中中蜂55万群,蜂蜜产量达到4000吨,其中土蜂蜜3000吨,依托中蜂产业发展,带动1.5万户贫困户稳定脱贫,把陇南建成西部最大的中蜂产业基地,把养蜂业打造成为全市产业扶贫和乡村振兴的重点产业。围绕上述发展目标,我们应着重抓好四方面的工作。一是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切实发挥起产业发展的领导职能,靠实落实责任,创新工作机制,细化

7、工作措施,有效解决制约产业发展的资金、风险、市场、人才等各类突出问题。各县区政府要以这次机构改革为契机,主动协调组织、编办等部门,在畜牧兽医部门增设专门编制,负责养蜂技术推广工作。80个养蜂重点乡镇也要尝试在乡镇畜牧站确定1名养蜂技术专干,成立养蜂技术服务团队,开展对本乡镇的养蜂技术服务。各有关部门要明确工作职责,齐抓共管,形成推动中蜂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农业农村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全力做好技术培训、技术推广、办点示范,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扶贫部门要继续加大对中蜂产业的资金扶持,引导有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利用产业到户资金发展中蜂养殖;市场监管部门要强化对蜂产品质量的监管,加大对伪劣

8、蜂产品的打击曝光力度,为中蜂产业健康发展提供坚实保障;电商部门要发挥自身优势,牵头抓好陇南蜂蜜产品区域性优势品牌建设工作,在蜂产品包装设计、宣传营销方面帮助企业和合作社发展;市富民产业公司要牵头抓好蜂产业龙头企业建设,在融资贷款上发挥积极作用。二是大力推进中蜂产业扶贫。近年来,我们在培育蜂产业助推精准扶贫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全市仍然有许多贫困村,没有将丰富的蜜源资源优势转化为相应的经济收入,不是他们不想发展,而是在技术、市场等方面还有一定困难。农业农村部门要切实抓好示范引领,着手树立一批中蜂产业促进精准扶贫的先进和典型,将陇南中蜂产业打造成农业产业扶贫的标杆和样板,向全省全国推广。各县区要结

9、合农村三变改革,总结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托管代养等带贫模式,形成更加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使蜂业龙头企业、养蜂合作社在市场竞争、产业发展、带动贫困户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帮助农户获得稳定订单生产、劳务务工、入股分红等收益,确保贫困户稳定脱贫。另外,抓好中蜂产业政策性保险是助推贫困户脱贫的重要保障。目前,大多数县区都已将中蜂养殖纳入农业保险范围内,但仍有部分县区没有执行好这一惠农政策,产业理赔过程中也暴露出来一些问题。各县区要紧紧围绕养蜂建档立卡贫困户稳定脱贫的目标,推动中蜂产业保险实现全覆盖,防止因灾害、疾病、异常天气等因素导致产业发展大起大落,给贫困群众造成大的损失。三是着力提升产业

10、素质。近年来,中国农科院蜜蜂所、国家优质蜂产品联盟、青岛姜歧研究院、省养蜂研究所对我市中蜂产业十分关心,给予了大力支持,市政府先后聘请了四位在国内养蜂界有很高造诣和影响的专家担任我市养蜂技术顾问。刚才我们又与国家蜜蜂所和青岛姜歧研究院签定了有关合作协议,为徐青院长颁发了养蜂技术顾问证书。从明天开始,有关专家还要参加为期10天的“中蜂产业助推精准扶贫高层次专家基层行活动”,这无疑是所地、院地深化产学研合作,提升产业素质和科技含量的良好开端和具体行动。我们要以此合作为契机,进一步深化与中国农科院蜜蜂所、国家蜂产品联盟、青岛姜歧研究院、省养蜂研究所等科研单位的合作,将科研院所的技术、人才、创新优势配

11、置到陇南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上来,在产业发展规划、蜂业提质工程、合作平台建设、人才培养、科技项目等方面深入合作。同时,要加快建设中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陇南蜂产业发展插上科技翅膀,引领产业步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另外,种蜂调运和种蜂繁育上的问题,各县区应引起足够的重视,要着手建立我们自己的种蜂繁育体系,杜绝从外省区长途调运蜂种。四是努力做长产业链条。经过几年的努力,全市中蜂产业初步建成了产、加、销一体化发展的全产业链模式,但产业化经营中仍然有明显的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龙头企业不强,另一个是品牌影响力不够。在龙头企业建设上,全市17家蜂产品加工企业大多数还处于起步阶段,普遍存在辐射

12、面不广、带贫效果不明显的问题,难以带动整个产业发展。如果说发展中蜂产业是“面”、完善产业链条是“线”,那么龙头企业就是整个产业上最为核心的关键“点”。只有发展一批辐射面广、带贫能力强的蜂业龙头企业,推进龙头企业内联蜂农、外接市场,陇南中蜂产业才能实现新的突破。各县区要研究制定对蜂业龙头企业的扶持政策,对带动贫困户脱贫成效明显的企业给予奖励;对保底价收购贫困户蜂蜜的企业按照收购量给予一定的补助,对龙头企业在用地、用电和税收方面给予适当的优惠;各级金融机构和富民公司要加大对龙头企业贷款的支持,切实解决企业资金短缺问题,支持蜂业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力争通过3年努力,每个县区都有1-2个辐射面广、带动能

13、力较强的蜂业龙头企业。在品牌培育上,全市虽然注册认定了“两当狼牙蜜”“武都崖蜜”“宕昌百花蜜”三个地标产品,但地标产品金字招牌并未擦亮,“酒香只在巷子里”,地标产品的影响力还只是停留在行业和部门内,消费者认同度并不高,销售市场没有完全打开。在我们做大产业规模,做强产业链条之后,提升产业效益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只有培育出在全省、全国叫得响的优势品牌,依托优势品牌打开销售市场、实现效益增值,养蜂贫困户才能更多的分享发展红利。因此,我们必须把更多的精力放到品牌培育上,只有把品牌做起来了,才能带动整个产业发展,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在品牌培育上,我有几点想法供大家参考:第一,陇南蜂蜜产品真正

14、的优势在哪里?我想主要在于原生态、在无污染、在山清水秀,这就是我们的最大卖点,我们所有的宣传营销手段都要围绕这些卖点展开,要广泛运用抖音、今日头条、微信、微博等自媒体平台,充分利用央视和省电视台扶贫公益广告,大张旗鼓地宣传我市丰富的蜜源资源优势、美丽的生态环境、优质的土蜂蜜,努力扩大陇南土蜂蜜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第二,陇南蜂蜜产品靓丽的品牌如何创建?我想,全市要构建“以三个地标产品为领头雁,带动多个特色品牌共同发展”的格局,武都区、宕昌县、两当县三个县区政府要坚持市场导向,抓好地标产品的建设,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将“武都崖蜜、宕昌百花蜜、两当狼牙蜜”打造成为区域性优势品牌,辐射带动全市养蜂业

15、发展,其他县区的蜂蜜品牌也要依托蜜源种类,挖掘潜在价值,讲好产品故事,逐步形成“大品牌+特色品牌”共同走向市场的良好局面。第三,陇南蜂蜜产品广阔的市场如何打开?我认为首先要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国内各种农产品展销节会,举办或承办全国性养蜂会议和有关活动,广泛宣传推介陇南发展养蜂的资源优势、产品优势。二要抢抓“青岛陇南东西协作扶贫”机遇,努力使陇南优质土蜂蜜进入青岛市场,成为青岛市民美好生活的必需品。同时要积极开拓北上广深等大城市销售市场,进一步拓宽销售渠道,努力扩大陇南土蜂蜜的市场占有率,进而通过以上窗口走上全国、走向世界。三要深度挖掘养蜂内涵,倡导普及蜜蜂文化,依托农村田园风光和特色养蜂方式,培育休闲养蜂业,使之成为点缀农村观光旅游的一个特色亮点,带动蜂产品销售,提升蜂农养殖积极性。同志们,中蜂产业是市委、市政府确立的特色富民产业,对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作用,我们要以这次会议为契机,进一步理清思路,明确重点,强化措施,扎实工作,为推动全市中蜂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中蜂产业扶贫步伐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总结

宁ICP备18001539号-1